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師地論註釋 - 卷九十六註釋


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上來緣起食諦界擇中,前一總頌列其六門以明緣起食諦訖,自下第二有半總頌,列其三門,別明界擇。一是總義等,二是光等,三明受等。下有四別頌釋,初半別頌,初總義等有四門,一是總義,二是自類別,三、似轉,四、三求。」

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長行中,初解總義,景師云,此中現起十八界及十八界種子,皆名住自性也。達師云,住自性界者,一向約無記現行及隨眠十八界。習增長界者,是善、惡性者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定不可轉者,謂無堪能轉變彼種令不現起故。」
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二,解自類別。大惡叉聚者,三藏云,惡叉相,如此間無食子而非也。一、堪染,二、壓取油,家家盡有一聚多聚。」

4、第三,解釋似轉,如文可知。
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謂世正見等者,謂依增上聖正言教,發生如理所引作意,名世正見。為莊嚴心、為伴助心、為資瑜伽、為得上義而修布施,是名惠捨。易養、易滿、少欲、喜足,是名成就沙門莊嚴。聲聞地中別釋其相應知(陵本二十五卷)。」

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當知此中果依於因等者,諸有情類共相滋潤、相似而轉,是名為果。若梵行求成就,或不成就,是名為因。果依因故,名相似轉,當知非謂因依於果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四,解三求中,先解梵行求。言是二為依者,一、久所作無妄失念,二、久所說無妄失念也。言如是且說信增上力,漸修三學者,結前所明。無明界所隨六處已下,明有求,界是種子。又無明界已下,明欲求。」

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無明界所隨六處諸界等者,六處種子為無明種子之所隨逐,是故六處為無明所緣,及為無明之所依處。由是生起眼乃至意諸無明觸,名無明觸種種品類。」
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次有一頌,解前第二光等,有七門,一、三七界相攝,二、見想,三、希奇,四、差別性,五、安立,六、寂靜,七、愚夫。」

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長行釋中,初解三七界相攝,先開列三界七界,當知此中已下,第二辨其相攝。又諸色貪下,偏解七中前二界,以難見故。言由見由受至及清淨界者,景師云,於色界地,由見起貪,由受起貪,名為黑闇;為對治彼,觀於不淨,立光明界。為捨不淨觀行,復觀淨色,立清淨界,即淨解脫。達師云,由見故顯光明界,謂三禪已上;由受故顯清淨界,謂第四禪色等。又於如是七界下,勸知七界。七界遍知應了知,是初門。於得方便應當了知者,是第二門。即於其得應當了知,是第三門。於所為應當了知者,是第四門。

依此四門,下次第解脫初門。如是諸界所有遍知,由四因緣應當了知,謂有相違所治而相待故者,是一因;緣狹小無量而相待故,是第二因;有及非有,是第三因;有上無上而相待故,是第四因。黑闇為緣施設光明,不淨為緣施設清淨者,於色起貪,名為黑闇;初二解脫,修不淨觀。治彼色貪,立光明界,謂內有色外觀色、內無色外觀色等。為捨不淨,復觀淨色,立清淨界,即淨解脫,故云不淨為緣,施設清淨。色趣為緣,施設虛空者,皆色觀空。如是名為有相違故,待彼所治施設能治等者,結由初因立前三界。次云由緣狹小境識為緣故,施設識無邊處者,由第二因故立識處。次云由小所有為緣故,施設無所有處者,由第三因故立無所有處。次云由一切有最勝現前已下,明由第四有上無上因緣,施設第六、第七二界。此依初門遍了知也。」

1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下解第二,於得方便了知。又有想定名為有行,乃至獲得第一有定者,是第六界。於一切想不思惟故,於無相界正思惟故,薩迦耶滅者,即無相三昧所緣擇滅,名為滅界。由無相故,隨順獲得滅定、滅界者,此文即說第七滅界兼取滅定。如是二種,不由行定隨順獲得者,一、擇滅,二、滅定,不由假想行定即得。」
1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解脫住故者,有為解脫。住解脫者,無為解脫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不下屈故等者,遠離愛味相應,名不下屈。不生憍慢,名不高舉。得心解脫,名解脫住。住涅槃界,名住解脫。」

