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師地論註釋 - 卷三十七註釋


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次明威力品者,前明真實智證之境,既有所證,不可虛然,謂乃成熟有情,現大神變,令生信心,令得聖果。若諸菩薩,自利利他,現大神通,修行正行,求當證果。若諸牟尼,證自佛事,起大悲心,運拔有情,現斯威力,故名威力品,故真實義品後明也。」
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云三者俱生威力者,諸佛唯成熟方便善,不成熟生得善,生得善唯有漏故,菩薩通有二種,今言俱生威力者,即方便善。先世曾習,今與身俱生故,名俱生威力,非號生得善名俱生威力。」

3、六神通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69云:「復次,云何神境?云何神境智?云何神境智作證?謂從一種變作多種,如是廣說,乃至梵世身自在轉,是名神境。由神境智,於此神境,領受示現,是故說此名為神境。若智,具大威德修所成,是修果名神境智。由此智於彼境,能領受,能示現,是故說此名神境智。即此智種子,由生緣所攝受故,勢力增長,相續隨轉,名神境智作證。如是一切,總攝為一,名神境智作證通。云何天耳?云何天耳智?云何天耳智作證?謂若修果,耳所攝清淨色,是名天耳,與依耳識相應智,名天耳智。此智作證,如前應知。如是一切,總攝為一,等如前說。

復次,由此道理,餘一切通所作問詞,如前應知,所有釋詞,隨其所應,我今當說。謂諸他心,由有貪等差別而轉,名心差別。若具大威德修所成,是修果緣彼為境智,名心差別智。此智作證,如前應知。如是一切,總攝為一,等如前說。若於過去生自體差別,明了記憶,名宿住隨念。若智,具大威德修所成,是修果依止於念,與念相應,此方得轉,是故說名宿住隨念智,餘如前說。若諸有情,好惡色等種種差別,從彼別別有情眾沒,於此別別有情眾生,說名死生。若修果眼所攝清淨色以為依止,緣死生境識相應智,名死生智,餘如前說。若一切結無餘永斷,名為漏盡。即於此中,世間盡智及無生智,名漏盡智,所餘一切,如前應知。」

4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云何能變神境智通者,此神境智通是所化境,云何此中言能變神境智通?以能變化作此境故,境從見說,名為能變。又雖舉所變,意顯神通,故名能變,能變屬智也,舉所變,意能變之用也。」
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37云:「祖父世界者,謂餓鬼趣應知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9云:「言祖父者,如毘婆沙說,劫初時人,其性淳直,後漸澆薄,遂有一人,先作盜業,初生鬼道,由先生故,故名祖父,次後生者,從初得名,皆名祖父。」

6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解十八變,第五轉變中,若於其地,起水勝解,即令成水,如實非餘等者,如諸佛雖有神通,不可轉五塵根等,令成真根,能見色等,似彼五根,非實五根。其地水等,雖是外處,體各有異,如何變水成火,只可水質滅,火質別生,於中堪為變用。其以佛威力故,令火中亦有濕性,而以濕性,即為火體。若改性成性者,轉無情成有性,即眾生界有增失,故不可轉性也。」
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37云:「或如意勢速疾往來者,身心符順,名如意勢。如說中有,身往趣生,非心緣往,此亦如是,以意為依,身往來故。」

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云梵先益天者,以在大梵天先故,名梵先天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9云:「今云,在大梵前而作饒益,故云梵先益天,亦名梵前益天。」
9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解制他神通中,究竟菩薩一生所繫,或最後有所有神通者,謂住覩史多天,唯有此彼彼生,盡此一生,名一生補處;或最後身者,謂已生欲界,即此身成道,此身為生死身最後有故,名最後身。」

1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云又所化身,若自若他,或似不似,唯能化作與根相似根所依處,而非實根者,以根用不可化作故,眾生界有增過故,不可似用。其根所依處,即四、五塵,內外界故,可化得似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37云:「唯能化作與根相似等者,清淨色根,是名實根。謂所化身,唯能化似自他根所依處,不能化似自他清淨色根,故作是說。」

1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或有諸佛菩薩雖滅度後,由住持力而故隨轉者,如釋迦佛,雖復滅度,由住持力,令法至今隨轉。或有暫時作利益已,化事便息者,如須扇多,成道七日,即般涅槃,法亦隨滅,無住持力,後不流布,故化事息。」
1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37云:「我如是名,如經廣說者,經中說有八言說句,謂如是名、如是生類、如是種性、如是飲食、如是領受苦樂差別、如是長壽、如是久住、如是所有壽量邊際。依此八言說句,憶念過去身等一切品類差別,是名宿住隨念。」

