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師地論註釋 - 卷十九註釋


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釋第十四論議中,有二十七段,上已釋五段,此卷二十二段。四語之中,初語總標,後三別釋。」
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善說、善言、善論者,善說是總,後二是別,說體,名善言,說義,名善論,善言、善論皆有善說三相。善說三相,或別配後三句,或隨所應,通後三句。然此舉世間愛語、諦語,返顯出世二語,以頌初標皆聖語故。其愛語,四十三說,愛語有三,謂慰喻、慶悅及勝益語,廣如彼說。」

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9云:「趣得衣服飲食臥具等者,趣謂追求,得謂獲得,謂於隨一衣服、飲食、臥具等事,若追求時,知量而取,若獲得時,無染受用;常生歡喜,生正知足,是名喜足。」
4、所有正法,初中後善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3云:「初善者,謂聽聞時,生歡喜故。中善者,謂修行時,無有艱苦,遠離二邊,依中道行故。後善者,謂極究竟,離諸垢故,及一切究竟,離欲為後邊故。」

5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二頌中,由行信等五種善事,得三種果。獲正信者,信也,恥居家者,慚也,受持戒者,戒也,得衣服等者,施也,所有正法等者,法也。此釋初句。彼既成就下,釋下三句,初名譽果,即第二句也。次解脫果,證解脫處清淨諸天眾同分中;無漏名清淨,聖自在名天,此釋第三句。後得生天果,釋第四句。」

6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三頌中分三,初釋初句,次諸惡行所,應速遠離下,釋第二、第三句。諸不善果,名惡外道。無利諸邪苦行,名無義因,能遠捨故,第三。若於增上四聖諦等下,釋第四句。」
一切有生死大苦,寂靜涅槃者,此謂諸有皆是生死大苦,若超度一切有,即得寂靜涅槃,若證寂靜涅槃,即是超越諸有。
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略義,先聞正法,如理思惟,是初句;法隨法行,是第二、第三句;得勝利果,是第四句。」

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四頌中,有三復次。第二,云所有飲食、言說、遊行者,此三如次,是頌三處無染。然處無相住,猶有餘苦隨逐,不名極圓滿,或為自利,飲食、遊行無染;或為利他,言說、遊行不動,遊行之言,通上二利;處無相住,如泛清池;餘苦隨逐,名厭泥時生死之海。又慧解脫、有學身證及俱解脫,如次三處者,由此三人,煩惱障盡,定障未盡故,非煩惱,二障俱離,故說如次。」此中最末幾句難了,應知如《瑜伽論記》釋。
《瑜伽論記》卷5云:「第三云慧解脫、有學身證及俱解脫,如次三處者,由此三人,煩惱障盡非定障,定障盡故非煩惱,二障俱離,故說如次。」
有學身證者,謂不還果。

9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略義中,離三界欲,於佛聖旨猶有餘依,即諸無學,名為智者。離欲界貪,勝進道攝,即第四向,名為不動,已離欲貪,起勝進道故,或第二向并果,及第三向,為離欲貪,起勝進道故。其不還果,如泛清池。又顯解脫、等持、智慧三勝利者,諸解脫觀觀光明,遠離定障,故成無染;等持觀空,非我不動;智慧照斷,若泛清池。又顯心、慧學所得果者,心學果名不動,慧學果如泛池,心、慧二學,如空無染。或如次第,心、慧學果,如空無染,心學如天帝幢,慧學如泛清池。」

1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五段有五頌,中分二,初四異生,後一聖者。聖者具見佛之法化,故名法見。其異生中,初一,欲貪邪分別者,第二,天眼不定者,第三,肉眼不定者,第四,內外俱障,都不能見。金剛般若云,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尋我,彼生癡邪見,不能當見我者,即此異生前四所攝。彼後二乘,雖達諦理,未證法身,亦不能知佛色身等,非第一義,不名能見內外二身。」此中所言聖者具見佛之法化者,謂俱見佛之法身、化身。
制多者,《異部宗輪論疏述記》卷1釋云:「制多者,即先云支提,訛也,此云靈廟,即安置聖靈廟之處。」《瑜伽論記》卷5云:「制多者,泰云,此翻應供養處,舊云尸提,訛也。光云,積聚義。」

