窺基:此釋惡見。若以善、惡相翻,則惡唯是不善,若以毀責名惡,則通有覆無記。今此五見名為惡者,是以毀訾義而名惡。言「於諸諦理,顛倒推度」者,顯示唯是迷理。
願施:惡見中俱生身見、邊見,即是有覆無記性。
窺基:此釋前文「招苦為業」。此意,唯欲界惡見除俱生者,能發業招苦處果,以是分別惑故,故惡見者,多生於苦。此上乃是總釋惡見,下作別解。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6云:「上界見惑,不能發惡業招苦故,及簡欲界俱生我見等,以不能親招苦果故,發惡業者,唯分別惑故。」
一 薩迦耶見
此見行相,差別有五。
窺基:此總標舉有五種見。
窺基:薩迦耶見,梵云薩迦耶達利瑟致,達利瑟致是見。薩婆多名為有身見,薩是有義,迦耶是身,雖是聚身而是實有。經部名為虛偽身見,薩是偽義,迦耶是身,即聚集假,緣聚身起見故,名偽身見。大乘則說,薩是僧吃爛底薩,是移轉義,故薩迦耶見應名為移轉身見。今大乘意,心上所現似我之相,體非實有,是假法故,又此似我之相,體非全無,是依他起而成所緣緣故,如是既非實有,亦非虛偽,故薩迦耶見唯是依他移轉之法,是我之所依。又此薩迦耶見,依所執我,可言虛偽,依所變似我相,可言為有,如此非如餘宗之定實或定偽,故名移轉。此薩迦耶見,亦兼我所見,不唯我見。又此薩迦耶見,不論是分別,是俱生,皆是或總緣五取蘊而起,或別緣五取蘊而起,如顯揚論第一卷說。又者,以此我見為所依本,諸見得生,是故論說一切見趣所依為業,「趣」者即況,或所歸處。
智周:《顯揚聖教論》卷1云:「薩迦耶見,謂於五取蘊計我、我所,染污慧為體,或是俱生,或分別起。」此文意顯俱生、分別二種薩迦耶見,皆是緣五取蘊而起。
窺基:二十句者,即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1云:「謂計色是我,我有諸色,色屬於我,我在色中,如是計受、想、行、識是我,我有識等,識等屬我,我在識等中。於此諸見,幾是我見,幾我所見?答:五是我見,十五是我所見,謂計色是我,計受、想、行、識是我,此五是我見,餘十五是我所見。何因十五是我所見?相應我所故,隨轉我所故,不離我所故。相應我所者,謂我有色,乃至我有識。所以者何?由我與彼相應說有彼故。隨轉我所者,謂色屬我,乃至識屬我。所以者何?若彼由此自在力轉,或捨或役,世間說彼是我所故。不離我所者,謂我在色中,乃至我在識中。所以者何?彼計實我,處在蘊中,遍體隨行故。」如是一蘊中有四句,五蘊有二十句。此二十句,但是於蘊分別我、我所之行相,而不分別我所起處。如於色蘊,但分別其為我、我所行相(我所必依我見後起),不分別此所說我所之所起處,即此於色蘊所說我有諸色、色屬於我、我在色中三種我所,不分別是從何蘊之我而起。
六十五者,毘婆沙論雜蘊第一世第一品中,有約蘊、約界、約處作分別。彼文說,如以色為我,於餘四蘊各有三我所,即是我瓔珞、我僮僕、我器。如是一蘊,我所即有十二,加上以色為我一,總共有十三。如是五蘊有六十種我所、五種我見,即總共六十五。此等皆是於蘊分別我、我所之行相,亦分別我所之起處。又此二十句、六十五等,皆是分別所起,非是俱生,俱生之我不別計故。此有聖論為證,即瑜伽論第五十八卷說,二十句薩迦耶見皆是見苦斷。故知二十句薩迦耶見,唯依分別不依俱生。雖六十五見無正文說是分別,還是俱生,然准理應同二十句,亦唯分別,此皆作意分別行相緣蘊等,方始生起故。
願施: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卷8云:「或應說六十五,謂分別緣蘊、我具行相差別,亦分別所起處。如等隨觀,色是我受,是我瓔珞,是我僮僕,是我器。如受有三,想、行、識亦爾。四三十二,并觀色是我,總有十三。如觀色是我有十三,受、想、行、識亦爾,五種十三,為六十五。」
