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念住中,第四頌有其八門,一、邪師,二、住雪山,三、勸勉,四、繫屬淨,五、漸次,六、戒圓滿,七、穗,八、成就。」
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如前自護者,謂如前說,防惡趣失,乃名自護應知。」
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如前由親近等斷諸煩惱者,此說如前,亦謂自護。防惡趣失,唯斷煩惱,當知此由親近善士、聽聞正法、如理作意、法隨法行為其因緣。如是正行,名當自護。」
4、此初門,解邪師,文易可知。
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二,解住雪山。謂雪山中處有三處。一者,猿猴及獵人并所到處;二者,但猿猴能到,非獵人所及處;三者,兩俱不到處。第一處所喻異生地,第二處所喻有學三果,第三處所喻無學地。言又諸愚夫要觀餘境,至不得解脫者,凡夫離欲,欣上厭下,追求上境,出於下境,乃至仍於非想境界不得解脫。」
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三,勸勉。言安立四義者,一、聽聞正法義理,二、受持讀誦,三、觀察義理,四、法隨法行,亦名如說修行。」
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四,解繫屬淨。復有三種已下,重釋也。一、證淨者,在見道,即是四不壞淨,於上修斷未清淨,故云不清淨。二、已清淨者,諸不還果人,已離欲惡不善等故。三、鮮白者,阿羅漢。上諸有學說名清淨者,不還果人;下諸有學名不清淨者,斯陀含、須陀洹二人;餘如前說者,羅漢名鮮白。」
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五,解漸次。諸在家者,但有淨信及蓋清淨,闕中間三漸次也。」
9、第六,解戒圓滿,如文可知。
1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七,解穗。言當知欲界如皮等者,謂以人身喻於三界,欲界如皮,上界似肉,無明在肉如血。以三界身中,無明血等淋漏故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當知欲界是不定地等者,此中義顯,於三界中身等四法,為三種漏之所淋漏。謂在欲界,為彼欲漏之所淋漏,猶如其皮。色、無色界,為彼有漏之所淋漏,猶如其肉。通一切界,為無明漏之所淋漏,猶如其血。內外麤細,義有差別,故作是喻。」
11、第八,解釋成就,如文可知。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非是一切泛成就者,義顯泛成所餘因緣,容能修習四種念住故。」
1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大段第二,解正斷、神足,有半頌列其五門,一、勇,二、力,三、修等持,四、異門,五、神足。初一勇門,明四正勤;力等四門,辨四如意足。」
1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長行釋中,初解勇門。此中宣說勇第五句者,精進有五句,一、披甲精進乃至第五不捨善軛等為勇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此中宣說勇第五句者,精進有五,如說有勢、有勤、有勇、堅猛、於諸善法不捨其軛。今此唯取第五不捨善軛應知。」
謂如前說者,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謂如前說堪能忍受等者,前說:安住能正忍受發勤精進所生疲惓、疎惡不正淋漏等苦、他麤惡言所生諸苦、界不平等所生苦處(陵本九十五卷)。今指彼義應知。」
非此因緣退捨修習正斷加行者,謂非此眾苦能為因緣,而令退捨修習正斷加行。
1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奢摩他等所有諸相者,聲聞地說:奢摩他、毗鉢舍那相各有二,一、所緣相,二、因緣相。如彼別釋應知(陵本三十一卷)。」
1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二,解力。若略說者,四力持心令定,乃至持於等持中,但有爾所等持作事,除此更無若過若增者,除欲、進、心、慧,及除四力之外,更無求定因緣若過若增。」
