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師地論註釋 - 卷十五註釋

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懈怠施者,謂來求,施不遍,不往施,唯待來求。不隨所欲者,是怖畏施,怖自貧苦。顧戀施者,習行先人之業,為報他昔之恩,然非己樂。未來施者,希異熟,望他報,希二果,故是失。輕慢施者,恃己富貴,陵蔑故與,或為報恩而輕慢彼。希求富樂者,求天、人中外五塵故。求知聞者,規名譽故。無染污心為往善趣者,往彼為修自他利行,故非過也。」

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四因緣故,於人趣中建立如來四眾者,一、最增上故,謂國王等,即剎帝利;二、世間福田故,謂婆羅門,以多淨行,共許為福田;三、用財不由他,謂大長者;四、棄諸世財,謂諸沙門。此皆佛有,名如來眾。三因緣故,於天趣中建立四眾名,一、依地邊際,建立二眾,謂四大王眾天、三十三天,居住別故;二、欲界邊際,建立魔眾;三、語行邊際,建立梵眾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5云:「一、依地邊際建立二眾,謂一、四大王眾天,居持雙山頂及須彌山頂等故;二、三十三天,居須彌頂故。」

  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5云:「此中八眾,謂即剎帝利眾、婆羅門眾、長者眾、沙門眾、四大天王眾、三十三天眾、焰摩天眾、梵天眾。如是八眾,名眾會事,如前意地說(陵本三卷)。如來處眾說法,有此八眾差別,是故名如來眾。今於天趣中建立四眾,不言如來者,當知略未具說故。初四因緣,如次配釋人中四眾應知。後三因緣中,依初一因緣,建立四大王天眾、三十三天眾,彼居持雙山頂、蘇迷盧頂,是名依地邊際。依第二因緣,建立焰摩天眾,此居魔羅天宮,即他化自在天攝,然處所高勝,是名欲界邊際。依第三因緣,建立梵天眾,從此已上超過尋伺,是名語行邊際。」

3、世間八法者,謂利、衰、毀、譽、稱、譏、苦、樂。
4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八解脫中,淨、不淨、非二色第一捨勝解,是名第三者,由淨解脫有三種想,一、展轉相待,二、展轉相入,此二通觀淨、不淨色,平等觀故,名捨勝解。三、展轉一味想,唯觀光明,不作淨、不淨,名非二色第一捨勝解,平等觀光明最勝位故,名第一捨。此三解脫,至不與一切異生共有者,第十二卷已引成文,許異生得,今說勝者,故言不共。此五勝解,乃至受想滅等至最勝住者,前說別引,空引往還神通,識引無諍等德,此即說通引究竟定滿,故不相違。」此中「前說別引」,「前」者,謂前第十二卷。

5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又若觀諸色乃至而修習者,是牒八勝處經。謂三解脫下,釋彼經文,前依初修,勝處為果,今文說修勝處為因,如理智中,解脫為果,故三勝處為方便因。觀諸色者,謂前四勝處,若如所觀者,謂後四勝處,如前已觀境,差別觀色故。其八勝處,而後成滿三解脫,為因故說三勝處是三解脫方便道攝,非唯三也。此中觀外諸色乃至若勝者,牒經。謂觀非三摩地所行現所得色者,此釋前經觀大小諸色義,在定前加行聞、思位中,作此種種色觀故。由緣三摩地至故名為勝者,釋定中得勝名所由。緣一類色,不同定前雜緣大小,故名為勝。或非三摩地色,有小大相,是本質色;由緣三摩地,乃至故名為勝,是緣定中色,唯一類緣,故名為勝,是前種種本質之影像故。前加行心,有種種境相故不勝,境不得勝為。三摩地中,境唯一類,心無異相,故名為勝。已尋思、已了別者,初時後時了別異故。如是於外所想,乃至觀諸色亦爾者,此釋聞、思位,唯同定中,於引止觀若知若見,於彼色亦初尋思,及後了別。」此中「非唯三也」,意謂八勝處皆為三解脫之因,皆是三解脫方便道攝,非是唯三勝處。

6、九結者,謂愛、恚、慢、無明、見、取、疑、嫉、慳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9云:「復次,有九種事能和合故,當知建立九結差別。云何九事?一、依在家品可愛有情、非有情數一切境界貪愛纏事。二、即依此品可惡有情、非有情數一切境界瞋恚纏事。三、依有情數憍慢纏事。若四、五、六,依惡說法諸出家品三種邪僻勝解纏事,謂依聽聞不正法故,依不如理邪思惟故,依非方便所攝修故,如是差別,即為三種。七、於善說法律無勝解纏事。八、依出家品智貧窮事。九、依在家品財貧窮事。由此九事如其所應,當知配屬愛等九結。此中由嫉變壞心故,於正法內發起法慳,由此當來智慧貧乏,餘隨所應,配屬應知。」