1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自下第三,即於其得應了知,謂如是諸定,至名為隨得諸界是也。下明第四於得所為應當了知,又此諸界能隨獲得八解脫定,當知初界,能隨獲得第一、第二者,光明界攝初一解脫也。其第二界能隨獲得第三等者,第二清淨界攝淨解脫。其餘五界,如其次第能隨獲得五解脫定者,其四無色界攝四無色解脫,滅界攝滅盡解脫也。」
1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二,解見想,有三復次。初復次云此二說者、行者者,謂即說者為一,行者為第二也。」

1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彼亦隨捨,餘亦無執者,彼謂隨眠。由纏捨故,隨眠亦捨,名彼隨捨。於外道處各別見趣令永捨故,於餘見依亦都無有,是名餘亦無執。」
1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二復次中,第一,遲鈍人,一向信他所說一切見趣。第二,非遲鈍人,但信自許隨遍何見趣,不信餘人所計見趣。第三,利根人,一切皆不信,就中有二,一、明邪見行,二、明正見行。」

16、此中,很者,違背之義;三損惱者,身、語、意三於彼損惱。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由三損惱說名為害者,身語意業損惱自他,故名為害。以彼為因,能為自害、他害、俱害故。」
1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觀無常等,如聲聞地已說其相者,等言,等取觀苦。聲聞地說:觀察苦諦有四行相,謂無常行、苦行、空行、無我行。此中且說無常、苦行,如彼廣顯其相應知(陵本三十四卷)。」

1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如前相似欣欲分別等者,謂於先時境界,現前欲貪分別有種種相,今由想增上力,如彼相似生起熱惱尋求故。」
19、此中三處,謂欲貪、恚、害境。
20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又此有苦及有匱乏,用二為緣者,謂此有苦,用有災害為緣;有匱乏,用有燒惱為緣。如是次第配釋應知。」

2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三復次,云又若於其所受學處有堅固執,乃至能焚滅故,堅固執人身如葦舍,少有善法如在舍虫,固執邪見如火燒滅舍及善根。即此補特伽羅,乃至退失功德善法者,三藏解云,聞思修慧,名堅固執,能治前火。有前執火人,無聞思修堅固執,退失功德也。與此相違,當知出離等者,與前無聞思修人相違,當知出離邪執,即見無恚無害等。三藏云,應言與此相違,如其所應,當知出離、無恚害,出前相違之法故。」

2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三,解佛有二希奇,一、顯無我,二、顯善惡之業亦不失壞。有二有情,一者在家,二者出家。在家有情,為求財寶,初興加行,名發起界者,求少財物也。下明求大財寶,即此諸界從自方所,至餘方所,從未擯捨者,未別家時;已擯捨者,別妻子時。俱於二處者,一、未得處,二、已得處。出家有情,先樂出家為少求,後大精進等,名大求也」
23、第四,解差別性,如文可知。

2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五,解安立。由四因緣,立三種三界、二出離界。四因者,一、外不出離出離等。三種三界者,一、欲等三界,二、色、無色、滅界,三、斷、滅、無欲界。二出離界者,五種、六種。此中,欲貪為緣立欲界;出離此界,立色界最初靜慮;由尋、喜、樂出離義故,立上三靜慮者,文少具足,應言由尋伺離立二禪,喜出離故立三禪,樂出離故立第四禪。由色有對種種性想出離立空處者,色想是青黃等想,有對想是長短等想,合前二為種種性想。不同小乘說由色者,眼識相應想,有對者,與四識相應想,種種性者,與意識相應想數也。由空、識、無所有想出離義故,立上三。是為第一,外不出離而出離義故,立欲等三界。又色界已下,明由第二因,復立三界。又色界中非是畢竟已下,明由第三因,復立三界。無增上慢者下,明由第四因立二出離界,指如第十一卷釋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謂由遍知當知建立五種、六種諸出離界者,三摩呬多地說:觀察究竟正道理故,建立第六離諸我慢(陵本十一卷)。是故此說由遍知義,欲、恚、害出離,色出離,薩迦耶出離,是名五種順出離界。慈、悲、喜、捨、無相及離我慢,是名六種順出離界,三摩呬多地別辯其相應知。」

25、第六,解釋寂靜,如文可知。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略由五相等者,當知此中初二種相,勤修止觀互為因緣,令得清淨,故於其心名得解脫。聲聞地說:依奢摩他所熏習心,為令後時奢摩他定皆清淨故,修習瑜伽毗鉢舍那所有加行。又說:依毗鉢舍那所熏習心,為令後時毗鉢舍那皆清淨故,修習內心奢摩他定所有加行(陵本三十一卷)。其義應知。略有二種師及弟子甚希奇法等者,謂所應作無有差別,名平等見。涅槃寂靜,名最勝見。」

