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師地論註釋 - 卷十八註釋


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十四段解體義伽陀中,上已五段訖,此卷有次八段全,并第十四段少分。此初解類,有三頌,初一頌問,餘二頌答。問中有五,一、獎勝生,二、開出道,三、於何師學,四、住何法學,五、不懼後死。答中,初一頌半,答初二問,標具九德,既是勝人,能獎勝生及開出道。後半頌,答後三問。」
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8云:「四種勝上姓類等者,此四姓類,於欲界中,望餘惡趣,由勝生故,名之為勝,彼有勢力,能了法義,修正行故。」

3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以法者,道理,以正者,順益,以制者,軌範,以導者,獎勸。又以法者,教,以正者,理,以制者,以此教理制御,以導者,訓示,非以威嚴而刑罰之。」
4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於逆流道,得預隨流者,逆生死流,是名逆流。能昇能入,能正行履,漸次趣向至極究竟,是名為道。即由此道永斷三結,立預流果,是名得預隨流,預入有學聖流類故。」

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8云:「下分結中彼瞋恚結,此名愁憂,相相似故,隨順生故;又貪欲結,此名熾然,相相似故,隨順增故。由已永斷瞋、貪二結,故說永斷一切愁憂熾然。」此中「由已永斷瞋、貪二結」,謂永斷五下分結中瞋、貪二結。
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8云:「引致財寶守護滋息者,此中引致,謂招集;守護,謂防護;滋息,謂息利,由是財寶積集廣大故。」

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謂因力故者,布施也。士用力者,諦實也。助伴力者,惠捨也。」
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云何為泉?謂六觸處者,六處如泉,煩惱如水,泉所出故。」
9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或安受,受所攝者,安受,謂喜,受所攝,謂樂。又釋,以悅心名安受,適身名受所攝。不安返此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5云:「更有一解,安受,謂喜樂,受所攝,謂身心也,或受種子也。」

10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8云:「若諸異生,至亦未有捨者,謂諸異生煩惱具縛,是名無闕。諸纏現行,名未有捨。若諸有學,闕而未捨者,謂彼六種有學聖者,從預流果乃至第六阿羅漢向,由不具縛,故名為闕。修所斷縛猶復現行,是名未捨。若諸無學,至猶復現行者,此說有餘依位無學阿羅漢果。煩惱及業,苦因永盡,永不現行,是名亦闕亦捨。又於煩惱所攝當來苦果亦不更生,是名不復現行。內六觸處及彼為緣所生苦樂,於現法中,由心解脫及慧解脫,貪愛無明皆永斷滅,說名亦闕亦捨。然六觸處及與苦樂未任運滅,是故說言猶復現行。」

1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九段,又釋流中有五頌,分為二段。初兩頌,顯異生、有學等,漸次能越暴流,後三頌,明得究竟道,永越暴流。四流義,如前第八、九卷等釋。異生,由正信越欲暴流。下之三句,皆有學越餘三暴流。」
1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8云:「由此定心,離下地染,故名清淨;離自地染,故名鮮白;安住上捨,故名正直;隨意自在,故名調柔。」

1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8云:「即依未至,安住未至者,此中未至,謂未至定,即初靜慮近分。唯此近分能盡漏故,顯揚論說:又初近分有二種,謂世間、出世間,餘近分,唯世間。由已得初根本無漏靜慮故,非於上地諸近分定,無漏現前(顯揚論十九卷)。由此道理,說依未至,安住未至。」
14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3云:「言愛盡者,謂不希求未來事故。言離欲者,謂無現在受用喜樂故。」

15、此中第一有三摩鉢底者,謂非想非非想處三摩鉢底,或滅盡定三摩鉢底。此中二十二處者,及於二十二處,依沙門想者,第二十卷中有廣解。
16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及顯能證第一住道者,謂能證滅盡定道」
1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十,貪,四頌中,初一頌問,次一頌答,次一結,後一明對治。釋中有四,初釋初頌;云何潤生下,釋第二頌;或有身手力下,釋第三頌;又有沙門下,釋第四頌。」

1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8云:「於彼去來奇妙親友等者,此中去來,是往來義。」
19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諾瞿陀樹,顯所潤生,水名能潤。自者,即是乃至種子界性者,顯所潤生,現尋思等,因此界性生故。謂諾瞿陀,從自根生,風吹鳥銜,子墮岐孔,又生多樹;根依岐孔,展轉後生,由本水潤,展轉樹生,水名共緣。故貪恚等法以潤愛而為共緣,各自種子而為別緣。」
2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摩魯迦條者,藤葛之類,此喻諸欲,舊云摩婁迦子。六種別欲,猶如林樹,貪能纏繞,故喻藤葛。」

