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非略盡言者,略者,簡也,即簡略義;盡義極也,即無餘義。簡筌息於有無之外,盡理絕於淺深之津,故云非略盡言。」
2、《辯中邊論》卷2:「世俗諦有三種,一、假世俗,二、行世俗,三、顯了世俗。此三世俗,如其次第,依三根本真實建立。勝義諦亦三種,一、義勝義,謂真如,勝智之境名勝義故;二、得勝義,謂涅槃,此是勝果,亦義利故;三、正行勝義,謂聖道,以勝法為義故。此三勝義,應知但依三根本中圓成實立。此圓成實總有二種,無為、有為有差別故。無為總攝真如、涅槃,無變異故,名圓成實;有為總攝一切聖道,於境無倒故,亦名圓成實。」此中所謂三根本真實者,《辯中邊論》卷2:「此中云何根本真實?謂三自性,一、遍計所執自性,二、依他起自性,三、圓成實自性,依此建立餘真實故。」
3、二各有四者,謂二諦一一各有四重。
4、《顯揚聖教論》卷6:「問:何因緣故名為安立?答:由三種俗所安立故,一、由世間俗,二、由道理俗,三、由證得俗。世間俗者,謂安立田宅瓶盆軍林數等,及安立我、有情等。道理俗者,謂安立蘊界處等。證得俗者,謂安立預流果等,及安立彼所依住法。復有四種安立,謂前三種及由勝義俗安立。勝義諦性不可安立,由內自所證故,為欲隨順引生彼智,依俗安立。」
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世俗之諦者,世俗之法體,諦者即是法體上實義。」
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問:真諦體實,可說名諦,世俗虛偽,何得名諦?解云,世俗名虛偽者,對真辨義,然於世法,其事不無,故得稱諦。」
6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或四勝義皆勝之義者,勝謂勝智,義即境義,即通二智皆名勝智。四種勝義,隨其所應,二智境故,即勝之義,故依主釋。」
7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隨在何諦者,約真四說。即無漏智歷於四重,皆有財釋。」
8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凡流皆謂有等者,法體未必有,一切世間共所言說執之有故,即實我法、瓶盆等是。」
9、或無實體者,謂瓶、軍、林等。或體實無者,謂我、有情等。
10、《大般涅槃經》卷13:「善男子!有名無實者,即是世諦,有名有實者,是第一義諦。善男子!如我、眾生、壽命、知見、養育、丈夫、作者、受者,熱時之炎、乾闥婆城、龜毛、兔角、旋火之輪、諸陰界入,是名世諦。苦集、滅、道,名第一義諦。善男子!世法有五種,一者名世,二者句世,三者縛世,四者法世,五者執著世。善男子!云何名世?男女、瓶衣、車乘、屋舍,如是等物,是名名世。云何句世?四句一偈,如是等偈,名為句世。云何縛世?捲合、繫結、束縛、合掌,是名縛世。云何法世?如鳴搥集僧、嚴鼓戒兵、吹貝知時,是名法世。云何執著世?如望遠人,有染衣者,生想執著,言是沙門非婆羅門;見有結繩橫佩身上,便生念言是婆羅門非沙門也,是名執著世。善男子!如是名為五種世法。善男子!若有眾生於如是等五種世法,心無顛倒,如實而知,是名第一義諦。」
1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及所依處者,即以四諦名為所依。」
12、《大般涅槃經》卷13:「善男子!若燒、若割、若死、若壞,是名世諦;無燒、無割、無死、無壞,是名第一義諦。復次,善男子!有八苦相,名為世諦;無生、無老、無病、無死、無愛別離、無怨憎會、無求不得、無五盛陰,是名第一義諦。」
13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有相安立者,第四俗諦雖是無相,依詮方顯,故云有相。」
14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隨其所應,即是三性者,三性有二體,一、常無常門,常為圓成,唯真如是,一切有為皆依他起;二、有無漏門,一切無漏皆圓成實,諸有漏法皆依他起。若依初門,俗四重中,初之一俗,遍計性攝,後之三俗,竝依他攝。所以爾者,第二俗諦,心所變事,後之二俗,心所變理,雖事、理別,竝心所變,故皆依他。真四重中,初之三真,依他起性,前之三真即俗後三,真同依他;其第四真,唯圓成實。若依後門,第二俗諦通漏無漏,故通二性,謂依他性、圓成實性;後之二俗唯是無漏,故圓成性。真之四重,准此應知。如是差別,故云:隨其所應,即是三性。」
15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二乘自說等者,就小乘教分齊而說也。諸小乘人,依自分教,皆作是念:觀四諦有,斷惑得果。而猶未知:觀四諦如,斷惑得果。唯大乘者方知此理,故今為說:於彼小乘亦證生空,加行觀時亦觀真俗。謂四諦如為真,四諦無為俗,此等道理非是小乘之所知也。」
16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種別智為上等者,分別而知名種別智,總相而知名為總智,分別而知名之為上,總相而知名之為中。」
