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師地論註釋 - 卷九十五註釋


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自下第六,一頌解如理等,即明四諦。先頌列十二門,一、如理,二、攝,三、集諦,四、得,五、相,六、處,七、業,八、障,九、過,十、黑異熟等,十一、大義,十二、難得。」
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長行釋中,初解如理門,先略後廣。略中有二,初明若不如實知諦智如理、不如理故,不能盡漏;能如實知,則能盡漏。當知已下,出如理、不如理智體。廣釋中,先釋不如理,二、與此相違已下,釋如理。前不如理中,有四復次。」

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依三言事等者,三世之法可出言說,名為說處,故云依三言事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依三言事增上緣力者,謂依諸行,宣說過去、未來、現在,已未與果諸所有相,名三言事。以此為緣能起分別,是名增上緣力。」

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且說所取能取差別五相等者,前說緣所取事,分別為我,或成常見、或成斷見,有其二相;緣能取事,分別為我,或依我見,或依無我,有其三相。是名所取、能取差別五相。當知皆即三世所有諸行分別有我。」

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言或緣所取事,至或離諸行分別有我者,此開四章,下次第解。若所取事分別為我,一、或成常見,可知。二、或成斷見,乃至是實是常者,計我斷故云我無,其我是實是常。此於所緣中起二見也。若緣能取事,乃至我今以我觀察於我者,此計能緣心為我是常,以後念心緣前念能緣心時,即言我觀察於我,緣能取心,為一見也。或謂我我,先有今無,至觀察無我者,第二緣能取心為斷,謂我先時是有,觀察今無,此第二見也。或復即緣能取之事,乃至昔曾有我者,緣能取心,今離無我,昔曾有我。此則計其能取起於三見,前計所取起於二見,合起五見。故云如是且說所取能取差別五相。乃至謂即三世諸行分別有我者,此是第三即行計我。又復乃至分別有我者,此解第四章離行計我,因此第四計執。」

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次解計我異名,一、或自作業,名能作者,或他自在天等令作,名等作者。二、能起者,等起者。三、能生者,等生者。四、或由自他見聞覺知,隨起言說,名能說者;或於妻子等教勅,令住其處,亦名能說者。五、能受者,等受者。六、或於過去作種種業,領受種種異熟,名領受者;或云能捨此蘊,能續餘蘊。上來六種異名,并是離行計我為作者、受者。若異此者,既無有我,云何得成上所作業事者,此是第二起見所由。是名第六不如正理作意思惟等者,景云,從卷初至此起見所由,凡有六種不如理作意思惟也。達師云,前即蘊計我中有五相,更加離蘊計我為第六故也。」

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如是已下,結前諸見並是身見。由能障礙已下,明起見過也。與此相違已下,翻過失明得利益。」
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遠避惡象等者,聲聞地說:又如所往,如是應往。不與暴亂惡象俱行,不與暴亂眾車、惡馬、惡牛、惡狗而共同行,不入鬧叢,不蹈棘刺,不踰垣牆,不越坑塹,不墮山崖,不溺深水,不履糞穢(陵本二十四卷)。是名廣說應知。」

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精進所生疲倦疏惡不正淋漏等苦者,勤修善品,劬勞因緣,發生種種身心疲惱,名疲倦苦。住於山谷、巖穴、稻稈積等空閑室中,如是處所疏惡不正,或居樹下無覆障處,為淋漏、寒熱諸苦之所損惱,是名淋漏等苦。」
10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愛與非愛增語、有對觸者,謂增語觸及有對觸,各有愛與非愛差別應知。」

1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二,解攝門。初遮外執,二、當知已下,勸知正義。前中,外人云,四聖諦唯是生善境界,不攝善法。今總遮云:勿作是說。所以者何?無量善法皆歸四諦。勸知正義中,初略標宗,次開章廣釋,第三總結。開章釋中,彼復修習修身念故,是一、章門,觀品第二,止品第三,下次第解。如修業地,即是解脫分善。已作辨地,即在無學,名所作已辨地。下約二地明修身念,隨觀五蘊四種念住,并名身念,以觀色身名身皆名身故。初緣色身。或復由他愛與非愛增語、有對觸現行時下,明遇違順二緣,但生如理受想行識,即緣名身。」

