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唯八聖道是正法輪等者,謂正見、正思惟、正勤、正念似世輪輻,正語、正業、正命似轂,正定似輞。」
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有取識為王者,取是煩惱之總名,煩惱體漏,即有漏識名為有取。」
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佛轉三周至甚深法輪等者,謂見、修、無學三位,名曰三周。如其次第,示相配見道,勸修配修道,作證配無學。又觀於四聖諦境,生聖慧眼等者,其聖慧眼是總三世,餘三別配三世可知。問:云何名為十二行相而配三周?答:謂觀四諦,四諦之下皆能生聖慧眼智明覺。且如苦諦之下眼智明覺配前三周,即成十二,餘三諦下各配三周,總成四十八行相也。又示相等三配於四諦,亦成十二。言示相者,此是苦,乃至此是道。餘勸修、作證可知。」
4、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16:「又如經說:
不信不知恩 斷密無容處
恒食人所吐 是最上丈夫
今此頌中,宣說世間極下劣義所有文字,轉變密顯餘最上義。世間下劣凡有四種,謂意業下劣、身業下劣、語業下劣、受用下劣。意業下劣復有二種,一者,不信善、生、相違,不信有後世等,不行施等故。二、不知恩,順生不善,不顧往恩,違越世理,起害母等所有惡行故。身業下劣者,謂行竊盜致牆密處,最可輕賤活命業故。語業下劣者,謂妄語等最可輕賤,於善眾中所不容故。受用下劣者,謂鬼、犬、鳥等,好食所吐故。顯此義者,名說世間極下劣義文字。云何轉此文字顯無上義?謂不信等言,轉變密顯餘勝義故。不信者,謂解脫智見,自現證故。不知恩者,謂涅槃智;有為名恩,無為非恩,知非恩故,名不知恩。斷密者,謂永斷後有續因煩惱故。無容處者,謂於當來諸趣苦處不復生故。食吐者,謂於現法中,雖假資具力暫持身,而於命、財不生欣樂故。若能如是,是最上丈夫。」
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能知圓寂,知非恩故者,如真見道,能證知圓寂,平等平等,無恩無報,名不知恩。章,永棄後業名為斷密者,業力難知,名之為密,斷此業已更無生處,名無容處。章,猶如食吐者,如有病人,患吐為藥而食之時,但希除病,不食其味。受資具等,亦復如是,但欲資身而求聖道,不生貪著。如維摩經:為不食故,所以受食。」
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又說殟波陀慳、具戎尼等者,殟波陀慳者,此云生起義,具戎尼者,此云離間語,此據正翻也。今密將生起義自㧞慳足,密以離間語詮常勝空。問:此密意有何所以?答:若生善法,便能得㧞慳之足。言離間者,非是兩相離間,但能離彼惡即是常勝空也。」
7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詮常非常門中言諸小乘教名不了義者,問:小乘中豈無法身常佛,何非了義?答:小乘戒、定等為法身,偏以王宮、雙樹為報身,以猨猴鹿馬為化身,故此三身皆無常。」
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依種種門辨本性義者,言本性義深難解,故以種種門辨之,言隱密。」
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除契經等,餘自說等,語具廣者,此據言略語廣門,契經等三部言略,故名不了義,餘之九部,自說等語廣,即是了義。」
1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佛得自在,都不起心者,佛自在故,於一時中頓說三時法,都不起心而分別言:我說此教,不說彼教。但為感不同故也。如唯有聲聞種姓者,唯聞聲聞之教,不聞緣覺、菩薩之教,非佛其時不說菩薩教也。譬如天樂、末尼,此等無分別,但因有情各自隨識而自感得。」
1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菩提流支法師唯立一時教者,所引經中有五別,一、譬如天皷,此攝諸文,談其本一,名為一時。二、如華嚴、維摩者,依教說一,名為一時,教自說言於一音故。三、無量義者,據相無異,名為一時。四、法華約一雨故,名為一時。五、優婆塞經,證理是一,名為一時。此據正義作如此釋,非是流支作此言也。彼但言一時,不說差別,故有異也。」
1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遺教經唯被小者,問:准大周十四卷經目錄,此經乃是大乘所收,一何乖返?答:夫論大小,約對機理。今遺教中唯明四諦,但對聲聞,如何得言是大乘耶?故章為正。」
1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豈無一會至入大乘者者,此意難云,既有一會頓發三乘,一會漸入大乘,發心既復不同,如何總名一時?」