11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9云:「第六增上王等者,此說第六意處,名增上王。心、意、識三皆意處攝,望前五處,有勝作業,名增上王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六段,一頌中有四,初釋初句,第二,若有已度五暴流下,釋第二句。定俱愛味,名有染時,然有於此染愛味中,執為己有,我能愛味。於定愛味,堅執不捨,此後染心,染前自心愛定之取。此後能愛於前所愛,名為貪染,因此愛故,當來苦生。亦名為染。此生煩惱,非定煩惱,故說招生。此即第六暴流之相。第三,若染自取,於所染心下,釋第三句,若染自取者,是後染心,於所染心者,是前定心。謂由後染心,於次前所染心,能不隨順而生愛染,發起功用,攝受一處,令不流散,為遮止染,修第六意暴流之對治作意故,此能染心,現在亦無能染污於相應之心,即所不染相應之心,自性淨故,名無染污心。此中意說,於所染心不隨功用故,離縛所緣,無有染污,於無染心故離縛,相應二縛離故,當苦不生,亦名無染,以重緣貪能潤生故。第四,若有於彼隨作功用下,釋第四句。」

1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七段,城者,內以攝持,外有捍御,內攝四法,外御信解,故喻城。相應善法二種心城者,一、善說法,二、毘奈耶。」
由覆隨煩惱纏染污其心者,覆是隨煩惱,亦是十纏之一,故云覆隨煩惱纏。
13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釋第八一頌,中分三,初釋初二句;第二,彼於此定正安住時下,釋第三句,不生愛味無所依止也;第三段,由如是正方便故下,釋第四句。」
14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略義中四種擾亂者,第一即初二句,第二、第三即第三句,第四即第四句。」

15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九段,一頌,釋中有四,初釋初句,第二,又佛示現內寂靜樂下,釋第二、第三句;第三,如因其殼,卵生鷄等下,釋第四句;第四,此中差別下,重釋捨有行義。初句明得差別,後三明捨差別。俱舍者,殼藏義。得菩提後,與未得前,色身相似,名曰等生,少相似故;餘四蘊名身生,與因全別,名不等生。內寂靜樂者,示現獨處林野;及沙門樂者,示現持戒無悔。喜樂二樂為因,心便得定,諸勝定力,能捨二行。壽行者,命行也;有行者,餘有漏蘊也,有行寬,命行狹,從寬為論,頌無壽行。

此所捨色身生,示現有漏,與前相似,名與前正等,其無漏四蘊名為身生,非所示現捨故,與前不等,故二差別。色身如殼藏,無漏四蘊破殼而出,如鷄等生,差別亦爾。謂佛世尊,若不棄捨諸壽行等者,此有二說,佛壽百年,但年八十,捨第五分,二十年為一分壽故,故經多說迦葉佛,人壽二萬歲時出,釋迦人壽百歲時出。二云,釋迦佛大分應壽一百二十歲,四十年為一分,但年八十,捨第三分壽,諸教多言,此洲人壽一百二十五歲,東洲二百五十等。為顯於此得自在故,留身三月,為顯於命得自在故,捨所餘分,然以餘分所有福業,施諸弟子。」

