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師地論註釋 - 卷八十一註釋


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攝釋分之上者,上來已於本地義中不盡之處,廣決擇訖,於造論法用,猶未分明,今略攝釋經論法用,以為一分,名攝釋分。於此分中,論有二卷,此卷在前,故言之上。文中有三,初結前開後,第二正解,第三,釋已總結。」

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前有一頌,略列七門,隨別解釋。就此頌中,義有三勢,若隨義列數,則有十四,若義類相從,則但有七,若據具五德故,方能說法令生勝利義,但有五分。文為六,以勝利為第六故也。言隨義列數有十四者,一者是體,謂十二部經,能詮所詮總是其體,故名為體。二者是釋,依五種法門解釋經論,故名為釋。三者是文,所謂名句字身是其文也。四、義者,則是所詮教下諸義,有其十種,所謂地義乃至廣義。第五是法,即是十二部經教法,故名為法。第六是起,謂是等起,明十二部經起之因緣,故名為起。第七是義,即是法體上差別之義,所謂總別自相、共相等義,不同第四文義之義。第八是難,則是頗設問答。次是第九,明法次第。

師是第十,明成就十法,名說法師。說眾是第十一,明處在五眾說法,故名說眾。聽是十二,明彼說者說正法時,應安立他令住恭敬,無倒聽聞。讚佛略廣是第十三,依西國法,凡欲說法,或欲造論,皆讚三寶,名讚佛略廣。學勝利者是第十四,若具修學五分說法,猶如五分音樂,能令自他生喜樂,又能引發自他利益,名學勝利;又具五義說法,能令自他具三學勝利。第二,相從為七義者,於前十四門中,前之九門,攝之為二,所謂體、釋。體中有三,體及文、義,文義二種,重出前體,總則為一,別故為三。釋中有六,釋一是總,法、起、義、難、次,此之五種,重解前釋,故屬於釋。餘五如前,故但有七。第三,成七以之為五,初之體、釋,總為其一,師是第二,說眾第三,聽是第四,讚佛略廣是其第五;由具學前五為他說法,能令自他生諸勝利。依下文中,具此三理,依之釋頌,三番方盡。」

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言經體有二,一文二義者,舉後文義,以釋前體。言文是所依,義是能依者,由文顯義,以明能所,或有由義起說,則義是所依,文是能依。今依前義以明能所。若文若義,并是所知,故云二種總是名所知境界。此中,文通本顯并詮義故,是義所依;義唯取顯,顯義能顯本法十義,生物解故,依文而顯,故是能依。能依與所依和合生物解,是故文、義作教自性。又解,理實但取文為體,然無義之文不得生解,故兼義而已。」

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辨體性者,若約五法出體,名、句、字三,謂於聲上有詮召用,假立名等,若推假入實,但以聲為體。若其假實殊途合用異本,即用五法中不相應法為名句字體。謂依字有名,依名有句,句必有名,名必有字。然依聲立字,是單假,依字立名,依名立句,是其重假。然有孤字無詮表者,有別字體。若依字成名,名中更無字體,依名成句,句中亦無名體。若釋名者,何故名名?能令種種共所了知,故名為名,又能令意作種種相,故名為名,又由語言之所呼召,故名為名。句者,攝受諸名,究竟顯了不現見義,故名為句。文者,是顯了義,由文令彼名、句呼召諸法分明顯了,以是名、句所依處故,亦名為字。不可改轉義為字,可改轉者是名,以隨所詮種種轉變故。」

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言名身者,謂共知增語者,名從增語而生,亦能增於言語,故說此名以為增語。由名了法,眾所共知,故云共知增語。此有十二已下,舉數列名,次第解釋有其六對。初一假實,從所詮為名,詮於假法名假,詮於實事名實,尋文可見。同類異類,即是總別一對,同類謂說有情之名,即說一切有情皆盡。若說色、受、大種,其義亦然。異類謂說佛授、德友、青、黃等名,此別詮人名、青等法名,故是別名。隨德名者,謂變礙故名色,領納故名受等者,是隨義名。假說名者,謂呼貧名富等,此不依義但假施,不同初對詮假名假,是故第三與初兩對別。

