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五心義略記》卷1:「問:六釋中何?答:持業釋,以率爾等即是心故。」
2、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善不善轉者,此明依意引力,方成善惡也。五識率爾雖引生意,而五等流,但依意力方成善惡,故云善不善轉。」
3、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初三心者,同無記性,故云性類同,此且依未轉依位中容境說,若強勝境,竝通三性。」
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不串習者,未曾受境,設雖曾受,未得解者,皆名不串。」
5、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總說率爾,有其三種,謂五識率爾、俱意率爾、獨意率爾。」
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未知何境至起決定者,既言未知善惡,次起尋求決定,理應知善知惡。若爾,應名染淨心,何名決定?答:此但知染淨,而心未起染淨,故亦無失。」
7、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取正因等相者,伽第三云:『邪、正、俱相違行因相,由思了別。』謂邪、正等行即身語業,此行之因即善惡境,由了此境相故,思作諸業,起善惡等事,故言取正因等相。」
8、《五心義略記》卷1:「問:一剎那中可說具故,意何?答:緣第八見執我我,一剎那心以義說三,任運緣我故決定,即是有覆性,名染淨心,即是前染淨之類故,名等流心。」
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有新舊至可具足故者,由於三界生前後別,總合而言具足四心,初生界時有率爾故,約剎那說,但有三心,於境無疑,名為決定,是無記性,名為染淨,是前類故,即名等流。」
《五心義略記》卷1:「境有新舊,意云,若率爾遇新境,於其上所起決定等三心,是新境也。」
助解,境有新舊,故有率爾心與決定心;前後同性之心相望,故說有染淨心和等流心。
10、《五心義略記》卷1:「初見道云初轉依位也。何故此位有率爾心?答:無始也來,唯緣八見,今無漏智起,初時新得真如境故,起率爾心。」
1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二念義合說有四心者,初無漏一念分三,前三後一,合成四心。」
1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或第二時至心等流故者,此約初念即具四心,是前有漏等流故。問:漏無漏別,何名等流?答:同緣於事,所觀亦同,名等流也。」
章文之意,或初念中有二時,第一時心是前所起心等流故,為等流心;第二時更起淨識,今創墮境有率爾故,此心亦是決定心、染淨心,故說「初念即是此之四心」。前言,是以二念義合說有四心;此言,是以初念具有二時,二時義合說有四心。
1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因中五無第四染淨者,唯尋求等即合有四,且約一邊,此義非正,下文正義具有五心。此師意說,第六染淨唯一剎那,由此不能引五染淨,尋求等相續不為例。」
14、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此師意者,瑜伽既云前三心中,初是五識,二在意識;又言等流心時方有眼等,故知如文唯有二心。」
15、《五心義略記》卷1:「章,今且依至易識境說,解云,此第二正義師會第三師證文也。」
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於一中容至易識境說者,此意說中容易識之境,可唯二別。」
1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何因不許至數數尋求者,此前師證有尋求,尋求不了,數數尋求,立理也。次引唯識云任運決定、不假尋求者,此證得有決定、染淨、等流也,說相續故。」
17、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若自在位、已串習境,未必尋求,然後決定。翻此准知,若未自在位、未串習境,其五識中,無唯率爾不起尋求,故知五識具有五心。」
18、一念有九十剎那,《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》卷1:「九十剎那為一念,一念中一剎那,經九百生滅。」又《摩訶僧祇律》卷17:「須臾者,二十念名一瞬頃,二十瞬頃名一彈指,二十彈指名一羅豫,二十羅豫名一須臾。」故知,一彈指間有四百念,以現今時間單位來計,一彈指約為一秒,則一剎那約為1⁄36000秒。又一須臾約為四百彈指,即相當於四百秒。
1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說率爾通多念起者,數數觀境不涉五識,不與欲俱,故唯率爾,得許多念。」此師說意識率爾心通多念起,不說五識率爾心。
2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尋求未知者,此說未知已來,許多尋求也。言雖知未起染淨心者,雖知謂決定也,未起染淨已來,證有多也。」此意,尋求、決定皆許多剎那相續。
2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多念相續以難生故者,謂五識染淨必由他引,故曰難生。生既許難,滅應非易,故多相續也。恐明餘識,故次釋云此依五識。」
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此依五識為等流心者,即依五識染淨心,引生自等流心也。」
22、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瑜伽第三卷云:『又一剎那五識生已,從此無間必意識生。』言五識者,不唯率爾,文不簡故,故知五識等流亦唯剎那。今指彼文,故云如前引說。」
