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唯識論討論 - 第二章第二節第十項 阿羅漢位捨


此識無始恒轉如流,乃至何位當究竟捨?

窺基:自此以下是辨明第十門伏斷位次,即解釋頌「阿羅漢位捨」此文為問。

阿羅漢位,方究竟捨。

窺基:此是正舉頌文總答前問。下作廣答,於中有二,初是略釋,後作廣釋。

謂諸聖者,斷煩惱障究竟盡時,名阿羅漢。

窺基:此即略釋。言「謂諸聖者」者,是說三乘聖者。言「斷煩惱障究竟盡」者,是說三乘聖者,皆在金剛心時,永害隨眠,即於彼位,煩惱障斷盡已,皆成阿羅漢果。若是以伏、斷煩惱障種,令煩惱障永不起而言斷者,即通八地以去菩薩。下文中有三師解釋阿羅漢位,若據正義,唯前二師之解,順此論文。今此唯依於斷煩惱障盡,名阿羅漢,害煩惱賊故,非是據所知障斷盡,所知障非是縛故。又者,是依永除分段生死,以名無生,故知非依所知障

願施:言「害煩惱賊」、「無生」者,以此二皆是阿羅漢義故。

爾時,此識煩惱重永遠離故,說之為捨。

窺基:此解釋「捨」。由於阿羅漢位,此識之中煩惱麤重永遠離故,說之為捨,非此第八識體亦無。此中「麤重」是說煩惱種子,雖煩惱現行,無堪任性,亦名麤重,然今但取種子非餘。此文之意,由煩惱種斷時,現行執藏以及發潤之惑,皆不起故,說名為捨。此執藏名,是唯約縛而說,法執非縛,故不說斷法執。又者,畢竟無有現行麤重,亦可說之為捨,則此通於八地以去菩薩

願施:上說「現行執藏」,即第七識我執現行,有漏第七識任運現行執藏此識故。

此中所說阿羅漢者,通攝三乘無學果位。

窺基:自此以下是正廣解。於中有二,初廣釋阿羅漢,後廣解捨位。廣釋阿羅漢三師,此文即是第一師義,顯阿羅漢通攝三乘唯無學位。「阿羅漢者,正說是應。「應」者,契當之義,此有三義,即是應斷煩惱,應受供養,應不復受分段生死。若但言應,即通三義,若說應供,則唯得一義,便失餘二義,故於如來言應,不言應供。

皆已永害煩惱賊故,應受世間妙供養故,永不復受分段生故。

窺基:第一師說,於阿羅漢言應,以具殺賊、應供、無生三種義故。

願施:何故於阿羅漢,不說離所知障?

窺基:所知障體不障解脫,無有能發業、潤生之用故。

願施:何故不說離變易生死?

窺基:二乘無學有變易生死故,此變易生死,非是由煩惱所招起故。然阿羅漢已離繫縛而得解脫,故無分段生死。

云何知然?

窺基:外人疑問:「云何知此識是三乘無學皆捨?又云何知阿羅漢名通在三乘?」此文總合二問而說,云何知然?

決擇分說,諸阿羅漢、獨覺、如來,皆不成就阿賴耶故。

窺基:此師答第一問。即是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1(攝決擇分)中說:「或有成就轉識非阿賴耶識,謂阿羅漢,若諸獨覺,不退菩薩及諸如來住有心位。」聖論說四人,今此但引阿羅漢、獨覺、如來三人,以彼皆無學故

集論復說,若諸菩薩得菩提時,頓斷煩惱及所知障,成阿羅漢及如來故。

窺基:此師答第二問。即是,《大乘阿毘達磨集論》卷7中說:「若諸菩薩得菩提時,頓斷煩惱障及所知障,頓成阿羅漢及如來。」由文可知,佛亦得名阿羅漢者,是故阿羅漢名,通三乘有。

若爾,菩薩煩惱種子未永斷盡,非阿羅漢,應皆成就阿賴耶識,何故即彼決擇分說,不退菩薩亦不成就阿賴耶識?

窺基:此為外人所問。由於第一師立宗說,煩惱種盡,方名為捨外人作此難。此中難意,若依汝宗,則於菩薩,不可說捨阿賴耶識,菩薩煩惱種子未盡除故,如此即違聖教所說「不退菩薩亦不成就阿賴耶識」。

願施:言「不退」者,是以何義而說?

