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《妙法蓮華經》卷1:「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,除佛方便說。」
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安慧意同天親者,同天親師俱舍論中歸敬頌中『諸一切』言。」
俱舍論論首,天親先誦禮讚偈,如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卷1云:「諸一切種諸冥滅,拔眾生出生死泥,敬禮如是如理師,對法藏論我當說。論曰:今欲造論,為顯自師其體尊高,超諸聖眾,故先讚德,方申敬禮。」
雜集論論首,安慧亦先誦禮讚頌,如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1云:「諸會真淨究竟理,超聖行海昇彼岸,證得一切法自在,善權化導不思議,無量希有勝功德,自他並利所依止。敬禮如是大覺尊,無等妙法諸聖眾,敬禮開演本論師,親承聖旨分別者。由悟契經及解釋,爰發正勤乃參綜。今此頌中,無倒稱讚最勝功德,敬申頂禮,以供養三寶及造此論經釋二師,隨其所應。」二頌之中,皆是先讚佛德,後禮敬三寶;亦且皆以「諸」字開頭。諸言者,謂「諸」字。安慧解釋彼頌:「初二頌顯示如來應正等覺勝德六義,所謂自性、因、果,業、相應、差別義。」又云:「當知此中亦讚法、僧功德,法寶者,自性、因果等義所攝,僧寶者,隨此修學所生。」是故章言「諸言所表,一切三寶,安慧意同天親所說」。
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諸表諸聖眾者,亦是天親雜集歸敬頌文。 」
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住道者,十地菩薩名為住道,即辟支迦亦名住道,緣覺之中而無前三果及向故,故名住道。」
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彼由記說、變現力故者,善說諸法名為記說,起諸神通名為變現。」
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;依彼經至名為命道者,辨二差別,由持戒,後為他說聖道等法,名為示道。但持戒等,不為他說聖道等法,即名命道。言具六支者,即次云軌則、所行清淨等是。」
六支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6:「何等六支?一、安住淨尸羅,二、守護別解脫律儀,三、軌則圓滿,四、所行圓滿,五、於諸小罪見大怖畏,六、受學學處。如是六支,顯示四種尸羅清淨。」
7、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卷53:「佛子!菩薩摩訶薩說十種佛。何等為十?所謂成正覺佛、願佛、業報佛、住持佛、涅槃佛、法界佛、心佛、三昧佛、本性佛、隨樂佛,是為十。」
8、《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》卷1:「汝等比丘,勿懷憂惱,若我住世一劫,會亦當滅,會而不離,終不可得。自利利人,法皆具足,若我久住,更無所益,應可度者,若天上人間,皆悉已度,其未度者,皆亦已作得度因緣。自今已後,我諸弟子,展轉行之,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。」
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寂靜根者,菩薩名也,而能寂靜諸根過故。」
1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因聖所修等者,因中聖者,名因聖;二利行者,唯取無漏,真三寶故。」
11、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1:「初二頌顯示如來應正等覺勝德六義,所謂自性、因、果、業、相應、差別義。諸會真淨究竟理者,顯自性義,謂諸佛法身以一切種轉依真如為體性故。超聖行海昇彼岸者,顯因義,謂佛菩提從一切種極喜等十地聖行,無量無數大劫,圓滿修習因所生故。證得一切法自在者,顯果義,謂永斷一切煩惱障、所知障及彼餘習,證得無邊希有功德無上三菩提果,於一切法自在轉故。」
1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二轉依果是果法寶者,問:果法、佛寶何殊?答:佛果通取五聚諸法及以假者,法寶但取所依真理及彼所依別別無漏之法,故二別也。」
13、多同類出者,謂多數以理合無諍故,類同於出家僧。
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麟角獨覺天趣亦然者,此麟角獨出天趣之中,天無出家僧,是僧種類,總得名僧。雖取事和,有理無諍,同於菩薩,故言亦然,思之。」
1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如上二界至四果者,言二果者,即初二果,言四果者,總談四種,以欲六天得有四果,總說也。今助釋者,二前同前,四者,第四;欲界六天,舉初二果,顯有學果,但說第四,影第三,不爾,何須言二四。」
1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不同餘宗至生罪福者,薩婆多說,五蘊假者非是佛、僧,取彼所有無漏法,名佛、僧體。彼宗意說,佛、僧五蘊俱有漏故,即此五蘊為無漏法之所依故,故損益時成其罪福。」
16、此意,三乘證得,皆取見道已上。
