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師地論註釋 - 卷四十九註釋


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2云:「地品第三,第三持之第三品也。前明利生,後明勝位,依分差別菩薩位階,依之如地,故言地品。又我德成處,堪能受生,故名為地。」
2、墮在第三決定中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6云:「又諸菩薩,略有三種墮於決定。何等為三?一者安住種性墮於決定,二者發菩提心墮於決定,三者不虛修行墮於決定。(中略)不虛修行墮決定者,謂諸菩薩已得自在,普於一切利有情行,如其所欲,隨所造修,終無空過。於此三種墮決定中,依於最後墮決定位,諸佛如來,授諸菩薩墮決定記。」

3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2云:「論云一切有情諸惡趣業,以淨意樂,悉願自身代彼領受者,淨意樂有二種,一、無漏,謂入地上;二、勝故名淨,即此地前者是。」

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2云:「如前住品所說信等,能淨修治諸住十法者,此牒前也。『今於』已下,明起後也。安立能治所治者,是一章門,略義者,第二章門,次第者,第三章門。後依此三,解釋可知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9云:「如前住品所說信等,能淨修治諸住十法等者,前說十法,所謂淨信、悲、慈、惠捨、無有厭倦、善知諸論、善解世間、修習慚愧、堅力持性、供養如來,與此正同。然彼修治唯說地上,今於此中偏說地前,由是說義有差別。如下安立所治能治、略義、次第,皆約種姓地、勝解行地為論,不通所餘一切上地,由彼上地於前住品已釋其相,是故略不具說。」

5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2云:「上明地品學所依位,雖有依位,行何行法,故次辨之。此中廣明,名為行品。」
6、十二行相方便善巧及五種大願者,如前第四十五卷中所說。
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2云:「論云應知此中施等十法,經三大劫阿僧祇耶,長時修習乃圓證故等者,此中有三到彼岸,一、時到彼岸,謂三大劫;二、體到彼岸,謂知如,在因染故未顯,在果明顯故,名到彼岸;三、菩提到彼岸,二乘名因,不圓果,大菩提名果,到彼岸。」

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2云:「論云當知所餘波羅蜜多,即此所攝者,如相續解脫經中行別相攝,方便度是前三伴,願度是精進伴,力度是定伴,智度是慧伴。若依地經,後之四種度,通伴前六,即前六中,善巧攝生,名方便度;能增上進,名之願度;魔法不動,名為力度;差別異知,說名智度。即前六攝,不須別論。據實如地經、相續解脫經,據義增勝為論也。」

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9云:「資糧、自性、眷屬、守護者,謂施波羅蜜多是戒資糧,戒波羅蜜多是戒自性,忍波羅蜜多是戒眷屬,精進波羅蜜多是戒守護。如是次第,圓滿戒學應知。」
1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2云:「依地行因,行因既圓,大劫勤功,須有果遂,得果成滿,求遂本心,建立所成,名建立品。此乃第三持之第五品也。」

1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2云:「頂上烏瑟膩沙者,是重頂骨。如來冠髮中有重頂骨,存其梵音,名烏瑟膩沙。」
1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9云:「四一切種妙清淨等不共佛法等者,謂一切種所依清淨、一切種所緣清淨、一切種心清淨、一切種智清淨,是名四一切種清淨。等言,等取十力等不共佛法。此中義顯,相好及餘一切不共佛法,於佛果位,說名善淨圓滿。」

13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2云:「謂去菩提若遠若近者,謂未得相好名遠,即住地前,若得相好名近,謂得入地以上。何以得知者?即次前辨入淨勝意樂地,諸相隨好,已得異熟,故知地前不得實報相好。」
1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9云:「於離殺等五種學處等者,聲聞地說:阿羅漢苾芻諸漏永盡,不能習近五種處所。一者、不能故思殺害諸眾生命,二者、不能不與而取,三者、不能行非梵行習婬欲法,四者、不能知而妄語,五者、不能貯蓄受用諸欲資具(陵本三十四卷)。此亦名為永斷五支。此五處所,名離殺等五種學處。受謂攝受,護謂防護。」

1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9云:「四種善修事業者,謂諸菩薩,於六波羅蜜多決定修作、委悉修作、恆常修作、無罪修作,是名四種善修事業。如分品釋應知(陵本四十七卷)。」
1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2云:「言大法螺相者,前三十二相中無法螺相,法螺相者,即是如來咽喉中霜佉四大,其形如螺,從此發聲遍無邊界」

