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節
唯識五位
何謂悟入唯識五位?
窺基:此為第二別問。
窺基:五位者,一、資糧位,此在大乘四十心及以前位,即是從初發心乃至十迴向終,皆名順解脫分,皆是此資糧位。對法論等亦說,煖等以前名解脫分。為了簡別二乘,故此中言「大乘」。
窺基:二、加行位,即在煖等四善根中,此在初劫,下文亦言此是勝解行地攝故。
三、通達位,謂諸菩薩所住見道。
窺基:三、通達位,即在初地初入地心。
窺基:四、修習位,即從初地住心及出心,乃至金剛無間心位,皆是此攝,名為修道。
窺基:五、究竟位,即在金剛心後解脫道中,盡未來際。然《攝大乘論本》卷2云:「何處能入?謂即於彼有見似法、似義意言,大乘法相等所生起,勝解行地、見道、修道、究竟道中,於一切法唯有識性,隨聞勝解故,如理通達故,治一切障故,離一切障故。」是說勝解行地、見道、修道、究竟道四位,此論則是說五位,彼論是合資糧、加行二位為勝解行地故。
云何漸次悟入唯識?
窺基:此為第三別問。
窺基:資糧位中,菩薩於識相、性,能深信解,雖此位中,亦有伏除能、所取者,然是少分,非是多分,是故略而不說。此中「謂諸菩薩,於識相、性」二句,亦貫通於下之四位。
窺基:通達位中,方起無漏現行二智,證實相、性,如實通達。
窺基:於究竟位,完全出離煩惱、所知二障,功德、智慧無不周備圓明。言「圓明」者,不同小聖,故名為圓,無闕少故,此即簡別二乘;其福、智二,皆是清淨,最極殊勝,無有能過,不迷不闇,故名為明,此簡菩薩。第十地菩薩,雖其福、智皆遍有而可名圓,然以未清淨故,如羅網中觀月等故,不名為明。言「能盡未來,化有情類,復令悟入唯識相、性」者,顯成佛已,非唯自濟,亦且度他,故名法輪,輪者即是轉義。
瑜伽論第四十七、四十八卷〈菩薩地住品〉中說有十三住,第四十九卷〈菩薩地地品〉說有七地,彼十三住、七地,皆是此資糧位等五位攝。十三住中,前十二住即菩薩位,是今最後五頌中前四頌攝,第十三如來住,即如來位,是第五頌攝。十三住者,第一種性住,即此論所言本性住種姓,此位未入第一阿僧祇劫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7云:「謂諸菩薩住種性住,性自仁賢,性自成就菩薩功德,菩薩所應眾多善法,於彼現行亦有顯現,由性仁賢,逼遣方便,令於善轉,非由思擇有所制約,有所防護。若諸菩薩住種性住,任持一切佛法種子於自體中,於所依中,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種子。又諸菩薩住種性住,性離麤垢,不能現起上煩惱纏,由此纏故,造無間業,或斷善根。」
第二勝解行住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7云:「謂諸菩薩從初發心,乃至未得清淨意樂,所有一切諸菩薩行,當知皆名勝解行住。又諸菩薩種性住中,於餘十一諸菩薩住及如來住,唯有因轉,攝受彼因,於餘所有諸菩薩住,尚未發趣,未得未淨,況如來住。若諸菩薩勝解行住,普於一切餘菩薩住及如來住,皆名發趣,未得未淨,即於如是勝解行住,亦名發趣,亦名為得,為令清淨而修正行。勝解行住,既清淨已,極歡喜住。」彼論既言「從初發心,乃至未得清淨意樂」是勝解行住,故知勝解行住,即是此中資糧、加行二位,即五頌中初二頌攝。又彼論說「菩薩種性住中,未名發趣」,故知種性住菩薩,不入第一阿僧祇劫。又清淨意樂住,是初地攝,故知煖等四善根位,亦是勝解行住攝,即是初阿僧祇劫攝,彼論說勝解行住是第一無數大劫攝故。
第三極歡喜住,亦名為淨勝意樂住,即初地攝,此住位少分是見道,見道位即五頌中第三頌所說。第四增上戒住,即第二地,第五增上心住,即第三地,第六覺分相應增上慧住,即第四地,第七諸諦相應增上慧住,即第五地,第八緣起流轉止息相應增上慧住,即第六地,第九無相有功用住,即第七地。從初地入心至第七地出心,皆是第二阿僧祇劫攝。第十無相無功用住,即第八地,第十一無礙解住,即第九地,第十二最上成滿菩薩住,即第十地。後之三地,即第三阿僧祇劫攝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8云:「又即於此一一住中,經多俱胝百千大劫,或過是數,方乃證得及與成滿。然一切住,總經於三無數大劫,方乃圓證,謂經第一無數大劫,方乃超過勝解行住,次第證得極歡喜住,此就恒常勇猛精進,非不勇猛勤精進者。復經第二無數大劫,方乃超過極歡喜住,乃至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,次第證得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,此即決定以是菩薩得淨意樂,決定勇猛勤精進故。復經第三無數大劫,方乃超過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及無礙解住,證得最上成滿菩薩住。」故知,煖等四善根是初無數大劫攝,未名淨勝意樂地故。
