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師地論註釋 - 卷四十一註釋


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制多者,此云靈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1云:「謂為如來所造一切若窣堵波,若龕若臺,是名制多。」
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1云:「有犯,謂於淨戒。違越,謂於學處。下皆準知。」
3、此謂已入大地菩薩。
4、生色者,謂末尼、真珠、琉璃等。可染者,謂螺貝、珊瑚、瑪瑙等。

5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云或復知彼於施迷亂,或知施主隨捨隨受,由是因緣,定當貧匱者,迷亂者,謂彼不欲施,但由迷亂錯行施等。隨捨隨受者,謂施主多樂施得財,即施者福即受,施主定當貧匱,由是因緣,不受無犯。」
或知施主隨捨隨受,由是因緣,定當貧匱者,此意,或知施主隨所受財,即隨捨財而施,由是因緣,施主定當貧匱。
6、非人者,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非是法器,故名非人。」

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小事小業小希望者,舊云小利小作小方便。測解,不能廣受檀越多施,令生施福,名小事。不能為人廣有所求,名小業。不能積財廣攝眾生,名小方便。」
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憍世耶衣者,梵云俱舍,此云繭,西方無家神蠶繭,唯有野神繭,蠶繭所出絲作衣,名憍世耶衣,舊云憍舍耶衣,音訛也。」
9、生色可染者,即末尼、真珠、琉璃等寶。

10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9云:「云何性罪?謂性是不善,能為雜染損惱於他,能為雜染損惱於自,雖不遮制,但有現行,便往惡趣,雖不遮制,但有現行,能障沙門。」
11、增上增上宰官者,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1云:「初一增上,謂是國王,以彼攝受一切所統僚庶,位最尊勝,得增上名。次一增上,謂彼宰官,即諸大臣,若輔相等,於宰官中位為尊勝,故名增上宰官。由是差別,故下文說若廢、若黜增上等位。」

1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1云:「若有母邑,非已適他,非他所攝,是名現無繫屬。習近婬欲,愛樂味著,是名習婬欲法。由此為先,繼於菩薩生欣慕欲,期心求與行鄙穢行,是名繼心菩薩,求非梵行。若諸菩薩不隨其欲,定當心生恚惱。如諸有情親近菩薩,生福無量,若令恚惱,所生非福無量亦爾。是故菩薩作是思惟:勿令心恚,多生非福。善法種子,說名善根。無貪、瞋等,亦名善根。菩薩令彼出不善處,安立善處,由是說言方便安處,令種善根。亦令當來永不習近欲邪行業,由是說言捨不善業。」

13、雖諸菩薩為自命難,亦不正知說於妄語者,意謂雖諸菩薩為自命難,然亦依於正知,而不肯說妄語。
14、生起詭詐虛談現相,方便研求假利求利,味邪命法者,如瑜伽論第二十二卷中「淨命虧損」所釋。研求,謂研磨求索。假利求利,謂假藉他利,求取自利。

1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1云:「於自能發不信重言等者,謂自不能安住淨戒,不能守護別解律儀,軌則、所行不悉圓滿,由是令他不生淨信、不生敬重,謗聲流布,是謂於自能發不信重言。心懷厭惡,出麤惡語,是名惡聲。現前譏誚,是名惡稱。周遍誹毀,是名惡譽。」
清雪者,謂沉雪清白。

1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1云:「不如理謝而生輕捨者,若不如法、不平等謝,是名不如理謝。於諸下劣形色、憶念、精進、智等,生輕懱想、生變異想,不作義利,名生輕捨。」
17、若必了他因謝、侵犯,深生羞恥者,意謂若了知他必定因為此之悔謝,而作侵犯,深生羞恥。

