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諦深妙,非略盡言1,聊述綱記,三門分別,一、顯名辨體,二、三乘淺深,三、相攝問答。
初門有二,一、顯名,二、辨體。名中有二,初列後釋,列中復二,初總後別。列總名者,《勝鬘經》中唯立一諦,究竟真實不可壞故。《仁王經》中總說二諦,人、法各有勝劣異故。《涅槃經》中,二諦各有真俗二諦,一一皆有中、上智故。《顯揚》、《中邊》二諦各三,假、行、顯等有差別故2。《瑜伽》、《唯識》二各有四3,下當廣辨。此總名中,一、世俗諦,亦名隱顯諦;二、勝義諦,舊名第一義諦,亦名真諦。
列別名者,今明二諦,有、無體異,事、理義殊,淺、深不同,詮、旨各別,故於二諦各有四重,亦名名事二諦、事理二諦、淺深二諦、詮旨二諦。世俗諦四名者,一、世間世俗諦,亦名有名無實諦;二、道理世俗諦,亦名隨事差別諦;三、證得世俗諦,亦名方便安立諦;四、勝義世俗諦,亦名假名非安立諦。《顯揚論》說「四種俗諦皆是安立」,前三可知,云何第四亦名安立?勝義諦性自內所證,為欲隨順引生彼智,依俗安立名勝義俗4。初之三種相可擬宜,第四勝義假名施設。勝義諦四名者,一、世間勝義諦,亦名體用顯現諦;二、道理勝義諦,亦名因果差別諦;三、證得勝義諦,亦名依門顯實諦;四、勝義勝義諦,亦名廢詮談旨諦。前之三種名安立勝義,第四一種非安立勝義。
後釋名者,初釋總名,後釋別名。釋總名者,護法釋云,世謂隱覆,可毀壞義,俗謂顯現,隨世流義,此諦理應名隱顯諦,隱覆空理有相顯現,如結手巾為兔等物,隱本手巾兔相顯現,此亦如是,今隨古名,名世俗諦,梵云三佛栗底,故以義釋,名隱顯諦。又復性墮起盡,名之為世,體相顯現,目之為俗,世即是俗,名為世俗,持業釋也,或世之俗,義亦無違。諦者實義,有如實有,無如實無,有無不虛,名之為諦。世俗即諦,持業釋也,世俗之諦,依士釋也。5
勝謂殊勝,義有二種,一、境界名義,二、道理名義。第四勝義,諸論多說勝即是義,持業釋名。或四勝義,皆勝之義,依士釋也,論說依他、圓成二性,隨其所應,根本、後得二智境故6。所以諸教多以真如體勝,持業得名,實通依士。其無漏真智隨在何諦,亦以勝為義,真如為境故,通有財釋7。第四勝義,多分依於道理名義,廢詮談旨非境界故,前三勝義,境界名義。諦者實義,事如實事,理如實理,理事不謬,名之為諦。勝義即諦,勝義之諦,二釋如前。雖無教說,二種亦得名為聖諦,如四聖諦;聖者能知有無、事理皆不虛謬,目之為諦。
次釋別名,世間世俗者,隱覆真理,當世情有,墮虛偽中,名曰世間;凡流皆謂有,依情名假,說名為世俗8。道理世俗者,隨彼彼義,立蘊等法,名為道理;事相顯現,差別易知,名為世俗。證得世俗者,施設染淨因果差別,令其趣入,名為證得;有相可知,名為世俗。勝義世俗者,妙出眾法,聖者所知,名為勝義;假相安立,非體離言,名曰世俗。此中,世間即世俗諦,乃至勝義即世俗諦,皆持業釋。
世間勝義者,事相麁顯,猶可破壞,名曰世間;亦聖所知,過第一俗,名為勝義。道理勝義者,知、斷、證、修、因果差別,名為道理;無漏智境,過前二俗,名為勝義。證得勝義者,聖智依詮空門顯理,名為證得;凡愚不測,過前三俗,名為勝義。勝義勝義者,體妙離言,逈超眾法,名為勝義;聖智內證,過前四俗,復名勝義。此中,世間即勝義諦,乃至勝義即勝義諦,皆持業釋;或勝義之諦,依士無失。