言七地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9云:「如前所說十三住中,應知隨彼建立七地。前之六種唯菩薩地,第七一種,菩薩、如來雜立為地。何等為七?一、種性地,二、勝解行地,三、淨勝意樂地,四、行正行地,五、決定地,六、決定行地,七、到究竟地。如是七種菩薩地中,最後一種名為雜地。前種性住名種性地,勝解行住名勝解行地,極歡喜住名淨勝意樂地,增上戒住、增上心住、三種增上慧住、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,名行正行地,無加行無功用無相住,名決定地,此地菩薩墮在第三決定中故,無礙解住名決定行地,最上成滿菩薩住,及如來住,名到究竟地。」既知此七地與十三住之相攝,則此七地與五頌之相攝,應知准同於十三住。
第一項
資糧位
窺基:此下別解五位。此文是問。
智周:資糧位者,是以位中有此資糧之法,名資糧位。
頌曰:
窺基:此舉頌答,下文逐難解釋。
窺基:此解頌文上之二句,明資糧位始終分齊。《攝大乘論本》卷3有頌云:「清淨增上力,堅固心昇進,名菩薩初修,無數三大劫。」大菩提心,以善根為其自體,以大願為緣,以不退屈為其策發,方能發起,故善根力,名清淨力,是因,能降伏所治故,大願力,名增上力,是緣,常值善友故。堅固心昇進者,即是雖遇惡友方便破壞,終不棄捨大菩提心,所修善法運運增長,大菩提心堅固不退,齊此方名為初阿僧祇劫之始。此論所言「深」者,即清淨、增上力,所言「固」者,即是堅心勝進,深固即是大菩提心。言「唯識真勝義性」者,是說勝義勝義,即是真如,簡別前三勝義。菩薩於順決擇分位,作唯識觀,求住唯識真勝義性,而於此資糧位,未能伏除識相,未名求住真唯識性,即地前四十心皆是此位。
願施:無性《攝大乘論釋》卷7云:「清淨增上力者,謂善根力名清淨力,此即說有善根力者,若大願力,名增上力,此意說有大願力者,有善根力故,能降伏所治,有大願力故,常值善知識。堅固心昇進者,雖遇惡友方便破壞,終不棄捨大菩提心,現世當來所修善法,運運增長,終無退減。如是若時具善根力及大願力,大菩提心堅固不退,所修善法念念增進,不生喜足順舊而已,齊是名為最初修行三無數劫。」
窺基:此釋資糧之名,是望菩提而為名號。即是,於菩提因中之初位,修集種種資益己身之糧,方能達至彼果,故名資糧,此是依自利而釋名。云何自利?為出生死、得大智故,而求菩提。
窺基:此解順解脫分之名。即是,為有情故勤求解脫,涅槃名為解脫,此望涅槃為因,是故亦名順解脫分。順者,如同平常所談,勤求於彼,此行不違於彼,故名為順。分者,因義,或支義。彼順決擇分,言為「分」者,是支分義,即決擇是分,即是擇法覺分,順彼決擇分故,名為順決擇分。今此順解脫分,言為「分」者,是因支義,是解脫之因,因之一支,故名為分,即順體是分,順彼解脫之分,名為順解脫分,此是依利他為因而釋名。云何利他?為度有情,乃求解脫。
窺基:此釋頌文下之二句。《攝大乘論本》卷2云:「此中誰能悟入所應知相?大乘多聞熏習相續,已得逢事無量諸佛出現於世,已得一向決定勝解,已善積集諸善根故,善備福智資糧菩薩。」文中言「大乘多聞熏習相續」者,即是因力,此言大乘,即前所說本、習二姓,簡別二乘等種性之多聞。言「已得逢事無量諸佛出現於世」者,即善友力。言「已得一向決定勝解」者,意謂非諸惡友所能動壞,故此名作意力。言「已善積集諸善根故,善備福智資糧菩薩」者,此即名資糧力,由前所說三因無間,已善積集諸善根故。世親《攝大乘論釋》卷6釋云:「謂由因力,由善友力,由作意力,由依持力。此中兩句,即是二力,如數應知。作意力者,即是一向決定勝解,此用大乘熏習為因,事佛為緣,以有一向決定勝解,能修正行,修正行故,積集善根,如是名為由作意力,善修福、智二種資糧。由此漸次善修福、智二資糧故,能入大地,如是名為由依持力。」此因等四力,望二乘種性、惡友緣、任運心、下品資糧,以皆勝故,名四勝力。資糧位菩薩,依此四勝力,於唯識義雖深信解,而未能了能、所二取皆空,於一切時,多住事相散心,行諸麤行,故名多住外門修菩薩行。
願施: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卷8〈菩薩十住品〉中有頌云:「第四生貴真佛子,從諸賢聖正法生,有無諸法無所著,捨離生死出三界。」又彼經第九卷對於十住菩薩,亦有頌云:「清淨妙法身,應現種種形,猶如大幻師,所樂無不見。或處為眾生,究竟菩薩行,或復現初生,出家行學道,或於樹王下,自然成正覺,或處為眾生,示現入泥洹。」如何此論卻言多住外門修菩薩行?
