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師地論註釋 - 卷八十五註釋


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攝事分中契經事行擇攝第一之一者,上來初本地分宗,明十七地義。於十七地中,有餘不了義處須分別故,次第二明決擇分。雖於義中分別決擇,而未分別解釋經法,故次第三明攝釋分。雖明造論解釋法用,未明諸法名之與義各有多種,故次第四辨攝異門。雖辨異門種種文義,未明文義所依本藏,故次第五明攝事分,謂於此分,將三藏教攝所說行擇等事故云也。此分具辨三藏,先解契經,契經之中有其四擇,一、辨五蘊是行擇,是有為行故;二、是處擇;三、明緣起食、諦及界等擇;四、是菩提分法擇。今於三藏中先明契經,四擇之中先明行擇,總名第一。行擇四卷,此卷在初,故言之一。文中初結前生後,次正決擇,後結勸應了。正決擇中,初開列三藏,二、次第解釋,即為三段,初有十四卷,明初藏,次有一卷半,明第二藏,最後第一百卷半,明第三藏。」

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先時所作者,泰師云,一部分先辨,故云先時所作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先時所作契經者,謂即施論、戒論、生天之論,善說正法此為先故。攝異門分說:應當序說先時所作。若了知彼是增上已,即便殷重,隨其所能,盡己所有而為說法(陵本八十四卷)。其義應知。」

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次第解中,先別解四經,即是約部別立,後總勸知其二十種,即是約義立經。前四經是本,二十是末,重明前四。前四亦攝後二十,後二十亦攝前四也。解四經中,言依五犯聚及出五犯聚,說過一百五十學處者,謂五篇戒有二百五十,然論主錄其麤戒有百五十,眾學微細不可限數,且舉一百,餘名為過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依五犯聚等者,調伏事中說:有五種罪聚攝一切罪。何等為五?一者他勝罪聚,二者眾餘罪聚,三者隕墜罪聚,四者別悔罪聚,五者惡作罪聚(陵本九十九卷)。此五犯聚,如彼應知。」

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阿笈摩者,此名為傳。如此教前佛後佛展轉傳說無有異故,名為傳,不同昔云阿含名淨教也。此中自釋阿笈摩者,謂於是中,世尊觀待彼彼所化,宣說如來及諸弟子所說相應者,即能說人與教相應,即是文也。蘊界處下,是其所說,即其義也。」
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又依八眾說眾相應者:意地中說,眾會事者,所謂八眾。一、剎帝利眾,二、婆羅門眾,三、長者眾,四、沙門眾,五、四大天王眾,六、三十三天眾,七、焰摩天眾,八、梵天眾(陵本三卷)。此應準知。」

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言處中而說者,以非廣非略故。」
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於十二分中,除方廣分,餘名聲聞相應經者,道理大小各具十二,今此文中,且舉一義。下總勸知餘二十種,前之四經未必備有二十經中義,故云如應。」

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自下第二,辨能釋摩呾理迦,文分有三,初辨來意及本母名義,次正解釋,後結勸覺了。字本母者,十四音也,又解,三百字界,名為本母。就正解中,四擇即為四段,就行擇中,總嗢柁南曰至無厭少欲住者,是則總標綱要,別有十一門,一、界,二、略教,三、想行,四、速通,五、因,六、斷支,七、二品,八、智事,九、諍,十、無厭,十一、少欲住。次有十一別頌,釋前總頌十一門也。然下十一頌中,一一頌內有其多門,各各略攝初門入於總頌也。」

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就初別偈,復有十一門,一、界,二、說,三、前行,四、觀察,五果,六、愚相,七、無常等定,八、界,九、二種漸次,十非斷非常,十一、染淨。」