次出諦體,第一世俗體者,《顯揚論》說:「謂所安立瓶、軍、林等,我、有情等。」或無實體,或體實無9,但有情名都無體性,然通有用、無用二法,瓶等有用,我等用無。《涅槃》第十三云:「有名無實,如我眾生,乃至旋火之輪,及名、句等五種世法,是名世諦10。」眾生等無用,火輪等體無。第二世俗體者,《瑜伽論》說「謂所安立蘊、處、界等」,《涅槃》亦言「諸陰、界、入名為世諦」,即有、無為諸法體事,有別體用,異於初俗。
第三世俗體者,《顯揚論》說「謂所安立預流果等及所依處」,即諸聖果、四諦理等11。《涅槃》亦言「有八苦相名為世諦」。第四世俗體者,《瑜伽論》說「即所安立勝義諦性」,《涅槃》說言:「若燒、若割、若死、若壞,名為世諦12。」由可燒、割等,無有常一我、法等相,即二無我名世俗也。第一俗體假名安立,後三俗體有相安立13。
第一勝義體者,《成唯識》說「謂蘊、處等事」,《涅槃》亦言:「有名有實名第一義,蘊、處、界等亦是勝義。」第二勝義體者,《成唯識》說「謂四諦等因果體事」,《涅槃》亦言:「苦集滅道,名第一義諦。」第三勝義體者,《成唯識》說「依詮門顯二空真如」,《涅槃》亦言「無八苦相名第一義」,總觀諸法為二無我,故無苦等名勝義也。第四勝義體者,《瑜伽論》說「謂非安立一真法界」,《涅槃》亦言「實體者,即是如來、虛空、佛性」,又言「無燒割等名第一義」,不依無我而顯真故。前三勝義,有相故安立,第四勝義,無相、非安立。
初之一俗,心外境無,依情立名,名為世俗;第二俗諦,心所變事;後之二俗,心所變理。施設差別,即前三真,其第四真,唯內智證,非心變理。隨其所應,即是三性14。上來第一顯名辨體。
第二,三乘淺深門者,於中有二,初辨三乘,後顯淺深。二乘自說,雖不作二諦觀行入真,今說於彼亦證生空,加行觀時許觀真俗15。《涅槃》云:「世諦、第一義諦,皆有中智及上智。故知世諦者,名為中智,分別世諦無量無邊,非諸聲聞、緣覺所知,是名上智(此乃俗諦中智、上智)。一切行無常,諸法無我,涅槃寂滅,是第一義,是名中智。知第一義無量無邊不可稱計,非諸聲聞、緣覺所知,是名上智。」此勝義中以種別智為上,一切總智為中16,如下廣說。同《仁王經》難:「世諦中有第一義諦不?若有,智不應一,若無,智不應二17。」即顯人、法皆有二諦18。以人相望,異生為下,二乘為中,如來為上。由此人、法各分二重,是故三乘皆有二諦。
聲聞乘二諦者,第一世間世俗諦者,謂所安立瓶、軍、林等,我、有情等,此中唯取所執實我,不取實法;設執實法,不障果故,亦不取之。第二道理世俗諦者,謂所安立蘊、處、界等三科體事,聲聞多為三義觀故19。第三證得世俗諦者,謂所安立四聖諦理,依此加行修證得故。第四勝義世俗諦者,謂所安立生空真如,依生空門證真如故。第一世間勝義諦者,謂所安立三科等法。第二道理勝義諦者,謂所安立四聖諦理。第三證得勝義諦者,謂所安立生空真如。第四勝義勝義諦者,謂非安立生空無我,廢詮談旨一真法界。此中安立非安立相,准前應知。故諸論中第二、第三世俗諦等,多依聲聞境界而說。
獨覺乘二諦者,此與聲聞所執所證體雖無異,根有上下,行有淺深,故成差別。第一世間世俗諦者,謂所安立瓶、軍、林等,我、有情等。既與聲聞所執無別,亦唯取彼執實我等,非執法等,不障果故。第二道理世俗諦者,謂所安立十二有支流轉等法,獨覺多緣此為境故20。第三證得世俗諦者,謂所安立十二有支雜染順逆觀察,及於淨品順逆因果等,七十七智、四十四智等法21,依此加行修證得故。第四勝義世俗諦者,謂所安立生空真如。第一世間勝義諦者,謂所安立流轉有支。第二道理勝義諦者,謂所安立十二有支雜染順逆觀察、淨品順逆等,七十七智、四十四智等。第三證得勝義諦者,謂所安立生空真如。第四勝義勝義諦者,謂非安立生空無我,廢詮談旨一真法界。既與聲聞所悟證一,後二勝義不異聲聞。又復獨覺所悟所執,雖同聲聞,而根不同,行緣亦異。又上兼下,聲聞行緣必獨覺法,故蘊等法、四聖諦理,亦獨覺境。下不兼上,十二有支流轉、還滅、七十七智等,除大利根,非餘聲聞境22。
