蘊、界、處義,五門分別,一、辨名,二、出體,三、廢立,四、百法相攝,五、十性等分別。
釋名者,初釋新舊名,後釋義名。梵云塞建陀,唐言蘊,舊譯名陰,此陰是蔭覆義,若言蔭者,梵本應云鉢羅婆陀,陰陽之陰也。近代諸師競作異釋,或云淡聚,名淡陰,此釋不然,然依醫方說淡飲,不言陰,更有異釋不能具述。若言陰氣是萬物所藏,即是聚義,借喻為名,粗可通途,然非正目。今名蘊,或翻為眾,故《法華》云「五眾之生滅」,此亦不然,若言眾者,梵本應云僧伽。或翻為聚,此亦不然,若言聚者,梵本應云曷羅陀。又言處者,梵云阿野怛那,舊翻為入,此亦不然,若言入者,梵云鉢羅吠舍。舊經亦有譯為處者,如空無邊處等、阿練若處,竝與今同。梵云馱都,唐云界,有譯為持,偏據一義,非盡理也。
釋義名者,《俱舍》云:「聚、生門、種族,是蘊、處、界義。」蘊是聚義,可聚十一種義故1。《中邊》云:「非一及總略、分段義名蘊。」彼論釋云:「一、非一義,如契經云:『諸所有色、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、若內、若外、若麁、若細、若劣、若勝、若遠、若近,如是一切略為一聚,說名色蘊。』由此聚義,蘊義得成。 (《俱舍》釋云:「於此經中,無常已滅名過去,若未已生名未來,已生未謝名現在,自身名內,所餘名外,或約處辨,有對名麁,無對名細,苦集染污名劣,不染名勝,去來名遠,現在名近,乃至識蘊當知亦然。」)二、總略義,如經言『如是一切略為總聚』。三、分段義,如經言『說名色蘊等,各別安立色蘊等相故』。由斯聚義,蘊義得成。」
《俱舍》云:「和合聚義是蘊義。」此依內明釋。二云:「荷負重擔義,如世間說肩名蘊,物所聚故。」此依俗釋。三云:「可分段義是蘊義故,世間有言:汝三蘊還,我當與汝。」此依聲論釋。案:《俱舍》三解,與《中邊》「非一及總略、分段義名蘊」,其意同也。又釋蘊有二義,一是聚義,二是滅義,故《毘曇》云:「陰是聚義。」
舊云十二入者,是殺義。今云處者,是出生義,出生六識之門處故。十八界者,《俱舍》云「種族義是界義」,大乘釋名「種子義名界」。故《中邊》云:「非一及總略、分段義名蘊,能所取彼取,種子義名界,能受所了境,用門義名處。」
二、辨體者,其五蘊性唯是有為,以積聚故。《俱舍》論云:「蘊不攝無為,義不相應故。」又《毘曇》云:「陰是死法,唯攝有為。」三性之中依他性,談有法故非遍計所執,通無漏故亦圓成實。五法之內,體即前四,唯除如如。十二處,十八界,通以有為無為為體,總攝五法及以二性,除遍計所執性,以無體故。2
三、廢立者,有二門,(一)總廢立三科,(二)別廢立五、十二等。總者,《俱舍》云:「愚、根、樂三故,說蘊、處、界三。」彼自釋云:「或愚心所總執為我,或唯愚色,或愚色、心。又根亦有三,謂利、中、鈍,樂亦三種,謂樂略、中及廣文故,如其次第,世尊說為蘊、處、界三。」《瑜伽》第九廢立離合三科,頌云:「隨增說我事,為依此所行,生、持、分廣略,無別根、所緣。」釋此頌文3,下自當悉。以上總廢立訖。
(二)別廢立者,隨增說我事者,廢立五蘊也。《對法》云:「何因蘊唯有五?顯五種我事故,謂身具我事、受用我事、言說我事、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、彼所依止我自體事,如其次第配釋五蘊,不減不增。」又《俱舍》云:「隨麁、染、器等,界別次第立。」此亦是廢立,亦是次第先後。論云:「色有對故,諸蘊中麁,無色中麁,唯受行相,故世間說我手痛言,待二想麁。男女等想易了知故,行麁過識,貪、瞋等行相易了知故。