智周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8云:「云何迷苦有十隨眠?略五取蘊,總名為苦。愚夫於此五取蘊中,起二十句薩迦耶見,五句見我,餘見我所,是名迷苦薩迦耶見。 …… 此十煩惱,皆迷苦諦,見苦所斷。」文中既說迷苦薩迦耶見,是見苦所斷,故二十句薩迦耶見是分別惑,其理極成。
二 邊執見
窺基:邊執見者,是說由於先前已有我見執我,後隨此我見而執為斷、常。此邊執見,緣前我見所緣為境,障非斷非常說有因果之處中行道諦,及障出離滅諦。此總解邊執見,下作別解。
願施:《成唯識論觀心法要》卷6云:「處中行,即非斷非常緣起正理也。由達緣起正理,方能正信因果,依教修行,出離生死。今斷、常二執,正障此行,然亦有俱生、分別二種不同,具如下文所明,若夫四徧常等,則依邪教邪思惟起,惟屬分別惑矣。」
窺基:此邊執見,攝六十二見中四十七見,即四遍常論,四一分常論,有想十六論,無想八論,非有想非無想八論(此總共四十見,皆是常見),及七種斷滅論(皆是斷見)。此四十七見,皆是意識緣我而執有斷、常。論言「等」者,即是等取十四不可記事中斷見、常見者。此六十二見,唯是分別起,瑜伽論第五十八卷說故。六十二見,如《梵網六十二見經》第一卷,《長阿含經》第十四卷梵動品,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第一百九十九、二百卷,瑜伽論第六、七、八、五十八、八十七卷廣解。今此文中,言「見趣」者,「趣」即意趣,或是所趣,或謂趣況。言「前際」、「後際」者,此依過去起分別見,名為前際,此依未來起分別見,名為後際。若依現在起分別見,此即不定,或名前際,未來前故,未來因故,或名後際,過去後故,過去果故。
願施:對於六十二見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8云:「六十二見,三見所攝,謂常見所攝諸邊執見,斷見所攝諸邊執見,及諸邪見。」彼卷又云:「邊執見者,於五取蘊,薩迦耶見增上力故,心執增益,見我斷、常,名邊執見。常見所攝邊執見者,謂六十二諸見趣中,計度前際諸遍常論、一分常論,及計後際諸有想論、無想論、非想非非想論。斷見所攝邊執見者,謂諸沙門,若婆羅門,七事斷論。此邊執見,唯分別起,無有俱生,唯除即此先世已來,串習隨逐邊執見等。」又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卷199云:「又梵網經說六十二諸惡見趣,皆有身見為本。六十二見趣者,謂前際分別見有十八,後際分別見有四十四。前際分別見有十八者,謂四遍常論,四一分常論,二無因生論,四有邊等論,四不死矯亂論。後際分別見有四十四者,謂十六有想論,八無想論,八非有想非無想論,七斷滅論,五現法涅槃論。」
智周:十四不可記事者,即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卷442中說「世界常耶,無常耶,亦常無常耶,非常非無常耶」為四,「世間有邊耶,無邊耶,亦有邊亦無邊耶,非有邊非無邊耶」為四,「如來死後有耶,無耶,亦有亦無耶,非有非無耶」為四,「命與身一」為一,及「命與身異」為一,總合為十四事。若有問此十四事者,不應為彼解釋,無義利故,故此十四事名不可記事。
願施:此十四不可記事中,其一一事各是何見所攝?
願施:請說明四十七種邊執見!
窺基:四遍常論者,一、由能憶二十成、壞劫(由隱顯故),彼便執我、世間俱常。二、由能憶四十成、壞劫,彼便執我、世間俱常。三、由能憶八十成、壞劫,彼便執我、世間俱常。四、由天眼見諸有情死時、生時諸蘊相續,彼便執我、世間俱常。此四之中,前三常見,由依靜慮上、中、下三品而起之宿住通,第四常見,由依天眼所見。
慧沼:彼是依世間靜慮三品差別之法爾力故。
願施:世間成、住、壞、滅,何故彼但言成、壞劫?
