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唯識論討論 - 第二章第三節第一項 第二能變識名末那


如是已說初能變相,第二能變其相云何?

窺基:上來已解第一能變,自此以下是解第二能變。此文結前生後,以問發起論端。

頌曰:
     次第二能變  是識名末那
       依彼轉緣彼  思量為性相
        四煩惱常俱  謂我癡我見
       并我慢我愛  及餘觸等俱
        有覆無記攝  隨所生所繫
        阿羅漢滅定       出世道無有

窺基:此舉頌答,以辨明第二能變相。此中依三頌作第七識之十門分別。其十門是,一、舉末那名,二、解釋所依,三、解釋所緣,四、出體釋義,五、解釋行相,六、顯與染俱,七、觸等相應,八、三性分別,九、界地分別,十、隱顯分別,即伏斷之位次。

論曰,次初異熟能變識後,應辨思量能變識相。

窺基:自此以下有二段文,第一段文,廣釋十門,第二段文,是以二教六理,證有此識。此文釋頌初句「次第二能變」,異熟識為先,是第一能變,此識為後,是第二能變,是故論言次後應辨思量能變識相。

是識,聖教別名末那,恒審思量,勝餘識故。

窺基:頌言「是識」,即指此識,總名識故。楞伽經云識有八種,故知識即通名。此識於聖教中,別名末那,末那是意故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63云:「此中諸識皆名心、意、識,若就最勝,阿賴耶識名心,何以故?由此識能集聚一切法種子故,於一切時,緣執受境,緣不可知一類器境。末那名意,於一切時,執我、我所,及我慢等,思量為性。餘識名識,謂於境界,了別為相。」即雖諸識皆名心、意、識,隨義勝故,說第八名心,第七名意,餘識名識。何故餘識不別名意?末那恒審思量,勝餘識故。是故,論言「是識,聖教別名末那」。

願施:此末那名,是否唯在有漏?

窺基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63云:「問:若彼末那,於一切時,思量為性,相續而轉,如世尊說出世末那,云何建立?答:名假施設,不必如義。」此義意說,出世末那,更不思量,任運知故,無麤慧故,無散慧故,是故不名末那。即末那名,唯在有漏,非在無漏,此是第一種解。又解,彼卷又云:「又對治彼,遠離顛倒,正思量故。」此義意言,出世末那,遠離顛倒思量,有正思量故,即通無漏亦有此名,如是有二種解。

此名何異第六意識?

窺基:此問之意,末那,別名為意,總名為識(如言八識,此亦名識),總別合論,即名意識,又《瑜伽師地論》卷63云:「略有二識,一者阿賴耶識,二者轉識。阿賴耶識是所依,轉識是能依,此復七種,所謂眼識乃至意識。」即是說第七識名為意識,此名何異第六意識?

此持業釋,如藏識名,識即意故,彼依主釋,如眼識等,識異意故。

窺基:對於前問,有三解答。此第一解答說,第七識名為意識者,意是自體,識即是意,此名於六釋中,是持業釋(業謂業用,體能持用,名為持業),如阿賴耶名為藏識,以識體即藏故,即持業釋。其第六識,體雖是識,而非是意,非恒審故,彼意識名,於六釋中是依主釋,「主」是說第七識,即從所依得名,如眼識等,眼是所依,而體是識,依眼之識,名為眼識。論言「識異意故」,意謂第六意識,以能依、所依各別故,從依得名。

然諸聖教,恐此濫彼,故於第七,但立意名。

窺基:此釋何以第七不名意識,而但名意。即是諸聖教中,恐此第七立名意識,即會濫彼第六意識,是故,於此第七但立意名,而不言識。

又標意名,為簡心、識,積集、了別,劣餘識故。

窺基:此為第二解答。即是,此識唯立意名,是為簡別心、識。雖八識皆可說名心、意、識,然據增勝義故,但第七識名意,恒審思量,勝餘識故,積集心義、了別識義,劣餘識故,所以簡別後心、前識,但立意名。

或欲顯此與彼意識為近所依,故名意。

窺基:此為第三解答。即是欲顯此第七識,與彼第六意識為近所依,故但名意。言「為近所依」者,以相順故,同計度故,第六識緣境時,此識能與力故,所以七無漏時,六亦無漏,七有漏時,六非無漏。又言「近」者,是為簡別第八亦與第六力故,然彼但容為遠所依,非近所依。以上即是第一門,出第二能變體,釋其名義。

願施:何故第八為第六識遠所依?

窺基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1云:「又由有阿賴耶識故,得有末那,由此末那為依止故,意識得轉。」由此之故,說第八識意識遠所依,第七識為近所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