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唯識論討論 - 第二章第八節第三項第二目 十二有支


此惑、業、苦,應知總攝十二有支,謂從無明乃至老死,如論廣釋。

窺基:自此以下是以十二有支來解釋惑、業、苦。此惑、業、苦,總攝十二有支,十二有支,即是無明支乃至老死支。言「如論廣釋」者,即是瑜伽論第九卷、第十卷、第九十三卷,對法論第四卷,及十地經論第八卷,此皆是論,故言「如論」,然而緣起經中亦甚廣明。此十二支,且以十門略作解釋,一、列支名,辨其總、別體,二、辨明十二支總名、別名之名義,三、次第所由,四、總別業用,五、因果差別,六、於十二支互為緣,作四句料簡,七、能所引生,諸論對釋,八、廢立增減,釋諸妨難,九、定世破邪,十、諸門辨釋。此論下文對於後之四門有作說明,故今但釋前之六門。

一、列支名,辨總、別體者,十二支名可知,總體性者,即五事中相及分別,三性之中唯依他性,取蘊、處、界一分為體。別體性者,(一)無明支,此以行蘊中無明為體,不取餘法。何以得知?緣起經中說無明有十一殊勝,非餘法故,又瑜伽論第九卷云,以七無知等為無明支故,故此支體唯取無明,不取餘法。此無明有十九、七、五、六種無知,如瑜伽論第九卷說。

此無明支,別有實性。何以得知?此論下文辨別十二支假實中,說此支為實故,瑜伽論第十卷、第五十六卷亦皆言實故,又瑜伽論第五十五卷明諸煩惱假實之中,言五見是假,此無明為實故,又緣起經下卷及瑜伽論第五十六卷中,皆明別有無明為實,簡除依餘諸法而立無明。

此無明支,通現行及種子為體,故《十地經論》卷8云:「無明有二種,一、子時,二、果時。」緣起經下卷亦說無明有隨眠等四種,故知無明支通現、種。又此無明支,性唯發業,通不善、無記,然發福、非福、不動三行之無明有別,如對法論第七卷說。

智周:無明有十九、七、五、六種者,按瑜伽論第九卷中所說,其十九無知者,即是於前際無知、於後際無知、於前後際無知、於內無知、於外無知,於內外無知、於業無知、於異熟無知、於業異熟無知、於佛無知、於法無知、於僧無知、於苦等四諦無知為四、於因無知及於從因所生諸行無知、於六觸處如實通達無知、於所證中顛倒思惟所有無知。七無知者,即是一、世愚,二、事愚,三、移轉愚,四、最勝愚,五、真實愚,六、染淨愚,七、增上慢愚。五無知者,即是一、義愚,二、見愚,三、放逸愚,四、真實義愚,五、增上慢愚。六無知者,即是無知、無見、無有現觀、黑闇、愚癡及無明闇。

無明為實有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是十二支緣起,幾支是實有?謂九。幾支非實有?謂餘。」與此論所說同。又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6云:「當知有生及老死支是假有法,所餘有支是實有法。」

能發福、非福、不動三行之無明,但有二種,即是異熟愚、真實義愚,如對法論卷7云:「有二種愚,一、異熟愚,二、真實義愚。由異熟愚故,發非福行,由真實義愚故,發福及不動行。由異熟愚發非福行者,由彼一向是染污性,無明合時,必不容受信解異熟行相正見故。由真實義愚發福、不動行者,真實義即四聖諦,於彼愚癡名真實義愚,未見諦者雖起善心,由彼隨眠所隨縛故,亦名愚癡。由彼勢力,於三界苦不如實知,便能發起後有因性福、不動行,非已見諦者能發此業,無真實義愚故。」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5云:「問:是諸煩惱幾世俗有,幾實物有?答:見,世俗有,是慧分故。餘,實物有,別有心所性。」由此可知,無明為實法。
《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》下卷云:「世尊告曰:『略有四種轉異無明,何等為四?一者,隨眠轉異無明,二者,纏縛轉異無明,三者,相應轉異無明,四者,不共轉異無明。』復言:『世尊!誰有何等轉異無明,而說無明為緣生行?』世尊告曰:『外法異生,非理作意所引四種轉異無明,由此為緣,生福、非福及不動行。』」此中言由四種轉異無明為緣,生福、非福及不動行,即顯無明支為緣生行支。又隨眠即是種子故,既然無明支攝隨眠轉異無明等四種,故知無明支通現及種。

窺基:(二)行支,行體是思,或以身、語、意三行為體,或以心、心所法為體。此身、語、意三行,在欲界名福、非福行,在色界名為不動行,無色界唯意行,亦名為不動行。瑜伽論第九卷等同此解。此行支亦通現行、種子,十地經論中說行有二種,如無明有子時、果時故。此行支唯善、不善性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解云:「三行者,即身、語、意三相應思,名三行以為體,或取意相應思及身、語假業(即取色、聲)為三行也,此約尅性。或有云心、心所法為體者,取思俱時心、心所,總名行支,此約眷屬出體,故論云業之眷屬,亦立業名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云:「身行云何?謂身業,若欲界,若色界,在下名福、非福,在上名不動。語行云何?謂語業,餘如前應知。意行云何?謂意業,若在欲界,名福、非福,在上二界,唯名不動。」

窺基:(三)識支,唯取阿賴耶識親因緣為體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3云:「於母腹中,因識為緣,續生果識,隨轉不絕,任持所有羯邏藍等名、色分位。」此中果識,即是阿賴耶識,非餘七識隨轉不絕,能任持羯邏藍等故。彼論又云:「又即此識,當來後有名、色種子之所隨逐。」非餘七識為種所隨逐故。又此論下文云:「所引支者,謂本識內親生當來異熟果攝識等五種,此中識種,謂本識因。」故知,識支不取其餘七識,而是阿賴耶識親因種子,唯無覆無記性。

智周:瑜伽論第九十三卷文,似乎是證識支唯取種子不取餘識,理實非證種子,而是但證賴耶為支,簡除餘諸轉識。彼文云於母腹中因識為緣等者,是說過去行支所熏識種,名為因識,因識能生起母胎中初結生識,結生識者即是果識,果識相續而能任持羯羅藍位諸名、色等,乃至命終,持令不絕。

願施:識支不取餘七識,則何故瑜伽論第九末,以六識為識支而作廣解?彼論第九云:「眼識云何?謂於當來依止眼根了別色境識,所有福、非福、不動行所熏發種子識,及彼種子所生果識。如眼識,如是乃至意識,應知亦爾,由所依及境界所起了別差別應知。此於欲界具足六種,色界唯四,無色界唯一。」

窺基:彼論第九十三卷中自有會文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3云:「行為緣故,令識轉變,當知此識於現法中,但是因性,攝受當生諸識果故,約就一切相續為名,說六識身。」由此故知,言識支為六識者,是就二乘一切識身而說,彼不立第八識故。又一身中約一切識相續為名,文中雖言六識,其實唯是阿賴耶識,彼是果報主故,彼與名色互為緣故,乃至命終恒隨轉故。

願施:何以得知識支唯是種子,不取現行?

窺基:以瑜伽論第十卷說,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五支,為胎藏苦故,瑜伽論第五十六卷中亦說五種胎藏。此胎藏苦者,非謂母胎,而是以識等種子能含藏五果,說為胎藏苦。

智周:胎藏苦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幾能生苦?謂五。幾苦胎藏?謂五。幾唯是苦?謂二。」此即是說,無明、行、愛、取、有五支,能生當苦,名能生苦。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五支是種子,是彼當來生、老等因,名苦胎藏。生及老死二支,則唯是苦。聖論既云識等五支名苦胎藏,即明非是現行。

願施:識等五支唯是種子,何故瑜伽論第九卷說,三行所熏發六識種子,及種子所生果時六識,名為識支?又彼處處說,行熏於識,識與名色,得互為緣,識入母胎,非識、名色支唯是種子時,得有如是之義。又《十地經論》卷8云:「無明有二種,一、子時,二、果時,行乃至老死亦如是。」此亦說識等五支通種、現,非唯種子。

窺基:識等五支是種子者,此論下文自有解釋。此五種子在於因時,實是同時,無有前後,然約當來生果有次第故,說有前、後現行。或於現在生、老死位,而說有現行識,然此識等五支在過去世,其實唯是種子。若是不作此解,便違聖論第十、五十六卷中所,彼說識等五支為胎藏苦故。因此,識等五支,皆唯種子,然約當生位及生、老死位,言有現行,實則皆無。

智周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6云:「現法中識,為福、非福及不動業之所熏習,後後種子之所隨逐,能引當來餘身識等生、老死苦。」彼卷又云:「即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先種子性,隨所依時,曾得眾苦引因之名,今已與果,名生、老死,復得苦名。」由此等文,即明識等五支唯取種子。

窺基:(四)名色支,有二種體,一者,一切有漏五蘊皆是此體,此通異熟及非異熟,如瑜伽論第九十三卷所說「又五色根,根依大種,根處大種所生諸色,及諸餘名」,皆是名色所攝;瑜伽論第九卷亦說,受蘊,想蘊,行蘊,識蘊,十有色處,法處色等,皆名色支;此論下文亦云「或名色種,總攝五因,於中隨勝,立餘四種」。若准此論及諸論等所說,即是通取異熟以及餘性為此體性,則名色支,體通三性。二者,約名色不相雜亂而說此支,即除六根、觸、受法種,皆此名色支攝。此謂,色蘊中除色根外之所餘色,四蘊中除受蘊全,除行蘊觸,除識蘊中本識、意根,所餘想蘊全及三蘊少分,皆為名色支體。此論下文所云「此中識種,謂本識因,除後三因,餘因皆是名色種攝」,義與此同。若約八識而論,即第八識相應法中除觸及受,六識相應法中除一切異熟觸、受,及現在異熟六識,此等諸法種子,皆名色支,此支唯異熟無記性。以上所解二種名色支體,寬狹不同,前解即是以四蘊名名,色蘊名色,為汎爾通釋,若如此解,識等五支,體即相濫;後解即是識、名色等五支,五種各別,可有差別,此解稍似分明,否則若依前解,識等五體即是一名色故,如何得名識等五種?又若以瑜伽論第九十三卷中所說名色,為名色支,即非盡理,彼云:「俱生五根,說名為色,無間滅等,說名為名。」,如此豈不是名色與六處,體即無別?

願施:此名色支,唯取種子。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3云:「俱生五根,說名為色,無間滅等,說名為名,隨其所應,能與六識作所依止,識依彼故,乃至命終,數數隨轉。又五色根,根依大種,根處大種所生諸色,及諸餘名,由彼執持所有根等,墮在相續,流轉不絕,此二總名隨轉依止,由是故言:識緣名色,名色緣識,於現在世,猶如束蘆,相依而轉,乃至壽住。

窺基:(五)六處支,唯是內六處,此唯受彼異熟種故,即是五色根及意根,此支唯是種子。若有異熟居過去世,其前六識,說為意根,此是約一意之二世分別,義別而說。若不爾者,而將現在異熟六識,攝入六處之中,則名色支中即無識,即違前說名色支義。此是約一時俱有識等五種而為論。若約當生分位而說,即名色支具足五蘊,以名色初生之位,在過去識名為意者,亦名中攝,未名六處故。

智周:言「未名六處」者,以名色初生時,無有六處用故,是故不名六處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云:「約當來生時分位說者,即名色具足五蘊,即如當來世,初入母胎之時,為初一念,但名為識支。從第二念後至四七日以來,名名色位中,識在過去雖名為意,亦名中攝,未名六處支故。從第二念後乃至四七日以來名色位中,亦有過去六識等無間意,名為意根,此等無間意及餘心、心所法,皆是名色支攝故。色支具足五蘊,未名六處者,無六處用,不名六處。

窺基:(六)觸支,即是除第七識,取第八識相應觸全,及六識中一切異熟觸,為此觸支,亦唯是種,此約識等五種同時為論。若約當生分位為論,則六處位後之所有觸數,方是此體,瑜伽論第九卷說六觸身名為觸故。

願施:觸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云:「眼觸云何?謂三和所生,能取境界淨、妙等義。如是餘觸,各隨別境,說相應知。此復二種,謂六處種子所攝受種子觸,及彼所生果觸,欲界具六,色界四,無色界一。」
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云:「此中觸支不取第七識相應觸,非是業感異熟果故。」

窺基:(七)受支,應知此亦同前觸支所說,若作用同時,若當生分位,義皆同故。然而論說受為愛緣者,是約當生分位,及於現在生、老位中現起受說,故彼受體是生支攝。今此受支唯在種位,以識等五支,聖論皆説為胎藏苦故,又瑜伽論第九十三卷亦云,此識等五支皆是唯種子故。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3云:「如是無明以為緣故,諸行得生,行為緣故,令識轉變,當知此識於現法中但是因性,攝受當生諸識果故,約就一切相續為名,說六識身。又即此識,當來後有名色種子之所隨逐,名色種子,復為當來後有六處種子隨逐,六處種子,復為當來後有諸觸種子隨逐,此觸種子,復為當來後有諸受種子隨逐,當知是名於其中際後有引因,由識為先,受為最後,遍能牽引諸自體故。」

窺基:(八)愛支,此支唯取愛數一法為體,瑜伽論第十卷說愛支是三界愛故。此支通現與種,十地經論如是說故,又此論下文亦說愛支得為取之因緣故,然而非現望現得為因緣,故知愛種及現,為此支體。

願施:《十地經論》卷8云:「愛緣取者,愛因緣令取不斷,助成取故。取緣有者,取因緣令有不斷,助成有故。」
《成唯識論》卷8云:「復依迷外增上果愚,緣境界受發起貪愛,緣愛復生欲等四取。」

窺基:(九)取支,此支通取一切煩惱,瑜伽論說一切煩惱令生相續故,即是說通見、修所有煩惱,令生相續。諸論則多據四取(即是欲取、見取、戒禁取、我語取)為此支體,而四取者,是以三見及貪為體,瑜伽論第十卷及第九十三卷說「欲取云何?謂欲貪。見取,戒禁取,我語取,即是三見」故。此支亦通現、種,十地經論如是說故。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67云:「道能解脫一切雜染品麤重故,能違一切生相續故。」《顯揚聖教論》卷19釋云:「若生此界此地,即此界、地一切煩惱,令生相續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欲取云何?謂於諸欲所有欲貪。見取云何?謂除薩迦耶見,於所餘見所有欲貪。戒禁取云何?謂於邪願所起戒禁所有欲貪。我語取云何?謂於薩迦耶見所有欲貪。初唯能生欲界苦果,餘三通生三界苦果。」

窺基:(十)有支,前行支種子及識等五果種子,為愛、取潤已,即轉名為有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3云:「愛、取和合,潤先引因,轉名為有,是當生起因所攝故。」此支唯是種子,由前六法種子潤已,轉名有故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云:「有支是能生因攝,非是引因,以未潤時名引因故。問:愛先取後,如何言和合潤先法耶?答:不據前後以解和合,但以潤義同故,名和合也。」

窺基:(十一)生支,此即識等五果現行,是以異熟五蘊為體。(十二)老死支,此亦識等五果現行,即前生支五蘊之變異、滅。雖生、老死二名,是於五蘊上假立名,即是不相應行蘊攝,然今據實體言,即取五蘊為老死支。此支不取種子,唯是現行,唯是引果故,其種即前識等五種子支故。若約分位為論,則未潤已前,名識等五種,被潤已去有果起已,名生、老死,故說生、老死支亦通種子無妨,緣起經中亦說生、引同時故。云何生、引同時?識等六種被潤,轉名為有,雖此有為能生,能生生、老死果,然生果之識等六種,仍名引故,故說生、引同時。

願施:言生、引同時者,《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》上卷云:「世尊告曰:應知於此十二分中,無明與行,及識一分,名為能引;復有一分識及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,名為所引;復有一分受、愛、取、有,名為能生,生及老死,名為所生。應知一分名色、六處及與觸、受,亦名所生。復言:世尊!如是諸分若引、若生,為一時起,為次第起?世尊告曰:一時而起,次第宣說。」

願施:上說十二支體,總結於下。
(一)無明支,即是無明(此即癡心所),通現行、種子。
(二)行支,即思心所,通現行、種子。
(三)識支,唯種,即是阿賴耶識親因種子。
(四)名色支,種,即是色蘊中除五色根外所餘色,四蘊中除受蘊全,除行蘊中觸,除識蘊中本識、意根,所餘想蘊全及三蘊少分,彼等親因種子。
(五)六處支,種,即是五色根種及意根種,此中意根是指過去異熟六識。
(六)觸支,種,即是除第七識相應觸,取第八識相應觸全,及六識中一切異熟觸種。
(七)受支,種,即是除第七識相應受,取第八識相應受全,及六識中一切異熟受種。
(八)愛支,即貪心所,通現行、種子。
(九)取支,即一切煩惱,通現行、種子。
(十)有支,種,即前行、識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六支已潤種子。
(十一)生支,現,是識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五種之現行果,即是異熟五蘊。
(十二)老死支,現,即前生支異熟五蘊變異、滅位。

