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唯有識,都無外緣,由何而生種種分別?
窺基:此下以問答明諸識生起之由。此外人難:「若無心外之緣,由何而生種種分別?」此中「分別」,即八識等。
頌曰:
窺基:此舉頌答,即是由諸妄緣力故,彼彼有漏分別得生。頌中,上三句顯妄緣,下一句顯分別。
窺基:頌言「一切種識」,此即是種子識。此種子識,即本識中能生一切有為法種,此諸法種各有能生自果之功能差別,故名一切種。所謂「功能」有二,一、現行名功能,如言穀中功能,能生芽等,二、種子名功能,即本識中一切種子。此中但說種子功能。
窺基:此生等流果者,有二解釋,一者,種子前後自類相生,二者,種生現行,雖然種、現同時,亦名等流,現行是種之同類故。由於此文是辨明一切種,故於因緣中除現行,即唯除親能熏種之因緣現行,其餘因緣種子,皆能生等流果。若約此生等流果之二種解,即攝一切種子盡,則下所言生士用果等,即是隨種子生現行義上別立,俱是有為果故。若別解者,唯前後種子相望是等流,種望現行,是士用果或增上果中攝。言「異熟」者,即是善、惡種子,望諸異熟生無記法現行、種子。前生等流果之種,但各自性,即是通三性有漏、無漏因緣種子,此異熟果之因,但是善、惡有漏增上緣種。是故,以能生此一切有為果故,名一切種。
願施:一切有為果者,即是一切等流、異熟、士用、增上四果,除離繫果。
窺基:前不言生離繫果者,以離繫果唯是無為,非種生故,彼離繫果雖可證,然非種子果,要由現起無漏勝道斷結方得,不由種子生故。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12云:「離繫果,唯是無為,唯是滅諦,斷煩惱所顯得無為,名繫離果,離繫果不通有為無漏道諦。」
窺基:雖離繫果亦有由種展轉證得之義,然非此中所說,此說能生分別之種子故。言「分別」者,是說有漏三界心、心所法,以妄分別為自體故。故此頌隱其無漏有為而不論,但以對心外法故而說染依他。由此道理,此中所言一切種子,亦不取無漏有為一切種,所以於彼四果,攝果不盡。
智周:一切種子於彼四果攝果不盡者,以不攝無漏有為果故。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8云:「論言有展轉義,非此所說等者,若從種生智,智能斷惑,方證離繫,據此展轉說,亦合說離繫果,然今但說分別種染分依他,故不說離繫。」
窺基:此釋何故既是種子,卻名為識。即是,種子是以本識為體,故立識名,以種子離本識無別性故。種子依本識自體分,亦即名種子識,與識不一不異,若謂種子是相分,則此亦本識所變,體即是識,非離識外別有體性,故立識名。
窺基:言「種識」者,是以「種」、「識」二言,簡除非種、非識,以有識非種,有種非識故。有識非種者,即現起諸識,非內種子,有種非識者,即是外麥等,非是識自體分。又有識非種者,如小乘所說諸識,有種非識者,如僧佉外道所計自性,彼計自性是諸法因,其體非識。此意,以有識非種,有種非識故,不同於此亦種亦識,故俱簡除彼,立「種」、「識」二言。
窺基:又者,此中「種識」所顯本識中種,非謂持種之第八識名為識種,以第八識,即後所說展轉力者現行助緣所攝,非因緣故,此義後文當說。此中若獨言「種」,即濫麥等、自性等,若獨言「識」,即濫現行八識等,故須雙言而名「種識」。以上是解釋頌第一句中「一切種識」。
窺基:此解頌第二句「如是如是變」。此意,前句所說本識中種,由餘三緣助故,即便如是如是轉變,即從先未熟時(名為生位,如在牽引因位),轉變至成熟時(如在生起因中)。此本識中種,為愛水潤,有轉易變熟之相,名為轉變。言「如是如是」者,以種子數眾多,皆有轉變至熟,而能生諸分別,是故重言「如是」。
願施:三熏習者,即是名言熏習、我執熏習、有支熏習三種。共、不共等,即是共中共、共中不共、不共中共、不共中不共。
窺基:頌中前二句,是明種為因生分別,第三句「以展轉力故」,是明現行為緣生分別,此緣通攝三緣,除因緣。「展轉力」者,謂八現行識及八識相應心所(此即識等之自證分),及其所變相、見二分,并不相應及無為法,故論言「等」,以彼識等,皆是互有相助力故。
願施:前解「等」者,何故亦等取無為法?
窺基:由真如等無為法故,或生邪見等之分別,或生隨順真如之言論分別等。
窺基:此解頌第四句「彼彼分別生」,此句顯示種所生果。言「分別」者,即現行識,相、見分,相應心所,不相應行,皆名分別,以妄分別為自性故,皆不離識,故識為性。言「彼彼」者,即眾多義,以自體、相、見等類眾多故,故言「彼彼」。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8云:「不相應行,即依分別上分位假立,不離識故,以識為性,故總得分別名。」
窺基:此總結上所明頌意,及解頌第一句中「由」字,第三句中「以」、「故」二字,及第四句中「生」字。此中言「雖無外緣,由本識中有一切種」者,是明頌第一句,及釋其中「由」字;言「轉變差別」者,是明頌第二句;言「及以現行八種識等展轉力故」者,是明頌第三句,並釋其中「以」、「故」二字;言「彼彼分別而亦得生」者,是明頌第四句,並釋其中「生」字。如此之故,分別得生,何假外緣分別方起?
窺基:此説,無漏淨法生起,亦如頌中所言分別,亦是以無漏種及無漏識、相、見分等現行為緣生故。雖以染法解此頌文,然義應兼淨法,故染、淨法,皆不離心。上略解頌文訖,下當廣解頌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