菩薩乘二諦者,既與二乘根性不同,行緣有別,悟執亦異23。第一世間世俗諦者,謂所安立瓶、軍、林等,我、有情等,此中通取實執人、法,障自果故。第二道理世俗諦者,謂所安立十、六善巧。《辯中邊論》第二卷、《菩薩藏經》十七說:「一、蘊,二、界,三、處,四、緣起,五、處非處,六、根,七、世,八、諦,九、乘,十者有為無為善巧。」菩薩緣此十種為境,除我、法執。《瑜伽論》說六種善巧,謂即十中前之六種。或說七種,更加於諦24。第三證得世俗諦者,謂所安立三性、三無性唯識妙理,緣此為境而證得故。第四勝義世俗諦者,謂所安立二空真如,菩薩雙證二空如故。第一世間勝義諦者,謂所安立十善巧等。第二道理勝義諦者,謂所安立三性等理。第三證得勝義諦者,謂二空如,依二空門而證得故。第四勝義勝義諦者,謂非安立二空無我,一真法界。所悟所執既異二乘,所證所斷寬狹亦別25。上必兼取下,二乘境行必菩薩境行,故十善巧攝蘊等法,諸論多說第二、三俗,三科、四諦以為體性。下不及上,菩薩境行非二乘所知,故法空如、三性、三無性非二乘境。
二四諦中,初一俗諦假名安立,後三世俗、前三勝義有相安立,第四勝義廢詮談旨,無差別相,唯非安立,自內證故。
言淺深者,謂於人、法淺深而推,依人依法皆通二四諦。依人淺深者,《涅槃經》言:「出世人知者,名第一義諦,世人知者,名為世諦。世諦即第一義諦,有善方便隨順眾生,說有二諦。如五陰和合稱言某甲,凡夫眾生隨其所稱,是名世俗諦;解陰無有某甲名字,離陰亦無某甲名字,出世之人,如其性相而能知之,名第一義諦。」
依法淺深者,《涅槃經》中自具解釋,下教攝中當廣顯示。如五蘊法,若所執蘊,隨其執情即第一俗,此五蘊事即第二俗,五蘊之上因果等道理即第三俗,觀此五蘊無二實我,依二無我所顯真理即第四俗,以說依詮顯真如故。其五蘊事即第一真,因果等理即第二真,此五蘊上二我無時,依門顯實即第三真,觀五蘊如自內所證,廢詮談旨一真法界,即第四真。前前為麁,後後細故。
《成唯識論》第七卷云「若依世俗,說離於心別有心所」,即第二俗,事差別故。「若依勝義,心所與心非離非即」,即第二真,因果道理非即離故;第三世俗,准亦如是,今望真說。又第七云「如前所說識差別相,依理世俗」,即第二俗。「非真勝義,真勝義中心言絕故」,即第四真。又彼卷解八識自體,非定一異即第三俗,對心言絕即第四真,虛妄識性是第一俗,真實識性即第四真。即以初俗對四真,第二俗對三真,第三俗對二真,第四俗對一真,理皆如是。由准是理,一一推尋,從麁入細,相對為言,通二四諦26。
第三,相攝問答門,於中有二,一、諸教相攝,二、問答分別。諸教相攝者,如《涅槃經》第十三卷:「迦葉菩薩白佛言:『昔佛一時在恒河岸尸首林中,爾時如來取其樹葉告諸比丘問其多少,乃至未所說法如林中葉等。』迦葉難言:『如來所了無量諸法,若入四諦,即為已說,若不入者,應有五諦。』佛讚迦葉:『如是諸法悉已攝在四聖諦中。』迦葉復言:『若在四諦,如來何故唱言不說?』佛言:『善男子!雖復入中,猶不名說27。何以故!善男子,知聖諦有二種智,一者中,二者上。中者聲聞緣覺智,上者諸佛菩薩智。善男子!知諸陰苦,名為中智,分別諸陰有無量相,悉是諸苦,非二乘所知,是名上智,我於彼經曾不說之。處、界及色受想行識,此為苦諦,并集、滅、道,皆說有中智及上智。善男子!知世諦者,是名中智,總相知故;分別世諦有無量無邊,非二乘所知,是名上智,別相知故。知一切行無常等是第一義,中智,總知三法印故;知第一義無量無邊,不可稱計,非二乘所知,是名上智(古來解云,即恒沙萬德無量無邊)。』」