第四對云同所了名者,謂共所解想者,想猶是名。與此相違,是非同所了名者,如當國名,同國人皆共所解,若聞異國名,非同所解。問:此與前第二對同類異類,有何異耶?解云,前同類異類,就同國名中曲辨同異,總說有情是人同名,別說佛授、德友是人別名,總說色、受及以大種是法同名,別說青黃、苦樂捨受、地水風等是法別名。今言同所了者,望同國名,非同所了,望異國名,是故不雜。第五對云顯名,其義易了,不顯名者,其義難了。如達羅弭茶明呪等者,則是長年生處,昔有仙人,名達羅弭茶,國從其名,名達羅弭茶國。今明彼仙所說明呪,其義難解。凡是呪文,悉皆難解,且舉此一,故云達羅弭茶明呪。此明同國呪名難了,不望異國,故與第四對異。第六對云略廣名者,彼名體攬字多少,名為略廣。略謂略名,是一字名,廣名謂多字名,不同第二對同類異類,望彼所詮總別異也。」

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標句者,如言善性,出所修善。釋句者,謂正趣善士者,舉能修行人,釋所引善法。不同所成能成望同一法中隨義相成。」
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解字身中,景師等云,言字身者,乃至四十九字者,如多字名,說未滿時,名不究竟,說若滿時,名為究竟。句中亦爾。皆以彼字為依,以攬字成名,攬名成句,故一切字體,自無究竟、不究竟別,以無詮表故。四十九字者,今準涅槃經文字品,三十五字,名為字體,更有十四字,名呼字音。今此文中,總牒彼諸字故,云四十九也。」

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此中乃至名必有字者,此文不具,若具,應言欲為字首,字為名首,名為句首。句必有名,名必有字,字必有欲。欲想與尋,并發起名,今且舉欲。又若有字,名所不攝,唯字無名者,但有名,必帶於字,自有字,名所不攝,謂無詮表。」此文不具者,謂此文不具足。
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立三之意,問:何緣施設三耶?答意,立名句文三,欲令眾生依名領受名所目法,謂色、聲等。增語是名,名能增生言語,或名從彼增語觸生,故說此名為增語觸。」

1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名有三義,一、令他共所了知,故名為名;二能令意依名取相;三、出語言呼召,稱名。言攝受諸名,究竟顯了不現見義,故名為句者,攝名成句,能顯不現見義,是其句義。隨顯名、句,故名為文者,文是章字,能顯成名、句作用,是故名文,或名為字,不可改轉故。」

1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如世尊說增語、增語路,乃至廣說者,下明詞與施設,名為廣說。增語者,謂一切眾同類相應名者,如有一名,眾人同解,增其言說。增語路者,并眾同類欲,能起彼故者,即以欲心希須,立名起說,開生名等,名增語路。詞者,謂彼相應語者,即聲明論體名詞。由習彼論引生名等,稱路,故言謂彼相應語。又即此語,至名為彼路者,通取彼論,能詮皆能生名,名之為路。施設者,至名為彼路者,由想等心,於諸法體,一一分別施設建立名句文等,說施設心等為名等路。欲即是詞,至施設之路者,前明欲是心法,今明欲是音聲。依聲立名,即說聲為名路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1云:「當知已如聞所成地者,聞所成地說:聲聞處略有六相,一、法施設建立相,二、義施設建立相,三、補特伽羅施設建立相,四、時施設建立相,五、數施設建立相,六、處所根栽施設建立相。如彼別釋應知(陵本十五卷)。」

12、四種道理者,謂觀待道理、作用道理、證成道理、法爾道理。
1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上來初釋名句字竟,自下第二釋語。於中,初總標八語,一一具七德故,能說正法。次別解釋,於中初解八語,後解七德。前中初明八語,次明八具三德,初一趣向德,趣向涅槃故;二者自體德,謂美妙、顯了;三者加行德,謂易解、樂聞、無依、不違、無邊等五,是其功能,名為加行。下明八語一一具七德者,一、相應,謂語與名等次第等相應,又依四種道理相應故。二、助伴,能成次第故。三、隨順,謂解釋次第。四、清徹。五、清淨資助。六、相稱。七、常委分資糧,依此文中總牒一處,似是第七。次文解中,似分為二,即成八也。審悉所作者,釋委義,恒常所作故者,解常義,此即別解常委。彼分者,謂正見等者,是三十七道分。此是彼資糧者,明八種語是彼道分資糧。」

1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第三,釋行相,明名句文,詮蘊、界、處等差別不同,名為行相。亦可名句文等,是佛、菩薩等說者見分所緣,名為行相,即是相分。」
1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1云:「聲聞地說鈍根、利根二種補特伽羅,是名由根差別。又說貪增上、瞋增上、癡增上、慢增上、尋思增上、得平等、薄塵性七種補特伽羅,是名由行差別。如彼一一別釋應知(陵本二十六卷)。由眾差別等者,自下由願差別,由可救、不可救差別,由加行差別,由種類差別,皆如顯揚論一一別釋應知(三卷)。」

