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言與第一樂,與第一趣者,玄云,菩提名第一樂,涅槃名第一趣也。今解,現得法樂,後趣菩提、涅槃也。」
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言有闇相違者,外光起時,仍有微闇相違法並,智光起時,無有相違無明闇並。言不能隱覆已所開顯、能隱覆已所開顯者,此有兩釋,初釋云,外光不能隱覆已所開顯法,如火已照所開顯物,日光雖勝,不能隱覆,使所照物不現;智光即不爾,上智隱覆下智,已所開顯法便闇昧不起。第二釋云,俗智所知已所開顯法,真智觀之,俗相不顯,名隱覆已所開顯,外光不爾也。言違害於見、不違害見者,如日光違害眼見,智光唯增慧及增眼見也。」
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明六種三法中,三調善者,一、除遣惡業,二制伏纏,三、斷種子隨眠。三梵志者,一、趣向者,即是四向,二、住果,即前三學果,三、到究竟,即無學果。梵者西國言,此翻為寂靜,謂涅槃也。志是此方語,志求於梵,故云梵志。言沙門者,此翻為勤勞,如無礙道,勤勞周力,斷諸惑故,名勤勞也,亦名息惡。一、假名婆羅門者,如雪山北胡,自稱婆羅門等;二、種姓婆羅門者,五印度中,四姓中上族婆羅門種;三正行婆羅門,即四姓出家修世出世正行。婆羅門,此翻淨志也。」
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言助伴淨,謂見、軌、命淨者,即前加行得,或因緣,名為助伴;正見心受戒,名見淨,運動身語、離邪見語,名軌淨,但為涅槃而求受戒,名命淨。言自性淨,謂恭敬隨學、具分隨學者,即是受持戒,令戒淨。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,如佛住世,名恭敬隨學。於所受中多少皆獲故,名具分隨學。」
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70云:「謂不矯詐而有所求等者,本地分中說:有尸羅淨命虧損所攝,謂依矯詐、或邪妄語、或假現相、或苦研逼、或利求利種種狀相,而從他所,非法希求所有衣服、飲食、臥具、病緣醫藥諸資生具(陵本二十二卷)。今翻彼相應知。」
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言五種不應行處者,即屠兒家、婬女家等。」
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言命根壞滅者,非量多食,命根壞滅。飢劣者,如不食外道。由食知量,即能除斷。」
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言虛棄而覺者,起染覺故。虛棄而眠者,謂復於時,染心為緣而睡眠故。」
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明六出離,但解初二,後四易可解。言一、趣不隨順者,惡趣身等。二、生不隨順者,卵、濕生等。三、精進不隨順者,多懈怠故。四、障不隨順者,多障難故。五、愛樂不隨順者,染愛樂等。言若教若證者,教是阿含,證是證智,隱沒此二,隱沒闕。」
1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言住處圓滿者,塚間、樹下等。」
11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70云:「不墜墮故等者,安住具戒,名不墜墮。由是因緣,不墮惡趣故。善能守護別解律儀,名能出離。由是因緣,當得清淨、解脫、出離故。軌則、所行皆悉圓滿,名不可訶。由是因緣,不為世間之所譏毀,不為賢良、正至、善士、諸同法者、諸持律者、諸學律者之所訶責故。於微小罪見大怖畏,名無穿闕。受學學處,名不知足,由是因緣,轉勝轉妙故。」
1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言思擇、修習力者,思慧是思擇力,修慧是修習力。四種護者,景云,境界護者,對前境,自護令心不散。煩惱護者,即於前境不起貪憂,煩惱是總,纏及隨眠上心種子不起,為別護。煩惱不起,即名護纏。纏不起故,不熏成種,名護隨眠。亦可煩惱護者,謂等位行而遊行時,於境離貪憂等者,謂於正定位起加行時,離貪憂等。守護眼根,是名纏護,證眼根護,是隨眠護者,於散心位,由護眼根,纏不起故,即令惑種緣闕不生故,方證眼根護,是隨眠護。泰云,謂等位行等者,等分煩惱人,煩惱可護也,增上者不可護,薄塵者不須護也。今解,言等位行者,與善、無記性相應時,有念防護,名平等位也。」