此上經文,因迦葉問二諦所由,世尊答中,顯一一法皆有上、中智,以明二諦別故。諦者實也,凡夫不了,唯聖者證。凡夫智緣而不能證,名為下智,由對彼智,但說依中、上二智立於二諦28。據實而說,法有勝劣,智有深淺,但立二諦。今形凡位,智說中上,證實唯二。若總相說,二乘形上下,即下上攝故29,如根上下,智、力隨其所應,次經當顯。
「文殊白言:『第一義中有世諦不?世諦之中有第一義不?如其有者,即是一諦,如其無者,將非佛妄語耶30?』『善男子!世諦者即第一義諦(此明二諦不相離義)。』『世尊,若爾者,即無二諦。』佛言:『善男子!有善方便,隨順眾生,說有二諦。善男子!若隨言說,即有二種,一者世法,二者出世法。善男子!如出世人之所知者,名第一義諦,世人知者,名為世諦(此明依人智有淺深,顯二諦別)。善男子!五陰和合,稱言某甲,凡夫眾生隨其所稱,是名世諦;解陰無有某甲名字,離陰亦無某甲名字,出世之人,如其性相而能知之,名第一義諦。
復次,善男子!或復有法有名有實,或復有法有名無實。善男子!有名無實者,即是世諦,有名有實者,是第一義諦。善男子!如我、眾生、壽命、知見、養育、丈夫、作者、受者,熱時之炎、乾闥婆城、龜毛、兔角、旋火之輪、諸陰界入,是名世諦。苦、集、滅、道,名第一義諦。善男子!世法有五種,一者名世,二者句世,三者縛世,四者法世,五者執著世。善男子!云何名世?男女、瓶衣、車乘、屋舍,如是等物,是名名世。云何句世?四句一偈,如是等偈,名為句世。云何縛世?捲合、繫結、束縛、合掌,是名縛世。云何法世?如鳴搥集僧、嚴鼓戒兵、吹貝知時,是名法世。云何執著世?如望遠人,有染衣者,生想執著,言是沙門非婆羅門;見有結繩橫佩身上,便生念言是婆羅門非沙門也,是名執著世。善男子!如是名為五種世法。善男子!若有眾生於如是等五種世法,心無顛倒,如實而知,是名第一義諦。
復次,善男子!若燒、若割、若死、若壞,是名世諦;無燒、無割、無死、無壞,是名第一義諦。復次,善男子!有八苦相,名為世諦;無生、無老、無病、無死、無愛別離、無怨憎會、無求不得、無五盛陰,是名第一義諦。復次,善男子!譬如一人多有所能,若其走時即名走者,或收刈時復名刈者,若作飲食名作食者,若治林木即名工匠,鍛金銀時言金銀師,如是一人有多名字。法亦如是,其實是一,而有多名,依因父母和合而生,名為世諦,十二因緣和合生者,名第一義諦。』」
古來釋云,「五陰和合」以來,後之七番當法辨相。於中,麁分有二,一大,二小。細分有四,一、立性宗,即小乘中淺說諸法各有體性,薩婆多等也;二、破性宗,即小乘中深說諸法假有無性,《成實論》也;三、破相宗,即大乘中淺破諸法因緣之相,宣說諸法畢竟空寂,《中》、《百》等論也;四、顯實宗,即大乘中深說妄情所取諸法畢竟非有、真實法界常住不壞,《涅槃》等也,於此四中皆有二諦。上七番中,初三是其立性宗中所辨二諦,次二是其破性宗中所辨二諦。次一破相宗中所辨二諦,後一顯實宗中所辨二諦。
