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有說此三至或七、八識者,此師意說,以果第八緣於教理,故通三慧,第七亦然。因中無漏第七亦得緣教理,故不正義也。」
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若親聞聲方名聞者者,後師牒前師,前師之意云,親聞名、義教法之聲,方成聞慧,五識既不親緣於彼,故非聞慧。云意慧應非者,後師難前師,前師意云,意識率爾聞聲之時,思未起尋求,尋求以後其慧方生。此慧既後,不親聞聲,應同五識不名聞慧,有尋求時之聲無故。云若聞聲至五亦應有者,後師舉前師義,例成自義。前師意云,後之慧雖不聞聲,由意聞聲引成於慧,慧名聞也。後師例云,五識亦爾,雖不親聞名、義之教,由彼聞慧第六引成五聞,斯有何失?故後師解為正。」
3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3:「云何聞所成地?謂若略說,於五明處名、句、文身無量差別,覺慧為先,聽聞、領受、讀誦、憶念。又於依止名身、句身、文身義中,無倒解了,如是名為聞所成地。何等名五明處?謂內明處、醫方明處、因明處、聲明處、工業明處。」
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非七識俱至行相深故者,在無漏位雖行相深,是修慧,亦無思。有漏可知。章,佛無思慧,非第八識俱者,無漏第八行相雖深,佛位無思,故八不俱。有漏可知。」
5、修慧體性,即是八識俱別境慧。
6、此意,若是但言聞慧、思慧、修慧,就無隣近釋、依主釋,而唯有持業釋,則會有彼此相濫之過失。因為聞即慧、思即慧、修即慧,是持業釋,若以此釋釋名,則成三慧相濫,言彼等所成慧,便無是失。
7、此句是說修所成慧。
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雖彼亦說至非彼文故者,此會違也,思素怛纜所詮之義,非思素怛纜能詮教文,故云非彼文,故亦無違。」
9、《瑜伽師地論》卷11:「緣法作意者,謂聞所成慧相應作意。緣義作意者,謂思、修所成慧相應作意。」
1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餘為福相,劣故合說者,此依六度分為二類,餘五度福。」
11、二念處位者,謂別相念處、總相念處。
《教觀綱宗》卷1:「五停心者、一、多貪眾生不淨觀,二、多瞋眾生慈悲觀,三、多散眾生數息觀,四、愚癡眾生因緣觀,五、多障眾生念佛觀。以此五法為方便,調停其心,令堪修念處,故名停心也。別相念者,一、觀身不淨,二、觀受是苦,三、觀心無常,四、觀法無我,對治依於五蘊所起四倒也。總相念者,觀身不淨,受、心、法亦皆不淨,觀受是苦,心、法、身亦皆苦,觀心無常,法、身、受亦皆無常,觀法無我,身、受、心亦皆無我也。」
12、八相成道者,謂能現八相成道。《四教義》卷7:「所言八相成道者,一、從兜率天下,二、託胎,三、出生,四、出家,五、降魔,六、成道,七、轉法輪,八、入涅槃。」
1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彼地無故者,彼無色界無決擇分,決擇分為見道加行,無色以慧劣不得能為勝見道加行。」
14、以上所說,意謂資糧位、加行位,皆是能起三慧,然其修慧,資糧位中不能理觀,加行位中方能觀理。
1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如目犍連至非聞慧者,雖以欲界耳根為緣,但是修慧,非唯聞慧。」
1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何故中間說無聞慧者,此難唯在五地中也。又云、不許上三未至地無者,此難或在七地中也。總意難云,有何所以中間地無?未至相似,何故上三即不許無?」
17、色界六者,謂四靜慮、及靜慮中間、初未至地。