1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如是六文,總有四相,說名為文者,雖列六門,不過四相也。一、所說相,謂名身等,行相為後者,以語說名等,故名等四種是所說,謂名句文,正是文體;行相,是由名句文當彼說者見分心起,生於見分,故名行相,亦是文體所攝。二、所為相,謂機請等攝二十七種補特伽羅者,即是教所被機,由機故說。今說教之因緣,亦為文也。三、能說相,謂語者,以依聲屈曲表彰詮召諸法,假立名等,故語是所依。四、說者相,謂聲聞、菩薩及如來者,論夫說法者,亦通諸天及以化人,今略,故說三人也。如是六種,至是故名文者,總結也。名等正是文體;語是文依,亦名為文;由機起說,機亦名文;說者起說,亦名為文。」

1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第四,釋義。於中,初辨十義,後結勸依教尋義說法。前中有三,初開十種,次次第別解,後以頌收。就別解中,文有九段。初解地義,有其二番,初明五地,後明十七地,文相可知。」
1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1云:「如思所成地已辯者,思所成地說:所觀有法,略有五種。一、自相有法,二、共相有法,三、假相有法,四、因相有法,五、果相有法。如彼一一別釋應知(陵本十六卷)。」

1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1云:「復有五相等者,謂一切法異門安立,名異門相。諸瑜伽師次第修習,名瑜伽相。此有四種,或有九種。四種瑜伽者,一、信,二、欲,三、精進,四、方便。九種瑜伽者,一、世間道,二、出世道,三、方便道,四、無間道,五、解脫道,六、勝進道,七、軟品道,八、中品道,九、上品道。三界五趣流轉變易,名轉異相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今解,總一標名,別開多門,如說補特伽羅異門有六等,名異門相。於一一門,復開多種,名轉異相。此等法門,如聲聞地等。」

2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言此二相應相者,乃至執所依止者,執有能詮所詮定相屬著,是遍計所執性。言即是遍計所執自性執者,是能執心,即是六、七二識。所依止者,正出遍計所執性,雖無有體,然能生彼能執之心,名所依止。」
2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言執著相者,謂諸愚夫,至遍計所執自性執者,現行能執心是依他性,別而言之,唯六、七二識名執。今三界有漏心皆名執著相者,相從得名。及彼隨眠者,由執遍計熏成八識種子,亦是依他性攝。言不執著相者,謂已見諦者,如實了知遍計所執相者,無相真如;及彼習氣解脫者,擇滅無為。能了知心是正智,此二是圓成。」

2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1云:「若正分別等者,由三種相名正分別,一、由自性清淨,二、由思擇所知,三、由思擇諸法。如思所成地別釋應知(陵本十六卷)。」
2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1云:「聲聞地說七種作意,謂了相作意、勝解作意、遠離作意、攝樂作意、觀察作意、加行究竟作意、加行究竟果作意。如彼別釋應知(陵本三十三卷)。」

2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言此中乃至應觀諸法者,即當毘曇識、智及諸使,當以三門通,若問識識者,當以八門通,若問智知者,當以諦門通,若問遍遍者,當以種門通。」

2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解依處義,正明依此三事,佛教方起,故云依處也。初列三門,次依門辨,第三釋已總結。依門辨中,初解事依處,復分為三,初開諸門,次依門釋,後結成次第。開諸門中,初總開三門,一、根本事依處,即是生死、涅槃果體;二、得方便事依處,即是前果之因。此二自利。三、悲愍他事依處,是利他行。次別開二十三門。」
2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言退墮有二,一、不方他者,謂自然壽命、色力等退減,後劣於前故。二、方他者,如我一期壽命短、色力等弱,不及於他,名退墮。」

2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十種受欲者,如本地第二卷記釋。施、戒、修善有漏行者,多說四無量為修也。三種惡行者,此有兩釋,一云,即是不施、不持戒及修四無量也;一云,是身、語、意惡行也。」
2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流轉雜染有二句,謂無明及有愛者,諸見不了,名為無明;出家之人,多由見故流轉生死,在家之人,多由愛故流轉生死。此之二種,是生死之根本,故偏說之,謂無明是前際緣起之本,有愛是後際緣起之本也。」

