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唯識論討論 - 自序


成唯識論》是一部廣解世親所造《唯識三十論頌》之釋論,主旨在證成萬法唯識,其內容既深入又廣博,是玄奘法師糅集了護法、安慧等十大論師所釋,再加上自己的補充見解而成。《唯識三十論頌》中三十頌,若約相、性、行位三科,即是前二十四頌明唯識相,於中初一頌半,略辨唯識相,次二十二頌半,廣辨唯識相,第二十五頌明唯識性,後五頌明唯識行位。成唯識論》即是針對此三十頌,一一依序完整解釋。

本書的體裁很簡單,是先舉一小段《成唯識論》本文,再以窺基、慧沼、智周、末學四人相互討論之所說,作為解釋。窺基所言,絕大部分是取自於《成唯識論述記》,少分《成唯識論掌中樞要》,極少分《成唯識論別鈔》及《成唯識論料簡》。慧沼所言,取自於《成唯識論了義燈》,智周所言,取自於《成唯識論演秘》。末學所言,大略有四,一、提問,所提之問,多是採自彼等論中所說,旨在作起承轉合,以利讀者閱讀。二、補充餘論中殊勝解說,這部分以靈泰《成唯識論疏抄》、如理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及智旭《成唯識論觀心法要》為多,此三論中不乏精湛詮釋還有少分是取餘論,如道邑《成唯識論義蘊》等。三、提供所引經論全文,若窺基等解說之中引文未全,或僅提經論名,則查出以補足,以利讀者瞭解。四、末學自己的見解,這部分極少,若是諸論未解或解釋不周盡,末學方作補充。

本書涵蓋述記五分之四的內容,並加上餘論所釋,末學認為足以完整詮釋《成唯識論》。然述記中內容,多半是玄奘法師的解說,本書將其歸為窺基所言,似乎不妥,但這是末學的方便之舉,相信玄奘、窺基不會在意,彼此皆是以弘法為志故。況且玄奘法師所說,亦多是十大論師之解,而十大論師之解,亦多是依據經論,實理而言,諸法正義,法爾本然,非是出自於誰口即唯屬於誰,因此讀者不需太計較是誰說。又本書中文字,不是白話文,這是末學的選擇,理由有二,一、末學欲儘量保持原文中字句,以示對作者尊重,並且欲助讀者於對照原文時,更加容易。二、白話文雖然易讀,但是再讀時反易生厭,阻礙重讀,文言文有韻味,重覆閱讀亦不生厭,適合讀者咀嚼文字,思維其中義理;而且此書中所取文言文,末學皆作順文處理,不難閱讀,相信凡是能自讀《金剛經》、《妙法蓮華經》經文者,都能順利讀完。事實上,文言文並不可怕,只要作者有心為讀者作簡化,就容易閱讀,如鳩摩羅什、玄奘法師等所譯經論,即是如此。

述記之文難讀難解,凡讀過者,不論讀完與否,定有同感。何以述記難讀難解?末學認為主要原因有二,第一,由於窺基程度太好,因此玄奘講解時,不需說太多言詞,窺基即能明瞭,又說者、聽者是當面溝通,彼此容易瞭解對方語意,故所說言詞即使簡短,或有跳脫,雙方仍互相了。如此話語,若是忠實顯於文字,吾等後人來看,即成簡約而難明白。第二,述記文中有甚多處,所引經論之文與自己的解釋文,分界不清楚,或所引文太簡短,以致於說、聽雙方雖皆明白,然而訴諸文字,讀者難曉。早先,末學原本打算翻譯述記成白話文,然仔細思考後,覺得不能消除上說兩種原因所造成的難解,若讀者花了時間閱讀譯本,卻仍不能瞭解,即非末學所願,所以作罷。何故翻譯的效果會不好?因為,述記文中簡約難懂之處,是需要稍做解釋才容易明瞭,然而翻譯必須忠於原文,譯者不得擅作增減,不可自加解釋。又述記中引多少經論文,譯文中須全部如實列出,不可增減,然實際上,若將所引經論完整地出示全文,讀者閱後,反而更易明白。是故,本書採用討論方式,如此即無翻譯上的局限,對於其中文簡意賅之句,可以或順或潤,增添幾字或一、二句,要且不失原意,而令讀者易讀易了。又本書將述記中所引的經論,皆完整地列出全文,省去讀者費時查文,而且更易理解,對於逕行讀述記原文者,亦是很有幫助。

