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師地論註釋 - 卷六十註釋


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5云:「論云或有人或人相者,解云,謂羯剌藍等位,即隨胎上,名重殺生。此大乘亦犯波羅夷,諸部小乘除薩婆多,餘皆不成波羅夷,以未人相故。又解人相,謂非人變為人,意欲殺人故殺。」
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5云:「此名重僧祇者,僧伽言眾,今言僧祇,即名眾物,聲囀如此。」
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60云:「廣說如前者,謂如前說:及餘尊重,或諸有學,或諸菩薩,或阿羅漢,或諸獨覺。如是一切應知。」

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7云:「解增減門中,初明殺生增減四句,於中,增長非作、亦作亦增長二句,名增,作不增長、不作不增長二句,名減。次類餘九業增減四句,於意三業道中,無有第二增長非作句者,以貪、瞋、邪見對緣增長時,即是作故。於彼初句作不增長時,無有不思而作者,以貪、瞋等與思相應,要思方作;亦無他逼,方起貪、瞋、諦法邪見。」

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60云:「所餘業道異熟、等流二果差別者,謂於不與取等乃至邪見,親近、修習、多修習故,生那落迦,是名彼異熟果。若從彼出,來生此間人同分中,資財匱乏,妻不貞良,多遭誹謗,親友乖離,聞違意聲,言不威肅,增猛利貪,增猛利瞋,增猛利癡,是名彼等流果。如本地分說應知(陵本九卷)。」

6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4:「又不淨者,是其總句。言臭穢者,受用飲食變壞成故。屎尿不淨,變壞所成,故名臭處。諸肉血等變壞所成,故名生臭。」
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5云:「祠祀具者,事具。或祠祀支、具等,慧支,或法須即以為調度等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17云:「祠支者,祠法取然。具者,祠具。」

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5云:「論云或憎彼故,以彼妻妾令他辱之,彼若受教行欲邪行,便觸瞋恚所生相似欲邪行罪者,即名邪行,不名身為究竟,亦發無作故也。」
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7云:「或復為牛,或為祠具者,外道計劫初時,眾生所食自然,至劫減時地味減,眾生餓飢,諸天憐哀,化作牛身,與眾生耕,眾生得活。天恩既重,為妄語無罪,今西方以牛屎尿為淨,以是天故。如此妄語,是故癡生。或為祠天,求諸祠具,故妄語無罪,亦從癡生。」

10、三為方便者,謂貪、瞋、癡三。
1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5云:「論云不與取、貪欲,資財處起者,謂縱盜他有情,亦名資財。綺語之境,雖對有情,以近而論,意緣名起,思名、句等而生故,雖亦緣句,在於名,總號為名。邪見,諸行處起者,謂一解云,唯緣苦集諦者,遍行五門,故增上者名諸行處。不取滅道,其實亦是,故對法云,謂實有義,即四諦皆是。又解,唯在三諦,除滅諦,以從多分故,或可四諦並名諸行,心之相分變故,同對法論。」

1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5云:「論云若以猛利貪欲、瞋恚等纏發起,名因緣重者,要由先業道中貪等發業,方因緣重,若非猛利,非業所攝不善根發思,輕也。」
13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5云:「論云當知唯是此思轉變,由彼威力之所轉變等者,謂即發業加行思種,為他苦生故,此種轉變,剎那剎那,雜生惡戒無表,由彼威力法爾發起故,如無心受戒。此文為證他殺業,亦同於此,由表,不由表發,如別抄應知。娑利藥迦婆羅門者,此名族村婆羅門。」

《瑜伽論記》卷17云:「解塗染過,於中初立宗,二、徵釋所以。釋中有二,初約觸罪,後明轉變。前中有二,一法,二喻。法中意謂,如前殺生對究竟時,彼雖無念令他得罪,然由所殺受苦威力,令彼能殺思果,成其增上根本業道,故名塗染。喻中,如有火珠,待日光照,即出火,故名為日珠。下明轉變義,先法後喻。法中意謂,如遣一使外國人殺,殺究竟時,彼此雖不相知,然由彼處受苦究竟命終威力,令此能遣思,成極重增上業道,更不增別法體。此義大好,大却妨難。舊來漢僧斟酌有云:要得報知,方熏成種,名為得罪等。皆不稱理。喻中所說,如四大種,由過去果威勢之力,令四大種堅濕煖動增上成,離地等外更不別增堅、濕等事。如是離思無別殺等,即發業加行思種,為他苦生故,此種轉變,剎那剎那,新生惡戒無表,由彼威力法爾發起,名為塗染。娑梨藥迦者,景云,此處無名可翻,故存梵音。泰、基同云,此翻族村。測云,梵語梨迦,云族性。如是塗染不在小乘,大乘始有。」