窺基:二、辨明十二支總名、別名之名義。初解釋總名者,此十二支,總名緣起,亦名緣生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6云:「云何名緣生法?謂無主宰,無有作者,無有受者,無自作用,不得自在,從因而生,託眾緣轉,本無而有,有已散滅,唯法所顯,唯法能潤,唯法所潤,墮在相續,如是等相,名緣生法。」又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由煩惱繫縛,往諸趣中數數生起,故名緣起,此依字釋名(基按:即依緣字、起字解釋此名,唯有漏十二支得此緣起之名)。復次,依託眾緣,速謝滅已,續和合生,故名緣起,此依剎那義釋(基按:此解通一切法)。復次,眾緣過去而不捨離,依自相續而得生起,故名緣起,如說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非餘,依此義故,釋名應知(基按:此是依義釋名,今依此解)。復次,數數謝滅,復相續起,故名緣起,此依數壞數滅義釋。復次,於過去世覺緣性已,等相續起,故名緣起,如世尊言:我已覺悟,正起宣說,即由此名,展轉傳說,故名緣起。」此中解緣起法,合有五釋。

又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6云:「當知此中,因名緣起,果名緣生。此無明隨眠不斷有故,彼無明纏有,此無明纏生故,彼諸行轉。如是諸行種子不斷故,諸行得生,諸行生故,得有識轉。如是所餘諸緣起支流轉道理,如其所應,當知亦爾。」然識等五支因、果中,是以前後相望說為因緣,即為因時非是果,為果時非是因,是據義別而說緣起、緣生。又緣起經下卷亦云:「如是諸分,各由自緣,和合無闕,相續而起,如是名為緣起句義。」以上是釋總名緣起、緣生。

其次辨明十二支別名之名義。言無明者,非六離合釋攝,以此無明無別體義可為六釋故。六離合釋者,是說此六釋是依二法簡別,即是要具離、合二法,方可為解。無明,體唯一法,無可簡別用此六釋,離合釋釋諸法名不遍盡故。行者,當體彰名,造作是行義故,即以功能得名。了別名識,觸境名觸,領納名受,耽染名愛,追欲名取,有果名有,蘊起名生,如是之名,皆同於行,以功能義,當體彰名。言名色者,是相違釋,名之與色,體各別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6云:「問:何緣色蘊說名為色?答:於彼彼方所,種殖增長義及變礙義,故名為色。此變礙義,復有二種,一、手等所觸便變壞義,二、方處差別種種相義。問:何緣四無色蘊總說名名?答:順趣種種所緣境義,依言說名,分別種種所緣境義,故說為名。」既然名、色二字,各彰名、色別體,故此是相違釋。言六處者,是帶數釋,處者,是生長門義,以體類不同,有其六種,故言六處,意謂帶六種處,是帶數釋。言老死者,是相違釋,變異義是老義,滅無義是死義,前是異相,後是滅相,既然各有所表,如同名色,是故亦相違釋。

願施:六離合釋,如《八識規矩補註》卷2云:「西方釋名有其六種,一、依主,二、持業,三、有財,四、相違,五、帶數,六、隣近。以此六種有離、合故,一一具二。若單一字名,即非六釋,以不得成離、合相故。」
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云:「六處者,至生長門義者,意云,此六根名處者,是三義也。一云,是生識之處,二云,是長識之處,三云,六處名門者,是識遊履之處,名之為門。」

窺基:三、次第所由,此十二支次第所由,有三種解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問:何因緣故,無明等諸有支,作如是次第說?答:諸愚癡者,要先愚於所應知事,次即於彼發起邪行,由邪行故,令心顛倒,心顛倒故,結生相續,生相續故,諸根圓滿,根圓滿故,二受用境,受用境故,若耽著,若希求,由希求故,於方覓時,煩惱滋長,煩惱滋長故,發起後有愛、非愛業,由所起業滋長力故,於五趣生死中苦果生,苦果生已,有老死等苦,謂內身變異所引老死苦,及境界變異所引憂歎苦、熱惱之苦,是故世尊,如是次第,說十二支。復有次第差別,謂依二種緣,建立緣起次第,一、內身緣,二、受用境界緣。內身緣,前六支所攝,受用境界緣,後六支所攝。先於內身起我執等愚,由此不了諸業所引苦果異熟故,發起諸業,既發起已,即隨彼業,多起尋思,由業與識為助伴故,能感當來三種苦果,謂根初起所攝苦果、根圓滿所攝苦果、受用境界所攝苦果,即名色為先,觸為最後。又於現法中,依觸緣受,發起於愛,由受用境界緣,廣起追求,或由事業門,或由利養門,或由戒禁門,或由解脫門,發起欲求、內身求、邪解脫求,如是求時,令先所起煩惱及業所引五趣生死果生,既得生已,老死隨逐。復有次第差別,謂由三種有情聚,一、樂出世清淨,二、樂世間清淨,三、樂著境界。由初聚故,滅諸緣起,增白淨品。由第二有情聚故,不如實知諸諦道理,若住正念,或作福業,或作有漏修所引不動業,若不住正念,便發非福業,或起追悔所引,或不追悔歡喜所引,心相續住。彼又如前,於下中上生處次第,能感當來三種苦果,謂名色為先,觸為最後。由第三有情聚故,依現受用境所生受,於現法中如前次第,起後六支,謂受為先,老死為後。」故十二支,次第如是。彼瑜伽論中有三復次解,初解是約當生果位,說因次第,第三解中,其第有情聚,樂世間有情立前六支者,及有情聚,樂著境界有情立後六支者,亦皆是約當生果位,說因次第。然識等五因支熏生時,實無次第,故緣起經上卷云:「一時而起,次第宣說。」

願施:前瑜伽文第一解中云「次即於彼發起邪行,由邪行故,令心顛倒」,行支既通善、惡,云何文中總言邪行?又識支者唯第八種,云何此中說言顛倒?

智周:言邪行者,有兩種釋,一云,是據不善行說,二云,無明所發業行,皆能招生三有,此皆違於還滅,是故總稱邪行。言顛倒者,即第八識種子,名為顛倒,有漏善行由違還滅,尚得名為邪行,此有漏無記種是生死根本,名為顛倒,何有過失?是故諸論常說三界虛妄心、心所等,虛妄即是顛倒異名;或者,是因顛倒引發,故亦名為顛倒。又者,彼文中言「心顛倒故,結生相續」,其結生相續者,即名色支。又所云「根圓滿故,二受用境」者,其二受用即是觸、受二支。

窺基:四、總別業用,總業用者,即是能令有情生死流轉,生死體者,即生、老死,前十支能令有情生、老死流轉。別業用者,《大乘阿毘達磨集論》卷2云:「無明有二種業,一、令諸有情於有愚癡,二、與行作緣。行有二種業,一、令諸有情於諸趣中種種差別,二、與識作緣,由熏習故。識有二種業,一、持諸有情所有業縛,二、與名色作緣。名色有二種業,一、攝諸有情自體,二、與六處作緣。六處有二種業,一、攝諸有情自體圓滿,二、與觸作緣。觸有二種業,一、令諸有情於所受用境界流轉,二、與受作緣。受有二種業,一、令諸有情於所受用生果流轉,二、與愛作緣。愛有二種業,一、引諸有情流轉生死,二、與取作緣。取有二種業,一、為取後有,令諸有情發有取識,二、與有作緣。有有二種業,一、令諸有情後有現前,二、與生作緣。生有二種業,一、令諸有情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次第生起,二、與老死作緣。老死有二種業,一、數令有情時分變異,二、數令有情壽命變異。」對法論第四卷釋云:「令諸有情於有愚癡者,謂由彼所覆,於前中後際,不如實知故,由此因緣,起如是疑:我於過去世為有、為無如是等。與行作緣者,由彼勢力,令後有業得增長故。  ……  老死有二種業,一、數令有情時分變異,壞少盛故,二,數令有情壽命變異,壞壽命故。十地經論中亦說,無明有二,一、緣中癡,令眾生惑,此即同前對法論所說,於所知境等不了而有疑惑,二、與行作因,亦同前對法論所說。乃至老死,有二業,老者,一、令諸根熟,二、與死為因;死者,一、壞五陰身,二、以不見知故,而令相續不斷。

智周:《十地經論》卷8云:「經曰,是中無明有二種作,一者,緣中癡,令眾生惑,二者,與行作因。行亦有二種作,一者,生未來世果報,二者,與識作因。識亦有二種作,一者,能令有相續,二者,與名色作因。名色亦有二種作,一者,互相助成,二者,與六入作因。六入亦有二種作,一者,能緣六塵,二者,與觸作因。觸亦有二種作,一者,能觸所緣,二者,與受作因。受亦有二種作,一者,覺憎、愛等事,二者,與愛作因。愛亦有二種作,一者,於可染中生貪心,二者,與取作因。取亦有二種作,一者,增長煩惱染縛,二者,與有作因。有亦有二種作,一者,能於餘道中生,二者,與生作因。生亦有二種作,一者,增長五陰,二者,與老作因。老亦有二種作,一者,令諸根熟,二者,與死作因。死亦有二種作,一者,壞五陰身,二者,以不見知故,而令相續不絕。」此中所言「緣中癡,令眾生惑」者,緣是所緣,於彼一切所緣境中癡而不悟故,名為「緣中癡」,由於緣中癡故,諸惑因此而起,名為「令眾生惑」。言「能於餘道中生」者,以由有故,能引餘道得生,是此句義,非謂餘道已生,此與對法論第四卷所云「令諸有情後有現前」義同。

窺基:五、因果差別,此有五種因果,(一)等起因果,即是前前支為因,後後支為果。十二支中,無明唯因,老死唯果,餘則亦因亦果,故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問:幾唯是因,幾唯是果,幾通因果?答:初一唯因,後一唯果,餘通因果。」(二)本末因果,即是以本為因,以末為果。無明、愛、取三支,體是煩惱,是業、苦之本故,唯是因,生、老死二,體即是苦,是惑、業之果故,是識等五種之果故,唯是果,餘支則是亦因亦果,是煩惱之果,生、老死之因,故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又即於此問,更作餘答,三唯是因,二唯是果,當知所餘,亦因亦果。」又者,生、老死唯是果,以果末故,前六支及愛、取、有是因,果之本故,受支則通因、果,通本、末故,瑜伽論第十卷亦如是說。

智周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幾說為因分?謂前六無明乃至觸,及愛、取、有三,說為因分。幾說為果分?謂後二說為果分。幾說為雜因果分?謂所餘支,說為雜分。所以者何?有二種受,名為雜分,一謂後法以觸為緣因受,二謂現法與愛為緣果受,此二雜說為觸緣受。」釋曰,受種子是以觸為緣而生,此是後際現行受果之因,故名因受。現起報受為緣生愛,此現行受是前際果,故名果受。

願施:前瑜伽論言「一謂後法以觸為緣因受,二謂現法與愛為緣果受」者,其中「因受」,即是因分之受,其中「果受」,即是果分之受。受支既有因、果二分,故名雜分。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4釋云:「由受為果,發潤生惑,為因之位,說從觸生,兩際既殊,故獨名雜,又為果在當生,為因在種子,兩際既別,他生、生他有異。餘即不爾,皆純因、果,依於本末辨因果故。」文中「由受為果,發潤生惑」,是說果受,此受是現行受,與愛為緣,瑜伽論說此為「現法果受」,現行受法即果受故。文中「為因之位,說從觸生」,是說因受,此受是受種子,以觸為緣而生,是後法現行受果之因,故瑜伽論說此為「後法因受」。

窺基:(三)異熟、非異熟因果,以異熟者為果,以非異熟者為因,即識等五及生、老死七法是果,餘五法是因。識等五支,望生、老死,雖是苦因,然於現在生、老死位中,亦得說為現行果。是故,七法是果,異熟法故,亦正是果體故,餘五是因,非異熟故。此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6云:「又現在果所攝五支,及未來果所攝二支,總名果所攝緣起,當知餘支,是因所攝緣起。」亦如《辯中邊論》上卷云:「二雜染者,一、因雜染,謂煩惱、業,二、果雜染,謂所餘支。」

(四)熟、未熟因果,以未熟者為因,以熟者為果,即前七支是因,猶未熟故,後五支是果,說為已熟故。此意,無明熟成於愛、取,愛、取是由前無明增長故,亦有是由行等六法熟故,生、老死二,正是熟時,熟是熟變之義。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4亦云:「於因時,有能引、所引,於果時,有能生、所生。」

(五)正熟、非正熟因果,以非正熟者為因,以正熟者為果,即前十支是因,後二支是果,生、老死二支是正熟故。瑜伽論第九卷及第十卷皆說,能引、所引俱是引因,引生、老死二種果故,又能生是生因,近生生、老死故。生、老死二,是引因、生因之果故,即是正熟果體。此論下文所云「此十二支,十因二果」,亦是此義。

六、於十二支互為緣,作問答四句料簡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問:若法無明為緣,彼法是行耶?設是行者,彼無明為緣耶?答:應作四句,或有行非無明為緣,謂無漏及無覆無記身、語、意行;或無明為緣而非是行,謂除行所攝有支,所餘有支;或有亦無明為緣亦是行,謂福、非福、不動身語意行;除如是相,是第四句(基按:即無漏識等)。問:若行為緣,彼亦識耶?設是識者,行為緣耶?答:應作四句,或行為緣非識,謂除識,所餘有支;或識非行為緣,謂無漏識,及無覆無記識除異熟生;或亦識亦行為緣,謂後有種子識及果識;除如是相,是第四句。由此道理,乃至觸緣受,隨其所應,四句應知。問:若受為緣,皆是愛耶?設是愛者,皆受為緣耶?答:應作四句,或有是愛非受為緣,謂希求勝解脫,及依善愛而捨餘愛;或受為緣而非是愛,謂除無明觸所生受為緣,所餘有支法生;或有受為緣亦是愛,謂無明觸所生受為緣,染污愛生;除如是相,是第四句。問:若愛為緣,皆是取耶?設是取者,皆愛為緣耶?答:當知此中是順後句,謂所有取,皆愛為緣,或愛為緣而非是取,謂除取,所餘有支,及緣善愛勤、精進等諸善法生。問:若取為緣,皆是有耶?設是有者,皆取為緣耶?答:亦應作順後句,謂所有有,皆取為緣;或取為緣而非是有,謂除有,所餘有支。問:若有為緣,皆是生耶?設是生者,皆有為緣耶?答:諸所有生,皆有為緣,或有為緣而非是生,謂除生,所餘老死最後有支。問:若生為緣,皆老死耶?設是老死,皆生為緣耶?答:所有老死,皆生為緣,或生為緣而非老死,所謂疾病、怨憎合會、親愛別離、所求不遂、及彼所起愁、歎、憂、苦種種熱惱。」

然十二支,略攝為四。

窺基:此十二支,略攝為四,即能引支,所引支,能生支,及所生支。自此以下是第七門,解釋能所引生四支。


一 能引支

一、能引支,謂無明、行,能引識等五果種故。

窺基:第一能引支中,論言「無明、行」者,即是出能引體。言「能引識等五果種故」者,是釋能引之名。雖此二支望生、老死二果為引因體,然而前十支俱是二果因,此二支遠望二果不可說為能引支,而是但望近所增長識等五果之種,名為能引。

此中無明,唯取能發正感後世善、惡業者。

窺基:言「此中」者,是簡持義。論云「此中無明」,顯於此能引二支中,先解無明。諸無明者,如勝鬘經所說,有五住地,即是見一處住地、欲愛住地、愛住地、有愛住地及無明住地,前四是煩惱障,能發諸業,第五是所知障,不能發業。此無明支,是取能發起善、不善業者,故於五住地無明中,唯取前四。前四無明之中,能發業者,即是見道無明全,及修道無明一分,不發業者,是說修道無明一分。於發業無明中,有能通發感總、別報業者,有但發感總報業者,有唯發感別報業者,今此無明支是取通發感總、別報業者,及唯發感總報業者,不取唯發感別報業者。又發業無明中,復有正發業者及助發業者,但以能發感總報業行之所有無明,名之為正,此無明支,簡除助發業者,唯取能發正感後世之善、惡業者。

願施:前說無明住地是所知障,不能發業,是否所知障定不能發業?

