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法苑義林章註釋 - 諸藏章註釋


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鈔》卷11:「結集緣起門中,大分為四,初舉所據傳論,二、示結集處所,三、正辨結集緣由,四、正示結集時相。」
2、《一切經》者,謂《一切經音義》。
《結集三藏傳并付法藏傳》即是《撰集三藏及雜藏傳》,唯一卷,此章文中簡稱為《集藏傳》。

3、《四分律》卷54:「迦葉復言:『汝不問世尊何者是雜碎戒,得突吉羅罪。今應懺悔。』阿難言:『我非故作,時我愁憂無賴,不問世尊何者是雜碎戒,我於此中不自見有罪,信大德故,今當懺悔。』迦葉復言:『汝不遮女人,令污佛足,得突吉羅罪,今應懺悔。』阿難答言:『非我故作,女人心軟,禮佛足時泣淚,手污佛足。我於此中不自見有罪,信大德故,今當懺悔。』」

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佛日滅耶者,問:《西域》等言,迦葉登山擊槌,聲徧三千等聖,憍梵已知,何故今問佛滅度耶?答:且為二釋,一、身自知問,二、部說不同,不勞相會。大人過去者,佛、舍利弗等,俱名大人,無失。章,我失離欲大師、和上者,離欲大師者,佛也,和上亦滅者,舍利弗也,我今失此二大師也。」

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儀似山頂者,須彌山頂也。」
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無滅者,阿那律也。由因揭燈令不滅故,從因為名。」

7、《大智度論》卷2:「阿難受僧教,師子座處坐,說:『如是我聞,一時,佛在舍衛提城。爾時,佛告諸比丘:『諸有五怖、五罪、五怨,不除不滅是因緣故,此生中身、心受無量苦,後世墮惡道中。諸有無此五怖、五罪、五怨是因緣故,今生種種身、心受樂,後世生天上樂處。何等五怖應遠?一者殺,二者盜,三者邪婬,四者妄語,五者飲酒。』』」

五罪、五怨者,如同五怖,《舍利弗阿毘曇論》卷7:「云何五怖?若殺生緣殺生故,今身生怖,後身生怖,竊盜、邪婬、妄語、飲酒放逸處緣飲酒放逸處故,今身生怖,後身生怖,是名五怖。云何五怨?若殺生緣殺生故,今身生怨,後身生怨,竊盜、邪婬、妄語、飲酒放逸處緣飲酒放逸處故,今身生怨,後身生怨,是名五怨。」

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說智無明燈者,慧是彼無明之燈,依主釋。」
9、此文之意,其《集藏傳》所云,是大眾部義,《四分律》所說,是法藏部義,真諦師所說,是薩婆多部義,《西域記》中所言,是大乘師正說。

1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天魔外道等者,此天魔等由佛加故,亦說宿因。章,問十二緣,此各異入者,問答此義十二因緣,十二一一別相而智燈故,名各異入;或云各入三藏,名為異入,此恐不然,各入何異雜藏,應撿彼傳。」此中十二一一別相而智燈者,謂多偈問答,如智慧燈,於十二因緣一一別相,一一能入發明,名各異入。
11、此文之意,過去、未來、現在、無為及不可說五種法藏,雖然名藏,彼犢子部說皆是所詮,非此所言能詮之藏,是故唯立前說四藏。

12、小乘說四者,即前所說四藏,此有二說,一、謂經、律、對法、雜藏,二、謂經、律、對法、明咒。
13、各有四者,謂各有經、律、對法、雜藏四藏。
14、《雜集論述記》卷9:「百千者,梵語云一洛叉,即百千也。俱胝謂梵語,即千萬也,即合計是京,就別號亦名百億。其八萬四千法蘊,一一以千乘之,即八俱胝四十洛叉,計當八千四百萬。」

15、大乘立二藏者,菩薩藏、聲聞藏。二種三藏者,一、素呾纜、毘奈耶、阿毘達摩,二、菩薩藏、獨覺藏、聲聞藏。六藏者,菩薩、聲聞各有素呾纜、毘奈耶、阿毘達摩三藏。

16、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11:「問:何故如來建立三藏?答:為欲對治疑、隨煩惱故,建立素怛纜藏。為欲斷除所化有情於種種法發起疑惑,宣說契經應頌等故。為欲對治受用二邊隨煩惱故,建立毘柰耶藏。二邊者,謂欲樂行邊、自苦行邊。對治受用者,遮彼受用畜積等故,開彼受用百千如法衣服等故。為欲對治自見取執隨煩惱故,建立阿毘達磨藏,處處廣釋諸法差別如實相故。」
《中阿含經》卷56:「五比丘!當知有二邊行,諸為道者所不當學。一曰,著欲樂下賤業,凡人所行;二曰,自煩自苦,非賢聖法,無義相應。」

17、處中行者,謂不苦不樂行。一百一具者,謂一百衲衣、一敷坐衣《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鈔》卷11:「開彼受用百千如法衣服。」具者,《虛雲和尚年譜》釋云:「具者,梵語尼師壇,以名隨坐衣,又名敷坐衣,又名襯足衣。
1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此三皆見道斷者,斷此即言疑惑、二邊、見取是也。著苦、樂名為二邊。」