慧沼:外道以隱顯計,故但說成、壞劫,以壞即攝滅,成即攝住故。
窺基:四一分常論者,一、有從梵天歿來生此間,得宿住通者,作如是執:我等皆是梵王所化,梵王是常,我等無常。二、有聞梵王有如是之見,如大種是常、心是無常,或者心是常住、大種無常者,即亦同彼梵王順忍如是一分常見;或有住在梵世,或生此間,展轉聞如是理,便作是執:我以大梵天王為量,信其所言,是故世間一分常住、一分無常。三、有先從戲忘天歿來生此間,得宿住通者,作如是執:在彼諸天,有不極遊戲、忘失念者,彼是常住,我等無常。四、有從意憤天歿來生此間,得宿住通者,作如是執:在彼諸天,有不極意憤、角眼相視者,彼是常住,我等無常。如是四種,由執大梵、大種或心、戲忘、憤恚四事而起。此四遍常及四一分常之八見,皆是依前際起。
願施:四一分常論中,其一分常者,是常見攝,其一分無常者,是何見攝?
窺基:此一分無常者,雖非斷見,然是堅執,亦是染污,非五見攝,但是染慧。
智周:非是於無常皆解為斷見,撥後永無,方名斷見。
窺基:計後際有想十六者,初四種有想見,依三見立,三見即是一、命者即身,二、命者異身,三、此總是我,遍滿,無二,無異,無缺。依第一見命者即身,而立第一有想,即是我有色,死後有想。以執色為我故,名我有色,取諸法相說名為想,有色之我有彼想故,說名有想。此在欲界全,在色界一分,除無想天。許無色界亦有色者,則此亦在彼界前三無色天,以有想故,不在後一無色天。依第二見命者異身,而立第二有想,即是我無色,死後有想。此是執無色之蘊為我,如毘婆沙論第二百卷中廣說。此在欲界,乃至無所有處,除無想天。依第三見此總是我,而立第三有想,即是我亦有色亦無色,死後有想。此執五蘊總為一我,乃至如論廣說。此亦在欲界全,乃至無所有處,除無想天。第四,我非有色非無色,死後有想,此見是遮前第三見,無有別依。如是四種有想之見,或依尋伺,或依等至,皆容得起。
其次四種有想見,一、執我有邊,死後有想。即是,若是執色為我,則我體有分限,或在心中,如指節量,光明熾盛,或在身中,稱身形量,內外明徹。若執非色為我,我體亦有分限,所依、所緣有分限故。如是名我有邊,此在欲界全,色界一分,無色界許有色等,如前說。二、執我無邊,死後有想。即是,若是執色為我,則我體遍一切處,不知之處,亦有此我。言無邊者,非彼所見、能知無邊,三千世界等有分限故,而是以彼智慮不知邊際,名為無邊。餘如前說。三、執我亦有邊亦無邊,死後有想。即是,若是執色為我,我即隨所依身或舒或卷,其量不定,若身無量等,我亦無量等,身若有量,我即有邊,身若無量,我即無邊。若執無色為我,則隨有量所依所緣,我即有邊,若隨無量所依所緣,我即無邊。如是名為我亦有邊我亦無邊,餘義如前所說。四、執我非有邊非無邊,死後有想,此即遮第三見,文但有異,義無差別。此四有想見,亦是依尋伺、等至,皆容得起。
其次四種有想見,是依我想差異而立,即一、我有一想,二、我有種種想,三、我有小想,四、我有無量想。一想者,是在前三無色天。種種想者,在欲、色界,除無想天。少想者,是執少色為我等,想為我所等,我與彼合名為小想。此在欲界、色界除無想天,無色界者,如前所說。無量想者,執無量色為我等,想為我所等,彼想依無量身故緣無量境,故名無量想,我與彼合,名有無量想,廣如彼論所說。此四種見,尋伺、等至皆容得起。
後四種有想見,是依我受差異而立。即一、我純有樂,死後有想,二、我純有苦,死後有想,三、我有苦有樂,死後有想,四、我無苦無樂,死後有想。純有樂有想者,在前三靜慮,如論廣說。純有苦有想者,在地獄中。有苦有樂有想者,在畜生、鬼界、人及欲界天。無苦無樂有想者,在第四定以上。此四種見,尋伺、等至皆容得起。
願施:何謂一想?