窺基:此第四住菩薩,能作十種觀法,第七觀業,第八觀果,由彼二觀折伏現纏,故能不依見道等斷所有無明,更造惡業,令後果起,故彼頌說「捨離生死出三界」,言出三界者,意謂定當於後能出三界,非此第四住時,即已得出。又此十住菩薩,亦有少分依有漏定,能現八相,度脫有情。十住之初,發心住中,分得十力,學於十法,其第十法,即是為苦眾生作歸依處。此發心住以去菩薩,展轉增勝,能行八相,然而多起散行,少能入定作真如觀,故名多住外門,然不說彼菩薩唯住外門。
智周:第四住者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卷8云:「此菩薩從一切聖法正教中生,修十種法。何等為十?所謂信佛不壞,究竟於法,寂然定意,分別眾生,分別佛剎,分別世界,分別諸業,分別果報,分別生死,分別涅槃,是為十。」此中即說十種觀法,第七觀業,第八觀果。
窺基:由此之故,資糧位菩薩,於二取現行所引隨眠,猶未有能伏滅彼之功力,令彼不起二取現行。然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卷9解十住菩薩中有頌云:「除滅諸煩惱,永盡無有餘,無礙寂滅觀,是則佛正法。」云何此論是說未伏二取?答云,彼經是依邪教、邪師為因所起之不共無明及其伴煩惱類,而說伏盡,非是伏盡一切自分別生煩惱及俱生煩惱。又解,彼頌是說佛法功力能滅一切煩惱,非十住位已能滅一切煩惱。此論下文亦言,資糧道中菩薩,分別二取雖漸伏滅,然未全伏。故此資糧位中,自分別所起之煩惱猶未伏盡。
窺基:頌言「二取」,顯二取取,非是二取即頌所言「二取」。若但以二取為頌所云「二取」,則二取種中有非執者,此等種子豈是亦要伏滅?又相分等種子,非必可伏。是故,執二取為實有之取,方是此頌所言「二取」。
願施:言「又相分等種子,非必可伏」者,等取自證分、證自證分種,彼種未必可伏。
窺基:二取取之種,名彼二取隨眠。隨眠何義?此諸種子,隨逐有情,常在生死,眠伏於藏識,而不在餘處,故名隨眠,此即當性彰名。或隨增過,故名隨眠,即是隨逐有情,多增過失,故名隨眠。何故言「眠」?眠者,乃是增義,如人耽嗜於眠,眠即滋多,故過失增,是隨眠義,此即從喻為因而名。此「二取隨眠」者,即是煩惱、所知二障種子。
窺基:上來已解本頌,此下解釋煩惱、所知二障。言「薩迦耶見而為上首」者,是說由我見為本故,生諸煩惱,我見若無,煩惱隨斷,見、修二斷,其義皆是。或雖所生之惑先除,我見未滅,究竟盡位時,由我見斷,餘惑方斷盡,此是依九品別斷而說,即斷八品等惑時,不斷我見,以我見無品數,全離欲方斷故。何故此中不言我見為本,而言薩迦耶見為首?若言我見,即不攝我所,梵云薩迦耶,此云不實移轉身見,其義亦攝我所,此中為顯亦攝我所,故言薩迦耶見。言「百二十八根本煩惱」者,即是見道所斷欲界四十種,上二界各三十六種,并修道所斷十六種,如是總有一百二十八種。言「及彼等流諸隨煩惱」者,即二十種隨惑,或者更多。今此所說煩惱障,是據自性即障,故不取業、果。
窺基:見道我見斷時,餘分別惑皆即隨斷,然而修道我見未斷,修惑未亡。見、修二道所斷本末,有所不同,若見斷者,由斷根本我見,末惑隨亡,若修斷者,則可先末後本,即隨於何時,於九品之中,先斷前八迷事煩惱,第九品時,方斷俱生我見,以難斷故。
窺基:此是釋名。此諸煩惱,唯障涅槃,此望所障為增,名煩惱障。
