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唯識論討論 - 第四章第二節第四項第二目 十地


言十地者,一、極喜地,初獲聖性,具證二空,能益自他,生大喜故。

窺基:此下廣解十地。言「初獲聖性」者,是說初斷凡性而得聖性,即是依無漏無分別智等俱行五蘊種子,為聖性體,異生性體唯是二障種子。若此聖性,是取三乘初無漏無分別智種,正能生現功能,名為聖性,依分別二障種,立異生性,則聖者雖有俱生二障種,亦非凡夫,凡夫雖亦有初無漏智種,而非聖性,彼種猶未能生現故。若以現行無漏智為聖性體,則聖者起世俗心時,應非聖者,是故聖性依無漏現行而立。言「具證二空者,是簡別二乘等唯證一空,今從詮說,說如為空,實則真如非空。言「能益自他」者,是簡別彼二乘唯是自利。此意,由獲大士聖性,具證二空,能益自他三種因故,而生大喜,所以此地名極喜地。又此地名「極喜地」者,簡別後地菩薩,彼非初得聖性,不名極喜,及簡別二乘,彼初得果時,不名極喜。

願施:論言「具證二空」,意謂具證人、法二空所顯真如,二空詮顯真如,故從詮說具證二空,實則真如非空,所詮、能詮別故。

二、離垢地,具淨尸羅,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故。

窺基:菩薩在初地時,已遠離麤犯戒,然此第二地,能全離麤、細犯戒故,所以說遠離能起微細毀犯煩惱垢,彼垢望前麤為細故。論言「淨尸羅」者,通別解脫戒、道共戒、定共戒三種。雖在第三地方始發勝定增上,然能遠離所有犯戒過失,於此地已滿故,故說此地名離垢地,或依別解脫戒亦能遠離加行、後起、根本三種犯戒罪故,非定共戒、道共戒能離加行、後起二種犯戒罪故。又世親《攝大乘論釋》卷7亦云:「何故二地名為離垢?由此地中性戒成就,非如初地思擇護戒,性戒成故,諸犯戒垢,已極遠離。」

願施:《成唯識論觀心法要》卷9云:「微細毀犯,謂誤犯也。」
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2云:「此第二解解云,今第二地唯依別解脫戒說,所以二地能令離三戒障,隨戒故,名戒障。三戒障者,一、加行,二、後起,三、根本,如言殺生,先持刀杖向前欲殺,名加行,殺生已後,其罪增長,即名後起,正殺之時,名為根本。此三障戒,名為戒障,障別解脫戒也。入二地時,別解脫既得圓滿,明知全能離此加行、後起、根本三種罪障。」

三、發光地,成就勝定、大法總持,能發無邊妙慧光故。

窺基:此發光地中,成就勝定,「定」謂三摩地、三摩鉢底。陀羅尼,此名總持,總持有四,一、法,二、義,三、咒,四、能得忍。此地所對治遲鈍性,即是於三慧有忘失之障,今於此地無忘彼法,名成就大法之總持,「法」者,是說教法,殊勝之教,名為大法。由此勝定及總持為因故,能發無邊妙慧之光,故第三地名發光地。

願施:何故此地中勝定及總持,能發無邊妙慧之光?

窺基:總持是以念、慧為性,以聞、思、修三慧照了大乘法故,名發無邊妙慧之光。由得勝定斷障,聞、思二慧轉勝,非是由定力親能起聞、思二慧,定中唯修慧故。是故,地中勝定及總持,能發無邊妙慧之光。

四、焰慧地,安住最勝菩提分法,燒煩惱薪,慧焰增故。

窺基:此明第四焰慧地。言「燒煩惱薪」者,即是除第六識等中俱生身見等,非謂除一切煩惱,至下當知。世親《攝大乘論釋》卷7云:「何故四地名為焰慧?由此地中安住最勝菩提分法,由住此故,能燒一切根本煩惱及隨煩惱,皆為灰燼。」《十地經論》卷1:「不忘煩惱薪,智火能燒,故名焰地。」今此論中言菩提分法為慧者,非謂皆是慧,亦有慧之焰故,故從火喻為名,名焰慧地。

