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摩訶衍者,摩訶言大,衍者名乘。」
2、六處者,《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》卷1:「如世尊說六處。何等為六?謂正法住、正法滅、波羅提木叉、毘尼、出家、受具足,為大乘故說此六處。何以故?正法住者,為大乘故,說大乘住者即正法住。正法滅者,為大乘故,說大乘滅者即正法滅。波羅提木叉、毘尼此二法者,義一名異,毘尼者即大乘學。何以故?以依佛出家而受具足,是故說大乘威儀戒是毘尼、是出家、是受具足。是故阿羅漢無出家受具足。何以故?阿羅漢依如來出家受具足故。」
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故知詮順至教大乘者,能詮教,若根本教,若方便教,二皆名為順大乘也。行等言順,又准此知。」
3、《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》卷1:「阿羅漢、辟支佛有餘過,非第一清淨,言得涅槃者,是佛方便。唯有如來得般涅槃,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,出過阿羅漢、辟支佛、菩薩境界。是故阿羅漢、辟支佛去涅槃界遠,言阿羅漢、辟支佛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者,亦是如來方便有餘不了義說。」
《勝鬘寶窟》卷2:「觀察解脫四智究竟者,是四智相,無學正智,是有為解脫,解脫即是四智正體。二乘出觀有中,觀彼解脫生四智究竟之想,名觀解脫四智究竟。得蘇息處,第二得涅槃究竟,離分段死,故名為蘇,六道之中不得往來,稱之為息也。」
四智究竟者,謂二乘我生已盡、梵行已立、所作已辦、不受後有四智。《勝鬘經記》卷1:「四智究竟者,我生已盡、行立、作辦、不受後有此四智也,分段死者盡故,得此四名也。」
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謂九智至無生智者,法、類兩智名為總,四諦各一名之為別,並前為六。四諦智者雖即法、類,以總標言法、類二智四諦,所以更不分別。世俗、盡、無生,並前為九。問:何故十中除他心智?答:略為二釋,一、非明證故,二、八智無漏,俗智有漏,唯他心智通漏無漏,離九外無,所以不說。」
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10:「盡智者,謂由因盡所得智,或緣盡為境。所以者何?由有盡故而起此智,名為盡智,或緣盡為境故名盡智。此義意言,於此位中,由永斷集令無有餘,所得智名盡智,或緣因盡為境故名盡智。無生智者,謂由果斷所得智,或緣果不生為境。所以者何?由有無生故,所得智名無生智,或緣無生為境名無生智。此義意言,由有當來一切苦果畢竟不生法性故,而得此智,雖緣餘諦為境,亦名無生智;或緣苦諦無生為境,故名無生智。」
《大智度論》卷23:「法智者,欲界繫法中無漏智,欲界繫因中無漏智,欲界繫法滅中無漏智,為斷欲界繫法道中無漏智,及法智品中無漏智。
比智者,於色、無色界中無漏智亦如是。
他心智者,知欲界、色界繫現在他心心數法,及無漏心心數法少分。
世智者,諸有漏智慧。
苦智者,五受陰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,觀時得無漏智。
集智者,有漏法因:因、集、生、緣,觀時無漏智。
滅智者,滅、止、妙、出,觀時無漏智。
道智者,道、正、行、達,觀時無漏智。
盡智者,我見苦已,斷集已,盡證已,修道已;如是念時,無漏智慧見明覺。
無生智者,我見苦已不復更見,斷集已不復更斷,盡證已不復更證,修道已不復更修;如是念時,無漏智慧見明覺。」
5、《顯揚聖教論》卷3:「淨者,謂四證淨,廣說如經。一、佛證淨,謂已見諦者,於如來所善住出世間信,及後所得善住世間信。如佛證淨,如是第二法證淨、第三僧證淨應知。四、聖所愛戒證淨,謂已見諦者,於已得決定不作律儀聖所愛戒所善住出世間信,及後所得善住世間信。」
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設有不定性,稱退故非因者,說退不定性,曾修捨大,復退求小,所修大行亦非是彼小果方便。」
7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一、先得順決擇分善證得者,先得聲聞順決擇也。章,二、先已得證得證得者,曾得聲聞果。章,三、先未得證得證得者,未得決擇及彼果修獨覺者,為初練根,時節長故,即利根前之兩種練根,時小故成鈍根。決擇修者,更不練根得至果者。」
8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又此會上至得授記別者,此總別義顯説一意,世親釋云:復有別義,謂彼眾中,有諸菩薩與彼名同,蒙佛授記,由此法如平等意樂,故說一乘。問:二意樂中,既佛、二乘、菩薩三別,何非三意?答:周云:自他為二,二乘、菩薩他義等故,今自他相望,名得二意樂,理可名三。」
9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法華論中至作佛名一者,此即章家文也,言第一、第二及第八小分者,第八意中取正受記不定聲聞,不取同名得記菩薩,故名小分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0:「云何名為四種聲聞?一者變化聲聞,二者增上慢聲聞,三者迴向菩提聲聞,四者一向趣寂聲聞。」
10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然法華經至乘為真實者,此下略依六對顯二經說一乘差別,此即初他語自語對也。」
