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自下第二解正斷,文分為二,初結前所明,二、從此無間已下,明四正斷。初中云除遣麤麤顛倒,了達善不善法者,泰師解云,梵語多重,如似剎那剎那,此云麤麤,義亦如是。又解,四倒非一,故須重言。又解,倒麤深重,故云麤麤。又前念住了蓋結有無故,了達不善,了七覺有無故,了達善法。」
廣說如前者,即前第二十八卷解釋四種正斷中所說,乃至發勤精進,策心、持心正斷。
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及能起彼所有煩惱者,謂分別起全,及修惑一分能發惡行者也。」
3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論云云何名為一切善法?謂若彼對治等者,此初句謂總能治,下二句是別能治。言彼者,即別之彼也,謂彼蓋、結也。又前解不善法,今即彼前不善之對治也,下二句別出能治,初句即總也。」
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云一切一切者,謂一切惡業及一切煩惱,故重云也。又解,一切生及一切和合也。」
5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論唯由分別力生,非境界力者,謂於住時,思惟過去等者,謂不行於境界,無境界行,但緣過、未,故名為住。亦分別力、境界力者,即行於境界名行也。若不善法境界力生時,必有分別故,無此偏句。分別即心,而生不善等者,是初偏句,即緣過、未生。第二俱句,現在境起。與前第一翻,解策勵精進同。」此中「無此偏句」,意謂無有「由境界力生,非分別力」此之偏句。
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上已別釋四種正斷,下解總名,有其二名,一名正勝,勝煩惱故,二名正斷,斷煩惱故。」
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律儀斷、斷斷等者,景云,制惡名律儀,初修有漏精進,制彼已生惡法,令不牽後,名律儀斷。後修無漏精進,斷已生惡所熏種子,亦名律儀斷。其未生惡法有當生義,為斷當生現行,故斷彼種,故言為斷,故云斷斷。基云,律儀斷者,律儀名防過,防已生惡令不增長故。別解,由十因緣,戒善清淨,謂前二十八卷有十順學法,一、離母邑,二、離愛著,三、離懈怠,四、離我見,五、離段食味,六、離言論愛,七、離十一過,八、離定味,九、離散亂,十、忍辱。防護斷者,即此精進修不放逸,防已生善離於退失故。」
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四神足,體是定,從因為名,說欲等也。又定為神通之足,故名神足。又定名神,此四是神之足,心神足即心王也。」
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29云:「於時時間為治惛沈,修習舉相,是名策發諸下劣心。於時時間為治掉舉,修習止相,是名制持諸掉舉心。於時時間為得正定,修習捨相,是名修增上捨。」
10、此八斷行,即是欲、策勵、信、安、念、正知、思、捨。第五念中謂九種相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7云:「依何根處,說如是言:
念、等念、隨念 別念、不忘念
心明記、無失 無忘、無失法
答:依念根說此差別義,如攝異門分應知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此八斷行,舊名八業資糧。舉欲,明意中開二門,一、為斷隨眠,二、為定圓滿。準下釋,二種能斷隨眠,故下文云,由二因緣,於隨眠斷分別了知,謂由現見思,及由不現見捨故。由此因緣,能斷隨眠。準此卷初解策勵中云,若緣過、未事境,名緣不現見,若緣現在事境,名緣現見境,此義即思唯現在,捨通過未事境。」又云:「思、捨二法既名斷隨眠,餘六准知三摩地圓滿。又下文云,若今所說八種斷行,於為永斷所有隨眠,圓滿成辨三摩地時,一切總名欲三摩地等,勘此總文,即似八種俱有二功能。」
然勘瑜伽論原文云「由二因緣,於隨眠斷分別了知,謂由境界不現見思,及由境界現見捨故」,與略纂文「謂由現見思,及由不現見捨故」有別,應是略纂所引瑜伽論文有誤,應引文言「謂由不現見思,及由現見捨故」。故知略纂文中所云「此義即思唯現在」,未必正確。其實思亦通緣三世事境,非唯現在事境,八種斷行中第七思,瑜伽論原文云「於斷、未斷正觀察時,造作其心」,其斷、未斷事,通三世事故。
11、論言「此中」,意謂此中八種斷行。「彼」者,即彼第二十八卷中所云欲、精進、信、方便四種瑜伽,彼四瑜伽能斷隨眠。