16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略義中,及顯棄捨所依因緣者,二樂為因,定自在也。」二樂者,即論中所言內寂靜樂及沙門樂。
1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十段,一頌,有三,初依諸釋,次辨略義,後諸惡者。又初依三界在家出家,次辨略義,後依欲界在家惡者,以釋本頌。不數學者,不此數記括義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9云:「陷溺不淨、腥臊、生臭等者,此中不淨,是其總句,腥臊生臭,是其別句。受用飲食,變壞所成,故名腥臊。諸肉血等,變壞所成,故名生臭。陷溺如是諸欲泥中,於未生善,不能自在引發,於已生善,不能守護及與增長,由是說名不自在法。不數學處,動生違越者,謂於二百五十學處,不能受學,是名不數學處。或受學已,恆行毀犯,是名動生違越。」
又解,不數學處者,謂不於學處,數數修習戒學。

1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9云:「尚不欲自食等者,謂於諸欲,尚不欲自受用,何況惠施於他。當知此為貪愛所漂,令不自在,是故頌中喻如江河。」
19、欲求、有求,梵行求者,前第五卷中已辨明。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十一,一頌,中分四,初汎釋三求,第二,此中欲求、有求攝者下,釋初句;第三,若樂沙門及婆羅門下,釋第二,第四,又此一切三門攝下,釋後兩句。」
依善說法邪梵行求所攝受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云:「若諸沙門或婆羅門,墮梵行求者,一切皆為求無漏界。或復有一,墮邪梵行求者,為求不動空無邊處、識無邊處、無所有處、非想非非想處,起邪分別,謂為解脫,當知此是有上梵行求。無上梵行求者,謂求無漏界。」

2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十二段,一頌,釋中,一、住皆無愛,二、戲論皆無愛,三、踰牆離愛,四、踰塹離愛,故說阿羅漢永離貪愛,由四相故,遊諸世間,天人不識。釋文分二,初釋下半頌,牟尼遊世間頌,天人不識,阿羅漢名牟尼,證寂默法故。後云何離愛諸阿羅漢下,釋上半頌,顯示離愛,別影四相。魔怨主者,所謂貪愛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9云:「謂或增益、或復損減諸惡見故等者,謂於無常常倒,於苦樂倒,於不淨淨倒,於無我我倒,名增益見。謂無施與等諸邪見行,名損減見。由是起邪分別,能引無義,不能引義,名墮戲論。」

2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略義中,羞不應羞等者,求屬他財,是不應羞,為生輕稍,名羞不應羞。營屬己財,名曰應羞,耽翫繫攝,名應羞不羞,合成一處也。求有斷滅,名不應怖,訶毀勤趣,名生怖見。生天縱樂,名為應怖,讚說希求,名無怖見,名第二處妄生輕毀。」
2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十三段,一頌中,熏除者,熏謂熏修,除謂除滅。」
2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9云:「熏除欲界諸惡尋思者,謂欲、恚、害不善尋伺,名惡尋思,由此能令墮惡趣故。」

2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9云:「到有邊際有學;異生等者,非想非非想處,名有邊際,亦名有頂。意顯異生雖到有頂,若定若生,猶為四軛所繫縛故,於諸下地還復往生。有學不爾,是名差別。」
25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十四段,一頌釋中,文分為四,初釋初句,第二,若有復能於善說法下,釋第二句,第三,如是善修正方便下,釋第三句,又修如前所得道故下,釋第四句。」

《瑜伽論記》卷5:「受持七種依福業事者,此有三說,一云,即七聖財,施最增上,所以偏說。二云,前說八施中,翻前七有過。三云,俱舍等說,如契經言,諸有淨信,若善男子,或善女人,成就有依七福業事,若行若住,若寐若覺,恒時相續,福業漸增,福業續起,無依亦爾,除無表業。解云,有依七福業者,一、施羈旅客,二、施路行人,三、施有病人,四、施侍病人,五、施園林,六、施常乞食,七、隨時施。此云七種,即是彼也。」此中三釋,以第三釋為佳。
《成唯識論演祕》卷2云:「釋七福事者,一、施羈旅客,二、施路行人,三、施病人,四、施侍病人,五、施園林,六、施常食,七、隨時施。如是七種有所依事,故名有依。善故名福,作故名業,思託名事。」