今此文中,以深攝淺,故備論之。就初宗中,依《婆沙》等具說有七番,不能繁引。一、情理分別,妄情所取我、眾生等,以為世諦;無我之理,為第一義。二、假實分別,瓶衣、車乘、舍宅、軍林,如是一切假名之有,名為世諦;陰、界、入等實法之有,為第一義,故《雜心》云:「若法分別時,捨名即說等,分別無所捨,是說第一義31。」三、理事分別,陰、界、入等事,名為世諦,其十六行法相道理,為第一義。四、縛解分別,苦、集是世,滅、道第一。五、劣勝分別,苦、集及道,理中非上,同名世諦,滅諦精勝,說為第一。六、空有分別,於彼四諦十六行中,除空、無我,皆名世諦,空與無我,理中精妙,說為第一。七、行教分別,教名世諦,行名第一,故《雜心》云:「經、律、阿毘曇是名俗正法,三十七覺品是名第一義32。」
今此但彰初之三門,餘略不辨33。第一,先就情理分二,五陰和合稱言某甲,凡隨所稱計有我人,是名世諦。聖人解陰無有某甲,離陰亦無,名第一義。第二,約就假實分二,先分二法,有名有實是其實法,陰、界,入等依名求法,有體可得,故言有實;有名無實是其假法,瓶衣、車乘、舍宅、軍眾,如是一切假施設其名,推求無體,故曰無實。下就諦辨,假為世諦,實為第一。第三,約就理事分二,事為世諦,理為第一。事有假實,如我、眾生乃至兔角、旋火輪等,是其假事,諸陰、界、入是其實事,此等一切同名世諦,苦、集、滅、道法相道理為第一義。
次下就其破性宗中以辨二諦,於中兩門,前門就其假法空有以辨二諦,後門就其實法空有以辨二諦。就前門中先明世諦,世法有五,後於是五法,心無顛倒,名第一者,知其性空、不亦實性,名無顛倒。就後門中若燒、割等名世諦者,五陰諸法同名世諦;無燒、割等名第一者,諸法性空名第一義。
次下就其破相宗中以辨二諦,八苦之相以為世諦,無八苦相為第一義。問曰:此宗所辨二諦與前何別34?古來釋云,前說因緣假有以為世諦,此宗宣說妄相之有以為世諦。前宗宣說無性之空為第一義,此宗宣說無相之空為第一義,有斯別耳。
次就第四顯實宗中以辨二諦,事相緣起以為世諦,法性緣起名第一義,先喻後合。喻相云何?譬如一人隨用分多,若其走時名為走者,收刈之時名收刈者,如是所說父母生邊名為世諦,因緣生邊名為第一35。古來解云,因緣所生凡有六重,一、事因緣所生,如《毘曇》說;二、法因緣所生,唯苦無常生滅法數;三、假因緣所生,如《成實》說;四、妄相因緣所生,猶如幻化;五、是妄想因緣所生,如夢所見;六、是真實因緣所生,所謂佛性、十二因緣,如水起波36。前五緣生竝是世諦,今據第六故名第一。
上解雖精,今解小別37。此中二諦,唯明顯實宗中二諦,不說小乘及破相二諦,顯實自有破於相故。諸小乘計二十部殊,佛豈懸為大唐所有,說二小宗所有二諦38?由此應言,後七番中,初番舉事,釋前依人以立二諦,經言「凡夫隨其所稱,名為世諦,出世之人,如其性相而能知之,名第一義」,故知但是重顯前義,令知二諦依人相待亦建立之。以下六番,依法勝劣相對建立,雖不分明差別分別,義推即是此中四重。
前第二番,有名無實是世俗者,即此初俗,《顯揚》等說如我、有情等,正與此同。有名有實名第一義,即論所說四種勝義,皆有名、體故,即顯我、有情等唯俗非真實,最為卑劣,餘皆勝此,可為勝義。或唯三科對我、眾生等,有名有實名第一義,亦不違理,相可知故。第三番中,如我、眾生乃至諸陰、界、入是名世諦,四諦是第一義者,此以二類對四諦理俱名世俗39。我乃至旋火之輪,但有其名無體用法,更重說為世俗諦者,顯不唯形於三科法名為世俗,亦形四諦等名世俗故,准餘世俗皆可通形。其陰、界、入等有名有體,前第二番。以初有名無體用法形陰界入,陰界入法名為真諦,即四真中初勝義攝。顯此非唯是勝義故,復以三科形於四諦,事劣於理即為俗故,即是論中第二世俗,四諦即是第二勝義。