1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論解五根中云,乃至其慧,唯能起出世間法為其增上等者,此中解根義,增上者是根。信有二增上,一、能生出世間法而為增上,二、次第能生後法為增上,故名根。前四具二義,故精進等,前亦作根,今慧但有一義,唯於能起出世間法而為增上,無能展轉而生後義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29云:「及於能起展轉乃至慧,為其增上者,謂若精進與念、定、慧能為增上,如是念與定、慧能為增上,定唯與慧能為增上,由是說言展轉至慧。」
1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29云:「皆由此因、此緣、此序者,因,謂種子相續;緣,謂所依助伴;序,謂託此事生,即引發緣義,如三摩呬多地中說(陵本十一卷)。」
此信根、信力,是因,是有漏,彼四證淨中信,是果,是無漏,故此體、相,非即彼體彼相。
1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言此何正斷,至方便正斷者,釋正斷更因前三方便中四正斷及精進力,牽生見道精進等覺支,斷於見惑。言此中意說,至惡不善法故者,此中意說,由精進根、力,牽生見道四正斷中精進覺支,畢竟斷惡,是故因果前後相即。」
1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當觀此中念根、念力,至一切顛倒者,念根、念力,即是見道四念中、念等覺支中所有正念,謂四念住能斷迷苦諦等一切顛倒。以上出四念住體,是其念、慧,故今念根、念力即四念住。」
1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當觀此中定根、定力,乃至證不還果者,景云,定根、定力,通次第、超越人得,若次第人,定根、定力是未至定,若超越人,通依四靜慮,故言即四靜慮中所有正定。若超越人,依四根本靜慮定根、定力入見道,越證不還果,故言謂諸靜慮為方便證不還果,略不言依未至定定根、定力為方便,入見道證彼預流、一來等果。基云,此中,初二果唯得未至,向前次第,至不還果,得四靜慮,發生神通,故此偏說。不說第四果,非次第故,又影顯故,又略不說故。四靜慮中發生神通如意足,不說餘定。」
1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當觀此中慧根、慧力,至得沙門果者,以見道前慧根、慧力,即見道中智。由前慧根、慧力,引起聖智,得沙門果,是故因果前後相即。」
1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今此文中強弱通論,若根若力,通四善根。有能生義,增上名根,有不屈義,難伏名力,如此根、力,即是四善根體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論曰即由如是諸根諸力漸修習等,便能發起上中下品順決擇分等者,此中根、力,如中邊論,根在煖、頂,力在後二位。今即乃言由此根、力故,發生決擇分者,此根、力是別,決擇分是總,以別發生總,故名發生,即俱時,非異時前後發生名發起故也。」
1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正念、正定,定蘊所攝者,念順定故,今為定蘊。覺支門中念通二品,此道支念偏於定攝者,何謂?前約止觀門以辨攝,後約三蘊門以辨攝,故義有異。」
2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辨相中云,當知此中若覺支時,至合名正見者,三藏云,於真見道七覺支時所得真擇法覺,今在相見道,以後得智安立觀行,如真見道真證而覺,故此二覺合名正覺。今修道中正見亦二,一是無分別智正見,二是出現後智正見,如彼真見安立而見,合名正見。」
21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29云:「所起出離、無恚、無害分別思惟者,謂即出離尋、無恚尋、無害尋、出離伺、無恚伺、無害伺應知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其正思惟,若無分別智相應,即無分別智及思惟,離邪思惟,名正思惟。若後得智及以散心正思惟,即用分別慧思,名正思惟。若心趣入諸所尋思,至所有思者,出前正思惟體,且據後智心中正思惟體,故云尋思如是相狀。」
2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若心趣入諸所言論,至是名正語者,由前二種覺正見力,後起善心發種種語,皆名正語。此文即說散心無瞋無癡所發之語,名為正語。下明正業,景云,此明散心無瞋、癡中,所起種種正知身業,名為正業。」