14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5云:「論云諸阿羅漢所有不善決定受業,或前生作,或但此生先異生位作,少輕苦為逼故,名果報已熟,乃至建立決定業故者,一云,謂先生、此生凡位作不善業,此是決定業故,得阿羅漢時,受少輕苦故,名果報已熟。已得轉依,有餘涅槃故,一切不善決定業受異熟果,皆不受,唯受少輕便酬,此是前不善勢分麤重,令報受起,非不善業現在故。問曰:此是決定,何故羅漢轉輕受耶?答曰:佛依未解脫身凡夫,建立定業。非得解脫者身建立定業,此可轉輕受故。二云,轉依者,謂入無餘涅槃,種子無故,一切不受。依未入無餘涅槃,建立定業,入無餘涅槃,名解脫相續。阿羅漢入有餘涅槃,亦名未解脫,故受輕業。又解,得有餘涅槃已,今有勢分故,現在受少輕苦,其果報種子永斷故,於未來一切不受,此意如此。又解,勝業獨在凡,或有覺位,少輕苦逼故,便名已熟,從果為名故言,羅漢已於今身得無學故。若不爾,後身有學更受少苦故。若得金剛道後,一切不受果報,種子無故。羅漢身中有蛇哳等者,此是果報與等流果,非今異熟果,得第三果已去已盡故。圓滿處故,言得轉依,如別抄解。」

1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7云:「一時牽搦,當言二業,謂如人言盜牽取一鷄,欲牽盜取是第一盜思,即於牽時更起一思:我當搦殺。是第二殺思,若時起牽盜思,爾時不起搦思,若時起搦彼殺思,爾時不牽。以速疾轉故,生增上慢,非一時,謂一時,實有二時思別,當言二業道別。」

1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7云:「三、相續清淨,謂於前生三業清淨,不障他施,今時行施無有施障。三因具足,彼果定現受,即此現受之業,亦感生、後二報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5云:「論云佛為首大苾芻僧者,謂佛為首言,簡異外道,外道弟子亦言苾芻,自言我是大自在天為首苾芻,今言佛為首故,簡彼也。」
一剎那業者,《瑜伽論記》卷17云:「今大乘一剎那業,具三功能,若起現報,名現受業,若感生報,名生受業,後業受亦爾。雖感三時,從初熟位判,三業不亂。」

1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5云:「論云已證入清淨意樂地菩薩,一切不善業皆畢竟斷,此不忘念力,離繫無煩惱者,即菩薩煩惱有故,應令發業,但不忘念故無業;修道不善業種,修道未斷,不忘念故不起,名永斷,非種無別,金剛心時一切永斷故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17云:「言若已證入清淨意樂地菩薩,一切不善業皆畢竟斷等者,初地已去,見斷惡業一切皆斷,若修所斷上中惡業,於見道時永伏不起;七地已來,下品修惑相應思業,為利他故,要知方起故。又解,七地已前,以不繫業往於惡趣,利益有情,論主偏就繫業,故云皆斷。」

1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5云:「論云思是業,非業道,殺生等七,亦業亦道,邪見等三,道而非業者,前言表業,即體是思。思於此中,如何非道?遊履名道,思即非道。能得果故,名為果道,思亦是果道。意業亦爾。如五十三、成業論及前本地第八卷。」
1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7云:「上來決擇九門業訖,下以頌結,一、自性相,二、廣,三、略,四、方便,五、輕重,六、增減,七、瑜伽,八、引果生,九、決擇。」