11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依勝鬘經至不成佛故者,此後引勝鬘文證法華一乘是方便也。今引文意,法華經等說一乘者,隨他意語,彼宜聞故,是方便說,非為真實。所以爾者?定性二乘及無性乘不成佛故。」
12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法華一乘隨他意語,勝鬘一乘隨自意語,對望不同,亦不相違。」
13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又法華一乘至故是真實者,此第二攝入出生對也。法華經中破二入一,汝等所行是菩薩道,言九部法入大乘本,皆攝入也。唯有此義,無出生義,故云體用狹也。勝鬘經云『摩訶衍者,出生一切聲聞、緣覺、世間、出世間善法,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,又如一切種子皆依於地而得生長。如是一切聲聞等善法,依於大乘而得增長』,此等諸文說出生義;又云『聲聞、緣覺乘皆入大乘,大乘者即是佛乘』等,此文即說攝入義。二義周備故,勝鬘一乘體用最寬。」
14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法華一乘至故是真實者,此第三有性無性對也。」
15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又法華唯至可宜聞故者,此第四不定決定對。即十義中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,皆是不定性。法華一乘多為引攝此二機,故云唯談不定性。勝鬘經中有無雙彰,以通從別,隱說不定,故云亦談決定種姓。」
16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法華分明至二種俱盡者,此第五智慧真如對也。法華經中多以智慧為一乘體,雖小分隱說真理而不分明,多分說於智慧中,唯有攝入義而無出生義。勝鬘經中乃以真理為一乘體,不說智慧,其真理中具有二義,故云攝入、出生二種俱盡。」
17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雖佛果涅槃至說於一乘者,此第六顯了隱密對也。究理而言,佛果理智雖俱一乘,而二經說顯密不同,勝鬘會中正對大機,不渡四乘,說理一乘,故顯了;法華經中對不定機,隱渡二乘,故是隱密。」
18、《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》卷1:「言聲聞授記者,聲聞有四種,一者決定聲聞,二者增上慢聲聞,三者退菩提心聲聞,四者應化聲聞。二種聲聞,如來與授記,謂應化聲聞、退已還發菩提心者。決定、增上慢二種聲聞,根未熟故,如來不與授記。」
1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亦有小分依於聲故者,緣彼風樹水等之聲而悟道也,或云將至果時,亦遠尋思彼教起證。」
20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聲聞、獨覺根行小異,而同學習生空之教,得究竟果,故云無多別教。由此相類,即名下乘及聲聞乘。」
21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聲聞、獨覺同小根類,故形菩薩,合名小乘,種類同故。」
22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何因三中至故亦不說者,此據出世三乘問開合義也。言出世三者,一、菩薩乘,二、獨覺乘,三、聲聞乘,此合定不定以為三乘。今問其所以,故云何因。不定姓中具二具三等者,答也,雖不定姓,具二具三種姓差別,而究竟果不過此三。以通從別總立三乘,此三乘中,各有一種一姓,二種二姓,一種三姓,定不定姓種類別故,後發心得果不定。今云具二者,二種二姓也,具三者,一種三姓也。其人天乘,即世間乘,非究竟運,故出世間不別立乘。」
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人天淺近非究竟運者,此定性人而不能運出於三界,名非究竟,非是此人復可成聖令住人天,名非究竟。」
23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何故楞伽至淺近類故者,二經意者,通別類異及種姓有異,故開不定,三乘外為一,乘體無別;入人天者,同有漏法根種齊故,合為一乘。」
24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今章家意,前後諸經所說一乘,非是欲明三乘皆得成佛,由十意趣總說一乘,非有情姓無差別故。」
25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答依梵本至非真破也者,此下依問廣答,於中初破會三歸一師義,後破依佛執說一乘師義,此即初也。羅什等云『無二者,無聲聞、緣覺,無三者,無聲聞、緣覺及大乘中偏行六度獨善菩薩。今破此義,章家解云,從勝至劣數,佛第一,獨覺第二,聲聞第三,言無二無三者,無第二獨覺,無第三聲聞,非無大乘之中大乘體極。勘梵本云『無第二第三』,今翻之略,不置『第』字。」
26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法花自言至非所破也者,什法師等云:『聞昔說三,執三皆極,今說一極,故破三執,此乃地前菩薩起故。』今破此師義,二乘不知二為方便,執二乘果以為真極,今說二涅槃但為化城,說二菩提但是羊鹿,權教所設。今破彼情執有二果極,故說為一,若破執大極,還為說一乘,更增其病,何名為破?若破三者,何故乃言餘二非真等,故知大乘非所破也。」
