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下有一頌,列其九門,辨前廣說。長行中,次第廣釋。」
此頌列舉九門,即是欲三種、延請、法、僧、惠施故、厭、梵志、無常、聚沫等。
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初解欲三種,景師云,此中以三種門,訶責於欲。初約四倒訶諸欲過,次舉八喻重訶其欲,後約不淨等重訶其欲。初中,言諸欲無常,虛偽不實者,牒經文也。謂於諸欲,宣說顛倒等者,明佛說意,下約四倒消釋經文。次舉妄法幻事,誑惑愚夫等,成前四倒。次舉八喻中,喻枯骨者,令無飽故者,如狗囓骨,但噉口面,無所飽滿,諸欲似彼。下約不淨等重訶。臭穢,諸受用飲食變壞成故者,段食在腹,變壞方資。泰師云,欲三種者,一、無常,二、虛偽,三、不實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多所共故者,謂為眾多所共有故,由是義顯能為他奪,簡非不共,故作是說。」
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二解延請,謂邀延、施設供養,請謂啟請,欲聞說法,斷除貪等,求聖果等。」
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三解法,有四十五句。於中通有理、教、行、果四種之法。文義巧妙,即是教法。現見是理。無熱是果,無時亦是。如理諸有智,了知四諦等,行法寶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為舍為洲等者,集論中說:何故此滅復名舍宅?無罪喜樂所依事故。何故此滅復名洲渚?三界隔絕故。何故此滅復名弘濟?能遮一切大苦災橫故。何故此滅復名歸依?無有虛妄意樂方便所依處故。何故此滅名勝歸趣?能為歸趣一切最勝聖性所依處故(集論五卷)。由是當知諸差別義。今說由後後句釋前前句,義顯出離漸次應知。」
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應修應習等者,前說:若修者,謂由了相作意故。若習者,謂由勝解作意故。多修習者,謂由餘作意故。又若修者,謂於所知事而發趣故。若習者,謂無間、殷重修加行故。多修習者,謂於長時熟修習故(陵本八十三卷)。由是當知彼差別義。或作意攝,或加行攝,所望有別,是故此說隨其所應。」
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坐卑座等者,菩薩地說:菩薩說正法相,應以其時,謂當安住如法威儀而為他說,非不安住如法威儀。不為無病處高座者而說正法,不為坐者立說正法,不應居後為前行者而說正法,不為覆頭而說正法(陵本三十八卷)。此應準知。應當序說先時所作者,聲聞地說:善說正法,謂於時時能善宣說初時所作無倒言論,所謂施論、戒論、生天之論。於諸欲中,能廣開示過患出離清淨品法(陵本二十五卷)。此應準釋。若了知彼是增上已者,謂了知彼願樂欲聞及堪聽聞,不於下劣而生喜足,名是增上。」
7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於所為處不棄捨者,利益有情,名所為處。如法授與,名不棄捨。無雜亂故等者,不非時說,名無雜亂。前後義趣非不相屬,名有繫屬。」
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四,解僧,有其五段。一、釋正行等五句,六堅法者,即六和敬也。二、釋大師子等六句。三、釋序等四句。四、釋善見等五句。五、釋聖等三句。」
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又於此中,後句釋前者,前說集者,是其後句;序者,是其前句。由有因故,緣可為依,是名後句釋前句義。」
1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五,解惠施,有九句。」
1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六,解厭,有三句。」
1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七,解梵志。初散釋五句,後總料簡有其兩番。前番中,言現在、未來名有者,當現有故。過名非有者,法已滅故。由此諸句,無倒觀察婆羅門相等者,初云是為婆羅門者,究竟到彼岸故,蠲除諸惡故,是為其相。次有四句,無倒觀察婆羅門相,於中三句顯其多聞,及與正智觀察其相,謂無猶預、斷惡作、離諸貪;或不正修習善品故,復顯示第四一句觀察其相者,即於有非有著,無有隨眠。」
1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言此中著者,謂八種著,於非有中作愁憂著者,謂於過去非有中作愁憂,由追憂故。於現在世有中,有五種著。於未來有中,作行、作動者,如文。言總於三處,作極厚重,作極甘味者,三處即前三世也。於前三世,以著令作極重、作極甘味二也。」
1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復有差別已下,第二番解。言於記所解疑惑斷故,即是無猶預等。於所行中一切忘失法行斷故者,即是斷諸惡作者,於應作事無不作故等。於未來苦因斷者,即是離諸貪愛者,無有利養恭敬愛故。現世苦因麤重斷故者,即是於有非有著無有隨眠者,隨眠永斷故。所言有者,於三界所攝諸相作意;言非有者,於無相界作意思惟者,此解有、無,須知異前三世辨有無也。所言著者,謂此義中是貪瞋癡者,正出體。問曰:向言有者,於三界諸相作意起貪等著,此義可然。向言非有者,於無相界作意思惟,則無漏心。於無漏心中,云何起貪等著而言非有中著耶?解云,如入無相定,諸有學者,隨現行貪等猶有隨眠,故言有著。此義但說學人,不說羅漢,羅漢隨眠一切盡故。言四種雜染者,尋思是一,戲論是二,著為第三,想為第四。前二是出家品,後二是在家品,由有著隨眠故,彼三毒得生起也。諸出家者,由追憶念曾所更境,故有尋思者,追憶在家妻子等事,故有尋思也。」
