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蘊等五事等者,聲聞地說五種善巧所緣,即此蘊等五事。五善巧者,一、蘊善巧,二、界善巧,三、處善巧,四、緣起善巧,五、處非處善巧。如彼別釋應知(陵本二十七卷)。」
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自下第七解遍知中,開列五門,次第解釋。初解事遍知,謂蘊等五事者,即蘊、界、處、緣起、處非處也。次解罪遍知。」
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諸集麤罪等者,此顯諸集麤罪,隨應攝入四罪聚中。謂若他勝、眾餘諸集麤罪,於其方便中亦犯隕墜、惡作,於隕墜罪諸方便中亦犯惡作,如應當說於彼方便及自聚中而得究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9云:「復次,應知略有五種罪聚,攝一切罪。何等為五?一者他勝罪聚,二者眾餘罪聚,三者隕墜罪聚,四者別悔罪聚,五者惡作罪聚。」
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言等運者,有釋,約一約多眾生,或約多時總犯,名等運,平等運轉俱犯故。更解,約人約時不定,罪相同故,名等運;人、時不定,各別制立,名非等運。」
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由貪等行有差別故等者,聲聞地說:由行差別建立補特伽羅,謂行差別故,建立七種補特伽羅,乃至廣說(陵本二十六卷)。如彼別釋其相應知。」
6、第三,解補特伽羅遍知,謂由行等五相,應知差別,解釋如文。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由證得差別等者:此中補特伽羅差別,初說七種,後說八種。言七種者,一、隨信行,二、隨法行,三、信解,四、見至,五、身證,六、慧解脫,七、俱解脫。言八種者,一、預流向,二、預流果,三、一來向,四、一來果,五、不還向,六、不還果,七、阿羅漢向,八、阿羅漢果。如聲聞地辯相應知(陵本二十六卷)。」
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四,解引攝義利遍知中言具五支,一者真實,二者能引義利,三者應時,四者有伴,五者離破僧。」
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不與能擯命為障礙者,謂不由彼擯斥因緣,令他於自壽命能為障礙故。」
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乃至廣說者,謂如前說:智者所離,雖實非狂,如狂所作,乃至唯有虛誑稽留,都無增長所有義利。是名廣說應知。」
10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見田寡德、毀犯正行慳垢者,謂若見彼無勝功德,或復暴惡犯戒,而不惠施故。」
11、第五,解損惱遍知。此中,明有五種現法損惱,當正遍知,應速遠離。
12、尸羅圓滿略有十種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22云:「又即如是尸羅律儀,由十因緣,當知虧損,即此相違十因緣故,當知圓滿。云何十種虧損因緣?一者最初惡受尸羅律儀,二者太極沈下,三者太極浮散,四者放逸懈怠所攝,五者發起邪願,六者軌則虧損所攝,七者淨命虧損所攝,八者墮在二邊,九者不能出離,十者所受失壞。」
1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軌則圓滿亦有五種等者,聲聞地說:云何名為軌則圓滿?謂如有一,或於威儀路,或於所作事,或於善品加行處所,成就軌則。隨順世間,不越世間;隨順毗奈耶,不越毗奈耶(陵本二十二卷)。如彼廣釋應知。今此總說三所依事,及彼軌則,故成五種。」
1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遠離矯詐等五起邪命法等者,謂依矯詐、或邪妄語、或假現相、或苦研逼、或利求利種種狀相,而從他所,非法希求所有衣服、飲食、臥具、病緣醫藥諸資生具,是名五種起邪命法。聲聞地中廣辯其相應知(陵本二十二卷)。與此相違,名五淨命。」
1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八,解信不信,先辨信,後反顯不信。前中,開列五門次第解釋。前之四文,尋聲聞地。」
1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五文中六諍根者,準下文相,一、忿恨,二、覆憍慢,三、貪欲或誑諂,四、無慚愧故犯戒,五、散亂或惛沈,六、掉舉或惡慧。」
1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又依六處應知建立六鬥諍根等者,謂依不饒益相,建立忿恨為第一鬥諍根本。依樂隱己過,憍慢執持,建立覆憍為第二鬥諍根本。依利養恭敬欲愛現行,建立誑諂為第三鬥諍根本。依毀犯增上戒學,建立無慚無愧為第四鬥諍根本。依毀犯增上心學,建立惛沈、睡眠為第五鬥諍根本。依毀犯增上慧學,建立掉舉、惡作為第六鬥諍根本。又決擇分說:毀增上心、毀增上慧由三門轉。一、由毀止相門,二、由毀舉相門,三、由毀捨相門。惛沈、睡眠,由初依處生;掉舉、惡作,由第二依處生;不信乃至尋伺,由第三依處生(陵本五十五卷)。其義應知。」
