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法苑義林章註釋 - 佛土章註釋


1、權即生體者,謂權身即是生身。
2、淨法界體性無差別者,《佛說佛地經》卷1:「清淨法界者,譬如虛空,雖遍諸色種種相中,而不可說有種種相,體唯一味。如是如來清淨法界,雖復遍至種種相類所知境界,而不可說有種種相,體唯一味。」

3、《成唯識論》卷10:「又自性身,依法性土,雖此身、土體無差別,而屬佛、法相性異故。此佛身、土俱非色攝,雖不可說形量小大,然隨事相其量無邊,譬如虛空遍一切處。」
《成唯識論述記》卷10:「法性土者,以屬佛、法相性異故。以佛義是相,謂有為功德法所依故,眾德聚義故,二身自體故。法是性義,功德自性故,能持自性故,諸法自性故。體為土,義為身。」
《成唯識論俗詮》卷10:「問:唯一法性,寧分身、土?答:能依義邊,名之為身,所依義邊,名之為土。又此法性,與身為性,名法性身,與土為性,名法性土。」

4、《佛說佛地經》卷1:「一時,薄伽梵住最勝光曜七寶莊嚴,放大光明普照一切無邊世界,無量方所妙飾間列,周圓無際其量難測,超過三界所行之處;勝出世間善根所起,最極自在淨識為相;如來所都,諸大菩薩眾所雲集,無量天、龍、人、非人等常所翼從;廣大法味喜樂所持,作諸眾生一切義利,滅諸煩惱災橫纏垢,遠離眾魔,過諸莊嚴;如來莊嚴之所依處,大念慧行以為遊路,大止妙觀以為所乘,大空、無相、無願解脫為所入門,無量功德眾所莊嚴,大寶花王眾所建立大宮殿中。」

《佛地經論》卷1釋云:「此顯如來住處圓滿,謂佛淨土。如是淨土,復由十八圓滿事故,說名圓滿,謂顯色圓滿、形色圓滿、分量圓滿、方所圓滿、因圓滿、果圓滿、主圓滿、輔翼圓滿、眷屬圓滿、住持圓滿、事業圓滿、攝益圓滿、無畏圓滿、住處圓滿、路圓滿、乘圓滿、門圓滿、依持圓滿。由十九句,如其次第顯示如是十八圓滿,即此圓滿所嚴宮殿,名佛淨土,佛住如是大宮殿中,說此契經。」

5、此意,變化身依變化土者,此即經中所云「薄伽梵住廣嚴城」。《說無垢稱經》卷1:「一時,薄伽梵住廣嚴城菴羅衛林,與大苾芻眾八千人俱。」
變化身所居地,名變化土。
6、《佛地經論》卷7:「如是三身有四分故,得為四句。一、受用非變化,謂自利分實受用身;二、變化非受用,謂變化身,為化地前雜類生故,或麁或妙,或令歡喜,或令怖畏,改轉不定,但名變化,不名受用,不必令受現法樂故;三、亦受用亦變化,謂為地上菩薩所現種種化身,令諸菩薩受法樂故,隨時改轉不決定故;四、非受用非變化,謂自性身。」

7、《成唯識論》第十卷說:菩薩於十地中證十真如,十真如者,一、遍行真如,二、最勝真如,三、勝流真如,四、無攝受真如,五、類無別真如,六、無染淨真如,七、法無別真如,八、不增減真如,九、智自在真如,十、業自在真如。雖真如性實無差別,而隨勝德假立十種。雖初地中已達一切,而能證行猶未圓滿,為令圓滿後後建立。

8、《成唯識論演祕》卷6:「十地論云:現報利益受佛位故,後報利益摩醯首羅智處生故。釋曰:行滿今生即證佛果,名為現報,以前諸行但為遠因,所以佛位不名後報。菩薩後身,地前業感,故名後報,聖者不造招後業故。後身菩薩名之為智,因智最勝以智標名,即此菩薩處彼天中,名智處生,處謂安處。」

9、以義相為身者,謂以功德積聚相為身。義者,功德積聚之義
10、覺相者,即自覺、覺他、覺滿之相。前之義相,此之覺相,皆屬佛相。
11、《佛地經論》卷7:「大圓鏡智相應淨識,所變身土無限量故。諸佛識變同處同時,其相相似不相障礙,盡未來際無間無斷,依此能令諸佛受用廣大喜樂,是故說名受用身土。如是身土唯佛乃知,非諸菩薩五根所證。」