1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懈怠俱行欲等者,此中義顯欲、勤、心、觀四三摩地,故置等言。即於彼三摩地墮在慢緩,說名懈怠俱行。」
1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三,解修等持。景師解云,欲等者,懈怠俱行欲、勤、心、慧,故云欲等也。言毘鉢舍那品所緣境者,謂前後想者,聞思修證四智,修習前後相入,名前後想。奢摩他品所緣境者,上下想等,四禪四空,從下入上,名上下想。俱品所緣境者,乃至有諸光影俱行心修者,初學觀時作光明相,爾時即有光影相分當心為所緣境。下料簡之,問曰:欲精進等是善法,云何得與懈怠相應而俱行耶?故論自釋,又非如欲等,乃至說名懈怠俱行者,以於精進不能相續,懈怠間雜,故名俱行。又此五相,當知總攝一切種修等者,所明五因緣神足修相,總攝一切種修樂等持法盡。由此修故,等持速滿。今勘第二十八卷云止品上下想者,謂觀察此身如其所住,如其所願,上從頂上,下至足下,種種雜類不淨充滿。觀品前後想者,謂如有一,於所觀相,慇懃懇到,善取善思,善了善達,謂住觀於坐,坐觀於臥,或在後行,觀察前行。如彼廣釋。」
1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於五解脫處者,謂如下說,殷重恭敬聽聞正法;或正為他宣說開示;或以勝妙音辭讀誦;或復於諸賢善三摩地相,善取思惟;或復如所聞法,獨處空閑,思惟籌量,審諦觀察。是名五解脫處。集異門論一一分別應知(集異門論十三卷)。」集異門論,即是《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》
1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四,解異門。復次,於五解脫處等者,如成實論說,一、因聽法得解脫,二、因為他說得解脫,三、因自讀誦經得解脫,四、因思惟得解脫,五、法隨法行得解脫。若有苾芻,依淨意樂及猛利欲,至名欲三摩地者,此因聽法得定也。復有苾芻,至名精進三摩地者,此即因為他說及自讀誦二種得定,合為精進三摩地也。復有乃至名心三摩地者,此因自思惟不淨等相,起三摩地,名為心三摩地,取心王也。復有乃至名觀三摩地者,此由法隨法行得定也。」
2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分別斷行者,猶是八滅資糧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所餘分別義等者,聲聞地中正廣分別:由欲增上力所得三摩地,名欲三摩地;乃至由觀增上力所得三摩地,名觀三摩地。復廣分別:正修習時,有八斷行。如彼釋相應知(陵本二十九卷)。」
2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五,解神足。言不淨種姓補特伽羅名為物類,唯住內法者,旃茶羅種,名為不淨物類,當知此類唯住內法,方能修習諸聖神足。引發神通聖者,神通有四,一、變化;二、變性,改轉其性;三、住持;四、變時,文相可解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餘亦如是者,順樂、順苦受業,說名為餘。當知彼亦不能任持,令成無受,名亦如是。」
2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大段第三,解五根,有一頌列其四門,一、安立;二、所行境;三、慧根為最勝,當知後安住;四、外異生品等。」
23、第一,解安立門,如文可知。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當知是義能究竟者等者,謂於一切世間所現見義,唯此二十二根為能究竟證得故。」
2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二,解所行境。起於明脫者,無漏慧,名之為明,與慧相應解脫數,名為脫也。」
25、第三,解慧根為最勝,乃至安住,如文可知。
2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四,解外異生品等。謂若無於佛信等五根,唯是外凡。若於菩提,唯有世間信等五根,是內異生。若於菩提起無漏信,名聖品類,非彼品類。」非彼品類者,彼謂異生。