識最為細,總取境相難分別故。或從無始生死已來,男女於色更相愛樂,此由耽著樂受味故,耽愛復從倒想生故,此倒想生由煩惱故,如是煩惱依識而生,此及前三皆染污識,由此隨染立蘊次第。或色如器,受類飲食,想同助味,行似厨人,識喻食者,故隨器等立蘊次第。或隨界別立蘊次第,謂欲界中有諸妙欲,色相顯了,色界靜慮有勝喜等,受相顯了,三無色中取空等相,想相顯了,第一有中思為最勝,行相顯了,此即識住,識住其中,顯似世間田種次第,是故諸蘊次第如是。由此五蘊無增減過,處、界次第,頌云:『前五境唯現,四境唯所造,餘用遠、速,明,或隨處次第。』」恐繁不能別釋4。
依《對法論》第一廢立十八界云「由身、具等能持過、現六行受用性故5」,釋云:「身者謂內六根,具者謂外六境,過、現六行受用性者,謂六識。能持者,謂六根、境能持六識,所依、緣故。過、現六識能持受用,不捨自相故。當知十八,以能持義故說名界。問:何因處唯十二?答:唯由身、具能與未來六行受用為生長門故。所言唯者,簡六識也6。」
第四,以蘊處界與百法相攝。於色蘊中,攝十一種色,受蘊攝遍行中受數,想蘊攝遍行中想數,行蘊攝相應心所四十九法,及攝不相應行二十四法,合七十三法,識蘊唯攝心法八種。總攝九十四法,唯除六無為,故《俱舍》云:「蘊不攝無為,義不相應故。」十二處攝者,內五處、外五處攝十種色,意處攝八識,法處攝四類法,所謂色法,法處所攝色有五種是,相應法有五十一,不相應法二十四,無為法有六,合有八十六法。十八界攝者,唯開意處立六識界,餘竝與處同。
第五,十種蘊等分別,雖無一處具說,總究諸論,亦可具立。一、無漏善蘊,二、加行善蘊,三、生得善蘊,四、不善蘊,五、有覆無記蘊,六、異熟無記蘊,七、威儀無記蘊,八、工巧無記蘊,九、變化無記蘊,十、自性無記蘊。
一、無漏色蘊,有說,唯有定所生色,色蘊少分,無五根等,正義皆具,《涅槃經》言「捨無常色,獲得常色」等,《勝鬘經》云「如來妙色身」,《佛地經》言「有五種法攝大覺地」7,《唯識》第十、《佛地論》云「如來功德,蘊、處,界攝」,如是等文,誠證非一,不能煩引,下皆准知。故五蘊法皆通無漏也。於百法總有七十法通無漏,第一心法,八識是識蘊性。第二心所法,有二十三通無漏,謂遍行五、別境五、善十一、不定二謂尋、伺。第三色法,有十一,謂五根、五境、及法處攝聖所愛戒并定自在所生色。不相應行,取二十二,除無想定、無想事,除異生性,取非得,若取異生性,唯有漏8。第五無為,有六,竝唯無漏,以依真如假立故,《對法》云「空、非擇滅,勝義無記」者,亦隨轉門。
二、加行善五蘊,有五十二法。心有六,除七、八識,因中唯無記故,至轉依位便無漏故。第二心所有法,有二十五,遍行、別境各五,善有十一,不定有四。第三色法,有三,以色、聲二表,加行善心發故,及定共戒并一分散無表,是加行善故。第四不相應行法,有十八法,除命根、同分、無想天并名、句、文身。《對法》云:「五蘊一分是善。」又云:「加行善者,謂依止善丈夫,聽聞正法,修習淨善法隨法行。」五十四云威德定色亦通有漏9。此等總說因聞慧等所發身、語、定境色等為色蘊性,故通五蘊。
三、生得善五蘊,總四十九法為性。色蘊中三,謂色、聲表、并法處散無表一分。心所法二十四,遍行、別境、善十,除輕安,及四不定。不相應十六,除命根、同分、三無心及與名、句、文身。識蘊中取六識,除七、八識。故《對法》云:「生得善者,即前所說發起善身、語等,由先串習感得如是報,乃至廣說與信等俱任運起故。」此意即說,宿習為因,生得善心所發身、語為色蘊性。