窺基:若是汎言無記身業、語業,即所知障亦能。《佛地經論》卷7云:「所知障者,謂執遍計所執諸法薩迦耶見以為上首,所有無明、法愛、恚等諸心、心法,及所發業并所得果,皆攝在中。」此論下文言,菩薩於第二地中斷犯戒愚。即顯所知障亦能發業。所知障者,唯望菩薩是染污性,望餘則是不染,非善、不善,不能招感後生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云:「何名見一處住地?答:所謂三界見道煩惱,總共名為見一處住地。云何名欲愛住地?謂欲界一切修道煩惱。云何名色愛住地?謂色界修道煩惱。云何名有愛住地?謂無色界修道煩惱。云何名無明住地?謂一切修道無明所知障。即前四種住地,唯是煩惱障,而能發業,唯第五無明住地,是所知障,不能發業,以迷事生,行相微細,無發業用。」
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云:「又下論云第二地斷犯戒愚,愚者,即是所知障也,犯戒者,名為業,即由所知障能發犯戒業也。」

即彼所發,乃名為行。

窺基:此說,即彼無明所發能感後世總報之福、非福、不動三業,乃名為行。

由此一切順現受業、別助當業,皆非行支。

窺基:此簡除非是行支者。即是,由此道理,一切現報業及別助當業,皆非行支。一切順現受業,皆是唯能感別報果,故非行支,即由此文亦證,現報之業不感引果。感當來果之諸業中,別有一業唯感別報,此業亦非行支。由此即顯,設有一業唯感總報,復有一業通感總報、別報,則此二業皆行支攝。又者,緣起經下卷說,聖者不造後有之業,對法論第七卷亦說,聖不造業,無真實義愚故,瑜伽論第十卷亦說,一切有支非有學攝。故知,唯感別報之業,非是行支

願施:《成唯識論自攷》卷8釋云:「順現受業,即現作現受,別助當業,即滿業,助滿當果,此二皆非行支。」
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7:「真實義,即四聖諦,於彼愚癡,名真實義愚。未見諦者,雖起善心,由彼隨眠所隨縛故,亦名愚癡,由彼勢力,於三界苦不如實知,便能發起後有因性福、不動行,非已見諦者,能發此業,無真實義愚故。」
對於十二有支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:「問:幾支是學?答:無。問:幾支是無學?答:亦無。問幾支是非學非無學。答:一切。」


二 所引支

二、所引支,謂本識內,親生當來異熟果攝識等五種,是前二支所引發故。

窺基:第二所引支中,論言「謂本識內,親生當來異熟果攝識等五種」,即是出所引體。此所引支,是說第八本識之內,由前行等為增上緣,引發名言作為因緣時之所熏習氣,此即親生當來識等五果之種,是前二支異熟果攝。識等五種,是所引體,即是當果之因緣種,通總、別報。即識支全,以及名色、意處、觸、受少分,是總報體,除第八識及其相應心所法外,餘皆別報。言「是前二支所引發」者,是釋「所引」之名。此識等五種子,雖是當果親因緣性,正是引因,然以近行支故,是所熏故,故從能熏行支,說為所引。「所引發」者,有三義釋,謂本有,新熏,及二合用

此中識種,謂本識因,除後三因,餘因皆是名色種攝。後之三因,如名次第,即後三種。

窺基:此辨識等五種離、雜體性,於中有二解釋。第一釋者,依種離義,即是識等五種各各別體,五種之中識種,即是本識之因,亦即阿賴耶識之因緣種。除後六根、觸、受三因緣種,其餘色蘊、四蘊之因緣種,皆是名色種子所攝。後之六處并觸、受種,如名次第,即後六處、觸、受三支。

或名色種,總攝五因,於中隨勝,立餘四種。六處與識,總別亦然。

窺基:第二釋者,依種雜義,即是,名色種子總攝識等五因,以諸論皆說名色是五蘊性故,前已引文證明。於此名色種中,隨勝而立其餘四種,即以執持識勝故,立識支,生識處勝故,立六處支,觸境觸勝故,立觸支,領納受勝故,立受支。或以報主識勝故,識依處勝故,受因觸勝故,受境受勝或愛因受勝故,別立四支,餘想等種則不別立為支。六處與識,亦是如此,依總、別義而立,即六處名總,攝六識界故,識支是別,意界攝故,或於總中,亦以隨義勝故,別立識支

集論說識亦是能引,識中業種名識支故。

窺基:自此以下是釋諸妨難,於中有五。第一,會通集論之文,《大乘阿毘達磨集論》卷2云:「能引支者,謂無明、行、識。所引支者,謂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。」此中說識支亦同前二支為能引者,是以種子識中業種,名識支故。種子識中通有行種、識種,集論是將行種以為識支,故說識支是能引攝。

熟識種,名色攝故。

窺基:由於名色體寬,如前已說,故集論將異熟識種,攝入名色支。

經說識支通能、所引,業種、識種俱名識故。

窺基:第二,會通經文。緣起經上卷說,識支通能、所引者,是以業種、識種俱名識支故,而作是說。故知集論與緣起經,是以各別義說,非定相違。

願施:《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》上卷云:「世尊告曰:應知於此十二分中,無明與行,及識一分,名為能引,復有一分識及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,名為所引。復有一分受,愛,取,有,名為能生,生及老死,名為所生。應知一分名色、六處及與觸、受,亦名所生。」此中即言,識支一分是能引,一分是所引。

識是名色依,非名色攝故。

窺基:何故識種不同集論,非名色支所攝?以經說識種是名色所依,非名色故,即是於識外,別說名色支。

願施:若如此論所說,識等五種名所引支,何故緣起經上卷云「一分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,亦名所生」?

窺基:依當生之現行,故作是說,非謂種子即名所生。

願施:支亦有當生現行,何故彼不說識支一分亦為所生?

窺基:緣起經中已說識支通能、所引,遂略而不說識支有現行,但說識支是種子攝

願施:何故彼經亦說受支一分,名能生支?

窺基:現行受有二種,一、內異熟受,彼經說為所生支攝,約當生位,名為能生。二、境界受,能生愛等,故彼經說為能生支攝,亦不違理。瑜伽論九十三等亦說,一、領受內異熟果,由迷內異熟果,故造諸行,二、領受境界,由迷外果,故發生貪愛等,潤先引因。由此理證,彼經說受支一分名所生支、一分名能生支,實不相違。

願施:據當生位,領受內異熟果,云何即名為能生攝?

智周:由當起受,而領境,由境起愚,造作諸行,愚因受起,故受名為能生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3云:「一者,領受內異熟果,二者,領受境界所生受增上果,彼由聽聞不正法故,或由先世串習力故,於二種果發起愚癡。彼由於內異熟果中有愚癡故,不能如實了知當來後有生苦,由此前際、後際無明增上力故,如前造作增長諸行。  ……  由第二境界所生增上果愚,緣境界受發生貪愛,由此愛故,或求諸欲,或求諸有,又取欲取,或取見、戒禁、我語取,取諸取已,愛、取和合,潤先引因,轉名為有。

識等五種,由業熏發,雖實同時,而依主伴、總別、勝劣、因果相異,故諸聖教,假說前後。

窺基:第三,伏難而釋。有難:「識等五種,既由業行同時熏發,如何說有前後?」此答有二,初答即是,識等五種由業熏發,雖實同時,而依主伴、總別、勝劣、因果相異故,故假說前後。此謂,本識為主,異熟主故,餘四為伴,非是主異熟故,助伴生故。彼四伴中,名色是總,體性寬故,餘三是別,義用狹故。三別之中,六處是勝,受等依故,餘二是劣,依六處而生故。二劣之中,觸是受因,能生受故,受是觸果,觸所生故。由此五支有如是主伴等各各相異,故諸聖教假說前後,體實同時。此中意説,名言熏習發此識等五種,雖有前後,雜亂不定,然而生果之相,乃是由行熏識,以業力故,而令識等五種一時轉變,終至成熟,於生、老位能生自果。今此是說由行增上之所熏發,故云為同一時,非謂所有名言熏習必同一時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云:「雖有前後,雜亂不定者,意云,若第七識,一切時熏第八識見分種子,若前六識,雖熏相、見名言種子,有時熏成,有時不熏,非如第七一切時熏也,故云不定也。」

依當來現起分位,有次第故,說有前後。

窺基:第二答云,或依當來生起分位,或依現在已起分位,有次第故,而說因位識等五種,前後不同,非是行熏識等五種及實生果時有前後。此是依分位而說有前後,非據實體。

智周:前言非實生果有前後者,是據總報而說,即總報中名色、觸、受,而與其識,實無前後。或可說有前後,即總報中新熏種子,是由諸識各別熏成,未必同時。若是別報,其識、名色、觸、受、及五根等,非無前後。

斯識等,亦說現行,因時定無現行義故。

窺基:第四,會現行難。有難:「若此五支實是種子,何故諸聖教說識與名色互相為緣?彼義即是亦說現行。」答云,由此當來現起理故,故十地經論及對法論中,亦說識等五支是現行,以在因時,決定無有現行義故。緣起經上說:「復言:世尊!何緣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諸分種子,異熟識中同時引發,而復說有先後次第。世尊告曰:彼於當來,先後次第而生起故,如是而說。」與此正是相同。

慧沼:《十地經論》卷8云:「無明有二種,一、子時,二、果時,行乃至老死亦如是。」子謂種位,果即現行。

由此說生、引同時,潤、未潤時必不俱故。

窺基:第五,會同時難。有難:「若種子初熏時,未能現起,如何緣起經上卷說生、引同時?」答云,復由此理,經說生、引皆是同時。何以得知於當起位方說同時?以種子於初熏時,定是不能現起,潤時,未潤時,必不同時故,此謂種子初熏成時,愛等猶未滋潤,故雖經八萬劫,終不生果,後由愛等潤已,方生現行。是故種子,由於潤位、未潤位必不俱時故,於當起位,方說生、引同時。此意,許有支是生、引同時,即雖其體是一,然以位別而說,故有生、引二別。即是行、識等六種,由愛、取二潤緣合已,可得引、生二義之名。此行等六種,別名為引,已潤位總名為有,經亦不說定同時故。

願施:若是生、引同時,何故先說其引,後說其生?

窺基:種子潤已,生果之時雖無前後,然其潤、未潤位,定有前後時別,即是必先有引,後有方生,是故先說引,後說生,如緣起經上卷說:「復言:世尊!如是諸分,若引若生,為一時起,為次第起?世尊告曰:一時而起,次第宣說。復言:世尊!如是諸分,若一時起,何因緣故,先說其引,後說其生?世尊告曰:要由有引,後有方生,非無引故。」或者望所生果,以去果遠、近故,先說引,後說生。

慧沼:此文之意,是說潤、未潤時,必是不俱,被潤已去,正生現時,果因同時。即此生、老二支,望愛、取、有,是彼所生,即此生、老位中識等種子,望前無明、行支,是彼所引。以果因同時故,彼所引支,未潤之時,必不得與所生支俱,愛潤已去即得為俱,名為生、引同時。此義同前基師所解。然西明寺圓測法師解為,於現生、老二支位中,有當來識等五果種,為當來所引支,與現生、老同時而有,此生、老支是過去愛、取之所生,故名生、引同時。彼解不正確,不順經論故,此論既云「復由此說」,即顯是由前說生起次第作解,是據一重緣起,非依兩重緣起。又緣起經是說「要由有引,後有方生,非無引故」,若據圓測之解,以現在生已,方造來業,引當來識等五果種,即是由有生已,方始有引,則經何得說云「要由有引,後有方生,非無引故」?

願施:前基師言「經亦不說定同時故」者,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14云:「解云:今經中亦不定說能引、所引,定與能生定同時。」此解之意,行支是能引支,識等五支是所引支,有支是能生支,然行等六種,以潤、未潤時必不俱故,故在未潤時,能引、所引與能生即不同時,經中亦不說能引、所引與能生定同時故。


三 能生支

、能生支,謂愛、取、有,近生當來生、老死故。

窺基:第三能生支中,論言「愛、取、有」者,是出其體,即是以愛、取、有三法為能生體。言「近生當來生、老死故」者,解釋「能生」之名。雖愛、取二亦能潤前行等六種,名為能潤,然以近當果故,但說為能生支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云:「問:且能生支,為唯取有支,亦兼愛、取耶?答:尅體唯取有支,相兼亦通愛、取。何以知者?若由愛、取潤前六支時,名為有,有正能生當生死現行,故有支望生死為能生因也。然有支不能自生,要由愛、取潤故方生,故知愛、取相從,亦名能生,或近能生有支,故亦名能生也。」

緣迷內異熟果愚,發正能招後有諸業為緣,引發親生當來生、老死位五果種已。

窺基:此意,如前引文可知,受有內異熟受、外境界受二種,受內異熟果時,由迷內異熟果無明,不知內世俗、勝義二苦故,隨其所應造三種業行為增上緣,引起當來生、老死位識等五果之因緣種。

願施:此迷內異熟愚,通含世俗、勝義,未知迷何世俗、勝義?

慧沼:惡道苦為世俗愚,迷人天苦為勝義愚,此二愚俱是迷四聖諦攝。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7云:「有二種愚,一、異熟愚,二、真實義愚。」又云:「真實義,即四聖諦,於彼愚癡,名真實義愚。」雖迷世俗總名內異熟愚,然據四聖諦亦攝內異熟,內異熟亦攝真實義故,故內異熟愚是通迷世俗、勝義

願施:論言「緣迷內異熟果愚」者,是說緣藉迷內異熟果之愚,「緣」是緣藉、緣由義。此亦得以反說為義,即是迷內異熟果愚為緣。

依迷外增上果愚,緣境界受發起貪愛,緣愛復生欲等四取。

窺基:此說,又依迷外增上果愚,以境界受為緣,發起貪愛煩惱,緣愛復生欲等四取。四取者,即是欲取、見取、戒取、我語取。

慧沼:正說應是,迷外增上果境界愚為緣,起受,受彼外果,方起愛、取,故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云:「受二種先業果,謂受內異熟果,及境界所生受增上果。」此中「境界所生受增上果」,意謂境界所生受,受外增上果,不得說境是受之果。

愛、取合潤,能引業種及所引因,轉名為有,俱能近、有後有果故。

窺基:此是正解潤生之相。即愛、取二,和合而潤能引支中業種,及所引因識等五種,此六種潤已,即轉名為有。以名之為「有」?此行、識等六種潤已,俱皆能近且有生等之後有果,故名為有。此意即是,受內異熟時,由不明了內世俗苦故,起非福行,此行所得苦果,其相麤顯,易可了知,名世俗苦。由不能了內勝義苦故,起福、不動行,此行所得人、天苦果,相非麤顯,唯勝者知,名勝義苦。雖迷二苦有所不同,總是迷內異熟起業,由業為緣,引發識等名言五種已,後受境界時,由不能了所知境故,起染受時,愛等增長,合潤前行、識等六種,合此六種,轉名為有,如水潤種,種近果生。又前文云迷內異熟果愚唯發業,迷外境界愚唯潤生者,是隨增義而說,據實而言,迷內異熟愚亦得潤生,全界一切煩惱皆能結生續生死故,迷外境界愚亦能發業,追求欲境起不善故。

有處唯說業種名有,此能正感異熟果故。

窺基:此是會通諸論。瑜伽論第十卷說,此十二支相望無因緣者,以依增上緣所攝生起因等故,又云,取所攝受業,名勝分有等,如是之文,諸論非一,故今此論文但總言「有處唯說業種名有,此能正感異熟果故」。此意,識等五種雖是能生正因,然而無力正感,是故不名為有,唯業種名為有,故彼論第十卷中說業種名勝分有。

智周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復次,建立有支有二種,一、就勝分建立,謂取所攝受業,如前已說,二、全分建立,謂業及識,乃至受所有種子。」此中,取支所熏發者,名取攝受,故彼「就勝分建立」者,即是說被取支所潤之業種,名為有支。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問:何故諸支相望無因緣耶?答:因緣者,自體種子緣所顯故。問:若諸支相望無因緣者,何故說言依因果體性建立緣起耶?答:依增上緣所攝引發因、牽引因、生起因故,說名為因。」

復有唯說五種名有,親生當來識等種故。

窺基:又復有處,唯言識等五種名為有者,以此五種親生當來識等五法故,即以正因能生故,而說五種為有,不說業種。瑜伽論第五、三十八卷說,生起因是能生因攝,因緣為性者,即是唯說識等五種,不說業支。以上諸有處言,皆是偏說,非謂即是有支實體。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云:「能生因者,謂生起因。方便因者,謂所餘因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38云:「此一切因,二因所攝,一、能生因,二、方便因。當知此中牽引種子、生起種子,名能生因,所餘諸因,名方便因。復有四緣,一、因緣,二、等無間緣,三、所緣緣,四、增上緣。當知此中若能生因,是名因緣,若方便因,是增上緣。」


四 所生支

四、所生支,謂生、老死,是愛、取、有近所生故。

窺基:第三所生支中,論言謂生、老死者,是出所生體。言「是愛、取、有近所生故」者,是釋「所生」之名。此生、老死,雖亦為前能、所引支所得之果,然而不名為引果者,以生、老死二支,為前愛等近因所生,是故但名所生,不名引果,如識等五支不名為引因,但名所引。