1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如聲聞地已廣分別者,聲聞地說:無常隨觀入息出息,及與斷、離欲、滅入息出息。如彼廣分別義應知(陵本二十七卷)。」
16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八,解無常。言當知此中,增一略文顯無常等差別,障礙差別為後者,景師云。增一略文,即是又無常力之所損害等文,於聲聞地文中加此也。泰師云,增一阿含中九略文,約欲無常等差別辨無常觀,有障差別,為最後文。言如理觀察者,此說二法無顛倒轉者,慧、定二法無倒而轉,故云如理。」
1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九,解色如聚沫者,言思飲食味水所生者,由思飲食,口中水生,即枯色蘊,猶如聚沫,速增減故。」
1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上來解白品訖,自下解其黑品。於中初結上生下,第二開章別解,別解中先頌列九門,別開貪瞋癡即為十一門,次長行解釋,還有九段。」
此頌列舉九門,即是生、老、死、藏等、可欣等、煩惱、貪瞋癡、少等、差別等。
1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初解生,有十句。所言生者,謂初結生,即名色位者,道理結生應名為識。乃云名色者,有三義解,一解,是略;二解,名色時長,識支一念,以少從多,總說名色。三解,此同對法,彼云,行、識與有,名業雜染,名色、六處、觸、受、生、老死六支,名生雜染,無明、愛、取,名煩惱雜染。今據此義,故言:謂初結生,即名色位。」
20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二,解老,有十四句。」
2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三,解死,有八句。餘心處在者,壽、煖二種,上下俱捨,餘有心處所立。」
2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四,解藏等,有十五句。執我名藏者,執我之心能藏於境,或復為境之所攝藏。」
23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五,解可喜等。於中,初解可欣等,後解可欲等。前中,二番解釋。云境界事者,所愛之境。領受事者,領受樂受事也。」
24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或復隨順二種差別者,聲聞地說欲有二種,一者煩惱欲,二者事欲(陵本三十三卷)。是名二種差別。」
2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六,解煩惱。若依對法有二十五門,若依瑜伽決擇中文,但有二十四門;今此文中,數得三十八門,前三十門唯明煩惱法門差別,後之八門通取煩惱及業,總名煩惱。解九結中,初舉五義釋其結義,第二制立所由。言於五種事能和合故,說名為結者,或是所結與能結合,或是能結與所結合。」
2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依三受故者,樂受為依,貪所隨增,生染著故。苦受為依,瞋所隨增,生瞋恚故。不苦不樂受,癡所隨增,起顛倒故,謂於諸行自體,無常計常,苦計為樂,不淨計淨,無我計我。義如決擇分說(陵本六十六卷)。」
27、此中七隨眠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云:「七種隨眠,一、欲貪隨眠,二、瞋恚隨眠,三、有貪隨眠,四、慢隨眠,五、無明隨眠,六、見隨眠,七、疑隨眠。」
纏有八種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云:「纏者,八纏,謂無慚、無愧、惛沈、睡眠、掉舉、惡作、嫉妬、慳悋。」
九結者,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8云:「九結,一、愛結,二、恚結,三、慢結,四、無明結,五、見結,六、取結,七、疑結,八、嫉結,九、慳結。」
28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又處所別故等者,疑所依處有五差別。一、於大師所,二、於正法所,三、於所學處,四、於教誡所,五、於諸有智梵行者所。依此五處而生疑惑猶豫,由是故說有五心株。集異門論名五心栽,名別義同。貪等別故,說有三種者,貪瞋癡別,名三株杌。如有尋有伺地說(陵本八卷)。」
五心株者,即五心栽,《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》卷14云:「如契經說:有五種心栽,一者疑佛,二者疑法,三者疑戒,四者疑教,五者瞋僧。如彼經說,有五心栽,云何為五?謂於大師及法、戒、教,疑惑、猶豫、不悟入、不信解、不害心栽;於佛所讚嘆有智同梵行者,瞋恚、毀罵、凌辱、觸惱、不害心栽。」
2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儞伽者,梵語,唐云常流注,或云常害,亦貪等三也。箭、所有、惡行、根,并是貪等三。匱乏、燒惱亦貪三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又非法行等者,三摩呬多地決擇中說:由非善義,名非法行;非愛果義,名不平等行(陵本六十二卷)。」
