大乘法苑義林章註釋 - 六十二見章註釋


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本劫本見者,前際也。章,末劫末見者,後際也。有云,本是成劫,末是壞劫者,不然,總名中云『五為前際,五為後際,即阿含云本劫、末劫,明知是前、後際也。」

盡入六十二見中者,謂種種本劫本見,盡入十八見中,種種末劫末見,盡入四十四見中。《長阿含經》卷14:「諸有沙門、婆羅門於本劫本見,無數種種,隨意所說,彼盡入是十八見中。本劫本見,無數種種,隨意所說,於十八見,齊是不過,唯佛能知,亦復如是。復有餘甚深微妙大法光明,何等是?諸有沙門、婆羅門於末劫末見,無數種種,隨意所說,彼盡入四十四見中。末劫末見,種種無數,隨意所說,於四十四見,齊是不過。」

2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7:「又此一切諸惡見趣,由六因緣而得建立。一、由因緣故,二、由依教故,三、由依靜慮故,四、由依世故,五、由依諸見故,六、由生處故。由因緣者,謂彼一切薩迦耶見以為因緣。由依教者,謂由依彼能顯見趣不正法藏,師弟傳聞展轉相授為方便故。」

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二十句等者,即色為我等是。」
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阿含經有至非可全憑者,此意說云,此六十二見遍計三界,無色界亦有色故,亦非所宗,此經既是大眾部,不可全依彼經所說。定果可爾,業果即非。」

5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7:「又此靜慮復有二種,一、與宿住隨念俱行,二,與所得天眼俱行。宿住隨念俱行者,謂計前際三常論中,由下中上清淨差別,及於四種邊無邊論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謂計前際三常論中,由下中上清淨差別,及於四種邊無邊論者,此舉一切常論前三見依宿命智,及邊中四見。」
6、此文解釋何以靜慮俱宿住隨念,但有憶過去二十、四十、八十成壞劫三種,而無憶過去六十成壞劫。

7、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卷199:「前際分別見中,四遍常論者,一、由能憶一壞成劫,或二或三,乃至八十,彼便執我、世間俱常。問:彼何故作是執?答:彼計轉變或隱顯故。二、由能憶一生,或二或三,乃至百千生事,彼便執我、世間俱常,由計轉變或隱顯故。三、由天眼見諸有情死時生時,諸蘊相續,謂見死有諸蘊無間,中有現前,復見中有諸蘊無間,生有現前;又見生有諸蘊無間,本有現前,本有諸蘊分位相續,乃至死有,譬如水流、燈焰相續。由不覺知微細生滅,於諸蘊中遂起常想,故便執我、世間俱常,由計轉變或隱顯故。四、由尋伺不如實知,謂我、世間俱是常住。彼作是念:有法常有,無法恒無,無不可生,有不可滅。彼執因果從無始來性唯是一,無滅無起。」

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若有說言至即有違天眼者,前三者,除後一也。瑜伽第四名為天眼,即婆娑第三名為天眼,所以違也。」
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常論者,瑜伽論中解常論,更名為常論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:「或見梵王隨意成立者,一分常見。梵王立言:我常,子無常。有事彼者,隨彼意立:此無常,彼常。是初一分常見。」
1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同彼忍者,彼,梵王也。」
同彼忍者者,謂於彼見認同忍可者。

11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:「由自所害不由他害,謂有欲界天,名遊戲忘念,彼諸天眾,或時耽著種種戲樂,久相續住,由久住故,忘失憶念,由失念故,從彼處沒。或復有天,名曰意憤,彼諸天眾,有時展轉角眼相視,由相視故,意憤轉增,意憤增故,從彼處沒。」
12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7:「復有依止諸靜慮故,當知或說一分常論,或說無因論,或說不死矯亂論。」

13、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卷199:「四一分常論者,一、從梵世歿來生此間,由得宿住隨念通故,作如是執:我等皆是大梵天王之所化作,梵王能化在彼常住,我等所化故是無常。二、聞梵王有如是見、立如是論:大種無常,心是常住。或翻此說:心是無常,大種常住。同彼忍者,或住梵世,或生此間,或展轉聞如是道理,便作是執:我以大梵天王為量。是故世間一分常住、一分無常。三、有先從戲忘天歿,來生此間,由得宿住隨念通故,便作是執:彼天諸有不極遊戲、忘失念者,在彼常住,我等先由極戲忘念從彼處歿,故是無常。四、有先從意憤天歿,來生此間,由得宿住隨念通故,便作是執:彼天諸有不極意憤、角眼相視,在彼常住,我等先由意極相憤、角眼相視,從彼處歿,故是無常。問:如是諸天住在何處?有說,彼住妙高層級。有說,彼是三十三天。如是四種前際分別一分常論,由執大梵、大種或心、戲忘、憤恚四事而起。」

1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問:何故不憶出心以前?答:出心以前正在無心,無心何憶?問:何故不憶無心以前諸有心位?答:外道宿住極唯憶八十,為在無心經五百劫,故不應能憶無心已前。問:宿住亦得緣於色法,在無心位,心、心法雖無,色法在,何不緣色執無因耶?答:凡宿住觀,要於心方觀色,出心前心法既無,如何觀色?」