23、《成唯識論》卷4:「若增盛境相續現前,逼奪身心不能暫捨,時五識身理必相續,如熱地獄、戲忘天等。」
24、此中二義,一云率爾許有多念,二云率爾心唯一念,其所持理及與會文,皆如《五心義略記》中說。
25、八識之中,互相對望,自謂自識,他謂他識,亂謂雜亂。
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問:何故有自亂心不亂,無他亂心不亂,有他亂自不亂,無自亂他不亂?解云,他亂心不亂,當於他亂自不亂,又自亂他不亂,當於自亂心不亂,故不別說。」
26、自他俱不亂者,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自識五心次第續起,他識中間無奪而起,故云自他俱不亂。」
《五心義略記》卷1:「平備云,前起識之五心,云自也,後起識五心,云他也;前後二識五心之次,各各不亂,而五心生,云俱不亂也。」
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自他俱不亂者,說五識自他五心皆不相亂,不說意識,以必有故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3:「又一剎那五識身生已,從此無間必意識生,從此無間或時散亂,或耳識生,或五識身中隨一識生。若不散亂,必定意識中第二決定心生。由此尋求、決定二意識故,分別境界。又由二種因故,或染污,或善法生,謂分別故,又先所引故。意識中所有,由二種因,在五識者,唯由先所引故。所以者何?由染污及善意識力所引故,從此無間於眼等識中,染污及善法生,不由分別,彼無分別故。由此道理,說眼等識隨意識轉。」
27、自亂心不亂者,《五心義略記》卷1:「自識之體常遇諸境雖亂,五心前後專不相亂也。
28、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或即起決定者,先率爾後,若未久尋,還起尋求引生決定,若久尋已,不起尋求,即起決定,故云或即起決定。」
2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等流心多者,初率爾心,據境名多,後等流心,多心相續名多。」
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有率爾、尋求心多,等流少者,五識同時各遇異境,發初二心,未起餘心,于時眼識忽遇新境,即起率爾乃至等流,此時名為率爾、尋求心多,等流心少。或有率爾、尋求少,等流心多者,五識同時各遇新境,起率爾心乃至染淨,未起等流,以許五識染淨多念故。時一眼識更遇新境,起率爾心乃至等流,即眼識同時意識染淨,引起眼識等流及前四識等流,於此時中,合有眼識率爾、尋求二心,及今所引六識等流,故云初二心少、等流心多。此今所引六識等流,依前五識俱起意識染淨勢力之所引生,故云依前前染淨勢力引生故。」
30、《五心義略記》卷2:「佛果位之中,唯有四心,除尋求心也,此八識四心俱起無失,一念具故,不論多少也。」
31、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一念不續故者,尋求以去多得相續,若餘緣奪,或亦一念,故云一念不續故。無唯尋求不起率爾者,此約遇新境,若遇新境起尋求時,必先起率爾,然後尋求。若遇舊境,有唯尋求,不起率爾。」
3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非所餘識者,非一切識有率爾已即有尋求,第七、八雖有率爾無尋求故,即第七、八等名之為餘。」
《瑜伽》說故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3:「又一剎那五識身生已,從此無間必意識生。」此中意識即尋求心。
3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成唯識說至故但有四者,此據緣理,名為任運。於藥病等,八地已上猶未善故,可起尋求。」
3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三乘通論無漏具五者,菩薩有四,二乘無漏後得聽法有尋思,故作此說。然理實者,唯依大乘,亦得具五,七地已前,後得聽法,亦有尋求,八地已上,未善藥病,亦有尋求。章,義別說有者,非於一境得有五心,尋求、決定兩相違故,於剎那滅多境決定、不決定,別合而言之可有五。或云,但總了境義分尋求,以解境故名決定也。」
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即諸剎那義等者,無漏位中一向是善,無有三性轉易之義,不說五心,但諸剎那義別說有,非前後起。」
35、《五心義略記》卷2:「問:初轉依等者心何?答:上八識有無門中辨之故。」
3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中容無亂境者,謂如眼識,境非強盛,無四識間雜生,名中容無亂,非遮第六,許續生故。章,及得自在,一切多善者。第八唯無記,第七不定,非總是善,故言多。」
一切多善者,《五心義略記》卷2:「初地已去者,五識之中尚有不善,八地已去,或時有無記五識故,唯佛色心是道諦故。准此應言,一切善者,無漏五識等心也,言多善者,約十地位,小分通餘心故。今一切善及以多善合說,故云一切多善也。」
37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既許一識至為無間生等者,謂自他識能互相引自他心,無間而生,非自他識為無間緣,名為無間。」
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其義決定者,多識引生一識,一識引生多識,互為無間起,故言為無間生,不取等無間緣,不齊等故。今云無間者,若約剎那論,即後起無間也,若親相生論,是同時無間也。識即如是,諸心亦爾,故云多率爾引生一識尋求心起等。」
許一識一心得多識、心引者,此句意謂,許一識得多識引,許一心得多心引。一心得多心引者,如前文云「故多率爾引生一識尋求心起」。