1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若有樂學一切身分者,思所成地頌云:諸身分劬勞,未極底未度。長行釋云:未離欲者,未得源底,未到彼岸,於二種法猶未具足。一、未得內心勝奢摩他;二、雖已得,增上慧法毗鉢舍那未善清淨。由闕內心奢摩他故,乘如所得聖道浮囊,為證內心奢摩他故,運動如足勇猛精進。又復為令增上慧法毗鉢舍那善清淨故,運動如手勇猛精進(陵本十八卷)。此應準釋。」
19、第九,解釋力等。力謂五力,如文可知。
2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十,解五人品類差別,即是頌中等字門初復次也。」
2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十一,解三種邪行,是等字中第二復次也。」
2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本母事序辯攝者,上來已辨經律二藏種種分別摩怛理迦。次辨阿毘達磨分別法相摩怛理迦。由依法相問答分別,種種文義因之出現,故名本母;或對法藏,能生餘二藏之要義故,名本母事。先標,名序;後釋,名辯;由此序辯,總攝一切諸法相故,名攝。或此文中,能攝序辯之義故,名序辯攝。」
2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文中,初結前問後,次釋,後結釋中,初總標綱要以為詳釋,二、舉頌正釋。前中,謂若素怛纜摩怛理迦,若毘奈耶摩怛理迦,總略名一摩怛理迦等者,雖於經律二藏問答義別,同有出生文義道理,總略名一摩怛理迦。問曰:於前二藏問答分別,即收本母摩怛理迦已盡,云何更說第三摩怛理迦耶?彌勒菩薩下自釋通難,更無別摩怛理迦,然有略攝流轉、還滅、雜染、清淨雜說法故,我今復說分別法相摩怛理迦。舉頌釋中,有其二頌,前頌中,上半正辨釋義方軌,下半正明序辯前後。」
2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長行中分二,先釋上半,略由二相已下,釋其下半,於中有二番釋,初明淨事廣辯,後明略為五事廣辯。」
2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由別離欲等者,別別離欲,謂於欲有、色有、無色有。善趣,謂於天有、人有。惡趣,謂於那落迦有、傍生有、鬼有。招引,謂於業有。趣向,謂於中有。由如是別,建立十有。」
2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先明流轉雜染品事,略舉二十二種。言由別離欲、善趣、惡趣、招引、趣向有差別故者,釋成十種。有義,由別離欲界、善趣有二,惡趣有三,為五;業有招引,通三界,復為一;中有趣向,通下二界。後為二,添前為七,通前三界,為十。若四得自體事者,有得自體,自害得行,他害不行;或他害得行,自害不行;俱得行;俱不行。若四法受事者,一、有法受現在受樂,於當來世受苦異熟;二、有法受現在受苦,於當來世受樂異熟;三有法受現在受樂,於當來受樂異熟;四、有法受現在受苦,於當來世受苦異熟。」
2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還滅清淨品事,列十九種事。若七正法事者,景師云,謂知法、知義、知時、知量、知眾、知自、知尊卑。泰師云,七正作意事,須勘釋論。如是等事,廣辨如前所說彼彼地中者,本地分中說。及諸攝分,應知其相者,攝釋、攝異門、攝事分中,應知其相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若七正法事者,聞所成地說:又有七種第一義法涅槃品法,能令正法無退久住。一、聞所成慧;二、思所成慧;三、修所成慧;四、不為惡緣侵損依止;五、正求財法;六、無增上慢;七、於可供養、不可供養補特伽羅,能善揀擇此可供養,此不可供養(陵本十四卷)。此應準釋。」
2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異門、體相、釋詞差別等者,攝釋分說:由四種相,當說別義。一者分別差別名,二者分別自體相,三者訓釋言詞,四者義門差別(陵本八十一卷)。於中前三,如次即此異門、體相、釋詞差別;第四義門差別,即此品類差別應知。」
2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二番中,云何即依如是所略序事,後當廣辨,乃至四、品類差別等者,此四門中,前之三門,指同前說,唯解品類差別。復有八種下,次第別解之。」
30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此名於事無礙而轉等者,為簡不遍一切言論假相有法,是故此說無礙而轉。為簡非常言論假相有法,是故此說非或時轉或時不轉。不遍一切及與非常言論,如思所成地辯相應知(陵本十六卷)。」
3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實有者,即依他性,因緣之法,實有非無。果假有者,所謂擇滅,是道果故,不可說無,然非實有等者,大乘義中,唯真如是實,三無為等但假建立,其義可知。」