1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70云:「依止對治故等者,本地分說:由正思擇食於所食。是名依止對治。又說:不為倡蕩、不為憍逸、不為飾好、不為端嚴食於所食。是名遠離所治。又說:為除饑渴、為斷故受、為令新受當不更生、為當存養若力若樂食於所食。是名依自作業。又說:為攝梵行、為得無罪安隱而住食於所食。是名依處。又說:略義有二。一、無所食,二、有所食。有所食者,復有二種,一、平等食,二、不平等食,乃至廣說。是名分別。舊受,饑所起等者,先業所引異熟受生,是名舊受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明於食知量圓滿中,一、依止對治者,依正思擇故。二、遠離所治者,不為倡蕩、憍逸等故。三、依自作業者,令身安住也。四、依處故者,為暫支持而修道故。五、分別故者,分別有罪無罪等也。此中已下諸句者,景述三藏言,報受覺於飢渴,故云舊受者,飢所起。除報受,外諸餘受數通於三性,隨得食時,有領受苦用,故言苦受者,由食所起。撫育者已下,消釋經文。言於第一第二第四蓋中宜坐時者,謂貪、瞋、掉悔,宜坐時對治。第三蓋中宜行時者,睡眠蓋宜行時治。第五蓋中宜俱時,疑蓋一種,行、坐二時皆得思量以為對治。為離師子相似長時極重失念無間睡故者,師子無畏晝夜多眠,故言離彼。泰云,未食之時,因飢觸所起身受,名舊受者,是飢觸所起也。飽食過分起苦受者,食所起也。依量而食存養者,能增梵行故也。其食力者,能害所治飢所起受等。如量食樂者,現法樂住也。食已無罪行故者,即是施淨福田也。將欲睡眠時先思惟,於後夜分早起想也。」
1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為令二種所依調適者,一是前隨受所依身故,除遣睡眠;二是前修習論議決擇所依身故,除遣勞倦,亦善知量。」
1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言由正念故,防護未生止觀隨惑者,定名止,慧名觀,沈、掉障定慧,名止觀隨惑也。」
1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明七法,為欲證得三摩地者,應正了知,景云,一、內定退因,謂懈怠者,由內心懈怠故,起惛沈睡眠,故懈怠為因。二、外定退因,謂掉舉者,由於外境掉舉為因,取於五欲散亂。三、內定退,謂惛沈睡眠者,從懈怠生惛沈等,正是其退。是未得退,或是已得退。內緣為障,名內。四、外定退,謂於五欲散亂者,由外掉舉取於五欲,亦通二退。外緣為障,名外。五、內定退及因對治,謂善取相而正觀察者,由善取境界相,能離懈怠、惛沈、睡眠。六、外定退及因對治,謂即於身觀察不淨者,觀自他身以為不淨,能除掉舉五欲。七、彼二對治依持,謂光明想者,初觀境相及不淨觀,依光明想。
泰云,初二隨惑,緣內緣外起,為定退因。次二隨惑,亦緣內外,是退定體。第五,善取定止舉捨三相,對治第一、第三。第六,不淨觀對治第二、第四,以第二、第四緣外五欲,起掉舉及散亂故,所以不淨觀治。第七,光明想為方便,能起第五、第六對治,故為彼二對治依持也。二釋大同。」
1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言於有身者,謂於此身,善住其念於真如身者,觀身真如,名善住念。或唯出世間智者,謂由於內奢摩他道者,智凝靜緣,即當於止。或唯出世間見者,謂由毘鉢舍那道者,見當推求,故與毘鉢舍那道者名。」
1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明依上施設立五種人,隨順世間說此五種,並名上行,依此上行建立五人故。言依上設立五種等,若依理者,第二、第五是聖,得名為上;第一是凡,第三、第四是其外道,所行顛倒,不得名上。」
1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欣樂煩惱障斷人,於現法樂住未得已得者,於四根本禪未得已得,除煩惱障方始得之,名現法樂住。於一切種有想等至未得已得者,下三空等至,亦由斷下煩惱障已,方得無色諸等至也。於依止者,是四禪,是一切功德所依止處也。於觀察者,四無色無邊、空、想等,多觀察也。欣樂定障斷人,於一切勝處未得已得,及於一切遍處未得已得者,此是障定之亂,名為定障,亦名所知障。」
2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到究竟見趣行人,謂於非想非非想處未得已得者,執非想以為究竟涅槃。到究竟見迹,謂於六觸處,無餘永斷,究竟證受者,既舉六內入永斷,六外入亦已永斷。」