謂從中有至本有中,未衰變來,皆生支攝,諸衰變位,總名為老,身壞命終,乃名為死。

窺基:此解生、老、死三分位。即從中有初生以後,至本有中,隨命長短未衰變來,皆生支攝。諸衰變位,隨多少時心、色俱衰,總名為老。身壞命終,入滅相位,方名為死,大乘滅相在過去故,由此正死名為死支。緣起經中亦云,有下種生、漸增生、出胎生、漸長生、成長生五種次第,為生五位差別。彼經亦云,五種衰損名為老,即髮衰、身相衰、作業衰、受用衰及命根衰。彼經亦云,有六種死,一、究竟死,二、不究竟死,三、自相死,四、不究竟死分差別相,五、究竟死分差別相,六、時非時死。此中言中有是生支攝者,以此中有亦是愛等潤已所起之有果故,故此依生支分位,說為生支攝。

願施:生、老、死者,《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》卷1云:「復言:世尊!云何次第生身生相?世尊告曰:於其最初有下種生,從此無間有漸增生,從此無間有出胎生,從此無間有漸長生,既成長已,受用、言說、能得等生,如是品類,名次第生。」彼:「即此四種生身之相,時分變異,應知能作五種衰損,說名為老。復言:世尊!云何名為五種衰損?世尊告曰:一者,鬚髮衰損,以彼鬚髮色衰壞故,二者,身相衰損,形色膚力皆衰損故,三者,作業衰損,發言氣上,喘息逾急,身戰掉故,住便僂曲,以其腰脊皆無力故,坐即低屈,身羸弱故,行必按杖,身虛劣故,凡所思惟,智識愚鈍,念惛亂故,四者,受用衰損,於現資具,受用劣故,於戲樂具,一切不能現受用故,於諸色根所行境界,不能速疾明利而行,或不行故,五者,命根衰損,壽量將盡,近死故,遇少死緣,不堪忍故。即於此四生身相中,復有六種死差別相,一者,究竟死,二者,不究竟死,三者,自相死,四者,不究竟死分差別相,五者,究竟死分差別相,六者,時非時死。應知此中自相死者,謂識離身、色相滅沒差別之相。


五 問答解疑

老非定有,附死立支。

窺基:自此以下是第八門,廢立增減,釋諸妨難。此文說明何故諸支各別而立,唯老與死二者合立。即如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4云:「所以老、死合立一支者,為顯離老得有死故,非於胎生身中離名色等,得有六處等法,是故於彼各別立支。」

願施:十二支中,無明為先,老死居後,是否無明亦有前因?若有,以誰為因,何故不說?是否老死亦有後果?若有,以誰為果,何故不說?

窺基:無明是以不如理作意為因。何故不說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問:若說無明以不如理作意為因,何因緣故,於緣起教中不先說耶?答:彼唯是不斷因故,非雜染因故。所以者何?非不愚者起此作意,依雜染因說緣起教。無明自性是染污,不如理作意自性非染污,故彼不能染污無明,然由無明力所染污。又生雜染,業、煩惱力之所熏發,業之初因,謂初緣起,是故不說不如理作意。」又《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》上卷云:「言:世尊!無明亦緣非理作意,何故唯說無明為緣?世尊告曰:無明亦引非理作意,與行為緣,又從無明所生觸、受為緣生愛,是故偏說。」即是由無明勝故,偏說無明,而不說不如理作意。

願施:瑜伽論言不如理作意是不斷因,非雜染因者,「不斷」是相續不斷義,謂作意體相續不斷,乃至佛位亦有,故彼論說不如理作意是不斷因。不斷即因,名不斷因,是持業釋。「雜染」者,謂煩惱雜染、業雜染、生雜染。作意自性非是染污,故非雜染,故彼論說不如理作意非雜染因。雜染即因,名雜染因,是持業釋。以緣起支是依雜染而說,是故不說不如理作意。又一切煩惱、隨煩惱,自性染污,餘心、心所自性非染,故彼論說「無明自性是染污,不如理作意自性非染污」。

窺基:老死之果,即是憂悲苦惱。《十地經論》卷8云:「死別離時,愚人貪著心熱,名為憂,發聲啼哭,名為悲,五根相對,名為苦,意根相對,名為憂,憂、苦轉多,名為惱。」新翻大般若經中亦常云「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、愁歎苦憂惱」。何故緣起支中,不說憂悲苦惱?緣起者,是順生死流、趣諸趣義,憂悲離散,行相高舉,不順生死流、趣諸趣,是故不說,此解為舊說,與小乘同,如大毘婆沙論第二十四卷所說。又解,立支要須其支,是定或遍,此愁歎苦憂惱,不遍亦不定,是故非支。

願施: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卷24云:「問:此契經說老死緣愁悲苦憂惱,何故愁等不立有支?答:無支相故,謂愁等五散壞有支,如霜雹等害諸苗稼。復次,愁等非一切時,非一切處,非一切有,猶如疾病,是故愁等不立有支。」

願施:非理作意以誰為因?憂悲苦惱以誰為果?

窺基:此十二支,顯示輪轉因果已周,故不須說,即是影顯已具足故。云何影顯?謂由惑生惑、業,從業生染事,從事事、惑生,十二有支,理唯顯此。

智周:從惑生惑,是說由愛生取,從惑生業,是說由取生有,及由無明生行。從業生事,是說由行生識,及由有生生。從事生事,是說從識支生於名色,乃至從觸生於受支,及從生支生於老死。從事生惑,是說從受生愛。由立十二有支,其理唯是顯此,即是已顯老死為事、惑因,老死是事性故,及顯無明為事、惑果,無明是惑性故。是故十二有支已足,豈假更立餘緣起支?

願施:理既如此,何故不說無明為無明因?

窺基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問:何故不說自體為自體緣耶?答:由彼自體若不得餘緣,於自體雜染不能增長,亦不損減,是故不說。」所以不說無明為無明因。由此十二支中「從事事、惑生」理,亦顯老死有果,謂為無明之因,果即無明。故知,前無明是老死所生,未來老死能生無明,如是因果不斷,唯十二支即足,故不說無明因及老死果,非彼二法皆無果、因。

願施:生、老死支是生、住、滅三相否?若是三相,何故不說住為支?又滅在過去,其體即無,豈緣起支體通無法?若非三相,則此生、老死是何?

窺基:是三相攝。以緣起支是流轉義,住則不順流轉故,所以不說住為支。又無為法亦住,說住為支,即濫無為,所以不說,言緣起者,唯是有為相故。生、老即是生、異之相,死非滅相,滅相是無,有法方是緣起支故。緣起支是約相續義而立,其死支者,即是正死末後之時,及前將死、順死之位,總名死支。由於滅相體無,唯是依過去立,是故不得以滅為例。


(一) 病何非支

病何非支?

窺基:妨難有七。此第一難,即外人問:「老支不定,附死合立,病亦不定,應合立支。」故論問云,病何非支?

不遍、定故。

窺基:論主答云,病法,非但不遍三界五趣,而且隨所應有趣、界之中,亦非定有,如尊者薄拘羅,於此欲界人趣,年過八十,不曾患小疾故,是故不立病支。

雖不定,遍故立支。

窺基:老法,雖非一切有情皆悉定有,然而遍諸趣、界,故立為支。病法不定不遍,非如老法,故不立支。

諸界、趣、生,除中夭者,將終皆有衰朽行故。

窺基:何以得知諸色、無色界亦有老?一切三界五趣四生有情,除中夭者之外,於命終前皆有衰朽行相,即臨終時,異於前時,其根與識皆衰朽故,故老是遍諸趣,所以得立為支。論言「除中夭者」,即顯老是不定。何以得知上界有老?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問:云何應知彼有老耶?答:彼諸行有朽壞腐敗性故。如色界繫,當知無色界繫亦爾。」所說正與此同。


(二) 名色不遍,何故立支

名色不遍,何故立支?

窺基:此為第二妨難。即問:「若由遍故,老得立支,病不遍故,不立為支,則名色亦不遍,何故得立為支?」此意,色界全及欲界中化生者,皆是六處頓起,何有名色?名色既亦不遍,何故得立為支?

故立支,胎、卵、濕生者,六處未滿,定有名色故。

窺基:此就他意回答。即是,名色雖不遍,然以定有故,得立為支。名色隨其趣生所應有處,必定有故,病即不是定有,是故不可為例。何故名色定有?除化生外,餘胎、卵、濕生者,乃至六處未圓滿以來,定有名色故。瑜伽論第九十三卷中說,濕、卵二生,除在母腹否,與胎生有別,餘如胎生,次第皆有。故知,名色定有。彼又云:「有色有情,在欲、色界,受化生者,於初生時,諸根圓滿,與餘差別。知,名色不遍。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3:「當知此中,依胎生者,說轉次第,卵生濕生,除在母腹,有餘差別。有色有情,在欲、色界,受化生者,於初生時,諸根圓滿,與餘差別。」

又名色支,亦是遍有,有色化生,初受生位,雖具五根,而未有用,爾時未名六處支故。

窺基:此依正理回答。又者,此名色支,所以得立,以亦遍三界故。何以亦遍?於有色界,化生初位,雖具五根,然此五根,猶未有用,但名名色,爾時未名六處支故。諸根滿,有明利用,能生觸等,乃名六處,此化生初生位,雖根滿,然無明利之用,尚未生觸,是故但名名色,不名六處。瑜伽論第九十三卷,雖言化生初生諸根圓滿,然而不說化生初生無名色支,故作此釋,不違聖論。

初生無色,雖定有意根,而不明了,未名意處故。

窺基:此釋初生無色界,何以有名色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3云:「在無色界諸有情類,識依於名及色種子,名及色種依識而轉。」故知,無色界亦有名色支,然初生無色界,不名六處,雖有意根,而不明了,意無用故,不名意處

由斯論說,十二有支,一切一分,上二界有。

窺基:由此之故,瑜伽論第十卷中說,十二有支一切一分,上二界有。若無色界無有名色,即非聖論所說「一切」。《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》上卷云:「復言:世尊!若唯名生,都無其色,斯有何過?世尊告曰:若一生中,唯有其名,不依色住,相續生起,不應道理。」此中「依色住」者,是依有色身現起色而說,或色種子亦名為色。

願施:對於十二有支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問:幾支色界繫?答:一切一分。問:云何應知彼有老耶?答:彼諸行有朽壞腐敗性故。如色界繫,當知無色界繫亦爾。」即說十二有支一切一分,上二界有。


(三) 愛非遍有,寧別立支

愛非遍有,寧別立支?生惡趣者,不愛彼故。

窺基:此為第三妨難。即問:「生惡趣者,不愛彼處,故知愛非遍有,愛既非是遍有,寧別立支?」言「愛非遍有」者,如緣起經上卷說:「復言:世尊!若唯說愛與有作緣,不緣於取,斯有何過?世尊告曰:希求名愛,於險惡趣無有希求,然由所作非福行故,雖求善趣,相違果生,彼果生時,豈緣於愛?唯應用彼取為其緣。又如所說,無有愛者,希求無有,求無有時,由造福行、不動行故,相違果生,此果生時,豈緣於愛?唯應說彼取為其緣。」由此可知,愛非遍有。

定故別立,不求無有,生善趣者,定有愛故。

窺基:此是隨順他義而答,非為盡理。即是,愛雖非遍,定故別立。何謂為定?不求無後有,依勝善行而生善趣者,定有愛故。此意,唯除求無後有者,及生惡趣者以外,定有愛生。求無後有者,不希求後有,故不起愛,生惡趣者,不愛所生處故,亦不起愛,除此以外,愛是定有。

不還潤生,愛雖不起,然如彼取,定有種故。

窺基:有問:「既言除彼以外有愛生,然聖教說不還果無現起愛潤,豈不相違?」答云,其不還果,於生他地之潤生時,雖不起現行愛,然如彼自身中有取支故,定有愛種,亦名為定有愛。此意,彼不還者,非但無現行愛,亦無現行取,然以取種有故,而得潤生,既取定有,愛應例取,故如彼取,愛定有種。

又愛亦遍,生惡趣者,於現我、境亦有愛故。

窺基:此依正理解答。即是,愛亦遍有,其當生惡趣者,雖彼不愛當生處身,然於現今我身及現在境,亦起愛故,故生惡趣,有愛潤生。所以,愛是遍有,得別立支。

依無希求惡趣身愛,經說非有,非彼全無。

窺基:此為會通經文。即是,緣起上卷是依無希求惡趣身故,說生惡趣無有愛起,非是生彼惡趣,諸愛全無,有前所說之現愛故。


(四) 何故所生支中立生、老死,所引支中別立識等五支

何緣所生立生、老死,所引別立識等五支?

窺基:此為第四妨難。即問,何緣於所生果,合立生、老死支,於所引位,乃別開立識等五支?

因位難知差別相故,依當果位,別立五支。

窺基:論主總答,識等五支正在因位,其差別相難以了知,遂依當生果位,別立因支為五。

謂續生時,因識相顯,次根未滿,名色相增,次根滿時,六處明盛,依斯發觸,因觸起受,爾時乃名受果究竟,依此果位,立因為五。

窺基:此廣釋前文云,於當來果初生之時,果識初起,即是因識相顯,以果初生,令識種用顯故,故名因識相顯,此即初剎那時,或說第一七日。次識位後,五根未滿以來,果名色起,令因名色相貌增長,以果顯現時,令因增長故,此即第四七日以前。次第四七日後,五根圓滿,至鉢羅奢佉位,此時因六處明盛,以根相明利故。依此六處,發觸相顯,因觸起受,因受相增,爾時乃名受果究竟。依此當起果位次第,而立因支為五,以因位中眠伏相難知故。此即因位立識等五支之所以。

果位易了差別相故,總立二支,以顯三苦。

窺基:當、現果位既是現行,容易了知差別相故,故總立生、老死二支,以顯三苦。緣起上卷說:「復言:世尊!若生、老死,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為相,於此生身,何緣顯示生、老死名?世尊告曰:為顯如是生身之相,有三種苦成苦性故。復言:世尊!生顯何苦?世尊告曰:生顯行苦。復言:世尊!老顯何苦?世尊告曰:老顯壞苦。復言:世尊!死顯何苦?世尊告曰:死顯苦苦。」此中是約欲界為論,故說顯示三苦,若約色、無色界,即顯示生、異、滅三相。

然所生果,若在未來,為生厭故,說生、老死,若至現在,為令了知分位相生,說識等五。

窺基:有問:「既然果位唯顯三苦,但說二支,如何前說於果起時,為令了知分位,而說識等五支?」答曰,其所生果,若在未來,為令有情生厭離故,但以總相說生、老死二支,毀責彼故。其所生果,若至現在,為令了知分位相生,故說識等五支,彼五互相顯故


(五) 何故發業總立無明,潤業位中別立愛、取

何緣發業總立無明,潤業位中別立愛、取?

窺基:此為第五妨難。此難之意,既諸煩惱皆能發業,何故緣起支內,不同於潤業立愛、取二支,而是總立無明一支,不更別立?又諸煩惱皆能潤業,何故緣起支內,不同於無明亦但立一支,而是別分愛、取二支?