九種生處者,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5云:「又有九種生處等者,當知此說九有情居。如前已說七識住中,唯除惡趣、無想有情及非想非非想處,今有情居,說七識住,兼彼無想有情、非想非非想處,是故成九。唯除惡趣,可厭處故,非諸有情所樂住故,非有情居。」

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5云:「言餘解脫、勝處、遍處者,攝事分中未有此文。又有十無學支等者,謂無學正見、正思惟,乃至無學正解脫、正智,是名十無學支。此中正語、正業、正命,戒蘊所攝;正念、正定,定蘊所攝;正見、正思惟、正精進,慧蘊所攝;正解脫,解脫蘊所攝;正智,解脫知見蘊所攝應知。」十無學支,即是無學八正道支,再加解脫、解脫知見兩支。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十無學法,五蘊攝者,戒蘊攝語、業、命,定蘊攝念、定,慧蘊攝正見、思惟、精進,加餘二為十。解脫,即勝解數,正見,謂緣事慧,解脫智見,謂緣無為慧。」

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謂觀察義中諸所有事者,所建立法,名觀察義,能隨順法,名諸所有事。諸所有事,即是因明,為因照明觀察義故。」
9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體者,謂言生因,立論之體故。處所者,謂證義者等論議處所。論所依者,謂真能立,似現、比義為言依,其所成立,亦是所依。莊嚴者,謂能破等。墮負者,謂似立、似破。出離者,將興論時,自安處法。多所作者,由具上六,能多所作。」

1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言論者,以音聲為性,言說是體,言音是相,言詞是用,是三差別。又由音聲,起句、名、文,如次別故,立三差別。或以音聲說,一因、二喻,立三差別。尚論者,立世道理,不違世間所應尚論,立出世義,標勝名,不違尚論故。」此意,若有尚論是建立出世義,標名勝論。
《瑜伽論記》卷5云:「尚論者,是諸世間與理相應所有言論,為世所忻尚、所應聞者,皆名為尚論。」

1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諍論、毀謗論,是言論起所因惡緣。諍論有四,一、因諸欲起,二、欲侵奪無攝受欲起,三、惡行所起,四、依諸見起。諍論,因事所生,謗論,因言所起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5云:「言無攝受欲者,泰云:於歌舞等,唯欲觀看,故行相侵,不欲屬己;若於倡女、左右等所,為暫受用,故行相侵,亦不欲攝為己妻妾及奴僕等己有,名無攝受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5云:「不欲棄捨,是名堅執。不欲出離,是名縛著。無有厭足,是名耽嗜。樂著受用,是名貪愛。」

雨眾見者,即是僧佉外道邪見。《瑜伽論記》卷5釋云:「依西國法,一年三時,名為三際。從正月十六日訖盡五月十五日,名為熱際,以於此時時極熱故。從五月十六日訖盡九月十五日,名為雨際,以於此時天多雨故。從九月十六日訖盡正月十五日,名為寒際,以於此時時極寒故。僧佉本因雨際時生,所以名雨,雨之徒侶,名為雨眾。」

1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5云:「謂麤惡所引等者,若毒螫語,若麤獷語,名麤惡所引。若非可愛、可樂、可欣、可意語,名不遜所引。邪舉罪者,言不應時,若復不實,若引無義,若復麤獷,若挾瞋恚,是名綺言所引;又邪說法時,亦有五相名為綺語,謂不思量語、不靜語、雜亂語、非有教語、非有法語。由是此說乃至惡說法律等言,義如有尋有伺地說(陵本八卷)。」

13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順正、教導二論,是言論起所因善緣。順正論,是戒學善緣,教導論,是定、慧善緣。」
14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最後二論應修習者,順正理故。中間二論應遠離者,勿耽惡事及起惡言而興論故,為欲斷除,興言可爾,亦即是彼修習攝。初二種論,應分別故,性通善惡,應修斷故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5云:「初二種論應當分別者,謂於言論、尚論中,或是真實,或不真實,或能引義,或引無義,或應修習,或應遠離,由是說言應當分別,以此二種,總攝一切雜染、清淨言論。」