窺基:此所知障,亦以法我、我所執為上首,生餘諸障,如前第一卷中已解。言「見、疑、無明、愛、恚、慢等」者,是出此障體性,此之頭數,亦與煩惱障同,煩惱障俱必有所知障故。然而煩惱障麤,有多品類,易可了知,是二乘所斷,唯是不善、有覆無記性,故論束成數目顯示。所知障細,無多品類,極難了知,唯菩薩斷,亦是異熟無記所攝,故不顯數,其實法執不離無明,故必有數。又顯法執,唯是五住地中無明住地一種攝,煩惱障是餘四住地攝,故不顯數。論中既言見、疑、慢等,即亦等取隨惑,此據出自性體,若亦等取眷屬,即攝所發業、所得果,如《佛地經論》卷7云:「所知障者,謂執遍計所執諸法,薩迦耶見以為上首,所有無明、法愛、恚等諸心、心法,及所發業并所得果,皆攝在中,皆以法執及無明等為根本故。」此中果者,謂等流、增上、士用果,除異熟果,異熟果非是法執所感故。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16云:「若二障同體起者,此所知障頭數,亦同煩惱障,亦有一百二十八種也。若所知障別體起者,其所知障,即有千種類,餘者思之。」
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16云:「若所知障俱時,此所知障,即隨煩惱亦能發業,若所知障不與煩惱俱者,此所知障即不能發業。」
窺基:此釋所知障名。言「所知境」者,謂有為、無為,言「無顛倒性」者,謂真如理。由覆此境,令智不生,能障菩提,故名為所知障,此即釋名。此望所障增者,以得名故。前煩惱障,煩惱即障,當體彰名,是持業釋,此所知障,障於所知,所障受稱,是依士釋。
願施:言「所障受稱」者,謂從所障而受此名稱。所知障者,所知之障,是依士釋。
窺基:自此以下是作八識分別,並破外執。此所知障,不與異熟識俱。何以不俱?彼異熟識是微細劣弱故,此法執望於彼,則是麤而強故,又此是能熏,彼非能熏故。安慧等師執三性心皆有法執,此異熟識唯異熟故,故以此識異熟性破彼計。
窺基:又者,諸論但說第八識唯與遍行五數相應,不與無明、慧相應,然而法執必與慧及無明相應,慧能計度,無明迷故。是故此所知障,不與異熟識俱。
法空智品與俱起故。
窺基:又者,菩薩法空智品,許與第八識俱起故,故所知障不與異熟識俱。此意,第七識有法執故,法空智品起時,染第七識即不行,若第八識亦有法執,則法空智品起,第八識即應滅,既然第八現行識與彼智俱起,即定知第八識無法執俱。若言因地中法空觀起時,第八識許斷,則無漏法即無所熏,則佛如何得成?不可言此時熏鏡智俱識,彼無垢識非無記故,猶未得故。第八異熟既是如此,餘識異熟應亦如是。
智周:此論所說三因,與佛地經論所說同。《佛地經論》卷7云:「一切異熟無記心品,亦無法執及無明等,分別力劣不能執故,若有倒執,成法我見,有無明等,阿賴耶識不應唯與五法相應,見、無明等、慧等攝故。又若此識有法執者,無所熏故,應念念失,不須對治,則成大過,煩惱障中無此事故。又法空觀初現前時,此識應斷,障、治相違,不俱行故。」文中所說初因,是通一切異熟之心,非唯是第八識。或者,文中所說三因,皆是兼明餘識異熟。
窺基:此意,無有離於煩惱別起執故,故所知障數與彼煩惱等同。此所知障,第七識中,根本煩惱有四,隨惑有八,及別境慧,故有十三法俱,第六識中,有一切煩惱等俱,五識之中,有根本煩惱三,及隨惑十,故與十三法俱。是故,論云「隨其所應,或少或多」。
慧沼:論云「如煩惱說」者,非是定判一切所知障皆是定與煩惱同種而生。基師說「無有離於煩惱別起執故,故所知障數與彼煩惱等同」者,是據未斷煩惱身中,與煩惱俱時所起之所知障而說。若許所知障數與煩惱數定同,則如二乘無學,已斷煩惱,猶起法執,復熏成種,此法執種後起現行之時,寧有煩惱與其同種生起?
