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師地論註釋 - 卷九十二註釋


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更有一頌,明彼第三上品貪等,有十二門。一、上貪,二、教授,三、苦住,四、觀察,五、引發,六、不應供,七、明解脫,八、修,九、無我論,十、定,十一、法見,十二、苦。」
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何等為三等者,此中康彊非羸劣,謂彼補特伽羅。端嚴非醜陋,謂所緣境。習貪非捨貪,謂上品貪行。是名上貪三種因緣。」

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長行中,初解上人貪中,先明三因起貪,後明三因治貪,一、護根門,二、於食知量,三者,最勝正念正知。於中兩位,初從內凡已上,說至一來果,為第一位,次從不還果至阿羅漢,為第二位。前中,知受生滅,想與尋思亦復生滅,是其初位,復有最勝正念正知下,是其後位。」

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當知依止聖住天住者,住滅盡定及無相定,是名聖住。住諸靜慮及諸無色,是名天住。義如聲聞地說(陵本三十四卷)。當知此中,除初靜慮,說餘一切,名已獲得無尋伺者。」
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乃至廣說者,謂我能了取,我能覺察,是名廣說應知。」

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復有最勝正念正知下,是其後位,謂已獲得滅盡定者,或是獲得三解脫門無相定者,或已獲得二禪已上無尋伺者。依止聖住天住者,滅定、無相定,皆名聖住;無尋伺等,是其天住。或從滅定起已而住,至是名最勝正念知者,以入滅定無能觀心故,說入出前後二時觀受生,唯法無人,名最勝念。如依滅定,乃至當知亦爾者,將入無相定方便中觀想生滅,出時亦爾。正在無相定中,或觀真如,或空無我,為是義故,說定前後兩時觀想生滅。從尋伺地心將入無尋伺時,或出無尋伺觀,入有尋伺心,觀彼尋伺生起而起厭逆;正在無尋伺心,不觀尋伺生滅之事。故舉前後二時觀也。愚夫不知唯受領納、唯想取像、我能覺察等。此中後說,乃至至一來果者,論自判位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從得作意者,謂於瑜伽行初修業者,最初獲得色界定地所攝少分微妙作意,名得作意。義如聲聞地說應知(陵本三十二卷)。」

7、此下第二,解釋教授。

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言分別內外諸處者,分析色蘊;識、觸已下,分析四蘊種種不同,三性三世漏無漏別,唯法無人,顯示無我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分析內外諸處等者,眼等諸處,名內六處。色等諸處,名外六處。眼等諸識,名六識身。眼等諸觸,名六觸身。眼觸所生受,乃至意觸所生受,名六受身。眼觸所生想,乃至意觸所生想,名六想身。眼觸所生思,乃至意觸所生思,名六思身。眼觸所生愛,乃至意觸所生愛,名六愛身。如是分析眾多差別,唯有諸法可得,而無有我。緣性緣起淨行所緣,名依緣起方便道理。謂於三世唯行、唯法、唯事、唯因、唯果,墮正道理,謂觀待道理、作用道理、證成道理、法爾道理。唯有諸法能引諸法,無有作者及以受者,是名緣性緣起所緣。如聲聞地說應知(陵本二十七卷)。」

9、第三,解釋苦住,如文可解。
10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於餘上位隨其所應者,為離色無色貪,勤修方便,有多差別,故作是說。」
11、第四,解釋觀察,如文可解。

1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第五,解引發。言如前所說五寂靜相者,景師云,且如眼根自性,眼根因緣,眼根雜染因緣,乃至眼根清淨。有釋,一、善調,二、善覆,三、善守,四、善護,五、善修,是名五寂靜相。言三苦者,即下有三句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如前所說五寂靜相者,如前已說:於六境界,依止六根,略有五種寂靜妙行。謂深於彼見過患故,名為善調。於不應役諸境界中而不役故,名為善覆。於所應役諸境界中,或於率爾現前境上,善住念故,名為善守。一切煩惱皆能斷故,名為善護。已善修習圓滿道故,名為善修(陵本九十卷)。」

1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專自修身者,謂唯護養身命,不修諸善故。」
14、第六,解不應供,如文可知。

1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行於三世無忘失住等者,不愚前後中際,名於三世無忘失住。於六通中,唯取宿住智通、死生智通、漏盡智通,建立三明,如其次第,對治前際、後際、中際愚故,是名三種所緣境別。」
1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如前於內無有隘迮等者,謂如前說,不為煩惱纏縛,善脫雜染,善修諸根故。」