窺基:不退總有四種。一、信不退,即十信第六心以去。二、證不退,即入地以去。三、行不退,即八地以去。四、煩惱不退,即一切聖者,煩惱是指無漏道所斷煩惱。若以十住第七心以去,名位不退者,即應有五不退。若是直往菩薩,則唯有四不退,除第四煩惱不退。今論所說迴心向大不退菩薩,即是第四不退,已證果得淨故。

彼說二乘無學果位迴心趣向大菩提者,必不退起煩惱障故,趣菩提故,即復轉名不退菩薩,彼不成就阿賴耶識。

窺基:第一師解釋說,彼論所言不退菩薩,是指二乘無學迴心趣向大菩提者。此菩薩已證無學果,必定不退起諸煩惱,既已迴心向大,即從初發心二萬劫,乃至成佛以來,皆名不退,又以趣向大菩提故,轉名菩薩。故彼論中不退菩薩,非說直往菩薩。

即攝在此阿羅漢中,故彼論文不違此義。

窺基:外人復問:「既然如此,何故於前文中,但言阿羅漢、獨覺、如來三人,不說不退菩薩?」此師解云,彼不退菩薩攝在此阿羅漢中,彼本是阿羅漢,從本而說。是故,彼論攝決擇分文,不違此中所說義。

又不動地以上菩薩,一切煩惱永不行故。

窺基:自此以下是第二師義,即護法菩薩所說義。護法解釋阿羅漢、二乘無學迴心向大者二義,亦同前師,於理無違於不退菩薩義,解釋說,直往菩薩八地以去,亦捨此阿賴耶識,而名為不退,以行亦不退故,於未得法亦復不退故,此由四種道理證知。此文敘述第一種理,即是八地以去菩薩,無漏相續,無有現行執藏,一切煩惱永不行故,故可說捨阿賴耶識。

願施:上說「於未得法亦復不退」者,即是念不退。此意,雖猶未得究竟解脫、佛十八不共法、大菩提等,然而剎那剎那念念增進,正念不退。窺基《說無垢稱經疏》卷2云:「不退有二,一、已得不退,此初地得,於未得法,尚未能修,名之為退。二、未得不退,八地方得,於未得法,任運能修。今具二不退,要八地後。」

法駛流中任運轉故。

窺基:此說第二種理。即是八地以上菩薩,剎那剎那真俗雙運,法駛流中,以無加功用行而任運轉故。《十地經論》第十卷有廣說。

能諸行中起諸行故。

窺基:此說第三種理。即是八地以去菩薩,能一切行中修一切行故。《十地經論》與瑜伽論,皆同此說。

剎那剎那轉增進故。

窺基:此說第四種理。即是八地以去菩薩,無漏相續,無有有漏間隔,又無未得之退,故能念念增進諸行。

此位方名不退菩薩。

窺基:由此四因,直往菩薩八地以去,方名不退菩薩,捨賴耶名。

然此菩薩,雖未斷盡異熟識中煩惱種子,而緣此識我見、愛等,不復執藏為自內我,由斯永捨阿賴耶名,故說不成阿賴耶識。

窺基:上解「不退」,此解「捨」名。即是,以第七識等我執煩惱現行無故,而說捨阿賴耶名。此師意說,彼不退菩薩無現行執藏,故瑜伽論說不成就阿賴耶識,即名為捨阿賴耶名,以阿賴耶是藏義故。

此亦說彼名阿羅漢。

窺基:此意,直往不退菩薩,具足阿羅漢三義故,故亦說彼名阿羅漢。

有義,初地已上菩薩,已證二空所顯理故

窺基:自此以下是第三師解,即難陀論師等義。彼等作如是解,由五因故,證明入地菩薩亦捨此阿賴耶識名。此文即第一因,文易可解。

已得二種殊勝智故,

窺基:此為第二因。二殊勝智,即是正體智、後得智。

願施:正體智即是根本智,或名根本無分別智。

已斷分別二重障故

窺基:此為第三因。分別煩惱、所知二障,以猛利故,名「重」。

能一行中起諸行故,

窺基:此為第四因。即是一一行中,皆能修集一切行故。此中「一行」,是唯約六度波羅蜜而論。

雖為利益起諸煩惱,而彼不作煩惱過失,故此亦名不退菩薩。

窺基:此為第五因,名為不退故。此意,地上菩薩為利益故,不動染心而方起惑,非是不知而起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78說:「由此因緣,菩薩要知方起煩惱,非為不知。」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抄》卷6云:「不動染心而方起惑者,染者,顛心也。菩薩起煩惱時,皆正智心故,不令與煩惱相應,為利有情故。」

