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師地論註釋 - 卷九十九註釋


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調伏事總擇攝之一者,梵語毘奈耶,此云調伏,制除諸惡云調伏;總攝簡擇戒律要事,故云調伏事總擇攝。文有一卷半,此卷在初,故云之一。文中,初結前生後,次正解釋,後結勸覺了。就正釋中,分之為二,初略明許說,二、舉頌正釋。前中,謂即從此四種經外別解脫經,所有廣說摩怛理迦,展轉傳來等者,景師云,四阿含外,世尊所說別解脫經廣作問答,名毘奈耶摩怛理迦,乃至總相少分,我今當說。達師云,前所明行擇等四擇。名為四種經也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四種經外別解脫經者,前說四阿笈摩,名事契經。一者雜阿笈摩,二者中阿笈摩,三者長阿笈摩,四者增一阿笈摩。於此四外,更說別解脫經,名調伏事。」

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舉頌釋中,先舉一頌列十一門,一、利,二、聚,三、攝,四、隨行,五、逆順,六、能寂靜,七、遍知,八、信不信,九、力,等字中有二復次。下次第解。」
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攝受僧伽等者,攝釋分說:攝受於僧者,是總句。令僧精懇者,令離受用欲樂邊故。令僧安樂者,令離受用自苦邊故。乃至廣說為令多人梵行久住,轉得增廣,乃至為諸天人正善開示者,為令聖教長時相續無斷絕故(陵本八十二卷)。如是十種勝利,其相應知。」

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若能攝受四大姓等者,剎帝利眾、婆羅門眾、吠舍眾、戍陀羅眾,名四大姓。等言,等取餘有情類。」
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有因緣等諸句差別等者,菩薩地說:若所說法,得處有因,制立學處,是故此法名有因緣。若所說法,於所受學有毀犯者,施設還淨,是故此法名有出離。若所說法,四依所攝,施設無倒法律正行,是故此法名有所依。若所說法,能正顯示出一切苦不退還行,是故此法名有勇決。若所說法,作三神變,一切所說終不唐捐,是故此法名有神變(陵本四十三卷)。此應準知。」

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解初門中,制一一戒有其十句義,指如攝釋。且如四分律第一卷云,一、攝取於僧,二、令僧歡喜,三、令僧安樂,四、令未信者信,五、令已信者增長,六、難調者令調順,七、慚愧者得安樂,八、斷現在有漏,九、斷未來有漏,十、正法得久住。今此文中次第解釋,初二可知。言四大姓者,吠舍、戍多羅等。第三,由五種相下,總即解彼第三令僧安樂,別即解彼後之七句。一者,令順道具無所匱乏者,即解第四第五未信令信、已信者令其增長。二者,令擯異法補特伽羅者,即解第六難調者令調順。三者,令善除遣所生惡作者,即解第七慚愧者令得安樂。四者,令善降伏諸煩惱者,即解第八斷現在漏。五者,令善永滅隨眠煩惱者,即解第九斷未來漏。後云如是獲得安樂住已,乃至梵行久住者,即解第十正法久住。又此一切已下,第二復次。前復次廣解十利,此中略釋之,謂正顯示最初攝受者,略前初句。次正攝受者,略前第二句。既攝受已,令安樂住者,略前五相。及顯未來未攝受者,易入方便者,略前如是獲得已下,解第十句也。」

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一者他勝罪聚等者,謂若毀犯他勝處法,是名他勝罪聚。若所犯罪應可驅擯,是名眾餘罪聚。當墮惡趣,是名隕墜罪聚。應各相對說悔所犯,是名別悔罪聚。由有所犯而生憂悔,是名惡作罪聚。」
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集麤不定等者,如下說言:若所犯罪,由有智故,名不積集;或復從他而顯發故,亦不積集。與此相違,非不積集(陵本一百卷)。如是應知名集麤罪。又說:諸集麤罪,他勝、眾餘方便中犯隕墜、惡作,於彼方便及自聚中而得究竟,於隕墜罪諸方便中亦犯惡作。如是應知此不定義。」