第四番中,世法有五,名為世俗,知世俗如此名真者,顯初世俗,不唯我等但有其名無體用法,其無實體有用之法亦初俗故,《顯揚》等說房舍、軍林等亦初世俗故,以無實體我等類同最卑劣故。無倒知此唯有蘊等,都無真實名句等法,是第一義,四勝義中皆無所說五世法故。或三科中實無此五,此番狀似說之非次,以蘊、界、入既說通真,恐此有用無體之法亦通真諦,為顯不然因釋彼疑,故今方說。五種世中,初二能詮,次二所詮,後一標相40,顯能所詮,若情若事,皆有假立,非真實故,作差別說,更無異義。
第五番中,若燒.割等名世諦等者,此之一對顯二無我,名為世俗。外道、異生執我常一,佛說為無,以五蘊等可燒、割等,無彼實我一常之相,故燒、割等二無我也。後番以此無我形於苦諦理等,說為真諦,即第三真。今以之對一實真如,真如不依可燒、割等詮門顯故,即勝義勝義故。二無我等,依詮顯實,名為世俗,第四勝義世俗所攝。不爾此言有何詮理?世尊不說無義言故。一實真如,即是第四勝義勝義。
第六番中,八苦相等名世等者,前以四諦對蘊等名真,今以之對二無我等無八苦相法,即成世俗,第三證得世俗所攝,八苦即是苦諦理故,偏舉一苦,類餘三諦。此番應在第五番說,前第五番應第六說,以言便故,前後不定。
第七番中所說法喻,總明二諦體無差別,隨其人智及於法中空有、事理、淺深、詮旨四重二諦勝劣相形成真俗故。世人但知父母所生,名為世俗,出世之人知因緣生,名第一義,此隨人智以分二諦。父母所生假事麁淺,名為世俗,因緣生者實法細深,名為勝義,此隨於法以分二諦。總明二諦差別法喻,更無別門。
審觀經意,雖有七重,以義而推與論無別。經為根本,義依法相以宣揚,論是末,宗稟佛言而成理,豈復自為矛盾、苟出胸襟而已哉?故知經論所說無別,但由解者分別不同,作此會經亦應允當。
何以得知形無燒、割等,即一實真如勝義勝義所攝?《涅槃》又說:「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白佛言:『世尊所言實諦,其義云何?』佛言:『善男子!言實諦者,名曰真法。善男子!若法非真,不名實諦。善男子!實諦者無顛倒,無顛倒者乃名實諦。善男子!實諦者無有虛妄,有虛妄者不名實諦。善男子!實諦者名曰大乘,非大乘者不名實諦。善男子!實諦者是佛所說,非魔所說,非佛說者不名實諦。善男子!實諦者一道清淨,無有二也。善男子!有常、有樂、有我、有淨,是即名為實諦之義41。』」此意即說,無燒、割等真如為諦,唯是勝義非俗諦攝,最殊勝故42。
「文殊師利白佛言:『世尊!若以真實為實諦者,此真實法即是如來、虛空、佛性,若如是者,如來、虛空及與佛性無有差別。』佛告文殊師利:『有苦有諦有實,有集有諦有實,有滅有諦有實,有道有諦有實43。善男子!如來非苦非諦是實,虛空非苦非諦是實,佛性非苦非諦是實。文殊師利!所言苦者,為無常相,是可斷相,是為實諦。如來之性,非苦,非無常,非可斷相,是故為實。虛空、佛性亦復如是。』」此經文意,一實真如,在纏名佛性,在果名如來,法性空如,亦因空顯,故名虛空44,非安立故,非四諦攝,此經即是廢詮談旨一真法界。苦集滅道是四諦事,諦即四理,實為四如,由此真如非苦非諦,但是實攝。
又如前所引,《瑜伽》、《顯揚》說有二諦,但說俗有四,與此四同,唯說真有一,即非安立,唯第四真。前三不離俗後三故,所以不說。又有差別名為安立,故說四俗,無有差別名非安立,故唯一真。《成唯識論》第九卷中,四真具有,廣具顯故,示勝於俗,亦有差別。《勝鬘》一諦,第四真收,《仁王》二諦,各自名攝。《中邊論》、《顯揚》、《唯識》第八,說此二諦各有三種。俗諦三者,一、假世俗,二、行世俗,三、顯了世俗,如次應知即三自性。真諦三者,一、義勝義,謂真如;二、得勝義,謂涅槃,三、行勝義,謂聖道。