1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次明於觀,文相可知。唯有六界想等,觀心所緣,還緣五蘊四念住境,更無別法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由於其身唯有界想者,界謂六界,所謂地界、水界、火界、風界、空界、識界。」

1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次明其止。言鋸喻者,此有兩釋。一云,行者縱使用鋸鋸其身,猶能思不報怨也。二云,鋸有斷木之用,無不挫齒,不同刀劍。修忍之時,亦復如是,不可以怨挫忍辱齒,故云鋸喻。修如前說四支所攝不放逸行者,一、善護身,二、善守根,三、善住念,四、得出世間道。」
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修如前說四支所攝不放逸行者,前說:由四支故,具足遠離,名善具足。何等為四?一者無第二而住,二者處邊際臥具;三者其身遠離,四者其心遠離。謂於居家所生諸相尋思、貪欲、瞋恚悉皆遠離,依不放逸防守其心(陵本八十五卷)。是名四支所攝不放逸行。復說:又由五相發勤精進,速證通慧。謂有勢力者,由被甲精進故。有精進者,由加行精進故。有勇悍者,由於廣大法中無怯劣精進故。有堅猛者,由寒熱、蚊蝱等所不能動精進故。有不捨善軛者,由於下劣無喜足精進故。此說發勤精進,無有怯弱,乃至廣說,準彼應知。」
1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能起厭患等者,此說智果漸次應知。行擇攝說:云何厭?謂有對治現前故,起厭逆想,令諸煩惱不復現行。云何離欲?謂由修習厭心故,雖於對治不作意思惟,然於一切染愛事境貪不現行,此由伏斷增上力故。云何解脫?謂即於此伏斷對治多修習故,永拔隨眠。乃至廣說(陵本八十五卷)。如是應知諸差別義。」

1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三,解集諦。言由四因緣,至百八愛行者,由彼愛散起諸煩惱,發業招生,故偏舉愛也。何等名為五種我慢等者,景師云,謂於我見未永斷故,乃至於其六處,此句是總,即為第一。乃至未為衰老所損,乃至是我如昔,是第二。彼若復為,乃至若成就好色、大力、我今美妙,是第三。若違於此,我非美妙,是第四。若為衰老所損,乃至我今變異,是第五。達師云,言五起我慢者,一、謂於我見乃至如昔者,於不變六處中計我;二、彼若復為乃至無辨者,於或變或不變中計我;三、彼若成就,乃至美妙者,於美妙六處中]計我;四、若違乃至非美妙者,於非美妙六處中計我;五、若為衰老已下,捨衰老中計我。此五我見起慢,故有五也。」

1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上有愛者,乃至四種相愛,名上有愛者。上品有愛亦有四種,一、願我當有,二、六處當有,三、即如是類,四、異如是類,如前中下二品愛。說此五種愛自性差別,乃至十八愛行等者,依五慢起,故有五愛也。景師等云,十八愛行,因十八受生,謂六憂、六喜、六捨。依小論說愛因,六憂後生,不與憂相應,愛與喜、捨同時相應,亦從喜、捨後生。今大乘真實理門,愛與憂相應。緣外六塵十八愛行,如依六根。此差別者,謂於內計我,於外計我所,而起於慢,乃至於法亦計我所。餘隨所應,如前應知者,如計內六起有愛、無有愛,有愛有三品,無有愛唯上品。有愛三品中,一一皆起四種愛。願於外六處計於我所差別道理,準前內六界說,故云如前應知。如是十八者,六外界中起十八愛也。并前愛行者,內六處中亦有十八愛。合說有三十六愛行也。」

1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時差別者,即於三世各有三十六愛,故有一百八種。」
1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又於此中無差別相,至皆為愛者,一切煩惱境,皆是希求,通名為愛。下有眾名,并是釋經中愛名差別。」

1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此四聖諦安立體相,如前應知者,謂如前說:當知諸法略有二種,一、能知智,二、所知境。其能知智亦所知境,是故諸智俱行善法,無不攝在四聖諦中。其義應知。若略若廣,如聲聞地者,本地分說:出世間道淨惑所緣,復有四種,一、苦聖諦,二、集聖諦,三、滅聖諦,四、道聖諦,乃至廣說(陵本二十七卷)。是名為略。又決擇分問答分別(陵本六十七卷),是名為廣。」