1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又舍利弗至正等覺心者,問:此華嚴會,其舍利弗已發大心,何故乃言法華會中方發大心?答:有三解。一云,舍利弗之中,有是聲聞,有是菩薩,華嚴會者乃是菩薩舍利弗,非聲聞也。一云,華嚴會中化舍利弗,非實聲聞也。一云,在華嚴會舍利弗者,即是法華會者,在華嚴會但發信向,無道心生,至法華會方始趣向,故無違也。今依後解為正,若依第一解,既是菩薩,華嚴即是頓,如何破他?」
1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滅三界苦,得不起法忍者,提謂既得不起法忍,受變易生,更不得三界分段苦果之身。又無生忍,通在初地及八地,今提謂者應是八地。所以然者,以得記是,章家作此釋。」
1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五百價人至名曰齊成者,齊謂齊等,五百價人俱得授記,齊得成佛,名曰齊成。或曰蜜成,由施麨蜜得成佛故。」
17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又成道竟至唯說有教者,謂十地經,第二七日即說明於十地菩薩之位,即是大乘,云何得唯說有?」
1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生無自性性者,上之性字是遍計性,下之性字,三性體。章,及即依此至無自性性者,此有二義,一、依他起性無遍計,故名勝義。此即四重勝義、四重世俗、有漏無漏二種依他,皆得名勝義無性。此勝義上無遍計故,名勝義無性。二、真法界名為勝義,今依他上無彼遍計勝義之性,故言勝義無性。言一分者勝義之言,含依他、圓成,今說依他勝義,故言一分;圓成勝義言一分者,准此而知。章,勝義無性者,無我法性也,初勝義也。又解,於依他上無圓成實義,故云勝義無自性,即是互無之義。又釋,若約勝義釋依他,但是因緣假有,故非有實自性,故云勝義無自性性,非謂依他中無圓成實勝義,故名勝義無性。」
1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毗溼縛藥者,梵言。此意說云,於諸藥中而置於此,有功能故,言有功能;如是若以了義經藥,置於不了義經中,義即顯了。餘喻准知。」
2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婆羅泥斯仙人墮處者,婆沙說,有諸仙人,以乘神通過鹿薗王諸綵女,五百仙人得見綵女,遂失神通,墮於薗中,故名墮處。」
2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有上有容者,更有過故,名為有上。而義有餘,理猶未盡,名曰有容。」
2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7:「鄔波尼殺曇分者,數中最多最極,無名可翻。」
2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謂轉、照、持者,第一時皆名轉法輪,從前未有初轉動故。第二時名照法輪,說空教時照破有故。第三時名持法輪者,離空離有可任持故。」
2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若以偏圓機宜漸次者,謂以三乘之中各有機宜,皆如來說。各自漸次自果圓證,名曰偏圓,初二三果等皆有偏圓機次。」
2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四阿笈摩等是初時教者,謂四阿含是。」
2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言有而有亦可言無等者,若執依他而是實有,亦名為無。又言有者,是言詮有,言而有者,即尋其而執有也,如執唯識是實有者,亦是遍計。下言無等者,亦准此知。」
27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迷情四句等者,迷情四句者,一、言有者增益謗,遍計是增說為有;二、言無者損減謗,依他、圓成亦說無故;三、亦有亦無相違謗,不可一法雙說有無,猶如水、火不同體故;四、非有非無成戲論謗,准第三句可知。悟情四句者,言無約遍計說,言有據依他、圓成,亦有亦無合說,第四句可知。」
2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約其多分等者,約多分言,言華嚴經被頓悟;據少分說,亦被於漸。言法華唯被漸者,亦據多分。初時說教具被三乘,中說空教亦具頓漸,後二准知。約多分言,得有如是。約少分言,初說有,次說空,後雙說。」後二准知者,後二,意謂第三時說非空非有教。
