窺基:下長行中說明本論論主造論之意。文有三段,一、安慧等師所說,顯示論主所以造論,為令有情生起正解,斷障得果;二、火辨等師所說,顯明論主所以造論,為令有情通達二空,悟唯識性;三、護法等師所說,欲明論主所以造論,是為破諸邪執,顯唯識理。
願施:基師所說「本論」,是指《唯識三十論頌》,而不是此《成唯識論》。《唯識三十論頌》是《成唯識論》所闡釋的根本論頌,是故此中稱為本頌或本論,本論論主即是世親菩薩。世親菩薩造論之意,十大論師說法不同,玄奘法師乃歸納成三類,即是三種緣起。
窺基:自此以下說明第一緣起,顯示論主造論之意,是為了令有情悟解、斷障、得果,此文即是顯令悟解。論中所言「今」者,正顯論主造論之時,「造」者,是製作義。敘理名述,所敘之理先來已有,故名為述,作論名造,所作之論,今方新起,故論言造。一切異生,諸外道等,此愚癡類於二空理,完全不能了解,名為「迷」者。聲聞、獨覺及惡取空者,邪解空理,只有少分智慧,名為「謬」者。不解,邪解,合名迷謬,或者但取不解,以彼無明,而名為迷,若有不正解,有邪見,而名為謬,是故愚癡、邪見之人,名「迷謬者」。為令於彼二空真如有迷謬者,令生正解,故製此論。「正解」,體通無漏真智及有漏智。論言「生正解」者,即是令迷者解生,令謬者正解。
願施:何謂二空?
窺基:即是生空、法空。先前是說人我,現今則說為生,因為若說人我,則只攝於人、天二趣,不攝餘趣。
願施:人我不遍五趣,故除人我空而說生空,然「生」所含範圍很寬,如說眾生,即濫無情,何以今取生空?
智周:當今世界有計無情為我,因此言「生」,雖攝無情,然無所攝太寬之失。例如有計色身為我,則髮、爪等類亦在所執範圍,此豈不是計無情為我?
願施:「我」可通攝諸趣,為何不言我空?
智周:法亦名我,若言我空,即濫於法,是故除我,不言我空。
生解為斷二重障故。
窺基:此顯證空生解之所由,即是為了要斷二重障。於障言「重」,毀責之意。由煩惱障障大涅槃,所以流轉生死,由所知障障大菩提,所以不悟大覺,故毀責二障而言「重」。此二障有四義,一者,猶如金剛,難能可斷;二者,擔此二障,難越生死之流;三者,押溺有情,常處四生;四者,墮墜有情,沒於三界。此上四義,皆是過失,毀責過失,故名為「重」。或二障中,我、法二執為諸障之根本,由此而生諸餘障類,因此但說我、法二執,名為重障。「障」者,覆礙,覆所知境令智不生,礙大涅槃令不顯證,故名為障。
願施:生死沈沒,墮三界等,皆是由煩惱障,何關於所知障?