17、《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》卷1:「爾時波斯匿王言:『第一義諦中有世諦不?若言無者,智不應二;若言有者,智不應一。一二之義,其事云何?』」
18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即顯人、法皆有二諦者,諦既二故,智亦有二,能知之知為人二諦,所知之諦為法二諦,是故人、法皆有二諦。」
1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多為三義觀故者,即三科觀。」
20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十二有支者,始從無明,終至老死,是為十二。有謂三有,支者,因義、分義。十二之法為三有因,故云十二有支。又前支與後支作緣因,故是因義;十二之法分異,故是分義。獨覺多緣此為境故者,麟角獨覺不但為因緣觀,亦作三義觀,是故名多。」
21、七十七智、四十四智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:「於一一支,皆作七智,當知總有七十七智。於一一支,依四聖諦觀察道理,是故總有四十四智。」
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卷110:「云何七十七智事?謂知生緣老死智,知彼非不生緣老死智,知過去生緣老死智,知彼非不生緣老死智,知未來生緣老死智,知彼非不生緣老死智,及法住智,遍知此是無常有為,思所作,從緣生,盡法減法離法滅法。如依生緣老死起七智,乃至依無明緣行亦爾,故有七十七智事。云何四十四智事?謂知老死智,知老死集智,知老死滅智,知趣老死滅行智,如是知生、有、取、愛、受、觸、六處、名色、識、行智,知行集智,知行滅智,知趣行滅行智,是名四十四智事。」
22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除大利根者,不問麟角、部行,總望聲聞,皆名大利根。」
麟角、部行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第34卷有詳解,又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卷12:「然諸獨覺有二種殊,一者部行,二、麟角喻。部行獨覺先是聲聞,得勝果時,轉名獨勝。麟角喻者,謂必獨居。二獨覺中麟角喻者,要百大劫修菩提資糧,然後方成麟角喻獨覺。」
23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悟執亦異者,問:悟有淺深,三乘各異,其義可爾;執無淺深,三乘同起,何得名異?解云,人執雖同而法執異。此義云何?法執有二,一者障果,二、不障果,二乘法執不障自果,菩薩法執障自乘果,執體雖同,其用各異,故云執亦異也。」
24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顯揚十四說七善巧,更加於諦。」
25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所悟所執等者,菩薩所悟即二空智,所執即二執也,法執雖通,不障二乘,故與彼異;二乘所悟即生空智,所執即二執也,此即迷悟相對以顯差別。所證所斷者,菩薩所證即二空理,所斷即二執二障也;二乘所證即生空理,所斷為生執及煩惱障也,此即斷證相對以顯差別。」
26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文,即以初俗至通二四諦者,初俗對四真,即名名事二諦,事者實義,亦名假實二諦。第二俗對三真,即名事理二諦,事者三科事也,理者四諦、二空、一真也。第三俗對二真,即名淺深二諦,淺者四諦理也,深者二空、一真也,即望四諦俱名深。第四俗對一真,即名詮旨二諦,詮者二空如也,旨者一真法界也。此等二諦,皆前前麁,後後即細,故云:一一推尋,從麁入細,相對為言,通二四諦。」
27、猶不名說者,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種種差別苦相,未說多於已說,即是猶不名說。集、滅、道等,應知亦爾,其未說多而已說少也。」
28、此意,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今對凡夫,立中、上智,依此二智,即立二諦,此即明人二諦也。」
29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若總相說,二乘形上下等者,言二乘者,聲聞、緣覺二乘也。二乘之智望異生智,名之為上,望如來智,名之為下。」
3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將非佛妄語耶者,前言世諦中有第一諦,今者說無,以成妄語。」
31、《雜阿毘曇心論》卷10:「問:等及第一義有何相?答:
若事分別時 捨名則說等
分別無所捨 是則第一義
若事分別時,捨名則說等者,若事分別時,捨名者,此則等事(等事,梵音云三比栗提,譯言等集,亦言等積聚,凡會有散無者,名等集),非第一義,決定事不可得故。如瓶,分別色香味觸時,捨瓶名,非捨色香味觸別有瓶名,是故名等事。如是一切分別無所捨,是則第一義者,若事分別時不捨名,是第一義。如五盛陰名苦諦,若分別五時,亦不捨苦名,以色是苦故,乃至識亦如是。」