17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64:「聲聞乘證得者,謂先受歸依,乃至沙門莊嚴為依因故,有五種證得,一、地證得,二、智證得,三、淨證得,四、果證得,五、功德證得。地證得者,謂有三地,一、見地,二、修地,三、究竟地。智證得者,謂九智,一、法智,二、種類智,三、苦智,四、集智,五、滅智,六、道智,七、此後所得世俗智,八、盡智,九、無生智。淨證得者,謂四證淨。果證得者,謂四沙門果。功德證得者,謂無量、解脫、勝處、遍處、無諍、願智、無礙解、神通等,如是一切,應知如前已廣分別。
又聲聞乘證得因者,謂得世間離欲之道,順解脫分、順決擇分所有善根。獨覺乘證得者,謂略有三種,一、先已得順決擇分善根證得。二、先已得證得證得。三、先未得證得證得。前二證得,名為獨勝,最後證得,名麟角喻。大乘證得者,謂發心證得、大悲證得、波羅蜜多證得、攝事證得、地證得,於五無量隨至真如證得、不可思議威德信解證得、不共佛法證得等,如是一切,應知如前菩薩地中已廣分別。」
1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廢詮辨實者,此意說云,將詮對實,實者真如,四諦是詮,實非詮故。章,依詮顯旨者,依於言詮明於旨者,一體三寶可滅諦攝。」
1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謂聲、法處者,聲處、法處也。言五蘊者,聲等蘊與行同時,心王、心所即四蘊攝。住持法中無理、果故,但明教、行。」
七處者,即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、意七處,意處為第七。既言「行謂三業,或五蘊性」,即知亦以意處為自性。
20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0:「云何如來一切種妙智?謂諸如來,以要言之,於三聚法現等正覺。何等為三?一者,能引有義聚法;二者,能引無義聚法;三者,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。當知此中,若諸如來,或於能引無義聚法,或於非能引有義聚法非能引無義聚法,總於如是一切法中,無顛倒智,是名如來一切種智。若諸如來,於其能引有義聚法一切法中,無顛倒智,當知是名如來妙智。即於此中,若一切種智,若妙智,總合為一,名一切種妙智。」
21、具二種智者,具一切智、一切種智。《佛地經論》卷1:「論曰:佛地經者,具一切智、一切種智,離煩惱障及所知障,於一切法、一切種相能自開覺,亦能開覺一切有情,如睡夢覺,如蓮花開,故名為佛地。」
22、此意,佛名覺者,有覺之者,依主釋。
2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法名不覺者,法非自覺亦不覺他,故名不覺。」
2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從多論議者,多者眾多也,依多義故,以立僧名。」
2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如辦法事至而自白耶者,此意說云,律中說言四人為僧談辦法事,言四人也。得僧名者即是三人,能白之者非是僧也,非辨法事但有三人即得名僧。又如受日,雖四人法事不成,一說羯磨,一受四人,餘者二人不成僧事。以此故知,所和三人而得僧體。」受日者,謂受羯磨日。
2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辦法事故非所和體者,即能羯磨自事之人,非是所和僧體攝也。」
27、《究竟一乘寶性論》卷2:「偈言:
依能調所證 弟子為三乘
信三供養等 是故說三寶
此偈明何義?略說依三種義,為六種人故說三寶。何等為三?一者調御師,二者調御師法,三者調御師弟子。偈言依能調、所證、弟子故。六種人者,何等為六?一者大乘,二者中乘,三者小乘,四者信佛,五者信法,六者信僧。」
2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能證因、果者,資因師果。」
2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64云:「轉正教業等者,謂由諸佛出世,宣說真實苦集滅道無量法教,名正法教。彼諸如來既自證已,最初能為有情說此正法,名轉正教,是故說此是佛寶業。即前所說真實苦集滅道無量法教,能為捨煩惱苦之所緣境,由緣此故,能捨煩惱及一切苦,是故說此為法寶業。正行名僧,由正行故,勇猛精進,能令增長一切善根,是故說此為僧寶業。」
3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6云:「論云何隨念故三寶差別?應以相隨念佛寶等,乃至謂佛世尊等者,謂佛以別相念,即十力、四無畏等一切智德相,念佛寶也。以餘滅盡、離欲、無為、涅槃等相,念法寶也。以無諍等功德相,念僧寶也。餘者,即三寶自相望為餘,謂法、僧外餘相,為佛寶也。如是等差別義念佛等,名餘。謂是世尊等者,此出佛寶等餘相也。」
3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能覺所覺等者,談此真如理能覺性,即名佛寶,所覺之性即法寶收,隨分覺性即名僧寶。」
32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60:「由五種相田成廣大,一、從於一切有情第一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住起,謂慈等至;二、從於一切有情第一將護他心住起,謂無諍等持;三、從第一寂靜涅槃樂相似聖住起,謂滅盡等至;四、已得一切不善不作律儀,謂預流果;五、極清淨相續究竟,謂阿羅漢及佛為首大苾芻僧。如是名為田廣大性。」
3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為異彼徒者,但唯言僧,即濫外道,今言佛僧,簡別外道故。」