2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清淨行者,略有三學、五地等者,謂資糧地,即解脫分,加行地,通達分,見,修,究竟,即為五地。當知學等,有九根本句,謂增上戒學等,至及加行地者。戒、定有無貪等三,在二地故,二三為六。增上慧學,乃至及究竟地者,慧學在見道,名四無倒,在修名明,在無學名解脫,復為三句,足前為九。」

3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言令離欲者,謂訶責六種黑品諸行等者,如第三十卷說:云何名為尋思彼品?謂作是思:若我於彼諸淨色相不淨法性,不如實知,於內於外諸淨色相,發起貪欲,便為顛倒,黑品所攝,是有諍法,有苦,有害,有諸災患,有遍燒惱,由是因緣,發起當來生老病死愁嘆憂苦種種擾惱。若我於彼諸淨色相不淨法性,如實隨觀,便無顛倒,白品所攝,是無諍法,無苦,無害,廣說乃至由此因緣,能滅當來生老病死乃至擾惱。解云,一、有諍法,二、有苦,三、有害,四、有諸災患,五、有遍燒惱,六、由是因緣,發起當來乃至種種擾惱,是為六種黑品也。」

3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一、或令離欲而不示現,如教導他令其離欲,而謂彼曰:如其所言不應作者,汝今亦不應作。此勸同他不作諸惡,而不示現分別善因得樂、惡因得苦等。二、或怖彼言:汝不離惡,我打汝等。三、或求云:若汝是我親愛,必不應作。如是三番,教不起惱,唯是令離欲。」
3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言順退分行、順進分行,隨其所應者,皆通染淨,或感善趣,或感惡趣也。」

3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時依處有三,言事等者,以三世法可為言說所安足處。決擇五法亦云,前四可名所及,如如一種名所不及。」

3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解略義及廣義,文有三番。初番云略義者,宣說諸法同類相應者,如說色等,更不說餘。廣義者,宣說諸法異類相應者,且如說色因,即說心等。第二番,不了義經名略,了義經名廣也。第三番中,初明名、義略廣,次引說證成,下釋所引經意。於契經中,文廣義略等者,長行散說文廣義略,頌中文略攝多義。下以一頌攝前十門,德是勝利,非德過患。頌與長行次第不同,以乘言便故也。下復次,結勸也。」

3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長行有七段中,初釋四義竟,自下第二釋五義,於中,初結前生後,後次第別釋。前中,言如是建立諸經文義體已者,結前所明文義,解前體門,總名為體,即攝文義,三為一門。諸說法者,乃至後應辨次第者,此以法、等起、義、釋難、次第,解彼釋門,總名為釋。前解偈中,攝彼十四為七門者,依此處文故,依此解於前偈。若不作此解,於此處文不可消釋。」

3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就別釋中,文有五段,初解法中,先總標舉。問曰:何故說十二分不增不減耶?答:為欲治十二支故也。次次第別解,言契經者,謂貫穿義者,聖人言教貫穿諸相,如綖貫華。此釋契經義,即是素怛纜義也。長行直說者,此辨契經之相,簡於伽他,故云長行直說。多分攝受意趣體性者,明此初教所詮之義,多分明說所詮意趣及所詮體性。應頌者,謂長行後宣說伽陀者,重宣前義。又略標所說不了義經者,長行雖說,義猶未了,故今重頌,令義顯了。記別者,謂廣分別略所標義者,汎於諸法,前略標舉,後重廣說,分別指示,皆名記別。又記命過弟子生處者,此記因果,名為記別。緣起者,至宣說法要者,如彼經初說云,有一黑鹿子至我所等,如是經文,名緣起經。又依別解脫因起之道,毘奈耶攝所有言說者,如律文中,時跋陀摩子犯於某罪,佛因此事等言,亦是緣起經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1云:「及記命過弟子生處者,謂於是中,記別弟子命過已後,當生等事故。」

3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本事者,謂除本生,宣說前際諸所有事者,除說菩薩本生,說於菩薩過去身外之事,及說他人本生外本事,盡名本事。言七地四菩薩行者,如前第四十九卷說,何等為七地?一、種姓地,二、勝解行地,三、淨勝意樂地,四、行正行地,五、決定地,六、決定行地,七、到究竟地。又云,於一切菩薩地中,有四菩薩行,一者波羅蜜多行,二者,提分法行,三者神通行,四者成就有情行。廣釋如彼文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1云:「未曾有法等者,此亦名為希法。謂於是中,宣說諸佛、諸佛弟子、苾芻、苾芻尼、式叉摩那、勞策男、勞策女、近事男、近事女,若共不共,勝於其餘,勝諸世間,同意所許,甚奇希有最勝功德。如聲聞地說(陵本二十五卷)。」