15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論處所有六,於王家者,有德國王,平均識達,於彼可論,翻此不能;執理家者,平均識達,斷善斷事家;大眾中者,眾有平均識達者故;餘三可解。」此中平均識達,意謂公允、通情達理;平均,謂公平均允,識達,謂通識達理,亦即通情達理,識即情識。
16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能成立中,其文有二,初標列八門,後隨別釋,第三引喻者,總也,同類、異類者,別也,於總況法,別引於一,同品、異品為二喻故。」

1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立宗中,各別攝受自品所許者,此是總文也。攝受者,是自意樂,義品是宗義故,顯揚第十一云,自宗所許。此中意說,依二所立,立論各別,隨自意樂,自宗所許,故說名宗。 …… 或攝受論宗者,依自所師宗,對異師敵,而立自宗,不爾便有相符極成。若自辯才者,由自辯才,立他宗義,隨自意樂,不顧論宗。唯此二種,是正所宗。若遍所許,若同因宗承,若傍義准,非別攝受,非隨自樂,故非真宗,立已成故,非本成故。立此宗時,若輕蔑他,若從他聞,若自覺悟真實,而申宗趣,此三名立宗因緣。或成自宗、或破他宗二句,舉一切立宗之意,不過此故。或折伏他,釋上成立自宗,或摧屈於他,釋上破壞他宗。成自破他,皆為悲愍,故後三句,釋前二意。故後十句,分為三類,初二句是宗體,次三句是立宗因緣,後五句立宗意。」此中「唯此二種,是正所宗」,謂唯此攝受論宗、若自辯才二種,是正所立宗。

1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5云:「辯因者,謂為成就所立宗義者,是別因,如說『所作性故』,證聲無常等。依所引喻同類、異類等者,是通因,通能成立向前宗義,故舉喻等六種道理,助『所作性』因義成宗。」
1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5云:「引喻者,乃至比況言論者,如立聲無常,因云所作性,欲令敵論於因生信,後舉瓶等世間共許易了之法,以比況之,令因得立,故云『諸所作者,皆是無常,猶如瓶等』。故所引喻,為因所依。此文是總,下舉同類、異類別明二喻。」
20、相狀、自體、業用、法門、因果五種相似,此卷下文於比量中更有解釋。

2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已生已等生,若生若起者,於過去世異熟、增上果,名已生,等流果,名已等生,等是相似義故。住現在生,名若生者,若住未來生,名若起。覆障所礙,謂黑闇等者,此有三種,一、黑闇,謂暗色;二、無明暗,癡故迷境;三、不澄清色暗,謂壁障等。若瑠璃等,名澄清色,即非覆障,雖隔可見。或色相殊勝者,日光威勢,眼觀不覩,色相勝故。」
惑障所礙中,或復相似者,《瑜伽論記》卷5釋云:「或復相似者,如豆在豆聚,心生疑。」
極遠者,如第三卷(註十九)釋。

2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非已思應思現量者,已思應思,多是比量,或非量攝,今非此二,故名現量。當知此藥色香味觸,纔取便成取所依止者,其能依止,謂藥威勢,此非現量威勢。所依色香味觸,任運纔取,便是所取,威勢之所依止,此為現境,能取之者,名為現量。藥之所有大勢威德,病若未愈,名為應思等者,此藥功能,病未差來,常應思慮。其病若愈,名為已思,思已息故。此應思已思二作用境,非現境體,能緣彼思,亦非現量;返顯前說纔取便成取所依境,能緣彼心,是名現量。此中建立境界取所依境,非已思惟非應思惟等者,謂外空地等,為定境本質者,是建立境界取所依境,建立定心影像境故。此現境體,能取之心,說名現量。地等諸界,貫前方便,解若未成,未來名應思惟等,非現境體,能取彼心,非定現量;返顯建立境界取所依境,名為現境。」此中「謂外空地等」,《瑜伽論記》卷5言「謂外實地等」。

2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5云:「謂五色根所行境界等者,如先所說三現量中,諸根不壞,纔取便成取所依境,及非五種錯亂境界,是名色根現量體相。謂諸意根所行境界等者,如先所說三現量中,作意現前,建立境界取所依境,及非心、見二種錯亂境界,是名意受現量體相。」
24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觀此文說世間亦有清淨現量,故淨定心,亦現量攝,非要得境體五俱意等名現量體。」

