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廣說如經者,謂如經言:凡諸世間所有士夫補特伽羅所受,皆由宿作為因,由勤精進吐舊業故,現在新業由不作因之所害故,如是於後不復有漏,由無漏故業盡,由業盡故苦盡,由苦盡故得證苦邊。此等並是佛經本文。」
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今現苦惱,皆宿作因,現在作惡,不招現苦。由現作惡方便力故,故業便熟,故論言及現法方便,非是現惡別招現苦。」此意,今世所受苦果,皆由宿作為因,然今猶由一分宿作因未成熟,故勤精進以現法方便,令彼業成熟,而得於今世,受盡彼宿作因所招苦果。如此,便能於今生一世,吐盡舊業,不造新業,證得苦邊。
3、此文之意,若由現法士夫作用為彼果之因者,則彼果應顛倒,今由彼果,所見非顛倒故,是故彼果皆以宿作為因。
4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或復有苦,雜因所生等者,因先善業,得事王君,邪事為因,而返招苦,二業果熟,故名雜因,非是二業共招一果。或復故業,應招苦惱,邪事王故,故業便熟,名為雜業。」
5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如新所造引餘有業者,即是一切順現受業。」
6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士夫,即補特伽羅。丈夫,即神我也,能造作故。自在等者,自在即大自在天,等謂唯識所云:大梵、時、方、本際、自然、虛空、我等。」
7、解釋此頌,《顯揚聖教論》卷14云:「復次,亦無自在體性常住,能生世間。何以故?頌曰:功能無有故,攝不攝相違,有用及無用,為因成過失。論曰:所計自在,無有功能出生世間。所以者何?若此自在生世功能,無有因緣自然有者,汝何不許一切世間無因自有?若此功能業為因者,何不信受一切世間以業為因?若此功能以求方便為因生者,何不信受一切世間以自功力為因得生?又若自在,世間所攝,墮在世間而言能生一切世間,是則道理相違。若此自在,非世間攝,是則解脫,解脫之法能生世間,不應道理。又若自在,須有用故,生諸世間,離生世間,用不成者,是則自在於此須用,無有自在,自成過失。若此自在,雖生世間,無所須者,不應化生一切世間,或此自在,有如癲狂愚夫之過。又此自在生世間者,為唯自在為因,生諸世間,為亦更待其餘因耶?若唯自在體為因者,如自在體本來常有,世間亦爾,不應更生。若亦少待其餘因者,此所待因,若無有因,一切世間亦應如是。若有餘因,世間亦爾,從餘因生,何須自在?故立自在,有多過失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頌中功能無體性者,難彼功能理不成熟,名無體性。」
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若能息者,無處無時,無有一人等者,若殺生呪術,能息貪瞋等者,不見十方一切處,亦不見三世一切時,有其一人息貪瞋等,現量既不見,云何說彼能息除耶?」
9、遍行者,遍於一切眾生皆可行。
1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釋云:「若亦轉果,應如轉變等者,由行呪殺生,當來能變羊等惡色,令成妙色,亦應現在由呪術力,不殺羊命,即令轉得可愛天身,何假殺之,後令羊等捨羊身已,方取天身。比量可知。」
1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云:「若業,自所不欲者,自不欲樂為他使作,不信與作,故名非法。」此意,自不欲樂為他教使方作,其作業思與不信法相應,故名非法。
12、四種邊無邊論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7云:「由彼憶念諸器世間成、壞兩劫出現方便,若時憶念成劫分位,爾時便生三種妄想,若有一向憶念上下,下至無間奈落迦下,上至第四靜慮之上,憶念如是分量邊際,便於世間住有邊想。若有一向傍憶無際,便於世間住無邊想。若有憶念二種俱行,便於世間住二俱想。若時憶念壞劫分位,爾時便住非有邊想非無邊想,諸器世間無所得故。」與此第七卷所說不同,然而亦不相違,並是有邊無邊論故。
13、此謂,彼壞劫來有世間故,彼壞劫來無世間故。
14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增上生道者,人天勝因,決定勝道,涅槃勝因,四諦是此勝因之境。有依此問,便自稱言不死亂者,我之所事不死淨天,教命於我,若有來問,不應正答,答則過生,但應隨問而生異答。」
15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7云:「或說不死矯亂論,應知此中有二淨天,一、不善清淨,二、善清淨。若唯能入世俗定者,當知是天,不善清淨,於諸諦中不了達故,其心未得善解脫故。若能證入內法定者,當知是天名善清淨,於諸諦中已了達故,其心已得善解脫故。當知無亂亦有二種,一、無相無分別,二、有相有分別。此中第一是善清淨天,第二是不善清淨天。前清淨天,於自不死,無亂而轉,是故說名不死無亂。後不清淨,若有依於不死無亂,有所詰問,便託餘事,矯亂避之,以於諸諦無相,心定不善巧故。」