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然唯依二補特伽羅等者,謂若初修業者,雖犯他勝,而無猛利纏過失;又雖有犯,而無一念起覆藏心。唯依此二補特伽羅可得還淨。非餘一切犯他勝者,亦有事重過失,亦有猛利無慚無愧諸煩惱纏過失,皆可還淨。如下釋義應知。」

1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二,解聚門,文有三節,初辨五種罪聚,次辨四種還淨,後明十五種煩惱。初中,言五種罪聚者,五篇罪也。一者,彼勝罪聚者,亦名他勝,即四波羅夷。景師云,由犯此罪便非比丘,為彼淨聚所勝。今解,為魔所勝奪故。十誦律云,墮不如意處。薩婆多解云,由與魔鬪,以犯此戒,便墮負處。

二者,眾餘罪聚者,即十三僧殘。達師云,若犯此戒,遣令在眾外者懺悔,故云眾餘。今尋毘尼母云,僧殘者,如人為他所斫,殘有咽喉,故名為殘。婆沙云,若犯此罪垢纏行人,非全淨用僧有殘之罪,由僧除滅故也。三者,隕墜罪聚者,即三十、九十波逸提罪。十誦律云,墮在燒煮覆障地獄故。四者,別悔罪聚者,即四提舍尼,宣律師翻名向彼悔。五者,惡作罪聚者,突吉羅。景師云,此中即攝惡說,是眾學法。四分戒本云式叉迦羅尼,義翻為應當學。集麤不定,如應入諸罪眾中者,泰師云,他勝、眾餘是逸罪,偷蘭罪是麤,方便能集起罪,故云集麤。善見云,偷蘭名大遮,言障善道,後墮惡道,體是雜穢,從不善體以立名者,由能成初二兩篇之罪也。宣律師云,二不定法,託境以言,通緣六聚,若論罪體,生疑不信是突吉羅。律文中障三罪、二罪者,略舉生疑之事。次辨四種還淨,言最初罪聚雖可還淨,然唯依二人等有。景師云,謂須提那子與故二行欲,復於林中有乞食比丘與雌獼玃行欲,因此制戒,乃至共畜生得波羅夷,制初重戒。歿後言不犯者,最初未制戒,癡狂心亂病惱所纏。故云初聚還淨者,唯二人也。達師云,一、未制戒已前犯者,二、犯而能悔者,即學悔人也。」

1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下明十五種犯罪過失,明諸苾芻於此十五犯罪過中,或隨犯多或一,文中舉數列名,次第解釋。」
12、四他勝者,謂四他勝處法,即是一、為欲貪求,自讚毀他;二、慳惜財法;三,不捨忿結;四、謗毀大乘,說相似法。詳如第四十卷(註二十八)所釋。

1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於彼一切悉皆棄捨等者,謂於世尊開許衣鉢等物,悉皆棄捨而不受用,如是名有匱乏過失。或不作淨而輒受用,如是名不喜足過失。世尊依此制立所犯。」
1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言或除餘時,與諸母邑共道路行者,除命、梵緣等時也。」

1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言或不觀日等者,非時入聚落,不屬餘比丘也。」
1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若作不與自語等事者,謂諸賢聖默不與語,又為賢聖之所棄捨,故置等言。由於自所依止增上戒學起諸邪行,故有是事。義如前說應知(陵本九十四卷)。」

1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三,解攝,初開列五法攝毘尼,二、徵問別解。解其第五行門中,文分有三,初標列三行,次略攝為二,下次第別解三行。」
1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言或於其人或人形狀等者,依五分律,若人若似人,似人者,入胎四十九日,過是已後,盡名為人。彼取似人,即是此中人形狀也。」