3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又如諸字,若無摩呾理迦,即不明了者。依西國記說,劫初時,梵王造百萬偈聲明論,後時天帝釋,略之說十萬偈,更於後時有迦單設羅仙,造一萬二千偈,次有波膩尼仙,又造八千偈。護法論師又造三千偈,名雜寶聲明,當今盛行。又即於此,乃至亦名論義者,非直分別諸法體相名論議,若解義用,若解名相,但令循環研竅,并名論議。」
3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第二,解等起,即依三種而起言教也。」

4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言行自性有三行差別者,景師云,身口意上生等行別,在行蘊中。亦可三善根為三行,亦可三不善根為三,或三學為三行。今解,即身口意三業也。」
4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第三,道理相違難,或以異教而決判之者,若與四道理違,推入外道異說,非我法也;若是佛法之義,或復示現四種道理,或因果相應,所謂此言或為增果、或為增因,故佛作此說。」

4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1云:「此廣如前思所成地等者,前說由四種不可說故,名不可說相,一、無故不可說,二、甚深故不可說,三、能引無義故不可說,四、法相法爾之所安立,故不可說。如彼釋相應知(陵本十六卷)」。

4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辨四記為通,一者一向記,謂為如理請問。二、分別記,或為如理或不如理來請問者,如小乘說,如有問言為我說陰,應語彼云,陰有五種,為說何等?三、反問記,為令彼戲論問者,自敘己過者,亦如小乘,如有問言為我說法,應反問言,法有眾多,為說何等?不為分別色、受等別。四者置記,由四因緣,指如思慧地。又如有問如來滅後為有無等等者,九十六道皆說自所事師為如來,如問佛如來身滅後為有無等,此於二諦所有道理,皆不應記。如來,約勝義諦非有性故,不可記別為有,以勝義諦畢竟無人故。約世俗諦,所依能依道相違故者,約世俗諦中非無假人,以依道諦假建立故。道是所依,人是能依,不同約勝義諦中一向是無,故言相違。於世諦中有斷惑盡不成實故,建立如來,故非無也。又就滅道法體,亦不可得言有無,道是有為,念念生滅,前念所依已滅,不可言有,後念能依道有,不可名無,是故相違。次就滅果亦非有無,斷惑得擇滅,不可言無,而擇滅但於真如假以建立,無有實體,不可言有。」

4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第五,解次第。言如世尊言,此言顯示盛美圓滿次第者,初是出家美,次成道美,後轉法輪美。故云盛美圓滿中三次第也。又復說言,我曾處父淨飯王宮,顏容端正者,釋前出家盛美。乃至廣說者,是解釋後二盛美。又復說言,為何義故,乃至能成次第者,成前出家故,是能成盛美。又復經中略說諸法,如言三受,復言樂受、苦受、不苦不樂受等言,但圓滿此受,故名圓滿次第。如說四諦,又云苦集滅道等言,但圓滿次第也。」

4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七段之中,第三釋師。言六法、十義者,謂名身等六法,地義等十義,如上說。四者,言詞善巧,謂語工圓滿,八支成就等者,謂相應等七聲,先首等八語,并如前說。二十種善巧方便者,如因明文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1云:「相應、助伴等者,此中等言,等取隨順、清徹、清淨資助、相稱、應順、常委分資糧。如前已說應知。先首、美妙等者,此中等言,等取顯了、易解、樂聞、無依、不違逆、無邊。如前已說應知。如以時、殷重等者,菩薩地說:菩薩說正法相略有二十,一者以時,二者重法,三者次第,四者相續,五者隨順,六者歡喜,七者愛樂,八者悅豫,九者欣勇,十者不擯,十一者應理,十二者稱順,十三者無亂,十四者如法,十五者順眾,十六者慈心,十七者利益心,十八者哀愍心,十九者不自讚毀他,二十者不依利養恭敬讚頌(陵本三十八卷)。如彼釋相應知。乃至廣說者,謂能堪忍寒熱、饑渴、蚊蝱、風日、蛇蝎惡觸、他所干犯、磣毒語言等故。聲聞地中善能堪忍作如是說,此應準知(陵本二十五卷)。」

4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第四,釋說眾,先總標列八言、五眾,後牒名別解。言離五種難者,如前釋難中說。三法者,蘊、界、處也,或三學也。」
4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1云:「言處淨信等眾,乃至令生淨信故者,謂處淨信眾,令倍增長;處邪怨眾,令入處中信;處處中眾,令生淨信故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