窺基:自此以下是解釋增上緣。論言「若有法」者,亦是說有體法,此簡遍計所執。言「有勝勢用」者,此是為緣之義,即不論有為法、無為法,有勝勢用者是;此用,非是與果等用,是但為不障力。言「能於餘法」者,簡其自體,顯不同於前所緣緣。言「或順或違」者,顯示能為或順或違之緣。此增上緣,唯與後生異法為緣,非與前已滅法為緣。
智周:增上緣者,除自己外,與餘一切皆為其緣,故不同於所緣緣,所緣緣者,唯是對能緣為緣。
窺基:此增上緣所攝最廣,前之三緣亦是增上,然今此緣,是說除彼前三緣之外,取餘法為此緣體。雖然無一法非所緣緣,所緣緣外更無增上緣,然彼正緣時,方是所緣緣,餘不緣者,是此增上緣故,辨明四緣者,是以諸緣差別體相故。
窺基:此顯增上緣之用果。此增上緣,其順、違用,於何處起?此緣果法是於生、住、成、得四處而轉,生即一法之生,住即生已之住,成即一切有為法,得中通有為、無為。此中生者,如瑜伽論第五卷、顯揚論第十八卷說,自種子為先,餘法若色、無色為建立,以助伴、所緣為和合,如是三界法生。住者,如對法論第五卷說,風輪等於水輪等,器世間於有情世間。成者,如瑜伽論第五卷、顯揚論第十八卷所說成立、成辨。《顯揚聖教論》卷18云:「問:以誰為先,誰為建立,誰和合故,何法成立?答:於所知法,勝解、欲樂為先,宗、因、譬喻以為建立,不相違眾及對論者為和合故,所欲立義方得成立。問:以誰為先,誰為建立,誰和合故,何法成辦?答:工巧智為先,隨彼勤勞為建立,工巧業處眾具為和合故,彼彼工巧業處成辦。」得者,亦如瑜伽論第五卷、顯揚論第十八卷說,三乘種姓為先,內分力為建立,外分力為和合,證得涅槃,內分力即如理作意等是,外分力即諸佛出世宣說妙法等是。彼論且約無為說「得」,於實而言,得法亦通有為,二十七賢皆名得故,論說得法通三性故。今此所說,是順增上緣所生之果,若言違增上緣之果,則一切法亦皆通,令彼不生、不住、不成、不得故。
智周:生、住、成、得四事,生者,《顯揚聖教論》卷18云:「問:以誰為先,誰為建立,誰和合故,何法生耶?答:自種子為先,除所依種外,所餘若色、非色所依及業以為建立,伴及所緣境為和合故,如其所應,欲繫、色繫、無色繫及不繫諸法生。」瑜伽論第五卷所說亦同。住者,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5云:「任持增上者,謂風輪等於水輪等,器世間於有情世間,大種於所造,諸根於諸識,如是等。」此即風輪、器世、大種、諸根為依故,令彼水輪、有情、所造、諸識而得住。成者,如前所引。得者,《顯揚聖教論》卷18云:「問:以誰為先,誰為建立,誰和合故,得何法耶?答:聲聞、獨覺及與如來種性為先,內因力為建立,外因力為和合故,證得煩惱離繫涅槃。此中內因力者,謂如理作意、少欲知足等內分善法,又得人身,生在聖處,諸根無缺,無諸業障,於如來所,具淨信心,如是等法,是名內因力。外因力者,謂諸佛出世宣說妙法,住正法者共為伴侶,具悲信者以為施主,如是等法,名外因力。」
願施:言「二十七賢」者,是說二十七賢聖,即是一、信解,二、見至,三、身證,四、慧解脫,五、俱解脫,六、預流向,七、預流果,八、一來向,九、一來果,十、不還向,十一、不還果,十二、阿羅漢向,十三、阿羅漢果,十四、極七返有,十五、家家,十六、一間,十七、中般涅槃,十八、生般涅槃,十九、無行般涅槃,二十、有行般涅槃,二十一、上流般涅槃,二十二、退法阿羅漢,二十三、思法阿羅漢,二十四、護法阿羅漢,二十五、住法阿羅漢,二十六、堪達法阿羅漢,二十七、住不動法阿羅漢。此攝有學十八種、無學九種。《大乘法苑義林章》卷5云:「此約大乘列名,若約小乘,其名少異。小乘之中即無信解、見至,遂立隨信行、隨法行,替前二名。」
言「論說得法通三性故」者,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8云:「論說得法通三性故者,得通不善性者,如過去惡業種子為先,不如理作意為建立,外分惡知識等為和合,令惡等得成也。」
窺基:此下辨明增上緣勝顯差別。此文總標勝顯者,即是二十二根。二十二根者,偈云:「取境續家族,活命受業果,世間出世淨,依此量立根。」瑜伽論第五十七卷、第九十卷以去,及對法論第五卷,皆有說明是以何增上義,建立二十二根。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7云:「云何建立二十二根?謂能取境增上義故,建立六根,安立家族相續不斷增上義故,建立二根,為活性命事業方便增上義故,建立一根,受用業果增上義故,建立五根,世間清淨增上義故,建立五根,出世清淨增上義故,建立三根。」