15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7:「無因見論者,謂依止靜慮,及依止尋思。應知二種,如經廣說。問:何因緣故,彼諸外道,依止尋思,起如是見,立如是論:『我及世間,皆無因生。』答:略而言之,見不相續以為先故,諸內外事,無量差別,種種生起,或復有時,見諸因緣空無果報,謂見世間無有因緣,或時欻爾大風卒起,於一時間寂然止息,或時忽爾瀑河彌漫,於一時間頓則空竭,或時鬱爾果木敷榮,於一時間颯然衰顇。由如是故,起無因見,立無因論。」

1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若依緣斷邊際求世邊時者,壞時論於盡劫,名斷邊際。盡邊以為分限,名有邊也。作此見解報故,名求世邊。」
17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出現方便者,出現成、壞劫也。方便者,以此出現而名方便。觀邊無邊,今是旦舉劫等,又是方便。」
18、然見於上亦有近遠者,謂見於上界天亦有近遠差別。此意,《瑜伽論》說見上至第四靜慮之上,《毘婆沙》說見上至初禪,二論於見上有遠近差別。

1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或為異記者,善說不善等,名為異記。章,或撥實有者,撥實法以為無等。章,或許非有者,外人解云,其有法而乃問言,此法豈不是無耶?而隨問,言是非有。」

20、瑜伽論第六、第七卷有十六種異論之說明,其中第十異論即是不死矯亂論。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7:「不死矯亂論者,謂四種不死矯亂外道,如經廣說應知。彼諸外道,若有人來,依最勝生道問善不善,依決定勝道問苦集滅道,便自稱言不死亂者。隨於處所,若有依不死淨天不亂,有所詰問,即於彼所問,以言矯亂,或託餘事方便避之,或但隨問者言辭而轉。是中第一不死亂者,雖覺而未開悟。第二不死亂者,於所證法起增上慢。第三不死亂者,覺已開悟,而未決定。第四不死亂者,羸劣愚鈍。又復第一不死亂者,怖畏妄語,及怖畏他人知其無智,故不分明答言:我無所知。第二不死亂者,於自所證,未得無畏,懼他詰問,怖畏妄語,怖畏邪見,故不分明說:我有所證。第三不死亂者,怖畏邪見,怖畏妄語,懼他詰問,故不分明說:我不決定。如是三種,假託餘事以言矯亂。第四不死亂者,唯懼他詰,於最勝生道及決定勝道,皆不了達,於世文字亦不善知,而不分明說言:我是愚鈍,都無所了。但反問彼,隨彼言辭而轉,以矯亂彼。」

2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增上生道者,人天勝因;決定勝道,涅槃勝因,四諦是此勝因之境。有依此問,便自稱言不死亂者,我之所事不死淨天,教命於我,若有來問,不應正答,答則過生,但應隨問而生異答。」
2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隨於處所者,隨世何方域之處也。」
2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性雖有識者,雖有解性。」
2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不答成妄語者,雖不分明說我有證,亦隱含自說有證。今總不答,前說有證者便說妄語。」

25、此意,計我俱遍,無分色、非色二,亦無缺色或缺非色。
26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7:「由依諸見者,謂依三見如前應知。由依初見,於現法中計我有色,後或有色有想,或無有想,或非有想非無想。依第二見,於現法中計我無色,於後所計,如前應知。依第三見,我論有二,一者,說我有色無色,二者,說我非有色非無色,餘如前說。」
27、執有色等死後初有想四句者,執有色等者,謂計我是色、計我非色、計我亦是色亦非色、計我非色非非色。死後初有想四句者,即十六有想論中前四,謂計我是色、計我非色、計我亦是色亦非色、計我非色非非色死後生有想地。

2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無色界下三地至亦遍於彼者,如大眾部,若說無色亦有色者,我有色句亦攝無色下三無色。何故除有頂?答:彼非有想非無想中故。思之。」
2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二、執我種種想,謂在下地者,第四禪下三天,及欲界也。欲界可知,初禪為見,覺樂等別,二、三禪等見大火災,有怖不怖差別心故,如法華抄。」

30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7:「由生處者,謂我有一想,乃至廣說。有一想者,謂在無色空無邊處、識無邊處。有種種想者,謂在下地。即如所說隨其次第,應知說我有狹小想、有無量想。」
3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、觀得自在者,於所變境而得自在,名觀得自在。」

3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具足住者,證得現法樂住也。」
33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8:「常見所攝邊執見者,謂六十二諸見趣中,計度前際諸遍常論、一分常論,及計後際諸有想論、無想論、非想非非想論。斷見所攝邊執見者,謂諸沙門、若婆羅門七事斷論。」

34、八隨眠者,謂十種煩惱隨眠,除薩迦耶見及邊執見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8:「欲界迷苦有十煩惱,迷集有八,除薩迦耶及邊執見。如迷集諦,滅、道亦爾。上界諸諦並除瞋恚,隨迷次第如欲界說。」
3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何故無有二天者,三十三天與四王天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