21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8云:「此中棄捨,謂於諸纏。變吐,謂於隨眠。斷滅,謂無餘滅應知。」
2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略義中,於諸欲中二種別縛者,論文自釋,名為別縛。各別種生,名不共因;皆由愛潤,名為共緣。斷方便、勝利者,第四行頌中,上半頌,了無常性已,不起貪著,名斷方便;後半頌,即便棄捨,終無有退,名斷勝利。若貪若欣乃至愛品者,六別欲中所生愛;恚品,如前應知。耽著,即是第六於外五塵之尋思也。」二種別縛者,即是貪、恚。

23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十一,作,有五頌中,初一頌問,餘四頌答。釋中,初釋問頌,第二,又顯如來依第一義下,釋初答頌。由此顯示學與無學下,釋第二答頌,若未離欲,為度欲流,運足動手,發勤精進,名未極底,若已離欲,名得源底。庸預進斷上分諸結,不運手動足,勤加精進,名非身分。此即顯示諸婆羅門下,釋第三答頌。得靜慮者,永斷一切下,釋第四答頌。」

24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十二段,四行半頌劬勞中,有三問答,初呼佛為苾芻,已度暴流耶?第二問得涅槃、滅定,已度暴流耶?佛告言如是。第三,一頌,問有二,乘前初問,汝今已度暴流,猶如河等?乘前第二問,如何無攀無住,已度暴流?餘二頌半答中,初一頌半,答有暴流尚未能度,後之一頌,答彼二問。然後兩句,以本經是應頌偈故,其文易了,略指令知。祇焰者,應頌也。」

25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非方便者,昵健陀所,日食麻麥,邪自苦行也。嗢達洛迦者,是猛盛義,舊云欝頭藍子,於彼修非想定。阿羅茶者,是逢過義,即舊云阿藍迦藍也,於彼所修無所有處定,即顯苦行在樂行前。此中四義,捨劬勞等者,謂復於後時坐菩提坐下,為第一句,捨劬勞;所有善法遂得增長,是第二捨劣;如如善法既增長下,第三捨住;既由如是不知足下,第四捨漂,故言如次。」

2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8云:「略由四因等者,依耽嗜尋是名初因,懈怠是第二因,住異生分是第三因,順生死流貪愛勢力,是第四因。由依耽嗜尋故,虛受劬勞,由懈怠故,善法減劣,由住異生分故,止住少善,不修梵行,由順生死流貪愛勢力故,於生死河順流漂溺,由是不能越度暴流。與此相違四種因故等者,依出離尋是名初因,精進是第二因,不住異生分是第三因,逆生死流八支聖道是第四因。由此四因,與前相違,是名能度一切暴流。」

2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還復止住下地生因者,即對法云,頗有聖弟子已離色界欲,得無色界寂靜解脫定,後生色界耶?答曰:有,謂得滅盡定,退生色界中,即此是。此頌意說,外道有劬勞等,我世尊已離生死等,證涅槃者,定已離彼故。若聖退者,有劬勞等,不退聖者,定已離之。」此中聖退,謂聖退失上定,非謂退失聖位。

2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十三段,得義伽陀中,一頌半問,一頌半答。」
29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善見,善知,善鑒,善達,以四諦智,如次應知。」此意,善見苦諦,善知集諦,善鑒滅諦,善達道諦。
3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十四段,諸行無常下,有四十四頌。釋論議中,分為二十七段,辨揚深理,故名論議。」

31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6云:「於諸行中修無常想,行有五種,謂由無常性、無恒性、非久住性、不可保性、變壞法性故。此中,剎那剎那壞故,無常;自體繫屬,有限住壽故,無恒;外事劫後,決定無住,故非久住;壽量未滿,容被緣壞,非時而死,故不可保;乃至爾所時住,於其中間,不定安樂,故變壞法。」此中無常、無恒等解釋,於未來諸蘊亦通。