2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若遠離攝正語、業、命,至先已獲得者,明修道中遠離所攝正語、業、命,彼於見道證得諸覺支時,先已獲得。」
2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問何故此名聖所愛戒等者,此辨正語、業、命得名聖所愛戒所以。言不作律儀者,此無漏道共戒,名不作律儀。即由如是聖所愛戒力故,於修道時所有有漏語業、身業、養命事業,皆得名為正語、業、命。」
25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論云由四念住增上力故,得無顛倒九種行相所攝正念,能攝九種行相心住,是名正念、正定者,此中意,由四念住為因,生定心俱時九種念。九種念即安住念等,與定九種同俱,以九種念皆是定為助伴,定亦九種,以正定為能攝、助伴,非所攝。」
2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云無所作者,謂正語、業、命者,以就意思能離邪語、業、命,令無動作,名無所作,更無別體。住所作者,所餘五種,三是觀,二是止者,有體有能,名住所作。」
2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謂諸無事,乃至立預流果者,三界見惑,薩迦耶見為首,此見計我,一向顛倒,無中計有,所計我無中計,故名無事。是故見惑,總名無事。無事煩惱能牽惡趣,今斷此惑,及能修起彼對治道,立預流果。」
28、此中「天」者,謂欲界天。
29、此中「天」者,謂色、無色界天。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論解不還果中云,唯於天有當可受生者,其一間人在天上,於人中受一有,不還更生天上,亦名不還。此中據人中作法。此從果為名,因時未名不還故。」
3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又預流人,先斷五下分中三結,一來果人,又斷貪、瞋前之六品,今時又斷貪、瞋二結後之三品,以乘前故云斷五下結,立不還果。」
3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論云又於此中貪瞋癡慢等,乃至若由所緣差別勢力,勤修加行者,此中意,貪瞋癡等人,此有對治,先於五停心觀,名定由所緣差別勢力。隨貪行者,作不淨觀,勤行修習,心方安住。等分行人,一切具有,隨所作行,皆得修行也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又於此中,乃至勤修加行等者,此貪等偏增行人,先應依彼淨行所緣,淨修其行,心方安住。彼若多貪,自緣不淨,多瞋,自修慈愍,多癡,自觀緣起,我慢,自觀六界,尋思多者,自觀於息,故言各別所緣,勤修加行。」
3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若等分行人,隨所愛樂攀緣彼境,勤修加行,如是勤修,唯令心住,非淨其行者,等分行人,所起煩惱盡不偏增,不可別觀不淨等境,但隨所樂或觀無常苦空等,唯令心住,非如偏增,別淨其行,故云非淨其行。」
33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論答等分行等人行相中云,如貪行人,所有行相一切具有,然等分行人非上勝,如貪行人遇緣即起貪,即名貪行者,此等分人亦爾,隨所遇緣即起貪等,即名貪行者,與貪等相似。」
34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論解異熟障中云,若生處者,謂隨生處;聖道依彼不生者,即三惡趣;於是生處異熟果生,謂惡異熟於是處生,非聖道依也。」
3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二、解最初得清淨,謂善淨戒及正直見者,戒是離過之初基,正見即是攝善之元首,故說善戒、正見,最初清淨。十因戒淨,如前二十八說十順學法,一者離母邑等。正直見開四句釋,於諸如來及聖弟子,乃至深生勝解等者,謂於佛及聖弟子難思神力、淨土生處,於彼真如甚深法教、不可說事,深生勝解,無有怖畏。遠離誑諂故,其見正直,是正直類者,無諂正見,似真無漏正見,名正見類。如其聖教而正修行等者,隨修何行,隨證淺深,如其真實而自現證,不過其量。」
遠離二路者,二路即是惑、疑,路謂心路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1云:「又於去來今及苦等諦,生惑生疑,心懷二分,迷之不了,猶豫猜度。」