2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等者,此中眾生能發心者,是頓悟大乘人也,故知法華不可唯漸。」
3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若據眾生至頓漸之教者,若有一機,初悟生空,後悟法空,教被於彼,名為漸教。若有一機頓悟二空,教被於彼即名頓教。時亦准此,要望機理方名頓漸。章,若不約機理至頓漸不成者,或立一時至五時等,名時增減,不約機理,教頓漸不成。」
3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故唯識至及定性故者,此即釋成一教被機得為頓漸。唯識說阿陀那之教不為凡愚演之,不遮定性聲聞,今者教亦被此不定性等,即得為頓漸教也。言定性者,定性聲聞。問:論自說愚即趣寂,如何今取趣寂耶?答:趣寂之中有愚不愚,遮愚法之趣寂者,不遮不愚法者。若不爾者,愚不愚二類何別?疏解愚即趣寂,亦同於此。若言定性是大乘定性者,理為不可。所以然者?陀那等教,本為彼說,事極成,何此所說不遮等耶?此亦不然,定性大乘亦是正也。何故如是?意明一教有漸頓,定性大乘即是頓故。」
3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此依證果至即有四時者,今立三時,但約得聖,不約人天。若說人天,即有四時教。章,其二乘至略不說者,此釋人天時也。問:何故得知人天乘是聲聞方便?答:信解品云以冷水灑面等,即其事也。」
3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由起五覺知有我者,謂我見色、我聞聲等是。」
3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六、諸因宿作者,由現在時能引苦行,即捨宿業,不更常屈。由今作以為因故,害彼宿業不令感果。文言吐者,棄捨之義。以其宿業有多種故,故現在行能修治故。」
35、《翻譯名義集》卷2:「摩醯首羅,大論此云大自在,正名摩訶莫醯伊濕伐羅,八臂三眼,騎白牛。」
3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諍競劫起等者,成劫之末,住劫之初,名為諍競也。又彼意說,此之大地名福場,欲以吐檀,由依此場為祀祠故,故能、所害及助伴等能生天等。」
37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不死矯亂等者,有不死淨天,若能善答他之問者,死得生彼不死淨天。」
3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七斷滅者,欲界人、天為二,色界為一,無色為四。除地獄等者,彼等是麤,更容可餘。」
3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十三、因果皆空者,非彼宗中總無因果,但言不由善根等名無因果。又無愛養等者,此師執云,我身不由父母等之所愛養。」
4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十五、妄計清淨宗等者,謂此外道得宿命智,曾見有人溺在河水,牛食於草,狗食不淨等,以宿命智,觀見此等死後皆得生天,遂於水中死為上真,專持牛等以為戒定。」
41、《一切經音義》卷29:「日月薄蝕者,虧缺也」
4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體毗履十一者,體毗履者,此云上座。」
4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一說部者,一切諸法但有假名而無實體,名一說部,從其所計以立其名。章,說出世部者,此師云,世間之法可破壞故,皆非實有,出世間法不可破壞,是實非假。從此立名,名說出世。」
4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道與煩惱容俱現前者,此有二釋,一、現無間、種解脫道斷,故無間道與種得俱。二、道與未斷煩惱種類俱,非正斷之義,是故言俱。」
4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三、說假部宗說,苦非蘊等者,苦義非蘊義,名苦非蘊;非蘊之中不攝苦受,名苦非蘊。又此師計一切諸法有實有假,界、處攝者,緣積聚故,是假;蘊中攝者,義積聚故,便是實有。處雖是緣等,計今是實,從多分言,為假無失。章;十二處非真實者,問:蘊據義積得名實,諸處雖復言緣,然但義積,何得名假?又心、無為並是實故。答:依緣多分假故,從多分為假,亦無有失。」
4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說一切菩薩不脫惡趣者,此之三部所計,菩薩煩惱未能斷盡,故不脫惡趣。」