27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彼經又言至何況大乘者,今章家意,以會一類不定二乘,故云二乘即大乘,及會所餘不定菩薩,故云大乘即一乘。尚不會定姓二乘,何況定姓菩薩,故云何況大乘。」
28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大乘、一乘解行何別等者,解者悟解也,行者因行也,悟入大乘之解,悟入一乘之解,此等二解有何別耶?大乘、一乘俱通因果,彼二因行有何別耶?三藏解云,大乘、一乘語別義同,言大乘者,對小之名,言一乘者,對果之名。」
29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又亦應言至非真實理者,引勝鬘文有其二意,一者,文既唯云『無有二乘』,不言三乘,故知不會大乘;二者,既云『而方便說』,不言真實,明知會不定姓,不會定姓二乘,故云方便。」
30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經雖說言至有一名真者,『是方便門,遠令入真』者,攝遠傍義,即昔說有二乘果等;『令趣極果,名真實』者,攝近正義,即今說有一乘果等。言真實者,對不定機,望彼名真,非謂都無二,唯有一名真。」
31、密遣二人者,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實無二體,設有二乘之教,故言密遣。方便之教,但化二乘,故云二人。」
眇目矬陋者,《妙法蓮華經玄贊》卷7:「眇目者,視不正,《說文》一目少也。目匡陷急曰眇,眇,小也。為二乘說安立諦教,能詮顯義不圓,名為眇目。所詮生空理短,故名矬。無法身功德,醜故名陋。」
息處者,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言息處者,有餘涅槃,即二乘人息苦之處,故云息處,故說二即化城也。」
3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經論一乘實為不定者,不定說彼直往入大名為一乘、迂迴入者即名大乘。」
33、三十四念者,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卷5:「諦現觀中有十六念,離有頂貪有十八念,謂斷有頂九品煩惱,起九無間、九解脫道,如是十八足前十六,成三十四。」
3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此乃斷滅已後小乘曲見等者,問:如佛世諸小乘等,咸言王宮是最後身,執丈六身以為真佛,又發智等,佛世住亦三十四念成佛,此即佛在。為有斯執也,何得言佛滅後小乘曲見?又佛自說捨無常色獲得常色,餘蘊亦爾,據此一邊能執之者,說破於大,亦何失耶?答:彼本意,昔學大者執大為極,今破於彼名為破三,今佛在世無大乘人執化身以為極者,理實佛在,小乘亦執化身為極,然廣建立差別,今佛滅後據增相談之,亦無失通。」
35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經中所說至然未見文者,經中所說二、三藏者,二藏經文此未分明,然依半滿以分二藏,涅槃經說半滿之字,即指彼聞以為二藏。然藏、乘名數開合不齊,或有藏、乘名數各異,如一乘三藏等,或有藏、乘名數齊同,如二乘二藏等,或有藏、乘數同名異,如三乘三藏,三藏者,素怛攬等三也,或有藏、乘名同數異,如二藏三乘等,二藏者,聲聞、菩薩二藏也。總有可同,於理未爽者,乘藏相對亦有可同,如藏章云:或依捨邪歸正門,唯説一藏,謂正法教藏,或說二乃至八萬四千,此藏亦爾,所立隨宜,不可為難。今同彼意,故云於理未爽。」
36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十弊者,即十度之所治障也。四輪者,能治也,八難者,所治也。」
四輪、八難者,《妙法蓮華經玄贊》卷9:「凡難有八,謂三惡趣為三,四、生佛前佛後,五、諸根不具,六、邪見世智辯聰,七、邊地,即攝北洲,八、長壽天。成實論說四輪摧八難,一、住善處,謂生中國,除五難,謂三惡趣、邊地、長壽天。二、依善人,謂遇佛,除生佛前佛後。三、發正願,謂正見,除邪見、世智辨聰。四、宿植善根,除諸根不具。」
37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言如藏章中自當廣釋者,諸藏章中以二義答,第二義云:小乘之中,聲聞為因,獨覺為果,從小為名,非名獨覺藏;大乘之中,菩薩為因,如來為果,從小為稱,非名如來藏。今此所問,即當彼義。」
38、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文,問教理行至為同為異者,問意者,教、理、行、果為一乘體者,諸乘於望,為同為異?文,答一雨普至未勞定準者,教同機異等者,三乘取教有偏普異,故名教同機異;三乘證理有圓缺異,故云理同證異;三乘修行有分全異,故云行同修異;三乘取果有初後異,故云果同設異。」
39、《妙法蓮華經玄贊》卷4:「勝鬘經中顯會行、果,『六處正為大乘故說』,正會行故;『二乘四智非為究竟,名向涅槃界』,即會果故。勝鬘正說一乘因果故,顯會行果、密會教理。法華正顯昔權今實,故顯會教理,令其修證,密會行果。由此一乘據實通會教理行果,」
《妙法蓮華經玄贊》卷4:「然法華中,顯會教理,密會行果。會教理者,即前所標諸佛智慧及智慧門,一雨普潤,會教也;牛車寶所,會理也,此以所詮名之為理,非要真如。乘此寶乘,直至道場,即會行故;中設化城為至寶所,即會果故。」
《法苑義鏡》卷2:「如涅槃經說為同異者,涅槃會理、行、果故,彼經三十二云:『一切眾生同有佛性,皆同一乘、同一解脫、一因一果、同一甘露,一切當得常樂我淨,是名一味。』解云,同有佛性者,會理也,一因一果者,會行、果故,顯唯理、行、果,密實有四。准文釋義,亦有同異,故云:如涅槃經說為同異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