25、犎,牛背上一塊隆起的聚肉,音與封同。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執持自相比知道、俗者,執持衣鉢等相,比知是道,持冠冕等,比知是俗。」
比知菩薩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7云:「謂諸菩薩有五真實菩薩之相,若成就者,墮菩薩數。何等為五?一者哀愍,二者愛語,三者勇猛,四者舒手惠施,五者能解甚深義理密意。」彼卷下文更作廣解。
比知離欲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33云:「復次,此中云何應知離欲者相?謂離欲者,身業安住,諸根無動,威儀進止,無有躁擾,於一威儀,能經時久不多驚懼,終不數數易脫威儀,言詞柔軟,言詞寂靜,不樂諠雜,不樂眾集。 …… 不為種種欲尋思等諸惡尋思,擾亂其心,如是等類,當知名為離欲者相。」

2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5云:「現見彼自體故,比類彼物不現見體者,如現見一象,比類餘象不現見者。如以現在比類過去者,如見彼人現在修善,比知過去已曾修善。或以過去比類未來者,既知現修善人過去修善,以此人過去曾修善,比知來生還能修善。」
27、杌,僅有主幹,無有旁枝之樹,音與勿同。
28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釋云:「謂為可記,或安立記者,初記自體,後記差別,初總記有,後曲別示。」

29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如執一切樂受,皆貪所隨眠等者,依增隨眠,雖別如是,非三隨眠互不隨增,故執唯爾,名違法相。又離漏三受,非三所增,若執皆增,便違法相。」
30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5云:「若一切法自相成就等者,謂一切法,無始時來理成就性,是名法性。若佛出世,若不出世,一切法性法爾安住,非由安立名句文身,彼法成就。依此道理,故作是問。」

3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一、不決定故,二、同所成者下,此第二復次,釋立同類、異類所以。此言意顯,因於宗過,名為不成,於同、異喻過,名為不定,於宗、喻過,名曰相違。不決定故者,即六不定也,因於同、異喻相違故,不能決定成其宗義。同所成者,即四不成、四相違也,本立共因,擬成宗果,因既帶似,理須更成,若更成之,與宗無別,故名同所成也。似同、異喻,亦在此攝。不相違中,決定故者,真因真喻,定成宗故。異所成者,即真因、喻無諸過失,體能成故,異於所成。其相違者,即似因、似喻及似現、比,不能為量。不相違,即真因等,及真現、比,能為量故。至教量體,聞、思慧等緣至教智。」依據《因明入正理論》,因有過失,即非真因,名為似因,此似因有不成、不定及相違三類,其中不成有四種,不定有六種,相違有四種。

32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論莊嚴中分二,初明五種莊嚴,莊嚴論者,德圓滿故;後明二十七種稱讚功德,若具此者,名稱讚功德。已善已說已明者,讀誦、受持,名已善;聽聞,名已說,曾聽聞故,堪為他說;思惟純熟,名已明。」
已善已說已明者,《瑜伽論記》卷5釋云:「讀誦、受持名已善,聽聞、思惟名已說,純熟等名已明也。」
33、勝生,謂增上生道,定勝,謂決定勝道。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釋云:「義善者,謂能引發勝生、定勝者,世善能引增上生道,出世善能引決定勝道。」

34、本卷下文敘述九種言論過失,翻彼九種,即是此所說九種相。
35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多眾者,謂大施會眾。雜眾者,謂八部眾。大眾者,謂國王、王子眾。執眾者,謂執理眾,即斷事家。諦眾者,謂諸實語眾,或諸聖眾。善眾者,謂沙門眾,或樂法義。多、雜二眾,論六處所中,合名大眾。大眾者,即彼王家。執眾者,即執理家。諦眾者,即彼賢哲者。善眾者,即彼善解義及樂法義者也。」此中「論六處所」,謂瑜伽論第十五卷中所云六種論處所。
謇吃,即是口吃。謇,音與簡同。

36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而不儳速者,他正語時,中路即言,名儳,不徐徐中理,名速。」儳,音與懺同。
37、以時,合時而言。如實,如實之語。
38、倡穢,謂娼妓淫穢事。
39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言過中,無義者,無義理。違義者,違正道理。損理者,損二諦理。與所成等者,能立帶似應可成立,非真立故,即前問答中,同所成故也。成立能成者,以因成因,以喻成喻。」

40、此文之意,不顯了者,謂所言招對方譏諷嘲弄,不堪領受而答,先為典雅之言,後為通俗之語,或先通俗之語,後復典雅之言,此等所答,不能顯了己所立論。
4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法施設建立,謂名身、句身等者,出聲明體。及五德等者,由彼聲體具五德故,方成聲論勝能詮聲。」五德者,如前解論莊嚴中所釋。
4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5云:「義施設建立者,聲明所詮之義,以彼聲明依能詮、所詮而建立故。」