1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有漏、無漏異心名出者,此師意說,出無漏定後,起有漏定,名出無漏定,在有漏定,出有漏定,翻此應知。若其凡夫入初禪定,起餘禪三心,名出初禪,餘皆准此,今且依下起上心為問。若得初禪,起欲界心,亦名為出。問:第二師要生彼起聞慧者,七地以前諸菩薩等身欲界,起上定聽佛說法,豈說下界起上聞慧耶?答:依上地心聽法者,實是意識相應修慧,義分為聞慧,非是實起上地聞也。」
19、通二者,謂通聞、思慧。
20、《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》卷1:「世尊!非聲聞、緣覺不斷無明住地初聖諦智,是第一義智。世尊!以無二聖諦智斷諸住地。世尊!如來、應、等正覺,非一切聲聞、緣覺境界不思議空智,斷一切煩惱藏。世尊!若壞一切煩惱藏究竟智,是名第一義智。初聖諦智非究竟智,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智。」
21、三皆通二者,謂聞等三慧,一一皆通世俗智、勝義智。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三皆通二者,或勝義,或世俗,皆有四重,合而言之。合世三俗,三慧理即無疑,勝義之中,無漏即各別無漏義分。或可依四重而說勝義之,唯無漏義,說一一通二。」
22、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14:「無分別者,略有三種,一、知足無分別,二、無顛倒無分別,三、無戲論無分別。如此三種,異生、聲聞、菩薩如次第應知。由諸異生隨於一無常等法性,究竟思已便生喜足,謂是事必然更無異望,是名知足無分別,爾時一切尋思分別皆止息故。由諸聲聞於諸蘊中,為對治常等顛倒故,如理觀察唯有色等法時,便得出世間智,通達無我性,是名無顛倒無分別。由諸菩薩知色等法唯戲論已,遂能除泯一切法相,得最極寂靜出世間智,通達遍滿真如,是名無戲論無分別。」
23、三性境者,謂遍計所執性、依他起性、圓成實性境。
24、許十地中起此智者,此師許十地中得起成所作智。《成唯識論》卷10:「成所作智相應心品,有義,菩薩修道位中後得引故,亦得初起。有義,成佛方得初起,以十地中依異熟識所變眼等非無漏故,有漏不共必俱同境,根發無漏識,理不相應故,此二於境明昧異故,由斯此品要得成佛依無漏根方容現起。」
25、《勝鬘寶窟》卷3:「觀察施設根者,根謂六根,根無定性,因緣故有,名為施設。意解者,觀察中間六識。境界者,觀察外六塵。觀察業報者,觀因果也。羅漢入無餘時住寂滅際,猶如醉人酒未消時,如眠不異,後出寂滅際,目之為覺。問:其人何時覺耶?答:其人內有佛性,外值諸佛說法華經,得迴小入大,此時名覺。有人言,羅漢有二種,一、有眠,二、無眠。依電光定得羅漢,此是慧解脫人,未得四禪,不得發通,不得上界四大,是故有眠。若依四禪得羅漢者,得上界四大,是故無眠。今觀察此事,故言觀阿羅漢眠。有人言,此語倒耳,未得羅漢果有眠,得羅漢果無眠。有人言,阿羅漢無明住地煩惱在故,所以名眠。心樂、禪樂,是其定也,心樂謂定果,神通稱意,名心自在、禪樂。有人言,心樂、禪樂者,此是定慧樂,實慧怡神,為心自在樂,禪樂者,諸禪妙受以為禪樂。觀察羅漢、辟支乃至聖自在通者,上一觀定,今觀慧也。聖智自在,通解諸法,名聖自在通;又解,神通轉變,名聖自在。此五觀皆能離相,故名巧方便觀。」
26、《勝鬘寶窟》卷3:「以五觀盡煩惱,顯淨之心,故云而得究竟。是究竟者入大乘道因者,此語佛果為大乘道,彼究竟者能入彼乘,名入大乘,與佛作因,名大乘因。」
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彼經自說至道因故者,引此文意,證通三慧。言隨信者,聞、思二慧,信增上者,即是修慧,依明信者,即此明信為三慧依。隨順法智者,無分別智,自性清淨者,即是真如。彼為煩惱染汙而得究竟者,彼者真如,觀真如得離煩惱。」
27、十力者,謂如來十力。《攝大乘論釋》卷9:「言十力者,謂處非處智力、業異熟智力、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、根勝劣智力、種種勝解智力、種種界智力、遍趣行智力、宿住隨念智力、死生智力、漏盡智力。」