1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第七,解明、解脫,先辨外道說法無利,後明如來說法有其果利,於中復二,初略舉說法為得明及解脫,後廣明四種修道。言此中最初是修根所引者,最初戒學是修根所引。言第二是第二所引者,第二心學是第二戒學所引,以四修中戒為第二故,三學中戒為第一故。第三是第三所引者,第三慧學是第三修心所引。修戒、修心、修慧相望,各有三種所引者,一解,修戒三所引者,戒是心所引,心是慧處引,慧是修根所引。心三種者,心是慧所引,慧是戒所引,戒是修根所引。慧三引者,慧是戒所引,戒是心所引,心是修根所引,故云三相望各有三種。又解,初番修根是修戒所引,修心是根所引,修慧是修心所引。第二番,修根是修心所引,修戒是修根所引,修慧是修戒所引。第三番,修根是修慧所引,修戒是修根所引,修心是修戒所引。故云相望各有三種所引。」

1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當知其餘,即如所說者,未墮惡趣,說名其餘。此身壞已,當墮惡趣,故名當來所有過患。如前說義,不復分別,名如所說。」
1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言又諸苾芻,守護諸根者,即修根也。修習妙行等者,修戒也。心得正定者,修心也。見如實者,修慧也。」
2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第八,解修,先辨不善修,後明善修根。」

2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言觀第一眾生起悅意者,始終行正行人也。觀第二眾生不悅意者,始終邪行人也。觀第三眾生起悅意,生不悅意者,彼人始善終惡。觀第四眾生不悅意,生起悅意,彼人初惡後善故。觀第五眾,生起悅意者,一行正行故;生不悅意者,一行放逸故;亦復生起悅、不悅意者,一行一分,或時放逸,或不放逸故。又於五轉,隨應思惟三種對治者,五轉雖異,略作三類。一者可意,即第一全及後三少分;二不可意,即第二全及後三少分;三者可意不可意,即後三少分。以無常想故,於第一人不起貪愛;以慈心故,於第二人不起瞋恚;以無相定故,於第三人不起愛、恚也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如是三種,隨其所應,當知其相者,謂若生起悅意,為愛染汙,當正思惟無常對治。生不悅意,為恚染汙,當正思惟慈心對治。若復生起悅不悅意,為諸行相之所染汙,當正思惟無相對治。如是於弟子眾五轉差別,隨應當知。」

2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言三轉境者,五品眾略為三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又於一切三轉境中者,謂如前說:諸有情數境相現前,或純可愛,或純非愛,或多雜類通愛非愛。如是一切,名三轉相。」
2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於三種受緣生三種煩惱隨眠者,謂樂受中多生染著,是故說彼貪所隨增。於苦受中多生憎恚,是故說彼瞋所隨增。不苦不樂受中妄計顛倒,是故說彼無明所隨增。義如思所成慧地決擇中說(陵本六十六卷)。」

24、第九,解無我論,如文可解。
25、第十,解定,如文可解。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餘如前說者,如前應說:正加行果稱讚利益。今略不具,故指如前。」

2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於二時中者,謂於行時及與住時,是名二時。所有多聞毗鉢舍那助伴支分者,謂彼多聞,是毗鉢舍那助伴支分,由此能令毗鉢舍那支成熟故。修所成地說:又依所知真實覺了欲故,愛樂聽聞;依樂聞故,便發請問;依請問故,聞昔未聞甚深法義,數數聽聞無間斷故,於彼法義轉得明淨,又能除遣先所生疑(陵本二十卷)。其義應知。與彼俱闕者,謂彼止觀二種俱闕故。」

2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有苦性等者,等取空及無我應知。」
2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於一切依等盡涅槃者,謂一切依皆寂滅故,名一切依等盡涅槃。」
29、第十一,解法見,如文可解。

3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第十二,解苦門。言於五種受,發起五轉如實妙智者,即於五受起五種智,故名五轉也。」
謂如前說於五種受等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0云:「復次,有二種如實智,一者如理作意所發,二者三摩地所發。當知此中,由正聞思所成作意,聽聞正法增上力故,於五種受分位轉變所起過患,如實了知,又即於此分位轉變,如理思惟,名不定地如實正智。此為依止,能隨入修。」

3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上來處擇後總頌中有其四門,前三已訖,自下第四解多住等,有一頌半,列十四門。初是一住,二、遠涅槃,三、略說,四、內所證,五、辨一切,六、知相,七、捨所學,八、業,九、等,十、空,十一、隨行,十二、恒住;其最後句師弟圓滿中,有二復次,次開為二門,合前十二,為十四門。」

3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長行中,初解一住。前總頌云後多住等,今言一住者,何也?景師云,似有相違,而取義各別。若起貪愛發業招生,則有多住,若斷諸愛,當生不起,唯現一生,則名一住。達師云,名從一義以立章名,謂與多住相違,是一住故,此中云一住;前云多住者,此中所變多住,以為名也。」