34、此文是說,化地部說僧中有佛,故施僧者,佛亦得故,便獲大果,非別施佛方獲大果、別施餘僧不得大果。
35、此文是說,法藏部說,謂佛雖在僧中所攝,然別施佛獲果為大,非施餘僧可得大果,以佛眾德滿故,餘僧田非勝故。
36、《大般涅槃經》中問佛「眾僧之中,無佛無法,云何說言供養眾僧,則得具足供養三寶」者,即是大勝生主。
37、《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》卷4:「大王!有五種罪,名為根本。何等為五?一者,破壞塔寺,焚燒經像,或取佛物、法物、僧物,若教人作,見作助喜,是名第一根本重罪。若謗聲聞、辟支佛法及大乘法,毀呰留難、隱蔽覆藏,是名第二根本重罪。若有沙門、信心出家,剃除鬚髮,身著染衣,或有持戒,或不持戒,繫閉牢獄,枷鎖打縛,策役驅使,責諸發調,或脫袈裟逼令還俗,或斷其命,是名第三根本重罪。於五逆中若作一業,是名第四根本重罪。謗無一切善惡業報,長夜常行十不善業,不畏後世,自作教人,堅住不捨,是名第五根本重罪。」
38、此說,如來三身,損傷化身,得成逆罪。
39、此說,但以佛之化身易損傷為根據,又以無學為僧中最勝福田故,是故通為二乘偏稱逆罪。
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佛據易損至通為二乘者,化身易損,今說五逆,通對二乘。若說法、報成於逆者,非二乘知,所以不說。」
40、五逆之罪,於菩薩隨類化生者,無遮無停,是故損殺十地菩薩,其罪類同五逆,亦是五逆罪成。
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隨類化至亦成逆者,為傍生類等,縱殺非逆,若其菩薩同出家類,殺成逆罪。」
41、《梵網經》卷2:「若佛子!有出家菩薩、在家菩薩及一切檀越,請僧福田求願之時,應入僧房問知事人:今欲請僧求願。知事報言:次第請者,即得十方賢聖僧。而世人別請五百羅漢菩薩僧,不如僧次一凡夫僧。若別請僧者,是外道法。七佛無別請法,不順孝道。若故別請僧者,犯輕垢罪。」
此中問意,既次第供養僧,勝於別請無學,以罪福相翻故,應殺無學非是逆罪,於僧殺害方為逆罪。答意,殺無學者,殺心、殺境俱是增上,故其殺罪稱為逆罪。次第供養於僧,所惠有情、所植福田並皆多廣,勝於別請無學,故其福德亦是為多。或解,依大乘義,罪福相似,本來清淨,自性涅槃,是故但依如來五逆罪說。
42、此中答意,言一僧、二僧者,是以和合辦法事故稱僧。「僧」者,眾義,辦事僧,以從眾故,方乃稱為僧。能覺察、能持軌,隨此一義而稱佛;所覺察、所持軌,隨此一義而稱法,故云覺察、持軌隨一,皆稱佛、法。
4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不遮何性至分三者,云何性等,理一分三,究竟依求等,果一分三?究竟之時唯即一果,據意方便,分得圓滿,得分三乘果。此約不定性人說好。」
4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或寶雖可重至寶分三、一者,此意說言,寶亦得言一寶三乘、三寶三乘,一一寶中皆有三乘,名一寶;第二,以佛寶通應二乘,即一佛寶而有三乘,法、僧寶亦爾。雖作此釋,答難不爾,一乘三寶,但具一分而有三寶,何故一寶三乘,即寶寶中有三乘,故名一寶三分?解者,乘得立於一乘,故立一分而有三寶,寶中無文唯立一寶,寶不同乘。」
4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僧本非多等者,真如即是僧所依本。」此意,真如即是僧所依本,雖然非是多義,理亦得標僧稱。
46、此文之意,有執小乘極果而住,欲令更進修習,因而說明會歸;無人執應化身為極而不進修,是故於身而無會歸。
47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佛非二乘故無三、一者,此意說云,不得說三、聲聞等佛,故二乘中不別立有三身、一身。」此意,佛非二乘,聲聞不等同佛,故身對乘明,不得說三、一。
48、此中答意,對於三乘,佛皆極果,然佛法身非彼二乘可見,餘化、報二身之開顯,是對劣、勝根機而別,是故隨乘現身,佛有三、一;此約齊等「隨機現寶,寶有一、三」而答。或雖化身為二乘現,逗彼機器,亦分三身,五分法身名法身,王宮生身名報身,餘隨類身名化身;於一乘現三身,已如前文所辨;此約不齊等答,即於三乘皆現三身。
49、此中問答,問意,佛、法、僧中,以能學者有勝、劣故,開佛、僧二,以所學者有果、因故,法應開二而非立一?答意,有障無障以顯修行,於能學者,由此易知有勝、非勝,是故開佛、僧二;以明證所學果、因皆難了故,是故唯立法一。
50、四證淨者,《顯揚聖教論》卷3:「淨者,謂四證淨,廣說如經。一、佛證淨,謂已見諦者,於如來所善住出世間信,及後所得善住世間信。如佛證淨,如是第二法證淨、第三僧證淨應知。四、聖所愛戒證淨,謂已見諦者,於已得決定不作律儀聖所愛戒所善住出世間信,及後所得善住世間信。」此中不作律儀者,謂無表律儀。
5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何因隨念加六加三者,念佛法僧,六者加施戒天,念三令其親近,念六令其行進修。」
加六加三,六、十隨念者,謂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加念戒、念施、念天,為六隨念。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加六,成十隨念。十隨念者,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》卷46:「有十隨念,所謂佛隨念、法隨念、僧隨念、戒隨念、捨隨念、天隨念、入出息隨念、寂靜隨念、死隨念、身隨念。」此中捨隨念者,即施隨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