28、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3:「又所知法者,謂勝解智所行故,道理智所行故,不散智所行故,內證智所行故,他性智所行故,下智所行故,上智所行故,厭患智所行故,不起智所行故,無生智所行故,智智所行故,究竟智所行故,大義智所行故。當知此中,以十三種智所緣境界,顯示所知義。十三智者,謂聞所生智、思所生智、世間修所生智、勝義智、他心智、法智、種類智、苦智、集智、滅智、道智、盡無生智、大乘智。如是諸智,隨其次第,是勝解等智。他心智名他性智者,謂緣他心為境故。法智名下智者,謂於諸諦最初生故。種類智名上智者,謂從法智後所生故。為厭患故名厭患智,為不起故名不起智,緣無生故名無生智,緣智故名智智,緣究竟故名究竟智,緣大義故名大義智,自利利他名為大義。」
29、此意,十八種現觀中前七現觀智,是依於五位道配置。五位道者,謂順解脫分(亦稱解脫分,即資糧位)、順決擇分(亦稱決擇分,即加行位)、見道、修道、究竟道。順解脫分中施設聞、思、修所成慧,如是而有七智。
30、後唯無漏,二智攝者,謂漏盡通,唯是無漏,盡智、無生智攝。
3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空八智攝者,通四諦十智之中,除彼世俗及他心智,中間八智緣前空。無願六智攝者,法智、類智、苦智、集智、道智、無生智。無生智緣諦為境,至無學位苦便不生,名為無生。有為之法不可願求,所以六智名無願也。無相五智者,法智、類智、滅智、道智及其空智,法、類二智而是總故,故通無相空智,而滅諦為境;有漏之者,名為有相,所以道諦亦無相收。」此中空智,即謂盡智。
3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評曰至是生得慧者,諸宗意說,受持三藏但是劣慧,非是殊勝,故生得收。」
33、十法行者,即前所說書寫、供養、乃至思、修。
34、五種法師成六千德者,五種法者,謂五種法行,即於三藏受持、讀、誦、解說、書寫;行此五種法行之人,名為五種法師。六千德者,即《法華經》所說八百眼功德、千二百耳功德、八百鼻功德、千二百舌功德、八百身功德、千二百意功德,總合而成六千功德。
35、《成唯識論》卷9:「由斯三地,說斷二愚及彼麁重,一、欲貪愚,即是此中能障勝定及修慧者。彼昔多與欲貪俱故,名欲貪愚,今得勝定及修所成,彼既永斷,欲貪隨伏,此無始來依彼轉故。二、圓滿聞持陀羅尼愚,即是此中能障總持聞、思慧者。」
3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不爾三地至自在愚者,此意證有別修法、義等四之總持,三地已後方斷此障。上下細披,義可知異。」
37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是決擇至此說聞、思等者,談決擇分體而是修慧。在此位中聞佛法及說法,但是殊勝自在聞、思慧,非是修慧,未能在定而思法故。」
3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唯依色地,聞有種類故者,既修唯在上二界,有色界之中有散聞慧,是無漏者之種類故。故無漏慧實體是修,聞教等是義分聞慧。」
3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若無學身至通無學者,此說羅漢而有二說,一云唯無漏法名為無學,一云無學身有漏善等,順無學收。今取後義,聞慧順無學故,亦名無學。問:何故不以義分聞慧言通無學,說相從?答:聲聞不能無漏心中聽法、思量,後得有不廣,不得義分,故但相從名無學也。」
40、通緣三種者,謂此聞、思二慧亦可說言通緣有學、無學及非學非無學。
41、《成唯識論》卷8:「然有二義說之為斷,一、離縛故,謂斷緣彼、雜彼煩惱;二、不生故,謂斷彼依,令永不起。依離縛斷,說有漏善、無覆無記,唯修所斷。依不生斷,說諸惡趣、無想定等,唯見所斷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