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法苑義林章註釋 - 二執章


二執,以十門分別,一、出體,二、釋名,三、性攝,四、相應,五、所緣,六、行相,七、互起,八、二縛差別,九、諸惑相攝,十、伏斷位次。

第一,出體者,若唯言生、法我見,唯以別境中慧、根本煩惱中薩迦耶見,以為體性,故《瑜伽》云:「五見世俗有,即慧分故,離慧體無,唯以有漏染慧為體。」若言生、法我執,隨其所應二執通局,慧俱四蘊以為體性1

第二,釋名者,梵云薩迦耶達利瑟致,經部師言,薩是偽義,迦耶是身,達利瑟致是見。身是聚義,即聚集假,應言緣聚身起見,名為身見。佛遮當來薩婆多等執為有身見者故,說薩偽言,雖一薩言亦目於有,然今說是思誕提底薩故2,薩言表偽。薩婆多云,薩是有義,迦耶等如前,雖是聚身而是實有。身者,自體之異名,緣此見應名自體見。佛遮當來經部師等說為偽身者故,說薩有言,雖一薩言亦目於偽,今者應言阿悉提底薩故,薩言表有。大乘解云,應言僧吃爛底薩,便成移轉義。由此薩迦耶見,大小乘別34

大乘之意,心上所現似我之相,體非實有,是假法故,又體非全無,依他起性成所緣緣故。既非實有,亦非虛偽,唯是依他移轉之法,我之所依5。又本我無境6,妄情執有,可言虛偽,依所變相境,可言為實有,非如餘宗定實定偽,故名移轉。法執正義,亦唯此見,故《佛地》云:「所知障者,謂執遍計所執實法薩迦耶見而為上首。」故法我見亦同生我。此兼我所,不唯我見,說薩迦耶言故。

第三,性攝者,此中我見在二識中,在第七識,唯有覆無記。《瑜伽》六十三說:「末那煩惱,其性唯是有覆無記。」如是《顯揚》、《唯識》處處皆同,不假繁引。其第六識,略有二類,一、俱生,二、分別。俱生者雖有覆攝,〈決擇〉五十八云:「當知俱生薩迦耶見,唯有覆無記性攝。」此文非一,不能具引。其分別我見,在欲界唯不善,在上二界有覆所攝。《對法》第四云:「自性不善者,謂除染污意相應及色、無色界煩惱、所餘能發惡行煩惱、隨煩惱。此復云何?謂欲界繫不任運起者是不善,若任運起能發惡行者亦是不善,所餘是有覆無記。」

《唯識》第六云:「瞋唯不善,損自他故,餘九通二,上二界者唯無記攝,定所伏故。若欲界繫分別起者,唯不善攝,發惡行故。若是俱生發惡業者,亦不善攝,損自他故。餘無記攝,細不障善,非極損惱自他處故。當知俱生身、邊二見唯無記攝,不發惡行,雖數現行不障善故。」即三界俱生唯有覆無記,上界分別我見亦爾,欲界分別唯不善性,損自他故。《楞伽》第二卷云:「大慧!身見有二種,謂俱生及妄想。俱生身見斷,貪則不生。二種身見中,妄想身見斷,疑則不生。」俱生者,即第七識俱,及第六識中任運起者。妄想者,即第六識中分別起者。《廣百論》第二卷亦云:「然諸我見略有二種,一者俱生,二者分別。」與此《唯識》第一卷同。故知第六、七識皆有二執,合性通二7

第四,心所相應者,第七識中俱生我見,《成唯識》第四卷:「有說心所,唯九法俱,謂遍行五、我癡、我見、我慢、我愛。欲希未合,此唯任運,無欲也。勝解印持未定,此恒緣定,無勝解也。念記曾習,此緣現境,無念也。定專一境,此恒別緣,無定也。慧即我見,故別不說。一切隨惑,竝依煩惱前後分位差別假立,此恒一類,故無隨惑。惡作追悔,眠外緣起,尋、伺俱發言、淺深推度轉,此一類緣,故彼無也。見見不俱,無餘四見,二取邪見,分別而生。我所邊見,依我見起,故此不俱。貪、瞋相返,見、疑相違,染淨相異,故此唯九。

有義,十五俱,前九加慧,別門說故8,及五隨惑,謂惛,掉、不信、懈怠、放逸,《對法》第六說遍染故。忿等十麁,此識細故。無慚、無愧,唯不善故。散亂外緣,此識內故。不正知犯軌則,此不爾,故不俱。忘念者,要念曾習,此不爾。故唯十五。

有義說十九俱,前九加六隨,謂不信、懈怠、放逸、忘念、散亂、惡慧,〈決擇〉五十五說遍染故,竝念、定、慧及惛沈。專注一境不捨,有定。無明重,有惛沈。無掉者,相違故。

有義,此俱有二十四,前九及十隨惑,《決擇》五十八說放逸、散亂、掉舉、惛沈、不信、懈怠、邪欲、邪勝解、邪念、不正知,遍染心故,加別境五。

如實義者,此俱十八,前九加八隨,雖無聖教,理准定有,謂惛沈、掉舉、不信、懈怠、放逸、忘念、散亂、不正知,無明為性者,此得俱故9,加別境慧,義門別故。無欲解者,不遍染故。雖有五說,第五為正,不違教理故。」10