36、如前應知者,謂如前第二十二卷至第二十五卷,廣說世、出世間二道所有資糧。
3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29云:「獲得隨順法教等者,知苦、斷集、證滅、修道,是名隨順法教。真義理門,是名隨順義教。隨順教授、教誡,如前已說(陵本二十五卷)。」
3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三、解資糧已具,法教、義教者,外道邪教,名為非法,今得真教,名為法教。外道所說,或有少義,或全無義,不名義教。佛所說教,或有多義,或全有義,名為義教。諸根成熟者,得信等五根及七色根悉皆具足。現法資糧者,謂少欲知足等。」
3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略解中,泰云,佛名善逝,道最勝故。基云,活道沙門者,以道活命,名活道也。准婆沙論,如來、獨覺名為勝道,無學聲聞,名為說道,一切有學,名為命道,若有異生喜犯禁戒,名為壞道。」
4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云若無如來及諸菩薩,為菩提故乃至諸聲聞永持三藏者,名說道沙門者,此且約無佛、菩薩時,聲聞為論,若佛菩薩在,此聲聞眾,即名勝道,諸佛菩薩名說道沙門。今無佛菩薩時,聲聞名說道,令正法眼不斷種故。」
4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論解壞道沙門中云,由彼破壞最初所有正道根本等者,此中意謂,戒為正道根本,今破戒故,名壞道根。」
4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引證中,准婆沙論引三聖教辨四沙門,一、師子吼經,二、普賢經,三、難陀經。今此證經,當師子吼經。基云,世尊依彼作如是說,乃至於外道沙門、婆羅門教,空無所有等者,此中意明四種沙門,世尊依真教有彼,作如是說,有其外沙門等教是邪教,乃至壞道亦無所有,要受真戒方生壞故,彼既邪戒,設壞非壞道。」
43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論解婆羅門中云名想婆羅門者,謂諸世間,由想、等想,假立言說,名婆羅門者,此中有釋,如剎帝利,父母為立假號婆羅門,體是剎帝利,想號婆羅門故。又由想者,謂名,等想者,謂諸世間等同此想,號婆羅門。」
44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論解梵行中云斷梵行者,謂諸聖者得不還果等者,此中何故不明初二果?又前第二梵行,何故不論離色、無色欲?義曰,不言初二果,以離欲界全分欲為論,對暫時斷梵行,成暫時梵行,唯言欲界故。又何故前第二中不言色界等欲者,此影顯准知,如阿羅漢及不還果,當知世間道亦對為論,應言離有色、無色欲,此影顯義無違。言畢竟者,以無漏道斷種,故言畢竟,非無學果名畢竟。」
4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第四解苾芻中,乞丐苾芻者,此有兩釋,一云,順教乞資,離於邪命;二云,謂常乞丐乞食等是。自稱者,如今破戒僧等,自稱我是苾芻,或可未受具足戒者,自稱我是大僧。十誦律明自稱,名賊住。自除鬚髮、著法服者,名想苾芻者,剃除鬚髮,未受戒時,但有苾芻名想,而未有戒。首律師云,名想比丘者,涅槃經說沙彌未受十戒,而墮僧數者是。破壞煩惱者,如四分律說破結使比丘者是。」
46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論曰善知瑜伽,即善知方便者,以知行與理相應,因智行能與果共相應故,知名方便,即亦號相應也。」此意,善知方便即是善知相應,以知瑜伽行與理相應故,因智之行亦能與果共相應故。
47、由世間道離欲,煩惱隨眠未能永拔,猶為魔縛所縛,故必還生此界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5云:「煩惱隨眠未永拔故,雖世間道方便,逃避遠至有頂,復執將還。」
4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論云由三因緣,空無有果,謂無漏道果,非世間果。何以得知?下云雖得定而無教授,即真教授不隨故,無無漏生,故空無果也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7云:「二、由教授不隨順故者,如舍利子,教浣衣子作數息觀、穿珠子作不淨觀,以錯教授,不得聖道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