智周:對法論第五卷云:「增上緣者,謂任持增上故,引發增上故,俱有增上故,境界增上故,產生增上故,住持增上故,受用果增上故,世間清淨離欲增上故,出世清淨離欲增上故,是增上緣義。」此說增上緣有九種增上,後六增上是依二十二根建立,故彼論云:「此後增上,依二十二根建立。境界增上者,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根,由此增上力,色等生故。產生增上者,謂男、女根,由此增上力,得入胎故。住持增上者,謂命根,由此增上力,眾同分得住故。受用果增上者,謂苦、樂、憂、喜、捨根,依此能受愛、非愛異熟故。世間清淨離欲增上者,謂信、勤、念、定、慧根,由此制伏諸煩惱故。出世清淨離欲增上者,謂所建立未知欲知根、已知根、具知根,由此永害諸隨眠故。」
窺基:此明有色七根,文易可知。言「本識等」者,顯示亦攝第六識所變。
窺基:命根如前第一卷說,是依本識親種分位假立。於五受根言隨應者,即是遍行中受,以彼苦等五受,各自別配二十二根中五受根,故言隨應;或此五受根,有通八識者,如捨根,有不通八識者,故言隨應;或五受根體,各各隨其五受各別自性,故言隨應。信等五根,唯是善性,言「即以信等」者,等取精進,即唯取信及精進二法全。言「及善念等」者,等取善定、善慧,別境法通三性,此取別境一分,故言「及善念等」。
窺基:此明未知當知根。言「體位」者,體謂體性,位謂五位,此根體性居位,名此體位。言此根在根本位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7云:「問:幾不繫?答:三、九少分。」文中言三者,即是三無漏根,又既云不繫,即知不取見道前位。見道之中,如對法論第九卷說有十六心剎那,於見道十六心中,除末後一心,前十五心皆有此根。何故見道通十六心,此根唯在十五心時?見道是據現觀四諦下苦、空、無常等十六行相,故十六心皆是,而未知當知根,是有所未知而當知,故唯在前十五心時,以第十六心是無所未知可當知故。
願施:此相見道是在真見道後,而真見道中已有無間道及解脫道,解脫道中即得初果,何故相見道中至第十五心,猶是此根攝?難道預流果亦有此未知當知根?
窺基:其預流果,要至相見道第十六心見相諦圓,方始建立,非真見道解脫道中可名初果,故十五心猶此根攝,而非初果得有此根。若約三心相見道,義准菩薩從真見道後,亦不出觀即入相見道,至第二心時,猶此根攝,至第三心,相見既圓,方極見滿,乃非此根,而是第二已知根攝。
願施: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9云:「如是十六心剎那,說名見道。所以者何?由如是忍智所攝十六心剎那,於曾所未見四聖諦境,各以四剎那見故,名為見道。」
窺基:未知當知根,加行位亦有,決擇分善,近能引發見道根本位故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7云:「一,色界繫及不繫,一切繫、不繫為義。」是說未知當知根,文中「義」者,是境。彼文之意,此根唯取決擇分以來,乃至見道,決擇分善唯是色界繫故。
願施:前言「決擇分」者,即是順決擇分。加行位中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法,皆是順決擇分善。
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12云:「如五十七云『一,色界繫及不繫,一切繫、不繫為義』。色界繫者,即是順決擇分善。順決擇分善,唯是有漏修慧,唯是色界繫。不繫者,即是無漏法。一切繫、不繫為義,義者境也,即是無所緣境,繫者,苦、集諦,不繫者,即是滅、道諦,即是加行位菩薩,緣一切苦、集諦為境,緣一切滅、道諦為境。」
窺基:此說,大乘者入初阿僧祇劫以去,小乘者入順解脫分位以去,於諦現觀,發起決定勝善法欲,乃至未起決擇分善以前,名資糧位,資糧位中,亦有未知當知根,以能遠資益生見道根本位故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7云:「問:未知欲知根何義?答:修諦現觀者,從善法欲已去,於一切方便道中,即彼五根義,當知是此義。」文中言「彼五根」者,即是說信等五根。是故,此未知當知根,亦通順解脫分之位。
窺基:於前三位,信等五及意、喜、樂、捨九根,為此未知當知根性。然加行位及資糧位,於後涅槃勝法,求證其所未知,愁慼欲證,亦有憂根,此未知當知根,即以十根為性。然以憂根不通無漏,復是慼行,非正善根,見道根本位中,憂必不起,故瑜伽論等多不說憂根。
願施:樂、喜、捨三受,不可同時生,如何論說三無漏根,九根為體?
慧沼:言三無漏根通彼九根者,非說剎那一一皆具九根,如依近分,但有喜根,依第三靜慮,即有樂根,依第四靜慮,但有捨根,故知此言九根,但是通說。
願施:加行位善根是色界法,離欲方得,云何此位猶有憂根?
