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法苑義林章註釋 - 五根章註釋


1、生等五因者,即是生、依、立、持、養五因。參照〈大種造色章〉所陳述。
2、《觀所緣緣論》卷1:「識上色功能  名五根應理
 功能與境色  無始互為因
以能發識比知有根,此但功能,非外所造故。本識上五色功能、名眼等根,亦不違理,功能發識理無別故。」

3、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1:「問:眼界何相?答:謂眼曾、現見色,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,是眼界相。眼曾見色者,謂能持過去識受用義以顯界性。現見色者,謂能持現在識受用義以顯界性。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識者,謂眼種子,或唯積集,為引當來眼根故,或已成熟,為生現在眼根故。此二種名眼界者,眼生因故。如眼界相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界相亦爾。」

4、修方便者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1:「不修方便者,觀有貪等。修方便者,觀略、下等。有貪心者,謂貪相應心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5釋云:「諸出家者,名已出離。此有二類,一類不修涅槃方便者,觀有貪、無貪、有瞋、無瞋、有癡、無癡等。一類修涅槃方便者,觀略心、廣心、下心、舉心乃至善解脫心、不善解脫心,是不染污相。前三對觀,非必順出世故,後七對順出世故。或順定名修方便,不順定不修方便,非必出世。又釋,不修方便者,謂無學人已得出離,更不修方便故,但觀有貪等三對心。若修方便者,謂有學人,觀略、下等七對心,順無學出離故。」

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不爾用狹,不與通稱者,若不修方便及離擁等者,功能良狹,不與通名。」
6、非修起故者,解釋何以非上起下。此意,在上地起下地眼等,非是由修方便生起。

7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又不能除三際愚故者,談實天眼不能除三際之愚,觀現色而能引發生死智,相從可名除三際也,天耳不爾。問:如聞於察知生死等,亦由耳引意識等知,耳識何不得名明?答:今義准之,非勝眼故,故不立之。」
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處寬遍者,能令根等而長大故,名寬遍也。」

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相增盛者,能令根等而但增明勝利,而不大也。下有四者,皆是增明與緣。彼所依故者,彼識依也,由為識依,今根明利。由修習彼勝作意故,而專觀境,能令其根能審明故。數數觀之,長時不絕,亦明利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4云:「解長養流中,處寬遍色,彼有流胤故,名處寬遍。相增盛,謂體增大也。論云餘長養流,當知亦由食故者,即前食;彼所依故,即睡眠、梵行;修勝作意故者,即定也。」

1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異熟等流等者,非異熟及以長養,諸色等法剎那剎那前後變易等依,如無想定等。對法論云,自性無記即此前後相生,又異名為本性等流。又異熟有二種,一、其第八識是真異熟,所餘識等,真異熟類為等流;二、第八識第二念後名等流,餘法可知。其長養者,如五根等中有長養者,第二念後即名長養等流。」

11、養二皆具者,謂此長養,處寬遍、相增盛二類皆具。
1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亦謂自計當其深理者,此所說義。」
章文之意,此雜心疏,今時雖多不用,彼師亦自謂云:此疏所說之義,當其深理。

13、《阿毘曇心論經》卷1:「
    微塵在四根  十種應當知
 身根九外八  謂在有香地
微塵在四根,十種應當知者,謂眼根微塵有十種,當知十種不相離義也,謂地、水、火、風、色、香、味、觸、眼根、身根,此等十種常不相離,耳、鼻、舌亦如是。身根九者,除眼根等,餘悉同前。外八者,非根法中八種微塵,謂四大、色等四塵。問曰:何界微塵如是說耶?答曰:謂在有香地,此是欲界中義,彼有香故。色界微塵離於香味,是故彼中除於香味。」

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以雜心云至在有香地者,此師意,若是欲界,身根有時,餘之四根必隨有一,不可但身無餘根,論既說云有身有九,明知約起上界根境,上身根可許不起,上之可等;若談欲界,可有身時即合說十,不應言九。彼意如此。」此中「上之可等」者,意謂下地能起上身根,方合頌云身根九者之義。

14、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卷4:「頌曰:
 欲微聚無聲  無根有八事
 有身根九事  十事有餘根
論曰:聚極細立微聚名,為顯更無細於此者。此在欲界,無聲無根,八事俱生,隨一不減。云何八事?謂四大種,及四所造色、香、味、觸。無聲有根諸極微聚,此俱生事或九或十。有身根聚,九事俱生,八事如前,身為第九。有餘根聚,十事俱生,九事如前,加眼等一,眼耳鼻舌必不離身,展轉相望處各別故。」

1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起彼眼、耳當成身等者,縱是起彼上界眼,可必當成於欲界身根,返顯於前,不可起於上身根也。雖作此解,行相難見,今觀文意,非說上界當成身等,相運而談,意云,彼云頌文不說上界微聚、及起彼眼可當成彼身根等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