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唯識論討論 - 第二章第二節第四項第五目 所執受之有根身


有根身者,謂異熟識,不共相種成熟力故,變似色根及根依處,即內大種及所造色。

窺基:二執受中,上來已解種子,此下解有根身。「是總名,身中有根,名有根身。此中所言「不共相種」,是具不共中不共及不共中共二種,不共中不共,即如自根,不共中共,如在身色等。

願施:論言「變似色根及根依處」者,此中「色根」,是指勝義根,「根依處」,是指扶根塵,即是色根所依在身色等。此有根身非是識外實有,實乃異熟識變,是內四大種及其所造色,然似於彼所執識外實有根、塵,故說變「似」。

有共相種成熟力故,於他身處,亦變似彼,不爾應無受用他義。

窺基:此中「共相種」者,是說不共中共,由於要受用他,故變他身,此共相種,即前不共相種中共。

此中有義,亦變似根。

窺基:對於此義,有師解為,非唯變似扶根塵,亦變似色根。

辯中邊說,似自、他身五根現故。

窺基:彼師云,《辯中邊論》既言亦變似他身五根,故知是許變似他身色根。有問:「此有何義?若說是為受用,然自受用不用他根,又本識所變者,皆有實用,若許變似他根,此所變根,自不受用,亦非他識依故,即是全無實用,無實用故,變之何用?」彼師答辯:「此難不然。為欲受用他身根依處故,變似他身五根,以根若無,彼根依處亦應無故。例如色界繫鼻、舌根依處,即是鼻、舌根若無,此依處亦無。否則,彼界豈不是應無二根,唯有根依處?然以莊嚴身故,由此為受用故,故亦變似色根。又者,以本識變皆有實用,而說色界中既不生鼻、舌二識,故不能變鼻、舌二根,此理亦是不然。因為,色界中鼻、舌二根雖不能生識,然而本識亦變,如生而眼盲等,彼根亦有。故知本識定變他根,然無實根之用,非他識所依故。」此即安慧等諸大論師之解。

    《辯中邊論頌》卷1說:「識生變似義,有情我及了,此境實非有,境無故識無。」此中「者,是說八識。「生變似義」者,是說五塵,此所五塵是依他起法,似實有故,故以「義」來言境。「變似有情」者,是說五根,此即眾生數法,以情即是根,名為薩埵故。「變似我」者,是說末那所緣、所變。「及了」者,是說六識緣之所了。頌意即是,第八識緣根、塵二色,第七識緣我,六識緣六塵所了法義。今此文中「似自、他身五根現故」,是引彼論解釋此頌之長行文,然彼言「似自、他身五根性現」者,是但解釋為自、他誰緣,定說第八能緣自、他根故。

智周:《辯中邊論》卷1云:「頌曰:『識生變似義,有情我及了,此境實非有,境無故識無。』論曰:變似義者,謂似色等諸境性現。變似有情者,謂似自、他身五根性現。變似我者,謂染末那與我癡等恒相應故。變似了者,謂餘六識了相麤故。此境實非有者,謂似義、似根無行相故,似我、似了非真現故,皆非實有。境無故識無者,謂所取義等四境無故,能取諸識亦非實有。」

義,唯能變似依處,他根於己,非所用故。

窺基:此為護法菩薩等解。即是唯能變似他根依處,他根於己都無用故。若是無用亦變,則此何不亦變餘七識?

自、他身五根現者,說自、他識各自變義。

窺基:彼論所言「似自、他身五根現」者,是說自、他阿賴耶識,各自變似自根,非自阿賴耶識變似他根。此意,一則,變似他根無用,所以不變他根,二則,彼論不定說自身本識能變他根故,所以不可為證。前師舉色界諸根為例,然色界天人是化生,即使根無,其根依處仍是可有可無,欲界人則不是。又彼前師認為色界天人若不變根,則其依處便醜,例如木人鼻、舌。然色界天人是由於殊勝善業所感,故根依處極甚光淨,所以彼言假藉色根相扶,依處方好,此理不通。況且色界諸根乃是自識所變,今此是說自識變他色根,如何得以為例?又變根者,必有其用,於彼色界,只是無識,若是識生,必依於根,則根有用,今在欲界,若變他根,殊無實用,非自、他識之所依故,所以二者不同,不應相例。

生他地,或般涅槃,彼餘尸骸,猶見相續。

窺基:此明何以得知唯是變他依處。即是,若生他地(或上地,或下地),或入無餘涅槃,彼餘尸骸,猶見相續,由此故知,變似他根依處否則應無餘屍骸義,以不能變他依處故。

前來且說業力所變外器、內身,界、地差別。

窺基:自此以下是作料簡。此意,上來所說外器、內身,其界、地差別者,唯是自地,以彼是隨識繫能受用故。

願施:本識變種而緣,種境得是異界繫,本識亦變根、外器而緣,此所變根、外器,是否亦得異界、繫?