47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五說一切有宗等者,問:名謂非色四蘊,無為非蘊,如何名色攝一切法?答:雖有四蘊名,名不攝無為,寄名顯詮,無為亦得在名中攝。」
4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謂諸菩薩猶是異生者,此計菩薩唯是有漏,故是異生。」
4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七、犢子部等者,犢子可知。言法上者,此師計云,我部所行,一切諸法更無過者,名法上部。言賢胄者,胄者,子胤之義;上古有仙大賢德,此是賢人之苗裔,故言賢胄部。言正量者,揩定之義;此部主所行,每能正揩定,名正量部。密林山者,謂此部主所居之山,樹林茂密,名密林山部。」
50、《異部宗輪論疏述記》卷1:「五識無染亦無離染,但有無記都無善惡,無分別故,有分別者有善惡故。」
《異部宗輪論疏述記》卷1:「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二心頃,說名行向,第十三心,說名住果。若已入正性離生十二心等者,此中諦別有三心,一、苦法智,即觀欲界苦;二、苦法忍,後觀欲界苦諦惑斷未斷,以猶有上界惑故,重觀斷等;三、苦類智,即合觀色、無色界苦,以苦諦三界盡故,不復重觀,故合十二心。第十三心,或說即道類智第二念相續心,或總觀四諦心。次第、超越得果皆爾,次第得第二、三果如常。」
51、化地部之宗義,《異部宗輪論疏述記》卷1:「化地部於四聖諦一時現觀,此是見道作共相空、無我觀,入空、無我,遍觀四諦,見苦諦時能如是見;此是修道若別觀四諦相,於修道中見苦諦時,能觀餘三諦,如一意識總緣五蘊十種色,一時之中能差別知,此非見道,要已總觀見諦理者,方能如是,故修道中能如是見。
亦有齊首補特伽羅。有齊首補特伽羅,即不還者生有頂地,不能起下無漏聖道取無學果,至命欲終其結自盡,得阿羅漢,乃般涅槃,名為齊首,謂生死之首。即有頂地以至極處,更無生處,雖不起聖道亦成無學。
有世間正見。有世間正見,不邪推求故。
無世間信根。無世間信根,世間信等,不堅固,易轉改,非增上,不名根。
無出世靜慮。無出世靜慮者,靜慮者是麤,外道、異生多皆能得故,唯有漏,此通色界六地。無色界如何?如靜慮亦有漏。別有無漏九地,不名靜慮,無漏故。此且舉色界為定,然聖者別起六地無漏入見道等,不名靜慮,但名為定。
亦無無漏尋,善非有因。無無漏尋,尋是麤故,唯有漏,伺是細,通無漏。八道支,正思惟唯有漏,助道支,名道支,實非是道。善非有因,不為生死正因感故,若助不善業令感人天,亦有此理,今非正因能感三有。若爾,色、無色業性類是何?是微不善業感,由善資助故得。如是即不善業通色、無色。
預流有退。預流有退,初得道有修惑故。
無為法有九種,一、擇滅,二、非擇滅,三、虛空,四、不動,五、善法真如,六、不善法真如,七、無記法真如,八、道支真如,九、緣起真如。」
5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九、法藏部宗等者,謂計我部,能含一切法,名法藏部。又言佛在僧攝者,有經言佛為上首,故知佛在僧。」
《異部宗輪論疏述記》卷1:「無諸外道能得五通。無外道得五通者,以教邪故,通者,運轉無擁,故諸異生、非佛弟子,汎爾坐禪亦不得通,不能無擁故。有能飛騰、如住劫等事,皆是呪藥或鬼神等力之所加,非實通也。
阿羅漢身皆是無漏,餘義多同大眾部執。阿羅漢身皆無漏者,此有二義,一、非漏依故,無學蘊不起漏故;二、非漏境故,雖生他漏,不增長故,如滅、道諦煩惱雖生,不增長故。然無學蘊別有一類,異有學等,得無學時方起現前,故設退無學住有學位,起煩惱時,此有學蘊依緣得起煩惱等者,此非無學身之五蘊,無學蘊滅學蘊生故。然今此宗無學未必許有退義,然作此解於理無違。」
5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十、飲光部者,上古有仙,身有金光弊於日,即名飲光。」
《異部宗輪論疏述記》卷1:「其飲光部本宗同義,謂若法已斷、已遍知則無,未斷、未遍知則有。飲光部若法已斷、遍知即無等者,法謂煩惱,未斷之時,過去有體,名有煩惱;若為無間已斷,解脫遍知,過去煩惱體即非有。不同薩婆多等其體獨有。
若業果已熟則無,果未熟則有。若業果已熟則無等者,既唯辨業,業謂若果未熟,過去有體,若果已熟,業於過去,其體即無。
諸有學法有異熟果,餘義多同法藏部執。諸有學法有異熟果者,此有二解,一、即無漏不招有漏果,但前引後等流果等。變異而熟,名有異熟果,此異熟果,體實無漏,薩婆多等不許名異熟故。二云,即感有果,如初二果未離欲界,所有無漏感欲界果,不還感上界,類此應知,以煩惱未盡、無漏未圓故。」
5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十一、經量者,此部以經為其定量,名經量部。章,有根邊蘊者,是麤意識也。其一味蘊,即是細意識,是牒宗計。」