2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七,解愚夫,先辨愚智相,後隨義分別。前中,先辨愚夫相,後通顯聰慧相。前中,初標列二種,後解釋二種。他雖正行,亦能令苦者,由行邪行,損他妻子及以財物,他雖正行,亦生他苦。」
2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又由無色意處等者,眼界乃至意界,是名無色意處所依。色界乃至法界,名彼所緣。眼識界乃至意識界,名彼自類流轉。由如是別,是故建立有十八界。」

2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謂欲、恚、害并彼對治者,欲、恚、害三,名染品界。出離、無恚、無害是彼對治,名淨品界。」
2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又由無色已下,隨義分別,但辨第二相四處。先明六十二界建立所以,有十三分別,勝長阿含。由染想尋思立欲恚等三界,由淨尋立無欲恚等三界。又由三界染淨二品遍行義故,有餘四界等者,四蘊通三界,通染淨故,色則不爾。」

30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諸處、緣起及處非處所有善巧等者,諸界善巧,前已廣釋。今於諸處、緣起及處非處所有善巧,不復廣辯,指如聲聞地說應知(陵本二十七卷)。」
31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謂於是處,正見具足補特伽羅不能現行者,此中正見,謂加行位,世間所攝。能成就此,補特伽羅雖歷千生,不墮惡趣。以是義說,能往彼趣諸業、煩惱不能現行。此即釋前安住菩提劣功德者,於諸世間為殊勝義。」

3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解界中有三種,謂總義等、光等、受等。已解前二,次解第三受等,有二頌,初一頌九門,一、自性,二、因緣,三、見,四、染,五、數取趣,六、轉差別,七、道理,八、寂靜,九、觀察。」
3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然由緣彼各別所行等者,謂若可意、不可意等差別,是名各別所行。緣彼三種,如次生起貪瞋癡纏。」

3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次第解,一、自性,即是三受。二、因緣,即苦觸、樂觸、不苦不樂觸也。三、又諸樂已下,解苦受之過。於二更續能隨順故者,景師云,捨不離苦苦、壞苦故,是行苦。達師云,此捨受滅,次第或生苦受,或生樂受,能順生苦、樂二受,故云於二更續也。四、從於樂受中有貪隨眠下,解染也。問云:於樂受等所有諸受現前分位,一切煩惱未斷,是二受起,皆為一切煩惱隨眠繫縛,何故但云樂受貪隨眠,苦受瞋隨眠等?故論為通,雖於樂等所有諸受,云云。乃至為欲永害諸隨眠,熟修梵行,非唯為遣諸纏因緣者,為斷一切隨眠,故修梵行,非唯斷彼現起纏也。」

3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具領三受者,心未解脫補特伽羅,但領苦受。今此補特伽羅,由生等苦,名領苦受,亦領樂受、捨受,是名具領三受。」
3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五、從無思擇力補特伽羅已下,解數取趣。」
3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六、又彼諸受,自性所依下,解轉差別。七、又諸苦受,一切眾生已下,解道理。」

3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八、又彼諸受,應知略有三種寂靜已下,解寂靜。樂言論者,第二重解寂靜。景師云,此文分明證在定時有細尋,三藏每云在方便有尋伺,入定則無,故在定有但是方便,不在根本。今此文說定中有細尋伺,不言根本及與方便,道通得有,理亦無妨。」
3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九,又由七行已下,解觀察。於諸受中觀受七相中,第二受因釋中,開為三種,謂現在流轉還滅因緣,當來別觀流轉為一,還滅為一。故成七相。」

4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二頌中有七門,一、受生起,二、劣等,三、諸受相差別,四、見等為最勝,五、知差別,六、問,七、記。」
4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長行中,初解受生起,先開章立宗,後徵問別解,於中有二,初明有情眾,後約文廣辨諸受生起,文分有二,初約在家、出家以辨諸受生起,後約外道、內法以辨。」

4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言又由最初染污欲、尋、觸現行,領納彼緣所生諸受者,前三門次,一、欲,二、尋,三、觸。後三義中,一、染著力者,即生彼欲;二、作意力,即生彼尋;三、境界力,即生彼觸。染著不捨,長時相續,不得寂靜,此是第一義門差別。又彼欲等已下,由三緣現行故,彼品煩惱在行者身未永斷,此即第二義門差別。」