12、此意,上說有情及彼器世界俱稱佛土,即他受用土。
13、《說無垢稱經》卷1:「爾時,持髻梵王語舍利子:『勿作是意,謂此佛土為不嚴淨。所以者何?如是佛土最極嚴淨。』舍利子言:『大梵天王!今此佛土嚴淨云何?』持髻梵言:『唯,舍利子!譬如他化自在天宮,有無量寶功德莊嚴,我見世尊釋迦牟尼佛土嚴淨,有無量寶功德莊嚴,亦復如是。』」
14、《淨土十疑論》卷1:「女人及根缺,二乘種不生者,但論生彼國,無女人及無盲、聾、瘖、瘂人,不道此間女人、根缺人不得生。」

15、此說,外土唯色蘊,內土通五蘊,即變化土,以有情五蘊及器世界四塵以為體性。
16、此經即是《說無垢稱經》。
17、上意樂者,增上意樂。四無量者,慈、悲、喜、捨。四攝事者,布施、愛語、利行、同事。巧方便者,善巧觀察諸法。

18、十八種淨土因者,六波羅蜜為六種,從發菩提心,至修十善業道,合有十八種淨土因。

19、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》卷1:「偈言:
   智習唯識通,  如是取淨土,
   非形第一體,  非嚴莊嚴意。
此義云何?諸佛無有莊嚴國土事,唯諸佛如來真實智慧習識通達,是故彼土不可取。若人取彼國土形相,作是言:「我成就清淨佛土。」彼不實說,如經「何以故?須菩提!如來所說莊嚴佛土者,則非莊嚴,是名莊嚴佛土」故。何故如是說?偈言「非形第一體,非嚴莊嚴意」故。莊嚴有二種,一者形相、二者第一義相,是故說非嚴莊嚴。又非莊嚴佛土者,無有形相,故非莊嚴。如是無莊嚴即是第一莊嚴。何以故?以一切功德成就莊嚴故。」

20、無性《攝大乘論釋》卷6:「生如來家者,謂佛法界名如來家,於此證會故名為生,於此所緣勝智生故,轉先所依生餘依故。紹繼佛種令不斷絕,如餘續生餘眾同分,所生能生相續不斷,託所生家。如是般若波羅蜜多,證佛法界,名於中生,名真佛子。由此般若波羅蜜多,於佛法界能正作證,樹自相續自在現前,故名為生。」
21、理土者,謂法性土。事土者,謂自受用土、他自受用土、變化土。

22、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卷1:「無量壽佛身,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,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;眉間白毫右旋宛轉,如五須彌山,佛眼清淨如四大海水,清白分明。」
23、此經即是《說無垢稱經》。
24、非處有別者,謂非是三界之外,別有處所。

25、此意,他受用土及變化土,雖於同一處所,諸佛所變各自不同,然而不相障礙,視者所見,唯是一合之相,所見佛身亦一佛相,以各各佛隨其所應度化眾生攝受為主故。
26、加行等者,謂加行智、後得智。
27、此意,變化土是成所作智變,他受用土是妙觀察智變,成所作智與無漏五識相應,妙觀察智與無漏意識相應。十地菩薩無漏後得智,唯與無漏意識相應,故能隨佛他受用土變淨土影像,不能隨佛變化土變淨土影像。

28、《佛地經論》卷1:「如是淨土輔翼圓滿,應有眷屬,故次說言,無量天、龍、人、非人等常所翼從。謂大宮殿,唯有天等眷屬圍繞,無有餘類。等者,等取藥叉、揵達縛、阿素洛、揭路荼、緊捺洛、莫呼洛伽等。莫呼洛伽,即攝大蟒。云何淨土超過三界所行之處,而有天等以為眷屬?天等皆是三界攝故,淨識如是攝受變現為嚴淨土,故不相違。或為成熟所化有情,示現如是變化種類,如為調伏劫比拏王,現化無量轉輪王眾眷屬圍繞。或諸菩薩化作無量天、龍等身,住淨土中以供養佛,或自化身為天、龍等翼從如來,故無有過。」