第六識俱俱生薩迦耶見,與遍行五、別境五、根本三惑謂愛、慢、癡。隨煩惱中,初十定不俱,彼行麁故,此有五說,第一說不與隨惑俱,無別分位故,第二說五隨俱,第三說六隨俱,第四說十隨俱,第五說八隨俱,以此為正。不定四中,與三種俱,除悔一種,悔行相麁,我見等細故,餘皆不違。善、染相違,不與善俱。今據正義,總應容與二十四俱,如前思計。

分別我見,二十七俱,加根本瞋,竝無慚、愧,欲界不善得相應故。此說欲義,非定俱故11

第五,所緣分齊者,第七識俱者,《唯識》第四總有四說,一云,緣第八識體及相應,我、我所俱故,心所不離識故,論云緣第八,據實緣心所。二云,緣第八識見及相分為我、我所,相、見俱識故。三云,緣第八現行及種為我、我所,種即識功能,無別有物,不違聖說。四者正義,唯緣第八見分非餘,此識一類不容別起我所見故,義說為所。皆如彼說,《瑜伽》、《顯揚》文皆全正,故不繁引。前三解彼緣藏識言,不稱正理,故後解善。第六識中俱生身見,唯緣有法,不緣無法,緣無法者,要強思想方起計故。

釋三分義,頌:
 性境不隨心  獨影唯從見
 帶質通情本  性種等隨應12
 能食及所食  此依身所住
 能見此如理  所求二諦空
 為常益有情  為不捨生死
 為善無窮盡  故菩薩觀空
 為種性清淨  為得諸相好
 為淨諸佛法  故菩薩觀空
 補特伽羅法  實性俱非有
 此無性有性  故別立二空

述曰:能食在六根也,由六根能受用境,今觀六根無實能受用,空其遍計故,說為內空。所食者,六境空也,由執六境是實所受用,今觀六境無實,空其遍計故,說為外空。此依者,扶根空也,由不是內根故非內,不同外器世間故非外,是內非內,故執為實,今觀為空,遣其遍計故,說為內外空。身所住者,大空也。器世間有大勝用,火、水所依止多有情,名之為大,大有情之所住故,名為大勝用,火、水所依止多有情,名之為有,今觀為空,故名大空。能見,空空也,即是能觀智。由昔觀其境是空,空其遍計,執能觀之智是有,今觀能觀之智亦空,故名空空。

此如理者,勝義空也。真如理是勝智之境,勝之義,故名勝義,亦可真理出過事俗,名勝義。由遍計故障理,今觀遍計空顯真理,就所顯故名勝義空也。所求二諦空者,有為空、無為空也。由執一切有為實故,今觀為空故,名有為空。由執三無為、九無為等為實故13,今觀為空,遣其遍計故,名無為空,即真如也。又釋,菩薩為求一切智,為求涅槃,為求菩提故,空其有為遍計,為求真空無為色故,說有為、無為空。

為常益有情者,畢竟空也,由觀有情畢竟空,不見有情自他差別,故能常益也。不捨生死者,無際空也,由智觀理遣其遍計,由悲故廣化有情,有情無際,故無際空。為善無窮盡者,散空,亦名不散空。菩薩所積福智資糧,盡未來際無有斷盡故,名不散空。

為種性清淨者,本性空也。法本無緣,為惑所弊,今觀空除惑,顯本性種性,故名本性空。為求相好者,相空也;相好觀故,名相好空。為淨諸佛法者,一切法空也,由遍計一切三寶,今觀遣執,淨諸佛法故,名一切法空;又一切法亦得空,不但佛法。

補特伽羅、法者,無性空也,生、法二執,體無自性,故名空實性俱非有者,無性空。由生、法無性之性所得,明執無為有還成其病,今觀無所得亦空,故名無所得空。

言十八空者,前十七空中,開無性為二,加自性空,法執之自性空14。又有三釋,一、總故名生,別故名法;二、亦本故名法,末故名生;三、體故名法,用故名生,又體、用故,名法,名生。

十九空者,前十七中除無所得,別加三空,一、所緣空,一切識所緣境皆空;二、增上空,所緣空增上緣一切俱空;三、互無空,前說諸空,謂是互無空,牛中無馬等,今觀一切作空,名之互無空。

二十空者,前十九空中除後三空,取十七空中無所得,以成十八空,於中開散為二,散空不散空。二乘著法有其空故,為散空也。又釋,無漏名不散空,有漏名散。又開相空為二空也,相空,三十二相別故,名自相空,八十種好共有故,名共相空。

今唯識觀,於十六中,十四全,一少分15。法全法,分名生,離唯所真16。問:但言生空,皆唯識不?答:得,但是唯識必帶生空,自有生空不必唯識觀,謂二乘生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