32、《雜阿毘曇心論》卷10:「問:云何正法?答:
經律阿毘曇 是名俗正法
三十七覺品 是說第一義
經、律、阿毘曇是名俗正法者,修多羅、律、阿毘曇是言說正法,依名處起故。前已說佛語是語自性,語則依名轉,以他處轉故,是故名俗數,顯第一義,故名正法,以名顯義故。三十七覺品是說第一義者,三十七覺品是第一義正法,離名起故。有漏修慧雖離名轉,有垢故,不說第一義正法。」
33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今此涅槃經文,但彰初之三門,餘四番門略而不辨。」
34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問意,此破相宗所辨二諦與前破性二諦何別?」
35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父母生邊者是事相緣起,即為世諦,因緣生邊者是法性緣起,即為真諦。」
36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佛性、因緣不一不異,故云如水起波。」
37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此下章家自述正義,初破古說,後敘今釋。」
3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諸小乘計至所有二諦者,此難意云,今此四宗,漢地謂立四類宗中,初是有宗,次是經部。餘之十八部,四宗不收。豈可世尊懸為漢地二種小乘,明其二諦,不明餘之十八部耶?佛所說教通諸域故,不應唯大唐而釋。」
39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此以二類者,我眾生類、陰界入類也。」
40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初二能詮者,名世、句世,次二所詮者,縛世、法世,後一標相者,即執著世。言標相者,標威儀相,分知沙門、婆羅門故。」
41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總以七義釋實諦義,一、真實,二、無顛倒,三、不虛妄,四、大乘,五、是佛所說,六、一道清淨,七、有常樂我淨,以此義故名實諦。」
42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無燒、割等真如為諦者,即一實真如也,諦者實義。唯聖內證,故名勝義。」
43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此總答也。四諦之中各有三重,有苦者,苦諦事也,有諦者,苦道理也,有實者,苦諦性如。餘之三諦,准此應知。」
44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一實真如,隨位三名,一、在纏名佛性;二、在果名如來,亦名法身;三、通在二位,名虛空,從能顯說,非是體空。」此中非是體空者,謂非是體即虛空。
45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6:「云何名諦施設建立?謂無量種。或立一諦,謂不虛妄義,唯有一諦,無第二故。或立二諦,一、世俗諦,二、勝義諦。或立三諦,一、相諦,二、語諦,三、用諦。或立四諦,一、苦諦,二、集諦,三、滅諦,四、道諦。或立五諦,一、因諦,二、果諦,三、智諦,四、境諦,五、勝諦。或立六諦,一、諦諦,二、妄諦,三、應遍知諦,四、應永斷諦,五、應作證諦,六、應修習諦。或立七諦,一、愛味諦,二、過患諦,三、出離諦,四、法性諦,五、勝解諦,六、聖諦,七、非聖諦。或立八諦,一、行苦性諦,二、壞苦性諦,三、苦苦性諦,四、流轉諦,五、還滅諦,六、雜染諦,七、清淨諦,八、正加行諦。或立九諦,一、無常諦,二、苦諦,三、空諦,四、無我諦,五、有愛諦,六、無有愛諦,七、彼斷方便諦,八、有餘依涅槃諦,九、無餘依涅槃諦。或立十諦,一、逼切苦諦,二、財位匱乏苦諦,三、界不平和苦諦,四、所愛變壞苦諦,五、麤重苦諦,六、業諦,七、煩惱諦,八、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諦,九、正見諦,十、正見果諦。如是等類,名菩薩諦施設建立,若廣分別,當知無量。」
46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謂即所詮諸法體相,名為相諦;能詮教法,名為語諦;如眼見色、耳聞聲用,此等作用名為用諦。即前相、語諦各有作用,相為所詮,語為能詮,此二是體,離之為二,第三用諦是法作用,合之法一,故云體用離合有差別故。」
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體用離合者,語、相二用,合名一用。章,唯非真中後二者,除勝義勝義及二空也。」
唯非真中後二所攝者,謂此語、用二諦,於四真中,唯非後二所攝。