智周:《十地經論》中云「不忘煩惱薪」者,「忘」字,是說廢忘、忘失,俱生煩惱無始相續不絕,名為「不忘」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2云:「論云燒煩惱薪者,此但斷所知障,不斷煩惱,云斷煩惱障,即伏令不起,名之為斷,然疏引世親云能燒一切根本煩惱及隨煩惱等者,亦是伏令不起故。疏云即斷第六識中俱生身、邊二見及與二見隣近俱起貪、痴、慢等,亦伏不起,就此應分別,若貪、痴、慢與身、邊二見俱起者,即四地中伏也,若貪、痴等由身、邊二見勢力所引起者,即第五地中伏,若貪、痴、慢不由身、邊見等,獨頭起者,即第六、七地中伏,然四地中,亦伏八大隨惑,而不伏小隨。」
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2云:「以菩提分法為慧者,非皆是慧,慧之焰故者,意說三十七菩提分法中,四念處是慧為體,五根中慧根,五力中慧力,七覺支中取擇法覺支,八正道中取正見,此等八法皆為慧,餘二十九法總名為焰,是慧之焰,故名慧也。亦如於焰,從火而發,今時信、進等亦由慧發,故如焰名,云焰慧地也。

五、極難勝地,真俗兩智,行相互違,合令相應,極難勝故。

窺基:此明第五極難勝地。世親《攝大乘論釋》卷7云:「何故五地名極難勝?由此地中,知真諦智是無分別,知諸世間工論等智是有分別,此二相違,應修令合,能合難合,令相應故,名極難勝。」無性《攝大乘論釋》卷7云:「極難勝者最難可勝,謂真諦智是無分別,世間書印、工論等智是有分別,真俗諦智更互相違,難可引發令其相應,此能和合令不相違,故極難勝。」然言「合令相應」者,為是於真觀為俗,令境相入,名為相應,為是一念中二智並起,名為相應?二者皆可,即令一念,二智並生,名為「合令相應」亦得,前四地中,猶未能一念二智並生故,又得以境同故,名為相應,即前四地,觀二諦境仍有差別,此地能觀彼境更無差別,令真、俗智二不相乖,故名相應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2云:「又境同名相應,至名相應者,此第二解,即約所緣真、俗不相離,名相應,謂起根本智觀真時,即起後得智於真上而觀於俗,以俗不離真故;若以後得智觀俗時,即起正智於俗境上而觀於真,真不離俗故,故云二諦無差別也。據境真、俗不相離,名為相應,故五地真如,名無差別真如。

六、現前地,住緣起智,引無分別最勝般若,令現前故。

窺基:此明第六現前地。世親《攝大乘論釋》卷7云:「何故六地名為現前?謂此地中住緣起智,由此智力,無分別住最勝般若波羅蜜多而得現前,悟一切法無染無淨,於第七地當成有行,第八地中當成無行。」即同此論所說。《十地經論》卷1亦云:「般若波羅蜜行有間,大智現前故,名現前地。」

智周:《十地經論》是說,由觀緣起智為加行,有時引彼般若無分別智而得現前,以緣起智後,般若無分別智方現前故,名現前地。

七、遠行地,至無相住功用後邊,出過世間、二乘道故。

窺基:此明第七遠行地。世親《攝大乘論釋》卷7云:「何故七地名為遠行?謂此地中,於功用行得至究竟,雖一切相不能動搖,而於無相,猶名有行。」《十地經論》卷1云:「善修無相行功用究竟,能過世間、二乘出世間道故,名遠行地。」論言此地「出過世間、二乘道」者,謂前第六地中,雖有緣起染淨無二正觀,然猶有所治細相現行障,執有生滅流轉、還滅相故,未能空中起有勝行,今此地中,遠離彼障,亦能空中起有勝行,能治彼障,世間道、二乘出世間道即不能如是。