4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5云:「云何義施設建立等者,此中十種,約有情生差別為論,又復六種,約諸法生差別為論。於十種中,根建立者,謂內六處,是有情生所得自體故。大種建立者,謂外四大,是有情生所依處故。業建立者,謂造諸業,身語意三多所作故。尋求建立者,謂習學世俗言說等事。非法建立者,謂成就不善業道。法建立者,謂成就諸善業道。興盛建立及衰損建立者,謂一切有情業報證得。受用建立者,謂受用資具。守護建立者,謂此有情於餘有情,嬰孩、童子位中,恆常隨逐,不令起作非時之行及不平等行,是名守護;知其所欲,力求飲食而用資長,是名育養;如是乃至長大種類,諸根成熟,是名盛滿。於六種中,義差別者,如說眼識,依眼了別色,是名自性義;彼種子依,是名因義;已生現行,是名果義;唯了別自境所緣等,名作用義;與餘心所有法俱有相應,名差別相應義;要眼不壞,色現在前,能生作意正復現起,所生眼識方乃得生,是名轉義。如說眼識,於餘一切,如應當知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又說六種中,差別相應義者,諸法同類互得相應,體差別故。轉義者,如於一法,無量義門差別而轉,如一色法,可見、不可見等諸義別轉。」

44、建立下、中、上三士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61云:「依行差別建立三士,謂下、中、上。無自利行,無利他行,名為下士,有自利行,無利他行,有利他行,無自利行,名為中士。有自利行,有利他行,名為上士。」亦可依性、依事等之差別,建立三士,皆如彼卷所釋。
45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過去,過去殊勝等者,近過去,名過去,遠過去,名殊勝,未來亦爾。現在,長時名現在,剎那名殊勝。」

46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處所根栽施設建立者,如樹栽,樹之根本故,聲根本,名曰根栽,即是字也。出聲處所,名為處所,出聲處故。本聲明也,謂劫初起,梵王創造一百萬頌聲明,後命慧減,帝釋復略為十萬頌。次有迦單沒羅仙,略為一萬二千頌,次有波膩尼仙,略為八千頌。此上四論,總名處所。今現行者,唯有後二,前之二論,並已滅沒。字體根栽聲明論,有三百頌。波膩尼仙所造略成聲明頌,為一千頌,名為聲明略本頌。後有八界論,有八百頌,名為因緣。又有聞釋迦論,一千五百頌。又有溫那地論,二千五百頌。此五聲明,並名根栽,能與根本處所聲明,為生智解所依本故。然護法菩薩,造二萬五千頌,名雜寶聲論,西方以為聲明究竟之極論,盛行於世也。

相續者,是聲明中合聲合字,法為一品,是第一分。名號者,劫初時,梵王於一一法,皆立千名,帝釋後減為一百名,後又減為十名,後又減為三名,總為一品,是第二名號品名號分。總略者,是聲明中根本略要。彼益者,是次中略之,令物生解,名為彼益。宣說者,是廣宣說。謂略、中、廣,是後三品,即後三名。上來五分,即是五品,是本聲明之分品故,合名處所。若界、頌者,謂字體,三百頌,名界;波膩尼仙所造聲明一千頌,名略本頌,即此頌也。等者,謂八百頌八界論字因緣,并千五百頌聞釋迦論,及二千五百頌溫那他論,故名為等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15云:「當知處所略有五種等者,謂別別字展轉相續,以成其義,是名相續。於一一法,立多種名而為呼召,是名名號。或總略說,或處中說,或廣長說,如其次第,名為總略、彼益、宣說。」

47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6云:「生成工業者,謂養六畜,成資生故,或教生修成禮儀。防那工業者,謂織、繡等,西方男作,故存本音,名為防那,男聲呼之。和合工業者,即賈人說容如蘇秦之類,眾和匝人也。成熟工業者,謂成熟飲食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5云:「和合工業者,能知鬪訟等。」
和合工業者,如《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》卷86云:「以善調練種種仙藥者,即和合工業。」此釋為佳。吾人生活基本所需,不出食、衣、住、行、醫藥,既然文中所言成熟工業是製作飲食,防那工業是織作衣服,營造工業是建造住屋,生成工業是製造用具、車乘等,即知和合工業定攝醫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