窺基:本識可以緣異地身及異地器。異地身者,如在下界起他界、地之天眼、天耳等,此豈非是緣異地身?異地器者,例如經說無色諸天淚下如雨,即是彼天本識緣異地器而生悲泣,此非菩薩生彼無色界而化作,聖說諸菩薩不生彼無色界故,乃是信有第八識教之利根不還、阿羅漢等,生於彼無色界者之所為。又下菩薩等,入彼界定,定力所變生色,其第八識並得緣之。故知本識變根、外器而緣,同於變種而緣,其相、見分得以地繫有異。又解,相、見分可異地繫者,例如二禪以上,起初禪眼、耳、身識而緣上地色,此即相、見二分別地所繫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3云:「又下菩薩等者,謂欲、色界菩薩入無色定所變法處色,即彼地繫,令此界有情第八緣之。然此定果色,因定得起,名為生色,此等並與能緣第八心別地繫。」

若定等力所變器、身,界、地自他則不決定。

窺基:此中「等」者,等取通力、借識力、大願力及法威力。行大願而能引他地色,現在於前,名大願力此中通諸識說,故言有五種力,然第八識,唯有定、通二力。或可總束為四力,以大願力即是法威力,更無別能力故。

願施:通力所變,其事云何?

窺基:通力所變異地身者,譬如得到有漏通者,身在下界地,起上界地之天眼、天耳及四大扶根塵時,第八識緣彼為境,即是以自通力緣異地身。此言「身」者,是通稱,非是說身根。通力所緣有多少處?眼處、耳處、色處、觸處,或者亦有聲處。通力何以不變異地身根?經論無文別說通力得起異地身根故,又起身根無用故。亦無上地起下地之天眼、天耳,以無用故,無文說故。下地欣趣上地,故可起上,上地厭離下地,故不起下。通力所變餘地器者,譬如馬勝比丘,以通力上入色界見梵王等,即是以自第八識緣彼身中扶根四大等,又如色界諸天佛前聽法,亦是由其通力而令此界眾生得以見彼身等,雖能見者未得神通,然以色界天等之通力故,變為色身令彼得見。下界見上,要由通力,佛放豪光至色究竟天,而令此界眾生悉見,即是如此,又如大菩薩以神通力變為五塵境,而令餘地眾生可得可見。

願施:定力所變,其事云何?

窺基:定力所變異地身者,雖經論中不見有文,說第八識由定力,能變異地之內身,然無色界天無通力者,彼於佛邊聽法令他得見,即但是定力,而彼由定力所變者,亦非是身,以無根故,或亦可名為身,有積聚故。八地以去菩薩以及如來,其通與定無有差別,可於一念俱起定、通而變為身,是故於理,即不遮其定、通之力能變異地內身定力所變異地器者,即是法處所攝實色,瑜伽論第五十四卷亦說「法處所攝勝定果色,彼果彼境是實物有」。言「彼果彼境」者,以定心所緣故,名境,勤求起故,即名為果。勝定果色,通有漏及無漏,是聖者得威德定而變為此色,用以饒益有情。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4云:「又法處所攝勝定果色,當知此色唯依勝定,不依大種,然從緣彼種類影像三摩地發故,亦說彼大種所造,非依彼生,故名為造。」彼卷又云:「墮法處色亦有二種,謂實有、假有,若有威德定所行境,猶如變化,彼果彼境及彼相應識等境色,是實物有。」

智周:言無色界天佛邊聽法者,是以第六識聽,不待耳根,彼無有色根故。
有威德者所起勝定,名威德定。此有兩釋,一云,此是自在菩薩及二乘者所得之定,故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4說:「又非一切所有定心皆有能生此色功能,唯一類有。」故知唯聖。二云,亦通異生,瑜伽論言「唯一類有」,是說依定久習而得自在者,簡別非自在者,名一類有。前解為勝。
前言八地以去菩薩,其通與定無有差別,此是據一邊理而說,若是約體,體實有別,通體是智,定體是定,若但約性,則無不同,一念俱起,無有前後,所作亦相似故。

願施:八地以去菩薩,其定與通有何差異?

窺基:八地以去菩薩,其通力是先由加行思維,方乃得生,其定力但是任運生,彼心任運能引起變化事等故,故定、通二有別。或定、通是根本及果所變,故成二別。又通可引起根與塵,定即不是,唯能起塵,故二有別。此定及通,義分為別,在佛無別,皆通變及化故。

智周:言「或定、通是根本及果所變者,是說定為根本,通依定生,故通名果,由此而說定、通二別
「皆通變及化」者,「變」是轉變,改易其質,「化」是化現,無而忽有。佛定、通力,俱能作變及化。

願施:借識力與定、通二力有何差別

智周:若是身在上地,不起定、通,但起下地散識而緣下地,此即借識力,故有差別。

願施:能否由於定、通之力而令此地有情之第八識,得緣異地身、器?