述記中運用很多比量作解釋,尤其是在說明外道、小乘所執實法非有之時,因此,讀者讀本書前,若已修過因明,就會更加明白書中所說,此即所以玄奘講解《成唯識論》時,要同時教授《因明入正理論》。然讀者若是未修因明,亦不必畏懼,仍是可以直接讀進去,本書中自有一番解釋,只是要注意有些文字是屬專有名詞,不可當成一般文字作解。對於比量,末學在此略作說明,一比量須含有宗、因、喻三,宗者,具前陳、後陳,前陳者是有法,後陳者是法,有法與法,合而為宗,窺基《因明入正理論疏》卷1釋云:「法有二義,一、能持自體,二、軌生他解,故諸論云,法謂軌持。 …… 故初所陳,唯具一義,能持自體,義不殊勝,不得法名,後之所陳,具足兩義,能持復軌,義殊勝故,獨得法名。前之所陳,能有後法,復名有法。」例如,立比量云:「聲無常,所作性故,如瓶。」此中「」為有法,「無常」為法,「聲無常」是宗。宗中有法及法,皆須極成,此宗方得成立,《因明入正理論疏》卷1云:「極者,至也,成者,就也,至極成就,故名極成。」極成,謂造至極共許成就,即是兩造皆共許之義

因者,《因明入正理論疏》卷1云:「因有二種,一生,二了。 …… 生因有三,一、言生因,二、智生因,三、義生因。」彼卷中言了因亦是有三,一、言因,二、智因,三、義因。此六因中,取何為比量因?正取即是言生因、智因,亦可兼取餘因,如《因明入正理論疏》卷1云:「別生、了雖成六因,正意唯取言生、智了,由言生故,敵證解生,由智了故,隱義今顯,故正取二為因相體,兼餘無失。」何謂言生因、智因?彼卷釋云:「言生因者,謂立論者,立因等言,能生敵論,決定解故,名曰生因。 …… 智了因者,謂證敵者,解能立言,了宗之智,照解所說,名為了因。卷又云:「由言生因故,敵者入解所宗,由智了明故,立者正理方顯。」前例比量「聲無常,所作性故,如瓶」中,「所作性故」即是比量因,此「所作性」既是言生因,亦是智因。

喻者,《因明入正理論疏》卷2釋云:「喻者,譬也,況也,曉也,由此譬況,曉明所宗,故名為喻。」喻有同法喻、異法喻二種,如《因明入正理論》卷1云:「喻有二種,一者同法,二者異法。」簡稱同喻、異喻。此喻,若既是因同品,亦是宗同品,即名同法喻,若既是宗異品,亦是因異品,即名異法喻。大多數的比量,唯立同喻,不立異喻,亦有比量以同喻定有故,省略而不立喻。

破對方所立比量,可從宗、因、喻各別作破,若對方所立比量中,宗有過失,名似立宗,簡稱似宗,因有過失,名為似因,喻有過失,名為似喻。「似」者,似能成立之義,非是真能成立。依據《因明入正理論》,似宗有九種,似因有不成、不定及相違三類,其中不成有四種,不定有六種,相違有四種,似同法喻有其五種,似異法喻亦有五種,列名於下:
一、似宗九種:現量相違,比量相違,自教相違,世間相違,自語相違,能別不極成,所別不極成,俱不極成,相符極成。
二、似因,不成類四種:兩俱不成,隨一不成,猶豫不成,所依不成。
三、似因,不定類種:共,不共,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,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,俱品一分轉,相違決定。
四、似因,相違類四種:法自相相違因,法差別相違因,有法自相相違因,有法差別相違因。
五、似同法喻五種:能立法不成,所立法不成,俱不成,無合,倒合。
六、似異法喻五種:所立不遣,能立不遣,俱不遣,不離,倒離。
以上名稱,皆歸屬為專有名詞,書中常會提及,恐讀者於讀到時不察,故先在此列出。

