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唯識論討論 - 第二章第四節第十二項 如是六位諸心所法,是否即是心之分位差別


如是六位諸心所法,為離心體有別自性,為即是心分位差別?

窺基:上來已經別解六位心所,此下辨明心所與心為一為異。此文即是雙問。

設爾何失?

窺基:論主答云,設許二種,俱有何失?

二俱有過。

窺基:此下是作徵難。此文總言,二種皆有過失。

若離心體有別自性,如何聖教說唯有識

窺基:此別難第一種「離心有別自性。此中言「聖教說唯有識」者,即攝論第二卷中所引十地經文,楞迦經中亦有,彼聖教說唯有心,不言心所故。

願施:《攝大乘論本》卷2云:「此中教者,如十地經薄伽梵說:如是三界,皆唯有心。」

又如何說,心遠、獨行

窺基:又《攝大乘論本》卷2云:「此中有頌:若遠行獨行,無身寐於窟,調此難調心,我說真梵志。」即是聖教唯說於心,不言心所亦是遠、獨行故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7釋云:「問:世尊依何根處說如是言,遠行及獨行,無身寢於窟耶?答:依意根處。由於前際無始時故,遍緣一切所知境故,名為遠行。諸心相續,一一轉故,無主宰故,名為獨行。無色、無見亦無對故,名為無身。依止色故,名寢於窟。」無性《攝大乘論釋》卷4云:「若遠行等,遊歷一切所識境故,名為遠行。為證此義,復說獨行,無第二故。言無身者,無形質故。寐於窟者,居在內故。言調此者,於如是心作自在故。難調心者,性儱悷故。」

染、淨由心

窺基:又《維摩詰所說經》卷1云:「如佛所說,心垢故眾生垢,心淨故眾生淨。」此亦不說心所為有。

士夫六界

窺基:又聖教云四大、空、識六界能成有情,不言心所成有情故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6云:「雖復經言,如是六界,說名士夫,然密意說,故無過失。問:此中有何密意?答:唯欲顯說色、動、心所最勝所依。」言唯六界成有情者,處處經說,通大、小乘皆有。

願施:小乘經者,如《中阿含經》卷42云:「比丘!人有六界聚,此說何因,謂地界,水界,火界,風界,空界,識界。」

莊嚴論說,復云何通?如彼頌言:
 許心似二現  如是似貪等
 或似於信等  無別染善法

窺基:此意難云:「莊嚴經論中所說許心似二現等文,又云何通?」言「許心似二現」者,是説已成立心現似見、相二分,或現似能取及所取,此即說明已成之義。言「如是似貪等、或似於信等」者,是説由如是義,心復變似貪等一切染法,或似信等一切善法,此中「似」者,是以二分等法似於心外所計實法,故名為似。言「無別染善法」者,是説心變似見、相二分,二分離心無別有法,故心變似貪、信等法,離心之外,無有別實染、善之法,彼貪、信等,體即心故,如二分故,心變似故。故知從心變似貪、信等,非別有實體心所。

智周:《大乘莊嚴經論》卷5云:「次說求唯識,偈曰:能取及所取,此二唯心光,貪光及信光,二光無二法。釋曰:能取及所取,此二唯心光者,求唯識人應知,能取、所取此之二種,唯是心光。貪光及信光,二光無二法者,如是貪等煩惱光,及信等善法光,如是二光亦無染、淨二法。何以故?不離心光別有貪等、信等染、淨法故,是故二光亦無二相。」准此可知,基師前云現似能取、所取,為似二現,文理相順。

若即是心分位差別,如何聖教說心相應?他性相應,非自性故。

窺基:此是別難第二種「是心分位差別」。即是,心所若但心之分位,則如何聖教說與心相應?《入楞伽經》第九、十卷中頌,皆有心所與心相應之言,若心所即心,聖教不可言二者相應,相應者,必是與他性法俱,非自性故,如對法論第五卷說,自性二體不俱,及瑜伽論第五十六卷中說「他性相應,非自性」。

智周:《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》卷5云:「同行相應者,謂心、心法於一所緣,展轉同行。此同行相應,復有多義,謂他性相應,非己性,如心不與餘心相應,受不與餘受相應,如是等。」

願施: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6云:「問:諸法誰相應?為何義故建立相應?答:他性相應,非自性,為遍了知依自性清淨心,有染、不染法若增若減,是故建立。」
楞伽經中說心所與心相應者,如《入楞伽經》卷9云:「煩惱熏種種,共心相應生,眾生見外境,非諸心法體。」《入楞伽經》卷10云:「心自性清淨,煩惱及意作,共五陰相應,說中勝者說。」

又如何說,心與心所俱時而起,如日與光?