2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大段第四,解五力,有一頌列其六門,一、思擇,二、覺慧等,三、國等及諸王,四、阿羅漢,五、有學,六、質直。」
28、初解思擇,文易可知。
29、第二,解覺慧等。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他義有餘等者,前三種力不能成辦他義,由此當知,更有餘力方能成辦,即攝受力。如菩薩地攝事品中辯四攝事應知(陵本四十三卷)。」
3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三,解國王等。依國及王,乃至有十種力等者,一、國等,二、王,乃至第十出家眾,依此十種,立有十力,廣釋經說。」
3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四,解阿羅漢。達師云,成就八力者,不造惡業中有二力,一、厭背後有故不造,二、厭背諸欲故不造也。修善中有六力,謂道品七位,根、力二門合為一,故有六也。今解,正斷、神足合為一,故為六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趣向遠離出離般涅槃故者,趣離諸欲惡不善法,是名趣向遠離。趣離居家迫迮種種大苦,是名趣向出離。趣無餘依妙涅槃界,是名趣般涅槃。」
3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五,解有學。諸有學者成就五力者,今勘第一百卷云,依毘奈耶勤學苾芻成就五力,一、加行力,二、意樂力,三、開曉力,四、正智力,五、質直力。言二因緣者,一、自行滿,二、利他為自利也。」
3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於無為法,乃至有頂等者,此中無為,義顯非擇滅無為。乃至非想非非想處,離下地欲,諸下地法暫不得生,非永寂滅,由是一切,說名有上。」
34、第六,解質直等,如文可知。
3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大段第五,解七覺分,有一頌列其七門,一、立,二、差別,三、食,四、漸次,五、安樂,六、住,七、修。」
3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初解立門。由奢摩他者,定、猗、捨三,為奢摩他也。毘鉢舍那品者,擇法、精進、喜。俱品者,念通二分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29云:「即此七種如實覺支,三品所攝,謂三覺支,奢摩他品攝;三覺支,毘鉢舍那品攝;一覺支,通二品攝,是故說名七種覺支。謂擇法覺支、精進覺支、喜覺支,此三觀品所攝。安覺支、定覺支、捨覺支,此三止品所攝。念覺支一種,俱品所攝,說名遍行。」
37、第二,解差別,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應知七覺支,十四種差別者,謂七覺支,自性差別及相差別各說有七,如是總成十四種差別。」
38、第三,解食,如文可知。
39、第四,解漸次,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念為所依,擇法能依等者,法蘊足論說:佛告苾芻:若有於身住循身觀,安住正念,遠離愚癡,爾時便起念覺支,得念覺支,修令圓滿。彼由此念,於法揀擇、極揀擇、遍尋思、遍伺察、審諦伺察,爾時便起擇法覺支,得擇法覺支,修令圓滿。彼由擇法,發勤精進,心不下劣,爾時便起精進覺支,得精進覺支,修令圓滿。彼由精進,發生勝喜,遠離愛味,爾時便起喜覺支,得喜覺支,修令圓滿。彼由此喜,身心輕安,遠離麤重,爾時便起輕安覺支,得輕安覺支,修令圓滿。彼由輕安,便受快樂,樂故心定,爾時便起定覺支,得定覺支,修令圓滿。彼由心定,能滅貪憂,住增上捨,爾時便起捨覺支,得捨覺支,修令圓滿。於受、心、法住循受、心、法觀,廣說亦爾。如是覺支漸次而起、漸次而得,修令圓滿(法蘊足論七卷)。此中道理,如彼應知。」
40、第五,解安樂,如文可知。
4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六,解住門。言於初分中住四覺支者,謂定、猗、捨、念。第二分中住四覺支者,擇法、精進、喜、念。第三分中具足安住七覺支者,定慧俱分具足七覺。未曾安住唯一覺支者,達師云,謂念覺支是修行初首也。更解,曾無行者唯住一覺支也。」