智周:生死有二,由煩惱障墮於分段生死,由所知障墮於變易生死,變易即是化生所收,亦是三界所攝。
窺基:此釋何故前文但說我、法二空。且說煩惱障,此障品類眾多,以我執為根本,而生起諸煩惱,若不執我,無煩惱故,證無我理,我見便除,由根斷故,枝條亦盡,此依見道位及究竟位斷煩惱而說。所知障中,品類非一,法執為本,餘障得生,證法空時,法執便斷,以根斷故,莖葉亦除。我執、法執正障二空,餘障餘惑皆是此之等流,故於真理但說二空。又可總解,以執為根,生餘煩惱,故由二執,具生二障,無有一分障不是依執而生,言「具生」者,意在於此,根本既盡,末隨滅故。是故若證二空,餘障皆應隨斷,非餘障惑,證空不斷。此中所言「執」者,通取心、心所法。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1云:「此依見道及究竟位斷煩惱說者,即三乘見道及究竟道中其我、法執,與煩惱等同時而斷,即同時根斷時,所有煩惱、所知障枝條亦斷也。」
窺基:此釋為何斷障。「勝」謂殊勝,「果」謂果利。二乘所得二果,非極圓滿,是果而非勝,菩薩十地二法,非已圓滿,是勝而非果,唯有佛地究竟二果過出於彼,立勝果名,斷二種障,即是為得究竟二果。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1云:「十地二法者,即是理、智二法也。」
窺基:此即顯示斷障得果,別斷別證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9云:「當知一切煩惱皆結生相續。」一切煩惱即是發業、潤生煩惱。今此論中,一切發業、潤生煩惱,並皆名「續生煩惱障」。「煩」是擾義,「惱」是亂義,擾亂有情,故名煩惱。唯有煩惱障能夠發業潤生,體是縛法故,所知障即不然,是故言「續生」者,但在煩惱。
言「解脫」者,體即圓寂,西域梵音是說波利暱縛喃,波利是圓,暱縛喃是寂,即圓滿寂滅義。舊譯為涅槃,以音而言,有些訛略,今順於古,亦云涅槃。由煩惱障縛諸有情恆處生死,證圓寂已,能離彼縛,故立「解脫」之名。「解」者,是說離縛,「脫」者,是說自在。言「煩惱障」者,障即煩惱故,名煩惱障,是持業釋,煩惱障能障蔽涅槃,令不趣證。
願施:言解脫即可,何故論云「真解脫」?
窺基:凡夫所修諸行暫滅,外道苦行計證涅槃,乃至於將有頂天諸惑暫斷所顯之理執為圓寂,此等皆非真解脫,煩惱種子未永斷故。又二乘等雖得二種寂滅,然而住此二寂滅中,非為不住,故其解脫是假非真。菩薩雖於十地,地地皆證真如,此雖為真,然非解脫,為了簡別彼等,故論言真解脫。又者,以總而論解脫,為別於外道、二乘所得之解脫,言「真解脫」,彼等唯是假解脫,非不住故。
智周:有餘依涅槃,無餘依涅槃,名為二種寂滅,樂住此二中,故云非不住。彼二乘等既然樂住,即是非真解脫。
窺基:言「所知」者,即一切法若有若無皆是所知。了「所知」智,說之為「解」。「礙」者,障義,由法執類覆所知境,障礙正解,令不得生,是故論言「礙解」。所言「正解」者,是正覺異名,所言「覺」者,梵云菩提,此翻為覺,覺法性故。由法執類覆所知境,令智不生,名所知障。所知之障,名所知障,此從所障立名,是依主釋。異生雖然能作二種無我、真如觀等,其慧但可曰大而非菩提,二乘之慧雖是菩提,然非是大。又異生、外道雖有少智,然非大菩提,二乘、菩薩有無漏慧,雖是菩提,然不可言大。今者簡別彼等,是故名「大菩提」。
慧沼:論言「證真解脫」,是於聲聞、菩薩各別簡之。簡別聲聞者,以二乘人不能證悟法空真理,但能悟得生空一分,雖得生空又不知親證,因此但名解脫而非真解脫。簡別菩薩者,十地菩薩雖能具證二空真理,然猶未能離變易生死故,是真而非解脫。又二乘得無餘涅槃之時,身智永無故,是解脫而非真,菩薩雖證二空真理,然而煩惱未盡,是真而非解脫,如來雙異聲聞、菩薩,是真解脫。