26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十五段,一頌,釋中分三,初釋初句,一切種者,十惡業道也;一切因緣者,三不善根,能發業道,及究竟故;一切處所者,情、非情資具等境。第二,彼由三相下,釋第二句,依戒起定,依定起慧,依慧證境,名三相。戒體善故,名奉行善,能離惡故,名莫作惡,故通二處。第三,如是具足下,釋第三句。不釋第四結句。」
一切種、一切因緣、一切處所所有惡行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7云:「於一切種、一切因緣、一切處所所有惡行,皆不應作。云何於一切種不作惡耶?謂由身語意,不造眾惡故。云何於一切因緣不作惡耶?謂由貪瞋癡所生諸惡,終不造作故。云何於一切處所不作惡耶?謂依有情事處及非有情事處,不造眾惡故。」

善住尸羅,守別解脫清淨律儀,乃至受學所有學處者,謂安住具戒、守護別解脫律儀、軌則圓滿、所行圓滿、於微小罪見大怖畏、受學所有學處。瑜伽論第二十二卷中自有廣解。
如實知故,能起厭患,由厭患故,能得離染,由離染故,能得解脫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5云:「云何智果漸次?謂厭、離欲、解脫、遍解脫。云何厭?謂有對治現前故,起厭逆想,令諸煩惱不復現行。云何離欲?謂由修習厭心故,雖於對治不作意思惟,然於一切染愛事境,貪不現行,此由伏斷增上力故。云何解脫?謂即於此伏斷對治,多修習故,永拔隨眠。如是名厭、離欲、解脫第一差別。」

2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略義中,三學者,謂初二句,學果者,謂第三句,不與他共者,是第四句。」
2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十六段,一頌釋中,初釋初句,難可調伏已上,釋難調;雖強安處下,釋輕躁,輕舉躁急,性數易故。第二,雖強安處內寂止下,釋第二句。第三,諸聖弟子於如是下,釋第三句。第四,彼由如是正定以下,釋第四句。」
29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略中,左道者,乖正道理,謂上兩句;不隨左道之心者,謂第三句;所得勝利,謂第四句。」

3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十七,一頌,釋中,初句是總所因,後三句是所得四功德。一、能餐遠離味,二、靜慮。三、常委,四、念,受無染喜樂。憚,謂懼憚怯怖,無憚者,無此也。解脫喜樂,謂無為,無染喜樂,謂有為。」
常委者,常謂恆常,委謂委細、委悉。

止、舉、捨相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31釋云:「云何止相?謂有二種,一、所緣相,二、因緣相。所緣相者,謂奢摩他品所知事同分影像,是名所緣相,由此所緣,令心寂靜。因緣相者,謂依奢摩他所熏習心,為令後時奢摩他定皆清淨故,修習瑜伽毘鉢舍那所有加行,是名因緣相。 …… 云何舉相?謂由淨妙所緣境界,策勵其心,及彼隨順發勤精進。 …… 云何捨相?謂由所緣,令心上捨,及於所緣,不發所有太過精進。」

3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略義中,毘鉢舍那所作,即頌靜慮也,由審慮道理,獲得毘鉢舍那,成其所作故。前說靜慮,後說慧作。」
3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十八,一頌中,初兩句,是所成就五支,後兩句,是所斷五支。一、無工巧活,謂無四事,一、不憍邪活命,二、不恃有勢家,三、不規名族,四、不詐受。聖說世間異生,依止工巧以為業須,非法希求,真實苾芻則不如是,不依此四起非法希求飲食衣服,猶如彼故。二、無輕自己,若於衣食,非法貪聚,不持衣鉢,名輕自己,苾芻不爾,名不自輕。三、樂勝希愛沙門,希愛學處,堅固禁戒。四、樂諸根,樂生喜根,淨命喜足,樂生慧根,入現觀等,樂生念根,除遣諸惡。五、盡解脫,結縛纏種皆解脫故。名成五支。」