1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言此所應作略有五種等者,一、於村邑,二、於道場,三、於善品,四、又於城邑所應作事,五、或為未信令信,已信令增長,入於聚落。與此相違等。翻顯不應作事可知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如聲聞地說十三種所有資糧者,聲聞地說:若自圓滿、若他圓滿、若善法欲、若戒律儀、若根律儀、若於食知量、若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、若正知而住、若善友性、若聞正法、若思正法、若無障礙、若修惠捨、若沙門莊嚴。如是等法,是名世間及出世間諸離欲道趣向資糧(陵本二十二卷)。下釋文中,聞、思正法總合為一,由是故說十三種所有資糧。如聲聞地說修作意者,聲聞地說:為證心一境性及斷喜樂,常勤修習四種作意。何等為四?一、調練心作意,二、滋潤心作意,三、生輕安作意,四、淨智見作意(陵本三十一卷)。如彼別釋應知。」

又解,此所應作略有五種等者,一、於村邑所應作事,此有二種,一者,為己衣服等事,入於聚落;二者,為於佛法僧事、同梵行事,或為未信令其生信,其已信者倍令增長,入於聚落。二、於道場所應作事。三、於善品所應作事,復有二種,一者資糧所應作事,二者清淨所應作事。如是第一、第三之中,各有二種所應作事,合計即有五種所應作事。

20、從初不犯者,謂從初性罪而言,名為不犯。

21、五支所攝不放逸行者,聲聞地、菩薩地中皆有解釋,聲聞地在第22卷,菩薩地在第40卷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0云:「又諸菩薩,住律儀戒,具足成就五支所攝不放逸行,一、前際俱行不放逸行,二、後際俱行不放逸行,三、中際俱行不放逸行,四、先時所作不放逸行,五、俱時隨行不放逸行。謂諸菩薩,於菩薩學正修學時,若於過去已所違犯,如法悔除,是名菩薩前際俱行不放逸行。若於未來當所違犯,如法悔除,是名菩薩後際俱行不放逸行。若於現在正所違犯,如法悔除,是名菩薩中際俱行不放逸行。若諸菩薩先於後時當所違犯,發起猛利自誓欲樂,謂我定當如如所應行,如如所應住,如是如是行,如是如是住,令無所犯,是名菩薩先時所作不放逸行。若諸菩薩,即以如是先時所作不放逸行為所依止,如如所應行,如如所應住,如是如是行,如是如是住,不起毀犯,是名菩薩俱時隨行不放逸行。」

2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皆有因緣亦有出離者,攝異門分說:佛世尊法,有因緣者,謂有緣起,制立一切所學處故。有出離者,謂有犯已,制立如法還出離故(陵本八十三卷)。其義應知。」
2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審諦觀察二十二處者,修所成地說:於四處所,以二十二相應善觀察。謂自誓受下劣行相、威儀、眾具,又自誓受禁制尸羅,又自誓受精勤無間修習善法,乃至廣說乃得名為出家之想及沙門想(陵本二十卷)。其義應知。」

2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四,解隨行,初標列五門,後徵問別解。二十二處者,前第二十卷云,於四處所,以二十二相應善觀察,謂自誓受下劣形相、威儀、眾具等,乃至廣說。」
當起難保曠野林中驚怖鹿想者,謂當起危難保命想,猶如曠野林中驚怖之鹿。

2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下中上坐者,毘尼母論云,從無夏至九夏是下座,十夏至十九名中座,二十夏至四十九夏名上座,五十夏已去,一切沙門國王之所尊敬,是耆舊長老。苾芻尼居處如前三種者,即下中上也。波輸鉢多者,泰師云,此翻畜愛,即愛畜生家外道也。測師云,此云牛主,或云獸主也。雜染居處,一切羯磨皆不施設者,以無結界故也;或但施設一分羯磨者,於此處作結界羯磨故也。餘如前說三種因緣者,一、有難時,二、道行時,三、化眾時。」