智周:此想,唯與一意識俱,餘五識無,名為一想,故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卷200云:「由彼諸想一門轉故,說名一想。」
窺基:計後際無想八論者,即有色等四無想見,及有邊等四無想見。有色等四無想見者,一、執我有色,死後無想。即是,執色為我得無想定,及見他得無想定,後生無想天,而作如是計執,如論廣說。二、執我無色,死後無想。即是執命根為我,得無想定等,乃至如論廣說。三、執我亦有色亦無色,死後無想。即是執色、命根為我,於此二中起一我想,乃至如論廣說。四、執我非有色非無色,死後無想,此即遮第三見,無別有物。此四種見,等至、尋伺皆容得起。
有邊等四無想見者,一、執我有邊,死後無想。即是,執色為我,其量狹少等,得無想定等,乃至如論廣說。二、執我無邊,死後無想。即是,執色為我,遍一切處等,乃至如論廣說。三、執我亦有邊亦無邊,死後無想。即是,執色為我,或卷或舒,乃至如論廣說。四、執我非有邊非無邊,死後無想,此即遮第三見。此四種見,等至、尋伺皆容得起。
智周: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卷200云:「諸尋伺者,執色為我,見有風癎、熟眠、悶絕、苦受所切,似全無想,便作是念:我雖有色而無其想,如於此世,他世亦爾。」由此故說,由尋伺起死後無想之見。
窺基:計後際有想、無想俱非有八者,即有色等四俱非之見,及有邊等四俱非之見。有色等四有想、無想俱非見者,一、執我有色,死後非有想非無想。此即執色為我,見諸有情入非想非非想定時,想不明了,而作如是計執。此唯由尋、伺起,非得彼定可有此執,廣說如論。二、執我無色,死後非有想非無想。此即執無色之蘊而為我等,見諸有情入非想非非想定,想不明了故,作如是執,乃至廣如前說。此亦非等至起,唯尋、伺起。三、執我亦有色亦無色,死後非有想非無想。此即執色、無色為我,見諸有情想不明了,作如是執。此唯尋、伺起,非等至起,乃至廣如前說。四、執我非有色非無色,死後非有想非無想。此即遮第三見,餘如前說。
有邊等四有想、無想俱非見者,一、執我有邊,死後非有想非無想,二、執我無邊,死後非有想非無想,三、執我亦有邊亦無邊,死後非有想非無想,四、執我非有邊非無邊,死後非有想非無想。如是四見,一切皆執無色為我,已得非想非非想處定者,皆容有此執。此四種見,一、由彼定時分短促故,以一一蘊為所緣故,執我有邊。二、由彼定時分長故,總以四蘊為所緣故,執我無邊。三、由彼定時分或短或長故,或以一一蘊,或總以四蘊為所緣故,執我亦有邊亦無邊。四、即是遮前第三,而執我非有邊非無邊。此四皆由所入非想非非想處定,想不明了故,執我現在非有想非無想,死後亦然。以上四十種見,皆常見攝。
智周:前第一見,執我有邊者,由彼定時分短促故,隨緣一蘊而執我有邊,一一蘊皆可,故名一一。
窺基:七種斷滅論者,一、此我有色,麤四大種所造為性,死後斷滅,畢竟無有。即計若自若他之我,皆以麤大種所造故,現在此身死後斷滅亦得,後生他身死後斷滅亦得。二、此我於欲界天,死後斷滅,畢竟無有。三、此我於色界天,死後斷滅,畢竟無有。四、此我於空無邊處,死後斷滅,畢竟無有。五、此我於識無邊處,死後斷滅,畢竟無有。六、此我於無所有處,死後斷滅,畢竟無有。七、此我於非想非非想處,死後斷滅畢竟無有。此中後四種見,皆是執彼彼地為生死頂。如是有七種斷滅見。前有想、無想、俱非及此斷滅見,皆依死後而論,故名後際。
智周:七斷滅者,如《長阿含經》卷14云:「諸有沙門、婆羅門作如是論,作如是見:我身四大、六入,從父母生,乳餔養育,衣食成長,摩捫擁護,然是無常,必歸磨滅,齊是名為斷滅,第一見也。或有沙門、婆羅門作是說言:此我不得名斷滅,我欲界天斷滅無餘,齊是為斷滅,是為二見。或有沙門、婆羅門作是說言:此非斷滅,色界化身,諸根具足,斷滅無餘,是為斷滅。有言:此非斷滅,我無色空處斷滅。有言:此非斷滅,我無色識處斷滅。有言:此非斷滅,我無色不用處斷滅。有言:此非斷滅,我無色有想無想處斷滅,是第七斷滅。是為七見。諸有沙門、婆羅門,因此於末劫末見,言此眾生類斷滅無餘。」此中皆是以後見非難前見,而立為斷滅。
窺基:據實而言,依一一地處,各有斷滅論。然彼斷滅者本計,無色無形,修定加行難可得成,彼無色定若起,必是加行,以更不見有上地法,乃別計斷滅。然而色界有形,加行易起,可以見後地法,故不別計另立斷滅,但約總界說為斷滅,其實地地皆有。欲界之中,人趣、天趣有異,是故別開為二。
願施:是否六十二見攝盡所有惡見?
