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楞伽阿跋多羅寶經》卷1:「心名採集業,意名廣採集,諸識識所識,現等境說五。」
《入楞伽經》卷2:「心能集諸業,意能觀集境,識能了所識,五識現分別。」
《大乘入楞伽經》卷2:「心能積集業,意能廣積集,了別故名識,對現境說五。」
於此經文,《楞伽經參訂疏》卷1釋云:「心名採集者,採,攝取義,集,徧持義,心是第八識,此心能攝取、徧持無始種現習氣故。宗鏡第五十云:『積集名心者,謂第八識中,持諸三界五趣種子,故第八得名含藏積集;即第八自證分,能持舊種,故名積,又能集新熏,故名集。』今文採義,應採新熏也,集義,應集舊種也。意名廣採集者,意與心同名,而重言廣者,蓋第七識,恒與四惑俱故,是有覆無記性,約有覆邊,徧計我相,乃名為廣。成唯識云:『第八行相,極不明了,不能分別違順境相,唯與捨受相應。』故無廣名。諸識識所識者,上識字是能緣,下所識是所緣,前六識了別外境,故云識所識也。現等境說五者,現等境,即現量五塵也,現謂顯現,量謂度量,境謂性境。取境親明,度量刊定,顯了分別,得境自性,名現量境也。前五識,唯通現量,明了意識,與彼同緣實法,故云現等境說五。」
意名廣採集者,第七識緣藏識見分,恒審思量,計以為我,既第八識名採集業,則魏譯「意能觀集境」,似乎比較恰當。然「觀」與「廣」二義差別甚大,佛經本文應是「廣」義,唐譯亦是「意能廣積集」,故應取「廣」字,而非「觀」字。何故說意名廣採集?愚意另有一解,第七識剎那剎那相續不斷,恒緣藏識見分而執為實我,故於第七識而言,可謂我能採集自所作一切善惡業種,是故言廣採集,謂我能廣大採集諸業種子。