1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初解界中,先明所治四種界體,後明能治之道。前中,言有四種乃至所集成界者,習邪勝解熏種名界。於先有者,簡異今有。先世、先身、先所得自體者,簡異今世、今身、今所得體。聽聞常見,至所集成界者,先世聞說:我身是常,不從因生,即是解脫。數習此見,熏成種子,故於今身,由彼為因,習邪解脫,熏種成界。如說由常見,至廣說亦爾者,類釋餘三見。下明能治之道,初明教興之意,後正明能治之道。言為隨第四,若離諸行起我見者,由空門轉教者,為調離蘊計我、我在蘊中,故說五蘊行空無有我。若即諸行起我見者,由無我門轉者,明彼即蘊而無有我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多分為轉四種法教者,謂說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,是名四種法教。如其所應,調伏常見,乃至薩迦耶見邪勝解界。如下自釋,義可了知。」

1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二,解說中,初開三章,後次第別釋。言又解脫有三,一、世間解脫者,假施設立,以不斷惑種故。」
當知所餘具足二種者,謂無學解脫,亦是真實,亦是究竟。
1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得處中故者,謂於無記捨中行平等故。」

1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云何方便?謂於諸行中,依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等者,見道已前,觀有為行有無常等理,名如所有性;五蘊性類,各各不同,名盡所有性。於彼二性,修無常等想,由此得入諦現觀盡,名方便見道觀。如望彼解脫,并是方便。」
1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除其七生、二生、一生者,七生,謂於預流果。二生,謂於一來果。一生,謂於不還果。」

1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內所證中,謂我已盡諸惡趣諸行,又盡七生等,即是預流人得我生盡。又我住能究竟盡,無退轉道等者,即是預流梵行已立。若於無學,至所應學事者,明所作已辦;我今尚無已下,明不受後有。」

1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三,解前行。言見前行法者,乃至出世正見者,見道方便,名見前行。由聞如上說解脫方便四行梵智等,起聞思修,未入正性離生,能入正性,得如實見等。道果前行法者,至為斷所餘諸煩惱故者,景師云,修道是道家果之方便,名果前行,謂得見道已後,起修道斷惑正思惟等。或從見道次第,即入修道,名或同時、或同一身,若後時及後身方起修斷對治,名或後時,為斷所餘修道煩惱。泰師云,道理正見、正思惟無不俱,然今論主約能引道辨所引道,或有與能引道同時生,或有能引滅後,所引方生。」

1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四,解觀察中,初舉八事,一、愛味,二、過患,三、出離,四、聞,五、思,六、思擇力,七、見道,八、修道。次別辨觀察之相。言是名一門觀察差別者,總結前三以為一門,約所觀以辨觀察也。後之五種,約能觀以辨觀察也。」
1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謂不現行斷者,是思擇力伏也。及一分斷故,是見道斷見惑也。」

1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我今證得預流無退墮法等者,謂已安住能究竟盡無退轉道,是名證得預流無退墮法。又自了知:我已永盡除其七生、二生、一生所餘後有所生諸行。是名廣說應知。」
2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五,解果中,初總標二果,後別釋。於中,前明二種斷惑果。第二有永不復轉,即是有餘涅槃。後明苦滅果,有其五番,此無餘涅槃。心、身苦滅,即五識意識相應苦滅。壞苦及苦苦滅,同是事苦,故共為一。行苦苦滅,以是理苦故,獨為一也。」

2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七,解無常等四決定。初總標列四門決定,後別釋四門有其三番。初番中言云何諸行無常決定,乃至起盡相應故者,此舉三義證於三世無常。若未來行,至如是應非無常決定者,未來諸行先無,無則是定,是則應非先無而有,若爾應非無常決定。由彼已下,順解無常是其決定。若現在,至未來諸行便應非是無常決定者,現在行生若決定是有,則應非先有而無,先有而無,故知定無常。今舉現在先有而無是無常者,將知未來先無而有定是無常。亦可前約未來解第一句先無而有,次約現在解先有而無。下約起盡以釋無常。現在諸行亦應不與起盡相應,至非決定有者,現在之行始起即盡,故與起盡相應,過去之法唯盡非起,未來之法起而非盡,尚是無常,況現法具有起盡相應,豈非是無常?以有為先,施設非有,是故過去諸行無常決定者,可知也。如是已下,結成其義也。」