本書目錄是依章、節、項、目、子目編錄,若子目下猶有須分類者,則皆列在內文,不列入目錄中,以免目錄過於龐大。《成唯識論》每一卷中都有幾處很難了解(尤其在第一卷)縱使末學已將本書中文字處理至易讀,但一般程度的讀者,恐怕仍有多處難以理解,末學建議,心不急切,耐心慢讀,儘量不要跳過。須知,菩薩修行六度,不論自利、利他,難行也要能行,於慧學上自修,本來就比修福困難,而且未登初地之前,亦非世世皆有機會,既然今生有此良機,即應努力把握。

然而唯識法門是否應當修學?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》卷4云:「如來藏識藏,唯佛及餘利智依義菩薩智慧境界,是故汝及餘菩薩摩訶薩,於如來藏識藏,當勤修學,莫但聞覺作知足想。」《入楞伽經》卷7云:「大慧!如來藏識阿梨耶識境界,我今與汝及諸菩薩甚深智者,能了分別此二種法,諸餘聲聞辟支佛及外道等執著名字者,不能了知如此二法。大慧!是故汝及諸菩薩摩訶薩當學此法。」《大乘入楞伽經》卷5云:「是故汝及諸菩薩摩訶薩,於如來藏藏識,當勤觀察,莫但聞已便生足想。」三種譯本皆記載世尊說菩薩當勤修學藏識,不得以聞已為滿足,故知唯識法門是菩薩必修,唯此法門於第八識之體、相、用作深入廣解故。有質疑者說楞伽經是唯識宗之經,故經中所云定當修學者,是指修唯識之菩薩,非是所有菩薩。對於此疑,末學認為,依據佛所說言,佛經但分了義經與不了義經,依宗而分,非是佛說,是後人作分別,其意重在說明宗義所據。此楞伽經是了義經,無庸置疑,亦且非是違經,既然佛說一切菩薩摩訶薩當勤修學,吾大乘人應該信受奉行。又者,唯識法門既詳說我、法執,亦詳述如何離,既詳說煩惱、所知障,亦詳述如何斷,既詳說世俗諦,亦詳述勝義諦,既詳說有漏法,亦詳述無漏法,既詳說有為法,亦詳述無為法,既詳說世間法,亦詳述出世間法、出世間上上法,云何可謂為不了義?又者,言此法門為「唯識」者,亦是後人分別,無著菩薩但稱此法為大乘法,並造《攝大乘論》證明,若大乘法是不了義,何以世尊唯於對聲聞所說經,言彼為不了義?如《大般涅槃經》卷6云:「依了義經,不依不了義經。不了義經者,謂聲聞乘,聞佛如來深密藏處,悉生疑怪,不知是藏出大智海,猶如嬰兒無所別知,是則名為不了義也。了義者,名為菩薩,真實智慧,隨於自心,無礙大智,猶如大人,無所不知,是名了義。又聲聞乘,名不了義,無上大乘,乃名了義。」