此假世俗,第一俗攝,唯有假名都無體故。此行世俗,第二、第三世俗所攝,有為事故。心上變似四諦相理,理不離事,故依他攝,第二、第三世俗攝也。顯了世俗,第四俗攝,依二空門所顯了故,准義應入四勝義中,易可知也。其義勝義,第四真攝。此得勝義,第三真攝,因證顯故,約得辨故。此行勝義,第二真攝,無漏真智理稍勝故,若隨其事,第一真攝,隨其所應入四世俗,易可知也。若說四諦苦集滅道為得勝義,即第三俗、第二真攝,論自說故。
《瑜伽》第四十六云,何名諦施設建立?謂無量種45。或立一諦,謂不虛妄諦,第四真攝。或立二諦,一、世俗諦,二、勝義諦。《仁王般若》:「波斯匿王白言:『世尊!世諦中有第一義諦不?若有者,智不應一,若無者,智不應二。』」與《瑜伽》同,隨名次第,二諦所攝。
或立三諦,一、相諦,二、語諦,三、用諦,所詮、能詮體用離合有差別故,相諦通真俗,語、用初三俗,唯非真中後二所攝46。或立四諦,一、苦,二、集,三、滅,四、道,如前已說,雜染、清淨二類各有因果殊故。
或立五諦,一、因諦,二、果諦,三、智諦,四、境諦,五、勝諦,前四安立,後一非安立,安立之中能有、所有、心、境異故47。初因、果諦,第三俗諦、第二真攝;境通真俗,智唯第二第三俗諦、第一第二真攝;第五勝諦,第四俗諦、第三第四真諦所攝。或初四種,集、苦、道、滅如次配攝,後一真如。
或立六諦,一、諦諦,二、妄諦,三、應遍知諦,四、應永斷諦,五、應作證諦,六、應修習諦,勝義、世俗二類有殊,染淨、因果兩各異故。諦諦通四真,義理皆勝故,妄諦通四俗,義理皆劣故。或諦諦是理,非初二俗,是後三真,妄諦如幻,是初二俗,真第一攝。後四如次即是四諦,第三俗諦、第二真攝。
或立七諦,一、愛味諦,二、過患諦,三、出離諦,四、法性諦,五、勝解諦,六、聖諦,七、非聖諦,集、苦、道、滅次第初四,意解思惟、聖凡所知種類異故48。初四諦者,第三俗諦、第二真攝。意解思惟,第四俗諦、第三真攝,依詮行相二無我故。四真四俗皆是聖諦,聖知有無事理別故,凡於初俗,堅著妄說以為實故,非二聖諦49,聖知為無,可初俗攝。餘處或立七諦:愛味、過患、出離、應知、應斷、應證、應修,單重二觀觀於四諦50,第二觀中除道諦故,亦第三俗、第二真攝。
或立八諦,一、行苦性諦,二、壞苦性諦,三、苦苦性諦,四、流轉諦,五、還滅諦,六、雜染諦,七、清淨諦,八、正加行諦,依於三苦、生死、涅槃、有無漏品、聖因別故。初四及第六,第二第三俗諦、第一第二真諦所攝,第五及第七,第三俗諦、第二真諦所攝,淨因果故,或第四俗、第三第四真諦所攝。第八正加行諦,第三第四俗諦、第二第三真諦所收。《勝鬘經》中亦說八諦,有作無作各有四種51,對劣勝機說淺深理,種類別故。有作聲聞四諦,定屬第三俗諦、第二真攝。無作四諦,菩薩四諦,第三俗諦、第二真攝,或第四俗、第三真攝,依詮顯旨非安立故52。
或說九諦,一、無常諦,二、苦諦,三、空諦,四、無我諦,五、有愛諦,六、無有愛諦,七、彼斷方便諦,八、有餘依涅槃諦,九、無餘依涅槃諦,依苦四境、後有常斷二種愛集、一道二滅而分成故53。此是四諦,即第三俗、第二真攝。
或說十諦,一、逼切苦諦,二、財位匱乏苦諦,三、界不平等苦諦,四、所愛變壞苦諦,五、麁重苦諦,六、業諦,七、煩惱諦,八、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諦,九、正見諦,十、正見果諦。初五有漏果,次二異熟因,次二出世道,後一無為滅。苦諦五中,初一攝四苦,謂生、老、死、怨憎會苦,第二即是求不得苦,第三是病苦,第四是愛別離苦,第五是略攝一切五取蘊苦,八苦、二集、兩道、一滅有差別故,第三俗諦、第二真攝。此中且略配諦相攝,巨細義門皆應別說。頌曰:「不虛、世、相、苦,因、諦及愛、行,無常與逼切,增十諦各初。」