2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苦惱非聖無義所引等者,聲聞地說:若心作用,諸相所作;思慕躁擾,尋思所作;恆不寂靜,隨煩惱所作;由是令心苦惱而住。是故如是諸相、尋思及隨煩惱,是苦非聖,能引無義,令心散動,令心躁擾,令心染汙(陵本三十二卷)。此應準釋。」

27、此意,受用窣堵波物,而非遭受重病,或者設使遭受重病,有餘方物可計受用。
2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非墮鉢中,非彼分攝者,下說:若物已置在於鉢內,當知此物名墮鉢中。若物雖未置於鉢中,而將欲置,當知此物名鉢所攝。今翻彼義應知。」

2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謂一切羯磨略有四種等者,景師云,一、單白羯磨有二種,一者有因,謂說戒時,大德僧聽,今白月十五日布薩說戒等;二者無因,如說大德僧聽,若僧時到,僧忍聽僧差某甲為教授師,白如是以無白月黑月等言,名為無因。二者,白二羯磨,如是日時,一白一羯磨,名白二也。三者,白四羯磨,謂受具足戒等。四者,三語羯磨,如說戒時,但有三人,不廣說戒,但對首言,大德僧聽,我比丘某甲,於戒清淨等。如是三說,名三語羯磨。羯磨是其辦事,通名羯磨。有釋,三語羯磨者,謂對首三說,如受衣等。

出家羯磨者,如有俗人欲出家時,必須集眾告白,然後與其剃髮等,恐其父母不聽,或是賊、是奴及官人等;既眾聽已,方說三歸,受十戒也。若受具足者,可知。若補特迦羅同意者,景師云,凡欲作事,和眾同意,名同意羯磨。更有一解,若住六夜等,折伏罪人羯磨是也。若出罪者,若犯僧殘者,應二十僧中羯磨出罪。若舉者,謂三舉事,若有人惡邪不捨、不見罪、不懺罪,眾作羯磨,舉却此人不同僧事,名舉羯磨。或作羯磨,五德人為舉罪人,或舉五德為自恣人。若擯羯磨者,若犯重罪,究竟擯出眾外,若行惡行污他家,則擯出聚落。羯祉那衣者,舊云迦絺那衣,此云功德衣也。淨稻穀同意羯磨者,結淨地也。」

3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又此羯磨,或有二眾所作者,二人對懺突吉羅。三說或隕墜者,悔波逸提;或惡作罪等者,即等取惡說突吉羅。或四眾所作,如犯麤罪,於四人前發露悔除羯磨者,如悔四人偷蘭等罪,四人為作羯磨。十眾所作,謂受具足戒羯磨等。二十眾者,出僧殘罪及尼受具。四十眾所作,出尼僧殘罪。合眾所作,謂增長羯磨者,謂說戒時;若恣舉者,自恣也。」

31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或是奴婢等者,決擇分說不自在障,能障出家,謂父母等所不聽許,若諸僮僕,若王大臣,他所劫掠,若他所得,若有辯答,如是等(陵本六十八卷)。此應準知。」

3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五,解逆順,初標舉二章,二、依章別解,先解違逆學法,後解隨順學法。前中有三,初徵列五門,次釋,後結。釋中有五,初解障中徵列五門障,次第解釋。言或是奴婢者,本是奴婢。或是獲得者,抄掠獲得。或有所言,至而與相應者,廣說遮難,如彼律中。十一障者,如本地分已說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有十一障等者,此說內障應知。聲聞地說:多與眾會,樂著事業,樂著語言,樂著睡眠,樂著諠眾,樂相雜住,樂著戲論,樂自恃舉、掉亂、放逸,居止非處(陵本二十五卷)。如是一切,總說十一,是名內障。」

3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二,解似正法中,初略後廣,廣中頌列四門。長行釋中,初五復次,釋頌初句。次有十番,釋第二句,一句是根,九句是見。次有六番,釋非處惡作等。後有五番,釋後暴惡戒等。」
34、頌列四門,一、法等五種,二、根等諸見,三、非處惡作等,四、暴惡戒等。
35、此釋第一門法等五種,有五種像似正法。
36、自此以下,解釋第二門根等諸見,有十種像似正法。