38、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諸識一念得具五心等者,即一念中,眼識率爾,耳識尋求,鼻識決定,舌識染淨,身識等流,俱時而生,眼境新遇,餘皆舊境。爾時意識為名何心?隨偏增名,或皆得名,謂緣眼境,名率爾墮,乃至緣觸,名等流心。如果位中一念具四,此亦如是。所以爾者,境有新舊、引生別故。」此是約總作解,故舉五識一念總具五心為例。其別解者,第七、八識一念得具四心,無尋求心;第六識一念得具五心者,由此《法苑義鏡》中所舉例即得,以是五俱意識故。五識中一一識一念得具五心者,以境有新舊故,創緣新境有率爾、尋求心;第六識引生五識染、淨性心有別故,故有染淨心,故五識中一一識,一念得具五心。
《五心義略記》卷2:「問:五識一念具五心何?答:眼識遇新古境,一念而起率爾乃至等流心,謂眼見象、馬、牛、羊四舊境時,於象起尋求,於馬起決定,於牛起染淨心,於羊起等流,忽龍新境出現,亦起率爾,故一念中得具五心也。餘識准知。」
39、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有義,無為之法不墮三世,故云非世。既自在滿,何不緣真?故云緣非世境。」
4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本質境至非世境轉者,今言行相,非謂見相,當情執我之相,名非世故。」
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本質及影唯是現境,行相者,所執我相也。非世境有二,若未轉位所執實我,名非世境,若已轉位無我之理,名非世境。」
《五心義略記》卷2:「素云,本識見分,七本質故,量現在,以有體故。當情執我行解相狀,名非世境,以無體故。」
4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緣非世者,即是無為,彼緣龜毛亦名非世,本無體故。」
42、《五心義略記》卷2:「問:何故非現量,但比、非量?答:不作證解,故非現量也。或時顛倒取,故非量攝。或時比知比度,故比量攝也。」
43、《五心義略記》卷2:「問:行相亦作世非世解者意何?答:從實我之解,緣三世,又緣無法是非世境故。」
44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3:「又意識任運散亂,緣不串習境時,無欲等生,爾時意識名率爾墮心,唯緣過去境。五識無間所生意識,或尋求、或決定,唯應說緣現在境,若此即緣彼境生。」
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瑜伽論說至多分緣故者,前言獨頭緣三世者,約長時言,此瑜伽文據剎那說,但緣前念五識境故。」
《五心義略記》卷2:「此會違也。清素云,前言獨頭散意緣三世者,約於多時非量等說。此瑜伽中據剎那說,一念之中,獨頭散意亦能緣前五識之境,名緣過去,意多能緣五識境故。」
45、性尚不同者,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五心之中,若率爾位,或有異性,如定中聞聲等,或有同性,如餘散率爾等;若尋求等二位,同無記性;四、五兩位,竝通三性,今總顯之,故云性尚不同。」
46、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堅執、比度等者,比、非量也。汎爾緣瓶亦是非量,非必堅執,今約多分對比度義,名堅執耳。」
47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五俱意至及非量攝者,與五同時緣十八界,同緣五境,現量所收;緣於眼等,比量所攝;非稱境知,非量所攝。即一剎那意通三量,量謂能緣識之功能,如一眼識尚有多能,此亦何失。」
4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剎那論之,緣過去境者,一行之事雖緒究竟,有為之法剎那過去,今約緣此,名緣過去。言緣現者,據究竟也。問:獨頭意識如何得有緣現在義?與未來復有何別?答:不作過、未行解之心,直於所緣而作行解,名現在。作過、未解等,更思。」
49、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染淨亦爾者,如其五後尋求、決定,五後意識染淨亦爾。若約剎那,名緣過去,若約事竟,名緣現在,故云染淨亦爾。若爾何故論說三心,不說染淨?初三性同,故論偏說。」
《五心義略記》卷2:「平備云,三心者,率爾等也,即上文云五識無間者,此率爾也,次云所生意識尋求、決定,名三心也。此三心同無記性故,論偏舉說耳,實亦有染淨、等流心也。」
50、《五心義略記》卷2:「問:因無漏心有希望故者意何?答:十地因位有尋求心故,尋求心通無漏也。」
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或說尋伺等者,尋伺通無漏中有二師說,一云,尋伺於五法中唯分別攝,唯有漏故,大論第五云『諸尋伺皆分別,有分別非尋伺』故。第二師云,對法第十及十地論第一等說『正思惟是語言因』,故知尋通無漏;尋既爾,伺亦然。今云設不通無漏者,當第一師義。」
5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一一心中亦緣三界者,既五一一緣三界,故三界有。章,別識類者,隨其諸識通三界五心,依彼闕具不定,思之可知。」
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三界諸心別識類者,隨應可俱者,眼、耳、身識,二界二地;鼻、舌兩識,一界一地;六、七、八三識,通三界九地,所具諸心隨應可俱。」
52、《五心義略記》卷2:「平備云,隨彼意識彼心所攝者,五識五心隨彼意識五心等所攝故,正取意識五心以為教體,於理不違。」
《法苑義鏡》卷1:「隨彼意識彼心所攝者,由此文證,五識尋求是位尋求,非體尋求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