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師地論註釋 - 卷四十三註釋


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心一境性者,出靜慮體。心正安住者,釋靜慮義。」
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第一難行者,謂菩薩已得引發神通、極善成就靜慮,應生上界,為利有情故,還生欲界,是為難行,此中意也。」
3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無愛味靜慮者,謂有漏淨及無漏靜慮也。」
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無記變化靜慮者,謂菩薩,若嬉戲故現通,此唯無記,若攝化故現神通,此唯是善,如決擇及雜集說。」

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名緣、義緣者,以修慧中緣似法及似義故,然理門論等云現量不緣名等者,據散心現量說。入定之心,緣名、義皆是現量,是故集量論云,一切定心皆是現量。」
6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清淨靜慮有十種中第七,云捨靜慮已,復還證入自在淨靜慮者,問曰:此與第六何別?義曰:第六順入住出自在,第七逆入住出自在,故有別也,故論云捨靜慮已,還復證入。」

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3云:「決擇分說此十清淨,一、清淨清淨,二、無漏清淨,三、根本方便清淨,四、證得根本清淨,五、自在方便清淨,六、住自在清淨,七、引發神通自在清淨,八、成熟有情自在清淨,九、降伏外道自在清淨,十、無上離繫清淨(陵本七十五卷)。當知是此所說略義。」
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解自性中,謂能悟入一切所知,即無分別智也。及已悟入一切所知,簡擇諸法者,是後得智。」

9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解一切慧,世間、出世間慧有三種中,第一慧云,或於真諦將欲覺悟者,此正智之加行智也。如求受塵亦無言說分別,若以漏、無漏相對,漏者名分別,此有此義,若以無漏名分別,此無此義。若無漏加行智,亦是此智。或於真諦正覺悟時者,此謂無分別智。或悟已後所有妙智者,是後得智。最勝寂靜明了現前,無有分別下,明前三慧行相。入大總相者,謂真如是總相,又二無我是總相也。問曰:何故此言有漏加行智耶?義曰:前明世間、出世間有三種故,此中通有漏加行智。」

1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第二慧,若真行相,唯無漏後得智,若通而言,有漏種類後智亦有,若據性而言,如三解脫門義,說無分別亦有。今取通有漏、無漏者好,如前加行智難釋。言八處者,謂五明處為五,三性法為三。」
1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於諸法法住、法安立無顛倒中善決定慧者,謂諸法因果智也。法謂果法,果法住在因法中,故言法住也。」

1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俱生慧者,謂先所串習,今與神通俱,謂宿命智等,如前神通中已辨。」
13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相智者,謂緣諸法相智,或緣一切法體相之智,名相智。十力前行智者,即十力智起時,前方便智。」

1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3云:「菩薩一切正訓營為家屬家產慧者,此中偏說在家菩薩,謂於家屬能正訓誨,及於家產能正營為故。善解種種王政世務慧者,此中王政,謂即事王;世務,謂餘營農、牧牛、商賈、計算、書數、雕印種種工巧業處應知。」
1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言趣入攝受者,謂於此九門,趣入何門,隨義攝受。」

16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是大白法溟者,一切白法中最為大故,名大白法海,一切白法皆攝入中,不離此六故。大寶泉池,涌生功德無窮盡故。」
1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自利之行,攝前六度,自利無漏,須有利人,故次明攝品。攝謂攝授,攝授有情,此中廣明,名為攝品。以布施中,前已明施訖,此中唯明三攝事。問:若爾,三攝事以慧為體,何故更明?義曰:不然,一布施前已廣明,三攝事雖慧攝,前未廣明,故今辨之。」

1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解自性中,景、測同云,悅意語者,不麤惡語,諦語者,是不妄語,法語者,不離間語,引攝義語者,是不綺語。基云,可意語,謂不離間,諦語,謂不妄語,法語,謂不粗惡,引攝義語,不綺語;又未必配之,但隨一一皆有此四。」
1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其所昌盛而不自知,如應覺悟以申慶悅者,眾生有昌盛事,未自覺知,慶慰而告。」

2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解一切門中,語有四,第一,令入佛法,先說五停心觀,最先所應作法也。第二,已入法者。餘可知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一切門中,一、欲斷諸蓋,向善趣者,為先時所應作法者,景云,人天善業,無始世來數數曾得,名說先時所應作法。」
2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善士語中有五,第一,即毘奈耶,因事制戒也。第三,四依,謂乞食、糞掃衣、樹下坐、一切修善等。餘可知。」