4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慈等俱行修等者,謂諸聖者,修習四無量定與覺支俱,是名慈等俱行修。應知此亦據無間義。」
4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七,解修門。景師云,解二十一想者,一、無常想,二、苦想,三、無我想,四、空想,五、不淨想,六、厭離食想,七、世間不可樂想,八、死想,九、斷想,十、離想,十一、滅想。復有九想,觀死尸青瘀為初,觀空為後,記勘經文,錄入此中。又加過患想,為二十一。言一、據相應俱行義者,即與七覺同時相應,謂無常等想俱行修,乃至死想俱行修;此據已得聖人,後得智中作此觀行,故與七覺相應。二、據無間俱行義,謂不淨等想,乃至觀空想者,此據方便道中作不淨觀,乃至觀唯尸骸空心識,即與七覺前後相入,名據無間義。慈等亦爾者,此汎爾例,非在二十一想數中有慈等觀。
次明二十一想所治之障,有其十四。一是三世行中愛染;二、懶惰懈怠;三、薩迦耶見雖滅,習氣隨縛我慢現行;四、貪味愛;五、於世間妙事貪愛;六、所餘煩惱隨眠;七、希求利養;八、希求活命;九、若諸欲愛;十、若有愛。若隨虛妄分別下,復有四種欲貪,一、美色貪,二、形貌貪,三、細觸貪,四、承事貪。如是乃至越路而轉者,辨其障過。對治彼故,隨其所應,有二十一想俱行修覺支差別者,取義相當為治,非據次第,是故直云隨其所應。謂為治四種障故,至不可樂想者,無常想治三世行中愛,苦想治懈怠,不淨想厭、離食想治第四貪味愛,一切世間不可樂想,治第五於世間妙事貪愛。以前五想,總是無願行想。對治一障,修空行想、苦無我想者,空、無我二想,總是空門,却治第三身見習氣我慢現行。為欲斷滅所餘煩惱隨眠故,修三界無相行想者,謂觀斷、無欲、滅名為三界,此斷等三想總是無相門。
為欲對治希求利養及欲愛故,於諸欲中修過患想者,此第七、第九同是外境中愛,以觀過患想。為希求活命及有愛故,修死想者,此第八、第十同於內身起愛,故以死想為治。隨逐虛妄分別四欲貪故,修不淨想為初,乃至觀空想為後,有為斷美色貪,修青瘀想、膨脹想;為斷形貌貪故,修食噉想、分赤想、分散想;為治為斷細觸貪,修骸骨想、骨鎖想;為治承事貪故,修無心識空有尸想。又此一切,從青瘀想乃至觀空想,當知皆是不淨想攝者。此九想觀總是不淨觀中差別,開為九種觀也。又於此中,修慈最極至遍淨等,乃至應知其相者,此解前文無間俱行中,例舉慈等亦爾之語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二十一種想俱行等者,聲聞地中說有十想,一、不淨想,二、無常想,三、無常苦想,四、苦無我想,五、厭逆食想,六、一切世間不可樂想,七、光明想,八、離欲想,九、滅想,十、死想(陵本二十八卷)。今不淨想別開為九,謂青瘀想乃至空想。所餘想中,除離欲想及與死想,依三三摩地總攝為三,名無願行想及空行想、無相行想。即此三想,并前十想總攝別開,合共建立二十一想。修諸覺支與此二十一想俱行,或俱時有,是名相應;或次第起,是名無間。
又於過去、未來、現在一切行中等者,於薩迦耶所攝諸行生起愛著,是名於一切行諸行愛染。不勤方便修習善法,是名懶惰懈怠。依於段食貪著美味,名貪味愛。於諸世間種種戲論,非一眾多別別品類所思念中,發欲貪愛,名於世間種種妙事欲樂貪愛。餘文易知。於是一切所對治法,修習十想為能對治,修所成地中廣辯其相應知(陵本二十卷)。又聲聞地說:有十種違逆學法,及彼對治十種隨順學法。隨應當釋(陵本二十八卷)。
謂為對治四種障故等者,此四種障,謂即前說於一切行諸行愛染,若懶惰懈怠,若貪味愛,若於世間種種妙事欲樂貪愛應知。修無常想,對治諸行愛染。修無常苦想,對治懶惰懈怠。修厭逆食想,對治貪味愛。修一切世間不可樂想,對治世間種種妙事欲樂貪愛。如是一切,皆修無願行想所攝。為欲對治一種障故等者,此一種障,謂即前說薩迦耶見,修苦無我想,能正對治,此即空行想攝。修於三界無相行想者,謂於斷界、離欲界、滅界,觀見最勝寂靜功德,修習斷想、離欲想、滅想故。修慈最極至遍淨等者,三摩呬多地說:第三靜慮,於諸樂中其樂最勝,憶念此樂修習慈心,慈最第一,故說修慈極於遍淨,乃至廣說(陵本十二卷)。如彼應知。」
4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大段第六,解八支聖道,有一頌列其四門,一、內外力,二、清淨差別,三、異門,四、沙門婆羅門。」