29、十地菩薩雖不生彼變化土中,但得往彼聽聞佛法,度化眾生。故彼變化土中十地菩薩,未必皆是權示化形生彼中者。

30、《佛地經論》卷1:「如是淨土眷屬圓滿,於中止住,以何任持?廣大法味喜樂所持。謂於此中大乘法味喜樂所持,食能令住是任持義。已說淨土超過三界所行之處,云何有食?又無漏法不應名食,食能長養三有眾生,此斷有故,應不名食。是任持因,故亦名食。如汝宗中生色界等,入無漏定亦應名食,非過去食應名為食,過去無故,此亦應爾,是任持因,故說為食。如有漏法,雖障無漏,然持有漏,得名為食;無漏亦爾,雖斷有漏,然持無漏,云何非食?此淨土中,諸佛菩薩後得無漏,能說能受大乘法味,生大喜樂,又正體智受真如味,生大喜樂,能任持身令不斷壞,長養善法,故名為食。」

31、不資段食,可說資餘者,謂不以段食資身,可說以餘三食資身。
32、為二身依者,謂為受用身及變化身所依。以此故說,或通自、他二利。
33、已斷、圓滿者,煩惱、所知二障皆已斷盡,一切道、行、智、果並皆圓滿。
34、此謂他受用身、土攝益義者。
35、十煩惱者,謂貪等十種根本煩惱。

36、損力益能者,謂損本識中染種勢力,益本識內淨種功能。《成唯識論》卷10:「轉依位別略有六種,一、損力益能轉,謂初二位,由習勝解及慚愧故,損本識中染種勢力,益本識內淨種功能。雖未斷障種實證轉依,而漸伏現行,亦名為轉。」此中初二位者,謂資糧位、加行位。

能轉道者,意謂此是能伏道,屬於能轉道,由此道能得轉依故。《成唯識論》卷10:「能轉道,此復有二。一、能伏道,謂伏二障隨眠勢力,令不引起二障現行。此通有漏、無漏二道加行、根本、後得三智,隨其所應漸頓伏彼。二、能斷道,謂能永斷二障隨眠。此道定非有漏加行,有漏曾習相執所引,未泯相故,加行趣求所證所引,未成辦故。」

37、四十心者,謂地前菩薩四十位,即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迴向。
38、《佛地經論》卷1:「煩惱魔者,謂一百二十八煩惱,并隨煩惱。蘊魔者,謂五取蘊。死魔者,謂有漏內法諸無常相。天魔者,謂欲界第六自在天子。如是四種皆能損害諸善法故,說名為魔。由是四魔生諸怖畏,如來永離四種魔故,無諸怖畏。」

39、《佛地經論》卷2:「五怖畏者,一、不活畏,二、惡名畏,三、死畏,四、惡趣畏,五、怯眾畏。」
40、《佛地經論》卷1:「如是淨土路既圓滿,應有所乘,御彼所乘行此道路。故次說言『大止、妙觀以為所乘』。止謂三摩地,觀謂般羅若,大義如前,此二等運,故名所乘。乘此止、觀,隨其所應,行前道路,路是總位,位中止、觀,別名所乘。」

41、《佛地經論》卷1:「如是淨土乘既圓滿,應有入門,從彼入門御此乘入,故次說言『大空、無相、無願解脫為所入門』。謂大宮殿,三解脫門為所入處。解脫即是出離涅槃,即大空等名解脫門。依從此門而入淨土,遍計所執生法無我說名為空,緣此三摩地,名空解脫門。相謂十相,一、色,二、聲,三、香,四、味,五、觸,六、男,七、女,八、生,九、老,十、死。即是涅槃無此等相,故名無相,緣此三摩地,名無相解脫門。願謂求願,觀三界苦,無所求願,故名無願,緣此三摩地,名無願解脫門。由此空等三解脫門,得入淨土,故名為門。」

42、此文之意,他受用土,皆依蓮華建立,既有分限,是故亦有事乘、遊路、門等。如阿彌陀佛極樂世界,即是他受用土,觀日作懸鼓想,即是事乘,蓮華座,即是事門。
作懸鼓想者,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卷1:「佛告韋提希:汝及眾生應當專心,繫念一處,想於西方。云何作想?凡作想者,一切眾生自非生盲,有目之徒,皆見日沒。當起想念,正坐西向,諦觀於日,令心堅住,專想不移,見日欲沒,狀如懸鼓。既見日已,閉目開目皆令明了。是為日想,名曰初觀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