雖諸煩惱皆能發、潤,而發業位無明力增,以具十一殊勝事故,謂所緣等,廣如經說。

窺基:論主回答,一切煩惱皆能發業、潤業,然無明力發業用增,勝餘煩惱,以無明具十一殊勝事故,所以但說無明為發業惑,不說餘惑為發業支。十一殊勝事者,即緣起上卷所說,一、所緣殊勝,遍緣染、淨故;二、行相殊勝,隱覆真實,顯現虛妄故;三、因緣殊勝,普於一切煩惱雜染、諸業雜染、諸生雜染,作因緣根本依處故;四、等起殊勝,等能發起能引、所引、能生、所生緣起法故;五、轉異殊勝,有隨眠、纏縛、相應、不共四種轉異無明故;六、邪行殊勝,於諸諦中皆能發起增益、損減二種邪行故;七、相狀殊勝,於微細自相,及遍愛、非愛、俱非境界共相轉故;八、作業殊勝,普能作流轉所依事,及作能障寂止事故;九、障礙殊勝,障礙勝法及廣法故;十、隨縛殊勝,乃至有頂有情,猶有無明隨縛故;十一、對治殊勝,二種妙智所對治故。

願施:《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》上卷云:「十一種殊勝事故,於緣起初,宣說無明以為緣性。何等十一?謂所緣殊勝,行相殊勝,因緣殊勝,等起殊勝,轉異殊勝,邪行殊勝,相狀殊勝,作業殊勝,障礙殊勝,隨縛殊勝,對治殊勝。」其中對治殊勝,彼經下卷釋云:「復言:世尊!云何無明對治殊勝?世尊告曰:有二妙智對治無明。何等為二?一、依他音或不依止,少分有量法界妙智,二、依他音全分無量法界妙智。復言:世尊!少分有量法界妙智,為何所緣,有何行相,作何事業?世尊告曰:少分有量法界妙智,緣四聖諦,十六行相,作無明等煩惱、業、生一切雜染離繫事業。

於潤業位,愛力偏增,說愛如水,能沃潤故。

窺基:於潤業位,說愛、取二支者,雖諸煩惱皆能潤生,然而於潤業位,愛力偏增。何以得知?諸論唯說四愛為集諦故,又聖教皆說愛如於水,能沃能潤故。

智周:論說四愛為集諦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5云:「問:何故於集諦為四行觀?答:由有四種愛故。此四種愛,當知由常、樂、淨、我愛差別故,建立差別。初愛為緣,建立後有愛,第二、第三愛為緣,建立喜貪俱行愛,及彼彼希樂愛,最後愛為緣,建立獨愛,當知此愛隨逐自體。又愛云何?謂於自體親昵藏護。後有愛云何?謂求當來自體差別。喜貪俱行愛云何?謂於現前或於已得可愛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起貪著愛。彼彼希望愛云何?謂於所餘可愛色等,起希求愛。」

要數溉灌,方生有芽,且依初後,分愛、取二,無重發義,立一無明。

窺基:此釋何以發業但一無明,潤生之惑分愛為取。即是,必要數數溉灌,方能生出有芽,例如灌溉田等。今者且依愛之初、後,而分為愛、取二,其實有多現行愛惑,十地經論第八卷中亦說愛增名取,故初名愛,後則名取。發業之義,應是發已不可重發,是故立一無明,如一芽生已,即不可再生。

願施:論言「要數溉灌,方生有芽」,是說要以愛水數數灌溉,方生有支之芽。言「溉灌」者,意謂愛如於水,能沃能潤,言「有芽」者,是以芽喻有支,要水數數灌溉,芽方生故。
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云:「其實有多現行愛惑者,即有前四種愛,及九種命終心俱生愛,亦有分別、俱生愛等,故云多愛。」
《佛說十地經》卷4云:「由觸相對,諸受發生,自後於受,欣樂名愛,愛增長取,取增生有。」《十地經論》卷8釋云:「受染著故,名愛,愛增長故,名取。」

雖取支中,攝諸煩惱,而愛潤勝,說是愛增。

窺基:此釋何以此處及十地經論說愛增名取。據實而言,取支攝諸煩惱,然愛潤生勝故,故說愛增是取,非是取支不攝餘惑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9云:「當知此中,若所取,若能取,若所為取,如是一切,總說為取。」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9云:「問:何所取?答:欲、見、戒禁、我語是所取。問:何能取?答:四種欲貪是能取。問:何所為取?答:為得諸欲及為受用,故起初取。由貪利養及以恭敬增上力故,或為詰責他所立論,或為免脫他所徵難,起第二取。奢摩他支為所依止,為所建立,為欲往趣世間離欲,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三摩鉢底,起第三取。為欲隨說分別所計作業、受果所有士夫,及為隨說流轉、還滅士夫之相,起我語取。」此中「我語」,彼論釋云:「諦故,住故,論說有我,名為我語。執有實物,說名諦故,執可安立,說名住故。」


(六) 自他地、上下地

諸緣起支,皆依自地,有所發行,依他無明,如下無明,發上地行。

窺基:第六妨難是問,諸緣起支,為是皆唯依自地緣,為是亦有依他地緣?答曰,諸緣起支,皆依自地,同於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6云:「諸有隨生何界何地,當知有支即此所攝。」然而亦有無明所發行支,是依他地無明,如下地無明能發上地行。緣起支中,亦能依他地緣起者,其事為一為多此唯有一,即是無明行,如下地無明發起上地行

願施:《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》卷1云:「復言:世尊!云何無明等起殊勝?世尊告曰:謂此無明,或愚當來苦諦所攝後有自體,或愚現法苦諦所攝已得自體,如是愚者,或有能引所引緣起,或有能生所生緣起,此二緣起,即以愚於當來、現法自體無明,作等起緣。」文中既言「或愚當來苦諦所攝後有自體」,即知所說無明攝自、他地,是故許依他地無明,發起行支。愛、取亦惑,同於無明,何故不說愛、取,能與行支為緣?如卷云:「復言:世尊!何緣不說愛、取二種能生緣起,與行為緣?世尊告曰:愛、取二種自界所行,有分齊故。所以者何?欲界愛、取,與彼色界或無色界諸不動行為等起緣,不應道理,非境界故。如說欲界愛、取二種於不動行,如是色界愛、取二種於無色界諸不動行,若無色界愛、取二種於欲界行或色界行,及以色界愛、取二種於欲界行,當知亦爾。」

不爾,初伏下地染者所起上定,應非行支,彼地無明猶未起故。

窺基:此釋,若是不許下地無明發上地行者,則初伏下地染,所起上未至定,即應非是行支,彼上地無明猶未現起故。此意,要入彼根本定,離欲界九品盡,後時方起彼地無明,既然初伏下染起上未至定時,彼地無明猶未現起,則彼有漏定應非是行支,無有無明支故,然而彼未至定既名行支,明是下地無明所發。此意即顯,瑜伽論第五十六卷所言,諸緣起支皆依自地者,是依多分支而說,緣起經說有依他地,則是通論,故二聖教義亦無違。此文可顯未至定中無現行惑,以不得根本定,惑不起故。

智周:今助一釋,即未至定、根本定皆容下地無明所發,二種皆是不動業收,俱得名行,如次而招別、總報果,基師是據未至定釋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14云:「若五十六說隨生何界、地諸緣起支,皆是自地攝者,即約多分說,謂十一支全,一支少分,皆是自地攝,唯除無明支能發異界行,餘十一支,皆是自地攝。若緣起經說異地緣起支,得與異地緣起支為緣者,即通論,唯約一支少分,如下地無明,能發上地行支。」


(七) 上下地愛,緣何受起

從上、下地生下、上者,彼緣何受而起愛支?

窺基:此為第七妨難。即問,從上地生下地,或從下地生上地者,彼所能潤當生之愛,是取何地受支為緣,為是當生地受,為是現居地受?

願施:何意有此之問?

窺基:既受緣愛,則從上、下地生下、上地者,其現起受支與當生處愛是異地故,應如無明緣行,亦許異地得成,故為此問。

彼愛亦緣當生地受,若現,若種,於理無違。

窺基:論主答言,隨其所應,彼愛亦當生地受若俱時現行受,若前時種子受,於理無違。此中言「亦緣當生地受」者,明從自地死而生自地者,其愛支定依同地受,從異地死而生異地者,亦是定依同地受,故論言「亦」。又現居處受,亦能為異地愛緣,如彼無明異地為緣,然此受望彼異地愛,非是受支,緣義故。

願施:論言「彼愛亦當生地受」,此中「者,是緣藉義。此意,從上、下地生下、上者,其潤生愛是當生地愛,彼愛亦以當生地受為緣。此顯愛支定以同地受為,從自地死而生自地,從自地死而生異地,從異地死而生異地,皆是如此。
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14云:「隨其所應,彼亦緣當生地受,若俱時現行受,若前時種子受。解云:若與現行愛同時相應染受,染受亦能為緣生愛,此與愛相應受,即是境界受。境界受即是無明、觸為緣所生染受,此染受方能為緣生愛。或前種子者,即是識等五果中異熟受支種子,及境界受種子,亦能為緣生愛也。」

六 同世、異世

此十二支,十因,二果,定不同世,因中前七,與愛、取、有,或異或同,若二、三、七,各定同世。

窺基:此下是第九門,定世破邪。此十二支,前十支因與後二支果,必定不同世,以造總報異熟因之身非即受果故,亦非現業得果是十二支故。是故,約身生死為世,則十因、二果決定不同世,若約時分為世,此即不定,今此所說是約身生死以為世。因中,前七支與愛、取、有三支,或不同世,或同世。若是順生受業,則受初生時,其世必同,若是後報業等,世即不同,以今身造業至後後世將受果時,方起愛、取故。小乘薩婆多師則是認為愛、取、有三,與前七中初二支,定不同世,與次五種定得同世,彼計是於前世生、老死位中起無明惑造業故。今此論言十二支中定同世者,是說生、老死二支,愛、取、有三支,無明等前七支,各定同世。此意,由癡發業,熏發識等報種,必定同世,故前七支不得別世,起煩惱水,潤先行、識等六種,轉名為有,故愛、取、有亦非異世,能潤、所潤非隔世異時方成故,生及老死,同世可知,是故論云「若二、三、七,各定同世」。

願施:言「亦非現業得果是十二支」者,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云:「亦非現業得果者,意云,如順現受業得果,是前報果,名現業得果,今此十二是總,既異熟果,故不同現業果,故云亦非現業果。」文中「是前報果」,意謂是前順現受業報果,業、果同在一世。彼文之意,順現受業所得果,非是異熟果,是故非十二支。

窺基:此十二支,十支是因,二支是果,因在過去,果或現在,或在未來,因在現在,則果在未來世,如是一往而論,十二支是二世緣起,道理而言,亦可說是三世緣起。若過去十支是因,現在二支是果,現在十支是因,未來二支是果,即是二世十二緣起。若前七支在過去,愛、取、有三支在現在,生、老死二支在未來世,即十二支通三世有。故十二支,或二世有,或通三世。此義不同小乘,小乘是計二因過去,五果現在,三因現在,二果未來,即約時分緣起,決定如是。雖十地經論第八卷中,舉經而說是三世緣起,同於小乘之義,然此「三世」,翻譯有謬,今勘梵本,與瑜伽論所說相同,皆是但言三際,謂從初際,中際緣起,從中際,後際緣起,非說二在過去、五現在、三在現在、二來之三世緣起。

智周:《十地經論》卷8云:「經曰無明緣行者,是見過去世事,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,是見現在世事,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,是見未來世事,於是見有三世轉。」今觀彼文,三世之名同於小乘有宗,未來五支與彼小乘有別。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:「云何緣起體?若略說由三種相建立緣起,謂從前際,中際生,從中際,後際生,中際生已,若趣流轉,若趣清淨究竟。」
釋前瑜伽第九卷文,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4云:「三相者,一、從前際,中際生,二、從中際,後際生,三、從中際,或趣流轉,或趣清淨究竟。前二名流轉,後一是還滅,流轉者順生,還滅者順滅。過去名前際,現在名中際,未來名後際。現在中,若不厭逆,便趣流轉,若厭逆之,便趣清淨。成唯識說『十因,二果,定不同世』,今論依此,故於二世以辨緣生。即彼又說『因中前七,與愛、取、有,或異或同,若二、三、七,各定同世』,如是即顯三際緣生。今此但遮小乘緣起定三世立。依二世顯,非定唯爾,過去七,現在三,未來二,為後報業招異熟故。」

慧沼:瑜伽第九三際,謂初、中、後,由待前七支,有愛、取、有,由待此三支,有現生、老死,此雖二世,然據後報業之造業、潤生、得果三世時別,分初、中、後三際。剋實乃是,還望過去十支因,有現生、老死二支果,是謂從前際,中際生。以今生、老死,望後更起無明、行等,即名從中際,後際生。後無明等,以待中際生等起故,故名後際。此雖即是兩重,然而非同小乘有部。

願施:三際、三世有何差別?如《成唯識論義蘊》卷5云:「問:三際、三世,意有何別?答:要隔生死,方名為世,際即不然。」

是十二,一重因果,足顯輪轉,及離斷、常,施設兩重,實為無用,或應過此,便致無窮。

窺基:此十二支,十因,二果,但是一重,因一世、果一世故,非如小乘為二世因、二世果之二重因果。問小乘曰:「何勞三世二重因果?」小乘答曰:「有外道撥無過去、未來,彼說法是自然、常我等所生,愚三際故說有緣起,無前際故說諸法常,無後際故說諸法斷。是故今說,二因在過去有,法由過去世業為因而生,故法非是自然、常我等起,體非常住,有因所生。說有未來二果,破彼諸法後際斷無,法滅非即解脫故,體有輪轉故,現在有五果、三因故,非自然起後,有因生故。故說二重三世因果。」今破小乘二重因果,即是,如我十二支,是一重因果,足以顯示生死輪轉,法非自然、常我等生,亦非體自解脫,及離斷、常,是故施設二重實為無益。說十支因,即破法是常我、自然等生,有二果故,即顯非法後斷性自解脫,有過去為因故,法體非常,有未來為果故,諸法非斷,現果定有因起,現因必招果報,如是但說因果一重,即顯三世俱有,生死輪轉,及離斷、常(言因破常,言果破斷),故設二重實為無用。若如汝言,愚於前際故,說過去二因,則更有愚於前前際者,言二因猶少,應更說因,又若愚於未來,故說二果,則更有愚於後後際者,言二果猶未足,應更說果。故論說言「或應過此,便致無窮」。既然一重因果即已遮破常、斷,足以顯示過去、前前,以及未來、後後,何勞而說三世二重因果?


七 諸門分別

(一) 假實分別

十二支,義門別者,九實,三假,已潤六支合為有故,即識等五,三相位別,名生等故。

窺基:自下以下是第十門,諸門辨釋,於中總有十七子門。第一,假、實門。此十二支,九支是實,三支是假。假者,即是有、生、老死三支。前行支種及識等五支為愛、取潤已,合此已潤六支轉名為有,故說有支是假。所潤六支中,識等五種至現起時,其四相中,以生、異、滅三相位別,名生、老死,此生、老死二支,體即識等五果現行,故亦是假。瑜伽論第十卷但云九實、三假,第五十六卷中所說,亦與此同。

願施:既云愛增名取,何故取支非假?

窺基:雖愛增名取,然而取體異於增上之愛,更有餘惑為取支體故,故取支非是假。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是十二支緣起,幾支是實有?謂九。幾支非實有?謂餘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6云:「當知有、生及老死支,是假有法,所餘有支,是實有法。」


(二) 一事、非一事分別

五是一事,謂無明、識、觸、受、愛五,餘非一事。

窺基:第二,一事、非一事門。五支各以一事為體,如文可知。故知,無明支唯無明為體,識唯本識。言「餘非一事」者,行支通色、心故,取支通餘惑故,餘者可知。瑜伽論第十卷但言,五是一事,餘非一事。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幾一事為自性?謂五。幾非一事為自性?謂餘。


(三) 染、不染分別

三唯是染,煩惱性故,七唯不染,異熟果故。

窺基:第三,染、不染門。三支唯染,是說無明、愛、取,皆是煩惱性故,七唯不染,是說識等五支及生、老死,皆是異熟性故,此約體性而論。若此中言染、淨,然淨唯善故,不染亦通無記故,故於七支,應言不染瑜伽論第十卷亦云,於不染中,善及無覆無記有別,故分二種,通名不染。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問:幾支染污,幾支不染污?答:三染,餘通二種。若不染污,善及無覆無記別故,分為二種應知。」

七分位中,容起染故,假說通二,餘通二種。

窺基:此釋何故瑜伽論說「三染,餘通二種」。即是,識等五支及生、老死,於現起分位中,容起染故,故彼論假說此七支通染、不染,非此七支體是染故,而名為染。此論言「餘通二種」者,是說行支、有支,以行支通善、染故,有支亦通無覆無記故,故說通染、不染二種。


(四) 獨、雜分別

無明、愛、取,說名獨相,不與餘支相交雜故,餘是雜相。

窺基:第四,獨、雜分別門。無明、愛、取三支,說名獨相,餘是雜相。「獨」者,唯以此體為支,不與餘支相交雜故。言「餘是雜相」者,謂行及識等五,轉名為有及生、老死,故行及識等五支名為雜,有及生等亦名為雜。瑜伽論第十卷但云「三是獨相,行等是雜相」。

願施:何故支說為獨相,而非雜相?