窺基:眼等五識,無計度分別故,法見、疑等,定不相應,「等」者,等取諸隨惑中與此五識不俱起者,即忿等十小隨惑全,及餘十隨惑中少分。言「無分別故」者,是說計度分別之所生者,五識皆無,非說五識皆無見道所斷諸惑,名無分別。就見道所斷惑,則五識中,雖無緣於邪友、邪師之自分別諸惑,而實非無意識所引見道所斷諸惑,名無分別,對法論等亦云,分別起者是見道斷。故知,既許五識中惑,通見道斷,則五識中應有分別之惑,然非是自力生,而是由意識所引生,故此論云「餘由意力,皆容引起」,「餘」者,即是除見、疑等之餘。《佛地經論》亦說,五識雖無見等,由意識引故,有非見所攝愛、恚等起,二障所攝。
願施:此文之意,眼等五識雖無計度分別,無我、法執,然由意識之力引故,容有所知障俱。
《佛地經論》卷7云:「由意識計我、計法起愛、恚等,引五識中非見所攝愛、恚等起,雖無有見而有愛、恚、無明等法,二障所攝。是故二執,分別推求,唯在第六、第七意識,若愛、恚等,非見所攝,不推求者,亦在五識。」此中「二執」,謂我、法執。
窺基:此作三性分別。瑜伽論第五十九卷說,欲界煩惱一分是不善,及餘上二界煩惱是無記,即是此中所說「無明唯通不善、無記性故」。既然不言通善,如何安慧等師乃言善心中有法執?法執必有無明俱故。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9云:「諸煩惱略有三聚,一、欲界繫,二、色界繫,三、無色界繫。問:如是三聚,幾不善,幾無記?答:初聚一分是不善,餘二聚是無記。」此中「無記」,是說有覆無記。
窺基:癡、無癡等,定不相應,是相違法故,如無貪、貪等,不可言此執心無有無明相應,是故此障不與善心相應。瓔珞經亦云,善心有不善,是外道義。
願施:《菩薩瓔珞本業經》卷2說:「佛子!復以近況遠,凡夫善心中尚無不善,何況無相心中而有無明。佛子!而言善惡一心者,是洴沙王國中外道安陀師偈『明闇一相,善惡一心』。」
窺基:此解二障寬狹。即是,煩惱障中此障必有,法執體寬,煩惱障狹,彼定用此為所依故。何故煩惱障用此為所依?答:此通麤細,煩惱所緣必是法故,彼唯是麤,有法執時非是必有彼故。勝鬘經說:「世尊!於此起煩惱,剎那心剎那相應。世尊!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。世尊!若復過於恒沙如來菩提智所應斷法,一切皆是無明住地所持,所建立,譬如一切種子皆依地生、建立、增長,若地壞者,彼亦隨壞。如是過恒沙等如來菩提智所應斷法,一切皆依無明住地生、建立、增長,若無明住地斷者,過恒沙等如來菩提智所應斷法,皆亦隨斷。」由此可知,如有問言:「若是有煩惱障,皆有所知障?」應順前句答云:「若是有煩惱障,即定有所知障。」
體雖無異,而用有別。
窺基:此中二障隨眠,隨三乘聖道用,有勝有劣,是故其斷,或前或後。若望二障行相相對,即是煩惱障麤,所知障細,若望聖道所斷,即是不定,或有先斷煩惱障,不斷所知障,如二乘等,求涅槃故,或有先斷所知障,不斷煩惱障,如十地菩薩,趣一切智故,此是依種子說,不依麤重。或有同時煩惱、所知二障皆斷,即是入見道位初地菩薩,及金剛心菩薩,此亦依種子說,若依麤重,十地菩薩皆得雙斷,得二果故。又有二障俱不斷者,即是異生,此唯約種,不說伏現,異生位中不斷二障種子及麤重故。
願施:二障之斷既有前後,云何二障得名體一?二乘斷惑時,所知障應斷,菩薩十地中斷所知障時,煩惱障應亦斷,以體一故。
智周:二障之用既有差別,即知是斷彼一分用之所依體,聖道功力有分限故,故《佛地經論》卷7云:「一體二名,所望別故,煩惱障中有所知障,是所依故,必執有法而計我故,體雖無二而用有別,如一識體取境用多。由此熏生一種子體,亦有多用,起時雖俱而漸次斷,聖道勢力有分齊故。」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16云:「得二果故,故須雙斷者,二果者,謂生空智、法空智,名二果,又云菩提、涅槃,謂斷煩惱得涅槃,謂斷所知障得菩提。」
窺基:此障於四無記中,是何無記攝?是異熟生,非餘威儀、工巧、變化三種無記,餘三無記勢力薄弱,不能覆所知,不障菩提故,若異熟生,勢力強厚,通作意生、計度所起,能覆所知,障菩提故。異熟生者,從異熟起,名異熟生,非是業果。此障雖與不善、有覆俱起,以不障二乘故,但名無覆。
