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師地論註釋 - 卷二十二註釋


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6云:「出離地中,先結前問後,後對問正釋。釋中,初頌及長行,略開三門,一、世間離欲,二、出世間離欲,三、此二道所有資糧。後釋此三門道,義通異生,今據聖者世俗離欲而明之,以辨出離地離欲,次明出世間道離欲之相。」
2、麤相、靜相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27云:「如是麤性,於諸上地展轉相望,乃至極於無所有處,一切下地,苦惱增多,壽量減少,一切上地,苦惱減少,壽量增多,非想非非想處,唯靜唯妙,更無上地勝過此故。以要言之,有過患義,是麤性義,若彼彼地中過患增多,即由如是過患增多性故,名為麤性。若彼彼地中過患減少,即由如是過患減少性故,名為靜性。」

3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論解出世間離欲中云,自能離繫,自能解脫者,得無漏智等,離有漏繫,即無間道;斷彼煩惱得無為時,起勝解數,自得解脫,即解脫道也。」
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6云:「第三辨二道資糧中,初有一頌及長行,列十四門,後次第解。於中初三,指前種姓地劣緣中說,今當解釋餘十一門,此卷但解第四若戒律儀。」

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6云:「就中初問後答,答中初頌標六門,次廣釋其六,後結勸修學。六門者,一、辨三,此說下略義中標數,故言辨三道理,廣文有六,一、安住具戒,二、善能守護別解律儀,三、軌則圓滿,四、所行圓滿,五、於少罪見大怖畏,六、受學學處。二、虧,三、滿,各有十因,四、異門有六,五、淨有三,六、勝功德,有其十種。」
頌中「辨三」,謂辨明三相,此三相,即是下文於略義中所標三相。

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22云:「不虧身業等者,具離殺生、不與取、欲邪行三不善業,是名不虧身業。具離虛妄語、離間語、麤惡語、綺語四不善業,是名不虧語業。此釋具戒應知。由十因緣尸羅圓滿,是名無闕。十因緣者,如下自釋。不數毀犯,犯已還淨,是名無穿。此釋安住應知。」
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22云:「謂能守護七眾所受別解律儀等者,謂苾芻、苾芻尼、正學、勤策男、勤策女、近事男、近事女,是名七眾。依此制立三種律儀,謂苾芻律儀、苾芻尼律儀、近事律儀,名多律儀。今此義中舉其最勝,是故唯依苾芻律儀處說,善能守護別解律儀。又苾芻尼、正學、勤策女三種律儀,皆墮出家品故,當知攝屬苾芻律儀,是故作如是說。」

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6云:「於所應行,於如所行者,此有二釋。一云,所應行事,簡諸惡者不應行事,於如所行者,即如餘善丈夫所行,如是而行也。一云,於所應行者,佛所許處也,於如所行者,佛所制處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22云:「於所應行,於如所行等者,此釋於行威儀。謂於是事,是處是時,如量如理,如其品類所應行者,即於此事,此處此時,如量如理,如其品類,正知而行,是名於行威儀,成就軌則。此中是事、是處、是時應行,名所應行;如量、如理、如其品類而行,名如所行。」

9、若安置事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24云:「不應持鉢在飲食上,不應置鉢在雜穢處,若坑澗處,若崖岸處。」
1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8云:「論曰,若於如法宣白加行,住慈悲心,展轉與欲者,此即為法事時,如理白眾,應住慈心,受彼人欲。」
11、唱令家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6云:「唱令家者,謂屠羊等,由遍宣告此屠羊等,成極重罪,多造惡業,殺害羊等故。」
旃荼羅、羯恥那家者,如第十六卷註釋39

1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6云:「謂於諸小、隨小學處者,除四重,餘盡名小戒;初受,名小戒,後對緣持,故名小隨。今犯此小戒及小隨,故名小罪。得所未得、觸所未觸等者,此說初、中、後行也。」
得所未得、觸所未觸、證所未證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6云:「於諸行中如理修者,有四勝進,謂勝進想略有三種,一、未得為得,二、未會為會,三、未證為證;若為獲得現法樂住,名第四勝進。最初能得先所未得預流果故,當知是名未得為得。即此為依,復能契會上學果故,當知是名未會為會。即此為依,復能證得阿羅漢果,於諸惑斷能作證故,當知是名未證為證。若已證得阿羅漢果,更無未得為得,乃至未證為證故,正勤修習,但為現法樂住。」