然此菩薩,雖未斷盡俱生煩惱,而緣此識所有分別我見、愛等,不復執藏為自內我,由斯亦捨阿賴耶名,故說不成阿賴耶識。此亦說彼名阿羅漢。

窺基:上釋「不退」,此辨明「捨」。即以少分分別煩惱斷故,捨執藏名,其文易解。

故集論中作如是說,十地菩薩,雖未永斷一切煩惱,然此煩惱,猶藥所伏諸毒,不起一切煩惱過失,一切地中,如阿羅漢已斷煩惱,故亦說彼名阿羅漢。

窺基:此是引論為證,即是引《大乘阿毘達磨集論》第七卷之文。

彼說非理。七地已前,猶有俱生我見、愛等,執藏此識為自內我,如何已捨阿賴耶名?

窺基:此下是第二師第三師義。此意,第六識俱生我見,於第四地方不現行,又第七地以前,第七識俱生我見,猶現行故,如何可說已捨阿賴耶名?

若彼分別我見、愛等,不復執藏,說名為捨,則預流等諸有學位,亦應已捨阿賴耶名,許便違害諸論所說。

窺基:難是以預流果等來例同彼菩薩,則預流果等亦應捨賴耶名,然而聖教不如此說。

願施:言「執藏」者,是否人執?

窺基:此唯是人我見,名為執藏,非於法執,否則,阿羅漢應名為不捨阿賴耶識,以有俱生法我見故。故知,但以人執為藏,不以法執。

地上菩薩所起煩惱,皆由正知,不為過失,非預流等得有斯事,寧可以彼例此菩薩?

窺基:第三師說,地上菩薩所起煩惱,不為過失,非預流等得有斯事,以預流等所起煩惱,皆不正知,為過失故。是故,寧可以彼預流等來例此地上菩薩?

彼六識中所起煩惱,雖由正知,不為過失,而第七識有漏心位,任運現行,執藏此識,寧不與彼預流等同?

窺基:論主難云,彼入地菩薩,前六識中所起煩惱,雖由正知,不為過失(此諸煩惱,間斷起故,相貌麤故,可由正知方起),其第七識,一類無斷,任運現行,非相麤顯,於有學位,除無漏心、滅盡定外,在有漏心時,必定執藏此賴耶識,寧不與彼預流等同?預流等唯於入人空觀之無漏心時,此識不行,然於有漏心時,此識執藏即便現起,與入地菩薩同。既然於預流等不說捨阿賴耶識,何故於入地菩薩即名為捨?

由此故知,彼說非理。

窺基:此為總結。第八地以去諸菩薩,無漏相續,雖有煩惱種子,然而一切煩惱皆不現行,故得名捨。前七地之菩薩,非是煩惱永不現起,如何說捨?

然阿羅漢,斷此識中煩惱重,究竟盡故,不復執藏阿賴耶識,為自內我。

窺基:自此以下結說正義。此意,且如第一師釋,直往菩薩八地以去,非是此中阿羅漢攝,即唯三乘無學方名為捨。若依第二師釋,直往菩薩八地以去,亦是此中阿羅漢攝。故頌文總說「阿羅漢位捨」,以斷煩惱種盡故,或永伏煩惱現行盡故,並名為捨。

由斯永失阿賴耶名,說之為捨,非捨一切第八識體。

窺基:此意,不復執藏,說名為捨,非是第八識體全無,名捨阿賴耶識。

勿阿羅漢無識持種,爾時便入無餘涅槃。

窺基:此說,若無第八識體,則阿羅漢於金剛心正斷此阿賴耶識時,就會無識持種,即於爾時,便應入於無餘涅槃,勿阿羅漢得有此事,故不得捨第八識體。此中說捨,唯約執藏為捨,以彼過失重故,不約能藏、所藏為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