1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畏欲界者,由欲界而修定者也。畏三界者,而於慧得離三界。」
2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攝持義是藏義者,初釋攝義,此釋雙攝所詮之義及能詮法,俱名藏故。」
2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或相違釋者,此釋意云,非兩別合而言之名相違釋,菩薩之名而不同,彼行行有情,名同有情,非相違也,思之。」

22、《瑜伽師地論釋》卷1:「菩薩地者,希求大覺,悲愍有情,或求菩提,志願堅猛,長時修證,永出世間,大行大果,故名菩薩。如是菩薩種性、發心、修行、得果,一切總說為菩薩地。」
2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十一面經言至依主釋者,即菩薩名不同,彼行行有情,凡菩薩言,有此相違、依主二義,故今明之。」

24、《瑜伽師地論釋》卷1:「聲聞地者,謂佛聖教,聲為上首,從師友所,聞此教聲,展轉修證,永出世間,小行小果,故名聲聞。如是聲聞種姓、發心、修行、得果,一切總說為聲聞地。」

25、《瑜伽師地論釋》卷1:「獨覺地者,常樂寂靜,不欲雜居,修加行滿,無師友教,自然獨悟,永出世間,中行中果,故名獨覺。或觀待緣,而悟聖果,亦名緣覺。如是獨覺種性、發心、修行、得果,一切總說為獨覺地。」
26、《雜阿毘曇心論》卷8:「修多羅者,凡有五義,一曰出生,出生諸義故;二曰泉涌,義味無盡故;三曰顯示,顯示諸義故;四曰繩墨,辨諸邪正故;五曰結鬘,貫穿諸法故。如是五義,是修多羅義。」

27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5:「云何素呾纜事?謂由二十四處,略攝一切契經。一者別解脫契經,二者事契經,三者聲聞相應契經,四者大乘相應契經,五者未顯了義令顯了契經,六者已顯了義更令明淨契經,七者先時所作契經,八者稱讚契經,九者顯示黑品契經,十者顯示白品契經,十一者不了義契經,十二者了義契經,十三者,義略文句廣契經,十四者義廣文句略契經,十五者義略文句略契經,十六者義廣文句廣契經,十七者義深文句淺契經,十八者義淺文句深契經,十九者義深文句深契經,二十者義淺文句淺契經,二十一者遠離當來過失契經,二十二者遠離現前過失契經,二十三者除遣所生疑惑契經,二十四者為令正法久住契經。」

《顯揚聖教論》卷20:「云何素怛纜藏?云何毘奈耶藏?云何摩怛履迦藏?頌曰:
 宣說諸事法  別解脫分別
 諸法相十一  是經律本藏
論曰:諸佛世尊唯依攝事顯了諸法,是名素怛纜藏。問:何等名攝事?答:謂四事、九事、二十九事。」

28、《攝大乘論釋》卷1:「云何此三各有四義?謂能貫穿,依故,相故,法故,義故,名素怛纜。此中依者,謂於是處,由此為此而有所說。相者,謂世俗諦相、勝義諦相。法者,謂蘊、界、處、緣起、諦、食、靜慮,無量、無色、解脫、勝處、遍處、菩提分、無礙解、無諍等。義者,謂隨密意。」
29、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及所化生者,《大方廣佛華嚴經疏》卷1:「佛地論第一云『能貫能攝故名為經,以佛聖教貫穿攝持所應說義、所化生故』,此或貫攝通所說、所化,或貫穿法相,攝持所化。」

3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習邪解脫見所集成界者,界者因也,由彼見等而集成因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5:「有四種所化有情,先數習邪解脫見所集成界。何等為四,謂於先有先世先身先所得自體中,聽聞常見增上不正法,不如理作意增上力故,於今由彼為因,由彼為緣,數習邪解脫見所集成界。如說由常見,如是由斷見、由現法涅槃見、由薩迦耶見,廣說亦爾。此中世尊由種種勝解智力、種種界智力增上力故,尋求彼先勝解及彼後界,如其所應,為調伏彼邪勝解界故,多分為轉四種法教,或為餘智未成熟者,令彼智成熟故,智已成熟者,令彼解脫諸煩惱故。為初邪界有情,說因滅故行滅,由行盡門說無常性,為調伏彼邪勝解界故。為隨第二邪界有情,說因集故行集,由行起門說無常性,為調伏彼邪勝解界故。為隨第三邪界有情,由諸行苦門轉正法教,為調伏彼邪勝解界故。為隨第四邪界有情,若離諸行起薩迦耶見行者,由諸行空門轉正法教,若即諸行起薩迦耶見行者,由無我門轉正法教,為調伏彼邪勝解界故。」