慧沼:不盡。如十四不可記事中,亦有斷、常之見,又俱生見等,此六十二見亦皆不攝。
三 邪見
窺基:邪見,即是謗因、謗果、謗作用、謗實事,及四見之外餘邪分別者,如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1云:「謗因者,謂無施與、無愛樂、無祠祀、無妙行、無惡行等。謗果者,謂無妙行及惡行業所招異熟等。謗作用者,謂無此世間、無彼世間、無母、無父、無化生有情等,誹謗異世往來作用故,誹謗任持種子作用故,誹謗相續作用故。壞實事者,謂無世間阿羅漢等。邪分別者,謂餘一切分別倒見。」瑜伽論第五十八卷中說,邪見有二種,一、增益邪見,即薩迦耶見、邊執見、見取、戒禁取四見。二、損減邪見,即此謗因、謗用、謗果、壞實事等,名為損減邪見。然此邪見,所攝較寬,餘所不攝,皆此攝故,如增上緣。何以故?以名、義遍故,一者名寬,不正名邪,故一切不正見,皆此所攝,二者義遍,故所有邪解者,皆入此攝。
智周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8云:「一切倒見,於所知事顛倒而轉,皆名邪見。當知此見略有二種,一者增益,二者損減。薩迦耶見、邊執見、見取、戒禁取此四見等,一切皆名增益邪見。謗因、謗用、謗果、壞實事等,心執增益所有諸見,一切皆名損減邪見。」此中偏指謗因、果等邪見,故言一切皆是損減邪見。
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1云:「問:如是五見,幾增益見?幾損減見?答:四是增益見,於所知境,增益自性及差別故,於諸見中,增益第一及清淨故。謂於五取蘊所知無我境,增益我、我所自性,是薩迦耶見。增益我常、無常差別,是邊執見。於諸惡見,增益第一,是見取。即於此見,增益清淨,是戒禁取。一多分是損減見,一多分者,由邪分別,不必損減故。」此中通說一切邪見,故言多分是損減見。
窺基:此邪見包括計前際之二無因論、四有邊論、四不死矯亂論,及計後際之五現涅槃論。計前際二無因者,一、有從無想天歿來生此間者,雖得宿住通,然不能憶彼出心以前所有諸位,便執此我本無而起,諸法如我亦應一切本無而生,便執我及世間無因而起。二、有由尋伺虛妄推求,不能憶前身者,彼作「一切無因而起」如是之執,如論廣說。如是二種無因生論,由無想天、虛妄尋伺二事而起。
願施:既然是宿命通,何以說不能憶出心前事?
智周:外道宿命通最極能知八十劫事,然彼前世在無想天住五百劫,且於彼時無想定中皆是無心,復何所憶?故其宿命通定不能憶八十劫前彼時諸事,由此之故,便執我及世間無因而起。
窺基:計前際四有邊者,一、有一向能憶下至無間地獄,上至第四靜慮天者,執我於中悉皆遍滿,便作是念:「過此若有我及世間,我應能見,然更不見,故知非有。」便執我及世間俱是有邊。二、有一向能憶傍去無邊,執我於中悉皆遍滿,便執我及世間俱是無邊。三、有能憶下至無間地獄,上至第四靜慮天,以及傍去不得邊際,遂於上下起有邊想,於傍世界起無邊想,執我於中悉皆遍滿,便計我及世間亦有邊亦無邊。四、由憶過去壞劫分位,我及世間雖不可得分量狹廣,而是實有,便生非有邊非無邊想。此四種有邊論,前三由憶成劫,第四由憶壞劫而建立故,皆得說為前際分別。
計前際四不死矯亂者,「不死」是說天人,天人長壽,外道執為常住不死,故名不死。有諸外道求生彼天,聞說若有能答彼不死天無亂問者,得生彼天,若不能答,無能得生,故於諸不死無亂問中,以言矯亂作答,欲顯非不能答。今於彼答作毀責故,乃言彼答名為矯亂。彼矯亂答有四,一、彼作是念,我不如實知善、不善等,若有餘問如是之義,我若決定實答,勿他由此鑒我無知,因而輕聲答云,我於諸天祕密之義不應皆說,如是等等。二、行諂曲者作是思惟,非我淨天一切隱密之義,皆許記別,例如自所證者及所修清淨道,故作如前答語。三、心懷恐怖而作無記別答,彼作是念,勿我昧劣,為他所知,由是因緣,不得解脫。如是懷恐怖故,故作如前答語。四、有愚戇者,專修止行,不能作如上之矯亂答語,但作是思,諸有問我,我當反詰而問,然後我當隨彼答言一切無減而印順之。此四不死矯亂,一、怖無知而起,二、行諂曲而起,三、懷恐怖而起,四、為愚戇而起。此四雖是於現在事轉,然皆待未來故,故皆名前際。又此四論皆緣自於先所聞教,故皆是前際攝。