30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隨其所應,說名五下分障等者,五下分結中,貪欲、瞋恚,當知依欲界為下分說;薩迦耶見、戒禁取、疑,當知依見道為下分說。此不分別,故言隨應。」
31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上來三十門,唯明煩惱建立句,下之八門,通就煩惱及惡業以立。八門者何?一、突尸羅,二名惡法,三、內朽敗,四、下產生,五、水生蝸螺,六、螺音狗行,七、妄稱沙門,八、妄稱梵行。文有兩番,初番中,言突尸羅者,尸羅是戒清涼,突是違害,亦名為捨,此豈不通身語業耶?」
3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言下產生者,是下資產,無善七財,但有煩惱惡業下資產也。螺音狗行者,從喻得名,譬如有一狗,吠聲清直,似於螺音,而行狗行。惡比丘亦爾,言善而行惡也。年臘者,夏臘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下產生者等者,謂是異生諸卑劣子,產門所生、精血不淨所生、欲貪所生,名下產生。若大師子,腹所生、口所生、法所生,名非下產生。如前顯示增上生圓滿中說。」
3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攝事分中我當廣說者,攝事分說:隨煩惱者,謂貪不善根、瞋不善根、癡不善根,若忿、若恨,如是廣說諸雜穢事(陵本八十九卷)。如彼廣釋應知。」
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言燒雞者,泰師云,如燒生雞,苦、無常亦爾,故云燒雞。達師云,喻破戒比丘。」
3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七,廣說貪瞋癡,自在三段。初解貪異名,有四十九句。」
35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七種憍者,謂無病憍、少年憍、長壽憍、族姓憍、色力憍、富貴憍、多聞憍。如意地說應知(陵本二卷)。」
3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又於諸欲,其心趣入清淨等者,三摩呬多地說:於諸欲中心不趣入,不美,不住,無有勝解,乃至廣說終不領納緣彼諸受(陵本十一卷)。如是種種諸離欲相,是名其心趣入清淨。言五種出離界者,謂欲、恚、害出離,色出離,薩迦耶滅出離。亦如三摩呬多地說(陵本十一卷)。」
3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言三憍者,有釋,三界之憍,名為三憍,又解,三毒所起之憍也。有釋,無病憍等三也。」
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謂與三憍共相應故者,此中三憍,謂無病憍、少年憍、長壽憍。聲聞地說:謂如有一樂受欲者,為受諸欲食於所食,乃至廣說當得勇健,膚體充實,長夜無病,久時少壯,不速衰老,壽命長遠(陵本二十三卷)。其義應知。」
3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言內垢者下,第二解瞋,有四十一句,略作三十二句。」
39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翻可喜等,如前應知者,前說可欣、可樂、可愛、可意,翻彼應知。」
40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如攝事分我當廣說者,攝事分說不可欣、不可樂、不可愛、不可意(陵本九十一卷)。如彼廣說當知。」
41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摧伏、破壞、為他所勝、落在他後者,此四句中,初二句謂於善法現行,後二句謂於善法種子,如是差別應知。」
42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在前際無智者下,第三解癡。於中,先辨十九無明差別,後解無明名義。」
43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獲得誹謗業果邪見者,謂如說言:無有妙行,無有惡行,及無妙行惡行二業果及異熟。是即謗無因果邪見。」
44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言及有對分者,黑白句中,有黑白相對分故,云有對分。」
45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解名義中,有三十二句。於彼於此等者,於如所說,不如實知,故云於彼;所未說不如實知,故名於此,亦可通此。」
46、《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》卷84云:「謂於彼彼所說義中等者,此即釋前於彼彼處不正了知,若義若法名為處故。」
47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八,解少等三句。」
48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第九,解異門等三句。因者,所以。」
49、《瑜伽論記》卷22云:「如是名為已下,大文第三,釋已總結:於諸經中,隨其麤顯略示差別,其餘無量句當思擇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