20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如是亦有四種行相,如前應知者,謂聖慧眼及智、明、覺四種行相,義如前說。應知斷煩惱故,去來今世有差別故。」
2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四,解得中有三復次,初明由五相故證得,二、明四種瑜伽,三、辨諦相。初中,一、為得所緣境者,謂四聖諦。二、得方便者,謂即於四諦中,三周正轉十二行相智。最初轉者,乃至名智、明、覺者,過去名智,未來名明,現在名覺,故云如次,此示相轉也。第二轉者,此是勸轉,在於修道。第三轉者,謂是無學,已得盡智。」

2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如前所說究竟行相者,謂如前說:已得盡智、無生智故,言所應作我皆已作。是即無學究竟行相。」
2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三、得所得,謂菩提。四者,得已,令他於自證深生信解,五皆證得者,五人皆得無學果也。五者,令他於他所證生信解,可知。」

2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二,明得方便中,略有四種瑜伽。善方便者,乃至此二所攝,名不放逸者,景師云,此文以念、慧二法為不放逸,前本地及對法,以三善根及以精進為不放逸。泰師又云,善方便是不放逸,不放逸即以念、正智二法為體,不同餘文四種瑜伽。達師云,問:兩文不同,有何所以?答:但是一切善法并是不放逸,各取義不同,故如是也。問:一切善法并是不放逸,何故偏說此等法耶?答:此等用強,故偏說也。」

2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三,明諦相。苦諦如諸疾病等,如文可知。」
2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五,解相。有十相過患者,景及達等云,一、勝義沙門等,意不許彼為沙門等。二、言亦不數為沙門等。三、眾苦皆未脫。四、惡趣亦未脫。五、堪能捨學處。六、不堪證勝法。七、尋餘福田。八、捨超苦苦更不還果,無所堪能。第九、第十,同為一句,從於現法中已下文是也。更有師釋,前五同先師製,第六,不證聖道;第七,不證道果;八、向善趣故,尋餘福田,所謂外仙等是也;九、於第三果不能證得;十、於無餘依無所堪能。」

2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六,解處。智、見、現觀者,見道名智,修道名見,無學名現觀也。」
2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略有六種作業及相者,依下自釋,作業及相有二三種,故成六種。初三種者,一、能滅眾苦,二、能破大闇,三、能證不退。後三種者,一、自善決定,二、漸次集成,三、與喜樂俱。如判應知。」

2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七,解業。言睒彌葉及娑羅枝葉者,景、達云,西國有樹,名睒彌,枝葉參差不一一相當,或一或二,乃至六、七葉也,喻四諦相,隨闕一闕二闕三也。娑羅枝葉,四四相當,喻四諦智集成圓滿。又云,睒彌葉缺減不正,娑羅枝葉圓滿具足。」
3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八,解障,先辨四障,後辨對治。前中有二,一、總標徵列,二、次第別解。一一障中皆有二文,謂初辨障,後明對治。言升攝波葉者,西方有樹,名升攝波,其形似此方胡椒樹,此則如來對於慶喜,願知無盡之譬也。」

31、《雜阿含經》卷15云:「世尊告諸比丘:譬如大地悉成大海,有一盲龜壽無量劫,百年一出其頭。海中有浮木,止有一孔,漂流海浪,隨風東西。盲龜百年一出其頭,當得遇此孔不?阿難白佛:不能,世尊。所以者何?此盲龜若至海東,浮木隨風,或至海西;南北四維圍遶亦爾,不必相得。佛告阿難:盲龜浮木,雖復差違,或復相得;愚癡凡夫,漂流五趣,暫復人身,甚難於彼。」

32、邪思惟者,謂於六種不應思處而強思惟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25云:「云何思正法?謂如有一,即如所聞所信正法,獨處空閑,遠離六種不應思處。謂思議我、思議有情、思議世間、思議有情業果異熟、思議靜慮者靜慮境界、思議諸佛諸佛境界。」