1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1云:「謂於靜慮、等至障中,略有五蓋,將證彼時能為障礙。覆真實義,故名為蓋。何等為五?一、貪欲蓋,二、瞋恚蓋,三、惛沈睡眠蓋,四、掉舉惡作蓋,五、疑蓋。如三摩呬多地釋(陵本十一卷)。於此五蓋正現行時,忍可執受,不欲棄捨,是名忍受不捨。」
1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1云:「現有佛教等者,謂佛所說菩薩、聲聞一切法教,展轉傳來,現住世間未滅未沒,是名現有佛教。十六異論,名異道論。因論、聲論及醫方論,名諸外論。」
2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日分三時,二分修佛語,一分學外論。」

21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此中言菩薩,名信佛語,應自強信,自知無慧眼,於如來所說,不應生謗,但知自無知,不應誹謗,推佛能知等,是此中意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1云:「菩薩如是自處無知,仰推諸佛如來為彼種種勝解有情轉正法教,諸佛如來無邊智見,由此無邊智見,於能引攝義利法聚、於能引攝非義利法聚、於能引攝非義利非非義利法聚,遍一切種現前等覺,是名於諸佛法無不現知、等隨觀見。等謂等遍,遍於三聚一切種故。隨謂隨一,隨於能引有義聚法現前覺故。」

22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1云:「若已多聞,具足聞持,其聞積集者,無量經典初中後分,皆能聽受,故名多聞。隨所聞義,皆能憶持,令不忘失,故名聞持。數習文義,令其堅住,是故說名其聞積集。」
2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上來三十二輕障於六度,攝善法戒。自下有十一輕障於四攝,攝有情戒。於中初一障同事,次一障愛語,次四障布施,後四障利行。」

2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1云:「若彼希求屬他非同意物,是名不如法物。若有來求種種能引戲樂、能引無義所施之物,是名所不宜物,由令憍逸,行諸惡行,墮惡趣故。若有來求罩羅、罝、弶,為害眾生及為習學,是名不如法物。若有病者來求非量、非宜飲食,及有性多饞嗜,更復來求珍妙飲食,是名所不宜物。如是等類,如施品中說(陵本三十九卷)。」

2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1云:「此中不覆己惡,如實自顯,是名不懷諂曲。於所毀犯,心不忍受,深生羞恥,是名成就增上猛利慚愧。如法速疾發露悔除,防護當來終不重犯,是名疾疾還淨。」
2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1云:「若諸菩薩,為避有情於如是事生希奇想,信順於己而行奉施,不為現通恐怖、引攝,成有違犯,捨有情故。」

2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一切違犯皆是惡作者,景云,若輕若重,皆可悔除,皆名惡作。測云,即是菩薩四十五輕罪聚中,第五惡作攝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1云:「隨所犯罪,心不忍受,便生惡作,是故說言皆是惡作所攝。此有五種差別,如攝事分釋應知(陵本九十九卷)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》卷99云:「應知略有五種罪聚,攝一切罪。何等為五?一者他勝罪聚,二者眾餘罪聚,三者隕墜罪聚,四者別悔罪聚。五者惡作罪聚。」

2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1云:「餘如苾芻發露悔滅惡作罪法,應如是說者,五罪聚中,犯眾餘罪及犯麤罪,是名為餘。若犯麤罪,應對於四補特伽羅發露悔除,是即四眾所作羯磨。若眾餘罪,應於二十眾前發露悔除,是即二十眾所作羯磨。如攝事分說(陵本九十九卷)。是名餘如苾芻發露悔滅惡作罪法。此亦如前作如是說:長老專志!乃至犯惡作罪,是名應如是說。」
2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41云:「若下品纏至當知如前者,此中餘言,謂別悔罪,或隕墜罪,或惡作罪。應對於一補特伽羅發露悔除,是即二眾所作羯磨。此悔除法,當知如前,先當稱述所犯事名,乃至廣說。」

30、《瑜伽師地論略纂》卷11云:「論云無無餘犯者,無餘者,謂波羅夷,無有餘故,以罪是極故,此聲聞戒。若菩薩戒,無此無餘犯罪也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10云:「聲聞戒中,若犯四重,於現身中不可悔,名無餘犯。今明菩薩戒,捨而還受,故云無無餘犯。」
31、非非所作、非作所作可得成犯者,謂非是非所作可得成犯,非是作所應作可得成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