4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初解內外力。修八聖道,由內外力。外力眾多,然善知識力最為殊勝,由此故名從他聞音。內力眾多,正思惟力最為殊勝,由此故名內正思惟。由此二因,正見得聖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離諸障礙等者,謂離業障、煩惱障、異熟障,是名離諸障礙。於其先世修福業故,時時獲得隨順資生眾具,所謂衣、食、病緣醫藥及餘什具。又不積聚造作多疾病業,由是因緣,無諸疾病,故置等言。如是一切,名餘外力。餘斷支分者,謂戒律儀、根律儀、於食知量、悎寤瑜伽、正知而住、愛樂遠離、清淨諸蓋、依三摩地,如是一切,皆斷支分,說名為餘。」
4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二,解清淨差別。七種定具者,勘準前文。有釋,除正定,餘七道支名七定具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七種定具等者,三摩呬多地說:云何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?當知善故,及無漏故,說名為聖。有五道支名此定因,所謂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。具有三種,所謂正見、正精進、正念。此中薄伽梵總說前七道支,與聖正三摩地為因為具。隨其所應,差別當知。謂由前導次第義故,立五為因;於三摩地資助義故,立三為具(陵本十二卷)。今此總說,名為定具。」
4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三,解異門。即八聖道諸名差別,名異門也。會正理故,說名為法,證理唯法,無人無我,故名法也。」
4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此沙門義復有二種等者,謂不分別行向住果,名無差別總相建立。若於向道轉,彼名行向者,由向道故,建立四種補特伽羅,當知此有所作。若得沙門果,彼名住果者,由道果故,建立四種補特伽羅,當知此無所作。是名第二有差別建立。」
4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四,解沙門、婆羅門,先解沙門,後類解婆羅門。前中,一、沙門性者,於善說法毘奈耶中,假名出家受沙門性。二、是沙門者,即無礙所攝八支聖道,是沙門體。三、沙門義,能息諸惡是沙門義。故此論言:又彼追求此沙門果貪瞋癡等畢竟斷義,是故說彼名沙門義。四、沙門果,即智、斷二果。」
5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大段第七,解第八息念,有一頌列其八門,一、障隨惑尋等,二、果,三、欲,四、細,五、身勞,六、學住,七、作意,八、智無執。」
51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有十六行,廣分別義等者,聲聞地說:云何名為十六勝行?謂於念入息,我今能學念於入息,乃至廣說(陵本二十七卷)。彼差別義應知。」
5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欲尋伺等不正尋伺者,此中等言,等取恚、害尋伺應知。」
53、此為第一,解障隨惑尋等。
5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二,解果。言六結者,一、下分;二、上分;三、見所斷;四、修所斷;五、若起,謂中陰中起煩惱;六、若生,謂生陰中煩惱。如是別別說有六結,如其次第,建立二種、四種。七種諸果勝利者,斷五下分,立不還果,斷五上分,立阿羅漢,故言立二果;若斷見惑盡,立初果,斷修惑盡,立後三果,故云立四果。中陰中立三那含,謂下中上,生陰立四那含,謂生、有行、無行、上流,故言立七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建立二種、四種、七種諸果勝利者,永斷下分、上分二結,建立二果,謂不還果、阿羅漢果。永斷見、修所斷二結,建立四果,謂預流果乃至阿羅漢果。永斷若起、若生二分位結,建立七果,謂預流、一來,及五不還果。五不還果者,謂中般涅槃、生般涅槃、無行般涅槃、有行般涅槃、上流般涅槃。如聲聞地別釋其相應知(陵本二十六卷)。」