3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便發不實麤惡語言者,謂麤惡語,唯惱亂他,不隨實過,是名不實。或發真實能引無義麤惡語言者,此顯麤惡語不善業道,當感惡趣,是名真實能引無義。」
34、第二,解遠涅槃,如文可解。
35、第三,解釋略說,於中有二,一、略說二種無界教,二、略說三種念力強因,如文可解。

3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第四,內所證。如前應知者,可引九十文。謂現法中,至有及非有者,謂於現法十二處增上所生雜染,如實了知未永斷有及已斷非有。」
內所證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0云:「遠離信他、欣樂行相、周遍尋思、隨聞所起、見審察忍,唯自證故,名內所證。」

37、第五,解辨一切,如文可解。
38、第六,解釋智相,如文可解。
39、第七,解捨所學,如文。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安立顧戀境界者,五拘礙中,顧戀其身、顧戀諸欲,是名顧戀境界。遠離慚愧等者,如次配釋前說二種安立應知。」

4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第八,解業。言又於此中乃至亦爾者,現愛潤先業,未來潤現業等,理實業望六處,并是增上緣。論主欲別三時之因,故說因及緣藉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愛等業等,隨其所應,當知亦爾者,前說六處以業為因,有先所造及現所造二世差別。如是愛望於業,乃至無明觸望於不正作意,次第為因,亦有二世差別。隨應當知,故作是說。」

41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雖有異熟者,謂彼欲愛是不善故,增上有力,名有異熟。義如思所成慧地決擇中說應知(陵本六十六卷)。」
4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第九,解等字所取之門。景師云,問意,後有生起由二種緣,一、業,二、愛。而但說言隨業而行,不言隨愛,何以故?下為釋通,初明欲愛發惡業故,方生惡趣,次明愛發善業故,方生善趣,非直由愛得生諸趣,故但說業,業是近因故。聞思相應之觸,通名明觸。達師云,明觸者,一云,無漏相應觸數是也;又云,是有漏觸非是無明,故言明觸也。」

4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第十,解空。景師云,於外境中假名亦說有果及有受者,彼或時空,世現可得者,如地無主,名受者空。如是名世諦空。言當知此中,乃至已實有故者,未有之法,因生今有,未來已有,不應更生,此正破薩婆多。若過去行有,不應名滅。」
4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又於剎那生滅行中,唯有諸行暫時可得,至名中際空者,亦是常空,暫有不住故;亦是我空,唯行無人故。又一切法都無作用,無有少法能生少法者,於法體中,求其用相了不可得,故名無用。依世俗諦,假立作用,宣說此法能生彼法也。」

4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第十一,解隨行。景師云,一、於能順喜所緣境界;二、隨順而行,深心喜樂;三、不如正理執取其相,發生貪欲;四、多起尋求;五、因此廣行福非福等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餘如前說者,謂如前說,不如正理執取其相,多起尋思方便求覓,因此廣行福非福行,是名為餘。」

4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第十二,解恒住,即六恒住也。問:喜之與欣,憂之與慼,有何差別?解云,喜、憂名狹,唯在受故;欣、慼名寬,遍貪、瞋及捨受故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應當奉請等者,攝異門分說,應奉請、應合掌、應和敬,無上福田世應奉施。如彼別釋應知(陵本八十四卷)。」

4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說受所依等者,眼等諸處,名受所依。眼等六觸,名彼因緣。若喜、若憂、若欣、若慼,名能雜染所有隨行。六依耽嗜喜,六依出離喜,六依耽嗜憂,六依出離憂,六依耽嗜捨,六依出離捨,如是三十六師句,名所對治及能對治師句安立。於初靜慮出離憂根,第二靜慮出離苦根,第三靜慮出離喜根,第四靜慮出離樂根,於無相界出離捨根,名一切種究竟出離。」

4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第十三,解次第圓滿前番也。景師云,欲令悟入諸所有受皆是苦故,說受所依者,六根也。說彼因緣者,觸也。說能雜染者,與受同時諸煩惱法所有隨行。說所對治及能對治師句安立者,染行六憂、六喜、六捨十八意行,大師說是所對治句;六離憂、六離喜、出離捨,大師說是能對治行,即名師句。又依自利行,宣說不共三種念住等者,問曰:三念即是佛於勤行修道不貪,於諸諦不瞋,於中容不癡。於三念境等心悲愍,應是他利,云何名自?解云,理亦通二,自於三業離過,名自利,以三念住令他作,即是利他。」

4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又令遠離相似正法等者,相似正法略有二種,一、似教正法,二、似行正法。如下調伏事中廣釋其相應知(陵本九十九卷)。」
5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3云:「第十四,解後番,重釋次第二圓滿,如文可解。」
51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2云:「勝意樂故,無所隨從等者,如次顯示勝義、世俗二種道理應知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