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四蘊者,謂受、想、行、識四蘊。
2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思誕提底者,此無相當,故不翻之,但此四字助彼薩字自為偽也。」
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6:「薩是偽義者,非一字能詮,更有餘字助成,方成偽義故。思誕提底薩者,要由上四字方顯薩字成偽義,即上四字是虛偽義。餘宗解菩薩字,可准此知。」
3、薩迦耶見者,大乘稱移轉身見,小乘薩婆多說有身見,經部師謂偽身見。
4、《百法論顯幽鈔》卷7:「今解薩字,有三義解也。一者有義,二者偽義,三者移轉義。若是薩婆多宗解,薩是有義。二、經部云,薩是偽義。三、大乘解,薩是移轉義。」
5、此意,心上所現似我之相,既非實有,亦非虛偽,唯是依他移轉之法,我之所依。《成唯識論疏義演》卷6:「我之所依者,即返似我之相,是我所依,是依他移轉之法故也。」
6、《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》卷2:「章,又本我無境者,依本執心,妄為我執我境而無體也。」
7、合性通二者,謂總合言性,通有覆無記及不善。
8、別門說故者,謂別開二門而說。《成唯識論》卷4:「然此意俱心所十五,謂前九法、五隨煩惱并別境慧,我見雖是別境慧攝,而五十一心所法中義有差別,故開為二。」
9、無明為性者,此得俱故者,是說忘念、不正知中無明為性者,得與第七識相應而起。《成唯識論》卷4:「忘念、不正知,念、慧為性者,不遍染心,非諸染心皆緣曾受、有簡擇故;若以無明為自性者,遍染心起,由前說故。」
10、此中舉《成唯識論》辨明第七識相應心所,正說有十八者,意顯第七識中俱生我見,其心所相應者有十七,即此十八心所除我見。
11、此意,此是說欲界有不善得相應之義,非是欲界不善皆定與分別我見俱。
12、《成唯識論掌中樞要》卷1:「頌曰:
性境不隨心 獨影唯隨見
帶質通情、本 性、種等隨應
總攝諸境有其三類,一者性境,諸真法體名為性境,色是真色,心是實心。此真實法不定隨心,三性不定,如實五塵唯無記性,不隨能緣五識通三性故。亦不隨心同於一繫,如第八識是一界繫,所緣種子通三界繫。身在下界起二通時,緣天眼、耳。身在上地,眼、耳二識見欲界境。二禪已上、眼、耳、身識緣自地境,識初禪繫,境自地繫。如是等類,亦不隨心一種所生,由見、相種各別體故。
二者,獨影之境,唯從見分,性、繫、種子皆定同故,如第六識緣龜毛、空花、石女、無為、他界緣等所有諸境。如是等類,皆是隨心,無別體用,假境攝故,名為獨影。
三者,帶質之境,謂此影像有實本質,如因中第七所變相分,得從本質是無覆無記等,亦從見分是有覆所攝,亦得說言從本質種生,亦得說言從見分種生,義不定故。
性、種等隨應者,隨應是不定義。有二隨應,一者,義顯三境,諸心聚生,有唯有一,有二二合,有三同聚,有一者,如前已說。有二合者,如第八識緣自地散境,心王所緣是初性境,心所所緣是獨影境;五識所緣自地五塵,是初性境,亦得說是帶質之境;如第六識緣過、未五蘊,得是獨影,亦得說是帶質之境,熏成種子生本質故。有三合者,如因第八緣定果色,心所所緣唯是獨影,心王所緣是實性境,亦得說為帶質之境,第六所變定果之色為本質故。
二者,又性種等隨應者,顯上三境,隨其所應,或性雖同而繫、種不同,如在下地緣上界天眼、耳。或繫雖同,性、種不同,如五識緣自界五塵。或種雖同而繫不同,約聚論之即有,一法論之即無,如第八識聚心所所緣與見同種,心王所緣而繫不同。二合、三合思准可知。以此一頌定諸法體,於八識中,若因若果,一一行相,於五蘊法各別牒出,恐繁且止。」
13、三無為者,謂虛空無為、擇滅無為、非擇滅無為。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卷1:「無漏云何?謂道聖諦及三無為。何等為三?虛空、二滅。二滅者何?擇、非擇滅。」
九無為者,《成唯識論述記》卷2:「大眾等四部立九無為,化地部亦執有九,各各不同。」《成唯識論學記》卷1釋云:「謂大眾部、一說、出世、鷄胤皆立九無為,一、擇滅,二、非擇滅,三、虛空,四、空處,五、識處,六、無所有處,七、非想非非想處(無色蘊細,別有無為),八、緣起支,九、八聖道支(令彼染淨不雜亂性)。化地部亦立九,一、擇滅,二、非擇滅,三、虛空,四、不動,五、善法真如,六、惡法真如,七、無記法真如,八、聖道真如,九、緣起真如。」
14、前十七空者,謂前頌中菩薩所觀十七種空,即內空、外空、內外空、大空、空空、勝義空、有為空、無為空、畢竟空、無際空、散空、本性空、相空、一切法空、無性空、無性自性空、無所得空。
開無性為二者,謂開無性空為無性空、自性空二種。此意,觀生執體無自性,名無性空,觀法執體無自性,名自性空。
15、此文說明頌中所顯十七種空觀,幾是唯識觀。於十六中者,謂十七種空中,無性自性空攝入無性空,故成十六。十四全者,謂十六中除無性空、無所得空,其餘十四種空觀,全是唯識觀。一少分者,謂觀無性空中,有一分是唯識觀,非全分是。無性空觀有二,一、觀補特伽羅我,二、觀法我。觀補特伽羅我中有二,一、菩薩所觀,二、二乘所觀。二乘生空觀,未必是唯識觀,故言一少分。
16、此中,法全法者,謂法空觀,全法皆是唯識觀,此釋前句「十四全」。分名生者,謂言少分者,是約生空觀,此釋前句「一少分」。離唯所真者,意謂無所得空,離唯識觀,此觀但是觀無所得亦空,所觀即是真空,故不用唯識觀。
又解,如《唯識義》卷6云:「法全者,法無我全也,此等中攝唯識觀。法分名法等,約此諸空,法空觀分所顯,名法空,生空觀分所顕,名生空。離唯所真者,癈詮談旨,真勝義理,離二空所顯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