窺基:計後際五現涅槃者,一、見現在受若人若天五欲之樂,便以此為涅槃。二、厭離五欲,現住初禪,以為涅槃。此引怡悅在身中,說為得樂。見他現在住初禪定,亦謂彼住涅槃。三、厭離五欲、尋、伺故,現住第二禪定,以為涅槃。見他現住第二禪定,亦謂彼住涅槃。四、厭離諸欲、尋、伺、喜故,現住第三禪定,以為涅槃。見他現住第三禪定,亦謂彼住涅槃。五、厭離諸欲乃至入出息故,現住第四禪定,以為般涅。見他現住第四禪定,亦謂彼住涅槃。此等皆是現在安住,待過去故,名為後際。又此執我,現既有樂,後亦有樂,故後際攝。又以現樂為先,執後亦有樂故,總名現法樂住。何故於無色定不計涅槃?以無色定怡悅樂輕微,不及色界故。此中且據地全作論,據實而言,則無色及欲天等處,皆各有計為涅槃者。此五現法涅槃,皆不依我見起,故邪見攝。
願施:此計前際十種邪見,及計後際五種邪見,亦皆是六十二見攝。
窺基:或有計自在等,常,恒,不變易,此皆是計苦諦下邪見,如瑜伽論第五十八卷中所說。此中「自在」者,即是自在天。「世主」,即是大自在天,為世間主。「釋」者,是說帝釋。「梵」者,是說梵王。「餘物類」者,是說自性等。此皆邪見,非邊執見,但計彼為常故,不是緣我而計有斷、常故。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8云:「又有諸見,妄計自在、世主、釋、梵及餘物類,為常為恒,無有變易,如是邪見亦迷苦諦。」
窺基:或有計自在等,是一切物因,此即集諦下邪見。或有橫計諸邪解脫,此即是滅諦下邪見。此皆不計為勝,設計為勝,然非是見取、戒禁取及彼眷屬,故是邪見所攝。又此不計能得淨故,故非見取、戒禁取攝。
願施:前言「彼眷屬」者,是說彼見取、戒禁取所依五蘊。
窺基:或計非道為道,此即是道諦下邪見。設此非勝計勝,以非是見取、戒禁取及彼眷屬,故是邪見所攝。又設不計此為最勝,故非見取、戒禁取攝。言「諸如是等」者,等取十四不可記事中世間有邊、無邊等四,彼皆是邪見攝。
四 見取見
窺基:於一切惡見,及其所依五蘊,執為最勝,能得涅槃清淨法,此是見取。由此見取,外道各各互執自宗諸見等為勝故,一切鬪諍因斯而起。若執見及其眷屬外之餘法為勝,能得涅槃,或於所執,但是執為最勝,不執能得涅槃,則此所執非見取攝。瑜伽論第五十八卷中初文,及迷四諦見取之文,與此論所說相同。然小乘俱舍論等說,見取應名為見等取,但執劣法非勝為勝,即見取故。彼說不然,此見取者,不是約法前、後別計勝劣,然於見及五蘊眷屬一聚,執為最勝,能得清淨,方是見取。若以所緣中,見為最勝故,言「等」亦得,如此即可名見等取。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8云:「見取者,於六十二諸見趣等,一一別計為最、為上、為勝、為妙,威勢取執,隨起言說:『唯此諦實,餘皆虛妄,由此見故,能得清淨、解脫、出離。』是名見取。」彼卷又云:「若有見取,妄取迷苦所有諸見,以為第一,謂能清淨、解脫、出離,如是名為迷苦見取。」即說迷苦諦之見取。迷集、迷滅、迷道諦之見取,文亦雷同,於此不錄。
智周:小乘一切有宗,以但執劣法以為勝者,即名為見取,不是唯執見及同時所依蘊以為勝,故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卷19云:「於劣謂勝,名為見取。有漏名劣,聖所斷故。執劣為勝,總名見取,理實應立見等取名,略去等言,但名見取。」