智周:可以。如菩薩等,變身為魚、地、海、金、酪等,下界有情得受否?若是不受,變之何益?若許受用,有情之第八識豈不緣彼?不緣而受,非唯識故。故知,因他通力而引,能變異地之身、器等,即是以彼扶根塵名為身,而所變魚、金、酪等,非此欲界故,說為異地身、器。

慧沼:佛於眾生之加被力,是神通力攝。持經、神咒,是法力攝。

所變身、器,多恒相續,變聲、光等,多分暫時,隨現緣力,擊發起故。

窺基:此說,定等五力所變內身,多恒續,少分間斷,由於有生,一念即便命終,或有如蜉蝣等,生已即死,故說少分間斷。所變外器,多分長時,瑜伽論說「外器世間定住一劫,若變內身即隨其壽」,故所變外器,是多分相續。所變聲、光等,是多分暫時,少有相續。此中「等」者,等取華色、華香等。何以多分暫時?由擊發故,聲等方生,緣力盡時,彼即不再相續。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2云:「又感成器世間業,此業決定能引劫住,不增不減,若有情數,時無決定。」

略說此識所變境者,謂有漏種、十有色處、及墮法處所現實色。

窺基:此是總而略說所緣。十色處中,五塵通外、內,五根則唯內。第八識既唯緣實境,是故亦緣法處實色,即威德定所行境色。對於法處實色,伽論第五十四卷中有詳盡分別。此中「墮」者,即是攝義,是法處攝色之異名。種子是何處攝,隨何處攝?雖種子唯是意處緣,然與現行實法不定異故,故是隨現行攝。

願施:法處所攝色中極略等四,本識緣否?

窺基:法處所攝色中極略色、極逈色、受所引色及遍計所起色,以彼是假,無實體故,本識皆不緣,如不相應法,對法論第一瑜伽論第五十四,皆有說明。極略色、極逈色,但是第六意識分析而成之極微,故第八識不緣。受所引色中定共色、道共色,皆是唯以現行思為體,故第八識不緣。別解脫戒表業,第八識亦不緣,亦是思故。無表色者,是思種上假立,若說此無表色既是思種,而第八識亦緣諸種,故無表色得為本識所緣,則二無心定等,亦是皆依種立,豈不亦應為本識所緣?二無心定等,是心等種子上之差別功能,然而本識則是但緣種體不緣別能,故知本識不緣此二無心定等。無表色是思種上之差別功能,亦是防色之別能故,是故如彼,本識亦不得緣。遍計所起色者,若說唯是鏡像、水月,第八識亦不緣,彼唯是第六識遍計起故。

智周:分析根、器等為極微者,名為極略,分析光、像等色為極微者,名為極

願施:定所生色中,如十一切處觀,亦是法處所攝色,第八識緣否?

窺基:不緣,第八識但緣實色不緣假故,所緣必有用故。彼是假想色,無實用,故第八識不緣。

願施:何故第八識不緣無法?

窺基:第八識是任運而緣,非分別故,無籌度故,是故不緣無法。第八識變,必定有用,故不緣無,無無用故。由此故知,第八識不緣我等,以無體用故。

願施:於有法中,略有二種,一者有為,二者無為,何故此識不緣無為?

窺基:若真無為,因未證故,猶不能緣,若假無為,無體用故,亦不得緣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3云:「且五種色中,極略、極逈、受所引、遍計所起,此之四色一向是假,第八不緣,其定自在所生色,通其假、實,金等是實,即緣,十一切處觀即假,第八不緣,謂第五色雖法處攝,通假、實,所以不問,但問前四。何名極略色?謂第六識假想心中析麤色成細,至極微色,名極略色也,略由細也,或可略麤成細故,名極略也。極逈色者,析空中明闇逈色從大漸小,至一極微,即去此一極微去所,所顯得一微許空處色,名極逈色,逈者,即空逈也,故集論云極逈色者,析麤至一極微,即此極微離障礙觸色,名極逈色也,亦由第六意識觀心所析。問:與逈色、空一顯色何別?答:亦有別,且逈色者,即傍觀空色名逈色,仰觀虛空色,空一顯色。」
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1云:「極逈色者。謂即此離餘礙觸色。」
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3云:「何名十一切處觀?答:所謂四大、青、黃、赤、白、識、空,名十。問:何名一切處?答:如觀地時,一切總作地相,乃至觀空之時,總作空相故。此十法由第六識觀察安立,故是假也,第八不緣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