21、鄔波索迦者,即近事。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言能引發同法、不同法者智者,有漏智,名同法,無漏智,名不同法。又解,同學鄔波索迦,名為同法,餘不同學在家人及出家五眾,名不同法也。」
2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又外道法是倒說者,即邪聞法也。所有禁戒非可現見等者,外道苦行持戒有因,無果可現見故,是邪行法也。所有等至,有熱惱,非究竟等者,是邪證法也。翻此名正。」
2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先由施、戒,生在天上,受用五欲,名得。後由過患,捨於二欲,謂由出離、遠離功德者,出離色等五欲塵欲,名捨事欲;以遠離煩惱故,名捨煩惱欲。」
2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四種觀察尸羅,一、由共住,信知是有者,要與共住,知有尸羅。二、於厄難,信知堅牢者,於厄難,戒心堅牢也。三、由世務,信知無缺者,雖履世務,正信正智而無缺減。四、由言論決擇,信知無顧戀,見不壞故者,信知於一切法,無所戀顧,正見不壞,成前戒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70云:「四種觀察尸羅等者,謂由柔和,易可共住,信知安住具戒,是為第一。若遇厄難,能不毀犯學處,信知堅守尸羅,是為第二。於所作事,成就軌則,隨順世間,不越世間;隨順毗奈耶,不越毗奈耶;由是因緣,信知尸羅無闕,是為第三。受學學處,決擇善巧;由是因緣,信知於所受戒不起邪願,一切身財無有顧戀,由不執戒以為最勝,見不壞故。」
2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言奢摩他等者,等取毘鉢舍那。」
2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明有五相為聞、修器,舉始括終,故言聞、修,若具應言聞、思、修器。」
27、此意,三因緣者,謂一、以無我見未曾得故,二、由無我見,現能對治諸煩惱故,三、依無我見,現於解脫無怖畏故。文中「無我見」句,貫通下文三因緣句。
2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明佛法名為善說,有八雙句,以後釋前。言窣堵波者,翻名高勝,亦翻供養處也。由二因緣故,遺形立窣堵波,一、由所證堅住故,二、有可依處故也。」
2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應知慧眼,於作惡者說名為盲者,於作惡者,無慧眼故,名盲。於作福者說名有垢者,若無慧眼,作福不離相,故名有垢。於諸外道說名有翳者,無真慧眼,故名有翳。」
3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厭患朽壞者,令種子朽,不能招報。」
3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四、現見無中有死生有情者,景云,欲、色二界定有中有,無色界中各無有中有。云何天眼能見無色界耶?如來天眼見下二界死有滅處,無中有起,知生無色。」
3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言發勤精進故,至障得清淨者,法是內施,財為外施,此內外施不平等心,不能與定體起處方便,由精進故,離此定起處方便,障得清淨也。」
3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為治九種所治,修四念住,初三,身念對治,次二,受念為治,次二,心念所除,後二,法念所除。」
3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言不喜樂過失者,不喜樂自所學處也。言習近能障諸欲過失者,諸欲障道,名為能障。」
3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言非處歡喜者,不應喜處而生歡喜故也。言決定艱辛者,惡業招苦決定無爽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70云:「運業薄劣者,謂身語意種種所作,無堪能故。」