16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依靜慮者,有一從無想天沒,來生此間,得宿住通,憶彼出心,不憶前位,不知彼故,便執無因。」
17、此意,汝計我先無,後忽然生,故我無因而生。然汝宿住念是念自我,即是憶念先時之我,先我既然非無,計我無因而生,不應道理。
18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6云:「厭背想者,復有四行,謂於諸行,思惟如病、如癰、如箭、惱害。如病者,謂如有一,因界錯亂所生病苦,修厭背想。如癰者,謂如有一,因於先業所生癰苦,修厭背想。如箭者,謂如有一,因他怨箭所中之苦,修厭背想。惱害者,謂於親財等匱乏中,因自邪計所生諸苦,修厭背想。如是名為修觀行者,於諸行中修厭背想。」
19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若言蘊斷滅者,彼許蘊無常故,既許無常,明非斷滅。量云:未得阿羅漢,諸死後蘊皆不斷滅,許無常故,如前生位。」
20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7云:「施主所施,略有四種,一、有苦者,二、有恩者,三、親愛者,四、尊勝者,如下聲聞地釋(陵本二十五卷)。今此施與,謂於有苦;愛養,謂於有恩及親愛者;祠祀,謂於尊勝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施與、愛養、祠祀者,如次悲田、恩田、敬田三種差別。」
2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釋云:「敘執有二,一、取相似甚深離言說法,即般若等密說空教,不能解故,將為顯了,撥一切空。二、依法相不如理思,不審思故,便撥諸法。」
22、從彼胎藏所生,彼即為母,從彼種子所生,彼即為父,種謂父精。若時為父母,是時非男兒女兒,若時為男兒女兒,是時非父母,是故無不定過。
23、此意,若言無有真阿羅漢,以此計執為正,則若有起顛倒思維,自謂是阿羅漢,此應是真阿羅漢。何以故?不顛倒見,是無真阿羅漢,則顛倒見,即應是有真阿羅漢。此說亦是不中道理。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無真阿羅漢不成。若無真阿羅漢者,起顛倒執,自謂阿羅漢,應是阿羅漢。不倒既非,顛倒者應是真。」
24、梵王體胤,意謂梵王後嗣。胤,後嗣之義,音與印同。
25、此意,見世間有真婆羅門,內性具戒,外顯貪名利及恭敬。
26、三處現前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云:「又由三處現前,得入母胎。一、其母調適,而復值時;二、父母和合,俱起愛染;三、健達縛正現在前。」是彼是此,由彼由此者,彼謂父母,此謂健達縛。
27、此謂修四無量。
2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彼論中說祭祀之時,讀祭祀文,若持戒多聞,取之為量,令讀祭文,是非取則。若取勝類,便違此言,不假有戒等而讀祠文故。」此意,彼論中說祭祀之時,令具戒多聞者,讀祭祀文,以彼為勝,取彼之言為量,據以作為是非取擇。
29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初一受天欲塵,後四現法樂住,名五涅槃。引定在身,離欲惡法,得定怡樂,故名現法涅槃。人等欲劣,故不建立。」此五現法涅槃,亦名五現涅槃。
3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油墨戒者,油和其墨,塗身為戒。持灰戒者,灰塗身故。」
3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彼謂得諸縱任自在,此是總也。何者諸自在?一、欲自在,即前心自在,即天妙欲,境隨意用故。觀行自在者,即前觀自在,謂四靜慮自在,合名五現法涅槃。」
32、自惡解脫者,謂自身諸惡皆悉除滅,而得解脫。過惡解脫者,謂所造過失罪惡,皆悉消滅,而得解脫。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釋云:「又如有一,自苦身故,自惡解脫者,即前第二入諸河中沐浴清淨。或造過惡,過惡解脫者,前第三持狗戒等,食糞飲尿,行諸惡事,罪惡消滅。隨狗、牛等,所行諸事皆隨學之,名持彼戒。」
33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3云:「餉佉者,即前所說蠡貝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