5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三,解欲。景師云,修習入出息有二,有上、無上。從有上修,欲求無上,若為欲也。達師云,此文中不見有欲字,然末後云愛恚即是欲,故總頌中著欲字。」
56、第四,解細,如文可知。
5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五,解身勞。慧眼無勞,善除毘鉢舍那隨煩惱故。」
58、第六,解釋學住,如文可知。
5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七,解作意。身等四法如四大路者,身、受、心、法為諸賢聖智慧同觀,名四大路。」
6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八,解智無執。復次精勤,乃至是身種類,能取於身者,修四念住知無有我,能觀所觀并是身之種類,故重言平等。是身種類,能取捨身。如身無我,作意亦爾者,觀身無我,無我之智即是身之一分,如理作意緣身而起,亦是身之一分,即是以法觀法。是故說彼乃至都不可得者,若有神我能修身念住者,都不可得。如身念住已下,例餘三念住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無我等故,平等平等者,前說:修瑜伽師,於內六根如理攀緣,精勤加行修四念住;即於爾時,此四念住領受六種所行境性。即此於彼由清淨故,名為出離。由是當知,無別內我為能領受如是六根所行境性。如六根門,各別領受自所行境,而無有我,其義平等,名無我等。通達諦理,不起能緣、所緣分別,是名平等平等。是身種類等者,如理作意能取於身,由是說彼是身種類,身一分故。如身自性非我,說無有我,作意自性非我亦爾。除此唯法,無別實我,是故說言能修如是身念住者,都不可得。」
6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大段第八,解第九學,有一頌列其五門,一、尊重尸羅,二、清淨戒圓滿,三、現行,四、學勝利,五、學差別。」
6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建立如是三學差別等者,安住具戒等,是名增上戒學。住四靜慮等,是名增上心學。於四聖諦等如實智見,是名增上慧學。義如聲聞地說應知(陵本二十八卷)。」
6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彼可容有犯無餘罪者,下說:應知略有五種罪聚,攝一切罪。何等為五?一者,他勝罪聚;二者,眾餘罪聚;三者,隕墜罪聚;四者,別悔罪聚;五者,惡作罪聚(陵本九十九卷)。又說:四種罪聚,名有餘罪;他勝罪聚,名無餘罪(陵本一百卷)。此無餘罪,應準彼知。」
6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如是二行開為四種等者,邪行、正行,是名二行。邪行唯一,正行有三,謂下中上,是名四種。」
6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初解尊重尸羅。言如是二行開為四種,即此四種合為二行,此二與四平等平等者,有能有三,謂能生三學故,或下中上,即正行人;無能但一,即邪行人,故成四種。」
6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二,解清淨戒圓滿。初離性罪,若淨戒滿;密護根門,名善法滿;遠離遮罪,名別解脫滿。又下重釋,依聖所愛戒,名淨戒滿;依蘊等善巧,名善法滿;依別解脫律儀,受持世俗所有戒,名別解脫滿。」
6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三,解現行。景師云,一者,受持非止所攝等者,作持戒也;二者,受持是止所攝等者,止持戒也。此復二種下,分別止持復有此二,謂或有是毘奈耶所說,非別解脫所說者,五部廣律,非是一卷別解脫戒本也。或有是毘奈耶所說,亦是別解脫所說者,此即就彼五部廣本,合有一卷別解脫戒,即為俱句。是故一切總有三處,一、增上現行者,即作持也;二增上毘奈耶者,五部廣律;三、增上別解脫者,一卷戒本。達師云,非止所攝受者,別解脫戒。止所攝受者,定共戒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受持非止所攝所受尸羅等者,為止息惡,正受具戒,名止所攝所受尸羅。今說如法身語現行,應勤修學正所應作,非唯遮止作不應作,由是說言非止所攝所受尸羅。」
