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三項 現起分位
窺基:前已辨明六識與六位心所之相應,自此以下辨明三門,即第七門六識共依,第八門六識俱轉,第九門起滅分位。此文結前生後,寄問徵起。
頌曰:
窺基:此是舉頌正答。頌言「依止根本識」者,此句亦通下第六識,五識及意識皆依止第八識故,此顯根本識是共依。然而依止有二,一、依種子第八識,即是因緣親依,即達磨經說「無始時來界」。二、依現行第八識,即是增上緣依,即達磨經說「一切法等依」。此句意說,六轉識皆是依本識種子、現行而得現起。
第一目
現起位
窺基:此解頌第一句中「根本識」三字。根本識者,即是阿陀那識,此識與染、淨諸識為依故,名根本識。淨者,即是無漏。言「阿陀那識」者,以此至二乘、菩薩等位亦通故,若言阿賴耶識,位便局故。言「根本」者,顯生之由、始義,此義與大眾部根本識同。
願施:二乘無學,八地以上菩薩,有阿陀那識,無阿賴耶識,若言根本識為阿賴耶識,其位便局而不周全。
窺基:此解頌第一句中「依止」二字。即是,七轉識中前六轉識,皆是以根本識為共、親依。此除第七識者,以第七識恒緣第八識而無礙,又前頌文已說「依彼轉緣彼」,故除第七識。於前六轉識,言以根本識為共依者,此共依即現行本識,以六識皆共故。言親依者,即種子識,六識各別有親因緣種故。
窺基:自此以下是解諸識俱、不俱相。此文言「五識」者,是指頌中所說「五識」,言「謂前五轉識」,顯此是依眼等五根所生之識。何以於一處而總言「五識」?種類相似,故總說之,即五轉識,一、俱依色根,二、同緣色境,三、俱但緣於現在,四、俱現量得,五、俱有間斷,種類相似,故總合說。此即說明頌文第二句上二字。
隨緣現言,顯非常起。
窺基:「隨緣現」者,是指頌文第二句下三字。言「顯非常起」者,顯五轉識隨緣方能現起,非是常生,以緣非恒有故,由此五識多間斷故。
窺基:此明何者為緣。若小乘五識,有三類,即以五、四、三緣而生。今言大乘五識,則稍有別,即眼識是依於肉眼,具足九緣方生,九緣乃是空、明、根、境、作意五種(此同小乘),再加第八識根本依、第七識染淨依、第六識分別依,以及能生種子。若是天眼,則除空、明二緣。耳識是依八緣而生,除明。鼻、舌、身三識則再除空,皆依七緣而生,以根須至境方取故。第六識依五緣而生,五緣乃是根(即第七識)、境(即一切法)、作意、根本第八識及能生種子。第七、八識皆依四緣而生,四緣乃是,一、俱有依,即第八識以第七識為俱有依,第七識以第八識為俱有依,二、境,隨自所取而為所緣,三、作意,四、種子。或說第八識依四緣,第七識依三緣,第七識所依即是所緣故,此據正義。然若再取等無間緣,則八種識如次應為依十、九、八、六、五、四緣而生,即所託處,皆名為緣,緣有如此多別,故論言「等」。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11云:「若小乘五識有三類,即以五、四、三緣而生者,三類者,一者,眼識為一類,以眼識具五緣生,謂空、明、根、境及作意。二者,耳識一類,耳識具四緣生,謂空、根、境、作意。三者,鼻、舌、身三識為一類,此三識具三緣生,謂根、境、作意。」
窺基:此說五識,但由內託本識、種子,外藉眾緣和合,方得現前。言「內依本識」者,即是亦說種子。言「或俱或不俱起」者,以種子雖恒有,然外眾緣和合有頓、漸故,而有或五或四、三、二、一識生起,如是一時,或有五識,乃至一識生起,以不定故,或俱或不俱起。《解深密經》卷1云:「如是廣慧,由似瀑流阿陀那識,為依止、為建立故,若於爾時,有一眼識生緣現前,即於此時一眼識轉,若於爾時,乃至有五識身生緣現前,即於此時五識身轉。」故知,五識由緣具不具故,生有多少,或俱、不俱。
願施:今此是依何義而言內、外?