13、恆言議者,謂師長等,恆常言議,教授教誡。同言議者,謂同學等,共同言議,互相研討。
1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22云:「如是一種尸羅律儀等者,謂如前說安住具戒、善能守護別解律儀、軌則圓滿、所行圓滿、於微小罪見大怖畏、受學學處,是名六種應知。如是一切,皆戒律儀之所攝故,名為一種尸羅律儀。」
1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6云:「自下釋第二十虧、第三十滿,先總標虧、滿各十,後別釋之。於中先辨虧損,後翻顯圓滿。」

1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22云:「謂若見取,若戒禁取,是名惡取,即於彼取,執為最勝,能得清淨,是名堅執惡取。」
17、如法還淨者,謂如法發露悔滅,而得還淨。如何發露悔滅?《瑜伽師地論》卷41云:「又此菩薩一切違犯,當知皆是惡作所攝,應向有力於語表義能覺能受小乘、大乘補特伽羅,發露悔滅。 …… 先當稱述所犯事名,應作是說:長老專志!或言大德!我如是名,違越菩薩毘奈耶法,如所稱事犯惡作罪,餘如苾芻發露悔滅惡作罪法。應如是說。」

1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22云:「不具起發者,謂於一切善品加行,由無猛利樂欲,不能圓滿起發故。」
1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6云:「大欲、不知喜足、難養難滿者,希未得境,名為大欲,耽已得境,名不知足。以大欲故,難養,不知足故,難滿也。」

20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22云:「矯詐構集非常威儀者,此中顯示,依矯詐相而有追求,方便示現離欲者相,謂於一時身業安住,威儀進止無有躁擾,於一威儀,能經時久,不多驚懼,終不數數易脫威儀,是名矯詐構集非常威儀。」
21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22云:「修飾其名,執恃種姓者,不觀待義,安立假名,謂是阿羅漢等,是謂修飾其名。謂生婆羅門家是最勝種類,所餘剎帝利等是下劣種類,是名執恃種姓。此中顯示邪妄語相應知。」

2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6云:「墮在二邊中,明苦行邊,略有十種,一、依棘刺,修斷瑜伽,二、依灰坌,三、行木杵,夜即臥上,四、行著板衣,夜臥板,五、如狐蹲住,乃至後夜不至於地,六、如狐蹲坐,後分至地。修斷瑜伽,通上六所計。但泰云,或修涅槃斷行,即瑜伽行,若依此釋,應是別計,以加或字而作釋故,即是邪瑜伽行也。七、有外道相續事火,一日三事。八、在水中著柱,始終一手執一柱,一脚踏一柱,一日三度昇柱觀日,隨日而轉。九、一足立柱,隨日而轉。十、除此九計,所餘邪行九十六種外道等。」

2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6云:「第四釋異門中,初列六頌,顯戒名有六,後問答重釋。第六頌云阿笈摩見者,舊云阿含見,即是證見,今云阿笈摩,此名為傳,即佛教傳流證理正見,能得果故,名有見。下長行云,復有說言安住具戒等者,此引律儀言,證第六名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22云:「有阿笈摩見及有果正見者,此中阿笈摩見,謂法住智;及果正見,謂真實智應知。法住智者,謂如佛施設開示,無倒而知;真實智者,謂如學見跡,觀甚深義,如有尋有伺地說(陵本十卷)。」

2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6云:「問答重釋中,建立任持者,謂初能安立,後能任持。令生令證者,謂有為令生,無為令證也。」
2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22云:「是防護性等者,性能防護惡不善法,名防護性。止息不善業道所生諸不善業,名息除相。棄捨不律儀思,與信等五善根俱行,名遠離體。」

2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6云:「第五釋清淨門中,初長行辨三業淨,後引羅怙羅二頌證成。」
2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6云:「第六釋戒德勝利,有其十種。言若有其趣作福業者,乃至名賢善死等者,人天善趣,作福等三事,於當來中。必生善趣。不怖惡趣,故第二無悔。若有所犯,有所怖惡趣故,名不賢死。」
28、住中平者,此謂住於彼此不分高下、平等之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