願施:此第七地,於無相住,加功用行得至究竟,故言「至無相住功用後邊」。
前言「空中起有勝行」,其勝行者,即十勝行,下文當述。相對於空智中無相,彼勝行是有,故說「有勝行」。《佛地經論》卷2云:「廣大法味喜樂所持者,謂第七地,證無相理,於空智中起有勝行,受大法樂。」是此句原出處

、不動地,無分別智任運相續,相、用、煩惱不能動故。

窺基:此明第八不動地。相者,即是有相,用者,即是功用。無性《攝大乘論釋》卷7云:「言不動者,謂一切相,及一切行,皆悉不能動彼心故。第七地中,雖一切相所不能動,不現行故,然不自在任運而轉,有加行故。第八地中,任運而轉,不作加行,無功用故,是名七、八二地差別。」又《十地經論》卷1云:「報行純熟,無相無間,故名不動地。」

智周:《十地經論》言「報行純熟」者,是說此地諸行,因循任運,不待加行而能成之,名為報行,如言報性,即是自能如是之性。

九、善慧地,成就微妙四無礙解,能遍十方善說法故。

窺基:此明第九善慧地。無性《攝大乘論釋》卷7云:「言善慧者,謂得最勝四無礙解,無礙解智於諸智中最為殊勝,智即是慧,故名善慧。四無礙者,法,義,詞,辯。由法無礙,自在了知一切法句,由義無礙,自在通達一切義理,由詞無礙,自在分別一切言詞,由辯無礙,遍於十方,隨其所宜,自在辯說。於此地中,最初證得先未曾得無礙解智,故名善慧。」言「能遍十方」者,如《十地經論》卷1云:「無礙力說法,成就利他行故,名善慧地。」

十、法雲地,大法智雲,含眾德水,蔽一切如空麤重,充滿法身故。

窺基:此明第十法雲地。無性《攝大乘論釋》卷7云:「言法雲者,由得總緣一切法智,總緣一切契經等法,不離真如,此一切法共相境智,譬如大雲,陀羅尼門,三摩地門,猶如淨水,智能藏彼,如雲含水,有能生彼勝功能故。又如大雲覆隱虛空,如是總緣一切法智,覆隱如空廣大無邊惑、智二障,言覆隱者,隔義,斷義。又如大雲澍清冷水,充滿虛空,如是總緣一切法智,出生無量殊勝功德,充滿所證所依法身。」文中所言「惑、智二障」,即今此論所云「麤重」。《十地經論》卷1亦云:「得大法身,具足自在,故名法雲地,如是受法王位,猶如太子,於諸王子而得自在。」瑜伽論第十八,對於此地之行、德、名,皆有廣釋。

是十地,總攝有為、無為功德以為自性。

窺基:此文之意,能證之智、所證無為以為地體。無性《攝大乘論釋》卷7云:「法無我智分位,名地。」以真如無分位,智有分位,所以說智名地。此論說所證亦是地,地是依持生長義故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7云:「應知此中由能攝持菩薩義故,說名為地,能為受用居處義故,說名為住。」即謂真如等亦名為地,能攝持故,即是實法為假者所依故,實法名地。

智周:瑜伽論言「能為受用居處義故,說名為住」者,謂菩薩受用二利行時所居處義,說之為住。

所修行為勝依持,令得生長,故名為地。

窺基:此解地義。瑜伽論第四十七卷,以能攝持菩薩義故,名地。彼論所云「攝持」,即此論所說「依持,令得生長」義,「持」者,依義,即通真如、正智,皆能與所修行之生長為依持,故名為地。真如何以能令彼行得以生長?今不說真如為能生因,但言行是所生,真如是增上緣,行是從自種子生故。即以勝功德與行為攝持故,功德名地,此是約果與因解釋地義,因地功德是行之所得故,《菩薩瓔珞本業經》卷2亦云:「地名持,持一切百萬阿僧祇功德,亦名生成一切因果,故名地。」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2釋云:「生成一切因果者,即十地之中皆有因果,非是究竟名因果也。生成者,若有為,名生因果,若無為,名成因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