2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言未來未有,由此故空,過去已滅,由此故空者,據依他因緣空也。現在諸行雖有未滅,至由此故空者,景師云,謂於現法決定執有,遍計所執必畢竟無性,故說名空。泰師云,諦義是實義,勝義是第一義,現在諸行無彼二義,故空決定。云何諸行無我決定,乃至是名諸行無我決定者,過未之法尚是無我,況現在法正不自在,得是我耶?」

2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此諸苦相如前應知者,生等諸苦各由五相,如有尋有伺地決擇中說應知(陵本六十一卷)。又佛世尊說三苦性,所謂苦苦、壞苦、行苦,已如前知(陵本六十六卷)。」
2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又由二相已下,第二番解。云一、諸行種種外性者,無我所也。二、諸行從緣生,不自在者,內身無我也。」

2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復由十相已下,第三番解。言謂由敗壞等者,景師云,由敗壞、變易、別離此三,知無常;非可樂、不安穩,此二明苦;遠離常樂淨等,名空;異相顯無我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復由十相等者,聲聞地說:由十種行觀察苦諦,能隨悟入苦諦四行。何等為十?一、變異行,二、滅壞行,三、別離行,四、法性行,五、合會行,六、結縛行,七、不可愛行,八、不安隱行,九、無所得行,十、不自在行(陵本三十四卷)。今依彼義,隨應當知。謂此敗壞即是滅壞無常,變易即是變異無常,別離即是別離無常,相應即是合會無常,法性即是法性無常,非可樂即是不可愛苦,不安隱即是不安隱苦,相應即是結縛苦,遠離即是無所得空,異相即是不自在無我,由是故說諸行四相決定。」四相,謂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相。

2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由我我所等者,此中我、我所行,謂薩迦耶見。言我慢者,謂即此慢。即彼諸纏,名為執著。即彼麤重,名為隨眠。如攝異門分說應知(陵本八十三卷)。」
2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八,解界,有五種。言滅界者,見修斷惑所依陰身滅故,名為滅界也。」

2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九,解二漸次,初總標舉,二、次第解。解智果漸次中,文分有二,初約四法,後約四執。」
2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乃至憂苦熱惱等法者,略無死法,說乃至言。略無愁歎,故置等言。」

3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十,解非斷非常,初約三世,後約四緣。前中,一、以無常住行為因故,即是過去;二、生已無住因故,即是是現在;三、未來諸行因性滅故者,即現在無常之法是未來因也。下文言等無間緣者,謂前六識等及相應法等無間滅等者,此即說五識望五識為等無間緣,故有相續。初帙中云五識無次第緣者,據率爾心故,若據等流,亦得相續也。」

3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十一,解染淨,初開二章,二、依章釋。釋中有三,初解三事,次解二相,後料簡重釋。解三事中,結言總略為一,名由三事等者,三事雖別,而總名為觀察染淨故也。解二相中,言一、由如所有性者,如彼愛味過患、如出離性而觀故。二、由盡所有性者,盡其所有愛味、過患、出離皆悉觀。云此中觀諸行為緣,生樂生喜,名愛味者,諸行是所愛味。又此愛味極為狹小者,景師云,以於諸行生喜樂處少,故名狹小。泰師云,愛味是因,過患名果,果相過多,故云廣大,因相過微,故云狹小。如是由二相,觀如所有性所謂愛味者,一、觀行生樂喜,二、觀愛味極狹小。過患廣大者,景師云,以無常者義,亘諸有漏,故名廣大也。言由二相者,一、無常等,二、廣大。出離中由二相觀者,一、欲貪滅斷出,二、寂靜無上等。又即此愛味過患、出離於諸行中等者,總觀也。」