窺基:此名無覆,是望二乘而說,不覆二乘轉依果故,二乘無學可現行故,於彼無學,此非是染現行,故名無覆,若望菩薩,亦是有覆,覆所知境,障菩提故。
窺基:自此以下,釋諸妨難。此外人難:「既然所知障通見、疑等,何故彼經唯說無明住地為所知障種?」彼經即勝鬘經,勝鬘經云:「煩惱有二種,何等為二?謂住地煩惱及起煩惱。住地有四種,何等為四?謂見一處住地,欲愛住地,色愛住地,有愛住地。此四種住地,生一切起煩惱,起者,剎那心剎那相應。世尊!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。世尊!此四住地力,一切上煩惱依種,比無明住地,算數譬喻所不能及。世尊!如是無明住地力,於有愛數四住地,無明住地其力最大,譬如惡魔波旬於他化自在天,色力、壽命、眷屬、眾具自在殊勝。如是無明住地力,於有愛數四住地,其力最勝,恒沙等數上煩惱依,亦令四種煩惱久住,阿羅漢、辟支佛智所不能斷,唯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。」
智周:此是外人以經遮難。勝鬘經中言「住地煩惱及起煩惱」者,「住地」是說種子,「起」是說現行,或所依生處名為「住地」,「起」謂現惑,正生起故。三界見惑,由見勝故,復由見道斷故,故總合而言「見一處」。三有俱生修道之惑,以潤生愛勝故,是故別立愛名,分為三種,非三界俱生惑唯但是愛。言「無明住地」者,諸所知障皆能障智,然無明偏增,故總名無明。言「一切上煩惱」者,是說前四住惑之現、種,皆依無明住地,皆是無明住地上煩惱,故名上煩惱。
窺基:論主回答,今此無明住地,是以無明增故,總立無明,非此住地但有無明而無見等煩惱。何以說無明增?一者體增,此障之中,雖餘煩惱有俱、不俱,然無明定有故,如二乘無學等,非必有餘煩惱俱故;二者用增,無明之用,迷一切境,障一切智,不令得佛果,非如餘煩惱用故;三者難斷增,要上上道方能斷故,故名為無明增。
願施:餘煩惱有俱、不俱者,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16云:「餘煩惱,如前貪、瞋不並起,愛、憎必不俱。」彼卷又云:「二乘等非必有餘煩惱俱故者,意說無學人雖無煩惱,然有所知障中無明。」
窺基:此文舉例解釋。如煩惱種,見、修皆有,然分別起者,立見一處名,豈分別煩惱中更無貪等?修斷煩惱之中,唯說三愛住地,豈是更無瞋等?然初住地唯說見者,以分別煩惱中,見力偏增,見為分別惑之首故,後三住地唯說愛者,以修所斷惑中,愛力偏增,潤生惑故。法執住地亦是如此,以無明力增故,唯說無明,非此無明住地無有餘惑。
願施:見一處住地、欲愛住地、色愛住地、有愛住地、無明住地五種,各是何障所攝?
窺基:此五住地,初唯是見道所斷煩惱障,次三是修道所斷煩惱障,後一是見、修所斷所知障。初住地,迷諦理勝,言「一處」者,以一處斷故。次三住地,以迷事理惑雖有多品,然約界而論,但分為三。後一住地障智,總名無明,無品數故,無有別迷諦行相故。「地」者,是依止義,種子與現行為依止,名之為地。
智周:言「總名無明,無品數故」者,是說無明住地,不同煩惱地地九品,分為麤細,斷有前後,故言無品數,非說無彼愛、恚等類,而名無品數。
願施:前言「無有別迷諦行相」者,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16云:「此所知障,若與煩惱同體,與煩惱俱起,即所知障亦能別迷諦。若二乘人,斷却煩惱障,雖有所知障,所知障即不能別迷諦也。」
二乘但能斷煩惱障,菩薩俱斷。
窺基:此是約人分別。二乘但能斷煩惱障,以唯求解脫故,菩薩二障俱斷,以涅槃、菩提二果有別故,菩薩由作意故,對於二障,斷有先後。所知障中定障,二乘亦斷,然以少故,略而不說。
窺基:此為二障伏、斷分別。即是,唯有聖無漏道能永斷二障種,若伏二障現行,則有漏道亦能。伏煩惱時,此煩惱俱法執亦不起故,名伏法執,非是別起伏道伏彼法執,或見道前之加行智,能伏二障現行。諸論亦說有漏諸道不能斷種,有相縛、麤重縛故,不證理故,非無漏故。
