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法苑義林章註釋 - 歸敬章註釋


1、《雜阿毘曇心論》卷1:「頂禮者,起善心轉愛果,舉體敬禮也。」
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轉愛果者,身業名愛果,由於善心轉動愛果而禮敬也。」
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俱舍至之通稱者,俱舍但以身,心不名為稽首、稽首即是身業別名,亦是三業之通稱也。俱舍且約別名而說,據實通三。」

3、此意,古云南牟,即是敬禮,應言納慕或納莫,若言歸依,歸依是歸敬依投之義,非此所明敬禮之義。若云伴談,或云伴題,即此土云稽首、禮拜、敬禮。若言和南,即是訛名。
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隨其所應、亦通種子者,今是身、語二種無表,依思種立,名種為體。」

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二、歸依境廣等者,問:狹境,敬禮、歸依可差,寬境,敬禮、歸依何別?答:歸依寬,敬禮不定,故名二差。非是寬敬即是歸依,歸依三寶所以寬之,敬禮雖三尊而非是寬也,亦復全別。」
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七、歸依義勝至而兼是者,觀理者,法寶意,說歸依必具三寶。敬禮禮賢而又得成,非要具也。」
7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證淨是信等者,今觀此文,意設遮,於下難會:歸敬之境即是三寶,證淨之境亦是三寶,何不對辨?為此故言信、業別也。」

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8云:「若具五義,乃可歸依,佛有五義,故應歸依。佛既如是,佛法及資亦應歸依。無上法者,即是力、無畏等。」
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8云:「言四緣者,一、知歸依生大功德,二、知所歸邪正差別,三、自誓願今時、未來時捨邪歸正,四、離佛外更不說有餘大師故。」
1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法隨法行者,隨聞慧法,行修、思慧,此法隨與彼法隨第二聽聞何殊?法行中思與彼第三作意何別?答:由二、三而為因故,而能生起法隨法行。總而言之,前三為因,第四為果,果即三慧。」此中三慧者,謂聞、思、修慧。

11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64云:「復有四種正行等者,密護根門,是名諸根不掉。受學一切所應學處,是名受學學處。於有苦有情,發起除苦增上意樂,是名悲愍有情。於日日中,應於如來或為如來造制多所,若於正法或為正法造經卷所,若於僧伽,以其或少或多諸供養具而為供養,或身禮拜,或語讚頌,或心隨念三寶真實功德,是名應時時間於三寶所勤修供養。」

12、《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》卷1:「阿羅漢歸依於佛,阿羅漢有恐怖。何以故?阿羅漢於一切無,行怖畏想住,如人執劍欲來害己,是故阿羅漢無究竟樂。何以故?世尊!依不求依。如眾生無依,彼彼恐怖,以恐怖故,則求歸依。如是阿羅漢有怖畏,以怖畏故依於如來。」
《勝鬘經述記》卷1:「言依不求依者,不求依,謂如來,更無有人能與如來為歸依處,故名不求依。今羅漢依如來得住,故名依不求依。」

1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七地已前在因位故者,言因位者,釋身、語二有漏所以;言七地者,釋彼意通無漏所以,八地已上唯無漏故,若是地前,唯有漏故,所以七地言通。」
14、解釋第七、有無漏分別:成佛之前是因位,故地前、十地皆屬因位。因位之中,地前,身、語、意三皆唯有漏;登地菩薩,初地至七地,身、語有漏,意業通無漏,八地以去,身、語有漏,意業唯無漏。總說因位,身、語唯有漏,意業通無漏。然而諸聖,後得智中有敬禮故,故說因位,三業俱通無漏。佛果之位,身、語、意三皆唯無漏。

1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一界、處者,據其實體,體唯思故,五蘊中言色、行二種,體表合說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