3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二因緣故,不應思惟等者,前說六種不應思處,除我、有情,所餘諸處,名非思惟所緣境事。我及有情,名無所有事。如是略攝一切應知。而復於彼見為過患,生不實想者,前說由宿因力,於彼不應思處或能厭離,或起厭離相應作意,彼所緣境,名之為事。然由不如正理彊思惟故,而復於彼所緣境界不了真實,見為過患,顛倒思惟,生不實想。」

3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辨對治中,又由修慧,乃至必有第二者,謂由修慧,於諸諦中,一、獲得諦智,二、亦得四不壞淨。由是因緣,於諸諦實,遠離疑惑,若於四諦、三寶無疑,於四不壞淨亦無疑也。智諦與四淨更互相依,若更有一,必有第二也。」
35、能往下分惡趣生本行者,欲界惡趣是下分,欲界人天趣是中分,色、無色天趣是上分;本行,即是根本業行。此文意謂,能往欲界惡趣生之根本業行。

3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如前所說無明昏闇等者,謂如前說:若色界愛,於所知境令迷惑故,說為昏昧。若無色愛,於所知境令迷惑故,說為翳瞙。如次配釋色、無色纏應知。廣說乃至墮於生闇者,謂如前說:深起愛樂,造作增長彼相應業。是名廣說應知。」

3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九,解過。景師云,墮於生闇者,生上二界無明昏闇;五支,還是觀諸行自性、因緣、雜染、清淨因緣及以清淨。達師云,三種世界者,三界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如前五支所攝受斷者,思所成地說:云何復名永斷五支?謂阿羅漢苾芻,於五處所不復能犯,乃至廣說(陵本十九卷)。今指彼義,故作是說。」

3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第十,解黑異熟等。景師云,言譬如擲杖,根墮那落迦,中墮傍生趣,端墮餓鬼界者,即當一業歷諸趣也。作黑白業已,譬如擲杖,或墮惡趣不清淨處,即鬼、畜中雜受苦樂;或墮善趣少清淨處者,人、天之中雜受苦樂,除魔界天。作白白業,生在五趣等者,白白天業自受色、無色報,但由造此業人,從上界沒退墮五趣,故言生五趣。」
3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餘如前說者,謂如前說:其水盈滿,於中沾引二滴、三滴,乃至廣說水尚甚多。」

4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十一,解大義。景師云,觀苦之智如本足,以初得故;集智斷集,如牆壁障賊;滅智漸高,如下層級;道智如上臺。言已見聖諦補特迦羅,乃至譬如礫石及大雪山者,少苦如礫石,多分已斷如雪山。下喻三界愛斷,無色已斷之愛,如大池沼,其未斷者,如二、三滴;色界已斷之愛,如大陂湖,未斷者如二、三滴;欲界愛斷如大海水,未斷如二、三滴。又大雪山,喻斷慢所生苦,金山喻無色愛所生苦,蘇迷盧山喻色界愛所生苦,及大地喻欲界愛所生苦。

泰師云,苦智,如行者發足欲往;集智,如詣寶臺院牆壁;滅智如詣臺下層級;道智,如詣寶臺,至究竟處。達師云,大義者,無漏道能得四諦大義,及證得無上菩提大義故也。此中慢及愛通三界,身語意亦爾;貪瞋癡等,唯是欲界也。諸聖身中所有苦少分在,如礫石,聖人已斷諸苦,如大雪山。言二滴等者,喻聖人所未斷苦,唯有七生乃至一身苦,故曰二、三滴也。六種礫石之喻者,三業三毒所生眾苦為六,喻此六也。泥團者,喻聖身所未斷如少泥團,已斷如大地等。」

4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十二,解難得。言解了者,聞慧;勝了者,思慧;決了者,修慧也。十種正法者,謂八聖道及解脫正智相應善法也。」
4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不於非處生毗奈耶者,謂不非理呵責治罰故。」

4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4云:「十業道者,謂二、三等者,二謂作、無作二也,三業為三。又解,二種三業,一、身等三業,二、福等三業是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95云:「謂二、三等,差別宣說者,處擇攝中嗢柁南曰:五二與十三,四業為最後(陵本九十卷)。名於彼業差別宣說應知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