3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如前意地已標辯釋等者,本地分說:不相應行有二十四種,乃至廣說(陵本三卷)。是名為標。決擇分說:生、老、住、無常離色等蘊,無別實有,乃至廣說一切不相應行(陵本五十二卷)。是名辯釋。」
3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若所因等諸法異相者,此中等言,等取第二所依、第三作用應知。」
3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又由四種別無別故,立異不異性,乃至四、由時分別無別故者,此列四名。若所因等諸法異相差別可得,此異於餘者,總釋四種別也。若無異相,此前及後與現無異者,總解四種中無別義也。下別解中,先解第四時分別無別,言時分別者,謂一切行等,可知。由彼為種而此得生,說為所因者,總出所因,略不解別不別義,所依及作用亦爾。」
3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言色界者,乃至有十七地者,色界之中判地多少,其義不定。或說十六,初禪為二,以大梵王與梵輔天處所同故;二禪、三禪各三為六,四禪亦八,謂福生、福愛、廣果及五淨居,以無想天無別住處,但於廣果天中別受無心報為異。或說十七,謂大梵王雖同居梵輔,而有高臺上聳,異餘梵輔,別立為一;故此論云,謂四靜慮并靜慮中間,有十七地。或有經論,於廣果天開出無想,合梵王入梵輔,亦成十七;或有二處皆開,故成十八。」
3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於現在世,有剎那現在,有眾同分現在者,對過去生,對未來生,說現。一身種類,總名眾同分現在。有相續未滅現在者,即此一身,前念後念相續未滅,說名現在。」
3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若依色法生起,即於其處說有方所等者,四蘊心法依色蘊起,隨其色處說有方所,如說西方人心、東方人心等。此由依色轉相,說名為方,非心自體據其處所,說名方所。諸色具二,故名方也,一、依色轉,二、據所。」
3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二是假建立等者,四相續中,自身、他身相續二種,是假建立;諸根、境界相續二種,是真實義。」
39、解品分差別中,初標所治、能治二品差別,次舉染不染法等十四對差別,後於彼作一一別解。別解之中,染不染法者,由五因緣施設建立,如文可知。
40、下劣勝妙法者,由自性故,或由相待故,施設建立,如文可知。
41、麤細法者,有三,一、有色法中建立麤細,二、無色法中建立麤細,三、有色法、無色法,由世俗、勝義諦,建立麤細,如文可知。
4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次有一頌,列其六門,一、聚,二、相攝,三、成就等,四、自性等,五、因等,六、廣說地等。」
4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廣如意地已辯其相者,謂如意地決擇中說應知(陵本五十五卷)。」
4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長行釋中,初解聚門。泰師等云,今依大乘,若悔無間及續善根,後非邪定聚也;但以論主未悔無間、未續善根,故名邪定。」
4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應知已下,第二解相攝等,等取相應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自性相攝等者,若法自性同一種類,說彼諸法自性相攝。若與他法剎那俱起,說彼諸法他性相應。」
4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除種子法者,謂此異生雖離欲貪,非永斷種,是故除之。」
4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除種子法者,意地中說:無貪瞋等亦名善根。但由安立現行善根相違相續,名斷善根;非由永拔彼種子故(陵本一卷)。此應準知。」
4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或有一類已下,第三解成就等,等取得、捨等。」
4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即此剎那行,還與此剎那者,謂同一剎那中,無相違法可共相應,及與相攝故。」
50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又無一切生死諸行可永斷法者,謂依一切生死諸行,無有堪能永斷生死眾苦故,唯依道諦能永斷故。」
51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諸行一生一住一滅者,義顯諸行生已即滅,無有諸行一剎那生、一剎那住、一剎那滅故。」
5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又一切法一一自性等者,謂一切法從種生現,前後相續,無二種子俱時生義,由是故說無有第二自性可得。」