窺基:又聖教如何說,心與心所俱時而起,如日與光?此即《入楞伽經》第七卷中五法品說。言「如日與光」者,意說日、光有異,即是離日輪外,別有光明,如日所放百千萬億光明。

智周:《入楞伽經》卷7云:「大慧!名、名為分別法相。大慧!依彼二法分別,生心、心數法,一時非前後,如日共光明,一時而有,分別種種相。」

瑜伽論說,復云何通?彼說心所非即心故,如彼頌言:
 五種性不成  分位差過失
 因緣無別故  與聖教相違

窺基:又瑜伽論第五十六卷說心所非即是心,當如何通?彼頌言「五種性不成」者,是說若是心所非實有,則五蘊性不得成就。頌文中下三句,釋彼五蘊性不成之所以。彼覺天等師計,非是別有心所,而是但以心之前後分位有差別故,說有五蘊。然而,是諸分位相望,無論其作用之差別是有是無,皆有過失。若諸分位有作用差別者,則由有差別故,其相亦有差異,由相有差異故,體亦應有差異,離體即無相故。若諸分位無作用差別者,則如何可言以分位有差別故而立五蘊。此即頌中所說「分位差過失」義。頌云「分位差過失」者,彼論又解釋說,不應說此如立六識,亦是以分位差別故。彼計六識體一,而以所依分位別故,說有六識,五蘊之建立亦同。此即不然,設許六識無別六體,以六識之所依、所緣皆各別故,故可說有六識,今此心所,所依、所緣既唯一處可得,故於五蘊建立,說是同彼六識,即成非理。若說一識有前後之轉變,所以立有五蘊,此亦不然,心非色法故,無色無有轉變,不可如同乳等前後有變異故,色法無有依、緣,可有轉變,心法則不是,如何有轉變?此破計心前後分位別立五蘊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7云:「彼覺天等言非別有所,但心前後分位別故,說有五者,解云,覺天等許前後分位差別,說有受、想、思等,如初緣境領納時,即名受,次第二念,緣境施設名言,復緣像等,即名想,次第三念,緣境造作時,即名行,次復於境了別時,即名為識。即一識體,緣境前後分位別,即名受、想、行、識,離心之外,無別心所,餘貪、信等,皆依思上假立,故知無別心所也,即前後分位說有五蘊也。」

窺基:頌云「因緣無別故」者,是說既然現在一念,有種種行相之不同,如一念中有領納、取像、造作、警心、了別等眾多行相,若是唯有一識無別心所,則有何差別因緣,而令一識有如此多行相分位差別。設說由多念變異故,而有多種行相分位差別,則前、後念所依根、所緣境,皆是相似,因緣無別,如何可言一識中有多種不同行相?是故亦成過失。頌云「與聖教相違」者,彼論中引經所云「貪、瞋等法,染惱其心,令不解脫」,並以問答解釋說,若起貪心俱時無識,則貪無有所依染心,然此貪心但是能染,非是所染,故此時無所染之心,即與經說「染惱其心」相違。若言前心是識,後心是貪,是由後之貪心染惱前心,此說即有同前「因緣無差別」之過失。因為前心亦緣此境,後心亦緣此境,二者無有差別因緣,如何可說前心是識,後是貪染?彼論中又說,違背經言「與觸俱生受、想、思等」、「如是諸法,和合、非不和等」、及經說燈、明喻等。彼論又說違背三喻,即乳、酪、生酥三譬喻。彼言「麤四大種,以之為我」,是說欲界四大麤故,如乳。彼言「有色意生」,即是說色界色是化生故,漸勝如酪。彼言「無色,想生」,是說無色界者,轉勝如酥。如是經文之意,豈是唯有色,或唯有心,唯有想?以上所舉,並是與聖教相違。