4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二,明出家。若諸出家未離貪者等者,本為捨欲出家故,染著力所攝受欲而得寂靜,作意、境界力所攝受尋、觸未靜,由是因緣,於彼觸處,未修尋治,未作離欲,於曾受境非理作意尋思現行,於勝妙境有觸現行。若於尋思見過患厭,欲如前說已得寂靜,由是因緣,尋亦寂靜,即離欲初禪,唯觸未靜,若遇妙境,染觸便生,未離二禪已上欲。若於諸欲已離貪者,一切寂靜,一門差別,已離二禪已上欲也。復有一類已下文者,謂有類未離貪者,由於諸欲生貪未斷,諸尋、染觸未永斷故,皆未寂靜。若於諸欲貪欲已斷,證初定,欲已靜,慮未靜。於初定已離貪者,乃至非想未離貪者,二已寂靜,觸未寂靜。超過有頂,一切寂靜。是名第二門差別。前門中說厭欲出家,故於染著之法,生欲已得寂靜,餘二未靜。今後門說復有一類,於諸欲中未離貪者,由於諸欲未斷故,一切未靜。已離欲貪,得初靜慮竟已者,則與前同。」

4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下約外道、內法以辨諸受生起,前辨外道,後明內法。又住內法,乃至彼未寂靜為緣生受者,四向名向道,亦可七人俱向無學,俱名向道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廣說如前者,如前未證為證,未觸為觸。此應廣說何時當證、當觸故。」

4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二,解劣等門,斷五法,修五法,指如三摩呬多地。達師云,能斷五法者,欲惡不善法等,能修五法者,初禪中五支也。今勘第十一卷云:初靜慮中說離生喜樂,由證住此,斷除五法,謂欲所行喜、欲所引憂、不善所引喜、不善所引憂、不善所引捨。又於五法修習圓滿,謂歡、喜、安、樂及三摩地。又喜樂捨劣中勝品等者,喜在欲為劣,初禪為中,二禪為勝;樂在欲界初禪為劣,二禪為中,三禪為勝。捨在二禪已下為劣,三禪為中,第四禪為勝。」

4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謂如前說三最勝樂者:前說離貪、離瞋、離癡,是名三最勝樂。以此三樂,唯無漏界中可得故。」
4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三,解諸受相差別。言或有無開覺者,乃至苦樂無性所顯者,據無苦樂,名不苦樂,非謂別有不苦樂也。是故世尊,至假設為有者,外人引經為證,即依苦樂寂靜以為捨受。下為解釋。世尊為欲開曉彼故,乃至廣說,此文即說捨受自是寂靜,豈說苦樂寂靜為捨耶?然佛世尊約第一義,說有三種寂靜樂下,明離貪瞋癡縛所得無為體。又勝住樂與樂相似,九次第定,滅定最勝,名為勝住。」

4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四,解見等最勝。依止如是色類見、聞、樂、想、有者,開此五句,下次第解。第四或天有,或在人有者,即是一往來身而得漏盡。」
4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五,解知差別中,初明了知應知事,後辨了知境事差別。前中,前辨了知諦別有用;二、引經四句,配前四用,即有四句。下辨了境事差別中,先約雜染品辨境差別,後約清淨品辨境差別。前中,七者,有喜樂識所行邊際差別者,七識住也。九者,喜樂執藏有情生處安住邊際,九有情居也。」

5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六,解請問。後四種者,謂一切皆無常等,明一向記。故思造業已下,明分別記。景師解云,故思造業當受於苦,此非一向獲得者,此業通於善惡,云何定言當受於苦?捨現法中定般涅槃,亦非一向者,離捨苦樂捨受,不定現般涅槃,以通凡聖皆得捨故。此二復次,當分別記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謂依一切所有見趣者,聞所成地決擇中說:有四因緣,如來宣說不可記事。謂諸外道妄宣說故,不如理故,引無義故,唯是諍論所依處故。有二因緣,能引無義。一者、遠離思因果故;二者、遠離思染淨故(陵本六十四卷)。此應準釋。」

51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6云:「諸佛如來有二記別者,謂依二諦,有二記別。依世俗諦,說共外道;依勝義諦,說與不共。」
5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七,解記別門。言又諸如來善避他論等者,泰師等云,一、外道問神我等,是定不應記法,然彼作不定問言:神我與身為一為異?如來默答避之。二、於喜樂與色等別義法,是決定應記別法,而作一異不定問;又喜樂與諸四取煩惱義別,作不定門,如來皆能避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