3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又聞佛說諸阿羅漢等者,攝事分說:若有說言:諸阿羅漢於現法中,於食、物務、蘊、界、處等,若順不順,不如實知,言阿羅漢不順。不順是不如理虛妄分別,非阿羅漢現法不順。所以者何?彼於食、物務、蘊、界、處等現可見故。由此因緣,諸阿羅漢於其滅後不順諸行,不了執著。是故世尊言阿羅漢是不順者,定是密語。當知此是似正法見(陵本八十八卷)。此中道理,如彼廣釋應知。」

3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唯信解作意等者,信解作意聞思所成,彼以聞思為究竟故。為他宣說,自亦習行如是相行,而不修習奢摩他、毗鉢舍那,是故名為像似正法。」

3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非處惡作而不思惟等者,於不應作諸惡作中,浪作惡作,而不依義思惟諸法,是故亦名像似正法。」
40、此釋第三門非處惡作等,有六種像似正法。
41、此釋第四門暴惡戒等,有五種像似正法。

4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三,解惡友;第四,解愚戇煩惱熾盛;第五,宿世資糧,其力薄弱,並文相可知。與此相違已下,翻前即解五順學法。成就如是隨順法者,復有五法防戒蘊也。」
4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不厄於債而求出家等者,如前聲聞地說:或為債主所逼迫故,或為怖畏所逼迫故,或不活畏所逼迫故,非為自調伏、非為自寂靜、非為自涅槃、非為沙門性、非為婆羅門性而求出家(陵本二十一卷)。如是等類,是名廣說。當知彼於善說毗奈耶中暫得出家,非正出家。」

4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六,解能寂靜,初標列五種,後次第別解,先略後廣。略解之中,言六種可愛樂法者,即六和敬。何等為斷?謂諸人天所有四輪者,謂於人天中,皆有四輪摧於八難,後文當說。」
六和敬者,《法門名義集》卷1云:「六和敬,身同、口同、意同、戒同、施同、見同,是謂六同。等修佛法,離諸慢爭,故名和敬。」

4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當知此中已下,第二廣解中即分為五,初解易可共住。言由依身等,於同梵行現行非愛者,此三業乖反,將解六和,先解不和。又於僧祇共有財物不平受用者,明施不同。又有戒、見等者,明戒、見不同。與此相違下,順顯六和。第一立三者,即三業;第二立四者,施同也;第三立五、六者,同戒、見也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由其第一建立三種等者,現行慈愍身語意業,是名三種。平等受用共有財物,是名第四。同戒、同見,是名第五及以第六。如是六種,可樂、可愛、可重,無有違諍,是名六種可愛樂法。」

4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如攝異門應知其相者,攝異門說尸羅差別,如彼廣釋應知(陵本八十三卷)。」

4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又於此中,乃至若慈善友者,三業同也。立第四者,施同也。若物可令,乃至是名平等受用者,受用同也。聖所受戒下,解戒因也。出世正見下,明見因也。又由二相成可樂性等者,總解六和是可樂法。一、體彼六和有德可重,二、荷彼六和有恩而自慰意。謂由得六和,自安安他,故名有恩也。又可樂性有二差別等者,由可樂故,未生令生、已生增長。應知此中尊重增上,乃至財、法二攝者,施同即是財攝,餘五種同即是法攝。彼二增上已下,釋名差別。」

4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五種妙好所住方處等者,聲聞地說:處所圓滿復有五種,乃至廣說(陵本三十卷)。如彼廣釋應知。」
4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正士善友等者,聲聞地說:八因緣故,應知一切種圓滿善友性(陵本二十五卷)。菩薩地說:成就幾相,能為善友?乃至廣說(陵本四十四卷)。如彼廣釋應知。」