1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9云:「問:前人既不修定,云何能令知?三藏解云,若自力知,必須依定,若由佛菩薩加被故知,即不依定,能知一切。」
14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云又能隨念無間剎那,次第所作無間斷故者,作佛菩薩能憶前剎那,前剎那之法,盡無始來,一切能了,於一剎那頃,能如是知。」

15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云解天耳通聞聲中,有作意、不作意者,此據八地以還菩薩。若佛及八地以上,不作意位,緣無量世界事。」
16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云達羅弭荼明呪者,謂僧伽羅國,即師子國,有呪,號達羅弭荼,即呪中之大呪,明有神驗,今初舉之。」

17、以超過人清淨天眼等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9釋云:「此中靜慮,說名天住,眼依彼故,是彼果故,彼攝受故,名為天眼。是極圓滿、是善清淨靜慮果故,名極清淨。於其人中,所有名字皆不相似,是故說言超過於人。欲界天中亦有生得,名相似轉清淨天眼。人中亦無。諸有情類,臨欲終沒,名為死時,住在中有,名為生時。趣黑闇者,由二種相,起如是類意生中有,如黑羺光,及陰闇夜,故名惡色。趣明白者,由二種相,起如是類意生中有,如晴明夜,及婆羅痆斯極鮮白衣,故名好色。諸惡色者,說名為劣,諸好色者,說名為妙。諸下劣者,名往惡趣,諸勝妙者,名往善趣。」

1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37云:「於一有情,如是所有等者,所有,即是煩惱差別,有尋有伺地說:能攝依事,故名所有(陵本八卷)。體性,謂彼善不善等心轉差別。品類,謂彼軟中上品差別。行相,謂彼緣境生起差別。分齊,謂彼凡聖建立差別。」
19、諸根勝劣、種種勝解、種種界行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9云:「如所成熟修證圓滿信等五根,成軟中上,當知是名諸根勝劣。若從他信以為其先,或觀諸法以為其先,成軟中上愛樂印解,當知是名種種勝解。若廣建立種種種性,或諸聲聞所有種性,或諸獨覺所有種性,或諸如來所有種性,或有種種不定種性,或貪等行差別道理,乃至有情八十千行,當知此中名種種界。」

2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9云:「問:如唯識論云諸知他心,為知他心,為知自心,若知他心,唯識道理云何成耶?若知自心,云何得名他心智耶?答曰:一切行者但見自心,唯佛世尊如實知也。西國二解,一云,凡夫、二乘及諸菩薩他心智通緣他心時,相分影像似彼本質,以有分別,見不明了,不多稱質;佛他心智,雖有影像,極稱本質,名了了知,故名諸佛如實能知。二云,十地已還,分別未盡,但見影像,見不了了;佛離分別見心外境,故見他心如實知也。如彼六識緣彼根、塵,但緣影像,賴耶即緣根、塵本質。」

2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解漏盡智通中,了知漏盡得,即無漏得,得漏盡之得也。了知漏盡方便,即道諦也。」
2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解六度四相,忍度第四相中云,無多怨敵,謂怨憎會;無多離隔,謂愛別離;無多憂苦,謂因怨會、親離所生憂苦。」

2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37云:「得安樂住等者,住四靜慮,名安樂住,由依靜慮領受喜樂、安樂、捨樂身心樂故。初靜慮中,遠離諸欲一切惡不善法,是故說言不為一切惡不善法之所雜亂。從是以後更求上進,漸次證得後後靜慮,不為尋、伺、喜、樂之所散動,是名後後所證轉勝於前。」
24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定四相,第一相中云,能斷煩惱、語言尋伺、喜、樂、色、想,即初禪斷欲煩惱,第二離尋伺語言,三、四及四無色,如其次第,離喜、樂等。」

25、現法樂住靜慮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3云:「若諸菩薩所有靜慮,遠離一切分別,能生身心輕安,最極寂靜,遠離憍舉,離諸愛味,泯一切相,當知是名菩薩現法樂住靜慮。」
26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解六度相中,初施云能以布施攝事,攝益有情,第六通以四攝事行中,四度中俱以同事,利益有情,即六度攝四攝也。何故布施中,不言勸有情行施,自己同之,名為同事,亦名利行?今且約隨增,故說唯有此,非約實義。其實義者,何妨一一中得有利行等。」

2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37云:「覩史多天壽量四千歲,然有中夭,菩薩上生無中夭者,是故說言盡覩史多壽量而住。」
2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有三種事,映彼天者,一、天壽量,謂彼天壽,不依數量,有中夭故,今明菩薩盡天壽量,壽四千歲故。二、天色者,謂天身量及光明色,菩薩為勝也。三者,名稱者,菩薩名聞遍十方界,故名稱勝。」