窺基:言「二麤現行雖有伏者」者,即是伏二障中多分分別麤惑,其因邪教而思惟者皆伏,自思惟者則未盡伏,要於下加行位四善根中,方可盡伏。而細分別者,及二障中若麤、若細所有隨眠,則由能對治之止、觀力微弱故,未能伏滅。初起止觀,非是勝順決擇分心,不如加行位四善根中,能伏二障細分別現、種,於其俱生現、種,皆亦少分能伏。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16云:「其俱生現、種,皆少亦能伏者,若俱生身、邊二見獨頭者,最極細故,其加行位,不能伏之。若俱生身、邊二見,與貪、癡、慢俱起,稍麤故,其加行位,亦能伏之。若餘俱生貪、癡、慢迷事生者,亦能伏之。其種子亦被折伏種子勢力,二不能生現行也。」
窺基:上來已解頌訖,自此以下,辨位、修行,此文即是辨位。攝大乘論說五道為四地,即勝解行地、見地、修地、無學地。今明此資糧位,是彼四地中何地,是十三住中何住。此資糧位,依勝解力修諸勝行,故亦解行地攝。論言「亦」者,是亦同於順決擇分,彼順決擇分是解行地攝,此亦是故。言「勝解」者,即決定義,是說散心決定、意解思惟,未證解故。
願施:《攝大乘論本》卷2云:「何處能入?謂即於彼,有見似法似義意言大乘法相等,所生起勝解行地、見道、修道、究竟道中,於一切法唯有識性,隨聞勝解故,如理通達故,治一切障故,離一切障故。」
所修勝行,其相云何?
窺基:此下是辨修行。此問之意,雖言修諸勝行,然何者為勝行?
窺基:此答,勝行有二,謂福及智。若以剋性出體為論,即諸勝行中,慧為體者,是智,非慧為體者,名福,即十力、一切智等是智,餘中有福。若以諸功德門為論,應作四句分別,一、有唯是智非福,即是十力、一切智、一切種妙智、無忘失法、四念住、願智等;二、有唯是福非智,即三十二相、八十種隨好、三念住、大悲、四正勤、四神足等;三、有亦福亦智,即是四無畏、三不護等,及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、八道支等;四、有非福非智,即是依事分別者,或是永斷習氣無為功德等。
智周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7云:「永斷習氣,非根所攝,然是六根所證煩惱永斷所攝。」釋曰,永斷習氣,即是擇滅無為,是由斷習氣而證得,故得習氣名,是信等五根及具知根,六根所證。
願施:諸功德者,即是百四十不共法、十八不共法、三十七菩提分等。
窺基:且依六種波羅蜜多而論,則六並名為福,皆名為智。何以通相皆二?六種波羅蜜多,與智俱行,助成智業,皆名為智,與福俱行,助成福業,並名為福,此依助伴通相出體。
別相,前五說為福德,第六智慧。
窺基:若依別相剋性出體,則前五種波羅蜜多是福,非智性故,第六種是智慧,非福性故,是正智自體故。
窺基:或者,前三種波羅蜜多唯是福,遠智慧故,第六種唯是智,性是慧故,餘通福、智二種,即精進、禪定二種波羅蜜多,以隣近於慧,亦起慧故,故亦智攝。解深密經及瑜伽論第三十六、七十八卷所說,亦同於此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36解云:「精進、靜慮波羅蜜多,應知通二分,一者福分,二者智分。若依精進,修行布施,受護淨戒,及修慈等四種無量,如是等類所有精進,名為福分。若依精進,習聞、思、修所成三慧,修蘊善巧,修界善巧,修處善巧,修緣起善巧,修處、非處善巧,修能觀察苦為真苦、集為真集、滅為真滅、道為真道,及於一切善、不善法,有罪無罪,若劣若勝,若黑若白,并廣分別緣生法中,皆能如實思擇觀察,如是等類所有精進,名為智分。若依靜慮修習慈等四種無量,如是等類所有靜慮,名為福分。若依靜慮,能修如前精進中說蘊善巧等,如是等類所有靜慮,名為智分。」
願施:《解深密經》卷4云:「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:世尊!如是六種所應學事,幾是福德資糧所攝,幾是智慧資糧所攝?佛告觀自在菩薩曰:善男子!若增上戒學所攝者,是名福德資糧所攝,若增上慧學所攝者,是名智慧資糧所攝。我說精進、靜慮二種,遍於一切。」
窺基:所修勝行,復有自利、利他二種,即是隨意樂力所為之一切諸功德等,皆通自、他二利。