問答分別者,問曰:雖說二諦四種不同,此中何者名為安立?何者名非安立?答:《顯揚論》說四種俗諦皆是安立,《瑜伽論》說第四勝義是非安立,故前三真亦是安立,體即是俗後三諦故。
問:若是安立諦,已立為諦,何故復說非安立諦?答:《瑜伽論》中六十四云:「唯說安立,離非安立,二種解脫不應理故,一者於相縛,二、於麁重縛。若有行於諸安立諦,行皆有相,於諸相縛不得解脫,相不脫故,於麁重縛亦不解脫。若有行於非安立諦,不行於相,不行相故,相縛解脫,相縛脫故,於麁重縛亦得解脫。」問:若非安立已立為諦,何須復說安立諦耶?答:六十四說:「為令資糧及方便道得清淨故。」有所厭捨,有所修習,有所進趣,有所了知,故立安立54。
問:若行有相,二縛解脫有何過失?答:六十四說:「有極善定心,依第四靜慮,於順決擇分善法中轉,緣諸諦時,於二種縛,應得解脫,究竟清淨。以有相心相縛猶在,若能治心許有相者,與所治心竟有何別?又世、出世道二種有殊,故行有相不得解脫,要依無相非安立諦55。」由此證知,無分別智定無相分而能斷惑。
問:但立一俗一真即得,何須立四?答:此諦但應攝行歸真,總立一諦56,《勝鬘經》說一實諦是;唯如來藏是為一實,餘有起盡,或是所取非一實故。若以事理安立、非安立而論,但應立二,六十四說:「一真法界名為勝義,餘名世俗。」《仁王經》中說二亦爾。若隨人、法有勝有劣,應各立二,《涅槃經》中隨人隨法亦說二諦,或俗及真皆有二諦。若以空及事、理,義、得、行殊,《顯揚論》等二諦之中皆有三種57。若以諸法有無、事理、淺深、詮旨,義各別故,二諦之中各說四重;又《瑜伽》釋言:「世俗、勝義皆有世間所成、道理所成、證得所成、真理所成。」由是世俗及勝義諦各分四種,於劣法中世間所成等,立四世俗,於勝法中世間所成等,立四勝義,故非增減。
問:此二諦為同為異?答:亦同亦異。《仁王經》云:「世諦之中無第一義,智不應二,若言有者,智不應一。」《涅槃經》言:「世諦者即第一義,有別方便,隨順眾生說有二諦。」故不可說定同定異。第一世俗有名無體,俗中極劣,無可過勝,假名安立,唯俗非真,是名為異;第四勝義,體妙離言,不可施設,真中極勝,超過一切,唯真非俗,是名為異,餘可為同。
由此二諦四句分別,有俗非真,謂第一俗;有真非俗,謂第四真;有真亦俗,謂前三真,俗後三諦;有非真俗,謂除前相。第四勝義不能自勝,待於四俗,故名勝義,故前三真亦名為俗。第一世俗不能自俗,待於四真名為世俗,故後三俗亦名為真。第一勝義待一俗名勝,第二勝義待二俗名勝,第三勝義待三俗名勝,第四勝義待四俗名勝。第一世俗待四真名俗,第二世俗待三真名俗,第三世俗待二真名俗,第四世俗待一真名俗。故若有俗時亦必有真,若有真時亦必有俗,俗是真家俗,真是俗家真,有俗亦有真,無真亦無俗。故非遣依他而證圓成實,非無俗諦可得有真,真俗相依而建立故。
如是所說四種二諦,經論雖有,諸德雖傳,然諸後學未能疎演,基隨翻譯之次,略纂所聞,其間委細,後更諮審58,所以編集以為一章,庶後學徒詳而易矣。可謂義高千葉,理光萬代,讚詠吟諷何以暢其歡情,所恨徒響伯牙之琴,虛盡卞和之璧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