窺基:自此以下敘述第二緣起,即是令達二空證唯識性。言「開示」者,為初學者開,為久習者示。又解,為外道開,為內道示,為小乘開,為大乘示,為邊主開,為中主示,為初根開,為熟根示。以上是依人作解,又可解為開唯識,示我、法。此上總解開、示二字。諸內、外道,不正知故,俱起邪智,謬執我、法,於二空門,真俗二法,唯識真理,不能了達,此即無明所盲,殊不正解,名「迷唯識」。「者」即假者,是說迷謬之人。此文之意,為令謬執我、法,迷唯識者,通達二空,方乃造論。
窺基:此正述通達二空之所以。即是,為外道等開顯此文,為內道等演示此義,令於唯識如實了知,不生邪智謬執我、法。或者,內、外道於我、法邪知,示令正知,故名為示,於唯識理全未能知,開曉令知,故名為開。智稱正理,名「如實知」。此是約小乘及外道而說,若大乘中諸空見師,以不了唯識故,亦名為謬。
智周:大乘空見諸師,知我、法無,故非謬於我、法,然撥唯識理無,故得言「謬唯識」,非全不解唯識之理,不得名「迷唯識」。
復有迷謬唯識理者,
窺基:自此以下敘述第三緣起,即是為了破除邪執,而造斯論。於中有三,第一總舉迷謬,第二別敘邪執,第三總結。此句即是總舉迷謬。
窺基:於別敘邪執中,計有四計,第一、第四名迷唯識,於唯識理完全不了解故,第二、第三名謬唯識,於唯識理邪分別故。此文即第一計,是薩婆多等諸部之所執,彼依經中所說十二處密意言教,便執實有離心外境,如識非無。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云:「十二處密意言教者,意云如來為破空執,故說十二處教,不分根、塵而有內外之別,雖教不分,意在心內依他起性,不離識故。小乘不解如來密意言教,遂計十二處離識實有也,說密意言,意在於此。」
或執內識,如境非有,
窺基:此為第三計,即是大乘中一類菩薩所執,彼依相似教法,而說諸識體同是一。何故彼一類菩薩說唯有一識體?彼依五種教文,一、依「遠行及獨行」之教,無性《攝大乘論釋》卷4云:「說一意識菩提薩埵,引教證言,若遠行等,遊歷一切所識境故,名為遠行,為證此義,復說獨行,無第二故。」二、依「五根所行境界,意各能受」之教,三、依「六識身皆名意處」之教,四、依解深密經、瑜伽論說「如依一鏡上有多影像」之教,五、依一水中有多波喻之教。彼一類菩薩恐違如是至教,故說唯有一識。有云:「言一意識者,是但說前六識為一意識。」此說理必不然,有菩薩依前教文而言八識體是一故。
願施:五種教文中前三,是攝論所提出,《攝大乘論本》卷2云:「此中有頌『若遠行獨行,無身寐於窟,調此難調心,我說真梵志。』又如經言,如是五根所行境界,意各能受,意為彼依。又如所說十二處中,說六識身皆名意處。」第四教文,即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1云:「又如於一清淨鏡面,有多影像一時而轉,互不相違。」第五教文,如楞伽經中所說喻。
智周:有問:楞伽經、涅槃經文,皆明諸識即是一識,云何論主判為邪執?答:有義如是解答,楞伽經文意說,七轉識是依第八識所含種子而方得生,故言第八起諸識浪,非說第八轉作餘七。涅槃經文其意則是,以彼六識識性相同,故立一識,依根不同,分別為六,不是六識體一,名為一識。雖彼涅槃經云,譬如一色,隨五根緣,得五塵名,然豈能言此之一色五塵,體即是一?此乃因為五境雖別,變礙義同,同是一色蘊攝,是故說名一色。言識亦應如此,了別性同,同是一識蘊攝,故名一識。又《大般涅槃經》卷14云:「善男子!眼識性異,乃至意識性異,是故無常。」若是六識體同但一,云何經言六識性異?