50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修習四種苾芻愛取對治者,謂四聖種應知,如其次第,能治四種希求愛故。四種希求愛者,謂衣服愛、飲食愛、臥具愛、有無有愛。聞所成地別釋其相應知(陵本十四卷)。」
四聖種者,一、衣服喜足聖種,二、飲食喜足聖種,三、臥具喜足聖種,四、樂斷樂修聖種,謂樂斷煩惱及樂修聖道。能生眾聖,故名聖種。為治四愛生,故立四聖種。四愛者,一、衣服愛,二、飲食愛,三、臥具愛,四、有無有愛。

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二,解斷,即是四輪摧八難。五種妙好所住方處名所圓滿者,應勘前文。景師云,於天人中皆有善處,謂離三塗、北欝單、無想天,即離於五種,得妙好處,故名五種妙好所住方處名處圓滿。亦可生於中國,有五妙境,名五種妙好所住。正士善友下,明在人天皆值善人,謂佛菩薩。由五種相自發正願下,明圓滿正願,離世智辨聰邪見之難。乃至樂斷樂修四種苾芻愛取對治者,行四聖種也。」

5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又宿所作福已下,明資糧圓滿,離諸根不具等難。如是四種,乃至其車不轉者,如生人中亦言離三塗、無想天、長壽天等,何故生天亦言得離無想天及三塗等處,名處圓滿?餘之三輪,值善人、自發正願;資糧圓滿,人、天通有。依此四種,止觀車輪方可轉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如是四種等者,四種圓滿,於人、天中譬如勝妙車輪。以此為依,能令止觀對治道轉,隨闕一種,其車不轉。」

5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三,解五斷支。應所得義深生信解,一;於師長前如實自顯,二;身有勇悍,三;心有勇悍,四;堪能領解等,五。」

5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四,解敬事,有七句。景師云,又於最初下,明敬佛。次應敬事其所說法者,此第二敬法。次修習法隨法行時者,第三敬僧。下敬三學行,即以為三,足前為六。於時時下,以財、法出能敬事體。次於靜慮下,第七,敬事真諦,漏盡涅槃。又由三相應知敬事等,略說敬事為三,一、體彼有德起尊重;二、隨所體悉,以身等恭敬;第三,復設幡蓋供養。達師云,能宣說乃至法教,一;次應敬事其所說法,二;以修習乃至學處,三;次應敬事至教授,四;於時時間至同受用,五;次於靜慮修三摩地,六;從此無間乃至無有放逸,七。」

5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非無悔言能離惡作者:謂若犯惡作罪,應對於他發露悔除,能離惡作,非無如法悔言能離惡作故。」
5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五,解滅諍,先次第解七毘尼,後四諍四滅相對以辨。前中,有諸同梵行者,至便得除滅,是解第一現前毘尼也。有諸苾芻見餘苾芻已下,明其第二憶念毘尼。」

5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9云:「教示憶念令得自心者,謂由教示憶念,令彼自心不為狂亂之所覆蔽故。」
5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復有苾芻,由顛狂故已下,明第三不癡毘尼。復有苾芻於眾僧中下,第四自言毘尼。」

5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有異住處眾多苾芻下,第五多人語毘尼。復有苾芻,既犯罪已下,明第六處所。有多苾芻互相舉罪下,明第七草覆地毘尼。」
七種毘尼者,《息諍因緣經》卷1云:「有七種滅諍法,如我所說,阿難!諸有諍事,若已起,若未起,悉能息滅。何等為七?所謂現前毘尼、憶念毘尼、不癡毘尼、自言治、多人語、知所作、如草覆地,是為七種。」

5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如是諍事略有四種已下,第二,四諍四滅相對以辨。此中四諍,不可別配律中四諍,但判前七為四句也。謂初四句,若他舉諍事,即是現前、憶念、不癡、自言滅也。次一句名互疑諍事,即是多人語滅也。次一句名自舉諍事,即是罪處所滅也。後一句名互舉諍事,即是草覆地所滅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