《異部宗輪論疏述記》卷1:「有根邊蘊,有一味蘊。有根邊蘊,有一味蘊,一味者,即無始來,展轉和合,一味而轉,即細意識,曾不間斷,此具四蘊。有根邊蘊者,根謂向前細意識,住生死根本,故說為根;由此根故有五蘊起,即同諸宗所說五蘊。然一味蘊是根本故,不說言邊,其餘間斷五蘊之法,是末起故,名根邊蘊。
異生位中亦有聖法。異生位中亦有聖法,即無漏種法爾成就。
執有勝義補特伽羅,餘所執多同說一切有部。執有勝義補特伽羅,但是微細,難可施設,即實我也,不同正量等非即蘊、離蘊、蘊外,調然有別體故也。」
5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邊主者,問:此師何故說勝義為空,世俗為有?答:彼勝義空順般若教,世俗有者隨世間故,若不爾者,即違世間、聖教二種過失。」
5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虛妄分別有等者,八識心、心所,名分別有。於八識中無我、法二,名二都無。八識中有圓成實故,名唯有空。彼圓成中亦有八識,名亦有此。有者,分別,無者,遍計,及有者,圓成。下故字貫通有、無及有之上,思之可解。」
57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問:數論聲量依於自性,教體分二,勝論聲依於實,教何但一?答:數論聲量本體自性,故教分二。勝論聲德雖依於實,體非實攝,故教但一。問:勝論同異既是聲性,教體何不兼同異耶?答:教必能詮,不取同異。」
5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其明論等者,問:明論聲常,云何常耶?答:有兩釋,一云,恒楷定故,名之為常,非體常住名為常也。二云,體常住故,名為常也。若爾,云何而不恒聞?答:但緣闕故,隱而不聞,非體滅已。若爾,已起聲之體,何所止?答:散處盡也。下聲論計常聲准此。後釋為勝。」
5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以尋伺等至此音無常者,問:此師音響與聲何差別?答:音響者,如無情之聲不能詮,常聲能詮表,故二有別,由此音響顯能詮之聲。」
6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其聲生論等者,問:所詮之法,體既成多,新生能詮,隨彼所詮,亦合是多,如何計一?答:彼說云,聲若生已總成為一,如似眾流歸渤海已,總名為海。問:計一之師既言一切法上共一常聲,如何於此法中更立分常之計?答:此偏說一切內聲之上共一常聲,猶如真如,寬狹雖得不同,許一常不別。」
6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大眾部教體者,問:佛一切時不說名等,如何復言以名、句等而為教體?答:言佛不說名、句等者,但如來不起思惟,名不說也。又言,以無漏體實有聲、名、句等為其教體者,據任運說,如天鼓等。亦不相違。」
6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說一切有部說教體者,謂彼部中自有二計,一、唯取名,句,一、唯取善有漏聲。問:小乘師難般若經言:汝授持無記名等,得期大果。般若論師答云:汝法無記,我法是善。准此問答,彼宗即以無記名以為體性,如何言善?答:彼部救云:二十部內知汝於誰獨言我,故以善聲為體亦不違。又彼亦難,即是婆娑以名而為體者,非是此師,故世親言『汝唯無記』。若爾,此問即無違妨。」
6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此翻為跡者,如尋象跡,所見跡處,即見其象,若尋其句,即見其義。梵云幡陀,此翻為足,短、長聲殊,跡、足有別。」
6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文是所依,義是能依者,約能所依,義為所依,文是能依。據能所詮,文為能詮,義為所詮,文為所依,義為能依。今依能所詮。」
6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隨墮八時者,問:今者通論一切教體,華嚴八會名為八時者,豈非有違?答:日夜時是遍諸教,華嚴八會時得名八時,義便而說,非以華嚴釋諸教也。」
6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直非直說者,略有三釋,一、約教明,長行名直,頌名非直。二、據十二分說,最初契經名為直說,據初略說,未委細明,餘十一部說,子細具陳,說名為非直。三、從所詮,名詮自性稱為直說,句詮差別言非直說。」