願施:對於此頌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6云:「有一沙門若婆羅門,欲令名中唯心實有,非諸心所,此不應理。何以故?且說諸蘊,有五種性不成就故。又若彼計分位別故,有五性者,分位別計,亦有過失。何以故?是諸分位,展轉相望,作用差別,若有若無,皆成失故。若言有者,由相異故,便應有異實物體性,若言無者,計分位別,則為唐捐。又不應謂如六識身分位差別,何以故?由六識身所依、所緣,有差別故,是諸分位,一處可得,故不應理。若謂轉變,亦不應理,何以故?於有色物可轉變故,得有分位前後差別,非於無色有如乳、酪、生酥等異。又心因緣無差別故,行別分位不應道理,於一剎那,必不可得差別因緣,令彼分位,而有差別,是故,汝計分位差別,不應道理。又違教故,唯心實有,不應道理。違何等教?謂如經言:貪、瞋、癡等,惱染其心,令不解脫。問:此中何所相違?答:若唯有心,二不俱有,是即貪等,應不依識。若汝復謂,以識為先,亦不應理,無差別過,前已說故。又復經言:與觸俱生受、想、思等。又餘經說:如是諸法,恒共和合,非不和合。不可說言如是諸法,而可分析令別殊異,又佛世尊,為欲成立此和合義,說燈、明喻,是故,不可離彼俱生而說和合。雖復經言,如是六界,說名士夫,然密意說,故無過失。問:此中有何密意?答:唯欲顯說色、動、心所最勝所依,當知是名此經密意。復有違彼聖教可得,何等聖教?謂世尊言乳、酪、生酥三譬喻故。或有處所,麤四大種,以之為我,或有處所,有色意生,或有處所,無色,想生。如是經意,豈唯大種,或唯有心,唯有想耶?是故當知,如是等經,皆有密意,故名所攝四無色蘊,心與心所,更互相應,道理成就。」

應說離心有別自性,以心勝故,說唯識等。

窺基:此下是述正義。即是,離心實有心所,然聖教說唯識、心遠獨行、染淨由心,及六界中唯但說心者,是以心勝故而作此說。如何說心為勝?以心能為主故,能為依故,行相了總相故,恒決定故,非如心所等有時不定,故心為勝。對於士夫六界,《瑜伽師地論》卷56云:「唯欲顯說色、動、心所最勝所依。」此中色所依者,是說四大。動所依者,是說空界,此非六無為中虛空無為,而是有情色動必以為依,謂空界色,此在內界不取外者,由於內身中有此空界故,所以有動,故說空界為動所依。心所所依者,即是心。由如是理,故今總言,以心勝故,唯說於心。此即會通前第一種別難中所引經文。

願施:《成唯識論義蘊》卷4云:「謂空界色此在內界者,此非虛空無為,在內身中骨肉間隙有此空色,名空界色,簡外空界色,故言內也。」

心所依心勢力生故,說似彼現,非彼即心。

窺基:此為會前所引莊嚴經論說「如是似貪等」者。此意,彼頌以諸心所是依心方起,依心勢力生故,而說心似彼貪、信等現,非說彼心所體即是心。頌言「無別染善法」者,是說除此心所似貪等法,無有心外別實染、善之法,非謂所似貪等亦無。言「似」者,有二義,一、無有別體,由心生故,說之為似,即心變似見、相二分現者是。二、有別體,雖有別體,然要由心方生,心為依故,以心勝故,說之為似,即貪等心所是。今此頌文總言「似」者,以通此二義故。

又識心言,亦攝心所,恒相應故。

窺基:又者,言心識者,亦攝心所,故莊嚴經論言「許心似二現」者,亦攝心所,心所與心恒相應故。

願施:若言識心亦攝心所,貪、信等心所既然能似心聚之中,則頌中所言似貪、信等是何?

窺基:心聚中貪、信等法,亦別變似貪、信等現。心所雖攝入總心聚之中,然以義說,有總聚、別聚之別。總心自能變似二現,即心自證分變似自之見、相二分,其俱時貪等心所自體分,亦現似貪等各自之二分。以此義故,許總心聚之中,心所亦在其中。然彼頌文,以心勝故,但說心變似二現,說心所法似貪等現。又解,心所不離心故,既然許心自體似二,如是心所自體分染者,似貪等二現,心所自體分淨者,似信等二現,離自體及所似貪等之外,無別染、善之法。

唯識等言,及現似彼,皆無有失。

窺基:此是總結前所說義。

此依世俗,若依勝義,心所與心,非離非即,諸識相望,應知亦然,是謂大乘真俗妙理。

窺基:今此所說,是依四世俗諦中第二道理世俗。若依勝義諦者,即是,若據四種勝義諦中第一世間勝義,則八識心所與心,非即非離,以皆是虛幻法故,何有定離?又八識作用各別故,亦非定即。若據四種勝義諦中第二道理勝義,依因果理,以法爾因果非即非離故,心所為果,心王為因,二者非離非即。又約第三勝義依詮顯旨,若約能詮,則八識心、心所皆是依他而起,彼此有別,故非定即,若約二無我理,則八識心、心所皆同,故非定離。若依第四勝義,既然心言路絕,何有即、離?今此論文,且依第二俗諦、第一真諦而作辨別,若偏對第二勝義,言「非即非離」亦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