窺基:取中雖愛增上,然非是轉愛為增上貪故,又取別有法故,故為獨相非是雜相

智周:前言「非是轉愛為增上貪,是說以上品貪而為取支,故云愛增為取,非是轉愛支成上品,以彼而為取支,由斯取支名為獨相。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問:幾是獨相,幾是雜相?答:三是獨相,行等是雜相。問:何故行有是雜相?答:由二種說故,謂能引愛、非愛果故,及能生趣差別故。問:何故識與名色、六處一分有雜相?答:由三種說故,謂依雜染時故,依潤時故,依轉時故。問:何故識乃至受,與老死有雜相?答:由二種說故,謂別顯苦相故,及顯引、生差別故。」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4釋云:「謂能引愛、非愛果者,體即行支,未潤已前,名引因故;及能生趣差別者,謂即有支,由行被潤,轉名為有,能生支故。識與名色、六處一分有雜相者,顯此三支有二種雜,一、現為果時,與當果雜,後門雜是,二、因支相望,自體亦雜,今問此事,謂即一識得名色、六處三種別名,觸、受非識,故不問雜。依雜染者,謂識支,謂前文說『由邪行故,令心顛倒』,顛倒現識既熏種子,即名色支。依潤時者,即識種子為愛、取潤,初結生位,名名色支。依轉時者,即此名色六根起時,名六處支,非六處等全唯是識,皆有識故,是故成雜。別顯苦相者,識等五種生現行位,顯三苦相,名生、老死。現在因,苦相猶未能顯,名識等五,至現行位,顯此五種所引生果,前後位別,名生、老死,故言及顯引、生差別故。」


(五) 色、非色分別

六唯非色,謂無明、識、觸、受、愛、取,餘通二種。

窺基:第五,色、非色門。無明、識、觸、受、愛及取六支,唯是非色。行支通身、語、意三業,名色是五蘊攝,六處是色、識二蘊攝,已潤六支名有,五蘊現行名生、老死,故此六支通色、非色二種。


(六) 有漏、無漏、有為、無為分別

是有漏,唯有為攝,無漏、無為非有支故。

窺基:第六,有漏、無漏門,第七,有為、無為門。此十二支,皆是有漏、有為,無漏法逆生死、斷生死故,無為非是緣起義故,彼無為不起故,所以無漏、無為非是十二有支。

願施:既言緣起支,明知即是有漏有為,何故今立此二門?

窺基:此二門是對大眾、化地二部說,否則立此二門便為無用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云:「經言緣起法,性相常住,若大眾、化地部解此經云,緣起法性常住者,故知別有緣起支無為,其無明依無為故,無為與此無明為性,所以無為能發行支,其行支亦依無明能感識等五果,乃至生緣老死亦然,所以別立緣起支無為,故緣起支亦通無為無漏法也。」


(七) 三性分別

無明、愛、取唯通不善、有覆無記,行唯善、惡,有通善、惡、無覆無記,餘七唯是無覆無記,七分位中亦起善、染。

窺基:第八,三性分別門。此十二支,無明、愛、取三支唯通不善、有覆無記,無明支於欲界中,唯是不善,愛、取二支於欲界中,亦通不善、有覆無記二性,潤生愛是有覆無記,欲界四取說是不善,經論有文,誠證非一。此三支於上二界中,皆唯有覆無記。行支唯通善、惡,不通無記,無記不感果故。有支通於三性,行等六支合為有故。餘識等五及生、老死,此七支皆唯無覆無記性,異熟性故,當來現起分位之中,亦起善、染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四唯雜染品,餘通雜染、清淨品。」是說無明、愛、取、老死四支唯染,即以老死起憂悲故,假說為染。然此論是據剋性,而老死支唯異熟性,故二論不相違。言「七分位中亦起善、染」者,非說體性,是約識等五果支當生處之分位而說。老死由二義故言染,一、分位中起染,二、多起憂悲故。

智周:有義云:「說欲界無明唯不善者,此不應理,助發業惑亦通修所斷故。」詳曰,無明發業有正發、助發別,正發唯不善,助發可無記,前說欲界無明唯不善者,是據正發而言。

願施:言「七分位中亦起善、染」者,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云:「問:在母胎中若可得起三性心者,未知異生得起何性心?答:異生於母胎中,得起生得善心,非加行善,得起俱生煩惱,非分別者,唯得起意業,未能發身、語,故四無記中唯得起異熟生無記,未能發威儀、工巧故。」


(八) 三界繫屬

雖皆通三界,而有分有全。

窺基:第九,三界門。十二支雖皆通三界,然而有分有全,即欲界攝十二支全,色、無色界攝十二支少分。此意,欲界通染、淨,以名色具五蘊,六處具諸識等,乃至受中具四受故,色、無色界則不如是,染一向無,如無色界,無色等及無三受等。此中以憂受非是異熟報,是故不論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亦云:「問:幾支欲界繫?答:一切支,和合等起故。問:幾支色界繫?答:一切一分。問:云何應知彼有老耶?答:彼諸行有朽壞腐敗性故。如色界繫,當知無色界繫亦爾。

願施:前言欲界受支具四受者,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云:「受支中,即具苦、樂、喜、捨,除憂,憂受唯通善、惡,不通無記,不得名異熟故,非是受支攝。問:前之受中三性,唯取無覆無記,今如何云取喜、樂等四受耶?答:六識中異熟無記受,是無覆無記,總名受支。」
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云:「言色、無色,染一向無者,意說,染不善性者一向無,不妨有染無記也。欲界通染、淨者,即是有支、行支通染、淨。」


(九) 能治、所治分別

上地行支能伏下地,即麤、苦等六種行相,有求上生而起彼故。

窺基:第十,能、所治門。此說,上地行支能伏下地一切支。何謂上地行支?即麤、苦等六種行相,此通色、無色界,有求上生而起彼行支故,謂觀下界十二支為麤、苦、障,觀上界一切為靜、妙、離,即上地行支由下地無明所發。言「上地行支能伏下地」者,此六觀行,以下地一切支為境界故,雖亦緣上地一切支,然而能緣行相但是上地行支,故說依上地行伏下地支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說:「問:頗有依支得離支耶?答:有,謂依上地支,離下地支,此但一分非全,唯暫時,非究竟。」彼文之意,非十二支各支少分皆能,唯但一行支能,故言但一少分。何故餘支不能?上地無明、愛、取是惑性,有支是所潤業性,非現業性,識等、生等是異熟無記性,故皆非能治道,因此唯說行支是能離支,然行支是有漏,故唯暫時能離,非是無漏,故非畢竟能離。

願施:諸心、心所皆有行相,何故麤、苦等六觀行,於此獨名行相?

窺基:行相是見分者,如前已說,即心、心所皆有。然麤、苦等六觀行,體即慧數,以其簡擇之用增故,偏言行相,如說諸諦十六行相,故無過失。

願施:此文之意,十二支皆為所治,唯有上地行支一分是能治,餘支非是能治。


(十) 學等分別

一切皆唯非學、無學,聖者所起有漏善業,明為緣故,違有支故,非有支攝。

窺基:第十一,學等分別門。此一切支,皆唯是非學、非無學,有學、無學與流轉相違故,聖者所起有漏善業,以無漏明而為緣故,違一切有支故,非十有支攝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亦云:「問:幾支是學?答:無。問:幾支是無學?答:亦無。問:幾支是非學非無學?答:一切。問:所有善有漏支,彼何故非學耶?答:墮流轉故。若學所有善有漏法,彼與流轉相違故,及用明為緣故,非支。」又緣起經下卷亦說:「法異生,非理作意所引四種轉異無明,由此為緣,生福、非福及不動行。如是所說外法異生所有福行及不動行相應善心,一切皆是非理作意所引等流。內法異生若放逸者,彼除一種不共無明,所餘無明引發放逸為緣生行。內法異生若不放逸勤修學者,及聖有學,三種無明引發妄念為非福緣,然此非福,不能為緣招三惡趣,故此非福,我不說為無明緣行(基:此亦證明前文能引支中所云「別助當業,皆非行支」)。如是所說不共無明,內法異生雖不放逸,而修學者亦未能斷,諸聖有學應知永斷。又不放逸內法異生,若造福行及不動行,彼是正法如理作意相應善心之所引發,解脫為依,迴向解脫而引發故,雖於善趣感殊勝生,而非無明起增上緣,然能作彼四種無明斷增上緣。諸聖有學,不共無明已永斷故,不造新業,所有故業,由隨眠力未永斷滅,暫觸還吐,如是所有無明緣行,生生漸滅,不復增長。由此道理,應知內法諸有學者,不緣無明更造諸行。」彼經既言聖不造新業,即明不共無明種已斷故。彼經既云內法不放逸異生造福、不動行,即明善法欲以去內法異生,皆猶造行支。

由此應知,聖必不造感後有業,於後苦果不迷、求故。

窺基:由此證知,聖必不造感後有業。何以不造?於後苦果不迷求故,聖者知彼可厭,故不迷,不欣生彼,故不求,又不共無明種已斷故,諸有學聖所起有漏善業,定非行支,彼以無漏明為緣故。

雜修靜慮,資下故業,生淨居等,於理無違。

窺基:有問:「聖者雜修生五淨居天業,豈非行支?若是行支,聖便造業,若非行支,如何得感總報而生彼處?」答云,不還果等,雜修第四靜慮,是資助第四禪下無雲等三天之故業,因此而生五淨居等,是故於理無違。此總報業及名言種,是於凡夫時造生第四禪下三天業已即有,皆是同一地所繫故,後由無漏定資助此故業,而得生淨居天,故非是聖者造業。論言「淨居等」者,等取第十地菩薩所居之大自在宮。瑜伽論第四卷、對論第六卷、十地經論皆說,淨居上有自在宮,第十地菩薩當生於其處。此亦是凡夫時已造之故業,由無漏定資助,而得生彼大自在宮,故論文置「等」字。

慧沼:准俱舍論所說,欲雜修四靜慮者,先雜修第四靜慮,至初、後各一剎那無漏,中間剎那起有漏定,如是三心成滿,次漸修下三禪,亦各三心成滿。大乘與彼少別。且談雜修,總有五種。一、純有漏定熏修,由此生四靜慮天,除五淨居。二、純無漏定熏修,八地以去菩薩由此受變易生,有漏定已盡故。三、漏、無漏雜修,即於定為得自在故,及受等至自在果故,由此可得現法樂住,以及得生五淨居等。四、有漏定、散雜熏修,謂阿羅漢以此雜熏修行,捨福而資命果,捨命而資福果。五、無漏定、散雜熏修,二乘及七地以前菩薩,由此受變易生死。此論所云「資下故業,生淨居等」者,即是第三種漏、無漏雜修所攝。然此第三種漏、無漏雜修,是有漏為兩邊,無漏一剎那居中,名為修成滿,此是大乘之義。如五淨居業,由異生身造,種在身中,但能任運感生下之天處,由起希願熏修成滿,無漏定力改轉資助往昔感生業種,令勢殊勝,而得生五淨居。故第四靜慮雜修,非是有漏為中間剎那,彼力劣故。

智周:論言雜修靜慮等者,准小乘有宗義,雜修第四靜慮,新造引業,招淨居果,故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卷24云:「應知此中無漏勢力熏修有漏,令感淨居。」此文之意,初、後心無漏,中間心有漏,名為雜修成就。即由前、後心無漏勢力熏修中間有漏心,令招彼果。此中既云「令感」,即明是造引業,否則感義如何得成?又大毘婆沙論亦云,由雜修靜慮為異熟因故,能引五淨居眾同分。彼論既言雜修靜慮為異熟因,能引五淨居眾同分,即明雜修靜慮定是造業。此釋小乘有宗義。

願施: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卷24云:「諸欲雜修四靜慮者,必先雜修第四靜慮,以彼等持最堪能故,諸樂行中彼最勝故,如是雜修諸靜慮者,是阿羅漢,或是不還。彼必先入第四靜慮,多念無漏相續現前,從此引生多念有漏,後復多念無漏現前,如是旋還後後漸減,乃至最後二念無漏,次引二念有漏現前,無間復生二念無漏,名雜修定加行成滿。次後唯從一念無漏,引起一念有漏現前,無間復生一念無漏,如是有漏中間剎那,前後剎那無漏雜故,名雜修定根本圓成,前二剎那似無間道,第三剎那似解脫道。如是雜修第四定已,乘此勢力隨其所應,亦能雜修下三靜慮。」
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卷176:「問:淨居天生為由業感,為由雜修靜慮耶?若爾何失?若由業者,雜修靜慮則為唐捐,若由雜修靜慮者,便與品類足論所說相違,如彼說雜修靜慮及由業故,生淨居天,乃至廣說。答:有作是說,彼由業感。問:雜修靜慮豈不唐捐?答:由雜修靜慮,業得決定,故非唐捐。復次,要雜修靜慮後,乃能引彼思業現前,由此能引彼眾同分。」

漏、無漏雜修靜慮,小乘有宗與大乘義有別。彼小乘義,於雜修靜慮中,初、後心無漏,中間心有漏,大乘義則是初、後心有漏,無漏一剎那居中。又彼小乘雜修靜慮新造引業,此如智周法師所釋大乘雜修靜慮,則是資助凡夫位已造之故業。《成唯識論義蘊》卷5釋云:「若大乘初、後有漏,中一剎那無漏,名為雜修。問:小、大二乘各何異耶?答:小乘既無業種,故以初、後無漏資其有漏,令感淨居彼有漏果,故資有漏為因也。大乘既有下天故業種子,必藉無漏勝力力資,故以無漏助於有漏,資感故業令有功能,既不招新,故大、小別。」


(十一) 三斷分別

有義,無明,唯見所斷,要迷諦理能發行故,聖必不造後有業故。

窺基:第十二門,三斷分別。此有二義,第一師說,一切發業無明,唯是見道所斷,要迷諦理之無明行相增,方能發行故,又經論皆言聖必不造後有業故,若無明支亦是修道所斷,則聖者應更造新業,然對法第七說二種愚皆是見斷故,言已見諦者,無真實義愚故,不造福、不動行。

願施:三斷者,即是見所斷、修所斷、非所斷,或自性斷、離縛斷、不生斷。
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7云:「有二種愚,一、異熟愚,二、真實義愚。由異熟愚故,發非福行,由真實義愚故,發福及不動行。由異熟愚發非福行者,由彼一向是染污性,無明合時,必不容受信解異熟行相正見故。由真實義愚發福、不動行者,真實義即四聖諦,於彼愚癡,名真實義愚。未見諦者雖起善心,由彼隨眠所隨縛故,亦名愚癡。由彼勢力於三界苦不如實知,便能發起後有因性福、不動行,非已見諦者能發此業,無真實義愚故。」

愛、取二支,唯修所斷,貪求當有而潤生故,九種命終心,俱生愛俱故。餘九,皆通見、修所斷。

窺基:第一師意,愛、取二支,唯修道斷,貪求當生潤生之愛,非是見道斷故,見道所斷愛等,定是緣於見等而生起故。又對法論第五卷說,九種命終心與俱生愛俱,故知愛支唯修道斷。九種命終心者,是說三界一一界中,於命終時,其潤生心各有三種,皆得生三界故。取支但是愛之增上(此師不取四取為取支,認為言四取為取支者,是汎解取義,其實四取非取支攝),是故亦是唯修道斷。其餘九支,通見、修斷,是隨業、因斷故,其無記法非唯修道斷故,至下當知。

智周:九種命終心者,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5云:「相續力者,有九種命終心與自體愛相應,於三界中各令欲、色、無色界生相續。謂從欲界沒還生欲界者,即以欲界自體愛相應命終心,結生相續。若生色、無色界者,即以色、無色界自體愛相應命終心,結生相續。如是從色、無色界沒,若即生彼,若生餘處,有六種心,如其所應盡當知。又此自體愛唯是俱生,不了所緣境,有覆無記性攝,而能分別我自體生差別境界。」

有義,一切皆通二斷,論說預流果已斷一切一分有支,無全斷者故。

窺基:第二師說,此十二支,一切皆通見、修所斷,以瑜伽論第十卷說,預流果已斷一切一分有支,無全斷者故。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問:預流果當言幾支已斷耶?答:一切一分,無全斷者。如預流果,如是一來果亦爾。問:不還果當言幾支已斷耶?答:欲界一切,色、無色界不定。問:阿羅漢當言幾支已斷耶?答:三界一切。」

若無明支唯見所斷,寧說預流無全斷者?

窺基:此難前師云,若無明支唯是見道所斷,則預流者初無明支應全斷,聖論寧說預流無全斷者?

若愛、取支唯修所斷,寧說彼已斷一切支一分?