智周:決擇分善,通依色界根本地及其近分。近分起者,既未離欲,得有憂根,是故無有過失。故《大乘阿毘達磨集論》卷5云:「云何未知當知根?謂於加行道,及於見道十五心剎那中所有諸根。」對法論第十卷釋云:「未知欲知根者,謂於方便道,及於見道十五心剎那中所有諸根。此中顯示順決擇分所攝方便道,及見道十五心剎那所有諸根,是未知欲知根體。言諸根者,謂意根,信等五根,由未至定等地所依差別故,如其所應,有樂、喜、憂、捨根隨一。」
願施:未至定是初禪近分。
窺基:此根通界、地者,如瑜伽論第五十七卷說,空無邊處等地,十一根可得,非想非非想處地,唯有八根可得。即顯三無漏根,非想非非想地皆無,前三無色地則皆有。前三無色地中,有此未知當知根者,是說有菩薩於先時異生位時,曾數數修習,得彼下三無色定,後入見道時,傍修以前於三無色定中所起彼世俗智種子,故彼種子得未知當知根名,故說下三無色地有此根。彼世俗智種子,後修道位亦許現起,既然非是見道中起現行,故無過失。對法論第十三卷解釋真現觀云:「又於見道中得現觀邊安立諦世俗智,由出世智增上緣力長養彼種子故,名得此智,而不現前,以見道十六心剎那無有間斷,不容現起世間心故,於修道位,此世俗智方現在前。」所說亦同。此以世俗智種子為未知當知根者,非加行善攝,亦非無漏根,以彼下三無色地,無加行四善根故,及無有無漏現行故。又解,二乘人亦有先時修習得彼下三無色定者,後所入見道,名勝見道,於見道中亦得傍修彼未知當知根。論言「有勝見道」,意謂非是一切見道皆可。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7云:「問:空無邊處地,幾根可得?答:十一。如空無邊處地,識無邊處地、無所有處地,應知亦爾。問:非想非非想處地,幾根可得?答:八。」
窺基:又前三無色地有此根者,或謂二乘第三果已去迴趣大乘者,為證初地法空,於地前亦起九地所攝生空無漏智,彼生空無漏智,是先在二乘位時已得,今為菩薩法空觀起,以順菩薩法空觀故,皆此根攝,是故說彼下三無色地有此根,非是違理。言「九地」者,即是色界六地,及無色界三地。
窺基:又瑜伽論第五十七卷說菩薩無漏三根,於勝解行地立初根,十地立第二根,佛地立第三根。然菩薩見道亦有初根,為釋此疑,故今作說明云,聖論中但說勝解行地者,是以見道之中時間短促,故略而不說見道有。此意,初地有三,入地、住地、出地,此未知當知根唯在入地少時,故說時促。雖二乘亦見道時促,然二乘見道前之時節,較菩薩短促,所以聖論說彼見道亦有此根。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7云:「問:諸菩薩未知欲知等三根,云何建立?答:於勝解行地,建立初根,於淨增上意樂地等,立第二根,於如來地,立第三根。」此中即說初根但在地前。
《成唯識論觀心法要》卷7云:「菩薩見道下,釋疑,謂有疑曰:聲聞見道一十五心,猶名為未知當知根之根本位,直俟十六心滿,方名為已知根,何故菩薩之未知當知根,但說在地前耶。今釋之曰:菩薩在於無間道中,理應亦有此根,而但說地前者,以菩薩見道之時促故。蓋聲聞見道,須觀苦集滅道四安立諦,歷下上界,便有八諦,故有八忍八智,一十六心,名為十六剎那,其時則長。菩薩見道,惟觀真如非安立諦,雖多剎那,事方究竟,而相等故,總說一心,其時則促也。」
窺基:此明第二已知根。此已知根,三乘位同,以九根、十根為此根性者,亦皆如前所解。若依十根為性之解,則初二根亦通有漏,有憂根故,此與對法論第十卷所說相同。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8云:「九根、十根皆如前解者,九根者,即信等五根、意、喜、樂、捨,十根者,即九根亦加憂根也。解云,若七地已前未離欲,而亦有憂根,十根為性。若八地已上,即無憂根,九根為性。若約二果人未離欲者,亦有憂根,即修道中十根為已知根性。若第三果已上,離欲界故,即唯有九根。言初二根亦通有漏者,即憂根等亦名未知當知根,若初二果身中憂根及有信等五根,皆名已知根。」
窺基:此明第三具知根。其無學中無漏九根,皆是第三具知根攝。
窺基:有問:「何故有頂地無此三根?如由有頂地入滅盡定,其入滅定前心亦有無漏,何以非此三根攝?」答云,有頂雖有無漏遊觀,然而不明利故,想微細故,故說非後三根。然說彼是已知根、具知根,則亦無妨,但以不順三根,不明利故,不說是彼三根,於實非彼三根不攝,若是不攝,則三無漏根即攝無漏根不盡。
窺基:此二十二根,諸餘門義,如瑜伽論第五十七卷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