29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解轉法輪中,明證菩提已,於六年中,魔求其便,竟不能得,常俱行念,每現在前,乃至無不覺了,謂世尊常觀己身受想尋思,今無異念,常觀無常生住異等,與此念俱,故魔不得其便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37云:「言受想者,謂即意行。言尋思者,謂即語行。生住滅者,謂身表色。等言,等取入出息風,謂即身行。如是一切三業所攝應知。」

3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云食所食時,有粒皆碎,無口不殫,言佛食時,飯粒皆碎,無口不盡,殫猶盡也。」
3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解俱生威力中,明八相成道。舊八相者,一、住覩史多天,二、下入母胎,三、住母腹,四、出母胎,五、出家,六、成道,七、轉法輪,八、般涅槃。若依舊地持,無出家、涅槃入相。今此論依舊解,無出家一相,有餘七相,依文自取。又若解以神變為一,即無出家,此中亦具八相也。」

32、最極唯以一界為神通境者,最極,謂最極少,一界,謂一世界。
33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成熟品,即五品中第四品,七法中第五、第六法,即成熟有情、成熟自佛法法也。」

34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解成熟自性中云,安住於此,若遇大師,不遇大師,皆有堪任,有大勢力,無間能證煩惱障斷、所知障斷者,謂此在決擇分中菩薩。何以得知?論言無間能證二障斷,故知此位,若在以前,即不能如此。又譬喻中,譬如癰座,熟至究竟,無間可破,故知地前位已至熟位者,在決擇分位也。若已入地解者,何故次前處,獲得能順二障斷淨增上身心,乃至正加行滿?既有能順二障斷,及有加行之言,故知在地前,非地上也。又若地上,亦得正加行,即地上加行智。能順二障者,謂如初地,能順二地障斷淨增上身心,何故不得?故知亦得在地上。取前解無妨。」

35、壽量具足等者,謂異熟果所具八種,如前第三十六卷自他利品中廣說。
36、法隨法行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38云:「云何菩薩法隨法行?當知此行略有五種,謂如所求,如所受法,身語意業,無倒隨轉,正思正修。若佛世尊,於彼諸法,制身語意,令不造作,於此諸法,開身語意,令其造作,即於如是二種法中,身語意業,無倒遠離,無倒修證,是名菩薩於諸法中,身語意業,無倒隨轉,法隨法行。」
3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解第四成熟方便中,初發處者,謂初發心人,於彼發心人處而成熟之,名成熟方便。」

3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37云:「現能趣入正性離生,名現成熟。義如聲聞地說(陵本二十一卷)。」
39、訶責、治罰、驅擯,各有三品過失違犯,其驅擯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0云:「若諸有情,有下、中品應可驅擯過失違犯,菩薩爾時為教誡彼及餘有情,以憐愍心及利益心,權時驅擯,後還攝受。若諸有情,有其上品應可驅擯過失違犯,菩薩爾時,盡壽驅擯,不與共住,不同受用,憐愍彼故,不還攝受,勿令其人於佛聖教多攝非福,又為教誡利餘有情。」

4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9云:「四十九云,初一勝解行地,即是地前四十心位。若性種姓,在十信前是所成熟,不入師位。習種姓者,僧祇位與解行位,其體是一,是故地前但有一也。二者,淨勝意樂地,在初地;初得無分別智,名勝意樂。三者,行正行地,謂從二地,終於七地;二地持戒,三地修定,四、五、六地修慧,第七地中修於無相有功用行,是故皆名行正行地。四者,墮決定地,謂第八地。五者,決定行正行地,謂第九地。六者,究竟地,即第十地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37云:「有數退轉,有數應作者,時墮惡趣,名數退轉,作非究竟,名數應作。於往三乘而成熟時等者,此中成熟,如應當知,唯說中品及與上品。若中品熟,不往惡趣,是故說言無數退轉。若上品熟,得般涅槃,是故說言無數應作。義如下說。」

4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此中下品,准猶墮惡趣,即中下忍以前。中品即於現身得果,證不隨惡趣,即增上忍以去人,若以前人,無惡趣業,不墮惡趣,即於現見身得果者,亦是此中收。此中且約七生人得為論,故云非於現法得般涅槃。若約增上四生乃至六十劫為修習者,即於現身亦入涅槃,不作此論。」
42、熾然無動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3釋云:「言熾然者,謂此菩薩意樂淨故,一切善法,不由思擇,熾盛現前。言無動者,謂此菩薩意樂淨故,隨所獲得、隨所積集所有善法,皆無退轉,於當來世,能無退減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