願施: 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》卷1云:「藏識海常住,境界風所動,種種諸識浪,騰躍而轉生。」
《大般涅槃經》卷13云:「復次,善男子!譬如一識,分別說六,若至於眼,則名眼識,乃至意識,亦復如是。」
《大般涅槃經》卷13云:「復次,善男子!譬如一色,眼所見者則名為色,耳所聞者則名為聲,鼻所嗅者則名為香,舌所甞者則名為味,身所覺者則名為觸。」
或執離心,無別心所。
窺基:此為第四計,即是經部師及覺天等所執。經部師說,既然佛說有五蘊,可知離心之外唯有三心所,一、受,二、想,三、思,由於佛不說有餘心所名蘊,故知離此三心所外,無有其餘心所。覺天所執亦是依經,經說「三法和合名觸」,乃至廣說,又說「土夫六界」、「染淨由心」,故知唯有心,無心所,彼說受、想及行蘊中信、思等唯是心,更無餘法,然而隨心功用不同,而立種種心所之名。彼等亦是恐違至教,是故說無心所。以上所說四種計執,前二種是小乘執境非無、大乘執心非有,後二種是大乘執心非多、小乘執所非異。
窺基:此意,餘小乘、外道等種種異執,亦是例同遮破。小乘、外道不知唯識,不知離心境無,妄計便起。且說外道,於能、所緣,執為我、法,即是迷唯識故,如僧佉外道等計思是我,心有實體,即是計能緣為我、法。如吠世外道等認為別有我體,然而非即是思,且計實有諸法,即是於所緣計為我、法。其小乘中,犢子部等計我為能知者,亦執實有諸法,法藏部計心緣相應,化地部執緣俱有法,法救部說,心所體即是思。此等種類非唯是一,是故論言種種異計。此等異執皆應敘比量破,下文會有敘述。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1云:「法藏部計心緣相應法者,即緣俱時心所也。」
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1云:「化地部執緣俱有法者,且如五識與五根俱時而起,眼識能返緣眼根,及餘耳識等應知亦爾也。」
窺基:此即第三總結。論言「深妙理」者,是指唯識道理。「如實解」者,是指所生正智,即是解唯識之有漏、無漏智,名為如實解。
智周:「故作斯論」這句結文,於前二師所說,亦通合有。上言「今造此論」一句,於後二師所說,理亦合有。
願施:此論之本教,即是唯識三十頌,對於此三十頌有何科判?
窺基:科此本教,有三種三科。第一種三科,是前二十四頌明唯識相,即依他起相,第二十五頌明唯識性,即圓成實性,後之五頌明唯識位,即是十三住位。諸異生等無始時來,不能了知心虛妄性,執持離心之外別有實境,或執離境之外別有實心,妄計能、所二取為真為實,如是執我執法,因而具生煩惱、所知二障。小聖、邪師,智慧微劣有闕,雖於我、法亦有解生,然而猶尚迷謬,菩薩大悲,為欲令彼除去我、法二執,顯示離妄心外無別二取,是故說唯有識,最先以種種方便,廣分別說唯識相,令彼正知而能遣生厭斷,即是辨明依他起相,令除能、所二取。然而,雖知此心虛妄顯現,仍未了達真性是何,若未知真,即不了妄,如經所言「非不見真如,而能了諸行,皆如幻事等,雖有而非真」,是故次以一頌明唯識性,即明圓成實性,顯示真如一味。前唯識相即世俗諦,後唯識性即勝義諦,為除能、所二取,廣說真、俗二諦,欲意令諸有情斷妄成佛。又如來之功德殊妙無邊,不是以少修行就可圓證,是故第三明唯識位。菩薩修行,須經三大阿僧祇劫,總歷十三住,略歸為五位,即是資糧、加行等位。菩薩要修無邊善因,方得無邊善果,故須歷時長遠修行斷障,方能證得菩提、涅槃。今論所明,意即在此,勸諸智者應勤修學,故以三分科釋本教。
第二種三科,是將此三十頌分為初中後三,初一頌半,略標唯識相,以彰論旨,即是離心無別我、法,次二十三頌半,廣明唯識若相若性,並且解釋諸多妨難,後之五頌,闡明唯識行位,大意同前所說。第三種三科,是約境、行、果,即初二十五頌,明唯識境,其次四頌,明唯識行,末後一頌,明唯識果。要先觀所知,後方起勝行,因行既完備,果德乃圓滿,是故科判為三。然初唯識境中,有世俗諦,有勝義諦,一切所知,即唯此二攝故。今此《成唯識論》是依第一種科判來作解釋。此判頌三分中,初二十四頌明唯識相者,於中有二,前一頌半略標識相,並且略釋外人妨難,餘二十二頌半,則是廣明識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