33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一、無家,終不捨戒,退還俗綱。二、無所貯積,受財受境。三、無希望,不希財命,知而妄語。四、斷欲,無不與取。五、獨行,貪欲已盡,無伴孤遊,離非梵行,妙達因果,諸惡皆盡,不計惡因、無因招果。名斷五支。隨其義勢,別配釋文。」
阿羅漢苾芻,於五處所不復能犯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34云:「阿羅漢苾芻,諸漏永盡,不能習近五種處所。一者,不能故思殺害諸眾生命。二者,不能不與而取。三者,不能行非梵行、習婬欲法。四者,不能知而妄語。五者,不能貯畜受用諸欲資具。如是不能妄計苦樂自作、他作、自他俱作、非自他作、無因而生。」

34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十九,一頌,釋中分四,初釋初句,第二,又此現在隨其自體下,釋第二句;第三,若有聰慧,由此四相下,釋第三句,第四,彼能超度下,釋第四句。心者,通八識。無量差別,自體展轉者,謂三性等心,差別而轉。及因展轉者,謂前前心為因,生後後自體心故,或心種子及餘緣,能生心體,皆名因展轉。前際叵知,故名遠行,下五十七解遠行,有二義,一、無始時故,二、遍緣諸境界故。彼偏說意識作業,此通一切,故不相違。一一而轉者,無第二眼識等一時生故,亦非一切種三性心,頓現前故,名為獨行。五十七有二義,一、一一轉故,二、無主宰故,名為獨行。此中前因遠行,說識從緣起,乘文便故,已遮無作者,獨行中略,亦不相違。

然此心體,現在起時,心性不定,數加轉易間斷,名不畢竟轉。畢竟者,始終相似相續之義。其五色根,或異熟同,與長養異,雖初闇劣,後明殊勝,始終相似相續而生,名畢竟轉。種種品類,異生時生,異滅時滅等者,異者別義,謂三性品類別異生,如善心,異餘二性品生時而生,異餘二性品滅時而滅,餘二性亦爾。又如煩惱中貪俱品,異於餘品若生若滅。然彼心體,自性非染,其體染性,前後相似不可得,及由心性本淨,其染體不可得,故不成實,名無身。此中意說,心體速謝,異類生滅,不畢竟轉,不同色相初後相似,畢竟而轉,及無染體,故名無身。五十七云,無色無見,亦無對故,名為無身。

此未來世,隨經部師理門義說,有心隨眠,居四識住,可於後世從隨眠起,有往有來,緣歷境義,名寐於窟。未來識種,現居識住,當來可生,是寐窟義。依真實理門釋此文者,若未來世,居四識住之識,在現在世,本識之中,而有隨眠,可於後生有往來義,名寐於窟。五十七說,依止色故,名寐於窟。彼說有色界識,非未來識,此說通三界識,三世別識,以釋頌文,理不相違。遠行者,說過去識,獨行、無身二義,說現在識,寐於窟者,說未來識,即三世四義識,名為四相,非去來世而無獨行及無身義,現用可知,從增說現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7云:「問: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:遠行及獨行,無身寐於窟耶?答:依意根處,由於前際無始時故,遍緣一切所知境故,名為遠行。諸心相續,一一轉故,無主宰故,名為獨行。無色無見,亦無對故,名為無身。依止色故,名寐於窟。」

35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略義中,長時染污者,即前際叵知;無作者性,心自體展轉及因展轉義,此亦解遠行。於現在世,性是剎那,貪瞋等轉易,不畢竟轉故;自性清淨,染污之體不成實故,此解無身,然闕獨行。於未來世,有放逸故,於後生有往來義,即寐於窟;由不放逸故清淨,即聰慧者,了知彼心,住陸地等,次下半頌。」