2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7云:「十一生者,景云,一、一向樂者,謂下三禪。二、一向苦者,地獄。三、雜苦樂者,謂六天、人、鬼、畜生。四、不苦樂者,四禪已上。五者,欲界異生。六者,八地已上。七者,謂上界異生,已離欲染,名為清淨體,是凡夫,名不清淨。八者,生在欲界,名不清淨,以有涅槃法有暇處生,便名清淨。九者,清淨不清淨處生,前第七就體,此第九約處以明,以此為異。第十、第十一可知。泰云,欲界有一分諸天及色、無色界三地,名一向樂生。欲界一分天及人、鬼、畜生,具受苦樂報,名雜生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5云:「論解十一生中,第七、第九何別?解云,前七約生自體,後九約處為言。又解,七者,離染故名清淨,異生故名不清淨,初生對菩薩等為句故;第九者,體離染故,名清淨,此處不得見諦故,名不清淨處生,對有暇處為句故。」

2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7云:「羯吒斯者,是梵語,此間無名可翻,故存梵本。貪愛者,此間名,梵語自別。今言羯吒斯,謂貪愛者,據體同相,即名異相,顯貪愛是此間名,梵語亦是羯吒斯,別有梵語。此言顯示攝受集諦者,貪愛也。」
2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5云:「解支節者,謂西方欲燒死身時,雇人解支節方燒,以燒易故。下言補羯娑者,即此人也。」

2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7云:「明流轉,有十二頌,於中初有七頌,明果流轉,次有一頌,明流轉因,次有三頌半,明流轉過患,以歎其惑,後有二句,總結勸知。」
24、論云略於八處互不相數,此中「數」者,謂計數,或計較。

2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7云:「自性總相如前已說者,取說前際無智等十九無智。差別有九,一、種子,二、現行,三、相應,四、不共,五、蔽伏心性,即前相應、不共等四,障蔽善心;六、發業,則不共無明;七、不染,則是法執無明;八、離羞恥,即前種子等離羞恥,發起惡行;九、堅固,謂無性有情。」
自性總相如前已說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8云:「無明者,謂於所知真實覺悟,能覆能障,心所為性。」

2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7云:「就解業中有三,初約十一義,辨無明業,次約十種人,辨無明業,後辨無明於五處障礙。初中十一,則為五對,一者不現見現見對,過未名不現見,現在名現見。二者劣中勝對,謂欲、色、無色界。三者利益不利益對,謂無罪、有罪。四者真邪對,三寶名真,計自在天等名為邪。五者因果對,謂苦集是生死因果,滅道是涅槃因果。」
2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60云:「或名想亂等者,本地分說錯亂境界,或想錯亂,或形錯亂,或顯錯亂,或業錯亂。如彼別釋應知(陵本十五卷)。」

2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5云:「論云無明於五處所能為障礙者,謂見道、修道、無學、二是有漏道事世間也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17云:「五處雖別,略判為二,前三障聖,後二障凡。一、能障礙真實智喜者,障初見道,以二乘之人初證聖時,雖有勝劣,同生歡喜故。二、能障礙煩惱滅得者,此障斷德。三、障聖道成滿者,謂障修道、無學道。二障於世間勝利。」

2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7云:「因果中,因如本地分已說,謂不正思惟。果謂一切後有支者,行等十支並是無明之果。又於真如及諸諦不能解了者,謂於真如及安立諦不能解了,正釋無明是其因體。下明生果,或復猶預者,由無明不了,生疑。即於此生邪決定等者,次從無明生見、慢等相應,是果相。自輕蔑者,根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60云:「因如本地分已說者,本地分說:無明以不如理作意為因故(陵本十卷)。」

3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7云:「明其次第有四,一、牽引次第,謂無明、行體是業、惑,性能招引。二、生起次第,識生名色,名色生六處,直據現起前後相生。三、受用境界次第,謂六處生觸、觸生受現用境界。四、受用苦次第,謂愛等五支,前三苦因,後二苦果,總明受用苦次第,如前第十本地云,五支胎藏苦者是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5云:「論云受緣愛、愛緣取、取緣有、有緣生、生緣老死,是受用苦次第者,愛、取、有是苦因,生等是苦果。能生得果名,亦如前第十本地云五支胎藏苦,是苦因,故云愛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