五 戒禁取見
窺基:戒禁取者,即是隨順諸見所受戒,及戒所依五蘊眷屬,執為最勝,能得涅槃清淨,名為戒取,以戒即是禁故,名戒禁取,戒有性戒、遮戒之別。由此戒禁取見,故一切外道受持拔髮等無利勤苦。除戒禁及彼眷屬外,執餘一切法為最勝及能為因而得清淨,或於所執,不計為最勝,但執能為因,則此所執非是戒禁取攝。瑜伽論第五十八卷中初文,及迷四諦戒禁取之文,與此論所說相同。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8云:「戒禁取者,謂所受持,隨順見取、見取眷屬、見取隨法,若戒若禁,於所受持諸戒禁中,妄計為最、為上、為勝、為妙,威勢執取,隨起言說:『唯此諦實,餘皆虛妄,由此戒禁,能得清淨、解脫、出離。』是名戒禁取。」彼卷又云:「若有妄取隨順此見、此見隨法所受戒禁,以為第一,能得清淨、解脫、出離,此戒禁取是迷苦諦。」即是說迷苦諦之戒禁取。餘迷集、迷滅、迷道諦之戒禁取,文亦雷同,於此不錄。
智周:小乘一切有宗,但執非因以為因者,即名為戒禁取,不是唯執戒禁及同時所依蘊,故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卷19云:「於非因道,謂因道見,一切總說,名戒禁取。如大自在生主,或餘非世間因,妄起因執;投水、火等種種邪行,非生天因,妄起因執,唯受持戒禁;數相應智等,非解脫道,妄起道執。理實應立戒禁等取名,略去等言,但名戒禁取。」
窺基:此中「有處」,即是對法論第一卷、瑜伽論第八卷、顯揚論第一卷、五蘊論等。彼云執為最勝,名為見取,執能得淨,名戒取者,此有二解,一、是影略說,即見取中說執為最勝,明戒取中亦執為最勝,於戒取中說執為能淨,明見取中亦執為能淨。此是欲令學者智見生故,而作影略之說。若不如此,何以瑜伽論第五十八卷中說,執見及所依蘊,為最勝及能得清淨、解脫,名為見取,言戒取者亦然?故知彼文是影略說。二、是隨轉門,即彼多文,非為盡理,是隨順小乘相說故。
智周:《顯揚聖教論》卷1云:「見取,謂於前三見及見所依蘊,計最、勝、上,及與第一。」對法論卷1云:「見取者,謂於諸見及見所依五取蘊等隨觀,執為最、為勝、為上、為妙。」又《顯揚聖教論》卷1云:「戒禁取,謂於前諸見及見所依蘊,計為清淨、解脫、出離。」對法論卷1云:「戒禁取者,於諸戒及戒禁所依五取蘊等隨觀,執為清淨,為解脫,為出離。」《大乘五蘊論》、瑜伽論第八卷中所說大意,亦同顯揚論、對法論。
願施:影略說者,影略之說,謂此非是全明之說,影對明,略對全。
窺基:若彼非影略說、隨轉門者,則瑜伽論第五十八卷明迷四諦邪見中,其滅諦下非滅計滅之見,以非勝計勝故,應言是見取攝,其道諦下非道計道之見,以得淨故,應言是戒取攝,然彼以非因計因故,說為邪見,非二取攝,如前邪見中說。故知,雖計為勝,然不計為能得淨者,及雖計能得淨,然不計為勝者,皆非見、戒取攝。
智周:於非滅計滅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8云:「又有沙門,若婆羅門,謂說現法涅槃論者所有邪見。」彼卷又云:「又有橫計諸邪解脫所有邪見,如是諸見,是迷滅諦所起邪見。」即於非涅槃法,計為涅槃,故名非勝計勝。
於非道計道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8云:「又彼外道作如是計:我等所行,若行若道,是真行道,能盡能出一切諸苦,如是亦名迷道邪見。」即於非無漏道,計為真道,能出離苦,故名非淨計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