3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又為了知已下,第三料簡重釋。分之有二,初約人辨其三事。又於此三處,隨其所應已下,約道以辨。前中有二,初約二乘,二、約三世間。前中,言一、於諸欲染著眾者,即愛味;二、遠離眾,即觀過患而生遠離;三、離繫眾,即出離。次約三世間,言一、由得欲自在及淨自在故等者,魔王於欲界中得自在故,云得欲自在;梵王離欲惡不善故,云淨自在。二、由勤修得彼因故等者,此外道沙門等,求得魔、梵故,修彼天因也。三、趣種種業因果故等者,除前二外所有天、人,趣種種業。」

3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有二種道,離四倒心者,見道、修道,名二種道。薩迦耶見、邊執見、見取、戒禁取、貪相應於心,令心顛倒,名四倒心。有尋有伺地說:薩迦耶見是無我我倒,邊執見一分是無常常倒,見取是不淨淨倒,戒禁取是於苦樂倒;貪通二種,謂不淨淨倒及於苦樂倒(陵本八卷)。此應準知。」

3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下約道以辨。三事中,初約見、修二道以辨過患,後約四解脫以辨出離,此中略不明愛味。就辨解脫中,初法,次喻,後合。法說中,泰師云。前貪是內,後貪是外五欲中貪,故須再明。達師云,前三相辨有餘涅槃,後一相辨無餘涅槃,其義可知。喻中,初約五喻喻前四解脫家障,後舉四句結前五喻。前中,言譬如有人,至或索或鐵者,是第一喻,三毒所縛;或木者喻貪,或索者喻瞋,或鐵者喻癡也。又置餘人令其防守者,第二喻,為三毒隨眠及不正作意之所防守。或設有彼,至還執將來者,第三喻,以俗道伏除貪等,生於非想,由彼貪等隨眠,還執將來在下界中。或有尚不令彼轉動,況得逃避者,第四喻,不正思惟之力,不令行捨於貪縛等。或有安置,乃至無欲逃避者,第五喻,彼處受妙五欲中,心生樂著,九結所繫。

下舉四句結前五喻,景師云,如是彼人為一切種縛之所縛者,是為第一。為善方便守之所守者,總明第二第三第四,為第二也。為最堅牢繫之所繫者,總明第四九結所繫,為第三。復為怨家隨欲加害等者,別加此一,為第四。若有能脫是四縛者,名脫一切縛也。達師云,為縛之所縛者,結喻三毒。為善方便已下,結前令其防守。此中不結喻隨眠。為最已下,結喻九結。次為怨家已下,結喻生等諸苦。言打拍者,喻蘊魔;或復解割者,喻死魔;或加杖捶者,喻天魔;或總斷命者,喻煩惱魔。」

3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合中,景師云,如是於彼,至譬貪瞋癡縛者,合第一喻也。言三處世間愚人者,魔、梵等以為三也。其守禁者,譬不正尋思及未拔隨眠者,合第二也。不正尋思故,至而遠逃避者,先合第四也。煩惱隨眠未拔,至復執將還者,却合第三。此中間三種,束為第二。可愛妙欲,譬之九結等,合第五喻,合為三。復四魔怨已下,加此二種以為第四。若脫此四,名解一切。」

3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大門第二,解略教等,先頌列十一門,一、略教,二、教果,三、終,四、墮數,五、三遍智斷,六、縛,七、解脫,八、見慢雜染,九、淨說句,十、遠離四具,十一、三圓滿。」

3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由三因緣,請略教授等者,景師云,一、略聞法足,得自義等;二、又有怖畏於所入門多作,為善方便而得入故,乃至將不令我作意散亂等;三、又於如是所聞所思一切法中不得決定,當依何者。由此三因,請略教授。有釋,一者,若人唯聞為究竟者,大師為說令生如是解:但略聞法足得自義,何藉多聞等。何以故?正行為實故,棄多聞欲故。二、於所入法門眾多觀行所作,有怖畏故,大師為作善方便而得入故。三、於多法善聽思故,不令作意散亂。又於如是所聞思已下,總辨請教。」