47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能有等者,因名能有,果名所有。知諦名心,王、所雖異,心為主故。境諦名境,知境界故。」
48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意解思惟者,第五勝解諦,於二空門,作空行相思惟勝解故。聖所知者,第六聖諦,凡所知者,第七非聖諦。」
4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二聖諦者,即是四真四俗諦也。」
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非二聖諦者,凡夫所知二諦,非聖所知二諦,故名非二聖諦。」
50、單重二觀者,有二解,一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單重二觀者,前之七諦,單四諦觀,後七諦者,重四諦觀,應知應斷應證,如次重觀前之愛味等故。」
二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單重二觀觀於四諦者,單即偏義,重即累義。愛味等三名為重觀,於蘊等法累觀諦故;應知等四名為單觀,於因果等偏觀諦故。」
51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有作無作各有四種者,小乘觀諦,望後更有大乘諦觀可修習故,名為有作。大乘觀諦,望後更無餘觀可修習故,故名無作。」
5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菩薩四諦,第三俗等者,雖菩薩作,然安立而作四故,故第二真、第三俗收。文云第四俗收等者,雖作四諦,依於言詮而顯於旨,不違二空,二空不同二乘觀苦等法定空,為於苦觀之非不苦,所以亦得第四俗收。」
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問:非安立者,廢詮為義,無作亦爾,何故今云依詮顯旨是非安立?解云,智周師云,非安立名通於二義,一、唯廢詮,與無作別,即瑜伽論非安立諦唯是一也。二云,非者即是無義,安立是作,名字有別,義體無差別,經云非安立故即無作也。今約後義,故無妨難。」
53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此九諦中,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即苦諦,此依苦四境,分之為四。有愛、無愛即集諦,此依後有常、斷二種之愛,分之為二,即於後有,起於常見,名為有愛,起於斷見,名無有愛。彼斷方便即道諦,斷前二愛見,無漏加行故,名彼斷方便諦。有餘、無餘即滅諦。」
54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所厭捨等者,總談修行,略有四種,一者斷障,二者修行,三者求果,四者知境,此等四種皆通五位。今此文中說初二位,故云資糧及方便道。初斷障中唯伏非斷,故云厭捨。次修行中,唯修有漏六度等行,故云修習。次求果中,初資糧位求解脫果,後加行位求決擇果,故云進趣。後知境中,依相似觀了知三性有無之義,故云了知。」
55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答文有極善定心至應得解脫究竟清淨者,是論文也。以有相心至竟有何別者,章家釋文也。又世、出世道二種有殊者,是論文也。故行有相不得解脫等下,章家釋文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64:「問:若即由彼行有相心,於二種縛解脫清淨有何過失?答:若有極善定心,依第四靜慮順決擇分善法中轉,緣諸諦境,彼諸行者於二種縛,應得解脫,究竟清淨,然不清淨,故不應理。又世間道、出世間道二種差別應不可立,然彼二道有相、無相有差別故,不應道理。」
56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攝行歸真,總立一諦,行者,有為行法也,真者,如來藏真理也,即釋勝鬘經一諦章意。」
57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或俗及真皆有二諦者,知真俗諦各有總別,總相而知名為中智,別相而知名為上智。若真若俗,中智所知名為世智,若真若俗,上智所知名第一義,故真俗中皆有二諦。若以空及事、理等者,即顯揚論第十六說三性等,初遍計性名空,次依他起名事,後圓成實名理,即與中邊假、實、顯同。謂遍計性,無實性故,名假世俗;依他起性,從緣所生有為行故,名行世俗;圓成實性,體是真如,雖名顯了,待他而顯,名顯了世俗,此名世俗有三差別。言義、得、行者,明其勝義亦有三種,一、義勝義,謂彼真如,勝智之境義;二、得勝義,涅槃為體,勝即義故;三、行勝義,聖道為體,此聖道行,用真如勝法為境義,名行勝義。今云二諦之中皆有三種者,俗有假等三,真有義等三,故云皆有三種。」
58、《法苑義鏡》卷3:「略纂所聞者,先德所傳,義雖可爾,猶有所缺,基用所聞,纂於古缺,故云略纂所聞。後更諮審者,承三藏說,研審玄宗,故云後更諮審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