67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若爾云何至故作是說者,此無性自問云:若佛不說法,云何菩薩能說法也?此即阿毗達磨經中攝大乘品,即菩薩說。彼自云: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,菩薩為顯大乘體大,故說攝大乘品。故知菩薩亦能說。無性自答云:彼增上生,故作是說。意云,亦是增上,非是菩薩真實說法。問:佛不說法,略有二致,一云,法是戲論,故不說法;二為如來唯有無漏大定、智、悲,實無聲等,所以不說。菩薩有漏,未離戲論,非唯大定、智、悲,如何不說法耶?答:不許說經,說論無失。
章,譬如天等至得論呪等者,謂有婆羅門,事天等自求聰明,以專心恭敬,夢中見天與呪論等,彼天實非將呪論等而與此人,但為增上,彼人夢中自得呪論。
章,若離識者佛如何說者,此無性為經部等執心外佛之名以為教體,故今難云:佛如何說令他得解?云何可解?佛現名等,非聽者識之所現起,如非所緣,云何親能生聞者解,言為教體?」
6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有漏心現至以為教體者,問:如來既不說法,聞者如何有似無漏?答:佛有無漏大定、智、悲,故得言似,准此亦得言似,無漏不可言聲、名、句、文。又解,設無所似聲、名、句、文,聞者識上亦得似彼,猶如似我,既無所似故。又解,佛增上力,令聞法者謂佛實說,故似現也。」
6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理行果法同佛寶故者,同彼佛寶有本質故,佛不說者,無有實我而為能說。」
70、《說無垢稱經》卷3:「又,舍利子!諸求法者,不求見聞覺知。所以者何?法不可見聞覺知,若行見聞覺知,是求見聞覺知,非謂求法。」
7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新新解等者,新新聞說而生解也。一一字別,名為新新,非要隔越多時聞故名新新。」
7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故大般若等者,謂大般若經中有理趣分,猶如瑜伽攝釋分也。於此文中說一切有情皆如來藏,明此意證攝相歸性。」
7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譬如海水等者,問:如波依水,相異體同,同滋潤故。如色等法而望於如,體相俱異,何得為喻?答:有二釋。一、且取不離一邊為喻,若約體相可為喻者,如草木等依於地是。二、相雖異,波中濕性不異於海,色等相雖異,色中如性而亦不異,無障礙處,真如性也。後釋為勝。
章,一切諸法至然不離如者,一切諸法猶如波浪,四緣會者,猶水風成其體相,即同於水。言四緣者,謂因緣、增上等緣,如此等法皆不離如。」
7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性用別論至十處界等者,此有二義,一、既言色蘊攝十處界,此即根、境而各別論;二、但言攝十,不攝餘二,此即色、心而別說也。所以而言色蘊,即是性用別論中收。又有二釋,一云,五根各各別處,即是別論;一云,色者心家之用,今色蘊攝十處界,不言於識,即是性用別論。」
7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升攝波葉瑜經等者,經中所明有升攝波葉喻事,名升攝經。一切經中別無此經,今助釋者,或西方有,未流至此。或復西方而今散滅,不流至此,談實別有。」
7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佛皆教置如是我聞等者,言如是聞,親從佛聞,若言佛不說法,如何得如是我聞,既是得聞,明知佛說。」
77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推功歸本,仍言應化非說法等者,此中意云,推功歸本,法身說法,應化非說,推功歸本,無法可說,意在於是。」
7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金剛般若至我法是記者,此論破外人難云:若持名句文以為教體者,此名句文既唯無記,如何受持無記名等,而得無量百千功德耶?天親答云:我法是善,汝唯無記。此意欲證云,聲名句文俱是教體。」
7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若十地菩薩至唯是有漏者,自所發聲,第八變故,是第八相分,故是有漏。問:二乘有漏,理即無疑,菩薩唯有漏,於理難悉。十地菩薩妙觀等智,能變化身為他說法,化身所發聲名句文,豈非無漏?答:化有即質、離質不同,即質有漏,理亦應悉。離質之者,由妙觀等擊發,自第八變起化身、化身聲等,故亦有漏。故佛地論云:平等性智擊發圓鏡起化身故,非妙觀等變為化身。」
8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然同所敬至無漏三寶等者,問:菩薩說經既是有漏,應非法寶?答:由佛加披故,亦名法寶。」