智周:有二解釋。一云,約十二處,本識是意處之所攝,故名為內,作意是法處之所攝,故名為外。二云,唯第八識若種若現,獨名為內,為五識生之根本故,所餘諸緣,非根本故,皆名為外。今此論文言內、外者,是依後解而說。
願施:論言「外緣合者有頓、漸故」,意謂五識外緣,有於一時頓起而合生識,有於多時各自漸起,後終具足而合生識,故五識於一時,由緣具、不具足故,或俱起或不俱起。
窺基:此解頌文「如濤波依水」。《解深密經》卷1云:「廣慧!譬如大瀑水流,若有一浪生緣現前,唯一浪轉,若二若多浪生緣現前,有多浪轉,然此瀑水,自類恒流,無斷無盡。」此即以五識喻於濤波,本識喻為暴水。
此等法喻,廣說如經。
窺基:言「廣說如經」者,即如解深密經等言,彼經更有一喻,即《解深密經》卷1云:「又如善淨鏡面,若有一影生緣現前,唯一影起,若二若多影生緣現前,有多影起,非此鏡面轉變為影,亦無受用滅盡可得。」故此論言「等」者,即是等取彼經鏡喻。然而前之七識皆似濤波,何故彼經獨說五識?以五識生時,定有第六識俱故,又第七識恒時生故,所以略彼二識。
窺基:自此以下,解釋諸識起滅分位。此意,眼等五識,生起時少,不起時多。言「行相麤動」者,麤者,唯取外境,動者,浮囂之義,又麤者,行相易知,動者,由緣外境,數加轉易。此五轉識,所藉眾緣,一時多不具足,以緣多難辦故,不可恒時具故,故起時少,不起時多。
窺基:第六意識,雖亦麤動,「亦」者,顯示不定之義,是說亦如五識,又顯自識行相兼有麤細,以有麤亦有細,又顯與第七、八識行相異,彼微細沈審故。又者,意識所藉緣少,以易辦故,無時不具,然而由違緣故,有時不起。何者是違緣?即下文所説五位不起,或是厭於麤心,或由異緣礙,遮意識生起,故名違緣。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8云:「或厭於心者,即是二無心位也。或異緣礙者,謂餘無想天等三位也。」
窺基:第七、八識行相,恒為內緣,唯是一類微細、沈審,生起所藉緣少,所藉眾緣一切時有,以行相細,故無緣礙,令總不行。此言「總不行」者,是說第七識於無漏滅盡定中,以違染故,一分不行,非是識體總無,又但可令第七、八識轉變,非總不行。對於諸識起滅分位,以上是第一解,此解之中,亦釋頌文「意識常現起」義,即以八識相望,第六意識不同於前五識不常現起,復與後第七、八識恆現起有異,而是有時不起,名常現起。由此之故,頌中不說此第六識是隨緣現。下文所云「由斯不說此隨緣現」,於此第一解末,亦應說之,彼文雙結二種解故。
窺基:此下為第二解。此說五識,不能思慮(無尋、伺故),不能自起(藉他引方起故,緣麤事故),唯外門轉(唯緣外境,不內緣種、根、理等故),有此所以,起藉多緣,又所緣境界,皆定各有局限故,而且其所依等,或時闕故,故五識斷時多,現行乃少。
窺基:第六意識,自能思慮(有尋、伺相應故),內外門轉(緣理、事等一切法故),所藉緣少,根、境等緣一切時具,無有不是自能思慮,非如五識生起須藉他引,故第六識,不假多緣,常能現起,唯除五位,即斷時少,現行乃多,由斯頌中不說第六意識是隨緣現,但言常起,起時多故。
窺基:自此以下是解釋頌文「除生無想天」等下三句。此即問彼不現起位。
生無想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