3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二,解教果中,景師云,謂為此出家及如此出家,一、即形相者,剃髮染衣,形同無上諸佛身故;二、具足事業者,得現法三學事業;三、具足意樂者,得自然五通;四、具足處捨取者,由依內證得故,捨生死,取涅槃,亦可捨戒取解等。言具足依此得無上等,如上所明。泰云,為得此無上道故出家,及如此後正出家。何等為四?一、依此故得無上得,即依形相具足也。二、現法得,即靜慮現法樂,能發神通事業。三、自然得,由依靜慮起煖等善根意樂具足故,自然入見道。四、內證得,由處見道位,捨凡取聖,具足故,內證真理也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相具足等者,誓受下劣形相,謂剃除鬚髮,捨俗形好,著壞色衣,是名形相具足。於所作事成就軌則,是名事業具足。唯為涅槃而求出家,是名意樂具足。誓受禁制尸羅,精勤無間修習善法,是名處捨取具足,斷除不善,修集諸善故。此中意樂具足,當知釋前為此出家;所餘具足,當知釋前如此出家。得無上得等者,得般涅槃,名無上得。即於此生得般涅槃,名現法得。無師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,而證解脫,名自然得。解脫自性唯內所證,無諸戲論,名內證得。」

3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過去諸行沒等者,諸行滅已,不相續生,是名為沒。又復將命終時,壽退、煖退,餘心處在,乃至一切壽量皆窮盡故,名命根滅。其識棄捨心胸處故,是名為死。如攝異門分釋應知(陵本八十四卷)。」
40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不調不伏有隨眠行者,謂過去世不清淨、不解脫死,是名不調不伏。由是因緣,諸行相續,為煩惱種之所隨逐,是名有隨眠行。」

4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三,解終,謂有六種死,前二可解。不調伏死者,謂於過去世不調伏,有隨眠行,而於今生身,亦不調伏隨眠而死。死已未來自體生,又攝有隨眠行,便為眾苦所縛,貪等所縛。調伏死者,謂於現在已伏隨眠而命終,未來自體不復生起。」
4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同分死者,謂如過去不調隨眠,於今現亦不調伏,而捨身命,名同分死等。若於過去不調,於今現在已調伏命終,此名不同分死。」

4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當知如前已廣分別者,謂如菩薩地說:何等名為八言說句?謂如是名、如是生類、如是種姓、如是飲食、如是領受苦樂差別、如是長壽、如是久住、如是所有壽量邊際。又說:隨言說句有六略行。一者、呼召假名,二者、剎帝利等色類差別,三者、父母差別,四者、飲食方軌,五者、興盛衰損,六者、壽量差別(陵本四十九卷)。於中一一分別應知。」

4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五,解由三相故,應知無我遍知及斷,一、於內遍知無我,二、於外遍知無我所,三、於內外亦無有餘互相繫屬。數習此故,捨彼隨眠,得畢竟斷。」
4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餘結所繫諸有漏事者,謂九結中恚結、慢結、無明結、見結、取結、疑結、嫉結、慳結,是名餘結應知。」

4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六,解三種縛中,言謂初由種種故者,八結非一,故名種種。言此中非有為境唯一種,有為所緣有五種者,計我非有,非有相同,不須隨法別立。若計當有,有法不同,故有五種也。」
47、此為第七,解釋解脫。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謂無常等者,等取苦、空、無我應知。如前廣說者,謂如前說:於諸行中,若過去、若未來、若現在、若內、若外、若麤、若細、若劣、若勝、若遠、若近,審諦觀察,是名十一行相。今說能遍了知盡所有性,如彼應知。」