3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不可飲相似者,如世海鹹,陸人不飲,如是生死大海,賢聖不飲。大寶所依者,如世間海多有貴珍,如是生死大海,有佛性法爾無漏種子大寶。」
3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70云:「又二因緣故等者,觀察緣性緣起,名諦現觀因緣。觀察四諦,名諦現觀。於此二種不如理思,名起邪行。由是因緣,虛妄計度,建立有我。」
3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欲行者,受五欲也;福行,即受世福;同居行,即同離住也。依此三行,故有六種愛恚,四種依處,五種對治。初六者,一、境界貪,二、怨僧瞋,三、順邪教貪;四、增上瞋,於他所受增上安樂,不令他得;第五,於有德人起貪,欲施與;第六,於過失人起瞋,不欲施與。由此於僧心不平等,雖行施福,而常伺求前田所作,內壞憂苦,不安隱住。」
3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初境界為依處者,即是第一於境界貪。言餘有情為依處者,餘之五種於有情處起。又初二依處各起一分雜染者,第一,於境唯貪,第二,於怨唯瞋。言所餘依處,各起俱分雜染者,第三,順教生貪,後生餘惑。第四,雖於增上安樂眾生起瞋,欲令自得,亦生貪等。第五,於有功德生貪,後時亦生餘惑。第六,雖於過失生瞋,後時亦生貪等。故言所餘各起俱分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70云:「云何四種依處等者,謂初境界依處為一,所餘有情依處有三差別,謂怨、親、中,是故總成四種依處。初二依處各起一分雜染等者,境界依處,唯起於貪,怨有情所,唯起於瞋,是名各起一分雜染。所餘親、中諸有情所,愛恚雜起,是名各起俱分雜染。依前配釋,如文可知。」
4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五種對治者,不淨等四,倒治前四,第五捨心想,治第五第六。後有異門,六種愛恚,五種對治。一、事貪,二、事瞋,三、於三毒生貪,四、於三善根生瞋,五、於三善根生貪,六、於三毒生瞋。五種對治,不淨與慈,各治前二,於三作意中,初治第三,第二治第四,第三作意合治第五第六。文顯可知。」
4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明出家五德,一、自依人,由出家故,棄捨共財,依不共戒德。二、依他不自在人,由出家故,獲得自在德。三、已熟解脫分善根人,由出家故,若無餘結,得羅漢德。四、已熟人出家已後,若有修斷結得預流果,免惡趣德。五、未熟善根人,由出家故,現脫居家迫迮,後必成熟德。」
4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明三苦九相,前三苦苦相,中三行苦,後三壞苦也。」
4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70云:「謂戲笑等,唯依形色長短等積集差別而建立故。笑者,謂隨有一,或因開論,或因合論,現齒而笑,歡聚啞啞。戲者,謂雙陸、摴蒲、弄珠等戲。或有所餘種類歡樂。如本地分三摩呬多地釋(陵本十一卷)。」
4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70云:「餘如前說者,謂如前說堅著、不捨、不棄、不吐,名之為餘。」
4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70云:「常為餘四慳所漂溺者,所謂處慳、家慳、利慳,及敬譽慳,名餘四慳。此及法慳,當知即五失利養因行,亦是背涅槃因行。如本地分聞所成地釋義應知(陵本十四卷)。」
4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言依初離染相續,通達八聖支道,立第一智等者,此是異生離邪信聖道智,即生得善也。以此為依,修餘三智,即加行善也。」
47、此能生彼者,意謂由此能生一切妙善菩提分法。「彼」者,即是下文所言:未生一切妙善菩提分法。「此」者,即是下文所言:彼由如是正隨轉時,於時時間,從彼獲得能發勝喜教誡教授。
4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9云:「如是四支別分十一,十一與四平等平等者,初支中開五,第二有四,後二各一,總有十一。然別十一與總四支,體無廣狹,句言平等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