3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釋初頌中,文有四,初釋初總句,有非恒有,無非恒無,故生與滅,皆是無常,無常之言,通總三世及別過去。第二,若過去生,過去所得下,如次釋第一無常,第二句有生滅法。過去世已生滅,名無常法,未來世當生可滅,名有生法,現在世現生將滅故,名有滅法。三世諸行,皆有滅法。第三,若彼諸蘊在於未來下,釋第三句。若諸有情下,釋第四句,苦因滅故,當生解脫,說之為樂;麤重息故,現安樂住,說之為樂。」

33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略義之中,有九對釋,初六復次,如次配諸行及彼寂樂。無為法名遍知者,所證從能證道為名也。諸有為行觀,起無願;不見我故,即觀無空,故空、無願,觀諸行起。聖諦現觀相違二法斷所依處,言二法者,一、隨順戲論,謂四見,或苦諦下一切煩惱;二、怖無戲論,謂我見,或滅諦下一切煩惱。此二法與現觀相違,今顯二法斷所依處,即苦、滅諦。所知無倒性,次上半頌,所證無倒性,即下半頌。外道執世間常,謗涅槃樂,故名不共也。」此中「無為法名遍知者,所證從能證道為名也」,是於第三對「所遍知法及與遍知」,解釋何以彼寂樂是配遍知。又於此第三對,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8云:「今當略辯上所說義等者,此中說有種種差別,如次配釋諸行生滅及與寂樂,隨文可知。唯除第三說所遍知法及與遍知,義有差別。諸行及彼寂,名所遍知法;了知無常等,是能遍知故。」

34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二段頌中,第一句,是道諦與滅諦為跡,第三句,由道諦證滅諦,第二句,集諦為苦諦因跡,第四句,由有集諦,常受苦諦。」
35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2云:「依止處苦者,依謂四依,由依此故,於善說法毘奈耶中,出家受具,成苾芻分,所謂衣服、飲食、臥具、病緣醫藥供身什物,菩薩於此,若得麤弊、尠少、稽留、輕蔑、不敬,不生憂悒,不由此緣,精進懈廢,如是名為菩薩忍受依止處苦。」此中即說四種所依。

36、樂生本行,造生本業者,即是樂造引生根本業行。
3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若善修習此無縱逸等者,謂修道諦諸有學者,於過去世已死之時,未習道故,可由不調善死。現在、未來,由習道故,不由不調善死。諸阿羅漢,未來無死,亦名不由調善及不調善死。縱逸翻此。」
3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略義中,處非處性,善惡因果順相生故;自業所作,非他作及無因故;師於弟子作所應作,教誡法故;諸弟子等自所作義,依於師授修斷法故。」

3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8云:「不善護身等者,謂遊行時,不避惡象馬等而與俱行,乃至廣說履諸糞穢,是名不善護身。於不應觀所有眾色,不護根門,起惡尋思,是名不攝諸根。於所應觀所有眾色,不策觀察、起善尋思,是名不住正念。」
母邑,即是女眾。
4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謂能順惡戒、穴戒因緣者,能發惡身語,名惡戒因緣,即舊所云惡尸羅也。污惡善戒,故名惡戒,非戒體惡。犯諸善戒之根本,名穴戒因緣,即是不正相。不正相者,即不正思惟及煩惱等。」

4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略中四義,配上亦爾,釋此頌中,唯解上半。」言配上亦爾者,謂略中四義,依序配對於上半頌中住法、具尸羅、有慚、言諦實。
4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五段文中分有二,初釋上三句,次釋第四句。釋初文中,初以八種觀,觀諸有情業業果報,後釋第四句。初中復二,初別明八觀,後如是戒善男子下,結為四行,初行、第二行,如次各攝三,第三、第四行,如次各攝一。」

43、觀觀、止止者,觀因觀果,故云觀觀;止令不犯,止令不行,止令不作,止令不為,故云止止。
44、凡在傭俗者,謂庸俗凡夫。
4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8云:「或因違越等者,此中違越,配屬前說現行惡行,由此惡行,違越世間,違越毗奈耶故。邪活命者,配屬前說不律儀眾。放逸懈怠者,配屬前說多住縱逸。」

4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8云:「或有有情依身差別等者,此中有情依身差別,配屬前說種種有情身相差別。所作不遂,配屬前說具足翹勇,事無成辦。所求不遂,配屬前說趣於非家,有所匱乏。」
4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其略義中,明善惡果并得果處,名如理思業業果報。乃至止止此諸惡業,終不應為等,名如理思為先之法隨諸法行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