四、不善五蘊者,以六十五法為性,色蘊唯三,謂色、聲二表、并法處不律儀無表。心所法中四十,遍行、別境、并煩惱六、隨煩惱二十、不定四。識蘊中取六識,除七、八二識。不相應中取十六,謂得、非得、四相并後十10。
五、有覆無記五蘊,有五十四法。色蘊唯二,謂身、語表,梵於釋子執手行誑故。心法有七,除第八識,餘七通有覆故。心所有法二十九,謂遍行、別境、及根本煩惱五,除瞋,隨惑有十一,除忿等七及無慚、無愧二11,不定中取三,唯除悔。不相應法取十六,謂得、非得、四相及後十。《對法》第四云:「若欲界繫分別煩惱、隨煩惱,是不善,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發惡行者,亦是不善,所餘皆是有覆無記故12。」五蘊一分是有覆性,不善五蘊准知。
六、異熟無記五蘊。色蘊有十,謂五根、境,唯除法處色,彼非異熟故。《對法》云八界八處是無記者,約全分說。今取色、聲,據容有說,聲通異熟,依〈菩薩地〉「常行愛語、如語、諦語故,感得大士梵音聲相13」,同餘相好通異熟故。聲屬第三、第五轉者,隨轉小乘聲非異熟。故色蘊十皆通異熟。心法通七識,唯除末那。心所有法取十一,謂遍行、別境、并不定中取眠除餘三。不相應法取二十二,唯除二定。
七、威儀路五蘊者,《對法》云「謂懷非染非淨心所發威儀路」,有三十九法。色蘊中有四,謂色、香、味、觸。心法中有五,謂意識緣、發威儀,眼、鼻、舌、身四識緣威儀,以聲非威儀故,不說耳識。若第八識,緣四塵故,得名緣威儀,薩婆多更立似威儀心,即總有六識,為威儀路識蘊也。心所有法有十四,遍行五、別境五及不定四。不相應法有十六,謂得、非得、四相及後十。
八、工巧處五蘊者,《對法》云:「謂懷非染非淨心所起工巧處,是無記性法。」有四十二法。色蘊中有五,身工巧四塵性,語工巧即是聲。心法取七識,唯除末那。發工巧,第六意識,緣工巧,五識及第八。心所有法取十四,遍行、別境及不定四。不相應取十六,得、非得、四相并後十。
九、變化無記五蘊者,《瑜伽》第三說:「變化有二,一、善,二、無記。」說定境色亦通無漏。五十三說:「若依勝定,於一切色皆得自在,諸定加行令現在前。」九十八說:「神通不能變化四事,謂根等14。」由此但有法處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五為色蘊性。若為利樂,便是善性,初二門攝15。《瑜伽》雖說欲界亦有諸變化,此通二性。生得變化非是通果,設無記者,異熟生攝。此變化蘊有三十五法,色蘊取五塵,兼取法處色。心法唯取一,謂第六意識。心所有法有十二,謂遍行、別境并不定中尋、伺。不相應行有十六,得、非得、四相并後十。
十、自性無記五蘊,有三十八法。色蘊中有五塵,即外器世界,及長養五,既非四無記,是故名自性。心法唯取二,謂第六、七兩識。心所法有十,謂遍行、別境,二乘起法執不障彼果,故非染污,是自性無記。不相應行有十六,准前應知。依《瑜伽》第三說無記有四,無此自性。《唯識》亦說「法執不障二乘故,異熟生攝16」。准《瑜伽》六十六說無記有五,初四如前,更加第五自性無記。謂諸色根是長養者,外諸色處非異熟等之所攝者,皆名自性無記,除善、染色處、聲處17。案:此文唯說色蘊是自性無記性,不說四蘊通自性無記。今解四蘊亦通自性,如二乘等所起法執,是異熟生,亦名自性。然異熟生有二種,一是業感,二是從生,所以〈本地〉第三說四無記,已攝自性盡。六十六中開第五者,以從生者體非異熟,立為自性。前後二文不相乖返,故五蘊法竝通自性,諸師於此闕而不論,後學之徒遂無憑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