4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八,解見慢中,初明見、慢,後約四人安立雜染。前中,有其二種應知應斷,謂見及慢。此見及慢,差別為五,由三種門,謂由行故、縛故、隨眠故。由行成三,謂此我、我所、我慢。由纏立一,謂執著,即前我、我所及慢,現起執著為纏。前三種子,名隨眠。言又有識身,至隨眠因相者,明有識身及以外事,與前五種以為因相。此句是總,自下別明。言即此因相有二,乃至計我、我慢,以有識身為所緣因相者,此我及我慢,緣自五蘊識身為所緣相;道理二以識為因緣相,略而不明。計我所,通以二種為所緣因相者,通計識身及外山河等,為我所所緣相也;亦應以有識身為因緣相,亦略不明,識身中有持我、我所、我慢種子故。彼執著,以聞不正法等至為因緣因相者,第四執著,以邪聞、邪因緣、邪教等為所緣相,隨眠為因相。彼隨眠,乃至為因緣因相者,前五之中第五隨眠,以不如實等現行煩惱能熏為因緣因相,不能緣境故,無所緣因相也。」

4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及彼因相、執著、隨眠等者,我及我所所緣因相,名彼因相。彼現行纏,名彼執著。彼種子縛,名彼隨眠。我慢現行,名我慢執著。我慢所緣因相,名彼因相。如是一切,於有學有情眾中皆不可得。」

5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下約四人安立雜染,雜染即是向前五法,謂我、我所、我慢、纏與隨眠。言此法異生,至然執著不可得者,即是入法凡夫,在七方便伏於執著,但有四種及有識身因,并有執著因相一分,謂有識身,非直是前四種因,亦是一分執著因相。有學眾中,至皆不可得者,學人已斷見斷分別我、我所見,及彼有識身因相,亦斷第三執著、第四隨眠。言及我慢執著,并彼因相者,見斷我慢執著并彼因相,一切皆能斷。言然有我慢隨眠可得者,由斷分別我故,修斷我慢不行,然有我慢隨眠可得。又外道有情眾,凡所有行不為斷彼者,於四取中,并作意斷於欲;於見取、戒取中,順己見者行,於他所行不順己情者斷;我語取者,一切外道并不說斷。言此法異生眾,乃至復修正行者,障見道者,名已斷一分,障修道者,名為斷餘分也。」

51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超過見、慢等者,超過我、我所見及與我慢,是名超過見、慢。超過此故,一切雜染皆不相應,名意清淨。」
5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斷彼因相等者,斷彼見、慢所緣因相,是故說名除相清淨。」

5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九,解淨說句有八。一、謂由超過見、慢故,名二種等者,我、我所二,合名為見,名見慢。二、由斷彼因相故,名除相清淨說句者,除有識身因相也。三、由斷執著。四、由斷隨眠。五、謂於後有,至名已割貪愛者,更不造後有之行,名割貪愛。六、及轉三結故者,斷三結故名轉。七、謂止慢現觀故者,景師云,勘草本中還云正字;三藏云,應云止慢,無學慢盡,故云名止慢。三藏又云,然正解亦得,謂無學人作我生已盡等四梵行解,帶於我解,名慢,然非邪慢,故名正慢。八、已作苦邊,如是一切總收為一者,此八總名一清淨說句也。」

5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十,解遠離四具。一、無第二而住者,捨離佛也。二、處邊際臥具者,景師云,住蘭若處故也。泰師云,邊際有二義,一、惡草等下邊為臥具,二、是如法長極邊。三、身遠離可知。四、心遠離,於中有三番釋,一、離不善尋思,二、由五相發勤精進,三、斷止觀品障。」五相者,謂有勢、有勤、有勇悍、有堅猛、不捨善軛。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又為斷惛沈睡眠等者,惛沈睡眠能障奢摩他,名奢摩他品隨煩惱。掉舉惡作能障毗鉢舍那,名毗鉢舍那品隨煩惱。遠離此故,心得平等,由此釋前其心遠離。」

5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5云:「引發一切梵行之法者,謂三十七菩提分法,說名一切梵行之法。如攝異門分釋應知(陵本八十三卷)」。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3云:「言梵行者,謂八聖支道,及與遠離非正梵行習婬欲法。又言安住餘梵行者,謂三十七菩提分法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