有說,入地以去菩薩,方修唯識法門,地前不需修學,彼經說「菩薩摩訶薩」故,不見龍樹菩薩以修唯識證初地故。對於此說,末學看法有三,一、即使彼經中說「菩薩摩訶薩」者,是指初地以上菩薩,然而經中亦未明言,地前決定不須修學,而且經文「莫但聞覺作知足想」,義通地前已聞,理亦無失。此理易明,舉例即知,譬如人中有師對弟子說:「你們應多行善,勿以善小而不為。」請問是否可以由這句話,推論此師亦是表示除弟子外,餘眾完全不須行善,或除人外,餘天人、鬼、獸等完全不須行善?當然不是。又者,諸經中說「菩薩摩訶薩」者,有時通說所有菩薩,如《妙法蓮華經》卷2云:「若有眾生,從佛世尊聞法信受,勤修精進,求一切智、佛智、自然智、無師智、如來知見、力、無所畏,愍念安樂無量眾生,利益天人,度脫一切,是名大乘,菩薩求此乘故,名為摩訶薩,如彼諸子,為求牛車、出於火宅。」是故,通諸菩薩作解亦可。又者,彼經既說菩薩摩訶薩當勤修學,即知唯識法門不可忽視,非可輕蔑。二、今時此土現見諸多地前菩薩修學唯識法門,這是事實,然此事實如何造成?由於彌勒菩薩說《瑜伽師地論》,無著菩薩等積極弘揚故。若唯入地以去菩薩方修唯識法門,彌勒菩薩何以同意下凡說瑜伽論?無著菩薩既可獨自升兜率內院聽法修學,又何須敦敦懇請彌勒下說,又何須盡心盡力於此土造論弘揚?又者,在兜率內院中聽彌勒說法者,難道全是初地以上菩薩?又者,文殊師利菩薩何須入夢,令戒賢法師留世以待玄奘,予以教授《瑜伽師地論》?是故可知,唯識法門,非唯菩薩入地以後方修。三、即使龍樹菩薩非是以修唯識證得初地,此與地前菩薩修學唯識,亦不相違。開悟有多門,非但以唯識,然唯識理深細難解,亦難通達,故需長時修學,地前既聞即應修學,入地以後更應勤修,如此方順佛意。又者,若以龍樹時期,龍樹未修唯識,故說菩薩地前不須修學唯識,則悉達多太子時期,彼亦未修唯識,是否亦應說成佛前,不須修學唯識?又者,有誰確定龍樹於生此土之前,從未修學唯識,或若龍樹生於無著之後,絕對不會修學《瑜伽師地論》?

其實,《瑜伽師地論》就是佛經,彌勒菩薩亦是早已成佛。如何得知?釋迦牟尼佛說自己成佛已無量劫,如曇無讖《大般涅槃經》卷4云:「善男子!大涅槃者,即是諸佛如來法界。我又示現閻浮提中出於世間,眾生皆謂我始成佛,然我已於無量劫中所作已辦,隨順世法,故復示現於閻浮提初出成佛。」及《妙法蓮華經》卷5云:「善男子!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。」又說超前彌勒菩薩九劫(或十二劫)成佛,又說彌勒菩薩四十二劫(或四十劫)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如《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》卷1云:「阿難!我本求佛時,亦欲淨國土,亦欲淨一切,亦欲護國土,亦欲護一切。彌勒發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,我於其後乃發道意,於此賢劫以大精進,超越九劫,得無上正真之道,成最正覺。」《大般涅槃經》卷14云:「善男子!如我往昔為半偈故,捨棄此身,以是因緣,便得超越足十二劫,在彌勒前,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《大寶積經》卷111云:「我於往昔修菩薩行,常樂攝取眾生,莊嚴眾生,然彼彌勒修菩薩行經四十劫,我時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由我勇猛精進力故,便超九劫,於賢劫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由此而知,若彌勒菩薩是在賢劫中始成佛,則與釋迦牟尼佛始成佛時,差距達無量劫,這不可能,是故彌勒應亦早已成佛。又經中言九劫四十二劫、無量劫者,是指大劫,而器世間成、住、壞、空,各是一個中劫,一中劫有二十小劫,此土賢劫於住劫中,其第四釋迦牟尼佛,第五彌勒佛,兩者相間只一小劫,如何與經文所言九劫吻合?故知,釋迦牟尼於賢劫中成佛,是隨順世間法,示現成佛,非實初出成佛。以上是依經文證明,亦可尋理求證,即以思慧如理思維,了解等覺菩薩於最後時,是於何界何地,以何種身入於金剛喻定,無間成佛。既然彌勒早已成佛,則《瑜伽師地論》即是佛說,即是佛經,又賢劫第五佛特地提早下來一趟,為大乘人說法,應該不是來說不了義法,故知是了義經。末學多費唇舌說明唯識法門應修,是希望佛門弟子不要受到那些輕此法門之名師的影響,而退怯不修學,亦希望佛門弟子深入此法門,而更增益信等善根,方不辜負聖意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願施 於台北市
                           二〇二〇年五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