窺基:又難前師云,若汝愛、取二支唯修所斷,則聖論寧說彼預流果已斷一切支一分?此意,愛、取二支若唯修道所斷,見道不斷,則預流果即非已斷一切支一分,以愛、取二支全未斷故,亦非一分斷故。

又說,全界一切煩惱皆能結生,往惡趣行,唯分別起煩惱能發。

窺基:前師若救言:「瑜伽論第十卷所言,但是據多支通見、修所斷,故從多分而說『一切支一分』。」則第二師答云,若如汝言,則瑜伽論第五十九卷如何復說「全界一切煩惱皆能結生」?結生之言,顯示潤生煩惱,若潤生惑唯修所斷,即有界中見道煩惱不潤生故,彼論不應說為「全界一切煩惱」,此難愛、取二支唯修所斷。又彼論說取支通攝四取,然見取、戒禁取非修道所斷,故取支非是唯修道所斷。下難無明唯見所斷,即是,若發業無明唯是見道所斷,則瑜伽論第五十九卷所說「往惡趣行,唯分別起煩惱能發」,乃應改言「生五趣行,唯分別起煩惱能發」,以見斷煩惱不唯發往惡趣行故。若彼救言:「修惑但能發感人、天別報之業,彼論是通總、別報而說故,既彼論中不言發往人、天趣業,即是意謂惡趣別報之業,應修道惑不能發。」此言不通,惡趣別報業行,修惑亦是能發,故知彼論所說但論總報,非是通總、別報而說。

慧沼:往惡趣總報業,正發、助發皆唯分別起煩惱。人、天總報,則是任運煩惱亦能助發。因此,聖論說能發惡趣報行者,唯是分別起煩惱,故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9云:「若諸煩惱猛利現行,方能發起往惡趣業,非諸失念而現行者,又分別起能發此業,非任運起。」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9云:「問:於彼彼界結生相續彼彼身中,當言全界一切煩惱皆結生耶,為不全耶?答:當言全,非不全。」

不言潤生唯修所斷,諸感後有行,皆見所斷發。

窺基:又者,諸聖教中,不言潤生之惑唯修所斷,以全界煩惱皆能結生故,亦不說言諸感後有業行,皆見所斷惑發,唯言往惡趣業行,分別煩惱能發故。

由此故知,無明、愛、取三支,亦通見、修所斷。

窺基:此為結申正義。即是,無明、愛、取三支,亦通見、修所斷。

然無明支,正發行者,唯見所斷,助者不定。愛、取二支,正潤生者,唯修所斷,助者不定。

窺基:然無明支,正發行者,唯見所斷,以麤猛故,故對法論說二種愚皆見所斷,此為會通對法第七卷之文。言「助者不定」者,此會瑜伽論第五十九卷之文,以助發人、天總報之業,亦通修道煩惱故,故說「助者不定」。言「正潤生者,唯修所斷」者,此會對法論第五卷之文,以其微細數現行故,故彼論但言俱生愛俱。言「助者不定」者,此由瑜伽論說全界一切煩惱皆能結生,及言四取皆名為取支等,即可證知。然聖教中言發業惑唯種子者,是說不放逸內法異生,言潤生惑亦唯種子者,是說不還果,此據正發、正潤,若為助發、助潤,則起現行無失,遠因等起亦有現惑故,未臨命終亦得起現惑故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云:「然發業惑唯種子,至未臨命終時起現等者,意云,此亦會違文也,有聖教中說發業煩惱唯是種子者,即約內法異生不放逸者,以無明種子而發福、不動業也。又有聖教中說潤生惑唯是種子者,即約不還果,從自地生他地,用種子潤。」
《成唯識論義蘊》卷5釋云:「若助發、助潤起現無失者,何以知耶?緣起下云『內法異生不放逸者、及聖有學者,三無明為緣引非福行,我不說為無明緣行』,准此有現助發無違。不還未至臨終,先所未伏之惑,何理不起?故知此二起現無失。」文中「三無明」者,即是緣起經所說四種轉異無明中除不共無明者,此三無明,一是種子,餘二皆為現行,故證不放逸內法異生及有學聖,有助發業之無明現行。

慧沼:云何四取名為取支?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7云:「復有四取,謂於欲、見、戒禁、我語所有欲貪。」此言四取唯貪。此四取者,初取唯在欲界,餘三取通三界,故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初唯能生欲界苦果,餘三通生三界苦果。」又取中,於欲境取及我語取,俱通見、修斷,於見、戒禁二取,則唯是見道斷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3:「又取欲取,或取見、戒禁、我語取,取諸取已,愛、取和合,潤先引因,轉名為有。」此意,取彼四所取而為取支,能取即貪。故知,能、所取皆即貪。依第八十九卷,即是通能、所取皆是取支,故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9:「當知此中若所取,若能取,若所為取,如是一切總說為取。問:何所取?答:欲、見、戒禁、我語是所取。問:何能取?答:四種欲貪是能取。問:何所為取?答:為得諸欲及為受用,故起初取。由貪利養及以恭敬增上力故,或為詰責他所立論,或為免脫他所徵難,起第二取。奢摩他支為所依止,為所建立,為欲往趣世間離欲,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三摩鉢底,起第三取。為欲隨說分別所計作業、受果所有士夫,及為隨說流轉、還滅士夫之相,起我語取。」

願施:何謂我語?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9云:「諦故,住故,論說有我,名為我語。」《雜集論述記》卷8云:「諦故,住故,論說有我,名為我語,執有實物,說名諦故,執可安立,說名住故。」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云:「問:何名我語?答:此執實我時,我體實無,唯有空語,名我語取。」

又染污法,自性應斷,對治起時,彼永斷故。

窺基:此下汎釋「斷」義。染污闇法種子與彼無漏明法相違,無漏起時,闇種便斷,故染污法自性應斷,此斷即通諸染汙心、心所。色法,性非染污,非是自性應斷。

願施:自性應斷之法,從何而斷?

窺基:自性應斷之法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9云:「從彼相應及所緣故,煩惱可斷。所以者何?對治道生,煩惱不起,得無生法,是故說名斷彼相應。相應斷已,不復緣境,故從所緣,亦說名斷。」

一切有漏不染污法,非性應斷,不違道故。

窺基:不染污法,謂善及無覆無記法。一切有漏不染污法,此通五蘊,體非闇法,不違道故,非是自性應斷。

有二義,說之為斷。一、離縛故,謂斷緣彼、雜彼煩惱。

窺基:然此善、無覆記法,有二義故,說之為斷。一、離縛斷,謂斷緣彼煩惱、雜彼煩惱。其緣彼煩惱者,謂有煩惱是緣彼有漏境而生,此煩惱是隨彼七識所緣有漏善等境生,若是斷此能緣煩惱,說所緣境名為得斷。其雜彼煩惱者,有三種雜,一、俱雜,即第七識起煩惱時,雖不緣彼六識等法,然彼六識等由之而成有漏性,第七識名染污依故。六識等法於善等三性位,彼第七識惑是恒起,故第七識煩惱斷時,六識等法名為得斷。二、生雜,若唯以相間起者,名之為雜,即有無漏平等性智等,與第七識等煩惱相間而生,故須加相順義,即相間生且相順者,名之為雜。如此,無漏第六、七識,不順煩惱,正相違故,不名為雜。間生雜,非因等起,諸無記業皆非因等起故,然但以相間生亦有雜義,性順漏故,而說間生名雜。三、引雜,是說有漏善業由煩惱引故而成有漏性(此不同無記業),後斷彼煩惱時,此善亦名為斷。今此所說雜彼煩惱,取第二、第三種雜義為善。若依第一種俱雜,說第七識惑名雜煩惱者,則未得無學,離欲九品者,其欲界善等應不得名斷,以雜煩惱猶未斷故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釋云:「第二解雜彼煩惱者,謂前六識中善及無記等法,與煩惱前後間雜而起,名之為雜。由煩惱習氣力故,一一前後所起善、無記法,皆成有漏性等,名雜彼煩惱。  ……  此第三解意說,有漏善業名之為雜,以福、不動行由無明為緣起故,無記不由無明支故,故疏云不同無記。後斷彼無明,其善業即名雜縛斷也。然疏中第二解雜彼煩惱,即通有漏善業及無記法,總名雜也,此寬,若第三解雜,唯取有漏善業,不取無記,名雜稍狹。今者取第二解,會第三解少分,名雜彼煩惱,理將勝也。」

智周:前言此間生雜,非因等起者,意說此六識等但由煩惱間生名雜,非以煩惱為因等起,方得雜名。又諸無記法即是與惑相間故名雜,非是據因等起,識等之類,名為間生雜者,亦應如是。

願施:有漏諸法從何而成有漏?

窺基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65云:「由五相故,建立有漏諸法差別。何等為五?謂由事故、隨眠故、相應故、所緣故、生起故。云何有漏法事?謂清淨內色,及彼相依、不相依外色,若諸染污心、心所,若善、無記心、心所等,此有漏事,隨其所應,由餘四相說名有漏,謂隨眠故,相應故,所緣故,生起故。若於清淨諸色,及於如前所說一切心、心所中,煩惱種子未害未斷,說名隨眠,亦名麤重。若彼乃至未無餘斷,當知一切由隨眠故,說名有漏。若諸染污心、心所,由相應故說名有漏。若諸有事,若現量所行,若有漏所生增上所起,如是一切漏所緣故,名為有漏。此中現在名為有事,過去、未來名非有事。若依清淨色,識所行名現量所行(基按:此意,五識及俱意識所緣五塵,名為現量所行)。若餘所行,當知名非現量所行。若內諸處增上生起一切外處,名有漏所生增上所起,唯彼所緣,當知有漏(基按:此即第八識等所變外處,或有所緣,雖是現量所行,然非外處,即一切有漏定心境界等,故復重言『有漏所生增上所起』,彼諸所緣唯在前五識、第六識及第八識)。所以者何?若緣去、來起諸煩惱,過去、未來非有事故,不由所緣,說名有漏。若現在事非現量所行,如清淨色及一切染污、善、無記心、心所,彼亦非煩惱所緣故,說名有漏,但由自分別所起相,起諸煩惱,非彼諸法為此分明所行境故(基按:准此可知,唯有五境現在本質、影像二塵,名為所緣有漏,其餘一切皆非)。由生起故成有漏者,謂諸隨眠未永斷故,順煩惱境現在前故,於彼現起不如理作意故,由此因緣,諸所有法正生、已生、或復當生,如是一切由生起故,說名有漏。又從一切不善煩惱諸異熟果,及異熟果增上所引外事生起,如是一切亦生起故,說名有漏。又由無記色、無色繫,一切煩惱於彼續生,彼所續生亦生起故,說名有漏。如是名為由五相故,建立有漏諸法差別,謂由事故、隨眠故、相應故、所緣故、生起故。」此中,諸法由生起故成有漏者,其正生者是漏俱故,其當生者是漏引故,其已生者是間生故,由此三種因緣,諸法由生起故而成有漏。若是將此漏俱、漏引、間生,並合相應、所緣,則諸有漏即有五例。

願施:例為何?

窺基:諸有漏法,略為五例。第一,善趣人、天之外五塵,唯由一所緣縛故而名有漏,不在於內,故非漏俱。第二,善趣人、天之五根、內塵,由所緣、漏俱二而成有漏,以在內故。其不善業外塵,亦由二緣故而成有漏,即一、所緣,二、漏引。第三,除惡趣果,餘無覆無記心、心所,由三緣故而成有漏,即一、所緣,如第七識緣第八識等類,二、漏俱,三、間生。惡趣之五根、內四塵(除聲),亦由三緣故而成有漏,即所緣、漏俱、漏引。第四,善心,心所,由四緣故而成有漏,即是所緣、漏俱、間生、漏引。其惡趣果無覆無記心、心所,亦由所緣、漏俱、間生、漏引四緣故而成有漏,此中由漏引者,是由不善有漏之所引故。第五、一切染污心、心所,由五緣故而成有漏,即所緣、漏俱、間生、漏引及相應。

願施:此言離縛斷者,為是相應斷,為是所緣斷?

窺基:大乘相應、所緣二縛,與小乘異。大乘義者,漏體即是煩惱及隨煩惱,八識及遍行五、別境五、不定四心所,性是無記,若與善十一法相應,即名善性,若與煩惱或隨煩惱相應,即名染心、心所。煩惱、隨煩惱是自性斷法,與其俱起之識等是相應名斷,即一切染心、心所皆相應斷,餘不染法是所緣斷,所緣通一切有法故。此論文中,言自性應斷者,是說染污心、心所,言離緣彼煩惱者,是說親二種所緣,言雜彼煩惱者,謂俱生雜、引生雜、間生雜三種。

二、不生故,謂斷彼依,令永不起。

窺基:此中「依」者,即因,即所依處。此意,因依無故,果必不起,果依無故,因亦不生。

依離縛斷,說有漏善、無覆無記,唯修所斷。

窺基:依離縛斷,故瑜伽論第六十六說,諸有漏善、無覆無記,唯是修道所斷。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66云:「云何修道所斷法?謂一切善有漏法,一切無覆無記法,除先所說諸染污法,餘染污法,是名修道所斷法。」

依不生斷,說諸惡趣、無想定等,唯見所斷。

窺基:依不生斷,故瑜伽論第六十六、對法第四說,諸惡趣異熟體第八識等,唯見所斷,無想定等,亦是唯見所斷。此中「等」者,是等取無想天、半擇迦、二形、北欝單越等。若將彼無想定等攝入善、無記門,彼即修道斷攝,若攝入依因門,即唯是見道斷,彼等唯是外道等分別煩惱發起故,入見道時,一切分別煩惱皆斷,捨外道等所依之身,故彼無想定等即亦不起。瑜伽論第五十三說,半迦、無想天等於見道時,得非擇滅。彼論既云為非擇滅,豈不與此所說之「斷」相違?二不相違,此說「不生斷」者,「不生」亦是非擇滅攝,「斷」是捨義,非是得對治義。若道理論,斷有三種。一、自性斷,謂染污法。二、離縛斷,謂能斷緣彼、雜彼煩惱,善、無記法,修道所斷,由此離縛斷故,方究竟盡。三、不生斷,謂斷彼依,令永不起,此有二種,一者,因亡果隨喪,如三惡趣果,名為見道斷,即是由因惑、業無故,果永不生;二者,果盡因隨斷,如三惡趣中別報善業,亦為見道斷,即是由所依果無故,因即隨亡。無想定等,是由分別煩惱引發,於見道位,因亡果隨見斷。半擇迦等,多由分別煩惱正發故,亦是入見道位時,因亡果滅。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66云:「云何見道所斷法?謂薩迦耶等五見,及依諸見起貪瞋慢,若相應無明,若於諸諦不共無明,於諦疑等,及往一切惡趣業等,是名見道所斷法。」
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4云:「分別所起染污見、疑、見處、疑處,及於見等所起邪行煩惱、隨煩惱,及見等所發身、語、意業,并一切惡趣等蘊、界、處,是見所斷義。此中分別所起染污見、疑者,謂聞不正法等為先,所起五見等。分別所起言,為簡俱生薩迦耶見及邊執見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3云:「若學見跡,於卵、濕二,生北拘盧洲、無想天,若女,若扇搋迦,若半擇迦、無形、二形等生,及於後有若愛若願,所得非擇滅,當知一向決定。」

說十二支通二斷者,於前諸斷,如應當知。

窺基:瑜伽論說十二支通二斷者,於見、修二斷中,如前所說,隨應當知。十二支中,無明、愛、取三支,是自性斷,通見、修斷,離縛斷、不生斷,於此三支弱故不說。行、有二支,通自性、離縛、不生三斷,見、修所斷,其染污者,是自性斷,非染污者,通不生斷及離縛斷,其離縛斷者,是修道所斷,其不生斷者,如無想定等,是見道所斷,故行、有二支通不生斷。識等七支,體非染法,唯離縛、不生斷,非自性斷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云:「行支中不善思業,及有支中不善思業,是染行,即是自性斷,自性斷之中,通見、修斷,然有支闕行支者,以因行支轉成有支也。故知,同時心王自性染者,亦同行、有,是自性斷。若行中善思,及有支中善業,及有支中五無記種子,則通離縛斷、不生斷。不生斷則是見道斷,離縛則是修道斷,以無想等既是善業,則是見道因亡果喪斷善,行、有中別報善業,即是見道中果喪因亡斷。故說行、有通見、修二斷也。」


(十二) 三受相應

十樂、捨俱,受不與受共相應故,老死位中,多分無樂及客捨故。十一苦俱,非受俱故。

窺基:第十三門,三受相應。此十二支依當起位,十支與樂受、捨受俱,除受支、老死支。除受支者,以受不與受相應故,是自體故,此約一識而言,若依多識而論,則得俱起。又此中所辨「俱」者,是以相應名俱,非謂同世並有名為俱,故受不與受俱。除老死支者,以老死位中,多分無有樂受及客捨故,然第八識相應主捨,非是亦無。十二支中,有十一支與苦受俱,但除受支,受不與自體相應故,老死位中多起憂悲等苦,故老死支亦苦受俱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亦云:「幾支樂受俱行?謂除二,所餘支。幾支苦受俱行?謂即彼及所除中一。幾支不苦不樂受俱行?謂如樂受道理應知。幾支不與受俱行?謂所除中一。」此中別解,若約五受相應其憂、喜受即同苦、樂受說。此生支位寬,故與樂、捨俱。

慧沼:言「生支位寬,故與樂、捨俱者,謂從中有至本有中,未衰變來,皆生支攝,約此生支位中識、名色等,故說得與樂、捨受俱。


(十三) 三苦分別

十一少分,壞苦所攝,老死位中,多無樂受,依樂立壞,故不說之。

窺基:第十四門,三苦分別。十二支中,十一支少分是壞苦所攝,除老死支,以壞苦是依樂受而立故,老死位中多無樂受,故不說彼老死支亦為壞苦攝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幾支壞苦攝?謂樂受俱行支及非受俱行支一分。」文中「樂受俱行支」者,即是前文所說十支,除受、老死。文中「非受俱行支」者,即是受支,受不與受俱故,今此壞苦亦取受支,故言「及非受俱行支」。言「一分」者,以十二支中通有苦苦、行苦性故,今此除彼二苦,但說壞苦,故言一分。