68、第四,解學勝利。如攝釋分廣辯者,如瑜伽論第八十二卷中廣解。
69、第五,解學差別。辨明增上戒學、增上心學、增上慧學所有差別。
70、四種行跡,謂苦遲通、苦速通、樂遲通、樂速通。四法跡等者,等取解脫、勝處、遍處等。四法跡,謂無貪、無瞋、正念、正定。
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四聖諦乃至四法迹等,并是聖住體性,然前文云三解脫門及滅定名聖住,此文盡理語。」
7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大段第九,解第十證淨,有一頌列其五門,一、證淨初安立,二、有變異為先,三、天路,四、喻明鏡,五、記別。」
7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應知建立四種證淨者,謂佛證淨、法證淨、僧證淨、戒證淨,是名四種證淨。如顯揚論別釋應知(顯揚論三卷)。」
7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初解證淨初安立。略由二法,能正攝受證淨性故,建立四種,謂攝信、戒者,四證淨體不過信、戒。於能說者,信佛也。於沙門義者,信法也。於同法等,信僧也。於能證得沙門助伴所有淨信者,是信僧也。深固根本,於餘生中亦不可引,無虛誑故,名證淨性者,總釋於三寶境生信不壞。及淨尸羅下,明其戒淨。」
74、第二,解有變異,如文可知。
7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若第一義清淨諸天者,前說有二淨天,一、不善淨天,二、善淨天。若唯能入世俗定者,當知是天不善清淨,於諸諦中不了達故,其心未得善解脫故。若能證入內法定者,當知是天名善清淨,於諸諦中已了達故,其心已得善解脫故(陵本八十七卷)。今此唯取善清淨天,是故說彼名第一義。」
7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三,解天路。四種證淨與第一義淨天為路。又四證中為所依止,諸聖弟子,依三種門修六隨念者,一、為斷定品隨煩惱,二、為斷智品隨煩惱,三、為斷當可生起二隨煩惱。依此三種修六隨念,謂佛、法、僧、戒、施、天。由世俗諦理所得隨念,名法威勇者,由依教法所得隨念,名法威勇。」
77、第四,解喻明鏡,如文可知。
7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上位能順歡喜五種隨念者,修所成地說:入聖諦現觀已,為欲證得速疾通慧,作意思惟諸歡喜事。謂聖弟子,已見聖諦,已得證淨,即以證淨為依止故,於佛法僧勝功德田,作意思惟發生歡喜;又依自增上生事,及決定勝事,謂己身財寶所證盛事,作意思惟發生歡喜(陵本二十卷)。此中有五隨念,謂佛隨念、法隨念、僧隨念、戒隨念、捨隨念,如次應知。」
7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8云:「若於上位六種隨念等者,前五隨念及天隨念,名六隨念。由於上位已能現見諸天眾故,是故增天隨念為六隨念。顯揚論說:隨念記別,謂不還果,已得根本定,現見諸天眾與梵眾等共興言論,隨念所求自乘功德未圓滿故(顯揚論二十卷)。其義應知。」
8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五,解記別。景師云,有成就四種證淨,唯即依自四種證淨為他記別等者,取初果時見道前方便中煖等菩提,但觀諦理,不作事觀緣六念等,故得果時,如前方便所緣皆證,謂異苦不可令樂等,證見四諦,即是三寶之體最上究竟。既自證已,亦為他記,不可引變,不依上修位由持戒故,得於無悔乃至得定。若於上位,乃至於彼諸天未現見故者,取第二果時方便道中,通世出世一種方便俗道中得作五念,除念天,以求離欲。無彼天眼,不見色界無漏第一義天,故不念天。後證第二果時,證見方便道中所緣,為他記別。五念中,戒是無漏戒,捨即是無貪,得果時證三寶亦爾。餘文可知。
若於上位下,明作那含方便,在俗道中具作六念。以依根本禪得於天眼,現見諸天,故有念天。得果時自證,為他記別。阿羅漢果,唯出世道乃能趣證,所有隨念唯是世間者,斷非想惑唯無漏道,不作六念,故得果時,但證生盡,為他記別。是故不還果已上,無如是隨念記別。如是略引已下,大文第三結勸覺了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