1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2云:「論解四清淨中,第一所依淨者,此中兼取諸煩惱品習氣,於自所依無餘永滅,如對法第十四,唯有取住捨,無前永滅習氣等,即此菩薩地解功德品中,文同對法,此有何意?此中據攝法周,彼中據有為淨,不取無為淨,據實通有、無為。」
1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2云:「增語是名,謂諸如來有是梵名,說名為梵。最初轉,從此已後,餘復為餘已下,展轉化導遍諸有情,此解輪義。」

1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2云:「云自利行滿,即上涅槃、大、仙尊位、自知;利他圓滿,即上轉梵輪,以能顯發辨了、施設開示;二利圓滿不共,故名大眾中正師子吼。」
20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35云:「云何名為四種法受?或有法受,現在受樂,於當來世受苦異熟;或有法受,現在受苦,於當來世受樂異熟;或有法受,現在受樂,於當來世受樂異熟;或有法受,現在受苦,於當來世受苦異熟。此四廣辨,如經應知。」

2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2云:「若隨彼彼乃至名等持、至者,等持色類差別有十一,等至有六,廣說如三摩呬多地。」
2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2云:「論解靜慮、解脫,雜染有二種,清淨有四種,與上相違,應知其相者,與雜染二種相違也,雜染二種中各有二故。初染二者,一、無巧加行,二、諸蓋現前;第二染二者,一、自地煩惱纏,二、自地隨眠。此謂有因,有此二染障,如來得清淨時,有四種清淨,翻前應知。」

2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2云:「貪等行差別有八萬四千,今說大數,故言八十千,舊論云八萬四千行。」
2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2云:「若即如是諸趣入門,乃至如迦羅摩經等廣說者,此明遍趣行力所知有四,一、知歸趣順觀行,二、知罪福不動業趣五趣之行,三、知朋黨各各趣順相違見行,四、知餘一切品類差別此世他世無罪趣行,謂知三乘及不定性,於三世中起趣涅槃無罪之行。」

25、八言說句、六種略行者,《瑜伽論記》卷12云:「景云,言說所詮,廣即無量,略有六行,於八言說中,後三合一,同是壽量,故但有六。」
2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2云:「言若言說行所有行相者,即是所說六種略行。若言說句所有標說者,即是八言說句。及即於此隨起憶念者,正明宿住隨念力知。」

2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2云:「此中靜慮說名天住,乃至名為天眼者,所修得眼,從彼靜慮,亦名為天,故名天眼。三藏云,光明故名天,天是光明義。」
2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9云:「於其人中所有名字等者,謂於人中說名肉眼,彼所行境有明、無障,乃可現前。天眼不爾,有障無障,若明若闇,若近若遠,皆可現前,由是說言皆不相似。」

2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9云:「所有壞戒及彼等起等者,所受先壞,是名壞戒。由貪瞋癡為因緣故,能起身語不善業思,名彼等起。成就十種不善業道,名身語意三種惡行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12云:「所有壞戒者,身語惡行。及彼等起者,意惡行也。」
3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2云:「及住彼意異品類者所成邪見等者,及住外道異品類者所成邪見,誹謗賢聖。」
3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2云:「為欲開示有情令生落迦想,故經中說墮險惡趣。為欲開示自性體事等者,為正開示地獄體事,故經復須說那落迦也。」

3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9云:「若由此生等者,前說邪見、業及法受,名由此生。墮險惡趣,受苦異熟,名得生已,受諸苦惱。於惡趣中,觸諸苦觸,長時種種猛利無間受諸苦惱平等出現,名受苦已,復起所餘自業所作種種眾苦。如是一切黑品因果等相,皆由前說諸差別名之所顯示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12云:「結云當知此中若由此生者,惡行、邪見等。若得生已,受諸苦惱者,正生惡趣也。若受苦已,復起所餘自業所作種種眾苦者,生地獄中,受先業苦已,復起餘業招眾眾苦。」

3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2云:「漏盡力中云,於最後有,說名內證第六神通者,景云,阿羅漢人,得漏盡通,住最後身,說名內證。佛漏盡力,亦於金剛心後,佛智起時,說名內證。」
3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9云:「我生盡等諸句差別者,謂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辦,不受後有,是名諸句差別。如攝異門分有二種釋應知(陵本八十三卷)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