十二少分,苦苦所攝,一切支中有苦受故。

窺基:十二支少分是苦苦所攝,一切支中皆有苦受故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幾支苦苦攝?謂苦受俱行支及非受俱行支一分。」文中「苦受俱行支」者,即除受外餘十一支,如前所說。今此苦苦亦取受支,受中有苦苦故,故言「及非受俱行支」。言「一分」者,准同前壞苦説。

十二全分,行苦所攝,諸有漏法皆行苦故,依捨受說,十一少分,除老死支,如壞苦說。

窺基:十二支全分是行苦所攝,據實而論,諸有漏法皆行苦故。又者,若依三受別門捨受來說行苦,即是十一支少分為行苦所攝,除老死支,老死位中多分無捨受故,如同前壞苦說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幾支行苦攝?謂所有壞苦、苦苦支,亦是行苦支。或有行苦所攝,非餘二苦,謂不苦不樂受俱行支及非受俱行支一分。」所說與此論文相同。瑜伽論第六十六卷亦據實說,有漏皆行苦攝,然約相顯而言,捨受位時行苦相顯,苦、樂受時,苦苦、壞苦相顯。

智周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66云:「此中云何為行苦性?謂後有業、煩惱所生諸行,於彼彼自體中,能隨順生一切煩惱及與眾苦,所有安立一切遍行,麤重所攝,亦名麤重,是行苦性。依此行苦,佛世尊說略五取蘊皆名為苦。又此行苦,遍行一切若樂受中,若苦受中,若不苦不樂受中。然於不苦不樂受中,此麤重性分明顯現,是故但說不苦不樂受,由行苦故苦。於樂受、苦受中,愛、恚二法,擾亂心故,此麤重苦,非易可了,譬如熱癰,若以冷觸封之,即生樂想,熱灰墮上,便生苦想,若二俱離,於此熱癰,爾時唯有癰自性苦,分明顯現。如是於業、煩惱所生諸行,所有安立,麤重所攝,猶如熱癰,行苦性中,所有樂受,如冷觸封,所有苦受,如熱灰墮,所有不苦不樂受,如離二觸癰自性苦。」

實義如是,諸聖教中,隨彼相增,所說不定。

窺基:以上是約實體、相顯二位,而說三苦與支相攝之實義。諸經論中,則多隨彼相增而論,是故所說不定。此意,瑜伽論與此論所說,是據遍諸法體,正稱道理而言,是以二義辨明,一者,全體、多分攝三苦,即一切有漏法皆行苦,行苦名全,餘苦苦、壞苦名多分。二者,相顯、多分攝三苦,即捨受俱諸支為行苦,行苦名相顯,餘苦、樂二受俱苦苦、壞苦,名多分。緣起經上卷云,生顯行苦,老顯壞苦,死顯苦苦。彼經是但約果時以辨明三苦,謂有為法,造作名行,生是起義,造作義增,說為行苦;老是衰義,壞是變義,老,壞義增,說為壞苦;死是滅義,苦是迫義,死,滅迫義增,說為苦苦。以果三苦,顯因隨應,亦有三苦。故知,彼經是隨相增而說,與瑜伽論所說不違。《十地經論》卷8云:「經曰十二因緣分,說名三苦。是中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,名為行苦,觸、受名為苦苦,餘因緣分,名為壞苦。」言「餘因緣分」者,即是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支。彼文是通因果而辨,即以「行」是作義,前之七支是引因攝,其造作義增故,是當果之本故,說為行苦。雖觸、受二支亦是引因收,然彼苦苦義增,故不說為行苦,但名苦苦。彼意,受支多起苦受,雖諸支皆有苦苦,然唯有受支苦苦義增,觸支與受相順,且近生受,所以但說觸、受為苦苦體。又者,欲顯諸受體皆是苦,無有少樂,為令生厭,故說觸、受俱為苦苦。雖於死位,苦苦亦增,然與老相隣故,但名壞苦,正壞之體,多是老支,死是滅無,與老相順,故老死支實名壞苦;又者,於當果位,生為壞本,故生、老死,皆壞苦攝。其愛、取、有,為能生因,生當果時,此三極近所生當果,故從所生,說愛、取、有亦名壞苦。故知彼論,是隨相增,說此三苦,非為實理,餘隨相增所說,亦是如是。


(十四) 四諦分別

皆苦諦攝,取蘊性故,五亦集諦攝,業、煩惱性故。

窺基:第十五門,諦分別。此十二支,皆苦諦攝,以是有漏取蘊性故,逼迫性故,皆果法故。其中五支亦是集諦,招感名集,非以因義名集,此五支者,行、有二支是業,無明、愛、取三,是煩惱性故。此十二支皆非無漏,故非滅、道諦攝。瑜伽論第十、五十六卷中所說,與此文同。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6云:「復由五相建立緣起差別。何等為五?一、眾苦引因依處,二、眾苦生因依處,三、眾苦引因,四、眾苦生因,五、眾苦生起。眾苦引因依處者,謂於現法中名色為緣,六處生起不斷,不知此為所緣及依處故,一切愚夫於內自體,愚癡生起,是名無明。無明緣故,次後諸行,乃至後時有觸緣受,此中六處,名無明等引因依處。眾苦生因依處者,謂諸愚夫觸為緣故,於現法中諸受生起,此為依處,於外境界發起諸愛,由愛為緣,次後有取,取為緣故,次後有有,如是愛等三種生因,用觸緣受為所依處。眾苦引因者,謂無明緣行,乃至觸緣受,現法中識,為福、非福及不動業之所熏習,後後種子之所隨逐,能引當來餘身識等生、老死苦,是故說此為彼引因。眾苦生因者,謂受緣愛,愛緣取,取緣有,是名當來眾苦生因。即先所作業為煩惱攝受,未來世生將現前故,當知名有。眾苦生起者,謂有緣生,生緣老死,如是名為眾苦生起。即識、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,先種子性隨所依時,曾得眾苦引因之名,今已與果,名生、老死,復得苦名。」

智周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問:幾支苦諦攝,及現法為苦?答:二,謂生及老死。問:幾支苦諦攝,當來為苦?答:識乃至受種子性。問:幾支集諦攝?答:所餘支。」

願施:是否漏皆苦,有漏皆集?

窺基:苦是逼迫義,有漏無非苦,故有漏皆苦諦。集是有報義,有異熟報方名集,故非有漏法皆名集。

智周:集是有報義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5云:「問:苦諦義云何?答:煩惱所生行義。問:集諦義云何?答:能生苦諦義。」


(十五) 四緣分別

諸支相望,增上定有,餘之三緣,有無不定。

窺基:第十六門,緣分別。十二支彼此相望,增上緣定有,以增上緣所攝寬故,餘之三緣,有無不定,以彼局故。

契經依定,唯說有一。

窺基:此釋何故緣起經下卷說唯有一增上緣。即是依於必定有故,唯說有一增上之緣,非遮餘緣定無。

願施:《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》下卷云:「今此義中,我唯依一增上緣說無明緣行,次第乃至生緣老死。」

望於取,有望於生,有因緣義。

窺基:愛、有二支,望於後支,有因緣義。此意,愛增名取,愛種能生取故,識等五種轉名為有,所生現行名為生故,所以有因緣義。有望老死,隔生支故,不言有因緣義,今此是約二支隣次為論。

若說識支是業種者,行望於識,亦作因緣。

窺基:若如集論說識支是業種者,則行望於識亦為因緣,即以現行行支望行種識支故。

願施:此意,若許識支是業種,則行支望於識支,亦作因緣,現行行支熏生業種故。

餘支相望,無因緣義。

窺基:除此所說愛望於取,有望於生,行望於識三種之外,餘支相望,無因緣義。

而集論說,無明望行有因緣者,依無明時業習氣說,無明俱故,假說無明,實是行種。

窺基:此是會通違文。即雜集論第四卷說,無明望行有因緣者,是依於與無明俱時之思業習氣而說,以思業習氣與無明俱故,假說無明為行因緣,而彼因緣實是行種。無明既然如此,餘支准知亦是。彼論是以無明為首,來例餘支應亦如是,故此偏於無明作會

願施:論言「無明望行有因緣者」,是對法論所說,非是集論。《大乘阿毘達磨集論》卷2但云:「何等建立支緣故?謂習氣故,引發故,思惟故,俱有故,建立支緣,隨其所應。」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4釋云:「依四緣相建立支緣,且如無明望行,前生習氣故,得為因緣,由彼熏習相續所生諸業,能造後有故。當於爾時,現行無明能引發故,為等無間緣,由彼引發,差別諸行流轉相續生故。思惟彼故,為所緣緣,以計最勝等不如理思惟,緣愚癡位為境界故。彼俱有故,為增上緣,由彼增上力,令相應思顛倒緣境而造作故。如是一切,隨其所應盡當知。」集論既言「隨其所應」,即顯非支支皆是具足「習氣故,引發故,思惟故,俱有故」而建立,是隨其所應而建立。又「習氣故,引發故,思惟故,俱有故」者,亦非一一唯與四緣中一緣相對,而是隨其所應,例如以習氣為緣者,即非唯是因緣,為增上緣者亦多故。對法論中是舉無明一例,依四緣相作解,然說「無明望行,得為因緣」,此與「業種望行,方是因緣」相違,是故今論特別會通

瑜伽論說,諸支相望無因緣者,依現愛、取,唯業有說。

窺基:此亦會通違文。即瑜伽論第十卷說,諸支相望但有三緣,無因緣者,是依現行愛、取,不依種子愛、取,及依業種為有支,不依識等種子為有支而說,故不說有因緣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0云:「問:無明望行為幾種緣?答:望諸色行為增上緣,望無色行為三緣,謂等無間緣、所緣緣、增上緣。如是餘支為緣多少?應如此知,謂有色支望有色支為一增上緣,望無色支為二緣,謂所緣緣,及增上緣。若無色支望有色支,唯為一緣,望無色支為三緣,謂等無間緣,所緣緣,增上緣。問:何故諸支相望無因緣耶?答:因緣者,自體種子緣所顯故。」故知,是以愛、取支依現行,非依種子,及以業種為有,非以識等五種為有而說。若無此論如是會通,即難解釋瑜伽論文。彼卷又言:「問:若諸支相望無因緣者,何故說言依因果體性建立緣起耶?答:依增上緣所攝引發因、牽引因、生起因故,說名為因。」此中既言依增上緣所攝之生起因,即明是依業種為有而說。

願施:此意,前文已證愛望於取,有望於生,有因緣義,然瑜伽論第十卷說,諸支相望無有因緣,故論主會違云,彼文是依現行愛、取,及依業種為有而論。何以得知?由於愛、取二支皆通種、現,然唯種生現、現熏種方是因緣,彼論既云「因緣者,自體種子緣所顯」,故知彼說愛望於取無因緣者,定是唯以現行愛望於現行取。又者,有支是已潤行種及識等五種,然已潤識等五種所生現行既名為生,此即有望於生之因緣義,故知彼說有望於生無因緣者,定是唯取業行種子為有,才能成立。又彼論言依增上緣所攝生起因故,而此生起因攝有望於生,既言此生起因是增上緣所攝,故知唯是依業種為有支而說。

無明望行,愛望於取,生望老死,有餘二緣。

窺基:諸支相望,增上緣定有,不再說明。無明望行,愛望於取,生望老死,此之三支,有餘二緣,即等無間緣及所緣緣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釋云:「以前念無明為緣,引起後念意思業行支,所以有等無間緣,又後念意思業行支能緣前念無明,即有所緣緣。愛望於取亦有二緣,謂前念愛支為緣,引起後念取支,有等無間,及後念取支能緣前念愛支,有所緣緣。生望老死亦有二緣,前念生位中,心、心所為緣,引起後念老死支中心、心所,有等無間,及後老死位心、心所,緣前生支中心、心所,故有所緣緣。」

有望於生,受望於愛,無等無間,有所緣緣。

窺基:有望於生,受望於愛,無等無間緣者,以有、受二支皆是種,種望於現,非等無間緣故。有望於生,受望於愛,有所緣緣者,以有、受皆能為彼果所緣故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14云:「生支位中現行心、心所,能緣前有支故,有所緣緣,愛支能緣前受支故,有所緣緣。」

餘支相望,二俱非有。

窺基:行望於識,乃至觸望於受,以及取望於有,非等無間緣者,以其果皆非現行心、心所相引生故,非是所緣緣者,以其果皆非是能緣慮之現行心故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14云:「若等無間緣者,即前念現行心、心所有間導用,令後念現行心、心所生,方是等無間緣。今識支既是種子,乃至有支皆是種子,無等無間緣。」

此中且依近、順次、不相雜亂、實緣起說。異此相望,為緣不定,諸聰慧者,如理應思。

窺基:此中所說,是依隣近,即前支望於次後支,非是隔越超一、超二、或超多等,是依順次,非逆次第,是依因果前後不相雜亂,各各支體尅實緣起而論。是故此論所說,不如對法論第四卷中所云無明望行者,彼解是相雜亂、非實緣起而說。若是諸支相望,是異於隣次,如越次,是異於順次,如逆次,是異於不相雜亂、實緣起,如相雜亂、假緣起者,則是為緣不定,諸聰慧者,如理應思。且說其隔越者,如無明支,與識等五支及有支,但能為一增上緣,與愛、取、生、老死支,能為所緣、增上二緣。餘一切支,准此可知。若逆次者,亦有隣次、隔越,今合隣次、隔越而論,則老死支望於生、愛、取、行、無明支,皆是能為所緣、增上二緣,望餘但能為增上緣。

願施:諸支相望,緣分別,此論是依增上緣、緣、餘二緣,順次辨明,今依支之順序,整理如下。
一、無明望行,除緣,有餘三緣。
二、行望於識,乃至觸望於受,唯有增上緣。
三、受望於愛,除緣、等無間緣,有餘二緣。
四、愛望於取,四緣皆有。
五、取望於有,唯有增上緣。
六、有望於生,除等無間緣,有餘三緣。
七、生望老死,除緣,有餘三緣。

(十六) 惑、業、苦分別

惑、業、苦三,攝十二者,無明,愛,取,是惑所攝,行,有一分,是業所攝,七,有一分,是苦所攝。

窺基:第十七門,惑、業、苦分別。惑、業、苦三,攝十二支者,即無明、愛、取三支,是惑所攝,行支全,有支一分(除已潤識等五種),是業所攝,七支全(即識等五支、生等二支)及有支一分(即已潤識等五種),是苦所攝。此如瑜伽論第五十六卷、十地經論第八卷、及辯中邊論上卷所說,行、有是業道,無明、愛、取是煩惱道,餘七是苦道。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6云:「十二支中,二,業所攝,謂行及有,三,煩惱攝,謂無明、愛、取,當知所餘,皆事所攝。」
《十地經論》卷8云:「經曰:是中無明、愛、取三分不斷,是煩惱道,行、有二分不斷,是業道,餘因緣分不斷,是苦道。」此中所引經文,是取自華嚴經。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0釋云:「行、有是業道等者,意云,是道理義,如云業道理、煩惱道理、苦道理也,不是遊履義。」
《辯中邊論》上卷云:「三雜染者,一、煩惱雜染,謂無明、愛、取,二、業雜染,謂行、有,三、生雜染,謂餘支。」

有處說業,全攝有者,應知彼依業有說故。

窺基:此是會通違文。瑜伽論、十地經論說業全攝有支者,應知彼論是依業種為有而說,否則彼論於有應更分別。此論是據實而論,故言「有一分」,有支含識等五種故。

有處說識,業所攝者,彼說業種為識支故。

窺基:此亦會通違文。有處說識支是業所攝者,即《大乘阿毘達磨集論》卷2云:「若行,若識,若有,是業雜染所攝。」彼論是以業種為識支故,如對法論第四卷云:「問:何故識支業雜染攝耶?答:諸行習氣所顯故。」即是以行種子名為識

惑、業所招,獨名苦者,唯苦諦攝,為生厭故。

窺基:此釋外人問難。外人問曰:「若苦體者,一切有漏皆是,何故惑、業不名為苦,唯惑、業所招名為苦?」論主解答,惑、業所招,唯苦諦攝,非如惑、業亦是集諦攝故,又為令有情生厭,不起惑、業,故說此惑、業所招,獨名為苦。上十七子門,廣作分別,此總是第十門,諸門辨釋

由惑、業、苦即十二支,故此能令生死相續。

窺基:上來總是以十門廣解十二緣起,此文作總結說,由惑、業、苦即十二支,故此惑等能令生死相續不斷,不由外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