5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又非自性與自性俱等者,各自種子一一而生,不同剎那,名非自性與自性俱。各待眾緣,無隨轉性,名不隨轉。」
5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又一切法一一自性下,第四解自性等,等取作用等。」
5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又非即此剎那自性與此剎那自性為因下,第五解因等。」
5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廣說地等,嗢柁南曰下,解第六門,有二頌列十八門。一、諸地,二、諸依,三、諦,四、智,五、加行,六、三摩地,七、根,八、道,九、對治,十、行,十一、修習,十二、有漏無漏法,十三、諸果,十四、諸因,十五、緣,十六、立補特迦羅,十七、遍知,十八、究竟。」
57、長行中,此解第一諸地。此中聖者地者,亦攝修地,已證正性離生故。
5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言復有九依,乃至除第一有者,瑜伽一部唯此一文,說中間禪有無漏,能盡諸漏。」
5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此廣分別如聲聞地者,前說:若世俗智,能知假立所知。法智、類智、苦智、集智、滅智、道智,能知勝義所知。他心智,能知他心淨不淨行所知。乃至廣說(陵本六十九卷)。名廣分別。然此應是思所成地所決擇義,非聲聞地。」
60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復有十六行相等者,聲聞地說:由四種行了苦諦相,謂無常行、苦行、空行、無我行。由四種行了集諦相,謂因行、集行、起行、緣行。由四種行了滅諦相,謂滅行、靜行、妙行、離行。由四種行了道諦相,謂道行、如行、行行、出行(陵本三十四卷)。如彼廣辯應知。」
61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復有八種修習者,聲聞地說:當知修業略有八種。一、有一類法由修故得,二、有一類法由修故習,三、有一類法由修故淨,四、有一類法由修故遣,五、有一類法由修故知,六、有一類法由修故斷,七、有一類法由修故證,八、有一類法由修故遠(陵本三十四卷)。如彼別釋應知。」
6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此二如前,應知已辯者,前說:由五相故,建立有漏諸法差別。又由五相,建立無漏諸法差別。如彼廣辯應知(陵本六十五卷)。」
6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如菩薩地等已辯其相者,前菩薩地及有尋有伺地,廣辯十因、四緣、五果,其相應知。」
6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謂隨信行等者,等取隨法行、信勝解、見至、身證、慧解脫、俱解脫,故說七種。由加行差別,建立隨信行及隨法行補特伽羅。由定差別,建立身證補特伽羅。由障差別,建立慧解脫、俱解脫阿羅漢。義如聲聞地說應知(陵本二十六卷)。」
65、六種阿羅漢者,謂退法阿羅漢、思法阿羅漢、護法阿羅漢、住不動阿羅漢、堪達阿羅漢、不動法阿羅漢。
6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復有六種遍知,一者,不定地有漏諦智者,欲界苦、集盡,立一遍知。二者,定地有漏遍知者,上二界苦、集下惑盡,又立一遍知。三者,無漏無為諦遍知者,三界滅下惑盡,總立一遍知。四者,無漏有為諦遍知者,三界道下惑盡,總立一遍知。五者,順下分結遍知。六者,順上分結遍知者。可知此隨義說,不據實論。
據實論者,或唯有二,謂入見道,證觀真如時,總斷三界四諦下惑,合立一遍知。此人得初果已,伏九地修惑;九品總斷,越證羅漢,又立第二,一切結盡遍知。或唯立四,謂入見道立一,如前;於修道,次第漸斷三界修惑,立三遍知,添前為四。若通義實,隨義而說,即有眾多。或說為二,如前所明。或說為三,謂見道立一,修道立二,謂下分結盡、上分結盡。或說有四,加色愛盡。或說有五,謂見道中四,如文,修道有一,謂越證羅漢。或說有六,如此文。或說有七,謂見道中四,修道中三。或說有八,謂見道立六,修道立二,除色愛盡。或說有九,加色愛盡。」
6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00云:「遍行一切摩怛理迦等者,攝釋分說:且如一切了義經,皆名摩怛理迦。謂於是處,世尊自廣分別諸法體相,乃至廣說又如諸字,若無摩怛理迦,即不明了。如是契經等十二分聖教,若不建立諸法體相,即不明了;若建立已,即得明了(陵本八十一卷)。由是應知說遍行義。」
6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如是略引已下,近結本母事序辯攝,勸請諸學者,準此覺餘。言遍行一切摩怛理迦,如攝釋分應知其相者,通辨經律摩怛理迦,指如攝釋分。如來法教數無限量,乃至應正覺了者,攝事分中分有三,初結前生後,次正決擇,後結勸應了,此即第三結勸也。或言總結一部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