2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一切種愛語中六種、七種,六中初二,即是開遮,後四,即說四無礙境,法、義、詞、辯,如其次第。」
2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3云:「正見聞疑舉訶愛語者,舉謂諫舉,訶謂訶責。聲聞地說:謂若有餘,於增上戒毀犯尸羅,於增上軌毀犯軌則,由見聞疑能正諫舉,真實不以虛妄,應時不以非時,饒益不以衰損,柔軟不以麤獷,善友不以憎嫉,如是名為善能諫舉(陵本二十五卷)。又戒品說:若諸有情,有下中上過失違犯,內懷親愛無損惱心,以軟、中、上訶責而訶責之(陵本四十卷)。此說舉訶愛語,準彼應知。」

2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八種實語,名八聖語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解遂求中有八,謂不取四淨,取後見等八也。」
2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二世樂有九中,初五除難,後四讚善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第四說淨戒難者,謂外道執自戒為淨戒,第五見亦然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3云:「當知此語略有九種等者,此中前五種難,即五衰損之異名,謂眷屬衰損、財位衰損、無病衰損、淨戒衰損、正見衰損。由是因緣,住諸苦惱,故生愁憂。菩薩為說正法,能善開解,令得遠離,說彼名斷。於戒品中,略說少分應知(陵本四十卷)。」

26、如前第三十八卷中所說。
2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第一於現法利勸導利行中,謂以法業德招集、守護等者,法謂如法,不以邪命而得財;業謂商主等業而得財;德謂道德,有德故得財,他供養者是。」
28、極放逸迹、極放逸處者,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泰云,謂放逸之人所履迹、所依停止之處也。」

29、言七種者,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依二乘出離,第一,即依二乘之教,方便令出離,此約隨一乘一分善巧。二者遠離,謂或遠離一分惑等,又總望遠離自乘惑等。三、或於心一境性,得定。四、清淨諸障,得慧。前遠離者,總言離惑,不言得慧財等。五、修習作意,正安處之,謂修道中作意或一切作意,而安處之。第六、第七現安處已,得自乘果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3云:「安處一分所化有情等者,謂於五處如應安立,是名安處。云何五處?一、護養定資糧處,二、遠離處,三、心一境性處,四、障清淨處,五、修作意處。聲聞地中別釋其相(陵本三十卷)。此說於善資糧守護長養,乃至或於修習作意,準彼應知。然此安處唯說所化有情,為簡非化,故言一分。由彼非化無有種性,定不堪任故。」

3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遂求中,何以唯此八者?謂障三學等故。無慚愧二,障戒,惛沈睡眠二,障定或慧,掉舉惡作二,障慧或定,嫉慳二,總障三學,故不說餘。」
3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解二世樂中有九種,飲酒為身過。身過有四也,口過有四,意過為一。窣羅,若米酒也,迷隸耶,果酒也,未陀,蒲桃酒也。」

3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清淨有十種,外有五種中,第一云先惡行者,謂以惡為先,而多行惡,或先造惡。而便造善者,或先時以來造惡者。第二、不轉利行者,謂不轉佛法令入邪中,非不轉邪而於進道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3云:「不於非解脫非定清淨處等者,若諸有情,以正方便求真解脫及定清淨,不以非方便求,是則名為不於非解脫、非定清淨處,求為真解脫、求為定清淨者。菩薩於中能正勸導,令非方便畢竟不轉,是故名為不轉利行。」

3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3云:「於諸四姓等者,謂諸世間剎帝利眾、婆羅門眾、吠舍眾、戍陀羅眾,是名四姓。又眾會中八眾差別,一、剎帝利眾,二、婆羅門眾,三、長者眾,四、沙門眾,五、四大天王眾,六、三十三天眾,七、焰摩天眾,八、梵天眾,是名天人一切有情。」

3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利行中,泰云,言於自義諸善品,隨下中上功能差別可勸導者,若於諸善法品自性成熟,下中上功能差別可勸導者,勸令修習;及由方便功能差別可勸導者,於現起加行方便功能差別可勸導者,令修加行差別。於彼如彼者,於彼自性義,如彼方便而勸導之。基云,此中意,若有有情,於自乘得三品善果法可勸導者,而勸導之,若入自乘已後之法而勸導之。」

35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總結中第三云,由三因緣得善清淨,到究竟地為一,即第十地;或繫屬一生為二,即住天者;最後有為三,即已害生身。」
36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云感希奇者,希奇法,謂聖教希奇法,或神通希奇法。」

3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云四淨者,謂所依淨,神足為依,取住捨自在,即延促命等。境界淨,即化變起三種自在。心清淨,即一剎那入無量定等。智清淨,即一字中說一切法。如對法第十四解。」
3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此亦能感順生死流轉果者,謂若無漏行望有漏果,為增上緣資感。若有漏行望有漏果,是正感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亦感生死流轉順菩薩行果者,景云,菩薩行因之時,久流生死,由修施等,故得順菩薩行無罪勝果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