窺基:依別相說,六波羅蜜,菩提分等,皆是自利行攝,「等」者,等取禪支、十八不共法、三十二相、八十隨好等。四種攝事,四無量等,皆是利他行攝,「等」者,等取神通、大悲、三不護、三念住等。瑜伽論第四十三卷亦說,六度唯自利,四攝是利他。菩提分法,謂四念住、四正斷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覺支、八聖道支,總共三十七種。四種攝事,是說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。四無量,謂慈、悲、喜、捨。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9云:「菩薩始從勝解行地,乃至最後到究竟地,於此一切菩薩地中,當知略有四菩薩行。何等為四?一者,波羅蜜多行,二者,菩提分法行,三者,神通行,四者,成熟有情行。」彼論又云:「當知如是三十二種大丈夫相、八十隨好,菩薩若在種性地中,唯有種子依身而住(基按:由此明知種姓住未入初阿僧祇劫)。菩薩若在勝解行地,始能修彼能得方便。菩薩若在清淨增上意樂地中,乃名為得。菩薩若在諸餘上地,如是相好轉勝清淨。若在如來到究竟地,當知相好善淨無上。」彼論又云「如是諸相及諸隨好,若諸菩薩始入淨勝意樂地時,已得異熟,從此已上諸相隨好,展轉獲得殊勝清淨,當知乃至坐菩提座,方乃證得其餘所有四一切種妙清淨等不共佛法,善淨圓滿。若下劣者,先菩薩時,亦已成就。始從清淨勝意樂地,一切所有菩提資糧,無有差別,能感一切相及隨好。又此一切菩提資糧,略有二種,謂去菩提若遠、若近,此中遠者,謂未獲得諸相隨好異熟果時,所言近者,謂初獲得諸相隨好異熟果時,或從此上展轉獲得殊勝清淨。」依此等文,故知初阿僧祇劫中,修一切菩薩行,一切菩提分法雖少分得,然而未名為證,以未得無漏故,未名得諸相隨好異熟果,以未得殊勝清淨故。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3云:「如是已說多種施戒,廣說乃至最後同事,其中所有波羅蜜多,能自成熟一切佛法,所有攝事,能成熟他一切有情。」
窺基:如是一切自、他利行,皆是此位所修勝行。
窺基:此文總說,資糧位中修勝行時,能由三事練磨其心。練謂陶練,磨謂磨瑩,「練磨」即是修治之義。
一、聞無上正等菩提廣大深遠,心便退屈,引他已證大菩提者,練磨自心,勇猛不退。二、聞施等波羅蜜多甚難可修,心便退屈,省己意樂能修施等,練磨自心,勇猛不退。三、聞諸佛圓滿轉依極難可證,心便退屈,引他麤善況己妙因,練磨自心,勇猛不退。由斯三事,練磨其心,堅固熾然,修諸勝行。
窺基:此文別解三事練磨。第一,於廣深之退屈,練磨自心,文易可解。此中言「廣大深遠」者,廣者無邊,大者無上,深者難測,遠者時長。第二,於難修之退屈,練磨自心,文易可解。第三、於難證之退屈,練磨自心,此中言「引他麤善」者,即是諸有障善,名為麤善,彼行施等麤善,於命終後,便有一切可愛自體圓滿而生,我有妙善無障礙善,云何不得一切圓滿?圓滿佛果,即是圓滿轉依,以深妙故,功德備故,所以諸佛轉依極難可證。《攝大乘論本》卷2云:「由何能入?由善根力所住持故,謂三種相練磨心故,斷四處故,緣法義境,止觀恒常,殷重加行,無放逸故。」文中說因位中,有三事練磨心,無性、世親《攝大乘論釋》第六卷皆有廣解,義同此論。攝論中言「斷四處」者,即是一、離二乘作意,二、於諸疑離疑,三、離所聞思我、我所執,四、斷除分別。言「緣法義境」者,即是緣似法、似義等。
智周:言緣法義境者,法謂能詮文、名、句,義即所詮,故無性云「似文似義」。此境似外相轉,實唯在內,以有似無,內似外故。
願施:攝論中言「斷四處」者,《攝大乘論本》卷2云:「由離聲聞、獨覺作意,斷作意故。由於大乘諸疑離疑,以能永斷異慧、疑故。由離所聞所思法中我、我所執,斷法執故。由於現前現住、安立一切相中,無所作意,無所分別,斷分別故。」無性《攝大乘論釋》卷6釋云:「今當顯示斷除四處,斷作意故者,斷除二乘分引作意。以能永斷異慧、疑故者,謂於大乘甚深廣大,不起異慧顛倒及疑。斷法執故者,謂於所聞所思法中,能永斷除我、我所執,謂我能聞,我能思覺,我所聽聞,我所思義,如是執著,一切皆無,於其勝義,證現觀故。斷分別故者,謂於現前任運而轉色等現住,及作功用諸骨鎖等淨定安立,一切所緣諸境界相,作意分別悉能永斷,乃至一切諸佛菩薩波羅蜜多,如是等相執著分別,悉能永離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