31、《攝大乘論釋》卷1:「犯罪故,等起故,還淨故,出離故,應知名毘奈耶。此中犯罪者,謂五眾罪。等起者,謂無知故,放逸故,煩惱盛故,不尊敬故,而犯諸罪。還淨者,謂由意樂,不由治罰,如受律儀。出離者,有七種,一、各各相對說悔所犯;二、誓受治罰,謂授學等;三、等有妨害,先制學處,後由異門,還復開許;四、別更止息,謂僧和合,還捨所制;五、轉依,謂苾芻、苾芻尼轉男女形故,捨不共罪;六、由真實觀,謂作殊勝法嗢柁南諸行相觀;七、由法爾得,謂由見諦,法爾得無小隨小罪。」
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犯罪故者,作不善等。等起者,由不善心等起身語業。還淨故者,懺悔也。出離故者,依前大眾而出罪也,或云出離者依持。」

32、阿毘四義者,謂對、數、伏、通四義。《攝大乘論釋》卷1:「對故,數故,伏故,通故,應知名阿毘達磨。謂阿毘達磨,亦名對法,此法對向無住涅槃,能說諦、菩提分、解脫門等故。阿毘達磨,亦名數法,於一一法數數宣說訓釋言詞自相共相等無量差別故。阿毘達磨,亦名伏法,由此具足論處所等,能勝伏他論故。阿毘達磨,亦名通法,由此能釋通素怛纜義故。」

3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本母字者,阿、伊二字也,西方說是諸字母。今者佛教,母有二,一、教本母,即佛經是,二、義本母,論議藏是一切義母,依此經尋而生餘故,即論議十一分中義故說。俱舍云:佛教名教母,論議名義母。今取義母。」此中十一分者,謂十二分教中除論議外,餘十一分。
3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除疑、隨惑是素呾纜者,藏詮定,疑正障,隨惑之中掉舉、散亂亦正障定,偏言隨惑。」

35、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11:「復次,為欲開示正法義故,建立素怛纜藏,依止此藏文義易了故。為顯法義作證安足處故,建立毘柰耶藏,依止此藏能修二種作證學行故。毘柰耶是法義作證安足處,安足處者是所依義。為令智者論議決擇、受用法樂住故,建立阿毘達磨藏,依止此藏諸有智者,更相問答、論議決擇、受法樂住,由此藏中以無量門開示諸法自相共相等真實法性故。」

3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略有九緣者,三藏之中各有三緣,合成九,非一藏為九。」
《攝大乘論釋》卷1:「復由何緣建立三藏?由九種緣。謂為對治疑惑立素怛纜藏,若於彼彼義中有疑惑者,即為決定宣說彼彼義故;為對治二邊受用立毘奈耶藏,謂遮有罪著欲樂邊受用故,及開無罪不自苦邊受用故;為對治自見取執立阿毘達磨藏,顯照諸法無倒相故。又能說三學故,立素怛纜藏;能成辦增上戒、增上心故,立毘奈耶藏,謂具尸羅,即無悔等,漸次能得三摩地故;能成辦增上慧故,立阿毘達磨藏,謂能決擇無倒義故。又能說法義故,立素怛纜藏;能成滿法義故,立毘奈耶藏,謂為調伏煩惱勤修行者,便於此二能通達故;能於法義決擇善巧故,立阿毘達磨藏。由此九緣,許立三藏。」

37、四事、九事、二十九事、七種相、十一相者,皆在《顯揚聖教論》卷20中說。
38、即是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第一卷。
3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名攝歸彼者,由迦旃延集佛經中所說法,所以彼論攝迦旃延造;或有云,由旃迦延,諸佛說故。二解不定,出三師意,談旃迦延造彼論,非集佛說。」文中「二解不定,出三師意」者,謂前之二解不是決定,有第三師意,即《發智論》是旃迦延造,非是集佛所說。

40、袠,同帙,書衣之義,即包裹書籍的封套。部袠別者,謂十二分教,其分類有別。章中言部袠者,是十二部袠之簡稱,意謂十二分教,《大乘法苑義林章》卷2:「釋總名者,先德翻為十二部經,但以部言,義含二種,一謂部袠,二謂部類,世人謂有十二部袠;經名亦濫,總別難明。今者翻為十二分教。」

41、四輪、八難者,《妙法蓮華經玄贊》卷9:「凡難有八,謂三惡趣為三,四、生佛前佛後,五、諸根不具,六、邪見世智辯聰,七、邊地,即攝北洲,八、長壽天。成實論說四輪摧八難,一、住善處,謂生中國,除五難,謂三惡趣、邊地、長壽天。二、依善人,謂遇佛,除生佛前佛後。三、發正願,謂正見,除邪見、世智辨聰。四、宿植善根,除諸根不具。」
42、貫穿生理者,謂貫穿攝持所說義理及所化生。解釋如前註釋29

43、散、定差別者,《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鈔》卷11:「調伏藏中別解脫戒,㪚無表為體。」
44、專擇異者,《大乘法苑義林章師子吼鈔》卷11:「專謂專注一境,名定;擇謂簡擇諸法,是慧。」
4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得戒別者,得菩薩戒,不得聲聞,名之為別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