36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二十段,有十頌,中有五問答,二頌為一,皆初問後答。釋中有二,初總指經頌,後隨別釋。波羅延者,經名,阿氏多者,即無能勝,彌勒字也。釋文分為五段,初言世間者下,釋初答,第二,又惡說法者,由無明門下,釋第二答,第三,又惡說者,及在家者下,釋第三答,第四,乃至彼法未永滅來下,釋第四答,第五,若諸有學,斯應顯了下,釋第五答。皆准釋答,不解請頌。初明染污,若因若果,次明能斷諸染因體,次明總別果蘊滅位,次明於二受不生欣樂,得六種恒住唯無學法,後終盡位。後明異類諸有學者,所作眾事。(願施按:不解請頌,謂不解釋頌中請問之文;二受,謂內受、外受)

釋初頌中,初釋初句。三種世間,是通世間。二種世間,三中別立。善說法者,由有明故下,釋第二句。若諸在家異類白衣下,釋第三句。三戲論者,一、三言事,二,四言說,三、尋伺。三種言事,謂三世法,四種言說,謂見聞覺知。言事,唯名戲論,所分別故。違、順思惟,名為塗染,能分別故,能增長故,能隨增故。此中惡說法者,無明所覆下,釋第四句。初三句因,此一句果。初是無明,次是放逸,後違、順分別思惟。」

3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釋第二答中,又惡說法者下,釋初句,如是無明、放逸、戲論下,釋第二句,若出世間正見所攝下,釋第四句,於此流漏若伏若永下,釋第三句。釋依義次,頌隨文便,前後不同。釋第三答中有二,初又惡說法者,及在家者下,汎釋染淨二品、不顯了顯了二類差別。後諸阿羅漢,斯已顯了下,總釋頌意。已顯了者,謂阿羅漢;應顯了,謂諸有學。釋第四答中,亦總釋頌意。」

3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釋第五答中有四,乃至委悉所作,釋初句。一、常所作,二、委悉作,此之二種,是應更作,不放逸事通是一切有學所作故。有學異類,若諸有學下,釋第二句。有兩番釋,初說下、上分結,合名無染污心,無染即心無濁;後又於諸欲不耽著下,別釋二結,不配無染及無濁義。第三,又於一切有苦法下,釋第三句。第四,修習如先下,釋第四句。」

39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二十一段,六頌,釋中分六。如是總名諸欲愛味已上,釋初頌,第二又彼希求下,釋第二頌,第三又復毒蛇下,釋第三頌;第四又諸欲自性下,釋第四頌,第五又於事欲下,釋第五頌,第六若於諸欲下,釋第六頌。諸寶珠等名共相應者,同七寶數,謂即可重故,一切處同用。翻此即名不相應也。此六頌中,初三頌,明諸有學觀染遠離,後三頌,明諸無學觀染永絕。」
4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略義中,事欲名愛味,欲名過患,斷二名出離。此初三頌,如次配之,次二頌是愛味能為過患,後一頌是出離功德。」

4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第二十二段,一頌半,釋中文分為三,初總釋頌意,次謂能捨離下,別顯五相,屬釋頌文,後由此五相下,結修梵行,極成賢善。色等諸法及彼安立者,所詮、能詮也。初法、第二法毘鉢舍那者,初學、成滿二分位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9云:「又於現法利養恭敬未來種類所有諸行等者,依現所得利養恭敬心生味著,由味著故,發起未來種類分別思惟,是名現法利養恭敬未來種類所有諸行。依此諸行,希求未來還得如是種類利養恭敬。與此相違,名不希求未來。」

4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7云:「前卷有五段,此卷有二十二段,今成論議中二十七段。體義伽陀中有三,此末一頌,是第三段,以十四門,結頌上義,作論議。明伽陀體義故,名論議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9云:「此總結前體義伽他,開合有別,體伽他中,別說十三,謂惡說等乃至得義,義伽他中,一一差別有二十七,總合為一,說為論議,是故總數成十四種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