8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依前第四至義用殊故者,謂即第四相用別論出體之者,唯取如來能說法者等。何以故?是根本故,如來識上聲與名等,假實異故,名義用殊也。若是菩薩等名能說者,此論中不取,非根本故。」
8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故說名等非小乘義者,此名句字等,彼非不立。依聲上屈曲義,說名等薰習聚集,此蓋大乘宗,非彼知見聞。」
8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聚集顯現者,總有五翻,第一翻中,字一名一,第二翻中,字三名四,第三翻中,字六名十,第四翻中,字十名二十,第五翻中,字十五名三十五,相續為數,第一翻身及多身合說。思之。」
8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梵云阿耨瑟多掣陀,即八字成句等者,此阿耨瑟多掣陀,用八字作成此句,非此即八个字也,依梵但有六个字故,此方言八字作成句。」此意,阿耨瑟多掣陀,但有六字,此方加言梵云二字,合用八字成句,義乃圓滿。
85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若是佛說至亦聚集生者,問:凡夫等有薰習,可於識上連帶解生,佛無薰習,如何聚集顯現耶?答:佛智如鏡,任運自現,一切文義不假熏習連帶方生。」
86、《攝大乘論本》卷2:「諸佛世尊於大乘中說方廣教,彼教中言:『云何應知遍計所執自性?應知異門說無所有。云何應知依他起自性?應知譬如幻、炎、夢、像、光、影、谷響、水月、變化。云何應知圓成實自性?應知宣說四清淨法。何等名為四清淨法?一者自性清淨,謂真如、空、實際、無相、勝義、法界。二者離垢清淨,謂即此離一切障垢。三者得此道清淨,謂一切菩提分法、波羅蜜多等。四者生此境清淨,謂諸大乘妙正法教,由此法教,清淨緣故,非遍計所執自性;最淨法界等流性故,非依他起自性。如是四法,總攝一切清淨法盡。』」
87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皆依別論者,西方相傳別有立論釋此釋,名六合釋論。殺三摩婆者,梵具云殺婆,以文略故,但言殺也。」
88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以義釋之等者,此中意說,西方但以合名言六合釋,今准義解,亦可得言六離合釋。」
89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初持業釋,亦名同依釋者,同依釋,二法同依一體,持業釋,一業依一體,此二不同,如何體一?答:有二法俱是業用,是同依也,是體所持,亦名持業。」
90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其體大法至名持業釋者,大是其體,乘是其用,名為大乘。問:如言藏識,先說於用,後說於體,何故今言大乘,先體後用?答:但體能持用之義,即名持業,不名先後。此未必然,若爾,何名同依?應更解云,如說經為大乘,大乘體即是經,大之與乘同依此經,名同依也。」
91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此以本經至論名為攝者,問:大乘之名既非論言,攝大乘論何非依主?答:論能攝彼大乘綱要,即能攝論,名攝大乘,故是持業。」
9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如論名中至阿毗達磨集者,問:阿毗達磨以為所依,依主釋亦有何過?答:理實亦得。俱舍頌說『攝彼勝義依彼故,此立對法俱舍名』,攝彼勝義者,有財釋,依彼者即依主釋。即指法亦無妨矣。問:若爾,依主、有財二種何別?答:以己依他而立自稱,名為依主,以他屬己用標自名,即有財釋。又有財全取他以標名,依主釋者自他兩義立號,更撿俱舍疏。又全取他名,名全分有財釋,自他兼取,名一分有財。」
93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如說有尋及有伺等者,問:如言念住,體即是慧,全隱己稱,從他立名。今者尋伺及相應法,名尋伺地。相應之法名為尋伺地,鄰近可成,全從他故。尋伺地如何名隣近釋?答:尋伺名為尋伺地者,持業釋也。今言隣近,相應法即如欲界及初靜慮心及心所,總得名為有尋有伺,有伺無尋亦准此知。」
94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1:「章,意業等者,思是業體,隱思之名,從相應意以立稱也。亦通依主,即唯識立,意相應故,隣近釋;動作意故,依主釋。」此文之意,意業者,唯依意識而立,業體是思,意相應故,隣近釋;動作意引起之業,依主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